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公司法27土地使用權

公司法27土地使用權

發布時間:2020-12-25 15:02:09

⑴ 注冊資本中,除土地使用權以外的無形資產所佔比重一般不超過A30% B25% C20% D35%

應該是70%,你說的可能在主板上市的標准,一般不超過20%

《公司法》規定:「全體股東的貨幣出資金額不得低於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三十。」這意味著非貨幣出資(包括無形資產)不得高於公司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七十。

⑵ 能否以劃撥土地使用權出資合資合作企業求解

能否以劃撥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合資合作企業《中外合資經營企業
法》規定,中國合營者的投資可包括為合營企業經營期間提供的場地使用權
。《中外合作經營企業
法》規定,中外合作者的投資或者提供的合作條件可以是現金、實物、土地使用權、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和其他財產權利。根據上述法律規定,中國企業與外國投資者進行合作時,可以以土地使用權或場地使用權作價出資。
但是,《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和《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並沒有明確規定劃撥土地使用權能否作價出資問題。按照現行法律規定,中方企業不能直接以劃撥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與外國投資者進行合資、合作經營。以劃撥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可以通過三種途徑來實現。
第一種,進行國有企業改制,國家以劃撥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投入到國有企業中,此時的土地使用權應視為出讓性質,這樣,國有企業就可以對其進行轉讓、出租或抵押。根據《公司法》等有關法律規定,國有企業可以以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
第二種,國有企業以建築物、廠房等作價出資,該建築物、廠房佔用范圍內的劃撥建設用地同時「被動」地作價出資,但是國有企業應補交或抵交土地出讓金。
第三種,如果符合《劃撥用地目錄》,
外商投資企業
可以取得劃撥土地使用權,但按照有關規定,應繳納場地使用費。這種情況下,應當允許國有企業以劃撥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但應由國有企業繳納場地使用費,國有企業和外國投資者也可以約定由外商投資企業繳納。這樣,新成立的外商投資企業就取得了劃撥土地使用權。因為外商投資企業要繳納場地使用費,所以對於此種用地是否為劃撥,有人存在疑問,認為場地使用費具有土地租金性質,這種看法不無道理。
對於劃撥土地使用權能否直接作價出資,也有人持肯定態度,認為中方企業經批准,可將其原使用的土地使用權作價入股或作為合作條件,與外商組成合資、合作企業。具體做法為:中方企業入股的土地為出讓方式取得的,入股或合作前中方企業應已取得出讓土地使用證,並按出讓合同約定完成相應的開發建設投資;入股土地為行政劃撥方式取得的,應由中方企業補辦國有土地出讓手續,或按規定交納場地使用費。
我們認為,如果把《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和《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中的「土地使用權」或「場地使用權」理解為包括劃撥土地使用權,則上述認識並無不可之處,因為相對於《合同法》、《土地管理法》和國務院55號令,《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和《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是特別法。但是,中國加入WTO以後,按照非歧視待遇等原則,國內企業、外國企業在適用法律等方面應該沒有差別。另外,從國家對於收取場地使用費以及劃撥土地使用方面對外商投資企業的政策變化,以及劃撥土地使用權的性質來看,應該理解為,任何企業都不能直接以劃撥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
當然,按照法不溯及既往原則,對國務院55號令實施前,中方合資、合作者以依法取得的劃撥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的,也應予以承認。

⑶ 土地使用權能直接作為股東出資嗎

不能,需要評估作價出資。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十七條: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可以用貨幣估價並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但是,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作為出資的財產除外。

對作為出資的非貨幣財產應當評估作價,核實財產,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價。法律、行政法規對評估作價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十八條:股東應當按期足額繳納公司章程中規定的各自所認繳的出資額。股東以貨幣出資的,應當將貨幣出資足額存入有限責任公司在銀行開設的賬戶;以非貨幣財產出資的,應當依法辦理其財產權的轉移手續。

股東不按照前款規定繳納出資的,除應當向公司足額繳納外,還應當向已按期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

(3)公司法27土地使用權擴展閱讀:

土地使用權的價格的評估應當掌握以下的原則:

1、合法公正的原則。

要求評估機構在評估工作中應當盡量客觀公正,其評估的結果能夠真實地反映土地使用權的價值。否則,土地使用權評估也就是喪失了其應有的意義,土地評估機構也就喪失了其存在的理由。

2、有利於開發利用的原則。

土地使用權出讓以及其出讓前的評估工作,應當在服從城市規劃的前提下,有利於擴大土地開發、利用的廣度和提高土地開發、利用的強度,亦即土地使用權價格的評估工作要考慮到有利於土地的開發利用。

3、區別對待。

土地使用權價格的評估,應按照不同區域以及各塊土地的經濟價值和效用的大小來確定。因為土地使用權的價格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土地是不動產,其價格當然與其所處的地理環境息息相關,位於不同地理位置的土地當然具有不同的價格。

4、最大使用效益的原則。

同一塊土地由於用途的不同而取得經濟效益就會不同,因此應當在服從城市規劃的前提下,選擇取得「最大使用效益」的用途或者項目評估其出讓價格。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⑷ 緊急求助!股東以劃撥土地使用權出資,但不履行出資義務,沒有辦理土地過戶轉讓到公司名下!求法律法規!

公司法對有關股東出資問題有詳細規定!
但是我負責任的告訴你沒有專業知識你自己完成不了這個事!還有你的股東土地使用權絕對不是劃撥方式取得!應該是出讓取得

⑸ 公司分立致使土地使用權發生轉移的,如何辦理登記

注意以下問題: 一是並不是所有的公司分立都會導致土地使用權的轉移。公司分立一般也主要存在兩種形式,即新設分立和派生分立。新設分立,主要是指原公司解散,而分別設立兩個或兩個以上新公司的分立方式。派生分立,主要是指原公司存續,而是將其一部分分出設立為一個或數個新公司的分立方式。舉例來說,A公司分立,如果A公司解散,新設立兩個公司B、C ,這種分立屬於新設分立;如果A公司繼續存在,但是從其中分立一部分出來成立新的公司B ,這種分立就屬於派生分立。新設分立,原公司的土地需要轉移到新設立的公司名下;派生分立,如果原公司不將其土地分給新設立的公司,則不需要辦理土地使用權的變更登記。 二是申請。新設分立導致土地使用權轉移的,只需要新設立的公司單方申請土地登記,如果屬於派生分立導致土地使用權轉移的,則需要存續的公司與新設立的公司雙方共同申請。雖然一般的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需要當事人雙方申請,但新設分立後,原公司不再繼續存在,因此只需單方申請即可,但是派生設立導致土地使用權轉移的,需要將土地使用權由存續公司名下轉移到新設公司名下,權利轉移的雙方同時存在,因此需要雙方申請。 三是土地登記機構應當要求當事人提供以下材料,並進行重點審查:1、新設分立,新設立的公司提起登記申請時,應當提供原公司工商注銷登記資料。雖然原公司不復存在,無法作為一方當事人申請登記,但需要當事人提交這些資料,以供土地登記機構審查綜合判斷分立之事實。2、公司分立時的財產分割協議或文件等。根據《公司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的規定,公司分立,其財產作相應的分割。分立是土地使用權發生轉移的原因,因此需要當事人提供財產分割協議或文件作為土地使用權轉移之證明。3、工商登記資料,主要是分立後存續的公司的工商變更登記資料或者新設的公司工商登記資料。根據《公司法》第一百八十條的規定,公司分立,登記事項發生變更的,應當依法向公司登記機關辦理變更登記;設立新公司的,應當依法辦理公司設立登記。工商登記資料相對於當事人提供的財產分割協議或文件具有更強的證明力,要求當事人提交,可以幫助土地登記機構更好的審查土地使用權轉移的事實。 四是對於新設分立,土地登記機構不需要對被解散的原公司的債務是否得到有效的清償進行審查。一般來說,辦理被解散公司的土地使用權轉移登記應當要求當事人提供已經清算完畢債務已經妥善處理的證明。否則債權人無法主張債權時將對土地登記機構辦理的轉移登記產生異議,對土地登記機構有可能產生法律風險。由於根據《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七條規定,除公司在分立前與債權人就債務清償達成的書面協議另有約定外,公司分立前的債務由分立後的公司承擔連帶責任。土地登記機構辦理土地使用權轉移後不再有此類法律風險,因此也不需要進行審查。(中國土地礦產法律事務中心登記事務處 蔡衛華)

⑹ 依照我國公司法的規定股東的出資方式不包括()A勞務B工業產權C土地使用權D非專利技術

A勞務

⑺ 依據我國《公司法》規定,股東可以以下列哪幾種形式出資 A貨幣B實物C工業產權D土地使用權E非專利技

ABCDE
新公司法規定:"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可以用貨幣版估價並可以依法權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但是,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作為出資的財產除外。""對作為出資的非貨幣財產應當評估作價,核實財產,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價。法律、行政法規對評估作價有規定的,從其規定。"從新規定可以看出有這樣幾個變化:
(1)工業產權和非專利技術合並為知識產權;
(2)列舉式表述改變為列舉式與概括式相結合的表述,由此原來五種法定的出資方式改變為更多的可以自由選擇的出資方式;
(3)可以自由選擇的出資方式需要符合必要的條件
這個條件是:可以用貨幣估價並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換句話說,凡是符合"可以用貨幣估價並可以依法轉讓"條件的非貨幣財產都可以用來出資。所謂非貨幣財產,理論上一般是指除了上述列舉的以外,還包括證券或權利等,如:股票、債券以及其它具有財產價值的證券。"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作為出資的財產"通常是指不符合前述條件的非貨幣財產。有的不能用貨幣估價,有的雖然可以估價,但法律法規規定禁止轉讓

⑻ 公司法人代表變動,土地使用權無須隨之變更嗎

我所在的公司是股份制公司,擁有一宗土地使用權,《國有土地使用證》上登記的土地使用者是公司。最近,公司因經營的需要,經股東大會同意,部分股東將其股權轉讓給新的股東,原法定代表人也因董事會改選而變更。有人說這是土地使用權轉讓,認為我公司應當辦理土地使用權轉讓手續,並繳納有關費用。請問,我公司需要辦理土地使用權轉讓手續嗎?廣東讀者 單一

答:首先,股份制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股東是不同的權利主體。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有關規定,依法成立的股份制公司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是企業法人;企業的法定代表人是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組織章程規定,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三條規定,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該法第四條規定,公司股東依法享有資產收益、參與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權利。可見企業法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和股東是不同的權利主體。

其次,股份制公司成為土地使用者不等於其法定代表人或者股東成為土地使用權主體。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十九條的規定,土地使用權轉讓是指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再轉移的行為。股份制公司為土地使用者的,土地使用者為該公司即企業法人而非其法定代表人或者股東。股份制公司作為土地使用者轉讓土地使用權後,即不再擁有該土地使用權。

再次,股份制公司股權或者股東或者法定代表人的變更,不影響公司作為土地使用權主體的法律地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股份制公司分為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兩類。無論是有限責任公司還是股份有限公司,其法定代表人都可以依法變更,股東都可以依法轉讓股權。《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十三條規定,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擔任,並依法登記。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應當辦理變更登記。該法第七十二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意見,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該法第一百三十八條規定,股份有限公司股東持有的股份可以依法轉讓。公司股權或者股東或者法定代表人的變更,是該企業法人內部組織結構的變化,不是土地使用權主體變更。

綜上所述,因公司股權或者股東或者法定代表人依法變更而要求其辦理土地使用權轉讓手續,沒有法律依據。

廣東省國土資源廳政策法規處 范俊明

⑼ 是合法轉讓股權 還是涉嫌倒賣土地

安徽浙商商會會長劉永輝投資房地產酒店,轉讓股權涉嫌倒賣土地使用權被逮捕入獄。
專家一致認為:劉永輝在本案中轉讓股權的行為不能構成非法轉讓、倒賣土地使用權罪。理由如下:
1、股權和土地使用權是兩種性質不同的權利,不能混淆。
股權是股東財產,依公司法可以自由轉讓,土地使用權屬於公司財產,不能非法轉讓。股東財產和公司財產是相互獨立的兩種財產。
2、非法轉讓、倒賣土地使用權罪的犯罪對象是土地使用權,而不是公司股權。
作為非法轉讓土地使用權罪的犯罪對象的土地使用權,在本案中始終處於公司的控制之下,從未被轉讓或倒賣;部分股東轉讓部分股權之前和之後,享有該土地使土地使用權用權的合法主體都是該公司。即本案中涉及的根本沒有發生轉讓和倒賣,更談不上「非法轉讓、倒賣」。
3、股權轉讓不是土地使用權轉讓。
《公司法》第138條規定:股東持有的股份可以依法轉讓。《公司法也沒有針對特定標的的股權轉讓的限制。刑法第228條也沒有「以股權轉讓形式出讓土地使用權」的禁止性規定。罪刑法定原則作為刑法的基石,必須得到遵守。
4、如果將股權轉讓認定為構成非法轉讓、倒賣土地使用權罪,將會導致十分荒謬的結論。
如果認為轉讓股份就是轉讓土地使用權,那麼房地產整個行業都將不能轉讓股權,亦不能上市,因為轉股和上市都是股權的轉讓和買賣,那勢必造成參與者人人都涉嫌犯罪,股市上的房地產公司都應退市出局,其荒謬性是顯而易見的。

閱讀全文

與公司法27土地使用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雷的發明 瀏覽:121
對建築物享有管理權的業主 瀏覽:231
星漣海馬鞍山 瀏覽:722
湖南咨詢工程師投資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699
英賽嘉華知識產權怎麼樣 瀏覽:111
雲南初級葯士葯師主管葯師證書領取 瀏覽:429
版權注冊報價 瀏覽:106
榆次工商局電話 瀏覽:880
核彈頭發明 瀏覽:15
簡述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的區別 瀏覽:682
馬鞍山遇園 瀏覽:279
優剪轉讓 瀏覽:216
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指標 瀏覽:792
注冊商標有效期多少年 瀏覽:13
如何處理山林糾紛 瀏覽:314
校內矛盾糾紛處理制度 瀏覽:168
創造與魔法中玉米分布圖 瀏覽:855
陝西知識產權代理機構調查報告 瀏覽:202
亦庄南海家園買賣糾紛 瀏覽:217
蘭州水站轉讓 瀏覽: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