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非法轉讓土地使用權違法所得處理

非法轉讓土地使用權違法所得處理

發布時間:2020-12-25 02:04:22

①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土地違法所得是否剔除成本

非法轉讓土地中違法所得的認定

1、非法轉讓土地中的違法所得的如何計算,內實踐中主要有四個方面的爭容議:

一是違法所得是否包含土地,

二是違法所得是否包含地上建築物的價值,

三是違法所得是否包含轉讓方原取得用地的成本和開發用地的成本,

四是約定所得能否認定為違法所得。

2、解析:

非法所得不包含土地,不包含地上建築物的價值,包含轉讓方原取得用地的成本和開發用地的成本,約定所得不能認定為違法所得。對於前三個問題,全國人大法工委、原國家土地管理局曾針對地方的請示作出明確答復。對於約定所得能否認定為違法所得,有的提出應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無效合同中,約定取得財產也是非法所得的規定確定非法轉讓的違法所得包含約定所得,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沒收的違法所得只能是實際發生的違法所得。

② 經濟類犯罪哪些種類

一、合同詐騙

合同詐騙,是指在訂立、履行合同過程中,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捏造事實,隱瞞事實,設置陷阱,騙取對方財產的行為。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編造事實或者隱瞞事實,騙取對方大量財產的行為。

依照刑法規定,詐騙罪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有期徒刑三年以上十年以下,並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產量。

二、侵犯知識產權

侵犯知識產權罪是指違反知識產權保護法規,未經知識產權所有人許可,非法利用其知識產權,侵犯國家對知識產權的管理秩序和知識產權所有人的合法權益,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情節嚴重的行為。

侵犯知識產權罪包括:假冒注冊商標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商品罪、非法製造、銷售注冊商標罪;侵犯著作權、銷售侵權復製品罪;假冒專利罪;侵犯商業秘密罪。知識產權是人類創造性勞動的知識成果,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等。

(2)非法轉讓土地使用權違法所得處理擴展閱讀

經濟違法犯罪案件大致要經過3個階段,即偵查階段(公安機關)、審查起訴階段(人民檢察院)和審判階段(人民法院)。

一、偵查階段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逮捕後的偵查羈押期限不得超過二個月。案情復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的案件,可以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批准延長一個月。

二、審查起訴階段人民檢察院自收到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託辯護人。

三、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訴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被告人有權委託辯護人。民檢察院對於公安機關移送起訴的案件,應當在一個月以內作出決定,重大、復雜的案件,可以延長半個月。

③ 越界采礦的違法所得,該如何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規定,對越界采礦應沒收其違法所得,但在基層具體執法過程中,對違法所得的理解卻不同。
一種觀點認為,越界采出的礦產品所形成的銷售收入即為違法所得,應予全部沒收。
另一種觀點認為,越界采礦的違法所得,應當扣除向國家上繳的稅費,也就是說利潤部分是違法所得,應予沒收。
請問,越界采礦的違法所得該如何確定?山西省陵川縣國土資源局 馮金堂
答:筆者同意越界采出的礦產品所形成的銷售收入即為違法所得的觀點。原國家土地管理局1991年4月8日對原湖北省土地管理局《關於對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幾個問題的答復》規定,構成非法轉讓土地行為,其所得的款額都屬非法所得。同理,越界采出的礦產品所形成的銷售收入全部為違法所得。這里,筆者認為還應該補充一句:因為違法采礦與非法轉讓土地不同,越界采出的礦產品即使沒有銷售也應該確定為違法所得。在具體處理上,如果該越界采出的礦產品因為已出賣並開出了銷售發票,並且稅務部門根據該銷售發票計收了稅款,則除已收稅款外的剩餘為違法所得,但不應該理解為利潤部分是違法所得,因為這樣會造成除去稅務部門已收繳的稅款部分,還要扣除企業留成和各項企業基金後的利潤部分為違法所得的錯誤認識。
陝西永嘉信律師事務所 白新亞

④ 怎樣理解《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三條的規定

□國土資源部執法監察局王延傑
非法轉讓土地案件在土地案中的確是比較復雜的,處理難度也比較大。究其原因,一是現有法律法規的規定比較原則,容易在理解上產生分歧。二是我國的市場經濟體系和秩序尚在逐步完善之中,而非法轉讓土地案件又與市場經濟聯系極為密切,把握起來勢必缺乏經驗。非法轉讓土地案件本身,較之非法佔地、非法批地等其他土地違法行為,具有更為明顯的特殊性和復雜性,因人、因地、因時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認識和判斷在所難免。因此,至少在目前,我們不宜簡單地以對錯來評價關於非法轉讓土地案件的定性和處理結果。我國不是判例法國家,即使法院在審理同類案件中,出現不同甚至相反的判決結果也是不鮮見的。所以,下面就此所談的一些認識和理解,也僅為一家之言而已,並無對他人觀點的肯定或否定之意。
對非法轉讓土地案件中受讓方行為的定性既然我們討論的是非法轉讓土地案件,而不是一般的非法轉讓土地行為,就意味著在非法轉讓行為中,不僅簽訂了轉讓合同,而且支付了價款或者部分價款,並採取欺騙手段辦理或者部分辦理了有關轉讓手續。如果僅僅是簽訂了非法轉讓土地合同,應作為一般的非法轉讓土地行為予以制止即可,並不構成非法轉讓土地案件。因此,筆者認為,在非法轉讓土地案件中,受讓方的行為性質屬於非法轉讓土地行為。
理由有三:第一,不論法律在表述上是否存在瑕疵,或者在理解上是否容易產生分歧,《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三條的立法本意,的的確確是包括非法轉讓土地行為雙方的。對此,參與立法的同志在編寫新《土地管理法釋義》中有明確的說明。即使屬於一般的非法轉讓行為,比如只是簽訂了非法轉讓合同,就被及時發現並予以制止,非法轉讓行為仍然包括轉讓雙方,只是在這種狀況下作如此區分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罷了。
第二,在非法轉讓土地案件中,簽訂所謂的「轉讓合同」,僅僅是非法轉讓整體行為中的一個環節或者步驟,本身並不是獨立存在的,也難以構成非法轉讓土地案件。反過來也就是說,一旦構成非法轉讓土地案件,轉讓行為雙方除了簽訂「轉讓合同」外,受讓方一定還實施了支付價款,參與以欺騙手段辦理相關手續等違法行為,這是構成非法轉讓土地案件的前置條件。受讓方的行為性質當然屬於非法轉讓土地行為。
第三,從字面理解來看,「轉讓」僅僅是單方面的一種意向,並沒有發生轉讓行為,也不存在法律意義上的轉讓方和受讓方。只有當有人前來洽談,並簽訂合同,支付價款,辦理有關手續等,才有「轉讓行為」一說,才有轉讓方和受讓方之稱。換句話說,沒有受讓方的實際參與,就不會有轉讓行為的發生,更談不上構成非法轉讓案件。
既然受讓方是轉讓行為(而不是轉讓)不可或缺的,那麼非法轉讓土地案件中當然也應該包括受讓方實施的非法轉讓行為。
第一,對轉讓方,適用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罰款。在新《土地管理法釋義》中,將「違法所得」解釋為「所獲得的全部價款」,沒有「獲得價款」的,不適用「沒收違法所得」的處罰措施。顯然,沒收違法所得只能是針對已經獲得了價款的轉讓方實施。這樣的解釋,與前面談到的構成「非法轉讓土地案件」應當具備的前置條件的觀點是吻合的。而對於是否同時實施罰款處罰,應視情況而定,可以罰款,也可以不罰款。
第二,對受讓方,只適用「罰款」的行政處罰,且不是必須的;不適用「沒收違法所得」的處罰。
1990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有一解答,「『沒收違法所得』,不能解釋為包含沒收土地」。該解答與新《土地管理法釋義》中,將「違法所得」解釋為「所獲得的全部價款」,有異曲同工之處。據此不難看出,在非法轉讓土地案件中,對於轉讓方和受讓方的處罰是有明顯區別的,反映了罰當其過的原則。在這個問題上,有觀點認為「對受讓方的處罰應是沒收其非法受讓的土地」的說法,是值得商榷的。
第三,非法轉讓土地案件的標的物是土地使用權,而不是土地,在案件處理上應該是「收回土地使用權」。作這樣的理解,有兩層涵義:一是土地使用權只是所有權的一項權能,按照物權理論,對於某一項權能的行使只能是限制、收回,不存在沒收的問題;二是收回土地使用權,不是行政處罰的一種措施,自然在新《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三條的法律責任中也就沒有表述。至於「沒收」與「收回」的區別,則類似於「罰金」和「罰款」,盡管數額可能是一樣的,但性質完全不同,前者承擔的是刑事責任,後者承擔的則是行政法律責任。也就是說,「收回土地使用權」與「沒收土地」在效果上也許區別不大,但卻不具有處罰的性質,即使非法轉讓的土地實際掌握在受讓人手裡,仍不能視為對受讓人的行政處罰。
非法受讓土地不等同於非法佔地除前面談到的以外,對於非法轉讓土地案件如何定性和處罰,還有一個關聯性觀點需要討論,即「非法受讓土地行為是非法佔地」。非法轉讓土地行為和非法佔地行為,是兩個獨立的土地違法行為表現,不應將二者等同起來。如果受讓方在非法轉讓土地行為受到查處後,仍實施佔地建設,就構成了非法轉讓土地和非法佔地兩個違法行為;如果受讓方在非法受讓的土地上實施佔地建設後才被發現而受到查處,應定性為非法轉讓土地行為,此時對非法建築物的拆除或者沒收,應視作對非法轉讓土地行為中受讓方的從重處罰。此外,非法受讓土地是非法轉讓土地行為表現的一個方面,在現有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法律責任規定中,尚沒有獨立的關於「非法受讓土地行為」的規定,或者說,所有土地違法行為中根本就沒有「非法受讓土地行為」一說,也就不存在「非法受讓土地行為是非法佔地」。需要說明的是,對非法建築物的拆除或者沒收,是由於受讓方在非法轉讓行為中的情節比較嚴重,與罰當其過的原則並不矛盾。因為你明知轉讓行為是違法的,還要實施佔地建設行為,以致造成了更為嚴重的後果,理應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如果在非法轉讓過程中由於信息不對稱,轉讓方採取造假、隱瞞等手段,使受讓方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實施了轉讓行為,則屬於轉讓方的詐騙行為,超出了這里討論的范圍。
補充一點,前面討論中提到的《土地管理法釋義》等,屬於學理解釋,不具有權威性,僅作為輔助性依據。

⑤ 如何認定非法轉讓土地使用權中的「違法所得」

違法轉讓土地使用權的違法所得,應當區分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權違法轉讓和違法取得土地使用權違法轉讓兩種情形進行認定:
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權違法轉讓的,違法所得為當事人轉讓全部所得扣除當事人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權的成本和對土地的合法投入。例如,某企業以出讓方式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權用於房屋建設,已經支付了全部土地出讓金等相關費用,並進行了投資開發,但完成開發投資總額未到達《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三十九條的規定的25%,不符合法律規定條件即將房地產進行了轉讓,屬於違法轉讓土地使用權行為,應當按照《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六十六條的規定,給予沒收違法所得的行政處罰。在認定違法所得時,應當從轉讓房地產的總收入中扣除違法當事人已繳納的土地出讓金等相關費用成本和開發建設投入。
違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權違法轉讓的,違法所得為當事人轉讓全部所得。例如,某村委會與某企業簽訂土地租賃協議,違法將5畝集體土地出租用於建設廠房,租期20年,每畝每年4萬元,企業一次性支付了3年租金共計60萬元。企業對土地進行了平整和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了10萬元。在租賃期的第2年,該企業將租賃的集體土地違法轉讓給其他單位用於房地產開發,轉讓合同列明總價款為500萬。本案中存在兩種違法行為,一是村委會非法出租集體土地用於非農業建設,適用《土地管理法》第八十一條的規定予以處罰,違法所得應為企業已支付60萬元租金;二是某企業違法轉讓集體土地使用權,適用《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三條規定予以處罰,違法所得應為轉讓合同列明價款500萬元,企業已支付60萬元資金和土地開發投入的10萬元不予扣除。
認定轉讓土地使用權違法所得時,轉讓全部所得、合法投入等的具體核定:《查處規程》明確,轉讓全部所得數額應當按照轉讓合同及交易憑據所列價款確定,沒有轉讓合同及交易憑據、當事人拒不提供或者提供的轉讓合同及交易憑據所列價款明顯不符合實際的,可以按照評估價認定。對土地的合法投入包括土地開發、新建建築物和構築物的建設投入等,但是違法新建建築物和構築物的建設投入除外。

⑥ 刑事案件非法轉讓土地使用權地上建築物怎麼算違法所得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73條的規定,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的,由版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權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而違法所得如何計算,實踐中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違法所得是否包含土地本身,二是違法所得是否包含地上建築物的價值,三是違法所得是否包含轉讓方原取得用地的成本和開發用地的成本。全國人大法工委、原國家土地管理局針對湖北、廣東等地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有關請示作出過明確答復,即違法所得不包含土地本身,也不包含地上建築物的價值(在土地與地上建築物同時轉讓時,應扣除地上建築物的價值部分),但轉讓方原取得用地的成本(如征地費用)和開發用地的成本(對土地的投入)不從違法所得中扣除。

⑦ 關於非法轉讓、倒賣土地使用權罪中的違法所得的認定

所謂倒賣來土地使用權,源是指將土地使用權非法出賣給他人,或者為了出賣而向他人收買、租借土地使用權等,有的是明碼標價予以出賣;有的則是以某種形式掩蓋其土地的買賣,如明裡購買他人的廠房,暗裡則是購買廠房所佔地的土地使用權;借買他人住宅之名行占他人住宅基地使用權之實等。
非法轉讓、倒賣土地使用權罪屬情節犯,非法轉讓、倒賣土地使用權的行為必須達到情節嚴重,才能構成非法轉讓、倒賣土地使用權罪,所謂情節嚴重,主要是指多次實施非法轉讓、倒賣土地使用權罪行為的;非法轉讓、倒賣土地使用權數量較大的;牟取非法利益較大的;造成土地嚴重破壞或荒蕪的等等。
司法實踐中一幫將土地上附著物及建築違法收益所得列為其非法所得。

⑧ 農村房屋可以買賣嗎

大家好,我是陌上小桑樹,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自建房能否買賣?

首先說明自建房可以轉讓,但是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在同一個集體之內,什麼意思呢?你的房屋建好之後可以轉讓給你的鄰居。

但是同時這也有一個很嚴格的規定,那就是說你的鄰居不可以有其他的房產,也就是所對應的是一宅一戶,一戶一宅。

如果說你的鄰居現在只有一戶宅子,這樣的一個指標,同時他也已經有了一處宅基地的話,那麼他們是不可以再購買你的房屋的,因為房屋與宅基地是共同轉讓的,不可以單獨轉讓房屋。

閱讀全文

與非法轉讓土地使用權違法所得處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沈陽盛唐雍景糾紛 瀏覽:973
工商局生態市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757
侵權責任法第87條的規定 瀏覽:553
招商地塊南側公共服務項目批前公示 瀏覽:208
盤錦公交投訴電話 瀏覽:607
馬鞍山到宿遷汽車時間 瀏覽:215
公共衛生服務的工作目標 瀏覽:813
知識產權服務制度 瀏覽:726
警察管詐騙叫民事糾紛 瀏覽:650
馬鞍山胡駿 瀏覽:110
推動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全覆蓋試點工作調研 瀏覽:680
山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349
投訴制凝 瀏覽:932
黑警投訴 瀏覽:95
國培預期研修成果 瀏覽:151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