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進行規范出讓土地價格評估工作
土地招拍掛出讓價格評估,是估價人員根據擬出讓地塊條件和土地市場情況,依據《城鎮土地估價規程》組織,對擬出讓地塊的正常土地市場價格進行評估。筆者通過對土地招拍掛出讓評估方法的研究,認為土地出讓價格評估具有以下特點:
採取公開市場價值標准
由於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招拍掛出讓是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屬於一種真正的市場行為,因此土地招拍掛評估理應採用公開市場價值標准。也就是擬出讓宗地在估價基準日時,並且在設定的容積率、建築密度、綠地率、開發程度等條件下的正常公開市場價格。特別指出的是,土地招拍掛出讓評估不同於強制拍賣評估,因為強制拍賣評估要考慮短期內強制處分標的物時造成的價格折減。
估價基準日應為招拍掛出讓日
在實際估價工作中,估價人員通常將實地查勘估價期間的某一個日期定為估價基準日,但估價基準日並非總是在估價日期的期間,也可能因特殊需要,將過去或未來的某個日期定為估價基準日。而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招拍掛出讓,一般都會提前一段時間在新聞媒體上刊登公告,土地出讓人要先行委託專門的估價機構對擬出讓土地進行評估。為真正體現出所評估的土地使用權價格是在出讓日正常、公開市場條件下的價格水平,其估價基準日應與出讓時間相一致。
❷ 地下空間土地使用權
地下空間土地使用權等同於地上土地使用權,可以發產權證書,具體用途由發證單位確定,出讓金按照地下空間土地使用權價格的40%收取。用途不可能既是公共又是商業。
❸ 集體建設土地使用權價格如何評估及評估方法
集體建設土地使復用制權價格如何評估及評估方法?對於集體土地的評估,其評估思路,山東舜德土地房地產資產評估有限公司認為:比如待評估對象為生地(農用地或是未利用地),通過層層開發建設資金的投入,最終形成可利用地塊所付出的直接費用,即土地取得費,或者是農用地取得費(含征地費、補償費、青苗費),而對集體建設用地呢,此部分價值的測算可理解為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後耕種該宗地的損失,還得考慮相關稅費、土地增值收益等等,其中土地增值收益:在國有土地評估中,應該是集體土地被國家徵用後,由於土地用途的改變(如變為商業、住宅、工業用途的土地),土地價格往往會成倍增長的收益。而在集體土地評估中土地增值收益是指土地使用方式的改變(如播種農作物變為建造商品住宅、作為土地資源參與工業產品的生產),土地價格也會相應增長。然後根據用途特性,通過相關因素修正從而得出集體土地宗地使用權價值。
❹ 劃撥土地使用權價格怎麼評估
劃撥土地就是評估評估土地劃撥價值。
你要是想知道你土地劃撥大概價值,就拿你們當地的基準地價減去出讓金就行。
一般劃撥土地的使用年限是永久,就是按最高年期評估。
❺ 如何評估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價格
新的《城鎮土地估價規程》明確提出了「劃撥土地使用權價格」的概念,在對劃撥土地使用權評估時最常用的是基準地價法。為了確切掌握劃撥土地的價值構成,首先需要了解基準地價的價值構成。根據國土資源部對城市基準地價內涵的統一規定,即各土地級別或均質區域內的,「五通一平」(或「七通一平」)土地開發程度下,平均容積率下,同一用途完整土地使用權的平均價格。基準地價法是根據各個城市和地區確定的城市基準價格,通過對不同類別和級別的基準地價的修正,得到委估對象評估價值的方法。基準地價測算的土地價格可以分為樓面熟地價、地面熟地價、樓面毛地價、地面毛地價四種類型。基準地價的表達方式可以有級別基準地價、分區基準地價和路線價。在實際運用中,如果沒有特別說明,基準地價一般是指具有級別的地面熟地價。對於地面熟地價而言,其價值構成基本由3大部分組成:土地取得成本、土地開發成本以及土地所有者權益。由於土地所有者權益一般通過出讓金的形式體現,所以劃撥用地的價值主要由前兩項構成,土地取得成本和土地開發成本,如果劃撥用地是生地,則其基本價值構成是土地取得成本。
對於劃撥用地的估價,同樣可以套用其他常用基本估價方法,例如在用成本法計算出讓土地價格時,劃撥土地使用權價格應為土地使用者在取得土地使用權時支付的平均成本,包括土地取得費、土地開發費、有關稅費、利息和利潤。 在用收益還原法估算劃撥用地的價值時,用土地純收益減去國有土地租賃的租金,可以得到劃撥土地的純收益。再經過區域因素、個別因素的比較修正,求得待估劃撥土地的純收益,劃撥土地使用權價格等於劃撥土地的純收益除以土地還原利率。在用市場比較法估算劃撥用地的價值時,可以通過劃撥土地交易案例進行交易情況、日期、區域及個別因素修正得出待估劃撥土地使用權價格。出讓土地比較法是根據與委估對象類似的出讓土地價格,通過對扣減出讓金,得到委估對象評估價值的方法
綜上所述,劃撥土地使用權價值評估可以用一句話概括:在假設劃撥用地可以自由轉讓的前提下,遵循評估的一般原則,圍繞評估目的,充分考慮企業改制中的各方面因素,以保守性評估為指導思想測算得出的規劃土地用途下,以估價時點為起始日期的同用途法定最高出讓使用年限下的不包含土地出讓金的土地使用權價格。
❻ 評估土地使用權價值
1.選定評估方法
該宗房地產有經濟收益,適宜採用收益法。
2.計算總收益。總收益應該為客觀收益而不是實際收益。
年總收益=50×12×900×(1-10%)=486000(元)
3.計算總費用。
(1)年管理費=486000×3.5%=17010(元)
(2)年維修費=2500×900×1.5%=33750(元)
(3)年稅金=20×900=18000(元)
(4)年保險費=2500×900×0.2%=4500(元)
年總費用=(1)+(2)+(3)+(4)
=17010+33750+18000+4500=73260(元)
4.計算房地產凈收益。
年房地產凈收益=年總收益-年總費用
=486000-73260=412740(元)
5.計算房屋凈收益。
(1)計算年貶值額
年貶值額本來是應該根據房屋的耐用年限而確定,但是,在本例中,土地使用年限小於房屋耐用年限,根據《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年限屆滿,土地使用權由國家無償收回。這樣,房屋的重置價必須在可使用期限內全部收回。因此,房地產使用者可使用的年限為50-2=48年,並且不計算殘值。本例中,房地產使用權年期屆滿,地上建築物一並由政府無償收回。
年貶值額=建築物重置價/使用年限=(2500×900)/48=46875(元)
(2)計算房屋現值。
房屋現值=房屋重置價-年貶值額×已使用年數(2008-2004)
=2500×900-46875×4=2062500(元)
(3)計算房屋凈收益(假設房屋收益年期為無限年期)。
房屋凈收益=房屋現值×房屋資本化率
=2062500×8%=165000(元)
6.計算土地凈收益。
土地年凈收益=年房地產凈收益-房屋年凈收益
=412740-165000=247740(元)
7.計算土地使用權價值。土地使用權在2008年3月的剩餘使用年期為50-6=44(年)。
=247740×(P/A,7%,44)
=3358836.15(元)
單價=3358836.15/500=6717.67(元)
8.評估結果
本宗土地使用權在2003年3月的土地使用權價值為3358836.15元,單價為每平方米6717.67元
❼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是否必須依照評估價格
在採用有關方法計算土地使用權出讓價格之前,應廣泛搜集資料,經過現內場勘查和測量容,並分析、測算有關數據。
搜集的資料主要包括:被評估地塊的地籍資料、城市規劃資料以及被評估地塊所處地段等級資料、被評估地塊的批租文件資料、地產市場的成效實例資料、關於土地使用權出讓價格有關政策規定、土地管理法規條例等。搜集資料要可靠、全面、及時,並在搜集資料的基礎上進一步篩選、整理和歸類。
現場勘查的主要內容包括:地塊的形狀、坡度和面積,地質、水文條件,地上物和地下物的布設狀況,地塊的經濟地理環境狀況。勘查之後,應對被評估地塊現狀做出盡可能詳盡、正確的書面描述。
分析、測算的有關數據包括:測算被評估地塊開發建設總成本,估算開發建設完成後能實現的市場銷售額(或租或賣)及投資回收期,估算開發建設和經營投資盈利率,初步試算土地使用權出讓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