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物權,它的優先效力是什麼
物權的效力:是指抄法律襲賦予物權的作用力和保障立。
1、排他效力。是指在同一標的物上不能同時存在兩個以上內容不相容的物權,亦即在同一物上已存在的物權具有排除在該物上再成立與其內容互不相容的物權的效力。
2、優先效力。物權相互間的優先效力、優先於債權的效力。(例外:買賣不破租賃原則)
3、追及效力。
又稱物權的追及權,是指物權成立後,其標的物無論輾轉歸於何人之手,物權均得追及其所在而之間支配該物。
4、妨害排除效力。又稱物上請求權或物權的請求權,是指物權人於其物被侵害或有被侵害之虞時,物權人得請求排除侵害或防止侵害,以回復其物權的圓滿狀態的權利。
B. 物權效力的優先效力
物權的優先效力亦稱物權的優先權效力,是指在同一物之上同時設定有物權和債權時,在權利實現過程中物權優先於債權,同一物之上存有相容的數個物權時,除了法律另有規定之外,先設立的物權優於後設立的物權。物權的優先效力問題,學界歷來存有爭議。以史尚寬為代表的學者認為,物權的優先效力僅指物權優先於債權的效力,而不包含物權之間的優先效力。還有學者指出,物權之間存在優先性的觀點在邏輯上也不成立,因為某一物權對另一物權優先,就意味著另一物權不優先,也即是有的物權優先,有的物權不優先,由此歸結出物權彼此之間具有優先性的一般性結論,顯然存在邏輯上的錯誤。另一種學說對物權優先性的問題持寬泛的理解,認為其既包含物權對債權的優先,也包含物權之間的優先效力,即先設立的物權的效力優先於後設立的物權。對於這兩種不同學說,各有其可成立的依據,可解釋為廣義和狹義之分。其中以物權效力既有對債權之優先,又有物權彼此之優先為廣義的見解。
(一)物權優先於債權的效力
在同一物之上既存在物權又存在債權時,無淪其成立次序先後,物權優先於債權。物權優先於債權的法理根據主要在於物權法的公示公信原則,不動產經過登記或動產經過交付轉移了佔有,就發生物權轉移,產生對抗第三人的債權的效力。如未經過登記或交付,就還停留在債權階段,債權當事人之間地位平等,彼此不發生某一債權優先於其他債權的問題。具體而言,物權優先於債權主要表現在:
1.所有權優先於債權
例如一房多賣,導致同一標的物上成立數個債權,彼此平等。如果賣房人與其中一個買房人辦理了過戶登記手續,則該買房人對該房產取得所有權,可以對抗其他與賣房人簽訂了買賣合同的當事人的債權,這些債權人不能就已經辦理過戶登記手續的該房產主張其債權的實現。
2.他物權優先於債權
他物權包含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當同一標的物上用益物權與債權並存時,除了法律另有規定,用益物權應當優先於債權。如建設用地使用權屬用益物權,建設用地使用權人可以其用益物權對抗第三人對該建設用地主張租賃、借用、贈與等債權。擔保物權亦相同。當同一標的物之上擔保物權和債權並存時,擔保物權優先於債權。例如,享有擔保物權的債權人相對普通債權人擁有標的物折價後優先受償的權利。破產法上的別除權亦是擔保物權優先於債權的典型例子。
物權優先於債權是一般原則,但法律另有規定或當事人另有約定時會出現例外。例如:(1)買賣不破租賃規則。我國《合同法》第229條規定:「租賃物在租賃期間發生所有權變動的,不影響租賃合同的效力」。租賃合同中承租人佔有使用房屋,享有的是具有物權性質的債權,如後來該租賃標的發生物權變動,這一變動的結果不能對抗租賃合同的效力。(2)已經預告登記的債權。我國《物權法》規定了預告登記制度,該法第20條規定:「當事人簽訂買賣房屋或者其他不動產物權的協議,為保障將來實現物權,按照約定可以向不動產登記機構申請預告登記。預告登記後,未經預告登記的權利人同意,處分該不動產的,不發生物權效力」。預告登記所登記的不是現實的不動產而是將來交付的不動產,將購買不動產的合同進行預告登記,登記的雖然是債權,但是經過登記後的債權已經產生了類似物權的效力,可以對抗將來的針對該登記的不動產發生的物權變動。
(二)物權之間的優先效力
物權之間是否存在優先效力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對此前面已有提及。立足於物權效力的廣義理解,物權的優先效力應當包含物權之間的優先效力。物權之間的優先效力亦稱作物權的對內效力或物權的對內優先性,意指同一物之上多個他物權並存時,應當依據法律規定或者物權設立的先後確立物權實現的順序,先實現的物權相對後實現的物權而言具有優先性。根據物權的排他性質,同一物之上不能存在多個所有權,但可以設立多個互不沖突的他物權。多個他物權中確立優先性的依據首先是法律法規的規定。例如《物權法》第239條規定:「同一動產上已設立抵押權或者質權,該動產又被留置的,留置權人優先受償。」此條規定背後的法理在於留置權是法定擔保物權,抵押權與留置權是約定擔保物權,按照法律的一般原則,法定權利優先於約定權利。其次,應當按照權利設定的先後時間確立物權之間的優先順序,亦即通常所講的「先來後到」規則。我國《物權法》第199條對此亦有規定:「同一財產向兩個以上債權人抵押的,拍賣、變賣抵押財產所得的價款依照下列規定清償:(一)抵押權已登記的,按照登記的先後順序清償;順序相同的,按照債權比例清償。」這一規定體現了權利設立在先就應當實現在先的原則。
從以上規則可以看出,同一物之上可以並存多個互不沖突的物權,其權利的實現必有順序,表現為一物權對另一物權的優先效力問題,優先效力的依據或是法律規定,或是設立、登記在先。這種權利實現的先後順序表現了物權之間的優先效力。
C. 物權的追及權和優先權分別是什麼意思
追及權是指物權所有人在失去物以後可以無限制的追回物的佔有權,比如你的一內本書被乙容偷走了,偷走後又賣給了丙,丙又租給了丁,只要其中不存在善意取得等法定事由,你就可以直接向丁追回書的佔有權,無論中間有多少環節。
優先權有兩方面,一方面是物權內部的優先效力,但是我估計你問的不是這個,所以就不說了;其次是物權相對於債權的優先效力。比如:你公司的房子抵押給了銀行,產生了抵押物權,以後公司破產,就剩下這房子還值錢,那麼所有債主都來要債,包括銀行,這時抵押物權就優先於其他債主的債權優先實現。
D. 物權法的優先效力和具體表現
一、物權的優先效力僅指優先於債權的效力.
二、具體表現:買賣不破租賃.
關於「一房二租」的法律思考
案例:2004年,某文化館為建一綜合樓,與某糧食管理所簽訂一租賃協議,約定某糧食管理所為某文化館投資2萬元,樓房建成後,三間臨街的門面房由某糧食管理所使用5年。2005年初,樓房峻工。某文化館又與張某簽訂一租賃合同,將該三間房屋又租給張某,將房屋交付張某使用,並辦理了登記。某糧食管理所起訴文化館和張某,請求確認文化館與張某之間的合同無效,文化館按租賃協議向某糧食管理所交付房屋。 此案中,在同一租賃物上,先後成立了兩個租賃合同,出租人卻將租賃物交付給了後成立的租賃合同的承租人。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情況並不鮮見。對此,法院應該支持哪份租賃合同呢?下面,我們對租賃權的性質,也就是承租人對租賃物的權利是債權還是物權,來具體分析,尋找答案。 物權法定,這是一個基本原則。其是指物權的種類和內容均由法律規定,不允許當事人自由創設。只所以這樣規定,是因為物權具有直接支配性、排他性和優先性,有極強的效力,不應允許當事人自由創設,並且方便物權公示,確保交易安全。而承租人對租賃物的權利,法律沒有明確規定其為物權,並且,我國合同法將其規定在債權債務的法律關系的章節中,很顯然,該權利是來源於當事人之間的租賃合同,應屬債權之范疇,承租人只有債上請求權。但是,承租人對租賃物的權利,雖是基於債權,卻有明顯的物權特性。 所謂物權,是指權利人直接支配特定物而享受其利益的權利,其特徵包括直接支配性、排他性和優先性。而承租人對租賃物的權利,便有此特徵: 一、承租人對租賃物的權利具有直接支配性 承租人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思,無須他人的意思或行為介入,對租賃物即可行使管領處分的行為,實現其權利。具體表現為承租人對租賃物使用收益的權利,對租賃物的改良權和轉租權。我國合同法第217條、225條規定了承租人對租賃物的使用收益,第223條、224條作了有關改良和轉租的規定。承租人享有的用益權、改良權和轉租權,能夠體現承租人對租賃物權利的物權特徵。 二、承租人對租賃物的佔有具有排他性 承租人依租賃合同的約定佔有租賃物,是承租人支配租賃物的前提和基礎。佔有是對租賃物事實上的管領,佔有租賃物也為承租人支配租賃物提供了事實上和法律上的可能。佔有一旦存在,就應受到保護。所以出租人已經將租賃物依約轉移給承租人佔有後,就不得在租賃物上設立以佔有為權能的其他權利,這也表明該權利具有排他性。 三、承租人對租賃物的權利具有優先性 1、承租人對租賃物的權利優先於後成立的所有權。我國合同法第229條規定:「租賃物在租賃期間發生所有權變動的,不影響租賃合同的效力。」這即是各國大都採用的「買賣不破租賃」的原則。其是指在租賃合同存續期間,雖然租賃物的所有權發生變動,租賃合同對受讓人來說,仍然有效,也就是租賃合同的效力不受影響。這一現象也被法學界稱為「債權物權化」。「買賣不破租賃」原則,使承租人與出租人間的法律關系,隨著租賃物所有權的移轉而轉變為承租人與買受人間的法律關系。承租人對租賃物的權利隨著租賃物移轉而移轉,這也證明了承租人對租賃物的權利是對物權;也說明了設立在後的買受人對租賃物的所有權,並不會妨礙承租人對租賃物的權利的實現。即是,承租人對租賃物的權利優先於後成立的所有權。 2、承租人對租賃物的權利優先於後成立的抵押權等他物權 我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65條規定:「抵押人將已出租的財產抵押的,抵押權實現後,租賃合同在有效期內對抵押物的受讓人繼續有效」。租賃權的標的物雖然在成立上必須轉移佔有為其要件,但因法律未規定租賃權為物權,這種轉移佔有並不能使財產租賃權具有對世的絕對效力,此處也採取了「買賣不破租賃」的原則,使租賃權具有物權化的性質,可以對抗抵押物受人,加強了對承租人的保護。 綜上所述,承租人對租賃物的權利,包括佔有使用收益權、改良權,以及轉租權等,表現出了(1)對抗性(2)對事實上侵害租賃權的第三人的效力(3)租賃權處分的可能性等特點,也表現出了對物的直接支配性、排他性和優先性的特點,這是「債權物權化」的體現,也是承租人對租賃物的權利具有物權特徵的體現。 那麼,承租人對租賃物的權利是否優先於債權呢?這也這次討論要解決的問題。 當出租人先後將租賃物出租給兩個承租人時,因兩份租賃合同均不具有無效或可撤銷的條件,是有效合同。依合同約定,出租人交付租賃物,承租人佔有租賃物,其佔有是合法佔有,應當受到保護。因此先佔有租賃物的承租人,即取得對租賃物的權利。因這種權利具有物權化的特徵,有對抗力和排他性。而未佔有租賃物的承租人,其享有的是來源於合同約定的請求交付租賃物的權利,是債權,根據物優先於債權的原則,其不能對抗另一承租人所享有的具有物權特徵的權利。因此,未取得佔有租賃物的承租人,只能依債務不履行向出租人請求損害賠償,無法取得對租賃物的權利。 當然,法律規定對租賃關系進行登記,作為承租人對抗第三人的前提條件的,先將房屋租賃關系進行登記的承租人,取得承租人對租賃物的權利。(作者單位:河南省汝南縣人民法院)
E. 如何理解物權的優先效力並舉例說明.
答:物權的優先效力,亦稱為物權的優先權。其基本含義是指同一標的物上有數個相互矛盾、沖突的權利並存時,具有較強效力的權利排斥具有較弱效力的權利的實現。考察先後成立的物權之間及物權與債權之間的關系,物權的這種優先效力都是存在的。 1.物權相互間的優先效力。 這種優先效力,是以物權成立時間的先後確定物權效力的差異。一般說來,兩個在性質上不能共存的物權不能同時存在於一個物上,故而後發生的物權根本不能成立。例如在某人享有所有權的物上,不得再同時成立其他人的所有權。如果物權在性質上可以並存,則後發生的物權僅於不妨礙先發生的物權的范圍內得以成立。在這種情況下,先發生的物權優先於後發生的物權。例如在同一物上設立數個抵押權,先發生的抵押權優於後發生的抵押權。再如抵押權設立後再設立地上權時,地上權因抵押權的實行而消滅;但於地上權設立後再設立抵押權時,抵押權的實行不能使地上權消滅。物權相互之間以成立時間的先後確定其效力的強弱,本質上是對現存的、既得的物之支配權的保護。因為任何人都必須尊重物權人對於其物的支配范圍,不得干涉物權的行使。這也包括在同一標的物上,後成立的物權只有在不侵入、不幹涉先成立的物權的支配范圍的條件下才能得以成立;否則,成立時間在後的物權根本就不能成立。2.物權對於債權的優先效力。在同一標的物上物權與債權並存時,物權有優先於債權的效力,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1)在同一標的物上,既有物權又有債權時,物權有優先於債權的效力。例如甲同意將10噸水泥出賣給乙,乙就取得了請求甲交付該10噸水泥的債權。後來甲又將這10噸水泥出賣給丙,並交付給丙,丙就取得了已交付的10噸水泥的所有權,而乙只能請求甲承擔債務不履行的責任。再如甲將其房屋借給乙使用,又為丙設定了典權;此時丙的典權優先,他可以優先於乙對房屋進行使用、收益。這是因為物權是直接支配物的權利;而債權的實現則要依靠債務人的行為,債權人不能對物進行直接支配。基於兩者在性質上的不同,物權具有這種優先效力。但是這只是一般原則,在法律有特別規定的情況下也有極少數的例外。例如,不動產租賃使用權在民法上屬於債權,如甲將其所有的房屋出租給乙,以後又將該房屋出賣給丙,丙取得該房屋的所有權後,乙仍然可以對丙主張其租賃使用權。這在學理上稱為「買賣不破除租賃」。此外,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擔保法解釋》)第65條的規定,抵押人將已經出租的財產抵押的,抵押權實現後,租賃合同在有效期內對抵押物的受讓人繼續有效。 (2)在債權人依破產程序或強制執行程序行使其債權時,作為債務人財產的物上存在他人的物權時,該物權優先於一般債權人的債權。例如,在債務人的財產上設有擔保物權的,擔保物權人享有優先受償的權利,此為別除權;在破產時,非為債務人所有之物,所有人有取回該物的權利,此為取回權。例如,出賣人已將出賣物發送,買受人尚未收到,也沒有付清全部價款而宣告破產時,出賣人可以解除買賣合同,並取回其標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