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從軍民結合到軍民融合,兩者的區別在哪
從軍民結合到軍民融合,兩者的區別:
「軍民結合」主要是站在基本不改變軍民分割的運行體系的角度,強調軍用與民用在相同和相似的地方可以實現結合。這種認識是基於經濟社會發展處於一定的歷史階段,經濟技術水平不高以及資金技術資源稀缺,軍用與民用技術相對獨立發展的狀況。
「軍民融合」主要是站在科技資源以及高新技術上軍民兩用性較強的認識角度,強調軍用與民用之間相同點是主要的,軍事需求和用途的特殊性是有限的,特別是高新技術的迅猛發展,技術更加中性和普適,在發展規律上也更加一致,因此軍用與民用應在技術發展上更加融合,實現科技資源共享。
「軍民結合」是指國防經濟的基本功能(軍事功能)與派生功能(經濟功能)的有機結合,使之有助於增強國防現代化建設和國民經濟建設,成為增強國家的國防力量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支柱。
「軍民融合」有不同的解釋:國外有的解釋把國防科技工業的民用部分和軍用部分結合起來,以便能在一個共同的設施上開展民用和軍用科研生產工作;也有的觀點稱「軍民融合」是指將國防采辦擴大到利用民用科技工業基礎的做法。國內一些學者提出「軍民融合」的含義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推動軍民兩大科技創新基礎互通、互補、互動,實現二者的有機結合,既為國防建設服務,也為經濟建設服務;另一方面是指拉動民營資本在國家可控的條件下參與國防建設.
② 中國國防裝備軍民融合促進會是合法的嗎
不合法啊!這是中國以後的發展方向。市場經濟必須有競爭才有出路。如果不融合,會有太多的壟斷,從而失去發展,造成一家獨大,沒有了壓力。何談動力!
③ 關於軍民融合 國家都提出過哪些
軍民融合,是指把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深深融入經濟社會發展體系之中,全面推進經濟、科技、教育、人才等各個領域的軍民融合,在更廣范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上把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結合起來,為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提供豐厚的資源和可持續發展的後勁。
④ 如何推動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軍民融合
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是《決定》對深化國防和改革作出的又一重要戰略部署,是順應時代潮流和現實發展的客觀要求,是我軍根植人民服務人民、軍民共建鞏固國防和強大的內在需要,是實現富國和強軍相統一的重要途徑。
寓軍於民、軍民融合是市場經濟國家的一般做法。國防建設往往體現著一個國家的科技水平和組織能力,需要集中國家最精銳的科研和生產力量。在總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如果軍民脫離,資源過分向軍用傾斜而忽略一般社會需求,導致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頭重腳輕,最終經濟無力支撐過分強大的國防而垮台。另一方面,如果強大的經濟力量無法形成必要的國防實力,也會影響國家安全,影響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提高。長期以來,我國同西方發達國家國防和軍事方面的差距,很大程度上也與還沒有形成完全適應市場經濟環境的健全的軍民融合體制機制密切相關。
寓軍於民、軍民融合是我軍長期的光榮傳統,是人民戰爭思想的重要體現。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體制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轉變,隨著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對科技水平要求的提高,人民戰爭思想如何適應新的經濟社會發展環境成為一個重要課題。經過多年來的不懈探索,我們找到了中國特色軍民融合式發展路子。黨的十七大提出,「建立和完善軍民結合、寓軍於民的科研生產體系、人才培養體系和保障體系,堅持勤儉建軍,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軍民融合式發展路子。」黨的十八大進一步強調,「堅持走中國特色軍民融合式發展路子,堅持富國和強軍相統一,加強軍民融合式發展戰略規劃、體制機制建設、法規建設。」這些論述不僅指明了軍民融合式發展的基本方向,而且拓展了軍民融合式發展的思路和范圍,提出了統籌協調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新的改革發展要求。
要進一步做好軍民融合這篇大文章,必須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加緊在國家層面建立推動軍民融合發展的統一領導、軍地協調、需求對接、資源共享機制,促進基礎設施和重要領域深度融合。要合理利用資源,控制軍費規模,不僅要「民擁軍」,還要「軍擁民」,推動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協調發展。圍繞提高國防科研和自主創新能力,健全國防工業體系,完善國防科技協同創新體制,改革國防科研生產管理和采購體制機制,引導優勢民營、優質社會資源進入軍品科研生產和維修領域,推動軍工產業升級,為鑄造強軍「利器」提供物質技術支撐。改革完善依託國民教育培養軍事人才的政策制度,合理確定培養目標和規模,提高人才培養效益。拓展保障社會化范圍和領域,減輕「辦社會」負擔,同時發揮社會化保障拉動內需、促進經濟發展的作用。國防動員是軍民融合的重要組織形式和橋梁,要深化國防教育改革,健全國防動員體制機制,優化後備力量規模、結構、布局,完善平時徵用和戰時動員等法規制度,增強打贏未來戰爭的國防潛力。深化民兵預備役體制改革。調整理順邊海空防管理體制機制,提高邊海空防建設水平和綜合管控能力。
⑤ 我國目前軍民融合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是在國家層面,缺乏頂層規范軍民融合發展的法律。目前所出台的政策多以「版意見」、「辦法權」等為主,缺乏法律效力,權威性、綜合性不夠。
二是在法規層面,缺乏系統的銜接協調。
三是在政策層面,部分政策存在責權利不清晰,如軍民協同創新知識產權相關政策;部分政策存在不公平、操作性和適用性不強等問題,如軍品免稅、軍工固定資產投資相關政策;部分政策更新滯後,如軍民通用標准、國防科技成果解密相關政策,這些問題直接影響了軍民融合的深度和廣度。
四是我國現行的科技管理體制存在軍民分割、多頭管理的現象,軍民協同創新具體由哪個機構來統籌協調尚無定論。
五是軍、民口科技主管部門之間自謀其政得多,傾向在自己系統內布臵科研任務、分配科研經費,造成大量科研資源浪費。
六是缺乏軍用技術向民用領域轉移的激勵機制和考核監督機制。軍技民用主要是自發行為,尚未成為軍工單位的法定職責,技術轉移的外在約束和內在動力不足,目前仍以內部轉化為主。
七是民用技術向國防轉移的關鍵環節缺乏系統有效的支持。
⑥ 分析國防知識產權的特點,並結合實際談一談如何確保國防知識產權的歸屬和利益分配
2、 權利歸屬的基本規定
通過分析《拜杜法案》、《聯邦采辦條例》、《聯邦采辦條例國防部補充條例》以及《國防部合同知識產權問題指南》等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在一般情況下,承包商可以選擇保留國家財政投資產生的國防知識產權的所有權。但是,以下四種情況除外:(1)承包商不在美國、在美國沒有營業場所或受外國政府管轄;(2)聯邦機構認定,承包商保留權利不利於實現促進發明應用、商業化和可為公眾所得到的目標;(3)承包商保留所有權不利於保護情報或反情報活動的安全;(4)承包商為能源部致力於航海核動力或者核武器計劃的GOCO(政府所有承包商運營)實驗室,且資助項目屬於核動力或核武器項目。總體而言,上述幾種例外的情況是非常少見的。
在權利歸屬於承包商的情況下,國防部門擁有以下權力:(1)免費使用權,即具有非獨占的、不可轉讓、不可撤銷的免費的許可證,具有為政府目的在世界范圍內免費實施知識產權的權利;(2)審批權,主要是對專利保密、解密的審批;(3)介入權,又稱為強制許可權,即在一段合理的時間內,如果承包商沒有採取有效措施將發明用於商業開發,國防部有權要求承包商將專利許可給符合條件的申請人使用。承包商應承擔的義務主要包括: (1)建立和維持發明產生過程的紀錄,在發明產生後,應向國防部合同官員報告;(2)在向政府報告後的2年內(或者聯邦機構允許的延長期限內),書面選擇是否保留發明的所有權;(3)在一定期限內,應實施發明申請專利;(4)優先在美國境內實施發明;(5)如果要申請專利的發明被確定為涉密,則只允許在美國境內提交專利申請,相關合同管理部門會通知專利商標局將該申請作為保密專利申請處理;(6)在專利申請書和專利說明書中,聲明該發明是受政府資助完成的,政府對該發明享有一定的權利。
在之前所述承包商不能保留權利的幾種例外情況下,國防知識產權歸屬於國防部門。此外,承包商選擇放棄權利或者未按規定進行發明報告、未在規定期限內做出是否保留權利的選擇、選擇保留權利但未提出專利申請的,權利歸屬於國防部門。在權利歸屬於國防部門的情況下,承包商具有以下權利:(1)在世界各地使用該發明的非獨占、可被撤銷的、免費的許可證;(2)承包商所屬國內分公司或占股的配套廠商擁有非獨占、可被撤銷的免費的許可證;(3)經批准,有權轉讓上述許可證;(4)承包商的利益受到損害時,有權向政府申請合理的經濟【摘要】
分析國防知識產權的特點,並結合實際談一談如何確保國防知識產權的歸屬和利益分配【提問】
您好,您的問題我已經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請稍等一會兒哦~【回答】
編者語:國防科技工業是我國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通過系統的法律政策體系對國防項目產生知識產權的歸屬和利益分配進行規范,促進了軍民融合型國家創新體系發展。分析美國國防項目所產生的知識產權的歸屬與利益分配政策,闡述國家與項目承擔單位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以及項目承擔單位與雇員之間的利益分配。總結美國國防知識產權歸屬與利益分配政策給出的啟示,提出完善我國國防知識產權歸屬與利益分配政策的建議,包括建立適度放權的國防知識產權歸屬與利益分配政策、明確國家與承研承製單位的權利義務關系、加強對職務發明人及技術轉移人員的激勵等。
國防科技工業是我國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軍工企業作為高科技企業,科研生產中產生了眾多具有民用前景的科技成果,形成了大量知識產權。軍工技術的轉移和運用,對於帶動國家創新能力提升、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促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於國防知識產權歸屬不清、利益不明,嚴重阻礙了創新主體進行技術轉移,導致大量的國防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閣,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美國在大力推行軍民一體化發展的過程中,通過系統的法律政策體系對國防項目所產生的知識產權的歸屬和利益分配問題進行規范,保障了軍民技術的順暢流轉,促進了軍民融合型國家創新體系的發展。在國防知識產權歸屬與利益分配問題日益成為制約我國軍工技術轉移的關鍵因素的背景下,本報告針對美國國防項目所產生的知識產權的歸屬與利益分配政策進行了系統研究,以資借鑒。
一、美國國防知識產權歸屬與利益分配的相關政策
國家財政投資產生的國防知識產權歸屬與利益分配政策歸結起來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如何處理國家與項目承擔單位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二是是如何處理項目承擔單位與職務發明人等相關人員之間的利益分配關系。
(一)國家與項目承擔單位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
1、 政策演變歷程
二戰以前,美國的國防科研項目主要由軍方管理的實驗室與研究機構完成,知識產權自然歸國家所有。二戰以來,私營企業和大學大量參與國防合同,知識產權歸屬和利益分配成為影響技術創新與應用的重要問題。這一時期國防知識產權歸屬與利益分配政策的演變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
一是爭議階段(二戰期間~上世紀六十年代初)。隨著國防部門與大學、工業界簽定合同數量的增加,國防部門投資產生的知識產權歸屬於國家還是承包商的問題成為具有爭議性的問題。由於缺乏統一【回答】
2、 權利歸屬的基本規定
通過分析《拜杜法案》、《聯邦采辦條例》、《聯邦采辦條例國防部補充條例》以及《國防部合同知識產權問題指南》等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在一般情況下,承包商可以選擇保留國家財政投資產生的國防知識產權的所有權。但是,以下四種情況除外:(1)承包商不在美國、在美國沒有營業場所或受外國政府管轄;(2)聯邦機構認定,承包商保留權利不利於實現促進發明應用、商業化和可為公眾所得到的目標;(3)承包商保留所有權不利於保護情報或反情報活動的安全;(4)承包商為能源部致力於航海核動力或者核武器計劃的GOCO(政府所有承包商運營)實驗室,且資助項目屬於核動力或核武器項目。總體而言,上述幾種例外的情況是非常少見的。
在權利歸屬於承包商的情況下,國防部門擁有以下權力:(1)免費使用權,即具有非獨占的、不可轉讓、不可撤銷的免費的許可證,具有為政府目的在世界范圍內免費實施知識產權的權利;(2)審批權,主要是對專利保密、解密的審批;(3)介入權,又稱為強制許可權,即在一段合理的時間內,如果承包商沒有採取有效措施將發明用於商業開發,國防部有權要求承包商將專利許可給符合條件的申請人使用。承包商應承擔的義務主要包括: (1)建立和維持發明產生過程的紀錄,在發明產生後,應向國防部合同官員報告;(2)在向政府報告後的2年內(或者聯邦機構允許的延長期限內),書面選擇是否保留發明的所有權;(3)在一定期限內,應實施發明申請專利;(4)優先在美國境內實施發明;(5)如果要申請專利的發明被確定為涉密,則只允許在美國境內提交專利申請,相關合同管理部門會通知專利商標局將該申請作為保密專利申請處理;(6)在專利申請書和專利說明書中,聲明該發明是受政府資助完成的,政府對該發明享有一定的權利。
在之前所述承包商不能保留權利的幾種例外情況下,國防知識產權歸屬於國防部門。此外,承包商選擇放棄權利或者未按規定進行發明報告、未在規定期限內做出是否保留權利的選擇、選擇保留權利但未提出專利申請的,權利歸屬於國防部門。在權利歸屬於國防部門的情況下,承包商具有以下權利:(1)在世界各地使用該發明的非獨占、可被撤銷的、免費的許可證;(2)承包商所屬國內分公司或占股的配套廠商擁有非獨占、可被撤銷的免費的許可證;(3)經批准,有權轉讓上述許可證;(4)承包商的利益受到損害時,有權向政府申請合理的經濟【回答】
二、啟示與建議
(一)美國國防知識產權歸屬與利益分配政策的啟示
美國的國防知識產權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大促進了國防技術成果轉移,是非常值得借鑒的。但由於美國與我國在國家體制、法律體系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差異,我們難以照搬其法律規定,而應該充分借鑒其法律條文背後隱含的立法精神和內在規律,為解決我國國防知識產權歸屬與利益分配問題提供相應的借鑒。
一是實行「放權政策」,促進技術商業化應用。總體來說,美國國防知識產權的歸屬和利益分配政策經歷了從「收權政策」到「放權政策」的轉變。在「收權政策」中,對於國家財政資金資助產生的國防知識產權,一般由國家保留權利,承包商只享有非獨占許可權。這種政策遵循「誰投資,誰擁有」的原則,即國家財政資金資助產生的知識產權所帶來的任何經濟利益,都應該由代表納稅人的國家獲得。這本無可厚非,但從實際效果看,這種政策無法激勵承包商對知識產權的商業化開發和應用,導致財政資金未能充分發揮其效果。「放權政策」遵循「誰創造,誰擁有」的原則,即政府投資產生的知識產權由政府享有轉變為研究開發單位擁有和保留,但政府基於公共利益可以免費使用,並通過制定政策引導知識產權管理。這種政策變化通過將權利移交給承包商,激勵其將產生於軍工領域的發明創造向工業界轉移,實現技術商業化。這種政策從表面上看是將國家財政資金產生的知識產權歸屬於私人單位,似乎侵犯了納稅人的利益,但實則更有利於激勵承包商進行技術的合理、有償擴散,使發明創造得到更廣泛的應用,可以避免重復研製、重復投資,更有利於實現政府投資效益的最大化。
二是縝密配置權利義務關系,實現各方利益平衡。美國在國防知識產權歸屬與利益分配問題上,試圖通過政策方面的精心設計,實現公眾利益與承包商利益的平衡。其中,公眾利益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國防機構通過使用知識產權保障國家安全帶給公眾的利益,一是發明創造的商業化應用帶給公眾的實際利益。美國通過對承包商和國防部門權利義務關系的縝密配置來實現利益的協調和平衡。在承包商享有知識產權的情況下,一方面,通過規定政府具有為政府目的下不可撤銷的免費使用權,來保障第一種公眾利益的實現;另一方面,通過制定發明報告制度、信息披露制度以及美國工業優先原則、介入權制度等,來保障第二種公眾利益的實現。在國防部門享有知識產權的情況下,規定承包商自身或其國內分公司具有免費使用權,並可轉讓該權利以及【回答】
二是明確國家與承研承製單位的權利義務關系。在下放國防知識產權相應權利的同時,需要明確國家和承研承製單位的具體權利和義務,尤其是應明確對承研承製單位的相關約束,並加強監管,從而更好保障國家利益和公眾利益。具體而言,國家相關部門應當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和管理程序,促進技術的保護、應用和擴散。首先,應當建立發明報告制度,促使承研承製單位如實向國家代表機構如實報告發明創造的產生、管理和應用情況,這有助於國家掌握財政資金產生的國防知識產權,也是加強監管的基礎。其次,為了保障社會公眾的受益權,應當建立國內優先實施原則,並設置類似美國「介入權」的強制實施制度,在涉及國家和公眾重大利益同時承研承製單位自身實施不利的情況下,可強制指定第三方進行實施。
三是加強對職務發明人及技術轉移人員的激勵。盡管我國的專利法明確規定了職務發明人享有分配專利收入的權利,但在實踐中,企事業單位大都強調職務發明歸單位所有,缺乏對職務發明人的激勵機制。特別是軍工企業由於體制機制的原因,薪酬體系受到國家工資總額政策等方面的限制,大部分職務發明人很難獲得應有的知識產權報酬,技術人員的創新積極性普遍不高。同時,技術的商業化應用是一項由發明/專利挖掘、發明/專利增值培育、專利申請、專利推進和增值、市場營銷、專利價值評估和合同談判、合同履行監督等諸多環節構成的復雜工作,由於缺乏相應激勵制度,軍工企業的員工基本上以完成科研生產任務為第一要務,很少有人切實關注技術的推廣轉化和應用,也很少有人專門從事相關的工作。為了促進軍用技術的轉化和應用,應從三方面加強對員工的激勵和引導。首先,明確職務發明人對於知識產權收益的分配權利,並對報酬的比例和限額給出明確規定。其次,應當明確對提升技術價值和促進技術轉移有貢獻的人員的激勵機制。第三,鑒於軍工企業薪酬體系受工資總額等方面的限制,建議明確規定員工的知識產權收益不計入工資總額,且不影響員工其他各項正常收入。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 劉祥靜、蘇婕供稿, 馬曙輝審校)
【回答】
⑦ 現在國家大力推進軍民融合,我們企業想要參與,需要什麼資質怎麼取得
企業想參與到軍工領域,需要取得軍工認證,也就是進入軍方市場的「通行證」或「門檻」。根據國家和軍隊的現行法規標准,承擔武器裝備科研生產任務的單位,一般應取得武器裝備質量管理體系證書、武器裝備科研生產保密資格證書、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證書和裝備承製單位資格證書,簡稱「四證」。
飛天眾智為您解答。PS.我公司可為有意取得「四證」獲取軍工資質的企業提供咨詢與其他配套服務。
⑧ 什麼是軍民融合
軍民融合就是把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深深融入經濟社會發展體系之中,全面推進經濟、科技、教育、人才等各個領域的軍民融合,在更廣范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上把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結合起來,為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提供豐厚的資源和可持續發展的後勁。
一、中國發展方式
1、20世紀50年代之前:全民皆兵軍民一體。
2、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重軍民兩用。
3、20世紀60年代:軍民結合平戰結合以軍為主。
4、20世紀50-70年代,處於「軍民結合」階段。1958年,毛澤東提出「軍民結合,平戰結合」方針後,開始對國防科技工業進行管理機構改革,從而拉開了軍轉民的序幕。
5、20世紀90年代,江澤民提出「軍民結合、寓軍於民」、「兩頭兼顧、協調發展」以及「提高軍民兼容程度」等思想,有力促進了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的緊密結合。
6、20世紀70年代至21世紀初,進入「軍民一體化」階段。鄧小平提出 「軍民結合、平戰結合、軍品優先、以民養軍」的十六字方針後,國防科技工業開始實行軍民結合,要求國防工業服從和服務於國家經濟建設大局,為經濟建設服務,以四個現代化建設帶動國防現代化。
7、2006年:深化國防科研體制改革,建設國防科技創新新體系。
8、中國國防大學國防經濟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軍民融合發展報告2014》顯示,中國的軍民融合度在30%左右。這標志著中國的軍民融合處於由發展初期向中期邁進的階段,處於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推進的階段。
二、中國發展意義
1、通過軍民深度融合,盤活存量資產,吸引各種渠道資源進入安全領域,促進創新,加快武器裝備升級換代;
2、解決原有中國軍工資產的效率問題,構建中國國家主導、需求牽引、市場運作、軍民深度融合的運行體系,由原來的「輸血」轉為「造血」,促進軍工產業升級;
3、把中國國防科技工業與民用科技工業相結合,共同形成一個統一的國家科技工業基礎,實現軍民兩部門合作共贏的目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軍民融合
⑨ 第三屆軍民融合發展高技術裝備成果展覽暨論壇活動在北京開幕嗎
近日,第三屆軍民融合發展高技術裝備成果展覽暨論壇活動在京開幕
近年來,軍地積極創新制度機制、降低准入門檻、完善信息交互、培育競爭環境、強化監督管理,協調推進國防知識產權、軍用軟體計價、裝備采購信息發布、軍民標准通用化等規范出台,裝備領域軍民融合發展取得創新性成果,發展勢頭良好。
⑩ 首批知識產權軍民融合試點有哪些
日前,國家知識產權局和軍委裝備發展部共同確定江蘇省、福建省回、山東省、答湖南省、廣東省、重慶市、四川省、陝西省、甘肅省、上海市閔行區、山東省煙台市、湖南省長沙市、四川省成都市為首批知識產權軍民融合試點地方,試點期限為期3年。
四是下調國防專利實施備案和轉讓審批層級;五是建立國防知識產權軍地聯合維權工作機制;六是逐步放開國防專利代理服務行業;七是開放國防知識產權信息服務;八是引導地方專業機構開展國防知識產權轉民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