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網路文化與知識產權

網路文化與知識產權

發布時間:2021-12-08 16:57:53

1. 網路文化的概念

為了解網路文化,先了解什麼文化。文化是以人類物質創造為基礎的一類精神創造,這類創造用技術的和美學的理念表達,以物質的時空存在方式存在。文化的發展受到人類社會物質發展的推動,同時超越現實的物質存在方式。etf咨詢-行政許可審批專家
網路文化是以網路物質的創造發展為基礎的網路精神創造。
網路文化存在的時間、空間及網路文化創造的主體
應該講,自從計算機網路出現,網路文化即開始出現。最初的網路文化還有較多的地球上其他人類社會文化的特徵以及計算機文化的特徵。這一時期的網路文化應該講還沒有出現。網路做為文化信息的載體傳播網路外的其他文化,網路出現以前的文化,網路沒有創造任何文化。你可以發現網路上傳播的小說用的文字,語言,修辭語法都不。etf咨詢

2. 如何看待網路文化

一、定義
網路文化是指網路上的具有網路社會特徵的文化活動及文化產品,是以網路物質的創造發展為基礎的網路精神創造。
它有廣義與狹義.李曉衡在《建設先進網路文化的思考》中對網路文化做了這樣的界定:廣義的網路文化是指網路時代的人類文化,它是人類傳統文化、傳統道德的延伸和多樣化的展現。狹義的網路文化是指建立在計算機技術和信息網路技術以及網路經濟基礎上的精神創造活動及其成果,是人們在互聯網這個特殊世界中,進行工作、學習、交往、溝通、休閑、娛樂等所形成的活動方式及其所反映的價值觀念和社會心態等方面的總稱,包含人的心理狀態、思維方式、知識結構、道德修養、價值觀念、審美情趣和行為方式等方面。[1] 馮永泰則認為,網路文化是以網路技術為支撐的基於信息傳遞所衍生的所有文化活動及其內涵的文化觀念和文化活動形式的綜合體。
一種是從網路的角度看文化,另一種則是從文化的角度看網路。前者強調從網路的技術性特點切入,突出由技術變革所導致的文化範式變遷。而後者則主要從文化的特性出發,強調由網路內容的文化屬性所引發的文化範式轉型。不容否認,網路文化是新興技術與文化內容的綜合體,單純強調任何一個方面都是不妥當的。
[編輯本段]二、存在時空及創造主體
應該講,自從計算機網路出現,網路文化即開始出現。最初的網路文化還有較多的地球上其他人類社會文化的特徵以及計算機文化的特徵。這一時期的網路文化應該講還沒有出現。網路作為文化信息的載體傳播網路外的其他文化,網路出現以前的文化,網路沒有創造任何文化。你可以發現網路上傳播的小說用的文字,語言,修辭語法都不是網路創造的,網路電影不過是網路外的電影的數字化方式的再現和傳播。換言之,沒有網路這些小說電影也會出現或者已存在,網路解決的是網路外文化傳播的技術問題。
[編輯本段]三、生長的根基
建造網路其實是建立了一個物質的星球,網路社會的出現是社會科學技術發展的產物,它經網民通過資源的使用傳播建立的各種網上關系。這種關系在很多方面不同於網外關系,網路社會是一個不同於網外社會的社會,這個社會受到網外社會的影響,同時有很多網外社會的特徵,這些特徵包括網路社會出現前後網外社會的特徵。網民發現他們自己要在網上發明一系列方式去表達網民的情感及網路社會的網民生存中悟出的哲理,這些方式是在網路出現之後出現的,完全不同於已往網內外的文化表達方式,此時網路文化才以一種單一的文化存在。
網路文化的主題是社會經濟生活的結晶,它含概社會生活中的政治、經濟行為主體、醫療衛生、娛樂文化、科學技術、教育、外交關系等。網路來源生活,網路文化的發展歸根究底以社會為基礎!
[編輯本段]四、發展變化的條件:
⑴網民新的網路文化思維方式,新的網路美學觀念 。
⑵網路文化的新的創造方式 。
⑶網路外的資源以及這些資源素材創造的新資源 。
⑷新的網路社會出現 。
⑸網路技術的進步 。
[編輯本段]五、區域化、多樣化及國際化的特徵
不同民族地區會出現不同的網路文化,同一民族的網路文化會有不同形式,互聯網產生國際化的文化,不同國家都開放互聯網,不同民族的網路文化互相融合,會出現公用的各民族都能享受的文化。形成國際網路文化區。管理網路文化的法律,知識產權保護法-包括不同國籍的法律和國際法及律師制度。
[編輯本段]六、學術研究
網路文化出現後就會有網民去研究網路文化的學術問題,學術的方式及研究方法可能和現代人的不同。用比較文化學的方法,我們可推想可能有網路文字學,網路語言學,網路語法修辭學,網路人類文化社會學,網路文化學,網路印象主義畫派研究,網路樂器學,網路曲式學,網路超現實主義音樂研究……
[編輯本段]七、加強我國網路文化建設
第一,發展網路文化技術,拓寬網路文化發展空間。為了保證我國網路文化的健康發展,必須大力發展網路文化技術。要瞄準世界文化科技發展的戰略前沿,加強數字技術、數字內容等核心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掌握自主知識產權,提高文化裝備製造技術水平;要進一步加大新一代網路、「防火牆」、「電腦密碼」等重點領域的技術攻關和研究開發力度,著力構築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過濾網站,抵禦破壞性信息侵襲的同時,保證網路文化的優秀成果能更快地傳輸到各個相關領域;要加快建設中文域名伺服器,開發集思想性、知識性、教育性、藝術性、娛樂性和易操作性於一體的宣傳教育軟體,佔領網路文化前沿陣地,改進傳播民族優秀文化的手段;要大力發展互聯網接入基礎設施,在繼續推進東部和城市地區建設的同時,以西部地區和農村地區為重點,以衛星網、移動網、電視網等寬頻業務為方向,通過多元化投資打破壟斷,不斷降低上網費用,提高上網速度;要積極開展與各國政府及相關國際組織在互聯網技術、標准規范、資源分配、網路接入、互聯網治理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建立有效的溝通協商機制,促進互聯網快速健康發展。
第二,發展網路文化產業,用優秀文化佔領網路陣地。要做到以先進文化引領網路文化,必須以強大的民族網路文化產業為支撐,不斷提高優秀網路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供給能力。要以市場為依託,不斷提高網路文化產業的規模化、專業化、國際化水平,努力形成一批「立足中國、放眼世界、社會責任感強」的網路文化骨幹企業;要以產品為基礎,不斷增強我國網路文化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努力推動網路文化產品的創作和生產向原創為主轉型升級;要以中華文化為重點,創新文化服務方式,大力加強數字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藝術館建設,努力形成一批具有中國氣派、體現時代精神、品位高雅的網路文化品牌;要加強戰略研究,制定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建立網路文化產業協調機制,優化網路文化產業企業發展的基礎環境,指導規范網路文化產業健康發展;要建立網路文化產業高端交流平台,展示、交流網路文化產業新進展新成就,提高網上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引領網路文化產業良性運行。我們自己的網路文化產業發展起來了,網路文化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就有了切實可靠的保障。
第三,建設網路文化隊伍,為網路文化發展提供人才支撐。網路文化隊伍既包括網路文化的建設人才,也包括網路文化的管理人才。比如鞏希兒,因為網遊玩得教好所以組建了自己的家族。面對新興的網路文化產業,人才短缺是一個重要的瓶頸。不僅數量上不足,而且人才構成也不平衡,高端人才稀缺,中低端人才也十分緊張。繁榮網路文化,造就網路文化產業人才,首先要著力培育網路文化創意、技術、管理、營銷等專業人才,努力形成一支與市場相適應、與品牌相適應、與我們的經濟規模相適應的網路文化隊伍。其次,要優化人才成長的體制機制,從政策、環境等方面,為網路文化產業人才創業發展提供良好條件。再次,要建設互聯網信息服務從業人員的准入機制,積極引進在國內外文化產業運作方面有經驗、有水平的高端人才,投身我國網路文化建設。同時,還要建立網路空間教育與現實空間教育一體的教育體系,進一步提高人們利用網路的能力和網路文明素養。
第四,加強網路文化管理。網路文化管理是一個嶄新的課題。如何通過創新與規范,促進網路文化的和諧發展,已經成為文化發展和創新的要求。加強網路文化管理,就是要充分適應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形勢的變化,積極實施網路文化管理的監督職能、引導職能、規范職能、懲戒職能,加快建立法律規范、行政監督、行業自律、技術保障相結合的網格文化管理體制和機制,推動網路文化健康發展。一要健全法律法規,提高依法管理水平。推進網路文化法制化進程,首先要提高立法質量,把網路管理的立法工作納入到國家整個法制建設的框架中思考設計;其次要跟蹤網路文化的最新動態,加快立法進程,使網路文化建設盡可能做到有法可依。再次要嚴格執法,對網路上的違規違法、經濟犯罪、民事犯罪等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保障國家的網路文化安全。二要以技術突破帶動網路文化管理水平的提高。網路文化是一種技術文化。技術的發展既有可能給網路文化帶來某種威脅,也一定可以運用它來消除這種威脅。從這個意義上說,技術在防範網路文化的偏向問題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技術手段對網路文化進行管理,一方面要進一步加強對信息技術產品的監控與管理;另一方面要加強網路安全體系建設,通過研製和開發先進的防範病毒傳播和破壞計算機系統的軟硬體技術,建造防火牆,啟用分級過濾軟體,對網上內容進行甄別,將危害國家安全、破壞社會穩定以及淫穢色情等有害信息的網站予以屏蔽、過濾。三要以行業自律為重點,積極推進網路文化健康發展。推進網路行業自律,就是要做到自覺維護主流思想、自覺傳播先進文化、自覺抵制低俗之風、自覺維護公平競爭,共同構築網路誠信。這當中,要充分發揮行業自律組織的作用,充分發揮專業人士在行業自律中的作用,互聯網企業要切實肩負起自己的社會責任,加強自律,文明辦網。網民也要自律。要通過思想政治工作和網路倫理教育,促使人們自覺樹立起網路自律意識,遵守網路道德,不斷鞏固網上社會主義思想陣地。
[編輯本段]八、由網路文化引申的現象
舉一個例子,我們以前在網上無非是聊聊天、玩玩游戲、聽聽音樂什麼的,做些可有可無的事來打發時間。而隨著網路文化時代的進步,我們發現網路不僅可以給我們帶來所需的資源,給我們娛樂放鬆展示自己的機會,更是驅使一個網路現象漫延的一個重要過程。比如網路文化中的跟風現象,最能體現跟風現象的就是「人肉搜索」事件。在這個事件中,我們看到了互聯網帶給我們的利與弊。大家憤怒時,可以發起「網路通緝令」,於是被「通緝」的人無論是好還是壞,很快,在互聯網上我們就能看到有關他包括他周圍一切的相關資料。人們在驚嘆網路力量的同時,也會不自覺地會參與進來,而像「人肉搜索」這一集體化或個人化的網路行為,會被大家跟風的一種行為,可以被我們看作是一種由網路文化引申的現象。

3. 網路文化經營許可證跟文網文是一回事嗎

網路文化經營許可證和文網文是一回事,呵呵。文網文是網路文化經營許可證的簡稱,也可簡稱為網文證。具體的有關資料我空間里有,不懂的還可以問我呢,我是辦這個的。

4. 文化知識產權網路銷售是什麼意思

有可能是版權銷售,和文化相關的,版權的對外轉讓,比如字畫等作品。

5. 網路文化經營許可證 和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有什麼區別么

網路文化經營許可證(簡稱:文網文),指經文化行政部門和電信管理機構批准,從事經營性互聯網文化活動的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其中經營性互聯網文化活動是指以營利為目的,通過向上網用戶收費或者電子商務、廣告、贊助等方式獲取利益,提供互聯網文化產品及其服務的活動。

網路文化許可證涉及的業務大致可分為六大部分:

1、游戲類:游戲產品合規運營的准入許可,包含發行游戲幣作為游戲里的流通貨幣;

2、表演類:利用互聯網進行網路在線直播表演;

3、音樂娛樂類:網路文化經營許可證-音樂娛樂產品類經營;

4、動漫類:利用互聯網經營動漫畫視聽產品;

5、展覽比賽類:利用互聯網進行網上文化產品的展覽以及其他比賽活動;

6、演出劇目類:利用互聯網提供演出出節目的傳播服務。

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可以辦理網路文化許可證的,申請時有一些條件是必須滿足的:

1、申請者是組織或企業,自然人不能處理;

2、應有確定的互聯網文化活動規模;

3、應有至少10名互聯網業務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

4、企業注冊資本認繳100萬;

網路文化經營許可證證書案例

6. 什麼是網路文化

什麼是網路文化?

9月7日文化部頒發的全國第一批《網路文化經營許可證》。凡得到《網路文化許可證》的企業都可以從事網路游戲、網路音樂、網路動漫、網路視頻、網路知識產權保護和內容管理等五大領域的業務。

什麼是網路文化呢?網路文化如何定義?

為了解網路文化,先了解什麼文化。文化是以人類物質創造為基礎的一類精神創造,這類創造用技術的和美學的理念表達,以物質的時空存在方式存在。文化的發展受到人類社會物質發展的推動,同時超越現實的物質存在方式。

網路文化是以網路物質的創造發展為基礎的網路精神創造。

網路文化存在的時間、空間及網路文化創造的主體

應該講,自從計算機網路出現,網路文化即開始出現。最初的網路文化還有較多的地球上其他人類社會文化的特徵以及計算機文化的特徵。這一時期的網路文化應該講還沒有出現。網路做為文化信息的載體傳播網路外的其他文化,網路出現以前的文化,網路沒有創造任何文化。你可以發現網路上傳播的小說用的文字,語言,修辭語法都不是網路創造的,網路電影不過是網路外的電影的數字化方式的再現和傳播。換言之,沒有網路這些小說電影也會出現或者已存在,網路解決的是網路外文化傳播的技術問題。

網路文化的生長

建造網路其實是建立了一個物質的星球,網路社會的出現是在網民通過資源的使用傳播建立的各種網上關系。這種關系在很多方面不同於網外關系,網路社會是一個不同於網外社會的社會,這個社會受到網外社會的影響,同時有很多網外社會的特徵,這些特徵包括網路社會出現前後網外社會的特徵。網民發現他們自己要在網上發明一系列方式去表達網民的情感及網路社會的網民生存中悟出的哲理,這些方式是在網路出現之後出現的,完全不同於已往網內外的文化表達方式,此時網路文化才以一種單一的文化存在。

出現新的網路文化的條件:

⑴網民新的網路文化思維方式,新的網路美學觀念

⑵網路文化的創造方式

⑶網路外的資源以及這些資源素材創造的新資源

⑷新的網路社會出現

⑸網路技術的進步

網路文化的學術

網路文化出現後就會有網民去研究網路文化的學術問題,學術的方式及研究方法可能和現代人的不同。用比較文化學的方法,我們可推想可能有網路文字學,網路語言學,網路語法修辭學,網路人類文化社會學,網路文化學,網路印象主義畫派研究,網路樂器學,網路曲式學,網路超現實主義音樂研究……

網路文化的區域化,多樣化及國際化

不同民族地區會出現不同的網路文化,同一民族的網路文化會有不同形式,互聯網產生國際化的文化,不同國家都開放互聯網,不同民族的網路文化互相融合,會出現公用的各民族都能享受的文化。形成國際網路文化區。管理網路文化的法律,知識產權保護法-包括不同國籍的法律和國際法及律師制度。

7. 怎麼樣進行網路著作權法律保護

怎麼樣進行網路著作權法律保護?網路著作權法律保護(一)加強對網路作品的人身權利保護雖然《著作權法》中的有關權利的保護基本適用於網路環境,但鑒於網路的特點,有必要強調一下網路環境下的人身權利保護。有人曾說國際互連網將成為作者人身權利的終結者,在網路上,每個人都有能力同時成為作者、出版商和侵權人,在網路環境下,人身權利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每個人都能夠輕而易舉而且天衣無縫地改變他人作品,並向全球傳播。所以在網路環境下作者、表演者的人身權利需要獲得法律有效保護,同時明確規定網路上人身權利保護的對假名和匿名的作品不受法律保護。這不僅是為了作者、表演者的利益,更是為了公眾的利益。因此在網路環境下保護作者的人身權利,更重要的目的是為了保證公眾獲得真實可靠的信息。筆者認為:在互聯網上因為網路著品的人身權利受到新的傳播環境的影響,過多強調提高保護並不是最佳選擇,還有可能影響互聯網的發展並阻礙作品傳播和著作權產品的流通。這就需要使人身權利保護保持在適當的限度,合理的是在網路這個特殊的環境下允許作者放棄人身權利,目的在於減輕著作權產品在市場上流通的障礙,使人身權利順應市場經濟的需要。(二)加快網路著作權保護的立法思考網路立法要促進網路健康發展,不僅要具有一般法律的強制性,還應具有激勵性。在立法中應當充分考慮網路環境的特殊性,網路信息傳播快捷、覆蓋面大,如網站上自行發表的作品與傳統媒體上刊出的作品應有區別,如果對轉載他人作品管制過嚴,勢必會影響網路文化的繁榮。法律保護的目的是鼓勵傳播,繁榮創作,保護和促進網路業和著作權的共同健康發展。國家通過立法賦予民事主體對網路知識財產和相關的精神產品享有著作權,明確侵權范圍、行為種類、賠償標准及侵權主體承擔的法律責任,這是當前網路文化和網路經濟健康發展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沒有網路著作權的立法,就沒有知識財產的法權形態,也就沒有其原創者和其他權利人的法律地位。因此,建立和不斷完善包括網路著作權在內的著作權法律保護體系是當務之急,網路著作權保護作為著作權法的前沿課題,有許多問題需要進一步探討和研究,雖然我國第一部網路著作權行政管理規章《互聯網著作權行政保護辦法》出台使我國的網路著作權保護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從法的位階看,該《辦法》屬於部門規章一類,效力不及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筆者認為,從長遠看,更重要的是加快對《著作權法》在實踐中修改、完善和制定保護網路著作權的專項法律或行政法規如《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或《互聯網著作權保護條例》。(三)依法加強網路行業管理和提高公民的法律保護意識的思考加強網路行業管理,增大網路監控力度。首先要充分認識在加入WTO後和市場競爭新形勢下依法治企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充分認識到,防患於事前的關鍵就是網路行業自上而下重視依法經營,堅持依法規范網路行業的一切活動;不斷提高懂法、守法、用法的法律素質和道德水準,網路行業要建立健全依法管理知識產權的責任制,明確職責分工,加強網路行業各個環節的管理,法律事務、市場經營、網站管理、增值服務、企業形象宣傳等部門均為著作權管理的責任單位,要建立相關責任考核制度,對出現侵權和影響企業形象的違法違規行為要追究相應責任。

8. 網路文化版權

如果是出於營利目的,那麼轉載別人的作品是需要版權所有人同意或者支付報酬的,負責便屬於違法侵權。如果對方追究你的責任,你就要進行經濟賠償。當然,如果你僅僅是個人所用或者學習,一般的轉載都是合法的。

侵權的形式有很多種,主要是以下八種,你可以詳細看看:

1、網頁網站侵權

互聯網發展史上的一次飛躍是萬維網技術的出現。它使多媒體的數字化傳輸成為可能。那麼,萬維網的網頁(網站)是否受產權保護呢?對於一個網頁來說,一般都是由文字、圖畫、錄音、活動影像等多媒體的元素構成。如果抄襲他人的網頁,很可能構成侵權。因為網頁可以作為「匯編作品」而受著作權的保護。只要該網頁內容的選擇或編排具有獨創性,而抄襲導致被抄襲者的網頁與抄襲者的相似即可。

抄襲網頁還可能被控為不正當競爭。如果抄襲者與被抄襲者構成同業競爭,抄襲又導致兩個網站相混淆,由此誤導公眾或消費者,抄襲者的行為就構成不正當競爭。

2、 網路上載和下載侵權

將非數字化的作品轉化為數字化的形式,一般認為並沒有產生新作品,而只是改變了作品的載體方式。在網路上使用作品的數字化權應運而生。而網路上載和下載侵權指的正是侵犯數字化權。據此,將現實世界的作品,包括文字、影視、音樂等數字化後上載到虛擬的網路空間,就得尊重原著作權人的權利。如果未經權利人許可(包括默視同意),將其作品數字化後「上載」到網上,就構成侵權。我國2001年修訂的《著作權法》明確將此種行為定性為侵犯了作者的信息網路傳播權。與網路上載相對應,將網路上創作的作品下載,並以非電子化的方式出版、發行、傳播等行為,在未經權利人許可,又不屬於著作權的「合理使用」時,就極易構成侵權。因為網路創作受著作權保護,所以出版社、圖書音像公司如未經授權將該作品下載並出版發行,就侵權了。有必要指出,無論上載還是下載,都要求行為人不以營利為目的。

3、 網路轉載侵權

世界范圍內認可數字化權屬於作者是原則。報刊,出版社無權擅自在數字化媒體上使用或者許可他人使用已發表的單個作品。因此,那些僅享有印刷出版專有權的出版社並不能染指電子圖書的出版。網路媒體根據其「專有出版權」指控出版社印刷出版有關作品的案例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不過,在我國有個例外,即報刊轉載的「強制許可」:已在報刊上登載的作品,除著作權人聲明或者報刊社受著作權人委託聲明不得轉載、摘編的以外,可以在網路上進行轉載,但應按照有關規定支付報酬、註明出處。但網站轉載、摘編作品超過有關報刊轉載作品范圍的,應當認定為侵權。

4、P2P下載侵權

P2P可以說是繼萬維網之後互聯網的最偉大的革命,今天幾乎每個網民都在用此種方式,自由從網上下載數字音樂和電影。而據統計,通過P2P系統交換的作品絕大多數都是盜版,難怪它引起了不少國家,特別是美國的企業、政府和版權組織的極度恐慌。它到底是如何侵權的呢?

使用P2P下載文件時,實際侵權人是用戶。用戶未經權利人允許,擅自上載或下載作品的行為,不屬於為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他人已發表作品的合理使用,侵犯了權利人的復制權和信息網路傳播權。

各國法律一般規定,如果P2P服務者明知用戶侵權仍然提供服務,或者經權利人提出確有證據的警告後,仍不採取移除侵權內容等措施以消除侵權後果的,則要承擔與該網路用戶的共同(或幫助)侵權責任。如此一來,P2P服務提供者往往成為成千上萬的侵權用戶的替罪羊,因為追究單個的網路用戶既不合算,也沒有治本。

不過,上述原則也確立了網路服務提供者的避風港製度。即自動提供上載、存儲、鏈接或搜索服務,且對存儲或傳輸的內容不進行任何編輯、修改或選擇的服務者,並沒有義務審查上載、存儲、鏈接或搜索的內容是否侵犯他人版權,而僅承擔在接到權利人通知後移出相關內容的義務。這就為Google、網路這樣的搜索引擎營造了生存之機,因為它們並無義務審查所提供的內容是否侵權。

5、網路鏈接侵權

隨著網路鏈接價值的日益凸現,相關侵權事件也接踵而來。不過,一般認為普通鏈接提供的是鏈接通道服務,設鏈者如同引路人,其伺服器只存儲了包含鏈接對象網址的超文本標記語言指令組成的文檔,既沒有復制也未傳播被鏈接的內容,因此並不侵權。網路鏈接侵權一般指間接(幫助)侵權,即提供鏈接通道的服務者在知道鏈接指向的是侵權作品時,有義務及時停止鏈接通道服務以「抑制侵權」。否則構成幫助侵權。這一點我國《互聯網著作權行政保護辦法》規定得很清楚:「網路服務提供者通過網路參與他人侵犯著作權行為,或者通過網路教唆、幫助他人實施侵犯著作權行為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的規定,追究其與其他行為人或者直接實施侵權行為人的共同侵權責任。」

只有在明知網路用戶通過網路實施侵犯他人著作權的行為,或者經著作權人提出確有證據的警告,但仍不採取移除侵權內容等措施以消除侵權後果的,才和該網路用戶共同承擔侵權責任。

6、 域名搶注侵權

最典型的體現在馳名商標的搶註上。一般指行為人出於從他人商標中牟利的目的,惡意注冊並出賣域名。基本特徵表現為:將他人知名的商標、商號等商業標志搶先注冊為域名,自己並不使用,而是為了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轉讓以牟利。也有的是為了損害馳名商標持有人的聲譽,誤導公眾。這都是惡意搶注域名的不正當行為。

7、 網路游戲侵權

隨著網路游戲產業成為互聯網經濟的亮點,網路游戲侵權事件越來越頻繁了。侵權者一般通過盜取網路游戲源代碼,破壞技術保護措施,以「私服」、「外掛」等方式從事互聯網游戲的侵權盜版活動。最典型的方式是私自架設伺服器,運營他人享有著作權的網路游戲。

8、 網路隱私侵權

司法實踐中網路隱私侵權慣用的方式如下:第一,網站對個人信息的侵權,通常表現在監視、記錄、製作、出售顧客的隱私資料,甚至與第三方共享,構成對隱私的侵犯;第二,對數據的搜集方法、范圍、獲取信息的途徑、網站保障數據安全的措施和信息使用權限不加說明,或者沒有自己的網站隱私政策;第三,電子郵件、網路廣告對個人隱私的侵犯。比如用戶資料大量泄露給廣告商造成大量的垃圾郵件,利用技術措施竊閱他人電子郵件、篡改出賣用戶的電子郵件地址等;第四,網上購物對個人隱私的侵犯,各種身份盜竊和在線欺詐也蔓延其中。

網路侵權當然遠不止上述類型。例如,通過電子郵件電子郵件,或在BBS上發表不當言論侵犯他人名譽權的事情屢見不鮮了。在關鍵詞搜索領域,也有搜索引擎服務提供者將他人知名的商標、商號等作為搜索詞出售,使商業標志權利人的同業競爭者得以利用該標志為自己的商品和服務進行宣傳,足以誤導公眾,而被判為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案例。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網路侵權也將滋生更多的侵權樣態。如何去規制這些侵權行為,我們在享受互聯網的便利時,也是必須面臨的挑戰。

9. 文網文與網路文化許可證有什麼區別呢

沒什麼區別,網路文化經營許可證,又稱文網文,網文證,指經過文化行政部門和電信管理機構批准,頒發給從事經營性互聯網文化活動的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的市場合法准入資質。

文網文的主要類型有:動漫文網文、音樂文網文、藝術品文網文、展覽文網文、表演文網文。

企業申請文網文許可證須具備以下條件:

1、經營者為依法設立的公司

2、公司注冊資金100萬以上

3、公司屬於內資企業

4、網站域名證書

5、八名計算機相關人員畢業證

6、公司名下3名員工社保

企業申請文網文許可證需要准備的材料有:

1、營業執照副本

2、法人及股東身份證

3、公司章程(需要最新的,工商局加蓋檔案查詢章)

4、8名計算機相關人員畢業證、身份證

5、公司人員身份證、及人員的手機、郵箱

6、公司座機、法人手機、郵箱

7、網站域名證書(公司名義購買)

8、部分省份需要1-3名網路安全員

證書案例

10. 網路知識產權的產權保護

「創意經濟將成為21世紀的黃金產業,政策制定者應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尤其是網路高速發展的時代。」英國創意產業之父、創意集團和創意商學院的主席約翰·霍金斯在2005上海知識產權國際論壇上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說。
在網路環境下,傳統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而新的網路知識產權保護系統還很不完善,法律確認,保護的范圍等還有爭議,取證難等問題,也是受網路技術制約的,以及實現社會與網路社會道德規范的矛盾與沖突,導致了網路共建整體行為的失范,使不少現實社會中遵紀守法的網民成為網上目無法紀的匿名侵權人。
首先,網路時代的到來使傳統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收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網路大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交流方式,傳統知識產權的無形性,專有性,地域性,時間性等特點,但在網路環境中基本已經都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網路環境下的作品數字化,公開公共化,無國界化等新的特徵。傳播形式發生很大變化,速度更加迅捷,而且作品一旦在網上被公開,其傳播,下載,復制等一系列的行為就很難被權利人所掌握,即使發生侵權,也很難向法院舉證。網路傳輸的普及和應用,為權利人實現自己的權利帶來了困難。權利人無法知道自己的作品被誰使用了,如果使用了,使用了多少次,很難主張自己的權利。
其次,隨著網路的迅猛發展,大量的作品正在越來越多和越來越快地從傳統形式(主要是紙介的形式,還包括錄音、錄像等形式)轉換為網路形式,並上網傳播,在這一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作品的權利人以及傳統形式的鄰接權人與網路形式的傳播者之間的權利沖突乃至糾紛。但是我國目前的網路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尚未完善,雖然已經制定了相關法律法規來約束網民的行為,但由於法律的滯後性和保守性,立法還遠遠不能適應網路技術的發展速度。網路侵權行為具有涉及地域廣,證據易刪除、難保留,侵權數量大、隱蔽性強等諸多特點,這些問題的解決都依賴於網路技術的發展。而且對於網路技術的立法,還面臨著確認難,取證難,侵權責任分擔復雜等一系列亟待解決的難題。
再次,人們在傳統的社會現實與網路社會中的道德觀念存在很大差異。傳統的社會,依靠法律法規,社會道德以及社會輿論等的監督,以及周圍人們的提醒或者注視下,傳統的法律和道德都會相對很好的被維護。而網路社會是一個相對非常自由的空間,既沒有中心,也沒有明確的國界和地區的界限,人們受到的時間空間的束縛大大縮小。每個人上傳到網上的信息都是以文字,圖片,聲音等顯示出來,沒有真實的署名,因此很難對網民的身份加以確認,所以任何人通過匿名的方式,都可以逃過道德,輿論的監督,從而是網路的監管很難得到切實的落實。
也正是由於網路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的不完善,網路道德與社會道德的矛盾沖突,使得網路知識產權的侵權行為大量發生。北京市一中院是全國法院系統受理網路知識產權糾紛案件比較多的法院之一,1999年,北京一中院受理了此類案件12件,而2006年上升到了95件。該院提供給記者的資料還顯示,隨著網路糾紛案件數量的不斷遞增,案件類型也在不斷變化。①
國家版權局2007年1號公告,向社會發布了《要求刪除或斷開鏈接侵權網路內容的通知》及《要求恢復被刪除或斷開鏈接的網路內容的說明》的示範格式。此舉是國家版權局根據《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第14條、第16條的規定,逐步細化「書面通知」 和「書面說明」 的內容,經過深入研究和廣泛徵求意見後制訂的指導性格式範本。它們的發布,對切實維護權利人法定權利及便利網路服務提供者履行法律義務,具有重要的實踐指導意義,也將對規范我國網路環境下的版權保護秩序,促進我國互聯網產業的健康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國家版權局局長柳斌傑隨後也表示:「保護知識產權不是應付國際壓力,而是我們民族興旺、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社會和諧的必然要求。」柳斌傑說,保護知識產權、打擊侵權盜版是「掃黃打非」重點任務之一,*、國務院對保護知識產權如此重視,首先是因為打擊侵權盜版就是保護民族的創新能力,為全民族創造力的提升、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目標服務。其次,高舉保護知識產權的旗幟,履行我們的國際承諾,樹立中國政府講信譽、負責任的良好形象,為中國發展創造良好國際環境。第三是依法規範文化市場,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促進中國版權業健康發展,維護知識勞動者的合法利益。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網路知識產權保護是必需的,也是必須的。

閱讀全文

與網路文化與知識產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匯報 瀏覽:314
橫濱商標印刷有限公司 瀏覽: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