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物權法定的意義
物權法定原則亦稱物權法定主義,是指物權的種類與內容只能由法律來規定,不允許當事人自由創設。
B. 物權種類法定
物權類型的封閉性屬於我國法律秩序中公理性質的基礎理論。該理論根深蒂固地存在於法律人的意識中,以至於成為一個不言自明的理論。例如在施陶丁格(Staudinger)物權法[1]的引言中出現了如下經典表述:
「法律和習慣法對物上的權利根據其類型和內容作了終局性的規定。物權的類型僅僅是這些法源所准許的,也就是說物權的數量是有限的,因此物權類型法定(numerus clausus)。如果法律關系的各方希望在他們之間形成具有物權效果的法律關系,那麼他們就必須使用物權法所准許的類型,因此類型法定(Typenzwang)。雖然法律並未明確規定物權類型法定的原則,但是具有決定意義的條款都是以該原則為基礎的。另外,對於法律起草人來說,考慮到物權法屬於絕對權利的一種,因而是不言而喻的道理,也就不需要對其正當性進行特別論證。」
每個法律歷史學家都非常清楚這種不言自明意味著什麼:一方面,它使對歷史文本的理解變得困難,甚至通常使對歷史文本的理解成為不可能;另一方面,在這種不嚴自明的背後通常情況下隱藏著一個基本的、已經固定成公理的或者是縮減了的價值衡量過程,這種價值衡量過程對法律制度特徵的形成起到決定作用。法律歷史研究處於對歷史進行沉思和共同促使現行法的形成這一緊張關系之中,如果仍然是可能的,法律歷史研究的中心任務在於描述這類發展過程。[2]這樣做的特殊意義在於使現行法的理論基礎清晰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將其理解為溝通的橋梁:對現行法產生的環境進行歷史分析是對理解和向前發展現行法的貢獻。[3]正是在這種意義上,要在下面提出關於物權類型法定原則的形成、意義和功能等問題。為什麼恰恰是這個重要的原理(Dogma)現在成為人們特別關注的主題,或者為什麼應該使它更加完善呢?這是出於下列幾個在某種程度上相互聯系的原因:將通過內容豐富、並得到廣泛討論的改革方案對《德國民法典》的債法部分進行改革,以便將原理的發展繼續記錄下來並且固定下來[4],使法律適應新的情況和已經變遷了的私法理念的要求。幾乎與此同時「支付不能法委員會」開始對《支付不能法》進行全面的改革,該改革在另外一個領域追求同樣的目的:也就是說將有關破產的規則與現實情況再一次進行協調,並且考慮到已經變化了的關系和目標設定。[5]引人注目的是,在這兩個改革方案中幾乎都沒有涉及到物權法。人們也許會對這種沒有涉及物權法的債法改革而感到惋惜,但是無論如何這種情況還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令人費解的是,物權法體系與《支付不能法》相互作用的關系受到了如此的忽略;特別是所建議的改革對傳統物權法的核心部分之一,即所謂的破產恆定性(Konkursbeständigkeit)*領域在很大程度上進行了削弱,至少也是對其有所觸及。對於每個熟悉歷史發展的學者都不陌生,《支付不能法》中法律地位的穩固性與物權法體系之間存在著明顯的相互依存的關系。[6]
鑒於這種狀況就已經促使人們思考物權法在《德國民法典》中迄今為止的地位問題。對這個問題的思考恰恰是絕對必要的,如果考慮到涉及到上述所提及的兩個要點之外的另一個事實,特別是與《支付不能法》的改革相關聯的情況:在建立一個包羅萬象的並且是非常復雜的擔保體系的過程中,將會在動產物權領域產生一些法律地位[7],人們完全有理由能將其稱為新的物權類型。其適例之一,為保留所有權買賣的買方的期待權,它已經被確定成為物權法上的法律地位,並且取得了獨立的物權法律地位;其適例之二,為適用於那些保留性所有權和擔保性所有權,它們已經成為一種具有自己獨特特徵的物權。無需對經濟背景和與該體系相關聯的法律技術問題進行進一步詳細地討論,盡管它們是導致《支付不能法》改革的主要原因,我們就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物權法體系,至少動產物權法領域正處於重大的變革之中。除了所描述的信貸擔保框架下的變化,還存在著一些同樣促進改革進程的其它因素。首先,是對信託理論(Treuhandtheorie)越來越多的認可和重視,這不僅僅體現在擔保性所有權上,而且也體現在其它受到約束的所有權形式中。其次,這里也出現了一種根本性的變化,即一方面建立在舊有的德國法中的模式基礎之上的,另外一方面明顯表現出對英美法法律思想的借鑒。[8]同時這也涉及到另外一個重要的方面,它是當前法律狀況的一個特徵:我們的法律體系越來越多地受到了英美法系法律制度的影響,特別是受到美國法律思想的影響。在這里不能就「美國法的繼受」[9]詳細展開論述,但是對美國法法律制度的繼受引發了許多物權法領域的新問題和難題,這些問題有土崩瓦解我們物權法體系及其基本結構的危險。
C. 物權法定主義意義是什麼啊
物權法定主義包括:第一,無權必須有法律設定。所謂物權不得由當事人隨版意創設。第二,物權的內權容有法律規定,而不能有當時人通過協議設定。第三,物權的效力必須有法律規定,不得由當事人隨意確定。
其意義在於:物權法定原則與合同自由原則是有本質區別的。物權禁止私人意識進入,而合同則大力鼓勵私人意識進入。
D. 物權法定原則的物權種類
物權法來中所規定的物權種源類三大類: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
所有權是構成物權的基礎,所有權制度是物權法的靈魂。擔保物權和用益物權是從所有權派生出來的。
所有權是指權利人對自己的不動產和動產,依照法律的規定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處分權是所有權區別於其它權利的重要特徵。所有權包括國家所有權、集體所有權、私人所有權。並派生出建築物區分所有權。
用益物權,所有權是自物權,用益物權就是他物權(限制物權),是權利人對他人所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物權法所規定的用益物權種類有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和地役權。
擔保物權,是指擔保物權人在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擔保物權的情形,依法享有就擔保財產優先受償的權利。設立擔保物權的目的就是為了擔保債權人的債權的實現。擔保分可分為物的擔保和財產權利擔保兩種方式。分為抵押權、質權和留置權,也即擔保物權的分類
E. 物權法定的具體內容
物權法定包括內容法定和種類法定~內容法定包括佔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而種類法定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和佔有
F. 請問物權法中,物權法定緩和的意義是什麼急!!!
您好,物權法定原則是指物權的種類,內容,范圍,公示方式都必須由法律規定,不得由當事人自行約定。物權法定原則是由於物權是支配權,絕對權,其義務主體為不特定,因此,為了有利於權利人行使物權,義務人協助權利人行使物權,明確物權的界限,故由法律加以規定,從這個意義上說,緩和了不同民事主體間的矛盾
G. 物權法定原則的存在意義
近現代大陸法系各國民法在採用物權法定原則上,盡管各自依據的側重點有所不同,如「在立法理由採用上,法國傾向於不得違背公序,著重保護近代物權不受侵害;而德國則注重於保護交易安全」,但基本上都基於以下理由:
(一)整理舊物權,適應社會需要的歷史產物
物權法定原則源於羅馬法,但正式確立於近代資本主義民法。近代資產階級政權是在封建專制王權的廢墟上締造的,資產階級在制定民法並建立物權制度時,面臨著如何清理封建時代的舊物權及防止封建制物權復活的問題。封建時代的物權尤其是其土地所有權具有強烈的人身依附屬性,是封建剝削制度的根源,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桎梏,如果不對其予以清除,物權不能作為真正的產權存在,資本主義市場所要求的自由的所有權制度就不能建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也從根本上難以存在和發展。如法國大革命的首要任務是使所有權財產化、私人化、神聖化,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後,作為革命成果之一,便是在法律上明確規定了私人所有權神聖原則,《法國民法典》第544條對所有權下了著名的定義:「所有權是對於物所享有的絕對物限制的用益、處分的權利。」這一規定的政治目的便在於鞏固所沒收的外逃貴族和教會財產的獲得者通過大革命而已經取得的權利,為物權法定原則奠定了基礎。
較之法國民法,德、日等國民法更為鮮明地確定了物權法定原則。德國繼受羅馬法,對物權種類加以限制,與農地改革有關。日本民法明確規定物權法定,是「為了有關土地權利的單純化,廢除土地上存在的舊時代復雜的封建制度式的權利,除單純明了、自由的所有權外,僅僅承認限制物權,則最合乎近代法的理想」。中國台灣地區民法典明定物權法定原則,也是為了整理舊物權,防止封建物權的復辟。「封建時代之物權制度系與身份制度相結合,……不僅在同一土地上,因各自身份特權之不同需求,成立重疊之所有權,如前述之上下級分割所有權,致有礙物權絕對性之確保。且挾身分特權之威脅,使物權變成為對人之支配,此尤為近代人權思想所不容,故舊物權制度自須加以整理,使物權脫離身分之支配,成為純然之財產權,即所謂自由之所有權。舊物權整理既畢,乃以法律規定,並禁止任意創設,以防止封建時代之物權制度死灰復燃。」
(二)物權絕對性、直接支配性的邏輯必然
物權與債權,為近代民法兩項並駕齊驅的財產權,根據其內在性質不同,物權采法定主義,債權采契約自由原則。物權與債權的區別在於其具有直接支配性與保護的絕對性,物權因系權利人直接支配標的物的權利,具有不可侵性,可以排除其他任何人對其行使權利的干涉。任何人侵害物權時,物權人得行使物上請求權,以排除他人的侵害並恢復物權應有的圓滿支配狀態,故物權的保護具有絕對性,乃對世權、絕對權,具有極強的效力,得對抗一般之人,如許其以契約或習慣創設,則有害於公益。例如,當事人隨意創設一種法律沒有規定的擔保物權,如果一方對提供擔保的財產直接行使優先受償權,則會嚴重損害其他人的利益。債權則不同,債權屬於請求權,具有相對性,只在締約當事人之間具有約束力。根據契約自由原則,當事人簽定的合同只要其內容不違背法律、法規和社會公共利益,法律就承認其有效。因此,對於合同當事人來說,法律沒有必要干涉其私事,從而債權無須實行法定主義,而任當事人自由創設。
(三)便於物權公示,降低交易成本,確保交易安全的客觀需要
物權的作用在於確定財產的歸屬、支配和利用,因物權的效力所使然,物權的存在及變動不應僅僅存在於當事人的觀念中,物權的歸屬及內容,即物權的現狀如何,應有能從外部加以認識的表徵,使物權關系據此得以透明。特別是在交易繁盛、物權變動頻繁的現今社會,要使交易便捷,就必須使其種類和內容為一切人所知曉,因此物權具有公示的必要。從立法技術言,物權只有法定才便於公示,因此可以說物權法定主義的產生,為物權變動的公示提供了技術上的可能。誠如鄭玉波先生所言:「此為物權公示原則的需要。倘物權種類許當事人任意創設,則僅依佔有而為表象,既不可能,而依登記以為公示,於技術上又困難殊多,故法律為整齊劃一,以便於公示計,不能不將物權的種類予以明定,而僅承認當事人在法定的物權內,有選用的自由,並無創設的自由」。物權的種類和內容既已法定而且已予以公示,交易當事人對其通過交易欲設定或取得的物權則無須反復調查即知其內容,這樣,有助於建立交易信用,減少財產關系中的信息成本,使交易在一個完全開放的物權體制下高效率地進行。同時,由於物權內容明確,就易於確定權利移轉中的風險值,降低交易的締約成本,從而最終確保交易便捷與安全。
(四)維系一國經濟、政治制度的當然選擇
「物權制度有關一國的經濟,勢不能不採取一貫的政策,以為社會的准繩,此物權的種類所必須法定也。」[物權具有「固有法性」,因國家、民族、歷史傳統及國民性等不同而有所不同。物權法以對財產的支配為中心,以對財產的佔有為起點,表達的是社會財富的一種分配方式。不同的國家,相同國家的不同歷史發展階段,不同的政治制度和社會價值觀念等等,都決定了以所有權為中心的物權制度的不同。
從經濟的角度看,物權特別是所有權制度是一定社會所有制關系在法律上的反映,與其他法律制度相比,物權制度最直接地反映了社會基本經濟制度,是一定社會之基本經濟制度在法律上的表達和描述。西方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國家,建立在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有制的經濟基礎之上,在經濟上實行以私人所有權為基礎的經濟上的自由主義,允許人們最大限度地追求財產利益,因此,在物權制度的設計上,即以土地等生產資料的私的所有為中心。而在資本主義國家,由於競爭的加劇,壟斷的盛行,資本越來越集聚在少數經濟上擁有實力的大壟斷資產階級手中,廣大的工人階級和其他勞動群眾少有甚至沒有生產資料,只有靠出賣勞動力維持生計。因而建立在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私有制經濟基礎之上的國家,必然是大壟斷財團把持的資產階級政權。建立在生產資料公有制經濟基礎之上的社會主義國家,土地等重要的生產資料實行國有或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在經濟上建立起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完全不同的所有權制度,采與西方不同的經濟模式。這就決定了社會主義國家在政治制度上,必然採取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不同的模式。由此可見,不同的所有權的選擇,體現的正是不同的經濟和政治制度的選擇。而「物權法定原則,則是保證一國之基本經濟制度所導致的物權制度設計方案不可由私人意志加以改變的必須。」
H. 物權法定與法定物權
物權法定是指一個權利如果認定是物權必須有法律規定
留置權的成立是達到法定事由而成立而不是源於雙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
而抵押權,質押權是因當事人合意訂立合同實現 屬於意定物權
區分標準是成立標準是來源與法律的直接規定還是雙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
新出台物權法已經取消了典權的規定,典權已經不是法律意義的物權
I. 物權法定的影響
法律產生於社會物質生活的需要,必須追隨社會變遷而與時俱進,才能永葆其發展的生命力。立法是各個具體時代的產物,隨著社會經濟生活日新月異的發展,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而法律則表現出一定程度上的滯後性,不能適應社會生活的新需要,使物權法定主義不可避免地帶有一定的局限性。這種局限性源於人的認識能力的有限性與客觀物質世界變化發展的無限性之間的矛盾沖突。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立法作為一項探求真理的認識活動,必然要受立法者認識能力的限制。每一個以至每一代人,由於受到客觀事物及其本質暴露的程度、社會歷史(生產狀況、科學技術狀況)的實踐水平、主觀的條件(個人的經歷、受教育程度、立場觀點和思維方法)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條件的制約,其思維是非至上的。因此,指望立法者於立法之初即為未來社會預定一個一勞永逸的物權制度體系,無異於虛無縹緲的海市蜃樓,殆不可能。此外,物權法本質上為具有強烈民族色彩的「固有法」、「土著法」,往往帶有立法者民族傳統的氣息,雖大都適宜於當時的社會需要,但隨著社會情勢的變易,他們又往往發生與社會的需要脫節、齟齬的現象,並為社會所不容,如中國台灣地區民法典上的永佃權制度,曾對調和土地的「所有」與「利用」發揮重要機能,但由於其在現代社會已不具資源使用的效率,已隨社會的變遷而式微消逝,便是明證。如何克服物權法定主義之局限,如何協調「於社會生活之長久醞釀,習慣之反復踐行」所生的新物權與物權法定主義之沖突乃成為一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