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論述著作權法的完善

論述著作權法的完善

發布時間:2021-11-29 08:44:56

⑴ 對目前的著作權法的修改及完善有何建議

建議與律師面談較妥。

⑵ 中國著作權法的不完善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

中國的著作權法不完善嗎?開什麼玩笑。

當然,沒有百分之百的完美法律。與其他國家相比,國內的著作權法也不差哪裡。

國內的著作權法在於實施保護的問題。如大量的盜版書籍、音像製品,網路上的盜版等等問題無法杜絕。不過在於國內形勢上來說,這個對國民是有利的。如國外的一些技術性書籍、論文等,很貴的,確認要正版?

  1. 有些國家著作權法中,作品保護時間要比國內要長。

  2. 教育方面也要收取材料復制費用。(如:教授講一些國外教材時,復制其中幾頁內容發給底下學生,這個在有些國家要交錢的。)

  3. 有外國歌曲的練歌房,也要交費,而這個費用要給外國人。

    等等

如:以上1、2、3條都要添加到國內的著作權法中嗎?

這不是不完善,這是對國人的一種保護,著作權法的宗旨是什麼?是讓本國繁榮富強為前提下,立法的。

⑶ 完善我國著作權保護制度的建議

一、引入著作權集體管理制度,方便著作權人實現權利,進一步與國際著作權制度接軌

著作權歸著作權人,著作權應由著作權人或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行使,修改前的著作權法第四條第二款就是這樣規定的:「著作權人行使著作權,不得違反憲法和法律,不得損害公共利益」。著作權法修改後,在這方面增加了集體管理組織的規定:「著作權人和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可以授權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行使著作權或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被授權後,可以以自己的名義為著作權人和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主張權利,並可以作為當事人進行涉及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訴訟、仲裁活動。」「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是非營利性組織,其設立方式、權利義務、著作權許可使用費的收取和分配,以及對其監督和管理由國務院另行規定 。」由此條我們可以明確,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得到授權後,可以以自己的名義幫助權利人實現著作權或權利人著作權受侵犯後代行救濟權。

著作權集體管理是指眾多的作者通過一個統一的機構,即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共同行使他們的權利。在西方,著作權集體管理制度已有200多年的發展歷史。發達國家在這方面已有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經驗。我國1990年著作權法制定時,就有專家提出將集體管理組織寫進,鑒於當時許多人對這個組織不夠了解,且我國又缺少相關實踐經驗,故未寫入。但在實踐領域,相繼出現一些對某一方面著作權進行集體管理的組織,如1992年成立的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1998年成立的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均在各自領域發揮了積極作用。

修改後的著作權法規定了權利體系完善的著作權,體現於著作權法第十條。這些權利中,有些由著作權人自己行使,如發行權、改編權、展覽權等;但有些權利著作權人無法或很難控制,如復制權。我國著作權法規定了報刊轉載等形式的作品使用制度,一旦作品在大范圍內被多次轉載,其作者獲得稿酬權利是很難得以有效保護的;再如音樂作品的廣播權,作者不可能知悉所有播放其作品的電台、電視台,其相應的財產權也難以實現,等等。對此,在知識產權制度發達的國家,作者往往通過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來實現自己的權利,由集體管理組織代表作者去履行義務許可、收取費用,已成為行之有效的管理作者權利的手段。在這次著作權法修訂中,對著作權集體管理制度作出原則性的規定,在立法上是一大進步。

通過專業性集體管理組織來行使著作權或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對權利人來說,可節約權利實現或救濟的成本,使權利得到充分的維護;對國家而言,也便於實施著作權管理,同時與世界知識產權制度接軌;從整個社會來看,有利於維護權利人的創作積極性,激發創造性,促進科技文化進步。

二、擴大行政處罰范圍和行政處罰種類,強化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行政執法力度

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中國知識產權法律規定了司法保護和行政保護的「雙軌制」〔2〕。有人主張在知識產權保護中,應強化司法保護,淡化行政保護,以防止行政力量對知識產權的過多干預〔3〕。但是,知識產權糾紛數量多、影響大、專業性強,全通過司法解決是困難的,而行政保護具有速度快、程序簡便的特點,能及時處理糾紛,節約成本;並且行政保護具有主動性,對維護知識產權法律秩序、促進公平競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再者,國際知識產權組織也承認並支持對知識產權的行政保護,故修改後的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均規定了行政保護,並且予以強化,在著作權法修改中主要體現於以下兩個方面:

1、擴大行政處罰范圍

與原著作權法第四十六條比較可以看出,修改後的著作權法新增了以下行政處罰情形(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1)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即使不以營利為目的,向公眾傳播著作權人的作品,也可給予行政處罰,並且這種傳播方式不限於復制、發行,還包括表演、放映、廣播、匯編以及通過信息網路傳播等方式;(2)未經表演者許可,復制、發行錄有其表演的錄音、錄像製品,或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表演的,或者未經錄音錄像者同意,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製作的錄音、錄像製品的;(3)未經著作權人或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故意避開或者破壞權利人為其作品、錄音錄像製品等採取的保護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技術措施的,或者故意刪除或改變作品、錄音錄像製品等的權利管理電子信息的;(4)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的,且不限於美術作品。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行政處罰在著作權領域所涉程度和廣度均得以加強,這一方面是基於著作權客體范圍的發展變化,新的權利客體需要行政救濟;另一方面也是考慮到當前盜版活動猖獗,雖經多年整治,仍未遏制其泛濫勢頭,且這越來越嚴重影響到我國的國際聲譽,不利於我國與世界知識產權的交流,需要發揮行政機關主動、迅速的執法作用。

2、擴大行政處罰范圍

原著作權法規定的行政處罰種類主要是沒收非法所得和罰款;修改後,新增了沒收、銷毀侵權復製品及沒收用於製作侵權復製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即除侵權所得外,侵權製品及實施侵權行為的資料也予以沒收,這一方面增強了處罰色彩,在一定程度上也可消除侵權人後續侵權行為發生的可能性,能收到較好的打擊效果。

三、完善司法程序,採用過錯推定原則,規定法定賠償制度

1、 規定了臨時保護措施

為及時制止侵權行為,保存有可能的證據,為認定侵權打下基礎,WTO知識產權協議要求成員國司法當局採取及時有效的臨時措施,如臨時禁令、證據保全措施等,這也是英美法系、大陸法系國家的普遍做法。

我國現行法律制度中,侵權構成應具備「有損害後果存在」的要件,因此,在立法中不存在對即將發生的侵權的司法救濟,也不存在針對此類行為所採取的臨時禁令措施。民事訴訟法第74條規定:在證據可能或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訴訟參與人可以向法院申請證據保全,法院也可以主動採取保全措施。但這種措施只有在有關實體爭議的訴訟中採取。基於此,在以往的著作權司法實踐中,經常發生由於沒有及時採取措施,致使侵權行為不能及時制止,侵權證據滅失,侵務人得不到應有處罰、權利人得不到應有保護的後果,削弱了司法保護力度。著作權法修改後,增加訴前禁止令、財產保全和證據保全的規定,突破了傳統侵權構成理論,是立法上的又一重大進步,這樣可避免侵權行為的進一步發生和擴大;及時保全和固定侵權證據,便於法院查明案件;有力維護權利人合法權益。

2、確立過錯推定的歸責原則

我國民事訴訟舉證責任原則是「誰主張,誰舉證」,按此規定,在著作權領域,如果權利人發現侵權行為,提起訴訟後權利人要提出證據證明侵權人侵犯了自己的權利。但著作權侵權行為有自己的特點,侵權行為數量上日益增多,方式上越來越專業化,領域涉及也越來越廣,這給被侵權人舉證帶來相當大困難。如著作權人要訴數年來久治不除的盜版行為,就要舉證證明成立盜版行為。但事實上,盜版行為被權利人發現後,盜版行為人往往不提供盜版製品的來源,以各種借口來掩蓋盜版製品的非法性,權利人僅憑自己的力量是很難舉出有力反證的,這種舉證責任的分配給侵權事實認定帶來相當大的難度,同時也易使權利人在主張自己權利時存在畏難情緒,怕無功而返,甚至搭上一筆不小的訴訟費用。這種對權利人不利的局面在著作權法修改後得以扭轉。修改後的著作權法第五十二條規定:「復製品的出版者、製作者不能證明其出版、製作有合法授權的,復製品的發行者或者電影作品或者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體、錄音錄像製品的出租者不能證明其發行、出租的復製品有合法來源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該條採用了倒置的舉證責任,要求復製品或其他製品的出版者、製作者、發行者以及出租者在其利用製品時,必須履行注意義務,確保其行為的合法性,否則就有可能承擔法律責任。著作權法所確立的過錯推定原則,對著作權的實施,對完善著作權糾紛訴訟制度具有重要意義。

3、細化賠償規定,增加法定賠償數額

修改前的著作權法對賠償問題僅作出原則性規定,修改後予以細化。著作權法第四十八條列出了幾種賠償數額確定方法:(1)按權利人的實際損失賠償;(2)按侵權人的違法所得賠償;(3)按法定賠償數額賠償。法定賠償數額確立後,即使權利人的實際損失和侵權人違法所得難以確定,人民法院仍可以根據侵權行為的社會影響、侵權情節、侵權范圍等,在法律規定的限額內判令侵權人予以判賠,避免了過去那種「贏了官司輸了錢」的尷尬局面,將對權利人的保護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符合國際通行做法。同時,該制度的確立,也豐富了我國民事賠償制度。

知識產權隨經濟、科技、文化的發展而快速發展的特性,決定了著作權法的修改不是一勞永逸的,但修訂後的著作權法,無論是在立法內容亦或是在立法技術上均達到了國際水平,面對撲面而來的知識經濟浪潮,面對國際社會對知識產權保護的日趨完善,相信我國著作權保護制度完全可以滿足時代要求,能為我國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和有力的司法保障。

⑷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完善嗎

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在新一輪修訂中。
目前的法律已經對權利和侵權類型回等,作出了明確答規定。但是隨著數字時代的發展,一些新現象,新定義,也需要不斷被納入法律監管體系中去。所以法律需要不斷修訂並完善。
如果是劇本、小說、漫畫需要登記著作權,可以上可以在中國版權保護中心DCI體系示範平台——雲萊塢上登記。線上可以完成全部流程,而且沒有費用,可以獲得版權登記證書

⑸ 中國著作權法的不完善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

首先,我是法律的門外漢,對我國的著作權現狀曾有所耳聞,但是對我國的著作權法完全不了解。最近因為工作的關系,接觸到了部分相關工作,才真正認識到我國的著作權現狀之糟糕。

我的boss大人曾在國內多家核心期刊發表過專業論文,近日boss大人受新加坡某出版社(該出版社總部在英國)邀請,准備出版一本英文著作。目前准備活動已經進行到了最後一部分,因為著作中涉及很多參考文獻,其中大量使用了boss大人本人曾發表過的論文和他的學生的畢業學位論文中的內容、數據和圖表,該家國外出版社要求boss大人向這些引用的文獻的版權所有者獲得版權使用授權申請。
當時我完全不了解新加坡和中國的著作權相關法律法規,也因此開始了長達幾個月的漫長工作。
首先,國內大部分出版社都表示論文著作權優先屬於作者,並允許作者免費使用。但是在面對一些不夠專業也不是很願意合作的出版人,我還是遇到了很多刁難。在面對該出版社的制式版權授權表格時國內某位核心期刊的主編表示「看不懂,不知道在說什麼」。而我接觸的將近80%的出版社則表示「以前從來沒辦過」。對此,我或許可以得出一個合理的假設,此前很多作者是否也在類似事件上碰過釘子,因此打擊到了他們出版著作的積極性呢?
而在索取學位論文的版權時,我卻遇到了很多麻煩。似乎,我國並沒有明確規定這些學位論文的版權歸屬,或者說我詢問的所有機構和個人都不了解。有稱其版權屬於作者個人的,也有認為是作者和導師共同享有,也有認為是屬於高校。至少,到目前我還沒有明確得知這一 著作權歸屬問題。
僅以個人經歷,熱烈呼籲我國盡快完善著作權法。

⑹ 1:論述我國《著作權法》中關於著作權的主要內容。

第二章復著作權
制第一節著作權人及其權利
第二節著作權歸屬
第三節權利的保護期
第四節權利的限制
第三章著作權許可使用和轉讓合同
第四章出版、表演、錄音錄像、 播放
第一節圖書、報刊的出版
第二節表演
第三節錄音錄像
第四節廣播電台、電視台播放
第五章法律責任和執法措施
直接找份 著作權 法 看看就好了啊,你寫論文啊

⑺ 新修改的著作權法明年施行,具體修改了哪些方面

”新修改的著作權法明年施行,新修改的著作權法還對“作品”的定義作 出了調整,將現行法律中“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的表述修改為“視聽作品”。


針對監管部門執法手段偏少、偏軟的問題,新修改的著作權法規定,主管著作權的部門對涉嫌侵犯著作權和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行為進行查處時,可以詢問當事人,調查與涉嫌違法行為有關的情況;對當事人涉嫌違法行為的場所和物品實施現場檢查;查閱、復制與涉嫌違法行為有關的合同、發票、賬簿及其他有關資料;可以查封或者扣押涉嫌違法行為的場所和物品。

新修改的著作權法還明確,為保護著作權和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權利人可以採取技術措施。

⑻ 新修改的著作權法完善了什麼規定

據新華社北京11月11日電(記者白陽 史競男) 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著作權法的決定,自明年6月1日起施行。修改後的著作權法完善了網路空間著作權保護的有關規定,特別是大幅提高侵權法定賠償額上限和明確懲罰性賠償原則等,為創作者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進一步「撐腰」。
著作權維權「得不償失」,是當前著作權保護的一大難點。新修改的著作權法規定了一系列懲罰措施,大幅提高了侵權違法成本。對於故意侵權,情節嚴重的,可以適用賠償數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權利人的實際損失、侵權人的違法所得、權利使用費難以計算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五百元以上五百萬元以下的賠償。
新修改的著作權法還對「作品」的定義作出了調整,將現行法律中「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的表述修改為「視聽作品」。這意味著著作權保護的范圍進一步擴大,網路短視頻等新類型作品將獲得有力的法律保護。

⑼ 題目:淺談《著作權法》對於維護版權市場運行秩序所起的重要作用。1200字以上

、知識產權戰略的地位和作用

(一)知識、知識產權、知識產權制度
知識是一種認識,是人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實踐中所獲得的認識和經驗的總和;知識是一種資源,是生產諸要素中最重要的一種資源;知識是一種財富,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知識是一種力量,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最重要的力量。21世紀是人類不斷創造、積累、傳播和應用知識的世紀,人類將運用知識創造財富,增加人民福利,促進經濟發 展,推動社會進步。
知識產權是一種法權,它是民事主體在科學、技術、文化、藝術領域里對其智力創造成果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知識產權是一種無形財產,它具有無形性、專有性、時間性、地域性等特點,具有可觀的經濟價值;知識產權是一種標志,是一個國家文明和發達程度的標志,也是一個國家綜合競爭能力的標志;知識產權又是一種競爭資源,它是國家和企業參與競爭,求得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競爭資源。知識產權從本質上講,是智力成果在 市場交易中獲得的權利。因此,知識產權的產生、行使和保護是與 市場交易息息相關的。
知識產權制度是當今國際上通行的通過維護人類創造特權,從而促進人類解放、加速生產力發展最有效的一種法律制度。知識產權制度「像一把開啟束縛人類創造力枷鎖的鑰匙,為發揮人的聰明才智提供了廣闊的新 天地」(劉春田《中國知識產權二十年》)。知識
產權制度在激發人們的創造熱情,優化配置資源,引進外來科技、文化等方面具有無可比擬的作用,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加速器。

(二)知識產權戰略
「戰略」一詞源於軍事學,毛澤東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中就提到:「戰略問題是研究戰爭全局的規律性的東西」。從軍事學的角度看,戰略可以定義為研究戰爭全局的規律性的科學,是指對戰爭全局的謀劃指導。我國《辭海》對「戰略」一詞所下的定義是:戰略是重大的、帶有全局性的或決定全局的謀劃。從這個定義出發,我們對「戰略」有以下幾點理解:一是戰略是一種謀劃,是一種對涉及重大的、帶全局性的事件的謀劃;二是戰略是分層次的,有國家的戰略和地方的戰略,有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教育不同行業的戰略;三是戰略具有系統結構,要解決重大的、帶全局性的問題或事件,則要有戰略思想、戰略目標、戰略方案、戰略步 驟、戰略重點等。
知識產權戰略可以理解為:有效地運用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為充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獲得和保持競爭優勢並遏制競爭對手,謀求最佳的經濟利益而進行的全局性謀劃和採取的重要策略和手段。知識產權戰略可分三個不同的層次;國家知識產權戰略、行業知識產權戰略和企業的知識產權戰略。

(三)知識產權戰略的地位與作用
改革開放20年來,一方面我國經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人均GNP從1980年的290美元,上升到2000年的840美元,創造了「人類發展的奇跡」;另一方面與發達國家相比,如2000年美國人均GNP為34100美元,日本人均GNP為35620美元,仍有很大的差距。我國面對著實施怎樣的發展戰略,才能盡快的趕上或接近世界發達國家水平的新問題。 21世紀,人類進入了知識經濟的新時代。知識經濟就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在知識經濟中,知識成為生產諸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國內外的實踐證明,知識對經濟增長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世界銀行曾對許多國家經濟增長差異進行的分析表明,物質資本只能解釋這些差異的不到30%,其餘的70%以上直接或者間接地取決於構成全要素生產率(TFP)的無形因素,主要是知識因素。有資料統計,當今世界在20世紀初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20%,20世紀中葉上升到50%左右,20世紀80年代上升到60%~80%。技術進步對經濟的貢獻已明顯超過資本和勞動的貢獻。由於美國、日本、韓國成功地實施了知識產權戰略,使知識在經濟增長中所佔的比重達到70%以上。然而知識產權對經濟增長的作用並不是自然而然產生的,它是與知識產權資源在一個國家中的優化配置、有效利用、全面實施密切相關的。據統計,近20年來,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資本和勞動力投入佔72%,技術進步佔28%。與發達國家相比,既有很大差距,又有很大 的發展空間。
由此可見,知識產權戰略在我國經濟發展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正確地制定和有效地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對於優化資源配置,激發創造熱情,促進技術進步,保 持競爭優勢,推動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對我國知識產權戰略的思考

(一)對我國知識產權戰略目標的思考
1.確定我國知識產權戰略目標的原則
由於知識產權具有時間性、地域性和專有性的特點,制定我國知識產權戰略目標的基本原則就是要充分考慮我國的國情、技術、經濟和社會所處的發展階段以及世界發展的大趨勢,適應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戰略目標的需要。
首先,從我國知識產權基本國情看,到2002年底,我國專利受理總量累計達到1622631件,注冊商標總量達到166.5萬件,版權保護等也在突飛猛進地發展。如果單用這幾個數據來衡量,我國已經進入了世界知識產權大國的行列。但從每百萬居民知識產權擁有量來考察,我國又不是知識產權強國。據1998年世界銀行統計,日本每百萬人口居民申請國內專利數為2837件,居世界131個國家之首。美國為518件,排名第8。而我國僅有11件,排在第48位。差距何等之大。如果按照知識產權的綜合指標來考察,中國並非是知識產權強國。此外,我國的經濟實力、科技水平、自主知識產權競爭能力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 在較大差距。
其次,從世界知識產權制度變化的大趨勢看,發達國家不斷地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大幅度提升知識產權保護水平,制定並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極力推進國際知識產權規則的變革,實行知識產權制度直接與貿易掛鉤。我們要對這種發展態勢進行跟蹤和研究,及時制定 相應的對策。
第三,要堅持走自己的發展道路,我國知識產權發展戰略應在充分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的基礎上,立足於如何使這一戰略更加適應我國自身經濟、科技、文化發展的需要。立足於如何更有效地維護我們的國家利益,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和國家主權,盡快制定出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知識產權發展戰略。
2.我國知識產權的戰略目標
根據上述的原則,我國知識產權發展的戰略目標是:從國家的整體利益出發,以培育和發展國家綜合競爭能力為龍頭,以大幅度提高自主知識產權的數量和質量為核心,以提高知識產權保護和管理的綜合能力為重點,以推動技術創新、技術擴散,提高產業技術水平為目的,以完善知識產權的法律環境、政策環境、市場環境為內容,實現我國由知識產權大國到知識產權強國的轉變。使我國知識產權工作真正地做到為我國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發展服務,為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服務,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服務。
3.我國知識產權戰略的基本內容
戰略具有系統結構,它包括戰略思想、戰略目標、戰略途徑、戰略方案、政策法規、動態調節等。戰略思想是一種總體考慮,屬於觀念范疇,是形成戰略的前提,決定戰略的總方針。戰略目標是沿著戰略思想所指引的方向實現的目標,它應符合實際,符合歷史發展趨勢。戰略途徑是指為實現戰略目標所選擇的有效路徑。戰略方案是實現戰略目標而採取的方案、手段 等。
我國知識產權戰略的基本內容應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一是指導思想(或戰略思想),根據我國國情和所處的發展階段,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是我國實現四個現代化的重要手段;二是戰略目標,簡單地講就是要實現由知識產權大國向知識產權強國的過渡;三是戰略途徑,實行「兩條腿走路」的策略,一抓技術引進,二抓自主知識產權;四是政策法律,要建立健全創造、保護、利用知識產權的法律和政策體系;五是組織保障,明確各級政府部門在實施知識產權戰略中的地位、作用和職責,建立政府部門與企業之間的溝通渠道,加強知識產權相關部門之間的合作與協調;六是戰略方案,應指出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所採取的策略、步驟和重點,包括加強知識產權制度的基礎設施建設(軟體和硬體);七是制定面向21世紀的國家知識產權戰略規劃,行業和企業制定各自的知識產權戰略規劃;八是加速培養多層次的知識產權專業人才,提高全民的知識產權意識。

(二)對我國知識產權戰略途徑的思考
1. 正確認識我國的科技國情
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還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僅在經濟上與發達國家有較大的差距,而且在科技方面也與發達國家有較大的差距,具體表現在以下 幾個方面:
一是我國與發達國家在知識創新能力方面有較大的差距。國際上通常以在《科學引文索引(SCI)》發表文章的多少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知識創新能力。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表的《1998年世界科學報告》統計,1995年中國以出版物衡量的科學成果僅佔世界總數的1.6%,同期印度和中亞地區這一比例為2.1%,日本和新興工業國家為10.1%,西歐為35.8%,獨聯體國家為4.0%,北美地區為38%,大洋洲為2.8%。發達國家佔93.1%。1990—1995年期間,在SCI發表論文總數排列前20個國家中,中國居第15位,排在荷蘭、西班牙、印 度、瑞典、瑞士之後。
二是我國與發達國家在技術創新能力方面的差距也十分顯著。國際上把每百萬人口居民申請國內發明專利數來衡量一個國家技術創新能力的重要標准。據世界銀行統計,1999年我國每百萬人口居民申請國內發明專利數為12件,排在第44位。與日本的2846件,韓國的1189件相比差距甚大。再從技術創 新經費投入和人員投入看,與發達國家相比也有較大的差距。據世界銀行統計,2000年我國技術創新經費投入(R&D)占國民總收入(GNP)的比例為1%,低於世界平均值2.1%;2000年我國每萬人口中從事研究和開發的科學家和工程師為5人,遠低於發達國家平均 的33人。
三是我國科技產出效率大大低於世界平均值。1995年,根據研究與開發的成果佔世界總量比重與研究開發支出佔世界總量之比,中國SCI投入產出效率僅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1/3,中國歐洲專利投入產出效率僅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2%。中國美國專利投入產出效率僅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4%。如果我們用單位科技人員SCI和專利數作為衡量科技勞動生產率的話,那麼中國科技人員的勞動生產率也大大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從總體上看,我國既不是世界知識創新大國,也不是世界技術創新大國,無論是SCI論文數還是專利數佔世界總量的比重,不僅大大低於我國人口佔世界總人口的比重(21.3%),而且也明顯低於我國GDP佔世界總數的比重(10%以上),而發達國家在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方面均占絕對優勢。
2.我國應採取的知識產權戰略途徑
為了實現我國由知識產權大國向知識產權強國過渡的戰略目標,使知識產權在振興我國科技和經濟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根據我國的基本國情、科技國情以及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目標,借鑒國外的有益經驗,建議我國知識產權戰略途徑實行「兩條腿走路」的方針,既抓引進技術,又抓自主知識產權,具體可分階段進行:在現階段(大約2000年至2010年)應以引進技術(專利)為主,有重點地開發自主知識產權,一方面積極引進發達國家的技術和裝備,進而消化吸收、技術創新,並形成自主的技術和專利。這樣做既能節省時間和成本,又可能跨越某些技術發展階段,直接採用國際最新實用性技術,這是事半功倍的事情;另一方面,要積極地有選擇有重點地開發自主知識產權;第二階段(大約2010年至2020年)應以技術引進和開發自主知識產權並重;第三階段(大約2020年至2030年)應以開發自主知識產權為主,以技術引進為 輔。
在經濟全球化和加入WTO的形勢下,要正確地理解和處理引進技術和自主開發的關系。自主開發不一定要自己去研究開發每一個單項技術,可以通過成熟技術的自主集成獲得集成技術的知識產權;自主開發不必從頭做起,可利用已有技術改進和創新;自主開發不一定是自己獨立開發,可以開展國際合作;自主開發不等於完全利用中資進行開發,可以吸引外資進行開發,但應注意知識產權的歸屬等國際合作中的知識產權問題,要依法約定。

(三)對政府在知識產權戰略中作用的思考
政府是國家行政機關,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它應按照代表先進生產力、先進文化、最廣大 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要求,履行自己的職責。對於政府 在知識產權戰略中應扮演什麼角色,承擔什麼責任,發揮什麼作用,歸納起來主要是:

1.整合知識產權管理資源,組建國家知識產權部 政府需要整合全國的知識產權管理資源,將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版權局合並,組建一個統一、權威、高效的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國家知識產權部,負責管理全國的知識產權工作。同時,考慮到知識產權涉及眾多部門和領域,需要與國外及國際組織打交道,也可以借鑒日本的經驗成立知識產權戰略部,以利對外事務的協調管理。
2.完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 知識產權本身就是依法獲得的一種權利,需要依法保護和管理。同時,由於知識產權具有地域性和時間性的特點,知識產權法律體系又需要因時間、地域的變化而不斷地修正和完善。修訂和完善知識產權法律,一要符合國際知識產權保護規則適時完善我國的法律體系,遵守我國已經加入的國際公約;二要充分考慮我國的國情,保護國家利益,保護權利人的利益,推動我國經濟、科技和社會發展。
3.制定和完善與知識產權戰略相關的政策 政策是指國家為實現一定歷史時期的路線而制定的行動准則。政策比法律更靈活、更快捷。制定和完善與知識產權戰略相關的政策,主要有:一是政府增加對知識創新經費的投入;二是政府大力發展國際貿易,鼓勵引進國外新技術,特別是要吸引跨國公司投資R&D和高新技術產業;三是政府制定鼓勵創新的知識產權權屬政策和獎勵政策;四是政府制定有利於高新技術利用和擴散的政策,知識產權只有在使用中才能產生效益,因此政府對各類知識產權應制定寬松的、有利於技術利用和擴散的政策。
4.建立和維護公正的市場秩序 知識產權制度是市場經濟的產物,知識產權的運行應遵循市場經濟的規律,依靠市場發揮知識產權的作用。知識產權市場的主體是知識產權的擁有者和使用者,知識產權市場的客體是知識產權和知識產品,知識產權的運行機制就是市場運行的機制,既包括一般的市場運行機制即供求機制、風險機制、競爭機制,也包括知識產權市場特有的轉化機制和產權約束機制。 政府要通過行政權力建立和維護公正的市場秩序。
首先,要通過制定法律和政策,如《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及相關的政策等,建立公正的市場秩序,使知識產權的生產、運行、轉化等能夠做到公正的市場化。應明確規定職務發明可以參與分配,分配比例由市場效益決定;知識產權入股市場化,由市場決定知識產權投資人的入股比例;知識產權轉化的市場化,運用市場機制,引導社會資本投向知識產權轉化,來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 益。
其次,要通過行政執法維護公正的市場秩序,嚴厲打擊假冒偽劣、非法仿製和一切違反知識產權法律法規的行為。
第三,政府採取措施,逐步在我國建立起信用制度。誠信是市場經濟的基礎,信用環境是知識產權市場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政府應通過多種途徑,採取多種措施,在我國逐步地建立起信用制度,以維護公正的社會秩序。
5.加強知識產權技術支撐體系的建設 知識產權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是通過知識產權信息的收集、傳播和利用來實現的,知識產權信息是一種集技術、法律、商務、信息於一體的綜合性信息資源,這種信息具有新穎性、全面性、系統性和便捷性。它包括專利信息、商標信息、版權信息等。僅就專利信息而言,全世界發布的專利文獻總數已達3000多萬件,並以每年100多萬件的速度增長。世界上每年發明成果的90%~95%都能在專利文獻中找到,藉助於專利文獻提供的技術和法律信息,可以縮短科研時間40%,節省科研經費60%。 21世紀是信息世紀,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知識產權信息的收集、貯存、傳播和利用,並把高新技術成果運用於信息管理,實現了存貯載體光碟化、磁介質化,檢索方式計算機化、聯機化、網路化。我國自20世紀80年代起已設有62個專利文獻服務網點。自1998年起,國家知識產權局開始實施中國專利信息工程,該工程預計2005年完成。屆時將形成包括省級專利機關、重點城市、大企業、科研單位和高等院校等1000多家網點單位在內的專利信息網,實現全國專利信息資源共享。建議在此基礎上,國家增加投入,擴展信息范圍,把商標、版權等知識產權信息包括在內。擴大地域范圍,把省會城市、知識產權行業協會、企業協會等都包括在內。建立一個信息資源豐富、管理規范的知識產權信息服務體系。

(四)對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的思考
企業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主體,也是利用知識產權資源、實施知識產權戰略的主戰場,制定和實施企業知識產權戰略對於我國經濟和技術的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1.我國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的現狀
我國共有大中型企業10萬多個,加上中小企業和鄉鎮企業共有3500多萬個。2000年,我國企業共申請各種專利45862件,僅占國內申請總數的1/3左右。如果按全國10萬家大中型企業計算,每個大中型企業的年專利申請量只有0.46件,也就是說平均有一半的大中型企業一年也沒有提出一件專利申請。從1985年到2000年,我國各類企業共申請各類專利211635件,按此計算,16年來平均每個企業申請專利只有0.0064件,平均每個大中型企業申請專利只有2件,這與日本有的大企業年專利申請超過2萬件相比,差距何等之大。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的調查,我國企業專利技術實施率約為40%左右,比發達國家平 均專利實施率60%要低,比日本和美國70%~80%的實施率更低。
2.實施企業知識產權戰略
企業知識產權戰略,就是企業為獲取並保持市場競爭優勢,運用知識產權保護制度,謀取最佳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策略和手段。它的制定和實施對於建立企業現代化制度、促進企業結構調整、優化配置資源、推動企業技術進步、防止無形資產的流失,提高企業競爭力等方面都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並將會提升國家的綜合國力。因此,發展企業的知識產權戰略意義深遠。
3.政府對企業的政策和措施
由於我國知識產權制度起步較晚,企業的知識產權意識和能力較弱。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政府通過加強指導和服務,並制定相應的政策,提高企業管理、運用 知識產權的能力。具體講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培訓企業領導和知識產權管理人員,使他們懂得知識產權的基本知識以及企業如何利用知識產權 發展自己,提高企業的知識產權法律保護意識。
二是幫助企業建立知識產權管理機構,建議大型 企業要建立知識產權管理部門,中型企業應有專人負責,小型企業要有人兼管。在此基礎上研究和制定企業 的知識產權發展戰略。
三是建立面向企業的知識產權服務中心,為企業提供法律咨詢和知識產權信息服務,鼓勵企業申請專 利和注冊商標,並為其提供幫助,扶持企業的發展。
四是制定鼓勵企業增加R&D投入的政策。據統計,在市場經濟發達的國家中,R&D總經費中起碼50%左右來自於企業,R&D總經費支出中起碼60%用於企業,而中國R&D總經費來源於企業的僅為37%。要鼓勵企業增加對R&D的投入,政府應採取優惠政策,包括將企業R&D投入可作為所得稅抵扣項目,對企業進口新技術設備實行減免關稅,降低引進技術和先進設備成本。同時,對中小企業政策性金融機構應設立「新技術產業化貸款」(低息貸款)以支持中小企業的 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
五是制定對企業知識產權工作實行獎勵政策。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

閱讀全文

與論述著作權法的完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申請商標到哪個部門 瀏覽:762
購買無形資產的相關稅費可以抵扣嗎 瀏覽:982
商標注冊被騙怎麼辦 瀏覽:160
朗太書體版權 瀏覽:268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