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國內著作權的取得條件是什麼
我國實行的著作權取得制度是自然取得。也就是說,只能作品完成(部分完成),作者自然就取得著作權。只要作品的作者是無爭議的。
❷ 國內網站從什麼時候開始購買日本動漫版權的,最早被購買的又是那些動漫
1952年至1968年中國購買最早的日本動漫版權
《鐵臂阿童木》
(日語:鉄腕アトム,てつわんあ回とむ,英文答原名:Tetsuwan Atom,英語:Astroboy)是一系列科幻動漫作品,也是日本漫畫界一代宗師手冢治蟲(1928—1989)的首部連載作品,
於1952年至1968年於「光文社」的《少年》漫畫雜志連載。
故事講述少年機器人阿童木在未來21世紀里為了人類的福祉而活躍。
這是日本第一部電視連續動畫,也是中國引進的第一部國外動畫。另有根據原作品改編的電影和游戲。
❸ 關於版權問題國內的法律規定
根據著作權法的規定,版權所有人可以根據法律在法律規定的年限內對作品享 有獨占權。一般而言,其他人需要使用作品,應當事先取得版權所有人的許可,並向其支付報酬。但是著作權法也規定了若干情形,在法律規定的使用方式下,該種使用無需取得版權所有人的許可,或者無需向其支付報酬。版權的期限,簡單來說,對個人而言,是死後五十年,署名權等精神權利期限無限制;對單位和法人而言,是作品首次發表後五十年。
外國人或者外國在中國國內首次出版的,受我國法律保護,其他的根據國際條約確定,多數重要國家已經和中國一起參加了共同的國際條約,在這些締約國境內產生的作品同樣受到我國著作權法的保護。根據學理,版權具有地域性,也就是說,各國承諾保護作品的知識產權,但是如何保護,作者有哪些權利,保護期限多長,由各個國家自己決定,在中國發生的作品使用行為顯然就需要按照中國的著作權法來判定,在美國發生的著作權使用行為就需要按照美國的版權法來判定。
版權,又稱著作權,含以下人身權和財產權: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復制權,發行權,出租權,展覽權,表演權,放映權,廣播權,信息網路傳播權,攝制權,改編權,翻譯權,匯編權,應當由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
無國籍人的作品根據其作者所屬國或者經常居住地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享有的著作權,受我國法律保護。外國人、無國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國境內出版的,其著作權自在中國境內出版之日起受中國法律的保護。
❹ 中國國內著作權的取得條件是什麼
取得條件如下:
1.實質條件
實質條件是指法律對作品的要求,大體有兩種標准。一種標準是只要特定的思想或情感被賦予一定的文學藝術形式,這種形式無論是作品的全部還是其中的局部,也不問該作品是否已經採取了一定物質形式被固定下來,都可以依法被認為是受保護的作品。另一種標準是,除了具備作為作品的一般條件,即表現為某種文學藝術形式外,還要求這種形式通過物質載體被固定下來,才可以獲得著作權法保護。按照這種標准,口述作品以及一些即興創作的舞蹈、音樂、曲藝作品,就可能被排除在著作權法保護之外。《伯爾尼公約》第二條規定,對未以物質載體方式固定下來的作品是否提供著作權法保護,由各國自行決定。我國著作權法採用第一種標准。口述作品等均可以成為著作權法的保護對象。因此,所謂實質條件,是指法律以文學藝術作品的產生作為取得著作權的惟一的法律事實。
2.形式條件
形式條件是指作品完成之後,是不附加其他條件就享有著作權,還是附加一定條件或是再履行一定的法律手續才能獲得著作。主要分為三種做法:
第一種做法是,以作品的產生為條件自動取得著作權。對外國人而言或同一國際公約締約國之外的人,著作權則因作品在該國出版或以其他形式被使用而自動取得。人們通常稱這種做法為著作權自動取得原則,也稱無手續原則。在已經建立著作權法制的國家,大多數實行這一原則。
第二種做法是,除了作品創作出來以外,還須履行登記手續才能獲得著作權。但是,登記的時機和辦法,實行登記制的國家又各有區別。我國歷史上《大清著作權律》以及後來的《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和我國台灣地區的「《著作權法》」,都曾實行過登記制。此外,有些國家雖然實行登記制,但並不以登記作為獲得著作權的條件,而是分別作為確認著作權的條件,方便著作權確權訴訟的手段和國家有關部門有效收藏作品的措施。《伯爾尼公約》和《世界版權公約》都沒有關於作品登記才能獲得著作權的規定。所以,這兩個公約的某些實行作品登記制的成員國,有關要求登記的規定,其法律效力只及於本國作者。對公約其他成員國的作者的著作權保護,不得要求以登記為前提條件。
第三種做法是以加著作權標記為取得著作權條件,此外,無需再履行其他手續。這是一種有條件的自動保護辦法。比如,美國法律就要求作者在作品的復製件上加註著作權標記。
❺ 書籍多少年後將失去版權保護國內和國外的是否不同那裡不同
基本上一樣,個人是有生之年加去世後50年的第12月31號,企業是50年,從創作完成之日開始計算
❻ 如何評價國內網友版權意識的發展現狀
您好!目前我國版權意識相對薄弱有多方面的原因。大的方面主要是,國家現版行法律法規對版權維護沒有特權別詳細的硬性條文,沒有完整建立版權維護的的結構機制,實現不了版權維護的實質操作。其次監督機構也不健全。小的方面講,國民版權維護的思想沒有完全建立,對待維護版權的意識不強烈,盜版山寨被普遍默認,對待自己版權受到侵犯時,不能有效的進行維護。當然近幾年來我國對版權意識的重視逐漸增強。如能進一步提出更加詳細的信息,則可提供更為准確的法律意見。
❼ 的國內版權是不是涼了
一、版權登記
版權的登記服務實現著作權人或版權登記代理人在線登記。個人用戶及單位用戶進行注冊後,即可通過平台進行作品著作權登記申請,自動生成申請表,在線提交身份證明、作品樣本和相關附件。版權局對您申請的版權作品進行審查,會通過郵件、簡訊等方式通知您是否登記成功,以便您對作品做進一步處理。對登記成功的作品您可以進行網上作品託管來保護作品的安全,同時可對作品委託給相關部門進行展示作品並交易。登記平台在方便著作權行政機關管理的同時,大大簡化著作權人在著作權登記上所花費的時間和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屬於下列情況之一的作品不予登記
1、不受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
2、超越著作權保護期的作品。
3、依法禁止出版和傳播的作品。
三、屬於下列情況之一的作品撤銷登記
1、登記後發現有著作權第四條規定的情況的。
2、登記後發現與事實不相符合的。
3、申請人申請撤銷原作品登記的。
4、登記後發現是重復登記的。
四、登記流程
用戶注冊:個人用戶及單位用戶打開山東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網站,點擊右下方著作權作品登記,然後點擊右上方注冊窗口,注冊成功後進入登錄窗口。
進入登錄窗口後,在線提交身份證明、作品樣本和相關附件,填寫申請表、各種表格,完善信息登錄。
填寫完成後,提交省版權局審核。
省版權局對提交的作品進行合法性進行審核,對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作品不予登記,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作品予以登記並發放證書。
❽ 數字版權的國內現狀
目前我國數字出版市場雖已取得巨大的進步,但是中國出版業由傳統的出版模式向數字化模式轉型的道路不會平坦,版權問題隨時可能影響該行業的健康發展。
關於數字版權保護,由於數字出版是以技術開發與版權增值為核心的產業,版權保護是其發展的核心問題。在美國,版權產業是其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因和信息經濟的驅動力,可以說,沒有版權保護,就沒有好萊塢的全球市場。在我國,由於數字技術對傳統版權保護帶來的沖擊,數字作品的版權不能得到充分保護,著作權人的權益每每受到傷害,再加上為數相當多的網民缺乏良好的版權保護意識以及正確的數字消費觀等,導致數字出版產業鏈不完善,無法進行正常的產業循環,數字出版業難以得到健康發展。以上是我們在數字出版領域之間還存在的矛盾和問題。
事實證明,圖書數字化以後,盜版極其容易,復製件與原件一模一樣,而且復制幾乎沒有什麼成本,這就使得網路出版的版權控制更加困難。一些新出版的暢銷圖書很快被做成電子書在網上流傳,但這往往是一些個人網站未經授權擅自製作的,是違反著作權法的行為。因此,目前很多出版社都不願意讓自己出版社的圖書數字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對數字出版中盜版問題的恐懼。版權的法律保護問題解決不好,即使產業本身具有發展潛力,出版社對數字出版也只能是敬而遠之。盡管目前比較流行的數字版權技術DRM是採用下載計費、數字底紋加密和硬碟綁定等措施實現對網路出版物傳播范圍的控制,它可以嚴格控制電子圖書的閱讀期限、閱讀次數,不經授權讀者不能將電子圖書復制給朋友,也不能列印,可以對網路出版物進行一些必要的版權控制和管理,但網路出版物形式多種多樣,製作技術手段不斷進步,硬體產品日新月異,很難形成一種通用的、有效的數字版權技術來徹底地保護各種網路出版物,並且保證其加密技術永遠不被破解。因此,數字出版領域的版權保護問題已經成為制約出版社進入數字出版領域的障礙之一。對此,除了加大相關法律、法規的執行力度外,也要在版權保護的技術方面加以突破和創新。
首先,「出版」是有許可權的;互聯網上發布資訊是很方便,方便到什麼人都可以發。於是不良信息、錯誤信息也遍布整個網路,有序的信息是財富,無序的信息是垃圾。更重要的是「出版」是有版權的。現在的網路資訊大多數是你抄我、我抄他,快捷的復制技術培養了一大批Google作者,藉助Google和Copy他們可以在幾天內完成一篇宏偉大作。出版商們敢將自己的吃飯傢伙發布在這樣的媒體上嗎?
所以數字出版首先因素:數字出版物只能看,不能無償傳播。(現在國內的一些原創文學網站已經採用了後續章節以圖片方式發布的方法)
其次,我國有關數字出版的法律依然滯後。我國有關網路出版的法律法規迄今為止只有兩部,這兩部法律對於發展日新月異的網路出版業來說,可謂「年代久遠」。因為法律的滯後,數字出版領域的版權糾紛由來已久,且呈愈演愈烈的趨勢。
話說白了,其實數字出版的迷茫性核心,是版權的歸屬性和利益分配問題。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發展,滿足了媒體廣布要求(誰不想自己的作品多發),但損傷了媒體的贏利要求(誰願意自己的東西被濫發)。更何況,掌握著現代化的快速內容發布的非正規通道,利用非自產內容粘著住大量讀者,硬割去了大量的廣告份額,這才是出版數字化的傷心這處。
❾ 怎麼看待國內越來越注重版權問題,是否全名版權時代
為什麼要維權,法律層面上知識產權是受保護的,版權方本身要對版權進行保護,被授權方支付了版權費是合法獲取,雙方都會對非法獲取者進行打擊。從商業角度看,隨著IP商業化的推進,其中產生的價值和牽涉的利益更大,版權的重要性就更加突出。
在正版與盜版的博弈中,已經有多方在介入。
首先是動漫的日本版權方的介入,2015年10月「愛漫畫」的三個負責任被捕,其中有日本文化產品海外流通促進機構(CODA)的協助取證,CODA在中國的維權一直在進行,2013年的時候曾就中國網站向日本人出售盜版DVD提出處罰要求。2015年12月底,輕之國度、輕質文庫的四個負責人被抓獲,報案方是廣州天聞角川動漫有限公司(日本角川集團在中國的子公司與湖南天聞動漫的合資公司)。
《火影忍者》漫畫截圖
在日本版權方積極維權的情況下,國內廠商也開始購買版權。並且當日本動漫在中國有了正版授權方,支付了大量的版權費,不用日本方提醒,中國獲得授權的公司自然會對盜版動漫網站進行打擊。騰訊動漫的行動比較早,2013年的時候與日本集英社達成大規模版權合作,獲得了11部漫畫的網路電子版權,其中包括《火影忍者》、《航海王》、《銀魂》等。網易漫畫在2015年10月的時候,也宣布獲得了日本漫畫發行商史克威爾艾尼克斯(SE)旗下63部漫畫的正版授權,包括《鋼之煉金術師》、《黑執事》等。優酷土豆、愛奇藝等視頻門戶購買了一些動漫的版權。
除了日本動漫版權的獲取,國內動漫平台對於平台自產的原創內容也開始進行維權,比如騰訊這次起訴魔屏漫畫,就是認為其侵犯了騰訊動漫的四部原創作品。國內的原創動漫平台的數量在增多,大角蟲、漫客網、i尚漫、縱橫動漫等都在逐漸發展起來,對原創內容的版權維護勢在必行。
盡管此前國內的版權意識並不強,小說、動畫、漫畫、音樂,受眾都習慣免費獲取,而不管是正版還是盜版,但這種情況在慢慢發生改變,網友關於這幾家動漫網站被關停的討論中,不乏「是應該正版化」的聲音,開始意識到付費並不是壞事,創作者也不是免費的勞動力。以及被關停的「動漫花園」在網頁源碼中留下了這樣一句話,感謝大佬們對Anime國內正版化做出的努力和投資,大勢所趨,是我們退場的時候了。
維權的第二個理由:保護創作者的權益和情感
以上更多的是商業層面,站在創作者的這個角度,於情於理也是必須維權的。
於情,辛辛苦苦創作的東西被盜用,是情感上的傷害。此次魔屏漫畫涉嫌侵權的四部作品是《屍兄》、《王牌御史》、《山河社稷圖》、《靈魂主宰者》,記者聯繫到了四部作品的創作者。
《屍兄》漫畫截圖
《屍兄》作者七度魚,面對盜版的心情是憤慨,作者辛辛苦苦創作的東西被別人隨意盜用這對我們是非常不公平的。《靈魂主宰者》作者黑牧師說,盜版是對原創漫畫者的極其不尊重。
於理,侵權違法,而且創作者不是免費的勞動力,盜版對正版的沖擊影響到創作者這里就是收益減少。
《山河社稷圖》作者月藏直言, 侵權就是違法,法律保障我們創作者能按照合同擁有義務和權利。所有違法行為,對於創作者或任何人,都是需要追究責任的。《王牌御史》作者佟遙表示盜版會分流走作品在平台上的成績,長久之後會造成非常嚴重的損失。
《王牌御史》截圖
如何維權:既要維護自身版權權益,也要維護受眾的選擇權益
看非正版動漫的人分兩類,不想花錢的,和不想花冤枉錢的。前者好理解,後者是因為他們認為,一些海外動漫在進入中國的進行翻譯的時候,正版的速度沒有盜版快,翻譯質量也沒有盜版的好,清晰度沒有盜版的高。版權方進行維權無可厚非,不可忽視的一點還在於對受眾選擇權的尊重。
先看怎麼維護版權。
首先是內部的監測機制,加強網路監測的頻率、范圍、手段尤其是國內的一些原創動漫平台,需要在國漫起步階段先把版權保護措施提上去,可以針對平台上的作品,在全網進行日常監測。
輕之國度、輕之文庫負責人被審問畫面
當發現侵權的時候,告上法庭應該是最直接的方式了。騰訊動漫在2015年的時候提起了三次民事訴訟,分別是江西毫米公司「貓團動漫」(已和解)、上海元酷公司「漫畫幫」、北京魔屏科技「魔屏漫畫」,告上法庭應該是最直接的方式了。此外還有刑事案件,愛漫畫、輕之國度定型就已經是刑事案件,負責任被捕,打擊力度更大。
還有維權的提前性,目前的維權事件點多集中在作品已經上線運營,在作品引入、運營、授權的過程中,其實維權就已經可以開始了。
怎麼在這個過程中也維護受眾的選擇權?
先解決了「不想花冤枉錢」的受眾的需求,提高海外引進的動漫的翻譯速度、翻譯質量,這個需要組建好翻譯團隊和技術團隊,拿出誠意,而不是只是花錢買了版權。其中有一個關鍵點是順從受眾的習慣,一些此前已經在中國連載多年的動漫,盡管翻譯團隊字幕組可能是非官方的,但畢竟培養了受眾的習慣,正版要想立足還是要在合理的情況下順從他們的習慣,比如某一個角色名字的翻譯。
然後是分級。國內在文化領域的一刀切,從影視作品、小說到動漫,都需要一個分級制度的形成。商業的價值不僅在於創造財富,也在於能夠有反向推動制度向前發展的底氣和籌碼,山不來就我,我就去就山。
盜版網站到了,正版時代真的就能到來么?只能說有可能,因為目前這個節點,受眾付費習慣、版權意識、正版能提供的選擇權仍是三座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