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歐盟法的主要內容
首先,歐盟法體系包括成立歐盟及其前身歐共體的國際條約以及後續修改的一系列條約,主要有比利時、聯邦德國、義大利、盧森堡、荷蘭、法國分別於1951年、1957年、1965年簽署的《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條約》(《巴黎條約》)、兩個建立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的羅馬條約以及《合並條約》(《布魯塞爾條約》); 1987年7月1日生效的《單一歐洲文件》;於1993年1月1日生效的旨在漸次消除國境關卡管制的《申根協定》; 1991年12月在馬斯特里赫特歐盟峰會通過的《歐洲聯盟條約》(《馬斯特里赫特條約》);歐盟成員國於1997年和2000年簽署的旨在繼續對《歐洲聯盟條約》進行改革的《阿姆斯特丹條約》和《尼斯條約》;為取代未能批准生效的《歐洲憲法條約》,歐盟27國領導人於2007年12月簽署並於2009年12月1日生效的《里斯本條約》。在歐盟法這個層面上,歐盟成立所依據的國際條約以及對其修改的條約的性質是國際法。它由作為歐盟及其前身歐洲共同體成員的各締約國制定,由各締約國按條約規定的程序批准生效。與具有普遍約束力的國內法不同,它只對締約國產生特定法律約束力,產生所締結條約約定事項的國家責任,具有國際法的所有特性。
其次,歐盟法包括歐洲議會、部長理事會等歐盟主要機構根據基本條約,以解釋條約和執行條約的方式制定的,具有國內法屬性的條例、指令、決定等法規及歐洲法院的判例。歐盟立法機構頒布的法規主要有以下幾種: (1)條例,它具有普遍意義,各個組成部分都具有約束力,可以直接適用於所有成員國; (2)指令,它所規定的應達到何種結果的要求,對任何接受指令的成員國都具有約束力,但應採取何種形式或方法,由有關成員國決定; (3)決定,它僅對所下達的有關對象具有拘束力。上述三種形式的法規,是歐盟法的重要淵源。就調整的領域而言,這部分法規是對各成員國國內公權力行使的規制,涉及關稅同盟、貨幣政策、環境保護、競爭規則、商業政策等諸多領域;就內容而言,最能反映歐洲聯盟一體化的發展與變化。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一部分法規是歐盟法最主要的淵源。它的效力高於各成員國的國內立法,但要在構建歐盟的各項國際條約的框架內作出,其解釋依據來源於國際條約。歐盟法院的判例也是歐盟法的重要來源。根據《歐洲聯盟條約》建立的歐盟法院的任務是通過爭端的解決來保證條約所規定的義務得以履行,進而維護歐盟法制的統一。它行使歐盟的全部司法職權,同時還有權對條約條款進行解釋,並有權確定部分法規的有效性。在司法實踐中,歐盟法院審理了大量的案件,其中一些判決提出了一系列對整個聯盟具有指導意義的原則和規則,成為各個成員國行動的准則。歐盟法院的判例在數量上雖不如歐盟法規多,但它的作用是其他法規所不能替代的。由於建立歐洲聯盟的各條約是歐盟各國妥協的產物,條約中規定國家責任的條款過於粗略或綱領性,不能適應歐洲聯盟一體化的發展的具體需要,因而那些含混、不確切的條約條款需要運用判例來重新解釋和補充;並且,受海洋法系的影響,判例成為歐盟法的一部分。由於歐盟重要成員英國是海洋法系的代表性國家,歐盟法要受到判例法的影響。歐盟法院的判例恰恰在綜合大陸法系和海洋法系的國內法特點發揮出其獨特的作用,判例所提出的一系列新的原則、規則自然是歐盟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這個層面的歐盟法律大多是對社會生活各領域進行管理、管制的公法性規范,既有受國際條約制約的一面,也有自上而下制定法律約束各締約國國內法成為各締約國國內最高法的一面。關於這一層面的法律的性質到底是國際法還是國內法頗有爭議,有一些學者將之界定為「自成一類的法」。這一層面的歐盟法是國內法,它具有國內法的所有特性。它是國家主權對內的表現,是調整一國國內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在該國內具有普遍約束力,是一國對內行使主權的產物。國家主權對內是自上而下的最高權力,因此,以國家意志形式表現出來的國內法是自上而下的,有上位法和下位法之分。歐盟這個層面的法律完全符合國內法的特徵: (1)從法律的制定機關來看,作為歐盟主要機構的歐洲議會、部長理事會具有一國立法機關的屬性和功能,它可以依據基礎條約所賦予的解釋和執行條約的許可權直接制定法律,而歐洲各國的法律與之抵觸則無效,是上位法; (2)從調整對象來看,這些規則調整各成員國國內的經濟、人權、環境、犯罪等社會關系,而不是調整國家間的政治、外交關系,它與國內法一樣依靠軍隊、警察、法院等國家暴力機關來強制實施; (3)從法律效力來看,它們可以對成員國和成員國的國民直接適用,而無需再經過成員國國內立法程序予以轉化或納入適用,在歐盟范圍內的任何人和機構都必須遵守的,是具有普遍的約束力。
最後,歐盟法包括各成員國的國內法。這類法律既包括成員國的公法,如外貿管製法、刑法、訴訟法、警察法,也包括各成員國國內的私法,如民法、商法。各國制定的法律是國內法,這部分法律的性質是沒有爭議的,但它們也要受歐盟法的第二個層面規則的制約。本來歐盟各國的國內法都是獨立的,但成員國在加入歐盟條約時作出自我約束的承諾,讓渡本國的立法權,承諾本國國內法的效力低於歐盟制定的條例、指令,不得與之沖突。因而歐盟各國的國內法尤其是國內公法的制定、修改、廢止要受到條例、指令的制約;同時,由於私法的適用都要受到公法的制約,歐盟各國的私法也要受到歐盟制定的條例、指令的制約。這也是將歐盟各國的國內法歸入歐盟法的原因所在。但各國文化、風俗存在差異,私法尤以有關婚姻、家庭方面的法律規范大體上還會保留原來的面貌。隨著歐洲一體化進程的加快,一旦歐盟成為真正的國家,原歐盟成員國的國內公法將完全被歐盟制定的、內容規定類似於美國聯邦法的條例、指令所取代,而原歐盟各國的國內法將演變成美國聯邦國家那樣的州地方法。
歐盟法是一個動態的法律體系,即隨著歐洲一體化進程的發展而不斷演變,其趨勢是由國際法向國內法演變,這個演變是由歐盟法中最活躍的第二層面的法來完成的。隨著第二層面的法律的增多,會涉及歐盟各國政治、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由於它的效力高於各締約國國內法,國內法與之抵觸無效,一旦第二層次的法律完全統一並取代歐盟各國的國內法,歐盟就變成一國了。關於歐盟法的范圍,學者們並未達成統一的意見。有些學者把歐盟法僅僅界定在第一層次或第二層次,即限定在建立歐盟的條約或限定在歐洲議會、部長理事會根據基本條約制定的條例、指令、決定及歐洲法院的判例;有的學者認為歐盟法是第一層次和第二層次的法律之和。這些觀點都未察覺到歐盟各國的國內法在歐盟法中的作用及它們與歐盟法第一、二層次的關聯性,又對第二層次的法律的性質理解不盡清晰,故無法將歐盟法的三個層次系統地聯繫到一起,亦無法理解整個歐盟法體系發展演變的過程。歐盟雖然是以條約為基礎建立起來的政府間國際組織,但它不是通常意義上的國際組織。根據歐盟條約的規定,它已經具有在歐盟各國進行立法的權力;同樣也不能僅將歐盟法理解成國際條約,因為歐盟法不僅僅是一般意義上的國際法,它還包括歐盟制定的成員國及國民必須遵守的法律和各國的國內法。
❷ 德國什麼時候被選為歐洲議會主席
議會主席議事大會主席,1958年至1962年羅伯特·舒曼(政治家)(Robert Schuman,法國) :1958年至1960年漢斯·富勒(Hans Furler,西德):1960年至1962年蓋塔羅·馬蒂諾(Gaetano Martino,義大利):1962年至1964年讓·杜維薩特(Jean Duvieusart,比利時):1964年至1965年維克多·黎曼斯(Victor Leemans,比利時):1965年至1966年阿蘭·坡赫(Alain Poher,法國):1966年至1969年馬里奧·斯塞爾巴(Mario Scelba,義大利):1969年至1971年瓦爾特·貝倫德(Walter Behrendt,德國):1971年至1973年科內尼斯·伯克豪威爾(Cornelis Berkhouwer,荷蘭):1973年至1975年喬治·斯貝奈爾(Georges Spenale,法國):1975年至1977年艾米利奧·科隆波(Emilio Colombo,義大利):1977年至1979年西蒙娜·韋伊(Simone Veil,法國):1979年至1982年皮特·丹克特(Pieter,Dankert,荷蘭):1982年至1984年皮埃爾·普夫里姆林(Pierre Pflimlin,法國):1984年至1987年亨利·普郎布(Henry Plumb,英國):1987年至1989年恩里克·巴龍(Enrique Baron,西班牙):1989年至1992年Egon Klepsch(德國):1992年至1994年克勞斯·漢施(Klaus Hansch,德國):1994年至1997年José María Gil-Robles(西班牙):1997年至1999年尼古拉·方丹(Nicole Fontaine,法國):1999年至2002年帕特·考克斯(Pat Cox,愛爾蘭):2002年至2004年何塞普·博雷利 Josep Borrell (2004/07/20-2007/01/16)漢斯-格特·珀特林 Hans-Gert Poettering (2007/01/16-2009年7月)耶日·布澤克(Jerzy Buzek ,波蘭)(2009年7月-2012年1月17日)馬丁-舒爾茨(Martin Schulz,德國)(2012年1月17日-----今)
❸ 歐洲議會總部設在哪裡
歐洲議會大廈(總部)設在法國斯特拉斯堡,歐洲議會秘書處設在盧森堡。 歐洲議會 (European Parliament) ,是歐洲聯盟的執行監督、咨詢機構,在某些領域有立法職能,並有部分預算決定權,並可以三分之二多數彈劾歐盟委員會,迫其集體辭職。議會大廈設在法國斯特拉斯堡,議會秘書處設在盧森堡;自1979年起,歐洲議會議員由成員國直接普選產生,任期5年。
❹ 歐洲議會選舉是怎麼進行的
歐洲議會選舉(European Parliament elections)始於1979年6月,這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直選的超國家議會。歐盟各成員國根據分配的名額,通過直接普選選出各自的議員參加歐洲議會。議員的任期為5年。歐洲議會設議長一名,副議長14名,均由議員選舉產生,任期兩年半,可以連選連任。現任議長是來自德國的漢斯-格特·珀特林,2007年1月當選。
各國在736個議席中所佔的名額,基本是按人口比例及政治協商分配的,議席最多的德國佔99席,而馬爾他和愛沙尼亞只有6席。歐洲議會舉行會議的時候,議員們並不是按國籍就座,而是按照不同政治黨派的劃分就座,所討論的議題也都是全歐盟層面的,這充分顯示了議會的超國家性質。目前,歐洲議會中有7個黨團,最大的兩個黨團是歐洲人民黨和歐洲社會黨,議席都超過200個。
議會選舉是通過各種形式的比例代表制舉行的,具體選舉方式由各成員國決定,但選舉日期全歐盟統一。主要的選舉方式包括地區和全國的政黨比例代表制或單記讓渡投票制。下一次選舉將於2009年舉行。
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是歐盟唯一的一個直選議會機構。但是與一般意義上的議會相比,歐洲議會擁有的職能卻少了很多。它主要是考察歐盟成員國的人權狀況、監獄虐待與酷刑事件等。歐洲議會的特別之處在於:自從1979年以來,它的成員是由歐盟成員國人民直選產生。
歐洲議會的主要任務是討論人權問題和派遣人權觀察委員會,如對被揭露的警署或監獄虐待和酷刑事件進行調查,或者提醒一個國家和公眾輿論對種族主義或排外思潮提高警惕。
雖然歐盟的兩個行政機關歐盟委員會和歐洲理事會都設在比利時布魯塞爾,《阿姆斯特丹條約》卻規定歐洲議會每月必須在法國斯特拉斯堡召開一次會議。但實際上幾乎所有的立法准備工作和議會委員會會議都在布魯塞爾舉行。議會每月只在斯特拉斯堡開4天會,舉行常規會議和最終的投票工作,其他所有會議都在布魯塞爾舉行。雖然歐洲議會多次表示希望自行決定開會地點,之後的多個歐盟條約都規定,歐洲議會的開會地點需由歐盟各成員國政府定奪。
❺ 歐洲議會的概述
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是歐盟三大機構(歐盟理事會、歐盟委員會、歐洲議會)之一,為歐盟的參與立法、監督、預算和咨詢機構,其地位和作用及參與決策的權力正在逐步擴大。
歐洲議會成立於1958年,其前身是歐洲煤鋼共同體議會,由法國、德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6個西歐國家的議員組成。1962年正式改稱現名。
歐洲議會是歐盟唯一的一個直選議會機構。但是與一般意義上的議會相比,歐洲議會擁有的職能卻少了很多。它主要是考察歐盟成員國的人權狀況、監獄虐待與酷刑事件等。歐洲議會的特別之處在於:自從1979年以來,它的成員是由歐盟成員國人民直選產生。
❻ 歐洲議會的委員會
歐洲議會共有20個專門委員會,涉及對外關系的主要有三個專門委員會:
外事委員會(簡稱「外委會」),主席為人民黨黨團議員雅克·薩利尤茲-沃爾斯基(Mr.JacekSARYUSZ-WOLSKI,人民黨黨團議員、波蘭公民綱領黨成員)。下設人權分委會和安全與防務2個分委會;
發展委員會,主席為原議長何塞·博雷利(Mr.JosepBorrell社會黨黨團議員、西班牙工人社會黨成員);
國際貿易委員會,主席為赫爾米特·馬爾科弗(Mr.HelmuthMARKOV左翼聯盟黨團議員、德國民社黨成員)。
歐洲議會在其總部舉行特別全會
另有:預算委員會;預算監督機構委員會;經濟與貨幣事務委員會;就業與社會事務委員會;環境、公共衛生和食品安全委員會;工業、研究與能源委員會;內部市場和消費者保護委員會;運輸與旅遊委員會;地區發展委員會;農業委員會;漁業委員會;文化和教育委員會;司法事務委員會;公民自由、正義和內部事務委員會;憲法委員會;婦女權利和平等委員會;訴願(petitions)委員會。
歐洲議會還與一些國家和地區成立了36個議會間關系代表團和議會間混合委員會代表團。對華關系代表團是歐洲議會第二大對外關系代表團,有正式成員32名,候補成員32名,團長是自由黨黨團議員、比利時荷蘭語自由民主黨成員德克·斯特克斯。
❼ 歐洲議會與歐盟是什麼關系
根據歐盟條約規定,歐盟委員會、歐洲理事會、歐盟理事會和歐洲議會是歐盟的政治機構。除政治機構外,歐盟還有歐盟法庭、歐洲央行等其他法律、金融機構等。
歐盟委員會代表歐盟整體利益,是歐盟的行政機構,是歐盟實際運行的核心機構。它是負責監督歐盟條約的執行,是歐盟對外發言和談判的代表。歐盟委員會總部位於布魯塞爾。委員會由來自28各國家每國一人的28名委員組成,每屆委員會任期5年。委員會主席由歐洲理事會提名,需經歐洲議會表決通過。也就是說,歐洲議會的多數可以主導委員會的構成。
歐洲議會和歐盟理事會是歐盟的兩個立法機關。歐洲議會由歐洲公民直選產生,目前有751名議員,每屆任期5年。歐洲議會總部位於斯特拉斯堡。而歐盟理事會——也就是「歐盟部長會議」是各國政府部門的定期會議,它代表各國政府。理事會總部位於布魯塞爾,由各個國家輪流主持,6個月換一次。
望題主和網友採納感謝。
❽ 歐洲憲法條約內容
它的主要內容是:在成員國前任或現任領導人中選舉產生歐洲理事會常任主席,歐洲理事會常任主席與現有的歐盟委員會主席共同領導歐盟的各項工作;取消目前實行的歐盟輪值主席國制度;設立歐盟外交部長一職,由歐盟委員會副主席擔任,在歐洲理事會的授權下,負責制定並實施歐盟外交政策;將歐盟委員會委員人數削減至15名,並按照輪流制度由各成員國派代表擔任;保留「歐洲聯盟」的名稱,確定歐盟為具有法人資格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實體;起草具有法律效力的公民基本權利憲章等。
❾ 歐盟於2002年1月制定了歐洲議會和理事會第178/2002號法規,該法規就是著名的《食品基本法》包括三大部分是
2002年178號法規擬定的理論基礎是,歐盟委員會2000年1月12日公布的《食品安全白皮書》。
178/2002號法規又稱為「一般食品法律」(general food law),共有5章,其中第二章是基本食品法(食品基本法),又包括四部分,分別是:制定法規的總原則;法律的透明度原則;食品貿易的基本義務及食品法律的基本要求。
❿ 歐洲的法律現在是怎樣的形成歐盟後,各個國家以前的法律都怎麼辦了,那歐盟法又如何實施!
歐盟想在正在向聯邦化過渡,歐洲議會正在逐漸掌握掌握各國的主權,歐盟制定的法律通用於歐盟各國,歐盟各國的法律與歐盟法律抵觸無效,也就是說歐盟各國無權制定自己的法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