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物權和共產

物權和共產

發布時間:2021-11-29 12:30:59

⑴ 共產主義就是有產人和無產人的對立與調和關系,共產就是共同使用

沒有聽說過你這種「共產主義」的表述!恐怕,沒學過或學過「共產主義理論」的都不能接受吧?!

物權法的制定依據

D《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條規定:為了維護國家基本經濟制度,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明確物的歸屬,發揮物的效用,保護權利人的物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⑶ 物權法規定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⑷ 共產主義實現的時間與生產力

以一個工廠為例,假定某工廠有員工100人,它有一條流水線,如果把這100名工人分配到流水線上,剛好每個崗位上分配一人。但現在又新招了100人,如果把新招的100人也分配到這條流水線上,那麼,每個崗位上就會有兩個並立生產者。工人們在生產過程"中"的關系,就不是一個徹底分工的關系。要使工人們在生產過程"中" ,保持分工協作的生產關系,新招的100人,就必須開設新的流水線,去生產別的產品。這表明,要保持分工協作的生產關系。當勞動者數量增加時,生產對象也要相應的擴大。再假定這家工廠通過技術改造,勞動生產力提高了一倍,原來需要100人乾的活,現在只需50人就行了。多的50人,就只能下崗分流。要使這多的50人重新納入分工協作的生產體系,也需要去開設新的流水線,生產別的產品。這表明,要保持分工協作的生產關系。當生產工具水平提高時,生產對象也需要相應的擴大。如果這家工廠開設了一條新的流水線。要使兩條流水線之間保持分工協作的關系。各流水線生產的產品,除了能滿足本流水線的需求外,還必須改進生產技術。生產更多的產品以便進行交往。這表明,要保持分工協作的生產關系。當生產對象擴大時,反過來也需要生產工具水平的不斷提高。
由此及彼,只有當生產力各要素之間保持平衡時,人類才能實現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
原始社會主義的消亡,就是由於生產力各要素之間發展不平衡的結果。在原始社會末期,由於生產工具水平的提高,個體勞動取代了集體勞動。而生產對象又沒有相應的擴大。從而使各個家庭之間成了一個個獨立的王國。喪失了分工協作的關系。同時,在原始社會末期,鄰近的各部落相互融合,形成了民族。從部落到民族,勞動者的數量大大的增加了,而生產對象仍舊沒有擴大,這使得農業的並立生產程度又雪上加霜。這樣,原來分工協作的生產關系就被相互獨立的生產關系所取代。在相互獨立的生產關系條件下,人與人之間不再具有依存性和制衡力,這為人際侵略創造了可能。通過人際斗爭,勝者為王,敗者為奴,人類從此進入了漫長而艱苦的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
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里,生產對象的擴大十分緩慢。與原始社會相比,雖然多了許多手工藝,但人口增長也不少。以中國為例,封建社會末期的清朝,人口達到3、6憶。這是原始社會的不知多少倍。人類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後,生產對象才迅猛擴大,這使得生產力各要素之間由不平衡向平衡的方向發展。分工協作的生產關系逐漸被還原,人類又重新朝著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的方向發展。在資本主義前期,人類開辟了冶金,機械,汽車等行業,戰後,人類又開辟了核能,宇航,電子等新興產業,目前,人類以更快的速度,仍在不斷的開拓新行業,生產對象的擴大使獨立的農民一部一部的被納入分工協作的世界體系。。隨著生產對象的擴大,從英國到歐洲,從歐洲到歐美,從歐美到世界,分工協作的生產體系就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它所能容納的人口越來越多。到目前為止,它已容納了全球人口的一半左右。
但是,目前世界的分工程度仍然是有限的,首先,在分工協作的市場體系外,仍有大量自給自足的農民,這些農民主要是指發展中國家的農民。其次,在分工協作的市場體系內,仍有大的並立生產者 。這也主要集中在發展中國家,在發達國家,各個行業一般被一個或幾個企業所壟斷,而在發展中國家卻存在幾十個幾百個並立生產的小企業,甚至在有的行業還存在成千上萬個並立生產的小作坊。
如果要把這些獨立生產的農民納入分工協作的世界體系,如果要把這些並立生產者轉移到別的生產線,就必須大力發展生產力,擴大生產對象,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因此,只有發展生產力,才能還原分工協作的生產關系。只有發展生產力。才能實現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暴力革命不是生產力,它與生產關系之間根本不存在什麼聯系。它怎麼能去實現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呢?如果暴力革命能實現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那麼,馬克思關於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理論就要被推翻了。同時,暴力革命也不現實,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國際社會的依存性越來越高,如果人類通過暴力革命來實現社會主義,如果美國或者某個別的國家發生暴力革命,世界經濟在一夜之間,就會癱瘓。

⑸ 對《物權法》的理解

《物權法》從起草到通過歷時13年,創紀錄地經過8次審議,終於姍姍遲來。但是,不管它的出台幾經波折,也不管它的幾易其稿,人們評價一部法律的好壞,也不是看它的付出,因為不是所有付出都是「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況且 「法律的生命不在於邏輯,而在於經驗」。因此,物權法既出台了,也就有其必要性與合理性。指責也好,盛贊也罷,我們應該能夠看到它背後的深刻原因的。而不是在同一個問題上浪費時間和精力,做一些無為的功用、打「口水仗」。在很多時候,總能夠聽到有人就《物權法》保護公私財產的唏噓聲,有指責其倒退,也有盛贊甚至標榜其偉大。對此,作為一個法律系在讀大學生,我只想說一點客觀話。

物權法之所以是這樣而不是別的樣,是多重因素決定的。

首先,這是由其指導思想決定的。
任何一部法律,終歸是一群人在某種思想的指導下,權衡再三而對某些原則上的和理論的對制度或規范作出的一種取捨(當然,這一群人是制定法律的所有參與者)。在我國,無論是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還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法制文明,它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因為這是黨和國家的指導思想。中國共產黨代表中國工人階級的利益,同時也代表中國人民和整個中華民族的利益,它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黨領導人民通過國家權力機關制定憲法和各項法律。因此,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價值取向也必定會在我國現行法律留下一定的痕跡。這一點,決定了我國現有的和將來一段時期內頒布的法律不會 「姓私」!這也就決定了物權法對公有財產的特殊保護,而不是學理上所謂的絕對「平等保護」。

其次,這是由法律本身的階級屬性決定的。
法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集中體現,統治階級為了維護本階級的利益和需要,利用手中掌握的國家權力把本階級的利益和需求上升為法律,並以國家機器暴力來保障其實施,使之獲得普遍遵行的效力,從而維護有利於本階級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這就使得法律被打上了階級的烙印,任何哪一部法律都不可能超越階級的管領范圍而實施。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的執政黨,是中國人民建設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黨通過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指導和規范國家生活,體現了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就決定了在現階段我們國家的法律必須 「姓公」而不能夠 「姓私」!

再次,這是由我國的具體國情決定的。
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公有制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特徵和社會主義制度的經濟基礎。現在,我國還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水平不高並且發長不平衡,人口多壓力大,人均資源有限,綜合國力亟待增強,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必須進一步提高。所有這一切都決定了我國法律制度的根本使命: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這也是我國法律的本質屬性,由此而來的法律必定會帶有很濃重的「公有」色彩,要 「集體」地大范圍地實現富裕。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法律除了自身一定的預見性前展性,更多的是對既定事實的肯定,我國的物權法也逃不出這樣一個邏輯圈。

最後,物權法的出台是一個政治問題,而不是學術問題,我們不能總拿學理中的理想狀態與現實相比較的,那樣我們失望、傷心純粹是自找的。當然,基於法律自身一定的滯後性,法律的不適宜會暴露出來,而我們的黨和國家一定會採取措施填補「真空地帶」、彌補其中的漏洞,當然這要靠所有我們這些法學實務工作者的努力。不過我堅信:肯定會有一部更加適合我國國情的物權法出台的,就在我們期待的不久的將來。
2007年11月15日

⑹ 我覺得中國自從秦朝之後其實就不能叫做封建主義社會有道理嗎

對於「 封建社會」定義的闡釋,由於對馬克思主義社會形態學說理解不同,學術界對中國是否存在封建主義社會,中國何時進入封建主義社會,如何看待中國封建社會與西歐封建社會的差別等問題一直存在分歧。「 西周封建說」、「 戰國封建說」、「 秦漢封建說」等諸種說法,在學界的爭論直至今天也沒有停息過。 封建主義(feudalism):歐洲從9世紀到大約15世紀建立在以封地采邑的形式佔有全部土地,及由此而建立的領主與封臣的關系基礎上的政治經濟體系,以佃農的效忠、服兵役以及沒收財產為特徵。(摘自美國傳統詞典) 簡單的說,封建的含義就是「封土地、建諸侯」,「封土建國」,「封邦建國」,其實真正意義上的封建社會是周朝,秦以後應該叫君主集權制!(摘自網路知道)
編輯本段詳細釋義
封建的概念是:天下(江山)不為公,分封給一個個諸侯貴族,或如希臘部落自成割據。封建社會的中央集權是通過戰爭或部落城邦的聯盟而形成一個按中央契約、地方納貢、收稅、派捐來運轉的體系。封建的核心內容是:對少數群體分封特權,並統治大多數人,如王公貴族或希臘的公民。封建社會的特徵是:物權統治一切。而皇權帝國主義的人權卻又高於物權,它是由皇權支配物權的。因此與封建主義相對的是皇權帝國主義。 中國從西周開始就是個典型,它有著完善的封建制度。秦代開始進入皇權帝國主義,皇權帝國主義的繼承者必然是三民主義,即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或大同主義民主的概念是:人民當家做主。在世界歷史上唯一實現過的是在中國1949年到1979年。
編輯本段備注
註:中國近代史上分舊民主主義時期及新民主主義時期,從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始到1919年五四運動之前叫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由非無產階級領導,而從五四運動之後,無產階級開始豋上歷史舞台,並開始掀起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這場革命一直持續到新中國的建國時期。在這109年中,中國的性質是這樣轉變的:由封建王朝(封建主義)——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新中國成立,新中國開始時期是實行社會主義的社會制度,只是後來慢慢的就變為另一個社會主義的社會制度了,在這兩個社會主義運作期間,是有一個過渡時期存在的,而這個新中國就是現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至於說南京國民政府(1927蔣介石建立)它雖屬於資產階級性質,但是它代表了大地主、大資本家的利益,所以還是封建主義。

⑺ 物權法的背景

物權法是調整有形財產關系的法律,調整無形財產關系的法律主要有合同法、商標法、專利法、著作權法等法律。

《物權法》產生背景

1998年,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託9名專家學者組成民法物權法草案起草工作小組,並預定完善中國民法的三個步驟。第一步是制定統一的《合同法》;第二步是起草《物權法》,實現財產規則的統一完善;最後制訂一部科學完善的中國民法典。《合同法》已於1999年頒布實施;《物權法》草案徵求意見稿經過多方研討、論證,幾易其稿,漸成規模。從《民法》構成上來說,《物權法》草案其實就是民法物權法草案的第二部分,分為總則、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佔有五個部分。

2002年12月,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對民法草案進行了初次審議。草案分為九編,即總則、物權法、合同法、人格權法、婚姻法、收養法、繼承法、侵權責任法、涉外民事關系的法律適用法,共1209條。這是迄今為止我國條文最多的法律草案。

2004年10月底,在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上,《物權法》被第二次提請審議。許多委員在分組討論時都贊成這部法律經過認真審議盡快通過付諸實施。

2005年3月5日,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將討論審議《物權法》草案。

⑻ 請問「社會黨」的概念是如何形成的社會黨和共產黨有什麼區別呢

共產黨是馬克思發起的第一國際倡導的黨,社會黨是恩格斯發起第二國際倡導的黨,它又叫社會民主黨,現存由第二國際而生的社會黨國際。

1903年,俄國的馬克思主義者在布魯塞爾和倫敦舉行第二次黨的代表大會。列寧等政治流亡者和俄國地下組織的代表,以及社會民主黨人和較小組織的成員都參加了大會。代表大會原來的目的是要統一全俄馬克思主義組織,但實際上卻使它永遠分裂了。大會產生了兩個派別,分別自稱為「布爾什維克」(或多數派)和「孟什維克」(或少數派)。列寧是這次分裂的主要發起人,因而是布爾什維主義的奠基者,布爾什維克是看重第一國際的,看重共產黨的。

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叫社會黨,《新青年》從第八卷第一號起,就成為了該組織的機關刊物。在1920年9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上,發表了陳獨秀的《對於時局之我見》一文。他在文中說:「昨天有兩個相信社會主義的青年,問我對於時局的意見」,「我以社會主義者的見地略述如下:『吾黨對於法律的態度,既不像法律家那樣迷信它,也不像無政府黨根本排斥它;我們希望……終久有社會黨的立法、勞動者的國家出現的一日』」。

共產黨重共產,社會黨重民主,它們有物權和人權的分別,其實,理想的社會應共權和共產都應具備。

閱讀全文

與物權和共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