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文化產業知識產權案例

文化產業知識產權案例

發布時間:2020-12-10 06:26:00

① 如何理解文化產業

隨著文化及文化產業的全球化,國與國之間的實力較量已經從硬實力擴展至軟實力,文化競爭成為當代國際競爭新的發展態勢。為增強本國的軟實力,世界各國都在努力提升文化創新能力,形成文化產業國際競爭優勢,爭奪文化市場份額。

就我國而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面臨較多的知識產權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自主文化品牌缺失。自主品牌是文化創意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所在,也是一國維系和傳播民族文化的重要砝碼。一般來說,文化產業發達的國家都有自主品牌的文化產品,如美國的好萊塢大片和迪斯尼動畫、法國的時尚設計、韓國的網路游戲等等。相比之下,由於文化創新能力欠缺和文化傳播能量局限,中國在國際文化市場尚未形成有分量的自主文化品牌。第二,自主版權文化精品太少。我國是文化產品進口國,本土文化精品嚴重不足,電影票房收入70%依賴進口大片,少年兒童喜歡的動漫60%來自日本、30%歸屬歐美,網路游戲市場半壁江山被外國公司所佔領,暢銷圖書多為外國產品或中外合作產品。第三,盜版侵權行為屢禁不止。目前,我國盜版現象依然嚴重,音像盜版率長期居高不下。從長遠來看,盜版行為的存在,阻礙了文化創新,不利於調動文學藝術工作者的創作積極性。打擊盜版、保護版權是我們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舉措。

自2008年6月《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公布以來,我國知識產權制度建設進入了一個戰略主動期。知識產權戰略是我國為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而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其實施的成功與否將決定21世紀中國社會發展的最終走向。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席捲全球之時,也正值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技術升級和企業改造的關鍵階段,文化企業能否在正確的產業政策指引和知識產權制度的庇護下,逆向而動,謀求發展的轉機和勝機,事關文化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及文化對經濟增長的帶動力。唯有以知識產權制度創新為後盾,以制度運用為重點,增強文化創新能力和知識產權創造能力,才能提高文化產品的國際市場佔有率和版權產業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具體而言:

首先,以知識產權制度創新為後盾,營造文化創新社會環境。文化創意產業的健康發展,有賴於明確界定產權歸屬,規範文化產品市場,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與管理。知識產權是文化產業發展的制度保障,同時也是世界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規則。無論在國內市場還是國際市場,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都離不開對知識產權的有效保護。當前,要以著作權法、商標法的新一輪修法為契機,完善相關產權制度,保障知識生產、傳播與利用的智力勞動過程,服務於文化成果社會化、產業化、產權化的發展目標。

其次,以知識產權制度運用為重點,構建創新政策體系。我國與文化產業相關的知識產權制度雖比較先進,但並沒有完全實現其預期的政策目標。究其原因,在於我們運用制度的經驗不足。筆者認為,知識產權政策目標的實現有賴於以知識產權為導向的公共政策體系的建立;提升文化創新能力,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需要將知識產權制度與國家的科技政策、產業政策、文化政策、教育政策、外貿政策相互配合,並在有關政策出台時增加知識產權條款。

最後,以知識產權創造為目標,形成文化創意產業群。知識產權創造是知識產權戰略的主要目標,對一國文化創意產業群的形成具有重要推動作用。美國的矽谷地區、日本的關西地區、德國的巴登富騰堡地區、義大利的都靈及米蘭地區、法國的巴黎和英國倫敦等地區,都是通過知識產權創造來形成一大批在全國乃至全球有影響力的創新產業群。因此,我們要提高文化創新能力,選擇關鍵的文化產業、重點的文化企業作為突破口,建立一批有代表性的文化創意產業群,形成強勢自主版權和自主品牌。

② 文化創造性產業是「發源於個人創造力、技能和天分,能夠通過應用知識產權創造財富和就業機會的產業」,並


小題復1:A
小題2:C

③ 國際文化創意產業知識產權被侵犯有哪些例子

您好,例如:2007年2月,韓國唯美德娛樂有限公司訴上海盛大網游《傳奇世界》侵權一案最終達成無條件和解,唯美德承認盛大擁有《傳奇世界》的著作權,盛大承認唯美德和Actoz雙方共同擁有《傳奇》的著作權。

據悉,2003年,唯美德起訴盛大自主開發和運營的網路游戲《傳奇世界》涉嫌侵權和不正當競爭,稱《傳奇世界》有多處抄襲唯美德開發的《傳奇》游戲,侵犯了原告對其產品擁有的專有權,因此,請求法院判令被告停止侵權游戲《傳奇世界》的運營,並銷毀有關數據、資料,停止相關產品的宣傳、銷售,關閉《傳奇世界》網站,公開賠禮道歉,承擔相關訴訟費用。盛大則認為,早在《傳奇》游戲進入中國之前,盛大已經在著手准備網路游戲的研發,而且《傳奇世界》的編程語言、源代碼、文化背景等,都和《傳奇》相去甚遠。
具體的,您可以去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查找更多的案例。網址為http://www.sipo.gov.cn/albd/2008/200807/t20080714_411347.html

④ 文化產業所有權是不是知識產權

文化產業中有大量的知識產權,例如文學、藝術作品的著作權,動漫作品的著作權,出版發行企業的相鄰權等。

⑤ 地理標志屬於文化產業嗎

屬於。
文化產業領抄域的知識襲產權類型:
知識產權又稱為智力成果權、知識財產權,是指法律賦予公民或法人對其在科學、技術、文化等知識領域內創造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權利。知識產權是法律的產物,具有專有性、地域性、時間性等特點。知識產權客體是一種精神財富,它不像廠房、設備、材料那樣佔有一定的空間,而是無形的利益,故稱之為無形財產。知識產權與有形財產一樣,能為權利所有人帶來經濟收益。傳統知識產權主要是指版權、商標和專利。隨著社會文明進步和市場經濟發展,知識產權保護范圍逐漸擴展,延伸至對外觀設計、商業秘密、地理標志等提供保護。文化產業領域的知識產權,可以分為「創作性成果權」和「識別性標記權」兩大類。

⑥ 文化產業包括哪些

文化產業主要包括六大門類:

一是新聞服務,主要范疇是新聞業;

二是出版發行和版權服務,主要包括書、報、刊出版發行,音像及電子出版物出版發行,版權服務;

三是廣播電視電影服務,是指廣播電台、電視台及其他廣播電視服務,廣播、電視的傳輸和電影的製作與發行;

四是文化藝術服務,主要包括五個部分:文藝創作、表演及演出場所,文化保護和文化設施服務,文化研究與文化社團服務,其他文化藝術服務;

五是網路文化服務,主要指互聯網信息服務,包括以下四類:互聯網新聞服務、互聯網出版服務、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和其他互聯網信息服務;

六是文化休閑娛樂服務,主要指旅遊文化服務,娛樂文化服務;

拓展材料:

文化產業基本上可以劃分為三類:

一是生產與銷售以相對獨立的物態形式呈現的文化產品的行業(如生產與銷售圖書、報刊、影視、音像製品等行業);

二是以勞務形式出現的文化服務行業(如戲劇舞蹈的演出、體育、娛樂、策劃、經紀業等);

三是向其他商品和行業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業(如裝潢、裝飾、形象設計、文化旅遊等)。

文化產業是以生產和提供精神產品為主要活動,以滿足人們的文化需要作為目標,是指文化意義本身的創作與銷售,狹義上包括文學藝術創作、音樂創作、攝影、舞蹈、工業設計與建築設計。

⑦ 急。論述知識產權保護與文化產業發展之間的關系

「比較文化產業學」的舉旗之作、首部文化產業比較案例圖書《文化產業比較案例》於2009年12月由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正式推出。

該書由「比較文化產業學」的提出者、中國最年輕的文化產業博士生導師蔡尚偉教授傾力打造,約30萬字,全書分國際視域、區域比較、文化傳媒、文化體驗四大部分,從最初的100多對案例中精選24對最為鮮活、具有典型性和可比性的案例加以比較,其中不乏曾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與爭議的案例,如《牆里開「花」牆外香——中、美對「花木蘭」文化資源的開發比較》《猶抱琵琶半遮面—— 中、日性文化產業比較》《少林VS武當——武俠文化產業之宗師過招》《藍貓、熊貓闖市場——藍貓動畫、熊貓動畫產業比較》《相似的創意,不同的結局——成都、深圳世界主題公園成敗對比》《「人造景觀」是一宗罪?——「中華祖龍」與「無錫靈山大佛」之比較》等,讓人直面問題,在爭議中深思。

《文化產業比較案例》的出版具有較為重要的學科價值與實踐意義。經過全國文化產業界幾年的努力,文化產業的理論框架已大致搭建起來,而要將其導向深入,則需要做更多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案例研究。近年來人們已經逐漸認識到文化產業案例研究的價值,案例選編、案例庫建設的工作也在推進。而比較案例研究當比孤立的單個案例分析更富揭示性與啟發性,於實踐也更富指導意義,特別是那些大致相似的思路產生完全不同的結果常常令人感到震撼,需要深入分析其中微妙而復雜的因果關系,這樣得出的成果比那些大而化之的泛泛之論更能給人深刻的啟迪。「立足於同,在差異面展開」的比較性研究應當是案例研究的一種較高階段。本書第一次嘗試運用「比較」研究範式來提升文化產業案例研究甚至整個文化產業研究的學理性、深入性,對「比較文化產業學」的建立和發展具有奠基性的意義。

該書宏觀與微觀相結合,理論與實際相交融,對策思路與問題剖析相貫通,反面教訓與正面啟示相互印證,深入淺出,圖文並茂,兼具較強的學理性與可讀性,既可作為文化產業學科教材或教輔資料,又是文化產業管理者、從業者、研究者和對文化產業感興趣的普通讀者不可多得的參考書。

⑧ 知識產權參股文化產業屬於按什麼分配

知識產權參股文化產業屬於按生產要素分配。
分配的常見種類:按勞分配,按勞動要素分配,按生產要素分配。生產要素包括資本、勞動、土地、技術、管理等等。

⑨ 文化產業創意是否可以申請注冊,並可以申請知識產權保護

創意不屬於著作權和專利權的保護范圍的 但是如果通過一定的形式表現出來 如寫在紙上內或在網上發布 就獲得容了著作權的保護
還有就是可以當作商業秘密保護 商業秘密的前提是能為權利人帶來商業利益 並且權利人為保護著以商業秘密採取了一系列保護措施 這樣就可以獲得反不正當競爭保護法的保護

⑩ 論述 為什麼知識產權是發展文化產業的前提

首先要明確兩個概念:「知識產權」、「文化產業」。所謂知識產權,又稱智力成果權、知識財產權,是指「權利人對其所創作的智力勞動成果所享有的專有權利」,一般是指專利權(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商標權(商標、服務標記、廠商名稱、貨源名稱等)、著作權(版權),也可以分為著作權、工業產權,工業產權包括專利權和商標權。所謂文化產業,是指從事文化產品生產和提供文化服務的經營性行業,在美國一般叫版權產業,在英國叫創意產業,其實國外的叫法更體現了其知識產權的特徵。
文化產業歸根結底是內容產業、知識產業,其核心是智力創意、創造,其成果體現就是版權。如果沒有版權這個核心的東西,文化就無法產業化,就沒有所謂的文化產業。如迪斯尼系列作品、好萊塢的電影,如果沒有版權,就不會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也不會發展到今天還不衰。
文化的產業化發展,必須要走產品化、商品化的道路。走這樣的道路意味著什麼,意味著要有標記、要創品牌。文化產品的產業化成果就是文化商標權的專屬和擁有。如夢工廠、迪士尼等世界著名文化品牌。
文化的產業化發展除了版權、商標權外,還需要一定的技術支撐。沒有技術支撐,文化就無法與現代科技相融合。如蘋果電腦、蘋果手機。一方面是技術推進了文化與新科技的融合,另一方面,是文化與新科技的融合,進一步推動了文化和科技的發展。如紙的發明成為圖書這種文化成果的載體,後來有了膠片、磁帶、光碟、網路等這樣的載體,這些載體極大地促進了文化的傳播和發展。這種技術與文化融合的成果就是專利權的專屬和擁有。
文化產業要發展,就必須走文化產權化的道路。沒有法律對這種無形的文化產權進行確認和保護,文化就無從產業化,文化產業就無從發展。

與文化產業知識產權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匯報 瀏覽:314
橫濱商標印刷有限公司 瀏覽:28
© Arrange www.jhzxd.com 2006-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