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簡述物權變動的公示公信原則
物權公示公信原則包含物權公示原則和物權公信原則。
物權公示,是指在物權變動時,必須將物權變動的事實通過一定的公示方法向社會公開,使第三人知道物權變動的情況,以避免第三人遭受損害並保護交易的安全。
物權公示原則就是指物權的變動即物權的產生、變更或者消滅,必須以特定的可以從外部察知的方式即公示表現出來的物權法基本規則。
公信,是指物權變動經過公示以後所產生的公信力。
物權公信原則所著眼的,正是物權變動中公示形式所產生的這種公信力。它是指物權變動按照法定方法公示以後,不僅正常的物權變動產生公信後果,而且即使物的出讓人事實上無權處分,善意受讓人基於對公示的信任,仍能取得物權的原則。
⑵ 物權法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一、什麼是物權法的基本原則
原則,即觀察問題、處理問題的准繩。物權法的基本原則,是物權法所直接或者間接確立的、貫穿於物權制度中的法律實施之根本准則,包括守法准則、司法准則、執法准則和法律監督准則。它是民法基本原則在物權法中的具體體現,是物權法的本質和特徵的集中體現,反映了市民社會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根本要求,表達了物權法的基本價值取向,是物權法中高度抽象的、最一般的行為規范和價值判斷准則。
二、物權法的四大基本原則是什麼
1、物權法定原則
物權法定原則,又稱為物權法定主義,是指物權只能依據法律設定,禁止當事人自由創設物權,也不得變更物權的種類、內容、效力和公示方法。包括物權的種類法定、內容法定、效力法定、公示方式法定。
2、公示、公信原則
公示就是物權的設立、轉移必須公開、透明。公示原則就是要求將物權設立、轉移的事實通過一定的方式向社會公開,使其他人知道物權變動的狀況,以利於保護第三人的利益,維護交易的安全和秩序。公信原則是指一旦物權的取得和變動經過公示,當事人就有理由產生合理信賴,相信以公示方法所表現出來的權利人和權利狀態是正確的。
3、一物一權原則
一物就是指的一個完整的、獨立物而不是指它的某一部分,一權就是在這個物上只能設一個所有權,也就是一物不能有二主。
4、區分原則
所謂物權法上的區分原則即指在發生物權變動時,物權變動的原因與物權的變動的結果作為兩個法律事實,他們的成立生效依據不同的法律根據的原則。無論物權變動的原因是什麼,原因的成立與物權的變動都不是一個法律事實,而是兩個區分的法律事實。
三、物權法基本原則的功能
1、物權法的基本原則是物權立法的准則。
2、物權法的基本原則是物權主體進行受物權法調整的民事活動的基本准則。
3、物權法的基本原則是裁判者對物權法律、法規進行解釋的基本依據。
4、物權法的基本原則是民法學者討論物權法所涉價值判斷問題時,應當權衡的主要因素。
物權法的四大基本原則主要包括物權法定原則、公示公信原則、一物一權原則、區分原則,在物權法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⑶ 如何理解物權的公示公信原則的內涵
公示復公信原則是公示原則和制公信原則的合稱,目的是保護交易安全,特別是保護 當事人對公示的信賴利益。 所謂公示,是指 物權在變動時,必須將物權變動的事實通過一定的共識方法向社會公開,從而使第三人知道物權變動的情況,以避免第三人遭受損害並保護交易安全。所謂公信,是指一旦當事人變更物權時,依據法律的規定進行了公示,則即使依公示的方法表現出來的物權不存在或者存在瑕疵,對於信賴該物權的存在並以從物權交易的人,法律也依然承認其行為具有與真實的物權存在相同的法律效果。
公示公信原則是 物權法的三大原則之一。
公示原則是指:物權變動必須以一定的方式向外界公示。這樣才有物權變動的效力。通常,動產以交付為公示方式;不動產以登記為公示方式。
公信原則是指:任何因為基於對公示行為的深信,而從事相關交易行為,即使公示錯誤,其交易行為也有效。
⑷ 物權法中的公信原則如何理解(能通俗點說嗎)
物權法草案第四條規定:「物權應當公示。記載於不動產登記簿的人是該不動產的權利人,動產的佔有人是該動產的權利人,但有相反證據證明的除外。法律規定不經登記即可取得物權的,依照其規定。」 所謂「物權公示」,就是公示物的權利狀態,即物現歸何人所有,物上設有何種權種負擔,是否發生權利變動等。「公示」是物權變動的要件,動產以交付為公示方式,不動產以登記為公示方式。
比如:甲為乙在自己的房產上設定抵押權,並約定乙的抵押權優先於以後設定的抵押權,但沒有進行登記;後甲又以該房產與丙設定抵押權,並進行了登記。後來,甲不能清償乙、丙的債務,乙、丙都要行使抵押權,但甲的這套房屋不足以清償乙、丙的債務,乙、丙就因誰優先行使抵押權的問題訴諸法院。案件經過一審、二審和再審,拖了2年多的時間才得以解決。如果有了物權法草案關於擔保物權的規定,這個問題很容易得到解決。
物權法草案第二百二十二條規定:「同一財產向兩個以上債權人抵押的,拍賣、變賣抵押財產所得的價款依照下列規定清償:
(一)抵押權已登記,按照登記的先後順序清償;順序相同的,按照債權比例清償;
(二)抵押權未登記的,按照債權比例清償;
(三)抵押權有的已登記,有的未登記的,已登記的先於未登記的受償」。依據這條確立的公示公信原則,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抵押權屬於不動產物權是必須進行登記才有效的,因此,只能是丙先行使抵押權。乙的優先權最後不能實現,並不是因為你們這個約定本身沒有發生效力,而是因為物權法當中規定,登記的優先於未登記的。
所謂物權變動的「公信」原則,是指物權變動經過公示的,即使標的物的出讓人事實上無權處分,但善意受讓人基於對公示的信賴,仍能取得物權的一種原則
⑸ 物權法中的公信原則如何理解
公示公信原則是物權法的基本原則之一。我就以動產物權的變動來舉個例子。
動產版物權權存在和變動的公示方式是佔有和交付。
A將一幅字畫交給B保管,C到B家做客發現這幅字畫很漂亮,就想買下來。B同意了,於是C給了B一萬元,然後就把畫拿走了。
在這個例子中,只要B不主動向C說明字畫不是自己的,從C的角度來看的話,因為B」佔有「了該字畫,那麼字畫這個動產的所有權就是B的。「交付」作為字畫所有權轉移的公示方式,雖然其代表的物權轉移實際不存在,因為B沒有所有權,但是法律也承認C取得字畫所有權的合法性,因為法律為了保護交易安全,鼓勵交易。因此,C拿走字畫後,即使A得知了,也不能向C請求返還字畫。
⑹ 物權法的四個原則是什麼
1、物權法定原則。指物權只能依據法律設定,禁止當事人自由創設物權,也不得變更物權的種類、內容、效力和公示方法。解釋:(1)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依據法律的特別規定。例如,典權期限不得超過20年,當事人約定典權期限超過20年的,超過部分無效。(2)法律沒有規定的,當事人不得自由設立。例如,對不動產設定質權,違反法律規定,無效。
2、一物一權原則。指一個物上只能成立一個所有權,一個所有權的客體僅為一個物。解釋:(1)一個獨立的有體物上只能設立一個所有權,不能設立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內容不相容的所有權;(2)一個物的部分不能成立獨立的所有權。例如,對於依附於主物的從物,不能單獨設立所有權。比如,腳蹬之於自行車。
3、公示原則。指在物權變動時,必須將物權變動的事實通過一定公示方法向社會公開,使第三人知道物權變動的情況,以避免第三人遭受損害並保護交易的安全。物權的公示必須按照法律規定的方法進行,即不動產的物權變動必須經過登記,動產的物權變動為交付。例如,房屋買賣也就是物權變動必須登記,而動產像牛、羊等,物權變動只是交付即可,即為公示了。
4、公信原則。指物權變動經過公示後產生的公信力。解釋:(1)對於登記記載的權利人,在法律上只能推定為真正的權利人;(2)任何人因為相信登記記載的權利而與權利人從事了移轉該權利的交易,該項交易應當受到法律保護。例如,甲從乙處買了一套房子,付錢但是沒有辦理過戶登記手續。乙又將房子賣給丙,丙辦理了過戶登記手續,那麼從法律上丙為房子的權利人。丙又將房子賣給丁,丁從房屋登記管理處查到丙為房屋所有人,於是付錢給丙,又過戶登記,取得所有權。丁即為相信房屋登記的公信力而購買該房屋的。而甲不能成為房屋的所有權,只能要求乙承擔違約賠償責任。
⑺ 物權的公示公信原則
1、還是要適用此原則;2、如果合同已經生效,受讓人可以要求出讓人配合過戶!
⑻ 物權法的基本原則包括哪些
物權法定原則的具體內容如下:
1、物權的種類法定,當事人不得隨意創設,學說稱為「類型強制」
2、物權的內容法定,禁止當事人創設與物權法定內容相悖的物權,學說稱為「類型固定」
3、物權的效力法定,當事人不得協議變更。
4、物權的公示方式法定,當事人不得隨意確定。
(8)物權公信原則內容擴展閱讀:
1、物權法中所規定的物權種類三大類: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
2、所有權是構成物權的基礎,所有權制度是物權法的靈魂。擔保物權和用益物權是從所有權派生出來的。所有權是指權利人對自己的不動產和動產,依照法律的規定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處分權是所有權區別於其它權利的重要特徵。
3、用益物權,所有權是自物權,用益物權就是他物權(限制物權),是權利人對他人所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物權法所規定的用益物權種類有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和地役權。
4、擔保物權,是指擔保物權人在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擔保物權的情形,依法享有就擔保財產優先受償的權利。設立擔保物權的目的就是為了擔保債權人的債權的實現。擔保分可分為物的擔保和財產權利擔保兩種方式,又分為抵押權、質權和留置權。
⑼ 物權法的基本原則是什麼有哪些
一、物權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1、物權法定原則。
物權法第五條規定:「物權的種類和內容由法律規定」,就是這一原則的體現。這一原則要求物權的類型、各類物權的內容、效力,以及創設的方式,都由法律直接規定,不能由當事人任意創設。
2、公示、公信原則。
公示就是物權的設立、轉移必須公開、透明。公示原則就是要求將物權設立、轉移的事實通過一定的方式向社會公開,使其他人知道物權變動的狀況,以利於保護第三人的利益,維護交易的安全和秩序。公示的方法除了法律另有規定外,就是到特定的國家機關進行登記。
3、物權平等保護原則。
「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這是一個立法理念的進步,也是對憲法規定的公民財產權利的民法化和有力確認。「私人」與國家、集體、其他權利人並列相提。
4、維護公共利益與物權之恰當平衡
權利之行使皆有界限,不得越界,否則必然侵入他人的權利領域,釀致侵權責任。物權的取得和行使,概莫能外。在這里,「他人」包括單個的人和作為社會整體之人的群體,謂之公眾。在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和其他個人利益之間需要作出恰當的平衡。所以,我國物權法規定,物權的取得和行使應當遵守法律,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
5、一物一權原則。
一物就是指的一個完整的、獨立物而不是指它的某一部分,一權就是在這個物上只能設一個所有權,也就是一物不能有二主。
6、特別法優先原則
為了融洽和調和物權法和其他與對物權相關的法律對同一事項的規定,我國物權法遵循「特別法優先」的原理,規定說,「相關法律對物權有特別規定的,依照其規定」。可見,我國物權法並非調整物權關系的唯一法律依據。
二、物權法民法總則哪個優先適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是為了維護國家基本經濟制度,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明確物的歸屬,發揮物的效用,保護權利人的物權,根據憲法,制定的法規。物權法的性質是私法:私法性質是基於民法的性質產生的;物權法所調整的基本內容仍是民事主體之間發生的民事法律關系。物權法是財產法;物權法是強行法;物權法是普通法;物權法是固有法。基本原則是貫穿一部法律始終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理念。在中國的立法和學理上,有確定一部法律的基本原則的習慣:物權法定原則;一物一權原則;公示公信原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是民法典的總則編,規定了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和一般規定,在民法典中起統領性作用。共分基本規定、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民事權利、民事法律行為、代理、民事責任、訴訟時效、期間計算和附則等。
這不是誰權威的問題,按照法律的基本原則,特別法優於普通法,物權法相對於民法通則而言是屬於特別法,因此,優先適用。
⑽ 什麼是物權的公示公信原則能舉個案例嗎
公示公信原則是公示原則和公信原則的合稱,目的是保護交易安全,特別是保護當事人對公示的信賴利益。公示公信原則是物權法的三大原則之一。
公示原則是指:物權變動必須以一定的方式向外界公示。這樣才有物權變動的效力。通常,動產以交付為公示方式;不動產以登記為公示方式。
公信原則是指:任何因為基於對公示行為的深信,而從事相關交易行為,即使公示錯誤,其交易行為也有效。
案例:
王某攜帶房產證原件及產權人身份證原件等資料到某中介公司放盤,出售李某的物業。王某提供購房的付款記錄,宣稱該物業是其全額出資的物業,因購房名額的問題,以李某名義落名,自己擁有房屋處分權。
該中介公司核實王某身份及付款憑證等資料後,對房屋進行放售,並成功促成王某與陳某簽訂《房屋買賣合同》,因王某未取得產權人李某的公證委託書,於是買賣雙方在合同里約定:「如產權人不同意出售該物業給買家,違約責任由王某承擔。」
買方因需辦理按揭,需王某提供公證委託書或產權人李某對合同追認,並協助買方辦理貸款手續,但王某遲遲未能提供李某授權的公證委託書。
李某亦不認同王某與陳某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成交價,要求解除原合同,重新簽訂《房屋買賣合同》,經過多次協商無果,買方劉某將王某告上法庭。
法律貼士:該糾紛中王某雖為物業出資人,但根據《物權法》「公示公信」原則,中介機構審核是否具有物業的處分權應按不動產登記簿為准。無權處分人訂立的合同,未經產權人追認的,不能約束產權人。王某未能提供產權人的公證委託,且未得到產權人追認的情況下,屬無權處分。
(10)物權公信原則內容擴展閱讀:
2014年,在周吉宜等訴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要求判令拍賣無效,返還周作人撰書、魯迅批校的《日本近三十年小說之發達》手稿一案中,北京東城區法院一審認為,由於手稿已經拍賣,中國嘉德公司已不佔有這份手稿,因此原告要求返還手稿,法院不予支持。
同時,原告一方要求確認涉案手稿的所有權等相關權益屬於原告,因缺乏事實依據,法院也不予支持。
二審中,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根據法律規定,「動產物權是以佔有為公示公信原則,物品為第三人所佔用,在不能確定第三人的佔有是非法佔有的情況下,難以認定周吉宜等人對物品享有的權益」。因此,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