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世界版權公約論文

世界版權公約論文

發布時間:2021-12-06 15:05:37

❶ 求北京大學招考博士研究生歷年的知識產權法專業的試題及相關資料,不勝感激!

第一部分 選擇題(共40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弧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依我國著作權法規定,下列各項中不適用於著作權法保護的是( )
A.時事新聞 B.《新聞學》一書
C.新聞評論 D.《新聞調查》節目

2.甲在創作武俠小說《神腿》的過程中,乙提供了輔助活動。小說創作完成後,由出版社丙出版。該書的著作權應歸屬於( )
A.甲 B.甲和乙 C.丙 D.甲和丙

3.以下諸權利中,保護期受限制的有( )
A.署名權 B.修改權
C.發表權 D.保護作品完整權

4.張某經過努力創作出一篇學術論文,依我國著作權法的規定( )
A. 張某隻有在其論文發表後才能享有著作權
B. 張某的論文不論是否發表都能享有著作權
C. 張某的論文須經登記後才能享有著作權
D. 張某的論文須加註版權標記後才能享有著作權

5.王某的長篇小說《東方之星》於1997年6月1日發表,第2年王某去世。王某的著作財產權將終止於( )
A.2047年6月1日 B.2047年6月12日
C.2047年12月31日 D.2048年12月31日

6.小說《師長》的作者甲授權乙將該小說改編成電影劇本,製片人丙委託導演丁將該劇本拍攝成電影。該片拍攝完成後,其著作權歸屬於( )
A.甲 B.乙 C.丙 D.丁

7.圖書出版者對其出版的圖書的版式設計所享有的權利的保護期為( )
A.5年 B.10年 C.25年 D.50年

8.甲為做博士學位論文,在圖書館復印了乙的兩篇論文,根據我國著作權法,甲的這一行為屬於( )
A.侵權行為 B.法定許可使用
C.強制許可使用 D.合理使用

9.甲話劇團欲在其創作的話劇中使用乙尚未發表的歌曲。根據我國著作權法規定,甲( )
A. 不必獲得乙的許可,但須向乙支付報酬
B. 應獲得乙的許可,並向乙支付報酬
C. 須獲得乙的許可,但不必向乙支付報酬
D. 既不必獲得乙的許可,也不必向乙支付報酬

10.某市殘聯出於關心和扶持殘疾人事業的目的,未經劉某同意,將劉某已出版的中文版《知識經濟與信息革命》一書翻譯成盲文出版。根據我國著作權法的規定,甲這一行為屬於( )
A.合理行為 B.強制許可使用
C.法定許可使用 D.侵權行為

11.甲公司職工乙退休一年後作出了一項與其在原單位承擔的本職工作有關的發明,你認為乙的發明應屬於( )
A.職務發明 B.非職務發明
C.協作發明 D.委託發明

12.甲公司指派其研究人員乙和丙共同研究開發一項技術,該技術開發完成後,甲公司決定就該項技術申請專利。在填寫專利申請文件時,「發明人」一欄應當填寫( )
A.甲公司的名稱 B.乙或者丙的姓名
C.甲公司的名稱和乙與丙的姓名 D.乙和丙的姓名

13.1993年3月5日,周某就其發明M向中國專利局提出專利申請,其後,又於1994年2月3日就同樣的發明M在美國提出專利申請,同時提出優先權請求。根據國際優先權原則,發明M的優先權日是( )
A.1994年2月3日 B.1993年2月3日
C.1993年3月5日 D.1994年3月5日

14.兩個以上的專利申請人分別就同樣的發明創造在中國申請專利的,專利權授予( )
A.最先申請人 B.最先發明人
C.所有的申請人 D.所有的發明人

15.在專利權保護期限屆滿前,專利權人以書面形式向專利局聲明放棄專利權的,其專利權( )
A. 自專利權人遞交放棄聲明之日起終止
B. 自專利局收到放棄聲明之日起終止
C. 自專利局登記放棄聲明之日起終止
D. 自專利局登記公告放棄聲明之日起終止

16.在專利許可證合同中,被許可方有權在合同約定的時間和地域范圍內按合同約定的使用方式實施該專利,與此同時作為許可方的專利權人不僅自己可以實施該專利,而且可以再許可第三人實施。該許可證的性質是( )
A.獨占許可證 B.獨家許可證
C.普通許可證 D.分許可證

17.李某的一項發明專利權因保護期屆滿而終止,此後,張某在其製造、銷售的產品上標注該發明專利權的專利號。張某的行為屬於( )
A.侵犯專利的行為 B.假冒專利
C.冒充專利 D.對專利的合法使用

18.在我國就新型電視機的製造方法可以提出( )
A. 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申請
B. 發明和外觀設計專利申請
C. 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申請
D. 發明專利申請,不能申請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專利

19.甲委託乙開發一種新產品,未明確約定該產品的專利申請權的歸屬。當該產品被開發完成後,在我國其專利申請權應當歸屬於( )
A.甲 B.甲與乙共有
C.乙 D.國家

20.甲廠自1995年起在其生產的炊具上使用「紅燈籠」商標,並於1997年8月向商標局提出該商標的注冊申請。乙廠早在1997年6月商標局申請為其炊具產品注冊「紅燈籠」商標。該「紅燈籠」商標專用權就應歸屬於( )
A.甲 B.乙
C.甲和乙 D.甲乙協商確定的一方

21.某公司有一注冊商標「蘋果」被核定使用於洗衣機上。為了有效保護該商標,該公司在洗衣機上又申請注冊了「紅蘋果」、「青蘋果」、「黃蘋果」三件商標,這三件商標是( )
A.聯合商標 B.防禦商標
C.集體商標 D.證明商標

22.甲公司新近注冊了一件中國商標,乙認為該商標違反商標法規定的商標禁用條款,依我國商標法規定請求有關機構撤銷甲公司的該注冊商標。這個機構是( )
A.商標局 B.商標評審委員會
C.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門 D.人民法院

23.依我國商標法的規定,商標專用權授予符合法定條件的( )
A.商標設計人 B.商標使用人
C.商標申請人 D.商標標識的製作人

24.我國商標法規定下列哪種形式不能作為商標申請注冊?( )
A.文字商標 B.圖形商標
C.文字與圖形的組合商標 D.氣味商標

25.「萬寶路」是世界馳名的香煙商標,已在中國注冊。某葡萄酒廠生產的「瑩光」牌葡萄酒,其瓶貼和包裝盒的文字、圖形、色彩與「萬寶路」商標基本相同。對此事的正確說法是( )
A. 葡萄酒和香煙並非相同或類似產品,葡萄酒廠不構成侵權
B. 葡萄酒廠將「萬寶路」作為裝璜使用,不存在侵權問題
C. 葡萄酒廠已在其產品上標注有廠名、廠址,未構成侵權
D. 「萬寶路」是馳名商標,某葡萄酒廠的行為造成與該馳名商標的混淆,故構成侵權

26.根據我國商標法規定,辦理續展的申請時間只能是( )
A.期滿前6個月內 B.期滿前後各6個月內
C.期滿後6個月內 D. 期滿前後各12個月內

27.在下列各項中,不屬於工業產權保護范圍的是( )
A.《日出日落》電影文學劇本 B.可口可樂商標
C.斷路器生產工藝專利 D.內聯升廠商名稱

28.工程師甲根據其單位指派開發出某種碳酸飲料配方後,單位對該配方採取了全面的保密措施。乙公司利用高薪聘請甲到本公司工作,甲便攜帶該碳酸飲料配方到乙公司受聘。根據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條有關商業秘密保護的規定( )
A. 甲應承擔侵權責任,乙不承擔侵權責任
B. 乙應承擔侵權責任,甲不承擔侵權責任
C. 甲、乙都應承擔侵權責任
D. 甲、乙都不承擔侵權責任

29.某服裝公司1995年以「宏達」作為公司名稱在本市注冊登記,次年又以「宏達」作為西服商標在國家商標局核准注冊。根據有關規定( )
A.「宏達」企業名稱權與「宏達」商標權可在全國有排他效力
B.「宏達」企業名稱權在該市有排他效力,「宏達」商標權在全國有排他效力
C. 「宏達」 企業名稱權在全國有排他效力,「宏達」 商標權在該市有排他效力
D.「宏達」企業名稱權與「宏達」商標權僅在該市有排他效力

30.新疆哈蜜地區果農生產的哈蜜瓜系地方名特產品。果農張某欲以「哈蜜」二字作為甜瓜的商標,並向有關部門申請注冊。根據有關規定,就「哈密」二字( )
A. 張某可以取得注冊商標權
B. 張某與其他果農可以共同取得注冊商標權
C. 張某可以獨家享有地理標記權
D. 張某不能取得注冊商標權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有二個至五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弧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31.截止2000年6月30日,我國參加了一系列知識產權國際公約。下列我國參加國際公約中屬於工業產權保護領域的公約有( )
A.《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
B.《世界版權公約》
C.《保護唱片製作者防止唱片被擅自復制日內瓦公約》
D.《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協定》
E.《專利合作條約》

32.作家A完成了一部反映希望工程的紀實文學作品,作家B經A同意將其改編為電視劇本,電視劇製作中心經同意將其拍攝成電視劇,電視台為製作希望工程宣傳節目,從電視劇中取出若乾片斷,電視台應當( )
A.向作家A支付報酬 B.向作家B支付報酬
C.向電視劇導演支付報酬 D.向電視劇演員支付報酬
E.向電視劇製片人支付報酬

33.外語教師甲將作家乙的小說《春天的故事》譯編成英文短劇,但未經乙同意。該劇本出版後被乙發現。甲( )
A.侵犯了乙的改編權 B.侵犯了乙的翻譯權
C.侵犯了乙的表演權 D.侵犯乙的播放權
E.侵犯了乙的攝制權

34.以下各項中,能夠作為中國發明專利保護客體的是( )
A.瘦肉型豬 B.瘦肉型豬的新飼料
C.瘦肉型豬的培育方法 D.瘦肉型種豬的培育方法
E.新飼料的製作方法

35.甲電腦公司委託乙商標事務所代理下列商標注冊申請事宜,其中不符合我國商標法規定的商標有( )
A.「大韓國」 B.「天壇」
C.「雪花」 D.「月亮」
E.「黑鬼」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 (共60分)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36.授予植物新品種權的法定條件是什麼?

37.簡述著作權中的人身權及其含義。

38.我國授予發明專利權的實質條件是什麼?

39.根據我國商標法的規定,認定馳名商標應當考慮哪些因素?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1小題10分)

40.論述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的權利限制。

五、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41.作家王某寫了一部反映「文革十年」的紀實報告文學交某出版社出版,該出版社為該書配發了若干幅「文革」時期的照片作為插圖。在審定該書清樣稿時,王某覺得照片能使作品增色,便未提出異議。圖書發行後,攝影家張某發現照片均是自己過去發表的作品,而王某和出版社在事前未徵得他的同意,事後也未支付報酬,書中也沒有將他署名為照片作者,故起訴王某和出版社侵犯了其著作權。出版社承認侵權事實,願承擔相應責任。但是王某稱自己只是該書文字部分的作者,照片為出版社配發,與自己無關,故否認其侵權責任。
試問王某的理由是否成立?為什麼?

42. 甲廠1996年研製出一種N型高壓開關,於1997年1月向中國專利局提出專利申請,1998年5月獲得實用新型專利權。乙廠也於1996年7月自行研製出這種N型高壓開關。乙廠在1996年底前已生產了80台N型高壓開關,1997年3月開始在市場銷售。1997年乙廠又生產了70台N型高壓開關。1998年初,甲廠發現乙廠銷售行為後,遂與乙廠交涉,但乙廠認為自己的行為不構成侵權。
請根據上述材料分析以下問題:
乙廠是否侵犯了甲廠的專利權?為什麼?

43.甲廠去年以來生產土豆片、鍋巴等小食品,使用「香脆」二字作未注冊商標。現甲廠決定提出「香脆」商標注冊申請,使用商品仍為土豆片、鍋巴。
根據上述情況,請回答以下各題:
1. 該商標注冊申請能否被核准?為什麼?
2. 如果商標局駁回該注冊申請,甲廠不服,應在何時向誰提出復審請求?

❷ 學位論文的作者享有怎樣的權利

學位論文---版權的取得與歸屬

發表日期:-4-17 15:22:14
1、取得

學位論文版權的取得方式在不同國家有不同的規定。在實行登記制度的國家,學位論文享有版權需以登記為前提,如果不進行版權登記,是不可能享有版權的。這些國家即使是已經公開出版的作品,也必須進行版權登記,不登記作品不享有版權。我國實行版權自動保護原則,學位論文一經完成,即享有完全的版權。並不以是否出版、發行、固化、登記為版權之成立要件。

2、歸屬

從目前知識產權法學研究成果的共識看,學位論文的「作者」已經是沒有爭議的一個問題了,換而言之,在學位論文上署名的就是學位論文的作者,但對學位論文的版權歸屬爭議較大。國內部分高校和有權授予學位的機構在解決學位論文版權問題時,常直接在單位內部的知識產權管理條例中直接規定了學位論文的歸屬。例如北京某高校規定:「研究生學習期間凡教學計劃內安排的研究課題(如學位論文、課程專題等)以及學校組織的校外科技活動所取得的一切研究成果為學校職務成果。除合同另有約定外,研究課題雖屬研究生自選,但利用學校的條件(如名義、指導、設備、資金、技術資料等)所完成研究成果,也屬學校職務成果。學校職務成果屬清華大學所有,未經學校審核同意,不得自行轉讓或做其他處理,這一辦法同樣適用於本科生。」

學校在處理這一問題時,顯然是將著作權法的第十六條規定做了過分有益於學校的擴大解釋,是有悖於法的公平與正義精神的。據了解該校很多學生在入學之初就簽署了遵守知識產權規定的保證書,如果不能用「失學的脅迫」去解釋學生簽訂合同的情形,就只能有一種解釋,那就是學生在法律方面的無知,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就將自己的利益出賣了。令人意味深長的是,無論伯爾尼公約及世界版權公約,還是Trips,都幾乎毫無例外對學位論文的版權問題做出了「迴避」。

根據我國著作權法第十六條之規定,學位論文的版權歸屬無非有以下三種情況:一是學位論文的作者享有完全的版權;二是學位論文的作者享有學位論文的署名權,學校享有學位論文版權的其它權利;三是學位論文的作者享有版權,但學校在業務范圍內有優先使用權。後兩種情況是在學位論文被視為職務作品的情況下,才得出的結論,但筆者認為,學位論文認定為職務作品是非常牽強的。

按照法理學者的觀點,學生就讀期間和學校所形成的關系應該是一種合同關系,那就是學生支付學費而學校要提供教育。學校在學生在校期間所提供的必要的物質是為了完成「教育」這個特定的合同義務。畢業生撰寫學位論文是為了「自己」獲得專業學位,而不能認定為是為了完成學校所交給的「任務」。如果說寫作學位論文也算完成任務的話,那也是畢業生自己在完成自己的任務,因為只有完成了得到學校認可的學位論文,才能取得學位。一言以蔽之,學位論文的版權應毫無異義的屬於作者本人所有,即使畢業生的學位論文僅是學校大項目中的一個部分,他仍應該就他所負責的部分享有完全的版權。如果學校在相關學位論文的研究上投入了較多的人力物力,學校可要求享有該作品的優先使用權或者免費使用。

國內很多高校目前的做法已經證明了筆者這一觀點的正確性,如浙江大學和北京大學在畢業生離校前要求畢業生對自己的學位論文出示「獨創性聲明」或「學位論文使用授權書」,這事實上等於已經承認了學位論文的版權由作者享有。

❸ 要寫一篇<保護知識產權,從我做起>的文章,能不能提供一些很好的資料呢謝謝!

大概知識產權是這方面的內容:
知識產權,概括的說,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對其在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等領域內,主要基於腦力勞動創造完成的智力成果所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

廣義概念上的知識產權包括下列客體的權利: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表演藝術家的表演以及唱片和廣播節目,人類一切領域的發明,科學發現,工業品外觀設計,商標,服務標記以及商品名稱和標志,制止不正當競爭,以及在工業、科學、文學和藝術領域內由於智力活動而產生成果的一切權利。

狹義概念上的知識產權只包括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名稱標記權、制止不正當競爭,而不包括科學發現權、發明權和其他科技成果權。

知識產權的特徵

知識產權的特徵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

1.無形財產權。

2.確認或授予必須經國家專門立法直接規定。

3.雙重性:既有某種人身權(如簽名權)的性質,又包含財產權的內容。但商標權是一個例外,它只保護財產權,不保護人身權。

4.專有性:知識產權為權利主體所專有。權利人以外的任何人,未經權利人同意或者法律的特別規定,都不能享有或者使用這種權利。

5.地域性:某一國法律所確認和保護的知識產權,只在該國領域內發生法律效力。

6.時間性:法律對知識產權的保護規定一定保護期限,知識產權只在法定期限內有效。

知識產權制度的作用:

1.有利於實現我國經濟與國際經濟接軌;

2.有利於鼓勵發明創造,促進技術創新;

3.有利於引進國外先進技術;

4.有利於吸引境外投資;

5.有利於開拓國際市場。

知識產權制度的國際化發展

知識產權制度的國際化發展是指世界各國知識產權制度在實質內容和申請審批程序上逐步簡化一致和統一,日趨國際化。

知識產權的地域性、無形性和易傳播性,一方面使得本國產生的智力成果在國外不能取得當然的保護;另一方面,由於傳播媒體、通訊工具的迅速發展和國際交流的日益頻繁,大量的智力成果十分容易越過國界而進入他國。如果不對這些智力成果進行有效的國際保護,勢必會影響、阻礙國際貿易及科學技術和文化的正常交流與合作。知識產權制度的國際化發展,反映了科技和經濟國際化發展的客觀要求。正因為如此,1883年世界各國就在巴黎締結了《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並於1884年正式生效。我國於1985年3月19日正式加入了《巴黎公約》。此外,我國目前已加入的保護知識產權的國際性公約還包括:《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協定》、《保護文學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世界版權公約》、《專利合作條約》等。
其他你擴展開寫~~~~~~~~~~~~~~

❹ 文章下面有©,這代表什麼版權

中國傳統使用的版權標記為 「版權所有」 字樣。版權標記通常還須伴有關於作品版權情況的說明文字。例如《世界版權公約》規定,版權標記由版權符號©即英文right(版權)一詞的首字母外加一個圓圈,版權所有者的姓名以及作品首次出版或注冊年份三部分組成。版權標記須刊載在作品的顯著部位。圖書形式的作品有專頁刊載版權標記,稱版權頁。中國圖書版權頁還常常刊載作品的版次、印次、印數、定價以及發行人等。

文字作品,是指小說、詩詞、散文、論文等以文字形式表現的作品;應該是文字版權的

❺ 求一篇法學專業知識產權方面的論文,不得直接轉載,要有自己知識在裡面,謝謝

論知識產權的法律沖突

摘要:知識產權領域是存在法律沖突的,但這種法律沖突既不來源於國際條約對知識產權提供保護的國際性,也不來源於知識產權管轄權制度的新發展,它只源於一國對外國知識產權法域外效力的直接承認,而這種直接承認在目前看來是非常有限的。因此,知識產權領域內的法律沖突也只在有限的范圍內存在。

知識產權領域存不存在法律沖突?這對傳統國際私法來講並不是一個問題,知識產權具有嚴格的地域性,根據一國法律獲得承認和保護的知識產權只在該國發生法律效力,而不能被外國所承認和保護,因此在傳統國際私法上,知識產權被認為與法律沖突無緣。但19世紀末建立起來的知識產權國際保護體制要求締約國對其他締約國的知識產權也通過內國法予以保護,從而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具有了國際性。有學者認為「對知識產權的國際性保護必然導致知識產權的法律沖突」[1],並從一些國家對知識產權法律適用的規定,推斷出知識產權領域是存在法律沖突的。事實是否如此?本文將對這一問題進行有意義的探討。

一、知識產權的地域性與國際性

知識產權是個人或組織對其在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等領域里創造的精神財富或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專有權或獨占權。知識產權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工業產權,包括專利權、商標權;另一類是著作權,亦稱版權。知識產權作為一種無體財產權,具有專有性、地域性和時間性的特點,這也是知識產權與有體財產權的顯著區別。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雛形,是封建社會的地方官、封建君主、封建國家通過特別榜文、敕令的形式授予的一種特權。一定的敕令當時只可能在發出敕令的官員、君主或國家權力所及的地域內有效,超出這個地域就無效了。所以,由此而產生的特權也只能在相應的地域內有效,超出這個地域也就無效了。現代知識產權的地域性特徵即是對封建時代特權這一特性的保留[2]。與此同時,這也是資本主義自由競爭的需要所決定的。在一國出版的著作如果它具有商業價值,其他國家的出版商就會想方設法地加以復制銷售,以便從中獲利。為了盡可能多地牟取暴利,資本家當然最願意「無償」地利用外國的智力成果,因此,他們也就不願意承認其他國創造者依其本國法而取得的對其智力成果的專有權。從國家的角度來說,在資本主義自由競爭的條件下,承認外國法產生的知識產權在內國的效力,不僅不利於吸取外國文化、科技的新成果,而且也不利於內國的社會經濟進步和文化發展。所以,自由競爭時期的資本主義各國都不願承認根據外國法而產生的知識產權,當然也不會要求外國承認根據內國法而產生的知識產權。這樣知識產權的地域性便在資本主義自由競爭的條件下得以強化。這種知識產權的地域性指的就是在一國境內依該國法律獲得的知識產權只在該國境內有效和受到保護,它不具有域外效力,不能得到其他國家法律當然的承認和保護,當一知識產品跨越國界進入到另外一國而沒有獲得此國的知識產權時,該國就可以隨意使用該知識產品而不負法律責任並不受知識產品來源國法律的約束。

當資本主義進入到壟斷階段後,資本家不再滿足於在國內市場的競爭和掠奪,他們把目光投向國際市場,希望在國外尋找商品(包括圖書)銷路、向國外輸出技術及產品,以便獲更大利潤,而這一目標最直接和最現實的障礙便是外國知識產權法對他們的知識產品並不進行保護,這樣,知識產權的嚴格地域性同壟斷資本家擴張國際市場的需要之間的矛盾變得越來越突出,這種矛盾的發展結果便是一系列全球性和區域性的保護知識產權條約的訂立,如1883年《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1886年《保護文學藝術作品伯樂尼公約》、1952年《世界版權公約》和1994年《TRIPS協議》。具有嚴格地域性的知識產權由此得以某種方式獲得許多國家的保護,具有了「國際性」。這里所謂的國際性是指同一智力成果通過國際條約規定的方式,在各個締約國依各該締約國的國內法取得知識產權,從而在這些國家都獲得保護。

然而,知識產權的國際性並沒有否定地域性,而是建立在充分尊重知識產權地域性基礎之上的,甚至可以說,起到了進一步強化和確認知識產權地域性特徵的作用,這可以從《巴黎公約》、《伯爾尼公約》等公約確立的「國民待遇原則」、「獨立性原則」中得到說明。如《伯爾尼公約》第5條就規定,國民待遇是指「就享有本公約保護的作品而言,作者在作品起源國以外的本同盟成員國中享有各該國法律給予其國民的待遇」,獨立性原則是指「享有和行使這些權利不論作品起源國是否存在保護,保護程度以及補救方法完全由被要求給予保護的國家的法律規定」。這兩項原則要求在專利權、商標權和著作權的取得和保護方面,締約國間應互相給予對方國家的公民和法人以同內國國民相同的待遇;而且各締約國都是依據其內國法的規定來決定對其他締約國國民的發明創造、商標和作品是否給予保護和給予怎樣的保護。國民待遇原則是前提,獨立性原則是一種具體安排,兩者結合起來便是:對於外國的知識產權人同內國的國民一樣,適用內國知識產權法的有關規定。上述知識產權國際條約的意義只是為一國國民的智力成果在他國取得知識產權提供便利,創造條件或者說是為締約各國相互保護對方國民的智力成果規定了義務,而各締約國在履行這種義務、實施這種保護的時候,其直接的法律依據仍然是各締約國的國內法,發明創造者和作者由此而取得的知識產權仍然是各締約國國內法意義上的知識產權,而不是「國際知識產權」[3]。簡言之,根據條約規定,各締約國有義務對符合其國內法規定條件的來自其他締約國的智力成果給予知識產權,使之在內國得到保護,對於不符合內國法而在其他締約國已獲得知識產權的智力成果,內國依然沒有保護的義務。也就是說,即使存在著上述條約,外國的知識產權法在內國依然是沒有法律效力,是不被承認的,內國只依照本國知識產權法規定的條件對來自外國的智力成果決定是否給予保護,外國知識法在內國無域外效力,不能成為內國判斷是否給予知識產權的根據。條約施加給締約國的義務僅僅是承認和保護符合內國法規定的外國智力成果,而在沒有條約的情況下,內國對於即使符合內國法規定的外國智力成果也是可以不予承認和保護的。條約並沒有施加給締約國以義務,要求其必然承認和保護已在其他締約國取得知識產權的智力成果。可見,其他締約國的知識產權法在內國沒有效力。

綜上所述,知識產權的地域性和國際性是並行不悖的,各國的知識產權法依然只在本國地域范圍內有效,並不因為知識產權保護的國際性而具有了域外效力。這恰恰與有的學者的觀點相左,他們認為「保護知識產權的國際條約一般都要求締約國承認對方國家知識產權的域外效力,使得知識產權的法律沖突由可能轉化為現實」 [1](P402)

二、知識產權的國際性與法律沖突

法律沖突,是指在涉外民事關系中,由於其涉外因素導致有關國家的不同法律在效力上的抵觸。關於涉外民事關系法律沖突產生的原因,眾說不一,歸納起來主要有三:第一,在同一個涉外民事關系中,有關國家的法律對同一問題的規定不同;第二,一個國家法律的域內效力與另一個國家法律的域外效力同時出現在一個涉外民事關系中,便產生不同國家法律的域內效力與域外效力的沖突;第三,涉案法院在一定條件下承認外國法律的域外效力。[4] 知識產權領域究竟存不存在法律沖突,我們可以從這三個條件來判斷。對於涉外知識產權關系,第一個條件的滿足自不待言,關鍵是看後兩個條件是否成立。

法律的域內效力,亦稱屬地效力,是指法律的空間效力,即國內立法對本國境內的所有人、物和行為有效。法律的域外效力,亦稱屬人效力,是指一國法律對於本國的一切人,不論該人是在境內還是境外都有效,都應適用。任何國家在制定法律時都可以依照自己的主權確定自己的法律只具有域內效力或既具有域內效力,又具有域外效力,但這些域外效力只是一種虛擬的或自設的域外效力,只有當別的國家根據主權原則和平等互利原則承認其域外效力時,這種虛擬的域外效力才變成現實的域外效力。當內國承認外國法在內國的域外效力時,位於內國的外國人便要受內國法律的屬地效力和該外國法律屬人效力的雙重約束,法律沖突便自此產生。當內國不承認外國法在內國的域外效力時,外國法即使規定了域外效力也只是一種虛擬的域外效力,位於內國的外國人便只受內國法的支配,法律沖突無從產生。

就知識產權領域來說,知識產權法的屬人效力表現在根據一國知識產權法獲得知識產權的智力成果在進入某外國後是否還受到被該外國所承認的來自來源國知識產權法的保護。如果智力成果來源國規定其知識產權法具有域外效力,並且內國承認這種域外效力,那麼法律沖突也就會隨之產生。無疑,來源國可以規定其知識產權法具有域外效力,這是其主權的正當行使。如我國《著作權法》第2條規定「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不論是否發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事實上是說我國國民的作品無論在何國都受我國知識產權法的保護,然而這只是一種虛擬的域外效力,外國有權決定是否承認這種域外效力,除非外國自動承認,便不會產生我國著作權法域外效力與該國知識產權法域內效力之間的沖突。然而依本文第一部分所述,知識產權具有嚴格的地域性,即使是保護知識產權的國際條約也沒有施加給締約國以義務要求其承認其他締約國知識產權法在內國的域外效力。各國的知識產權法依然只在本國地域范圍內有效,並不因為知識產權保護的國際性而具有了現實的、被外國所承認的域外效力,法律沖突也就無從產生。

至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知識產權的國際性並不會導致法律沖突,不會象有的學者所指出的那樣,「知識產權由國內保護發展為國際保護,逐步取得了在權利獨立原則之下間接的域外效力,從而引發了知識產權的法律沖突」[5]。既然不存在法律沖突,因此有的學者認為「公約中的『國民待遇原則』可以看作是統一指向法院地法的單邊沖突規則[6]」的觀點也就根本無從談起。

三、知識產權地域性突破與法律沖突

應該承認,知識產權領域是可能產生法律沖突的,關鍵條件在於一國承認外國知識產權立法在內國具有域外效力,亦即要求突破知識產權的地域性限制,要求一國對待依外國法成立的知識產權猶如對待依外國法成立的物權、債權一樣,予以自動承認和保護。這種對知識產權地域性的突破可以見於為數不多的幾個國家的法律中,表現為對知識產權適用來源國法律,即專利權應適用最初取得地法,商標權應適用最初登記地法,著作權應適用最初發表地法。例如,1961年修改和補充的《法國民法典》第2305條規定:「文化及藝術產品由作品的首次發表地法規定」;1974年《阿根廷國際私法》(草案)第21條規定:「文學和藝術作品受作品首次發表國的法律支配。外國文學藝術作品保護期依照其原始國的規定,但不得超過阿根廷准許的期限。」該條還規定「外國國家賦予任何人的商標、廠商標牌、專利的專用權或其他產生於工業產權的權利,在阿根廷具有同樣的效力,但要符合阿根廷共和國規定的條件。保護期不能超過阿根廷立法規定的期限」。對知識產權適用來源國法律的學說和立法可以保證知識產權在不同的國家有相同待遇,尊重和保護既得權利,讓智力成果的創造者有權決定知識產權的法律適用,避免侵權人有機會選擇知識產權的准據法,防止因各國法規定不同,給當事人造成利益損害。然而一國如在沒有對等和互惠情況下單方面承認外國的知識產權在本國也能獲得保護,將要大大增加本國的經濟負擔,並對本國科技文化的發展造成一定的限制。另外,由於知識產權是一種具有排他性的對世權,這種方法對其他保護此權的其他國家的相對人極為不利,他們難以查找到該權利的來源國或者為了利用某一知識產權而必須費力查找外國法,這種方法的實質是將有關源於外國的知識產權的交易費用轉嫁於內國人身上。此外,這種方法所能達到的實際效果是將智力成果吸引到知識產權保護水平較高的國家,加劇精神產品分布不平衡,不利於發展中國家對知識產品的利用。最後,更重要的是,適用來源國法與知識產權國際保護法律體制所要求的「獨立性原則」是背道而馳的,「以作品來源國法來解決著作權的法律沖突在實踐中將難以實行」。[1](P410)因此,適用來源國法對知識產權進行保護具有很大局限性,這就決定了這種做法不會被太多國家所接受,即使被接受也往往要採納阿根廷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重疊適用內國的知識產權法。因此可以說,這種對知識產權地域性的突破無論在范圍上還是程度上都是極其有限的,這同時也就決定了知識產權法律沖突存在的范圍和程度的有限性。

另外一種對外國知識產權法域外效力予以承認從而突破知識產權地域性的表現形式是一些國家關於知識產權適用保護國法的規定。而在筆者看來,這種規定是否是對外國知識產權域外效力的承認都還是很值得懷疑的。所謂適用保護國法是指適用實施權利行為地或侵權行為發生地的法律,如某人在甲國依法取得了一項專利權,如果乙國有人使用了該項專利,專利權人可否在乙國請求法律保護,乙國的使用人是否構成了侵權行為,這些問題均依乙國法規定[4](P154)。如《奧地利聯邦國際私法法規》第34條規定:「無形財產權的創立、內容和消滅,依使用行為或侵權行為發生地國家的法律」。筆者認為適用保護國法實際上是一種知識產權法屬地主義的主張,因為它堅持實施權利行為和侵權行為受該行為發生地所在國家知識產權法的調整。而知識產權法地域性所指的就是知識產權法只有屬地效力,只能調整其所屬國地域范圍內的智力成果。反言之,與知識產權相關的行為只受該行為地國知識產權法的調整。當然適用保護國法也可以被理解為一種沖突規范,它似乎隱含的一層意思是內國承認知識產權來源國法律的域外效力,並且也存在著保護國法律域內效力與來源國法律域外效力之間的沖突,但前者的效力優先。然而,適用保護國法也可以理解為不承認來源國法律的域外效力,與知識產權相關的實施行為和侵權行為只受該行為發生地所在國家知識產權法的調整。不管如何理解,在效果上,適用保護國法都承認了知識產權法屬地效力,而沒有突破知識產權的地域性。另外,保護國法說來源於知識產權國際保護公約中有關「獨立性原則」的規定[7],有的學者把公約中這種規定的內容概括為: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依權利賦予國的法律」,即保護國法,因而認為這是屬於沖突法意義上的「法律適用規范」。我們不同意這種看法,因為,如前所述,地域性的存在決定了法律沖突無從產生,公約所帶來的知識產權的國際性並沒有產生法律沖突,因而保護國法的提法不應被看成是一種沖突規范。總之,我們認為知識產權適用保護國法的規定與其說是知識產權的沖突規范,毋寧說是在變相地堅持知識產權的地域性,只是礙於知識產權及其立法國際化的大趨勢,而不得不作出的一種靈活安排而已。

四、知識產權管轄權制度的新發展與法律沖突

對於涉外民事糾紛的管轄權,各國一般均採取積極爭取的態度,以便在由本國法院審理時,盡可能保護本國及國民的利益。如英國在對「對人訴訟」中,只要被告身體出現在本國並可以送達傳票,哪怕只是路過,英國法院也可以行使管轄權。美國則採取了「長臂管轄原則」,只要被告在經濟上與本國具有「最低限度的聯系」,就將被視為在本國營業,本國即具有管轄權[8]。然而在知識產權領域的管轄權問題上,各國的態度卻截然不同,除了保護依本國法產生的內國知識產權,一國法院很少受理依外國法產生的知識產權案件,即使被告的依據在本國或被告為本國人。大陸法系,更多的國家固守絕對地域性原則,由案件發生的國家專屬管轄,幾乎沒有司法管轄權的合作[9]。而在英美法系,對知識產權跨國案件雖基本沿用一般民事案件的處理方法,但更多地引用公共政策或不方便法院規則,限制對域外發生的案件的受理[10]。在這種傳統的知識產權管轄權制度下,由於法院只受理依本國法產生的內國知識產權案件,法院也是就當然適用法院地法,根本不承認也不用考慮外國知識產權法在內國的效力,因此法律沖突也就無從產生。

由於傳統知識產權管轄制度很難適應知識產權國際保護的新形勢,變革傳統制度的要求也就越來越強烈,主要表現在要求擴大法院對涉外知識產權的管轄權,以便對外國知識產權糾紛實行有效的司法管轄。德國、法國、荷蘭、英國等國也先後採納了這種主張,即可以受理依外國法產生的知識產權所涉及的案件。[7](P225)例如,1997年,英國高等法院就一在英國與荷蘭的版權分別受到侵害的案件中,予以管轄並合並審理,創造了英國對涉外知識產權案件域外管轄的先河。[11]在此案中,原告建築設計圖的版權分別在英國與荷蘭遭到侵犯,原告向英國法院起訴,並要求將該案中的所有侵權行為合並審理。法院同意了的原告的請求,認為英國法院有權受理侵犯荷蘭版權的案件,只要被告在英國有住所,最後法院對在荷蘭的侵權行為適用了保護國法,即荷蘭法。有的學者就此認為,「由於法院審理案件時適用了荷蘭法,使得荷蘭法具有了域外效力,很明顯,知識產權法的地域性的的確確是被打破了……知識產權管轄權制度的創新致使法律沖突大量產生[12]」。我們不同意這種觀點,並認為管轄權制度的新發展不是導致法律沖突產生的原因,法院適用了外國法也不必然意味著法院地國承認了外國法的域外效力。正如案例所述,英國法院適用荷蘭法是用來調整在荷蘭發生的侵權行為的,而不是用來荷蘭法調整在英國領域內發生的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的。英國法院採納荷蘭法恰恰是對荷蘭法域內效力——即荷蘭法約束本國領域內的一切人、物、行為的效力的承認,而不是對荷蘭法域外效力的承認。如果說英國法院承認了荷蘭法在英國的域外效力,那麼英國法院就應該承認依荷蘭法成立的知識產權在英國也必然受到保護,然而英國實際上只用本國法來判斷一個發生在英國的行為是否構成了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所以,英國法院實際上實行的是保護國法的主張,正如本文第三部分所述,保護國法說事實上堅持的是知識產權的地域性和知識產權法的屬地主義,它不構成對知識產權地域性的突破,不承認知識產權法的域外效力,因而法律沖突也就無從產生,認為知識產權管轄權制度的新發展帶來了法律沖突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另外,在該案中,英國法院確實是適用了保護國法這樣一種規范,但這種規范不應該被認為是一種沖突規范,因為沖突規范是在效力相互沖突的兩個或幾個法律體系中進行選擇的規范。然而對於在荷蘭發生的侵犯版權的案件,只有荷蘭法可以支配,英國版權法不存在支配在荷蘭發生的侵權行為的任何正當理由,英國與荷蘭的版權法在此案中是不沖突的,或者說英國與荷蘭知識產權法間的沖突,根據英美學者對法律沖突的理解,只是「法官頭腦中的一個矛盾的反映,這個矛盾就是法官應該選擇哪一個國家的法律」[13],這並不代表英國與荷蘭法之間存在真實的、效力上的沖突。

總之,一國法院適用外國法處理涉外民事案件即意味著承認了外國法的域外效力,這在物權、債權家庭婚姻等民事領域是行得通的,但在知識產權領域卻沒有這種必然的因果關系。究其原因,實乃由於知識產權存在嚴格屬地性限制,其他民事權利則不存在這種地域性限制,各國對依一國法律產生的其他民事權利是普遍給予自動承認的,這符合「既得權」的思想。

五、 結語

至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知識產權領域是存在法律沖突的,但這種法律沖突既不來源於國際條約對知識產權提供保護的國際性,也不來源於知識產權管轄權制度的新發展,它只源於一國對外國知識產權法域外效力的直接承認。這種直接承認要以犧牲承認國巨大經濟利益為代價,並且與現行的知識產權國際保護法律制度相背,這就決定了無論是承認國的數量還是承認的范圍和程度都是極其有限的,進而決定了知識產權法律領域內的法律沖突遠沒有我們想像中的嚴重。就知識產權法律適用的現狀而言,大多數國家尚未在立法中作出規定——這意味著,大多數國家還沒有承認知識產權法的域外效力,它們在司法實踐中也僅僅實施內國的知識產權法,根本不考慮外國的知識產權法。盡管各國知識產權法各不相同,但它們之間相互產生沖突的機會卻並不多。

❻ 碩士研究生發布小論文和發布專利是同等效用嗎

碩士研究生發布小論文抄和發布專利都將技術公開,但發布論文取得的是著作權,申請專利取得的是專利權。
著作權分為著作人格權與著作財產權。其中著作人格權的內涵包括了公開發表權、姓名表示權及禁止他人以扭曲、變更方式,利用著作損害著作人名譽的權利。保護的是著作權要保障的是思想的表達形式,而不是保護思想本身。
著作權的保護期作者為公民,其保護期為作者有生之年加死亡後50年。合作作品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加死亡後50年,從最後死亡的作者的死亡時間起算。
發表後在《世界版權公約》成員國都會受到保護。無需繳費維護著作權。

專利權是發明創造人或其權利受讓人對特定的發明創造在一定期限內依法享有的獨占實施權。保護的是發明的方法或新材料或結構或獨特的外觀設計。
發明專利保護期為申請日起20年,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專利保護期為申請日起10年;具地域性,在哪國或地區申請在哪國或地區受保護。
需申請繳費並逐年繳費專利維護,不按時繳費專利權將終止。

❼ 急求「淺析國際貿易中平行進口問題的研究」畢業論文!特別是我國當前經濟形勢下的平行進口!

摘要:知識產權的「平行進口」反映了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和貿易自由化之間的沖突。如何平衡二者之間的關系反映了各國對待平行進口的態度。中國入世之後將如何應對平行進口問題,關繫到我國的對外貿易和知識產權的保護,因此必須借鑒各國經驗,慎重對待。

關鍵詞:平行進口;權利窮竭;貿易自由化

伴隨著經濟的全球化和貿易的自由化,知識產權的平行進口是否構成對進口國知識產權人的侵權成了國際貿易領域里爭論不休的話題,各國法律和司法實踐對此態度相左。在我國,隨著改革開放向縱深發展和知識產權保護法律制度的健全,平行進口問題也日益引起商界和法律界人士的關注。早在1992年,我國環宇電子公司生產的帶有「桑日」商標的電器進入美國時,受到美國「桑日」商標被許可人阻攔。由此引起了國內對平行進口法律問題的爭論。到1999年11月,在廣州中院審結的「力士」香皂商標平行進口案,[1]則備受業內人士的關注。它是我國法院審理的第一起影響較大的典型商標平行進口案。在一定意義上代表了我國司法界人士對平行進口的態度。由此引發了國內關於平行進口的又一輪討論。本文擬從以下幾個方面談一下對平行進口的看法:

一、知識產權平行進口的含義及特徵

平行進口是指當地有知識產權擁有者或經知識產權人授權的代理商,而未經其許可,其他貿易商仍從國外進口有關產品的作法。典型的平行進口有以下特徵:(1)知識權人或以其授權的代理人,在進口國擁有知識產權。(2)出口商在出口國也有知識產權或授權。(3)出口商與進口國知識產權人(授權人)之間的關系是授權與被授權或同是第三國知識產權人的授權人。(4)進口商未經本國有關知識產權人的許可從出口國進口有關產品。從以上特徵可以看出平行進口的產品,是知識產權人原產的正宗產品或其授權人製造的正宗產品,非假冒產品。

在實踐中,把出口商未經知識產權人的許可而製造銷售有關產品,而進口商進口該產品的也認為是平行進口,具體又可以分以下兩種情況:(1)知識產權人在出口國獲得了知識產權出口商未經其許可製造、銷售與其知識產權有關的產品,則其製造或銷售行為本身就構成了侵權,進口商進口該產品無疑屬侵權。(2)知識產權人在出口國未獲得知識產權,由於知識產權的地域性,則出口商製造、銷售有關產品不構成侵權,但知識產權人在進口國享有知識產權,則進口商的進口行為顯然是侵犯了知識產權人的權利。以下只從典型的平行進口來分析。

二、平行進口的法理論爭

在法理上對平行進口有兩種對立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平行進口是合法的;另一種觀點則針鋒相對否認平行進口的合法性。雖然兩派意見尖銳對立,但他們論證的理論出發點則是同一的:知識產權的權利窮竭。

贊成平行進口的理由如下:根據權利窮竭原則,對於權利人或經其許可製造的產品,權利人合法有效投放市場後在銷售過程中,他人再如何轉售,權利人無權過問。即只要商品的首次銷售得到了知識產權人的許可,則以後的任何轉售包括平行進口均不構成侵犯其知識產權。這種理論又被稱為權利的國際窮竭,知識產權在一國的用盡導致在其他所有國家的用盡。

反對平行進口的理由如下:根據知識產權的獨立性原則又稱為地域性原則,知識產權的成立、移轉、保護均依賦予其權利的國家的法律規定,且只限於該領域內不及於其領域外,所以權利窮竭是有國界的,只有國內的權利窮竭沒有國際的權利窮竭。(歐盟、法語非洲國家除外,因為它們內部實現了經濟的一體化,要求有共同的知識產權原則)

爭論雙方各執一詞,似乎都有道理。但筆者認為第二種觀點應當在理論上更具有說服力。首先,知識產權的地域性是它的基本特徵,除非參加有共同的國際條約或訂有雙邊協定,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會主動承認和保護在外國獲得的知識產權,只保護依國內法獲得的知識產權。即使為了履行國際條約義務,也是在遵守條約基本原則的前提下依國內法予以承認和保護的。即使同一所有人的智力成果,在不同國家都獲得了知識產權,但由於產生它的法律不同也有很大的差異。如同為著作權,法國規定作者對已發表的作品有回收權。而我國著作權法則沒有規定。權利只對產生它的法律才有意義,同一所有人同一智力成果在不同國家獲得的權利是兩種不同的權利,所以一種權利的窮竭,並不能導致另一種權利的窮竭,在一國權利的一次用盡,在另一國可能還沒有開始行使。其次,有關保護知識產權公約都明確規定了知識產權的獨立性原則,《保護工業產權的巴黎公約》第四條之(二)、《保護文學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第五條第二款、《世界版權公約》第二條、第四條1、2款。在TRIPS協議中明確承認知識產權的獨立性。而權利窮竭,國際公約並未把它們作為一項基本原則。

可見權利窮竭理論並不能充分證明平行進口的合法性,那麼是否意味著權利窮竭與知識產權的地域性或獨立性,是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呢?其實二者並不矛盾。「地域性」是知識產權在跨國交易中的表現,而「權利窮竭」只是知識產權在國內商品流通中的表現。「進口行為不同於在一國市場上的一般買賣行為,而是涉及到產品在兩個不同國家市場之間的轉移也涉及到兩個不同的知識產權保護區域。」[2]所以基於知識產權的獨立性原則,從理論上講,平行進口原則上構成對知識產權的侵犯。

三、各國對待平行進口的態度及司法實踐

平行進口反映了知識產權的保護和國際貿易自由化之間的沖突。在實踐中,「一國對待平行進口的態度往往取決於一國的知識產權政策和貿易政策的相互地位及其所帶來的利益的大小。」[3]一般而言,當一國偏重於知識產權的保護時,則傾向於禁止平行進口,而當該國偏重於貿易自由化時則傾向於允許平行進口,但就某一具體知識產權的平行進口,它採取怎樣的政策,還最終取決於該國在世界上的知識產權地位和貿易地位。比如美國是世界的貿易大國,在國際貿易中處於主導地位,同時,它也是最大的技術輸出國,對於知識產權的保護可謂最無微不至。嚴格保護知識產權符合美國的利益,能保證美國在知識經濟時代始終處於領先地位,又能從中獲得巨大的經濟利益,所以美國原則上禁止平行進口,尤其在專利領域更是力主專利人的進口權。再如歐盟,由於強調內部的一體化和貨物的自由流通,在歐盟內部主張權利的國際窮竭,允許平行進口。在歐盟外部與其他國家之間,為了保護歐盟內部知識產權人的利益,不主張權利的國際窮竭,禁止平行進口。

另一方面,具體到商標、專利、版權,由於它們之間的差異,各國的態度又有所不同。

商標與平行進口。由於商標是一種標志性的權利,它的基本功能在於區別商品或服務的不同來源,當然它還派生出了廣告功能、品質保證的功能。商標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凝結於商標中的商品的聲譽,企業的信譽。為了防止消費者對同一來源的商品產生「不同來源」的誤解,有利於保護市場的安定,許多歐洲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允許商標的平行進口。但是如前所述,對於商標的平行進口,同一國家(或地區)會根據不同時期的貿易政策有所改變。如歐盟,1994年6月歐共體的歐洲法院曾就Idealstandard一案作出裁決:無經濟聯系的境外同一商標的所有人向境內進口帶有該商標的商品,境內有關的商標權人有權禁止;而境外商標人如系境內商標權人的被許可人,則說明二者之間有經濟聯系,此時境內所有人無權禁止。而1998年歐洲法院在Silhouette訴Hartlauer一案中作出了一個引起軒然大波,但同時也是有決定意義的判決,在司法領域里確立了歐共體對外不採取商標權利用盡原則。[4]

為什麼在短短的四年之後,歐洲法院就推翻了自己以前的判決呢?歐盟始終以《羅馬公約》建立歐洲共同體統一市場的理論作為決策的依據,是否採用商標權利用盡原則,要看這一原則實施的結果是否影響歐共體市場內部的一體化及貿易的自由流通和服務的自由提供,對外是否有利於保護成員國,特別是其工業界的利益。[4]美國是一個高價位的國家,為了維護本國工業界的利益而採取禁止商標的平行進口,除非當地商標權人同意。日本也是如此。

專利與平行進口。對專利的平行進口各國規定比較一致,承認專利權窮竭的地域性、禁止平行進口。無論是《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還是TRIPS協議中都賦予了專利權人進口權,任何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以生產經營目的進口其專利產品都是侵權。我國專利法第11條第3款規定:專利權被授予之後,除法律另有規定,專利權人有權阻止他人未經許可為生產經營目的而進口其專利產品或者進口依照其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可見各國專利法和國際公約一致保護專利權人的進口權,禁止平行進口。

版權與平行進口。由於各國的版權理念不同,對於版權的平行進口規定也不一樣。法國、比利時等國根本不承認版權的窮竭,版權人可以控制其作品直到最後的消費者,所以它們是絕對禁止版權平行進口的。而德國、奧地利則允許版權的平行進口。美國向來不承認權利的國際窮竭。但在1998年3月,最高法院關於Coualityking一案中的判決卻承認在出口轉內銷時,平行進口應適用國際窮竭原則。明確在立法中禁止版權產品平行進口的國家和地區是少數的。

隨著國際互聯網的發展,版權產品的大部分可以通過直接電子商務的方式經過互聯網由一國傳輸到另一國。這種互聯網上的進口,版權人很難阻止。禁止版權平行進口的任何規定,如果不能解決互聯網上的版權保護問題則會變得毫無意義。

四、加入WTO後,中國如何應對平行進口

由前分析可知,平行進口不僅是一個知識產權領域的問題,更是一個國際貿易中的問題。平行進口的實質是由於進口國與出口國對同一產品存在價格差,產品從低價位國(出口國)流向高價位國(進口國),進口商從中得利。我們知道關貿總協定及後來的世貿組織為了推動自由貿易,要求各成員國必須把關稅降到最低水平,關稅,作為各國貿易保護的壁壘作用已基本喪失。另一方面各國新的貿易保護主義又開始抬頭,各種非關稅壁壘層出不窮,而且又打著合法的旗幟堂而皇之,在這種情況下,禁止平行進口不失為一種貿易保護的又一新壁壘。

經過十幾年艱苦的談判,我國已是WTO的成員國了。這就意味著要全面履行有關承諾,包括把關稅降到最低。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如何對待平行進口意義重大。我們應當全面看待平行進口問題,平行進口可以促進國內相同產品之間的競爭,刺激國內經濟的發展和貿易自由化;同時也給進口國的消費者提供了更多、更廉價的消費選擇,使消費者得到實惠;從全球來講,有利於促進資源的最佳配置。另一方面,應當看到它也有不利的一面,同一商品進口地的銷售商已投入了大量促銷經費,允許平行進口就相當於允許這些商品搭進口地銷售商的便車,是一種不正當競爭行為。此外,如果「平等進口」的是假貨、冒牌貨,則不僅損害權利人的知識產權和聲譽,也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本人認為對待平行進口問題應從我國的貿易地位和知識產權的保護水平出發,不能一刀切。

首先,對於專利權,由於各國規定比較一致,我國專利法也明確規定禁止平行進口,所以應一貫堅持。

其次,對於商標各國態度並不一致,我國商標法也未賦予商標權人進口權。應當從是否有利於保護我國的商標權人(或授權人)和有利於發展對外貿易出發,靈活確定。如前面提到的「力士」香皂商標進口案,我國廣東地方法院判決平行進口違法。其背景最主要是當時亞洲金融危機,我國周邊國家貨幣貶值,而我國人民幣不貶值,周邊國家「力士」香皂的價格低於我國市場上的價格,如果允許平行進口則會損害我國商標權人的利益。中國加入WTO後,雖然不久關稅的保護作用將要基本喪失,但應當看到我國仍然是低價位國,不應過早在法律中明確規定禁止平行進口,以免束縛自己的手腳。

對於版權的平等互利進口則不應過於嚴格。首先國際條約及我國版權法(著作權法)也未賦予版權人進口權,各國態度不一。其次如前所述,電子商務的發展版權的平行進口易如反掌,難以防止。當然如構成不正當競爭,則可按不正當競爭法則處理,「世界上在版本領域里承認國際窮竭原則的國家越來越多的情況下」,[5]我們也沒有必要給予過多的保護。

總之,對於知識產權的平行進口,我們既要借鑒國際上的通行作法,又不能人雲亦雲。無論是《保護知識產權巴黎公約》、《保護文學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還是TRIPS協議都只規定了專利權人的進口權而且還使之受成員國可能適用權利窮竭的限制。對於商標和版權則由各國保留未予規定。正如鄭成思教授所言:「在條約允許我們放寬之處,我們作為發展中國家,如果保護的比一些發達國家還嚴,歷史可能會回過頭來告訴我們,這是一種失策。」[5]

參考文獻

[1]吳建創.從「力士」香皂商標案看「平行進口」[N].中國知識產權報,2000-06-05.

[2]梁敏傑.關於我國「入世」與平行進口問題的思考[J].湖南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1,(1).

[3]李玉文,方秀雲.平行進口、知識產權保護與貿易自由化的沖突[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0,(3).

[4]陳 江.歐共體商標權利國際用盡原則演變過程及對我國的啟示[J].政法論叢,2000,(4).

[5]鄭成思.世界貿易組織與中國知識產權法[N].中國知識產權報,2000-02-18.

作者:冀彩芳 來源:廣東財經職業學院學報2004年第4期

❽ 知識產權 文章

我國知識產權立法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現已建立起符合國際先進標準的法律體系。知識產權法的淵源是指知識產權法律規范的表現形式,可分為國內立法淵源和國際公約兩部分。
(一)知識產權國內立法淵源
1.知識產權法律,如著作權法、專利法、商標法。
2.知識產權行政法規。其主要有著作權法實施條例、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專利法實施細則、商標法實施條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等。
3.知識產權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如深圳經濟特區企業技術秘密保護條例。
4.知識產權行政規章,如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關於禁止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規定。
5.知識產權司法解釋,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訴前停止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和保全證據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二)我國參加的知識產權國際條約
我國在制訂國內知識產權法律法規的同時,加強了與世界各國在知識產權領域的交往與合作,加入了十多項知識產權保護的國際公約。主要有: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TRIPs協定)、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保護文學和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世界版權公約、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協定、專利合作條約等。其中,世界貿易組織中的TRIPs協定被認為是當前世界范圍內知識產權保護領域中涉及面廣、保護水平高、保護力度大、制約力強的國際公約,對我國有關知識產權法律的修改起了重要作用。 [編輯本段]知識產權法律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幾種法律制度;
著作權法律制度,
專利權法律制度;
版權法律制度;
商標權法律制度;
商號權法律制度;
產地標記權法律制度;
商業秘密權法律制度;以及
反不正當競爭法律制度等。 [編輯本段]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1982年8月23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
根據1993年2月22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根據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編輯本段]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商標管理,保護商標專用權,促使生產、經營者保證商品和服務質量,維護商標信譽,以保障消費者和生產、經營者的利益,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特製定本法。
第二條國務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商標局主管全國商標注冊和管理的工作。
國務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設立商標評審委員會,負責處理商標爭議事宜。
第三條經商標局核准注冊的商標為注冊商標,包括商品商標、服務商標和集體商標、證明商標;商標注冊人享有商標專用權,受法律保護。
本法所稱集體商標,是指以團體、協會或者其他組織名義注冊,供該組織成員在商事活動中使用,以表明使用者在該組織中的成員資格的標志。
本法所稱證明商標,是指由對某種商品或者服務具有監督能力的組織所控制,而由該組織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使用於其商品或者服務,用以證明該商品或者服務的原產地、原料、製造方法、質量或者其他特定品質的標志。
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和管理的特殊事項,由國務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規定。
第四條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其生產、製造、加工、揀選或者經銷的商品,需要取得商標專用權的,應當向商標局申請商品商標注冊。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其提供的服務項目,需要取得商標專用權的,應當向商標局申請服務商標注冊。
本法有關商品商標的規定,適用於服務商標。
第五條兩個以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共同向商標局申請注冊同一商標,共同享有和行使該商標專用權。
第六條國家規定必須使用注冊商標的商品,必須申請商標注冊,未經核准注冊的,不得在市場銷售。
第七條商標使用人應當對其使用商標的商品質量負責。各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通過商標管理,制止欺騙消費者的行為。
第八條任何能夠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商品與他人的商品區別開的可視性標志,包括文字、圖形、字母、數字、三維標志和顏色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組合,均可以作為商標申請注冊。
第九條申請注冊的商標,應當有顯著特徵,便於識別,並不得與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權利相沖突。
商標注冊人有權標明「注冊商標」或者注冊標記。
第十條下列標志不得作為商標使用:
(一)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名稱、國旗、國徽、軍旗、勛章相同或者近似的,以及同中央國家機關所在地特定地點的名稱或者標志性建築物的名稱、圖形相同的;
(二)同外國的國家名稱、國旗、國徽、軍旗相同或者近似的,但該國政府同意的除外;
(三)同政府間國際組織的名稱、旗幟、徽記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經該組織同意或者不易誤導公眾的除外;
(四)與表明實施控制、予以保證的官方標志、檢驗印記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經授權的除外;
(五)同「紅十字」、「紅新月」的名稱、標志相同或者近似的;
(六)帶有民族歧視性的;
(七)誇大宣傳並帶有欺騙性的;
(八)有害於社會主義道德風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響的。
縣級以上行政區劃的地名或者公眾知曉的外國地名,不得作為商標。但是,地名具有其他含義或者作為集體商標、證明商標組成部分的除外;已經注冊的使用地名的商標繼續有效。
第十一條下列標志不得作為商標注冊:
(一)僅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稱、圖形、型號的;
(二)僅僅直接表示商品的質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數量及其他特點的;
(三)缺乏顯著特徵的。
前款所列標志經過使用取得顯著特徵,並便於識別的,可以作為商標注冊。
第十二條以三維標志申請注冊商標的,僅由商品自身的性質產生的形狀、為獲得技術效果而需有的商品形狀或者使商品具有實質性價值的形狀,不得注冊。
第十三條就相同或者類似商品申請注冊的商標是復制、摹仿或者翻譯他人未在中國注冊的馳名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不予注冊並禁止使用。
就不相同或者不相類似商品申請注冊的商標是復制、摹仿或者翻譯他人已經在中國注冊的馳名商標,誤導公眾,致使該馳名商標注冊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損害的,不予注冊並禁止使用。
第十四條認定馳名商標應當考慮下列因素:
(一)相關公眾對該商標的知曉程度;
(二)該商標使用的持續時間;
(三)該商標的任何宣傳工作的持續時間、程度和地理范圍;
(四)該商標作為馳名商標受保護的記錄;
(五)該商標馳名的其他因素。
第十五條未經授權,代理人或者代表人以自己的名義將被代理人或者被代表人的商標進行注冊,被代理人或者被代表人提出異議的,不予注冊並禁止使用。
第十六條商標中有商品的地理標志,而該商品並非來源於該標志所標示的地區,誤導公眾的,不予注冊並禁止使用;但是,已經善意取得注冊的繼續有效。
前款所稱地理標志,是指標示某商品來源於某地區,該商品的特定質量、信譽或者其他特徵,主要由該地區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決定的標志。
第十七條外國人或者外國企業在中國申請商標注冊的,應當按其所屬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辦理,或者按對等原則辦理。
第十八條外國人或者外國企業在中國申請商標注冊和辦理其他商標事宜的,應當委託國家認可的具有商標代理資格的組織代理。 [編輯本段]第二章商標注冊的申請第十九條申請商標注冊的,應當按規定的商品分類表填報使用商標的商品類別和商品名稱。
第二十條商標注冊申請人在不同類別的商品上申請注冊同一商標的,應當按商品分類表提出注冊申請。
第二十一條注冊商標需要在同一類的其他商品上使用的,應當另行提出注冊申請。
第二十二條注冊商標需要改變其標志的,應當重新提出注冊申請。
第二十三條注冊商標需要變更注冊人的名義、地址或者其他注冊事項的,應當提出變更申請。
第二十四條商標注冊申請人自其商標在外國第一次提出商標注冊申請之日起六個月內,又在中國就相同商品以同一商標提出商標注冊申請的,依照該外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按照相互承認優先權的原則,可以享有優先權。
依照前款要求優先權的,應當在提出商標注冊申請的時候提出書面聲明,並且在三個月內提交第一次提出的商標注冊申請文件的副本;未提出書面聲明或者逾期未提交商標注冊申請文件副本的,視為未要求優先權。
第二十五條商標在中國政府主辦的或者承認的國際展覽會展出的商品上首次使用的,自該商品展出之日起六個月內,該商標的注冊申請人可以享有優先權。
依照前款要求優先權的,應當在提出商標注冊申請的時候提出書面聲明,並且在三個月內提交展出其商品的展覽會名稱、在展出商品上使用該商標的證據、展出日期等證明文件;未提出書面聲明或者逾期未提交證明文件的,視為未要求優先權。
第二十六條為申請商標注冊所申報的事項和所提供的材料應當真實、准確、完整。 [編輯本段]第三章商標注冊的審查和核准第二十七條申請注冊的商標,凡符合本法有關規定的,由商標局初步審定,予以公告。
第二十八條申請注冊的商標,凡不符合本法有關規定或者同他人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已經注冊的或者初步審定的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由商標局駁回申請,不予公告。
第二十九條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商標注冊申請人,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申請注冊的,初步審定並公告申請在先的商標;同一天申請的,初步審定並公告使用在先的商標,駁回其他人的申請,不予公告。
第三十條對初步審定的商標,自公告之日起三個月內,任何人均可以提出異議。公告期滿無異議的,予以核准注冊,發給商標注冊證,並予公告。
第三十一條申請商標注冊不得損害他人現有的在先權利,也不得以不正當手段搶先注冊他人已經使用並有一定影響的商標。
第三十二條對駁回申請、不予公告的商標,商標局應當書面通知商標注冊申請人。商標注冊申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向商標評審委員會申請復審,由商標評審委員會做出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人。
當事人對商標評審委員會的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三十三條對初步審定、予以公告的商標提出異議的,商標局應當聽取異議人和被異議人陳述事實和理由,經調查核實後,做出裁定。當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向商標評審委員會申請復審,由商標評審委員會做出裁定,並書面通知異議人和被異議人。
當事人對商標評審委員會的裁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商標復審程序的對方當事人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
第三十四條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對商標局做出的裁定不申請復審或者對商標評審委員會做出的裁定不向人民法院起訴的,裁定生效。
經裁定異議不能成立的,予以核准注冊,發給商標注冊證,並予公告;經裁定異議成立的,不予核准注冊。
經裁定異議不能成立而核准注冊的,商標注冊申請人取得商標專用權的時間自初審公告三個月期滿之日起計算。
第三十五條對商標注冊申請和商標復審申請應當及時進行審查。
第三十六條商標注冊申請人或者注冊人發現商標申請文件或者注冊文件有明顯錯誤的,可以申請更正。商標局依法在其職權范圍內作出更正,並通知當事人。
前款所稱更正錯誤不涉及商標申請文件或者注冊文件的實質性內容。 [編輯本段]第四章注冊商標的續展、轉讓和使用許可第三十七條注冊商標的有效期為十年,自核准注冊之日起計算。
第三十八條注冊商標有效期滿,需要繼續使用的,應當在期滿前六個月內申請續展注冊;在此期間未能提出申請的,可以給予六個月的寬展期。寬展期滿仍未提出申請的,注銷其注冊商標。
每次續展注冊的有效期為十年。
續展注冊經核准後,予以公告。
第三十九條轉讓注冊商標的,轉讓人和受讓人應當簽訂轉讓協議,並共同向商標局提出申請。受讓人應當保證使用該注冊商標的商品質量。
轉讓注冊商標經核准後,予以公告。受讓人自公告之日起享有商標專用權。
第四十條商標注冊人可以通過簽訂商標使用許可合同,許可他人使用其注冊商標。許可人應當監督被許可人使用其注冊商標的商品質量。被許可人應當保證使用該注冊商標的商品質量。
經許可使用他人注冊商標的,必須在使用該注冊商標的商品上標明被許可人的名稱和商品產地。
商標使用許可合同應當報商標局備案。 [編輯本段]第五章注冊商標爭議的裁定第四十一條已經注冊的商標,違反本法第十條、第十一條、第十二條規定的,或者是以欺騙手段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取得注冊的,由商標局撤銷該注冊商標;其他單位或者個人可以請求商標評審委員會裁定撤銷該注冊商標。
已經注冊的商標,違反本法第十三條、第十五條、第十六條、第三十一條規定的,自商標注冊之日起五年內,商標所有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請求商標評審委員會裁定撤銷該注冊商標。對惡意注冊的,馳名商標所有人不受五年的時間限制。
除前兩款規定的情形外,對已經注冊的商標有爭議的,可以自該商標經核准注冊之日起五年內,向商標評審委員會申請裁定。
商標評審委員會收到裁定申請後,應當通知有關當事人,並限期提出答辯。
第四十二條對核准注冊前已經提出異議並經裁定的商標,不得再以相同的事實和理由申請裁定。
第四十三條商標評審委員會做出維持或者撤銷注冊商標的裁定後,應當書面通知有關當事人。
當事人對商標評審委員會的裁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商標裁定程序的對方當事人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 [編輯本段]第六章商標使用的管理第四十四條使用注冊商標,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商標局責令限期改正或者撤銷其注冊商標:
(一)自行改變注冊商標的;
(二)自行改變注冊商標的注冊人名義、地址或者其他注冊事項的;
(三)自行轉讓注冊商標的;
(四)連續三年停止使用的。
第四十五條使用注冊商標,其商品粗製濫造,以次充好,欺騙消費者的,由各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分別不同情況,責令限期改正,並可以予以通報或者處以罰款,或者由商標局撤銷其注冊商標。
第四十六條注冊商標被撤銷的或者期滿不再續展的,自撤銷或者注銷之日起一年內,商標局對與該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注冊申請,不予核准。
第四十七條違反本法第六條規定的,由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限期申請注冊,可以並處罰款。
第四十八條使用未注冊商標,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予以制止,限期改正,並可以予以通報或者處以罰款:
(一)冒充注冊商標的;
(二)違反本法第十條規定的;
(三)粗製濫造,以次充好,欺騙消費者的。
第四十九條對商標局撤銷注冊商標的決定,當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向商標評審委員會申請復審,由商標評審委員會做出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人。
當事人對商標評審委員會的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五十條對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根據本法第四十五條、第四十七條、第四十八條的規定做出的罰款決定,當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又不履行的,由有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編輯本段]第七章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保護第五十一條注冊商標的專用權,以核准注冊的商標和核定使用的商品為限。
第五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均屬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
(一)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的;
(二)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
(三)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
(四)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並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
(五)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
第五十三條有本法第五十二條所列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之一,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專門用於製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並可處以罰款。當事人對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處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侵權人期滿不起訴又不履行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進行處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根據當事人的請求,可以就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五十四條對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有權依法查處;涉嫌犯罪的,應當及時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第五十五條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根據已經取得的違法嫌疑證據或者舉報,對涉嫌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進行查處時,可以行使下列職權:
(一)詢問有關當事人,調查與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有關的情況;
(二)查閱、復制當事人與侵權活動有關的合同、發票、賬簿以及其他有關資料;
(三)對當事人涉嫌從事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活動的場所實施現場檢查;
(四)檢查與侵權活動有關的物品;對有證據證明是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的物品,可以查封或者扣押。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行使前款規定的職權時,當事人應當予以協助、配合,不得拒絕、阻撓。
第五十六條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為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或者被侵權人在被侵權期間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包括被侵權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前款所稱侵權人因侵權所得利益,或者被侵權人因被侵權所受損失難以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
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並說明提供者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七條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有證據證明他人正在實施或者即將實施侵犯其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如不及時制止,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起訴前向人民法院申請採取責令停止有關行為和財產保全的措施。
人民法院處理前款申請,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三條至第九十六條和第九十九條的規定。
第五十八條為制止侵權行為,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在起訴前向人民法院申請保全證據。
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做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人民法院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駁回申請。
申請人在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後十五日內不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保全措施。
第五十九條未經商標注冊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構成犯罪的,除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構成犯罪的,除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構成犯罪的,除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條從事商標注冊、管理和復審工作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必須秉公執法,廉潔自律,忠於職守,文明服務。
商標局、商標評審委員會以及從事商標注冊、管理和復審工作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不得從事商標代理業務和商品生產經營活動。
第六十一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建立健全內部監督制度,對負責商標注冊、管理和復審工作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執行法律、行政法規和遵守紀律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❾ 在報紙上發表文章後,是否有了自己的知識產權

是的,這樣的文章擁有知識產權。
准確地說,這樣的文章具有著作權,因專為知識產權不僅包括屬著作權,還包括專利權、商標權、植物新品種權、集成電路布圖權、商業秘密權等等。
「文章」可以理解為「作品」,作品是指在文學、藝術、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並能以某種有形的形式復制的智力成果。
作品有三個明顯的特徵,即作品是智力成果、有獨創性、可復制性。
對於原創作品著作權的保護,法律保護的是其「思想和表達」中的「表達」,而不延伸保護思想觀念、程序、工藝、系統、操作方法、原則或數學概念本身。

❿ 幫忙寫一篇關於知識產權心得的文章

大概知識產權是這方面的內容:
知識產權,概括的說,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對其在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等領域內,主要基於腦力勞動創造完成的智力成果所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

廣義概念上的知識產權包括下列客體的權利: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表演藝術家的表演以及唱片和廣播節目,人類一切領域的發明,科學發現,工業品外觀設計,商標,服務標記以及商品名稱和標志,制止不正當競爭,以及在工業、科學、文學和藝術領域內由於智力活動而產生成果的一切權利。

狹義概念上的知識產權只包括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名稱標記權、制止不正當競爭,而不包括科學發現權、發明權和其他科技成果權。

知識產權的特徵

知識產權的特徵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

1.無形財產權。

2.確認或授予必須經國家專門立法直接規定。

3.雙重性:既有某種人身權(如簽名權)的性質,又包含財產權的內容。但商標權是一個例外,它只保護財產權,不保護人身權。

4.專有性:知識產權為權利主體所專有。權利人以外的任何人,未經權利人同意或者法律的特別規定,都不能享有或者使用這種權利。

5.地域性:某一國法律所確認和保護的知識產權,只在該國領域內發生法律效力。

6.時間性:法律對知識產權的保護規定一定保護期限,知識產權只在法定期限內有效。

知識產權制度的作用:

1.有利於實現我國經濟與國際經濟接軌;

2.有利於鼓勵發明創造,促進技術創新;

3.有利於引進國外先進技術;

4.有利於吸引境外投資;

5.有利於開拓國際市場。

知識產權制度的國際化發展

知識產權制度的國際化發展是指世界各國知識產權制度在實質內容和申請審批程序上逐步簡化一致和統一,日趨國際化。

知識產權的地域性、無形性和易傳播性,一方面使得本國產生的智力成果在國外不能取得當然的保護;另一方面,由於傳播媒體、通訊工具的迅速發展和國際交流的日益頻繁,大量的智力成果十分容易越過國界而進入他國。如果不對這些智力成果進行有效的國際保護,勢必會影響、阻礙國際貿易及科學技術和文化的正常交流與合作。知識產權制度的國際化發展,反映了科技和經濟國際化發展的客觀要求。正因為如此,1883年世界各國就在巴黎締結了《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並於1884年正式生效。我國於1985年3月19日正式加入了《巴黎公約》。此外,我國目前已加入的保護知識產權的國際性公約還包括:《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協定》、《保護文學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世界版權公約》、《專利合作條約》等。
其他你擴展開寫

以下是參考資料:

http://www.iponline.cn/index.php

還有博派

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網

www.sipo.gov.cn

http://sbj.saic.gov.cn

www.86tm.com

www.gdta.com.cn

閱讀全文

與世界版權公約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商標注冊被騙怎麼辦 瀏覽:160
朗太書體版權 瀏覽:268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