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北大知識產權研究中心

北大知識產權研究中心

發布時間:2020-12-25 23:47:06

1. 有考上北大知識產權方向法學碩士的前輩嗎求考知識產權專業科所需要的參考書。

(1/2)的負1次冪-(π+3)°+根號12+2/(根號3-1的絕對值)=2-1+2√3+√3+1=2+3√3

2. 學知識產權專業有前途嗎能夠找到好工作嗎

(1)知識產權工作是有前途的,未來知識產權一定會很重要,但目前各個大學開辦的知識產權專業,是不太有前途的,找工作不太好找。原因是,任何行業都有前途,就算是造廁所,收垃圾,都有大批富翁或者博士碩士在搞科研,所以知識產權肯定有前途,但也有很多從事知識產權行業的人很窮,屬於低層,而且與很多行業一樣,處於底層的才是大多數。
國內各個高校的知識產權專業,大部分是放在法學院的,這也就意味著,實際上培養出來的學位是文科學位,而不是理工科學位。但是文科學位,直接搞個法律專業會比較直接,去法院,當律師,公司做法務,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可是,知識產權這個專業方向非常尷尬,雖然很超前,但是現實還沒有形成就業規模。舉個簡單的例子,100個產值在1億的企業,99%都沒有設置知識產權崗位,但是法務部門多半都有,那麼,招聘的市場吧,會直接招聘法學專業,還是知識產權專業呢。企業的要求,是雜,但知識產權專業太專,因此,初學者的競爭力不強。
什麼是知識產權?專利、商標、著作權、商業秘密。商標、著作權的管理,對於大部分企業來說管理非常簡單(當然,對於音樂公司、電影公司,著作權很復雜),但是專利權,很復雜,從專利檢索、專利申請、專利挖掘到專利運用、專利許可和訴訟,都很復雜,但專利代理人這種職位必須是理工科專業畢業,這也就是文科學位的知識產權專業畢業的大學畢業生,一開始就被騙了。如果不能從事專利代理人的方向,只能從事商標、著作權和商業秘密的話,法學專業更合適,沒必要進入知識產權專業。
從事知識產權專業,最佳的求學途徑是,本科讀理工科專業,碩士考入知識產權學院,比如華南理工大學有這樣的學位。或者是碩士考入法學院就行,用不著非得進入知識產權學院。學校裡面的知識產權學院,能有什麼高人啊?知識產權是實踐學科,看書是看不出水平的,做事才能鍛煉出水平。
(2)大城市重視知識產權,小城市沒有人關注知識產權,這個判斷基本是非常正確的。更正一下更好,應該是大企業更重視知識產權,小企業對於知識產權不太重視。有些小城市有大企業,也會重視知識產權。多大的企業叫做大?根據我的經驗,年銷售額在50億的企業,也只有一半的企業比較重視知識產權。但是,年銷售額在1億元的企業,就已經開始重視法律問題了。當然,法律專業畢業生也實在是太多,所以法律專業競爭也太激烈。
(3)知識產權考研難嗎?難度與其他專業一樣,與法學專業差不多。開設知識產權碩士專業的學校很少,考的人也很少,所以難度應該不會太大。

綜上所述吧,不知道樓主是什麼背景?樓主如果是今年高中畢業考上了知識產權本科專業,那就不太妙,建議你提早准備第二專業,讀一個理工科專業,做知識產權工作,一定要有個理工科專業,才能從事專利方面的工作考取專利代理人資格。否則,你必須有非常好的學術背景、法學學術背景、成績非常好,才能有機會去一些大公司從事知識產權工作。
專利、商標、著作權、商業秘密,四大知識產權。畢業後,職業剛開始的時候,你是沒得選擇的,只能是找到了什麼公司,就從事什麼職位,自己是無能為力的。所以,不僅僅是知識產權,普通的民商法、合同法、公司法、勞動法、交通法、婚姻法,懂更多普通律師業務是比較好的,就業面比較廣。之後,起碼兩三年,熟悉了社會規則,才能去考慮專業從事某個方向,例如知識產權。

3. 知識產權專業就業職位是什麼

目前,我國知識產權人才捉襟見肘,大部分企事業單位的知識產權法律和管理人才幾乎是空白。在國外,幾乎每家跨國公司都有數百名知識產權法律專門人才。而國內大學設立知識產權學院的只有北京大學、上海大學以及今年剛剛設立的同濟大學。另外,還有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等幾所學校有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知識產權發展研究中心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高校學生中接受過知識產權有關教育的不足總人數的5%。據北京大學知識產權學院秘書長鄭勝利教授介紹,北大知識產權學院從1993年設立以來,共培養了375名畢業生,每年的學生不超過五六十人。以此推算,全國每年培養的知識產權人才不過千餘人。從長遠來看,至少要1萬名以上的知識產權人才,僅僅是大型企業每家就需要3-5名這類人才,知識產權人才緊缺的問題日益突出。
市場緊缺使知識產權人才的就業行情一路看漲。據鄭教授介紹,北大的知識產權畢業生一直是很搶手的,用人的大戶是大型的企業,近來高新技術企業的胃口也越來越大。而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對應聘專利審查員的要求是有理工科學歷,他們錄用後需進行相關知識產權法規的培訓,才可以適應審查員的崗位需要。對於招考專利審查員偏愛理工科背景學生的原因,鄭教授分析認為,雖然知識產權學習的多是與法律有關的課程,但由於知識產權領域更多的是要接觸到一些高科技、高技術項目等,因此有比較好的理工科基礎,可以更好地理解認識這個技術或產品,再做相關的知識產權工作時也更方便一些。上海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陶院長同時指出,知識產權人才的培養最關鍵的問題就是學生的理工知識水平,因為行業的要求比較高,而從「後天」又很難補齊。理工科學生同時需要彌補的是溝通和表達能力方面的不足。

4. 知識產權專業的著名學者

知識產權圈裡的人都知道,南吳北鄭,中原二王,吳說的是吳漢東,鄭說的是鄭成思,二王說的是王鋒和王肅,絕對是知識產權界的權威。還有就是劉春田和馮曉青、張平。陶鑫良等等。

5. 知識產權北大好還是法大好

從法理上選法大,從法理和程序上選北大.各有所長.

6. 北京大學知識產權碩士專業初試各科考多少

北京大學各專業學位復試分數線都已經公布,http://pku.eour.cn/gonggao/580.html
會計碩士專業學位
經過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MPAcc教學指導委員會認真討論,並報北京大學研究生院最終審核後,劃定北京大學2016年春季入學會計碩士學位MPAcc復試分數線為:總分150分,單科不劃線。
注意:如果國家劃定最低錄取分數線,則筆試成績未達到國家最低錄取分數線的考生最終不能被錄取。
復試時間:計劃2015年12月27日。

法律碩士專業學位
北京大學法學院在職攻讀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的復試分數線為:
總分:225分;英語:50分;法律專業綜合:130分
復試時間:2016年1月6日(周三)下午2:00開始。

風景園林碩士專業學位
2015年北京大學在職攻讀風景園林碩士專業學位復試分數線:
語言表達能力:45分(含)以上
數學基礎能力:25分(含)以上
邏輯推理能力:30分(含)以上
英語運用能力:25分(含)以上
總成績:178分(含)以上

藝術碩士專業學位
2015年北京大學在職攻讀藝術碩士入學資格考試合格分數線為106分(含106分)。

公共管理碩士專業學位
2015年北京大學在職攻讀公共管理碩士(MPA)復試分數線為:公共管理綜合能力測試75分,外語35分,總分140分。

項目管理碩士專業學位
2015年北京大學在職攻讀項目管理碩士復試分數線為:本年度復試分數線定為214分(含214分),各科不低於30分,英語單科不低於36分。

7. 北京大學知識產權學院的科研成果

學院致力於科研創新工作,主要科研成果包括中國互聯網技術創新觀察報告與互聯網企業個人信息保護政策抽樣測評報告。 過去十幾年中,互聯網逐漸成為顛覆性的力量,創造出許多新的概念、產品和生活方式,改變了傳統行業的發展。聚焦於互聯網領域的技術創新,本報告對互聯網的主要技術領域的中國專利進行檢索、統計,並結合專利權人的市場地位進行對比和分析,以探求技術創新對互聯網行業發展的意義和作用。
基於數據的統計與分析,結合典型案例,本報告對互聯網技術在中國的發展概況總結如下:
1. 互聯網專利技術更新的速度 互聯網行業技術發展速度迅猛,產品更新換代較快,縱觀近10年的趨勢,專利技術的更新周期約為3年。 2010年~ 2013年是互聯網各技術領域專利數量增長較快的時期。其兩個主要原因:第一,企業知識產權意識的增強;第二,國家專利申請資助和獎勵政策的實施。 2. 國內外企業在中國的專利布局概況 從專權利人的角度考察,外國企業在互聯網領域的專利布局較早,主要集中在互聯網物理層即傳輸技術領域,涉及互聯網多項傳輸標准;國內企業的專利數量在近三年呈較快增長,主要集中在軟體及產品設計的創新方面。 在即時通訊、社交網路、移動支付、網路游戲、網路安全、搜索引擎等技術領域所積累的中國專利數量在市場中已經可以比肩甚至趕超同領域的國外企業。未來,中國互聯網企業將在在全球互聯網領域的創新格局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但在一些新興的技術領域,例如雲計算領域,跨國公司表現出了較強的前沿技術的研發實力。 3. 國內企業的創新狀況 從專利申請趨勢圖的年度不連續性可看出,中國企業創新實力的持續性還有待考察。 規模較大的互聯網公司並不是唯一地依靠持續創新來維持和擴大市場份額,通常會通過培養大規模的社交網路或者通訊平台用戶群體和用戶粘性,利用平台流量優勢來獲取用戶其他應用軟體的使用和信任,從而獲取較大市場份額。 4. 中國互聯網產業創新面臨的挑戰 相當一部分企業的專利積累時斷時續,說明企業創新的計劃性、前瞻性尚顯欠缺。企業競爭力的持續增強,還需要通過有計劃的持續創新研發和合作研發獲得。 互聯網企業的創新模式以單獨研發為主,缺乏協同創新模式。協同創新將來是否會在互聯網技術發展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尚需考察。協同創新的不足(類似於「軍備競賽」的競爭模式)通常會帶來整個產業研發成本過高、抑制競爭或者惡性競爭。 在前沿技術領域,跨國公司具有較強的技術研發實力,並很早就有意識地在前沿技術領域進行了專利布局。盡管是否進行前沿技術研發需要每個企業根據各自的企業發展戰略而定,但有實力的企業應當考慮對前沿技術的投入,以技術創新優勢積累市場競爭資本,有助於中國互聯網市場良好競爭秩序的構建。 學院於2014年推出了《互聯網企業個人信息保護政策測評標准》1.0版本,期望為中國互聯網企業提供行業自律指導,為今後的法律規范做准備性研究。
經過一年多的觀察實踐,通過逐步完善1.0版本,於2015年9月完成《測評標准》 2.0版本,同時,依據2.0版本對若干互聯網企業的個人信息保護政策進行了抽樣分析,以此促進企業面臨大數據應用時代的新挑戰,提升對個人信息的保護意識和水平。 本測評報告的目的、對象和范圍 本報告通過對互聯網不同服務領域的個人信息保護政策抽樣分析,依據《測評標准》對這些政策的透明度、完備度、用戶參與度等方面進行測評。本報告採用量化手段,通過評分體系與橫向對比得出結論。
本報告的評價對象為互聯網企業公開宣稱的、明確承認的個人信息保護政策。如,互聯網企業在與用戶簽訂的服務/許可/使用協議中的個人信息保護條款,或互聯網企業的網站上所公開的隱私政策,並根據《測評標准》所規定的各項指標對其進行逐項評價。 本測評報告的評價標准 指標體系分為基本評價和附加評價。
基本評價有三個層級,第一個層級包括4個類別,分別為:個人信息保護政策、處理周期、用戶參與、安全與維護。
基本評價的第二個層級包括13個子類別。具體而言,個人信息保護政策進一步包括以下四個方面:個人信息保護政策的表現形式、個人信息保護政策的適用、個人信息保護政策的變更、個人信息保護政策的解釋。處理周期進一步包括以下四個方面:收集、使用、轉移、刪除。用戶參與進一步包括以下二個方面:用戶控制、用戶申訴。安全與維護進一步包括以下三個方面:技術手段、信息維護、跨境數據傳輸。
基本評價的第三個層級包括30項指標
針對第三層級的每項指標,測評小組給予從零級到三星級的評分,相應地最低得分為0分,最高得分為3分。各個星級的基本含義如下表1所示。
表1 評價 含義 相應分數 零星:☆☆☆ 企業個人信息保護政策不存在相關規定或規定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最低標准。 0 一星:★☆☆ 企業個人信息保護政策對該事項進行了基礎水平的規定。 1 二星:★★☆ 企業個人信息保護政策對該事項進行了進階水平的規定,但並不全面。 2 三星:★★★ 企業個人信息保護政策對該事項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規定,符合或優於法律規定義務水平。 3 在基本評價之外,還額外進行附加評價,對於個人信息保護政策整體效果、特色性規定及其他特別事項進行綜合評價,滿分為10分。
指標體系以100分為滿分,其中基本評價所涉及的30項評價指標的滿分為90分,附加評價滿分為10分。各個評價類別所佔分數如表2所示。
表2 第一層次分類 第三層次指標個數 相應分數(100滿分) 個人信息保護政策 8 24 處理周期 12 36 用戶參與 5 15 安全與維護 5 15 附加評價 1 10 測評覆蓋的領域、企業以及相關服務和產品 表3 編號 類別名稱 測評產品/服務 1 平台類 騰訊 谷歌 網路 蘋果 微軟 2 社交類 人人網 新浪微博 Facebook Instagram QQ空間 3 即時通訊類 來往 Skype 微信 QQ 4 訂票類 攜程 去哪兒 12306 藝龍 5 打車類 滴滴 一號專車 神州專車 易到用車 Uber 6 招聘類 大街 智聯 前程無憂 LinkedIn 7 婚戀類 世紀佳緣 百合網 珍愛網 8 雲存儲類 Amazon 樂視雲盤 DropBox 網路雲 騰訊微雲 9 理財類 支付寶 京東金融 微眾銀行 金聯儲 Paypal 10 郵箱類 163郵箱(網易) Yahoo Sohu Gmail outlook iClould Aliyun 11 輸入法類 搜狗輸入法 訊飛輸入法 網路輸入法 微軟輸入法 谷歌輸入法 12 瀏覽器類 IE Firefox UC瀏覽器 獵豹 Chrome Safari 13 其他類 迅雷 安客誠 三星 YouTube 測評結果 根據測評結果,被測評的50份隱私政策中,得分排名前五的互聯網企業如下表4所示。從結果中可以看出,綜合類的第三方平台(例如微軟、谷歌、蘋果、騰訊、網路)比細分領域的互聯網服務/產品的排名更高;早出現的互聯網產品/服務領域(例如電子郵箱、瀏覽器、社交等)比晚出現的互聯網產品/服務(打車、旅行、雲盤等)的排名更高。
表4 排名 名單 總分 前5名(不分類別) 完備性 處理周期 用戶參與 安全與維護 附加評價 1 微軟 82 19 31 15 9 8 2 LinkedIn 77 20 30 13 14 0 3 三星 71 21 33 9 5 3 4 Paypal 67 15 22 15 15 0 5 谷歌 65 15 26 9 15 0

8. 北京大學知識產權學院的簡介

學院由北京大學領導,並由學院董事會監督管理。董事會由17人組成,現任董事長為黃金富先生,副董事長為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羅豪才教授、原中國專利局局長高盧麟先生、北京大學副校長何芳川教授,學院院長為法學院吳志攀教授,秘書長為鄭勝利教授。學院的辦學宗旨是,培養具備一定科技知識基礎,掌握法學及知識產權基本理論知識,能夠在立法、司法、執法部門,企事業單位與科研部門從事與知識產權有關的實物與研究工作的高等專業人才。
知識產權學院經過幾年的發展,已經在世界范圍內享有一定的聲譽,成為集科研、教學與學術交流於一體的文教中心。學院實行開放辦學,除依靠自身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外,還聘有一批國內外久負盛名的專家學者作為名譽教授或兼職教授,例如,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總幹事伊德里斯先生,原中國專利局局長高盧麟先生,科技部副秘書長段瑞春先生,中國社科院法學所研究員鄭成思先生、世界知識產權組織高級法律顧問王正發先生、中國軟體登記中心應明先生等等。學院已經多次舉辦過世界級的學術會議,先後與世界知識產權共同組織舉辦三次國際學術研討會。平時的學術講座和論壇更是頻繁異常,為學院師生及同行們提供了廣泛的交流機會,因而備受歡迎。學院已擁有一定的圖書資料庫和相關的教研設備,為國內外學者來校從事學術研究創造了有利條件。

9. 國內最好的知識產權學院是哪個在北京嗎

在中國文無第一,因此很難評定「最好」的知識產權學院或大學,只有「最適合你」的知識產權學院或大學,希望你閱讀完下面的信息,心中會有自己的答案。

中國高校中建立知識產權學院的有以下幾所大學(師資中不含兼職教師):

北京大學知識產權學院(網址http://www.iplaw.pku.e.cn/) ,為國內建立最早的知識產權學院,成立於1993年。知名知識產權學者有鄭勝利、張平、韋之、曲三強等。

華東政法大學知識產權學院(網址http://www.ipschool.net/),成立於2003年,知名知識產權學者有高富平、何敏、黃武雙。

上海大學知識產權學院(網址http://www.shuip.com.cn/),成立於1994年,知名知識產權學者有陶鑫良。

同濟大學知識產權學院(網址:http://web.tongji.e.cn/~ipi/),成立於2003年,知名知識產權學者有單曉光。

冀南大學知識產權學院(網址:http://ips.jnu.e.cn/),成立於2004年,知名知識產權學者(未知)。

華南理工大學知識產權學院(網址:http://www2.scut.e.cn/iplaw/),成立於2004年,知名知識產權學者(未知)。似乎上海和廣州的知名高校都成立知識產權學院了,在這方面北京高校落乎其後。

西北大學知識產權學院(網址:未知),成立於2005年11月,知名知識產權學者(未知)。

另外,由於體制和管理機制等原因,還有很多高校盡管知識產權方面實力很強,但是都沒有成立知識產權學院,我想應該不能將它們忽略。

中國政法大學,在下的母校。毗鄰國家知識產權局,占據地利優勢,知名知識產權知名學者有張楚、來小鵬,馮曉青,劉銀良,張今、費安玲等。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網址為http://www.newiplaw.com/。

人民大學,有劉春田老爺子一人坐鎮遍足以,家有一老,家有一寶啊!

中國社會科學院知識產權中心,成立於1994年,知名知識產權學家有鄭成思(已故)、李順德、張玉瑞、唐廣良、李明德等,重量級任務很多。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知名學者有吳漢東。

另外,由於知識產權管理制度的特殊性,身處北京的高校在知識產權研究方面會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更多知識產權(專利、商標、版權/著作權等)知識和資訊
請關注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newiplaw.com/)。

本人的知識產權和法律博客:http://blog.sina.com.cn/chengxuhui

閱讀全文

與北大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定額發票有效期查詢 瀏覽:430
北人親情卡有效期 瀏覽:70
聽證會公告期限 瀏覽:303
根據著作權的規定 瀏覽:12
寧夏理財規劃師證書領取 瀏覽:880
地雷的發明 瀏覽:121
對建築物享有管理權的業主 瀏覽:231
星漣海馬鞍山 瀏覽:722
湖南咨詢工程師投資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699
英賽嘉華知識產權怎麼樣 瀏覽:111
雲南初級葯士葯師主管葯師證書領取 瀏覽:429
版權注冊報價 瀏覽:106
榆次工商局電話 瀏覽:880
核彈頭發明 瀏覽:15
簡述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的區別 瀏覽:682
馬鞍山遇園 瀏覽:279
優剪轉讓 瀏覽:216
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指標 瀏覽:792
注冊商標有效期多少年 瀏覽:13
如何處理山林糾紛 瀏覽: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