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個人贈與土地使用權個人所得稅

個人贈與土地使用權個人所得稅

發布時間:2021-11-27 20:30:19

Ⅰ 個人房產捐贈給親屬,是否繳納個人所得稅

1、以下情形的房屋產權無償贈與,對當事雙方不徵收個人所得稅:(1)房屋產權所有人將房屋無償贈與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兄弟姐妹;(2)房屋產權所有人將房屋產權無償贈與對其承擔直接撫養或者贍養義務的撫養人或者贍養人;(3)房屋產權所有人死亡,依法取得房屋產權的法定繼承人、遺囑繼承人或者受遺贈人;(4)通過離婚析產的方式分割房屋產權。
除此之外,房屋產權所有人將房屋產權無償贈予他人的,受贈人因無償受贈房屋取得的受贈所得,按「其他所得」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0%。
2、個人無償贈與不動產、土地使用權,屬於下列情形之一的,暫免徵收營業稅:
(1)離婚財產分割:
(2)無償贈與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兄弟姐妹;
(3)無償贈與對其承擔直接撫養或者贍養義務的撫養人或者贍養人;
(4)房屋產權所有人死亡,依法取得房屋產權的法定繼承人、遺囑繼承人或者受遺贈人;
3、個人無償贈予行為,對受贈方按市場價格計征百分之三的契稅;
4、對雙方按市場價格計征萬分之五的印花稅。

Ⅱ 贈予房出售個人所得稅及其他稅收是怎麼徵收

贈與房產過戶稅費及所需手續
一、房產贈與涉及到的稅費負擔
(一)營業稅
依據現行營業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有關規定,單位或者個人將不動產或者土地使用權無償贈送其他單位或者個人,視同發生應稅行為,原則上,贈與人是需要繳納營業稅的,繳納營業稅的稅率是5%。
1、近親屬和具有撫養、贍養關系的人之間贈與房產,以及發生繼承、遺贈取得房產的,免徵營業稅。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金融商品買賣等營業稅若干免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09]111號)第二條規定,個人無償贈與不動產、土地使用權,屬於下列情形之一的,暫免徵收營業稅:(一)離婚財產分割;(二)無償贈與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兄弟姐妹;(三)無償贈與對其承擔直接撫養或者贍養義務的撫養人或者贍養人;(四)房屋產權所有人死亡,依法取得房屋產權的法定繼承人、遺囑繼承人或者受遺贈人。
2、其他人之間的房產贈與行為,應依法繳納營業稅。但若其他人之間贈與的房產達到一定年限的,符合免徵營業稅條件的,仍可以免徵營業稅,比如,個人將購買滿5年的住房對外贈與的,可免徵收營業稅。
(二)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
此種稅是作為附加稅來徵收的,只有在需要徵收營業稅、增值稅等稅種的前提下才會徵收,具體的徵收比例是,按應繳納營業稅的一定比例繳納,具體比例為:城建稅(7%)、教育費附加(3%)。此種稅根據法律規定,是由贈與人負擔的。
(三)契稅和印花稅
1、契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四條規定:契稅的計稅依據:(二)土地使用權贈與、房屋贈與,由徵收機關參照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的市場價格核定。因此,贈與房產的領受人是需要全額繳納契稅的。
另《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加強房地產交易個人無償贈與不動產稅收管理有關問題通知》(國稅發〔2006〕144號)中第一條第二款明確規定:「對於個人無償贈與不動產行為,應對受贈人全額徵收契稅。」
贈與房產的契稅是全額徵收的,即由受領人按照3%的比例繳納。
2、印花稅
印花稅,是需要全額繳納的,由訂立合同的雙方當事人,按照0.05%的比例繳納。
(四)個人所得稅
1、近親屬和具有撫養、贍養關系的人之間贈與房產,以及發生繼承、遺贈取得房產的,免徵個人所得稅。
依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無償受贈房屋有關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78號)第一條規定,以下情形的房屋產權無償贈與,對當事雙方不徵收個人所得稅:(一)房屋產權所有人將房屋產權無償贈與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兄弟姐妹;(二)房屋產權所有人將房屋產權無償贈與對其承擔直接撫養或者贍養義務的撫養人或者贍養人;(三)房屋產權所有人死亡,依法取得房屋產權的法定繼承人、遺囑繼承人或者受遺贈人。
2、其他人之間的贈與行為,應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房屋產權所有人將房屋產權無償贈與他人的,受贈人因無償受贈房屋取得的受贈所得,按照「經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征稅的其他所得」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0%,但可以扣除辦理房屋過戶過程中的相關稅費。
因此在贈與過程中是沒有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因此在出售時是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其個人所得稅的稅率為房屋交易總價的1%或者兩次交易的差價的20%。

Ⅲ 個人無償贈送不動產交什麼稅

一、對贈送方來說,要交:

1、營業稅:按贈送不動產稅務局核定的價格*5%

2、城市維護建設稅:營業稅額*相應稅率(市區為7%,郊區、縣城、建制鎮5%,農村1%)

3、教育費附加:營業稅額*3%

4、有可能有地方教育費附加:營業稅額*地方教育費附加比率(一般為1%-3%)

5、土地增值稅:如果該無償贈與是贈與直系親屬或承擔直接贍養義務人,或者是通過中國境內的非營利社會團體、國家機關贈與教育、民政和其他社會福利、公益事業,免徵土地增值稅。其他贈與需要交土地增值稅。

按四級超額累進稅率交稅:
增值額與扣除金額的比率不超過50%的部分,按30%的稅率,速算扣除系數0;
增值額與扣除金額的比率超過50%-100%的部分,按40%的稅率,速算扣除系數5%;
增值額與扣除金額的比率超過100%-200%的部分,按50%的稅率,速算扣除系數15%;
增值額與扣除金額的比率超過200%的部分,按60%的稅率,速算扣除系數35%

6、印花稅:對於雙方簽訂的產權轉移合同,要按合同金額*萬分之五繳納印花稅。

二、對受贈方來說,要交:

1、契稅:按稅務核定不動產計稅金額*契稅稅率,一般為1%-4%之間

2、印花稅:對於雙方簽訂的產權轉移合同,要按合同金額*萬分之五繳納印花稅

3、所得稅:除上述土地增值稅中提到的繼承及公益性捐贈以外,受讓方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稅率20%)或企業所得稅(稅率25%,小型微利企業20%)

Ⅳ 個人將房屋產權無償贈與其誰,不徵收個人所得稅。個稅證書有什麼用

1、以下情形的房屋產權無償贈與,對當事雙方不徵收個人所得稅:

(1)房屋產權所有人將房屋無償贈與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兄弟姐妹;

(2)房屋產權所有人將房屋產權無償贈與對其承擔直接撫養或者贍養義務的撫養人或者贍養人;

(3)房屋產權所有人死亡,依法取得房屋產權的法定繼承人、遺囑繼承人或者受遺贈人;

(4)通過離婚析產的方式分割房屋產權。

除此之外,房屋產權所有人將房屋產權無償贈予他人的,受贈人因無償受贈房屋取得的受贈所得,按「其他所得」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0%。

2、個人無償贈與不動產、土地使用權,屬於下列情形之一的,暫免徵收營業稅:

(1)離婚財產分割;

(2)無償贈與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兄弟姐妹;(3)無償贈與對其承擔直接撫養或者贍養義務的撫養人或者贍養人;

(4)房屋產權所有人死亡,依法取得房屋產權的法定繼承人、遺囑繼承人或者受遺贈人。

3、個人無償贈予行為,對受贈方按市場價格計征百分之三的契稅:

對於《民 法 典》規定的法人繼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土地、房屋權屬,不征契稅。非法定繼承人根據遺囑承受死者生前的土地、房屋權屬,屬於贈與行為,要征契稅。夫妻離婚財產分割,對享有家庭財產共同共有權的成員,承受被分割的家庭財產,不徵收契稅。

4、對受贈方按市場價格計征萬分之五的印花稅。

Ⅳ 母親贈予土地給兒子,需要交個人所得稅嗎,依據是什麼

如果要繳納個人所得稅,那就是繳納贈與稅。但是我們國家並沒有開征贈與稅。贈予土地使用權,對於贈予這種行為無需繳納個人所得稅,如果受贈人在接受財產後再轉讓,有一定所得的,那就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所以,給你問題的答案是:無需繳納個人所得稅,沒有依據就是依據。

Ⅵ 贈與大額資金後需要交納個人所得稅嗎

贈與的無需交納個人所得稅.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已被修正) 國務院令[1994]第142號 1994-1-28 國務院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以下簡稱稅法)的規定,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稅法第一條第一款所說的在中國境內有住所的個人,是指因戶籍、家庭、經濟利益關系而在中國境內習慣性居住的個人。 第三條 稅法第一條第一款所說的在境內居住滿一年,是指在一個納稅年度中在中國境內居住365日。臨時離境的,不扣減日數。 前款所說的臨時離境,是指在一個納稅年度中一次不超過30日或者多次累計不超過90日的離境。 第四條 稅法第一條第一款、第二款所說的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是指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所說的從中國境外取得的所得,是指來源於中國境外的所得。 第五條 下列所得,不論支付地點是否在中國境內,均為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 (一)因任職、受雇、履約等在中國境內提供勞務取得的所得; (二)將財產出租給承租人在中國境內使用而取得的所得; (三)轉讓中國境內的建築物、土地使用權等財產或者在中國境內轉讓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 (四)許可各種特許權在中國境內使用而取得的所得; (五)從中國境內的公司、企業以及其他經濟組織或者個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第六條 在中國境內無住所,但是居住一年以上五年以下的個人,其來源於中國境外的所得,經主管稅務機關批准,可以只就由中國境內公司、企業以及其他經濟組織或者個人支付的部分繳納個人所得稅;居住超過五年的個人,從第六年起,應當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外的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第七條 在中國境內無住所,但是在一個納稅年度中在中國境內連續或者累計居住不超過90日的個人,其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由境外僱主支付並且不由該僱主在中國境內的機構、場所負擔的部分,免予繳納個人所得稅。 第八條 稅法第二條所說的各項個人所得的范圍: (一)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 (二)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是指: 1.個體工商戶從事工業、手工業、建築業、交通運輸業、商業、飲食業、服務業、修理業以及其他行業生產、經營取得的所得; 2.個人經政府有關部門批准,取得執照,從事辦學、醫療、咨詢以及其他有償服務活動取得的所得; 3.其他個人從事個體工商業生產、經營取得的所得; 4.上述個體工商戶和個人取得的與生產、經營有關的各項應納稅所得。 (三)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是指個人承包經營、承租經營以及轉包、轉租取得的所得,包括個人按月或者按次取得的工資、薪金性質的所得。 (四)勞務報酬所得,是指個人從事設計、裝璜、安裝、制圖、化驗、測試、醫療、法律、會計、咨詢、講學、新聞、廣播、翻譯、審稿、書畫、雕刻、影視、錄音、錄像、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紀服務、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取得的所得。 (五)稿酬所得,是指個人因其作品以圖書、報刊形式出版、發表而取得的所得。 (六)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七)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是指個人擁有債權、股權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八)財產租賃所得,是指個人出租建築物、土地使用權、機器設備、車船以及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 (九)財產轉讓所得,是指個人轉讓有價證券、股權、建築物、土地使用權、機器設備、車船以及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 (十)偶然所得,是指個人得獎、中獎、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質的所得。 個人取得的所得,難以界定應納稅所得項目的,由主管稅務機關確定。 第九條 對股票轉讓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的辦法,由財政部另行制定,報國務院批准施行。 第十條 個人取得的應納稅所得,包括現金、實物和有價證券。所得為實物的,應當按照取得的憑證上所註明的價格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無憑證的實物或者憑證上所註明的價格明顯偏低的,由主管稅務機關參照當地的市場價格核定應納稅所得額。所得為有價證券的,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票面價格和市場價格核定應納稅所得額。 第十一條 稅法第三條第四項所說的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是指個人一次取得勞務報酬,其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0000元。 對前款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依照稅法規定計算應納稅額後再按照應納稅額加征五成;超過50000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第十二條 稅法第四條第二項所說的國債利息,是指個人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發行的債券而取得的利息所得;所說的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是指個人持有經國務院批准發行的金融債券而取得的利息所得。 第十三條 稅法第四條第三項所說的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是指按照國務院規定發給的政府特殊津貼和國務院規定免納個人所得稅的補貼、津貼。 第十四條 稅法第四條第四項所說的福利費,是指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從企業、事業單位、國家機關、社會團體提留的福利費或者工會經費中支付給個人的生活補助費;所說的救濟金,是指國家民政部門支付給個人的生活困難補助費。 第十五條 稅法第四條第八項所說的依照我國法律規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人員的所得,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特權與豁免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領事特權與豁免條例》規定免稅的所得。 第十六條 稅法第五條所說的減征個人所得稅,其減征的幅度和期限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十七條 稅法第六條第一款第二項所說的成本、費用,是指納稅義務人從事生產、經營所發生的各項直接支出和分配計入成本的間接費用以及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所說的損失,是指納稅義務人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項營業外支出。 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義務人未提供完整、准確的納稅資料,不能正確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的,由主管稅務機關核定其應納稅所得額。 第十八條 稅法第六條第一款第三項所說的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是指納稅義務人按照承包經營、承租經營合同規定分得的經營利潤和工資、薪金性質的所得;所說的減除必要費用,是指按月減除800元。 第十九條 稅法第六條第一款第五項所說的財產原值,是指: (一)有價證券,為買入價以及買入時按照規定繳納的有關費用; (二)建築物,為建造費或者購進價格以及其他有關費用; (三)土地使用權,為取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金額、開發土地的費用以及其他有關費用; (四)機器設備、車船,為購進價格、運輸費、安裝費以及其他有關費用; (五)其他財產,參照以上方法確定。 納稅義務人未提供完整、准確的財產原值憑證,不能正確計算財產原值的,由主管稅務機關核定其財產原值。 第二十條 稅法第六條第一款第五項所說的合理費用,是指賣出財產時按照規定支付的有關費用。 第二十一條 稅法第六條第一款第四項、第六項所說的每次收入,是指: (一)勞務報酬所得,屬於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該項收入為一次;屬於同一項目連續性收入的,以一個月內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二)稿酬所得,以每次出版、發表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三)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一項特許權的一次許可使用所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四)財產租賃所得,以一個月內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五)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以支付利息、股息、紅利時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六)偶然所得,以每次取得該項收入為一次。 第二十二條 財產轉讓所得,按照一次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計算納稅。 第二十三條 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個人共同取得同一項目收入的,應當對每個人取得的收入分別按照稅法規定減除費用後計算納稅。 第二十四條 稅法第六條第二款所說的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事業和其他公益事業的捐贈,是指個人將其所得通過中國境內的社會團體、國家機關向教育和其他社會公益事業以及遭受嚴重自然災害地區、貧困地區的捐贈。 捐贈額未超過納稅義務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30%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第二十五條 稅法第六條第三款所說的在中國境外取得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在中國境外任職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 第二十六條 稅法第六條第三款所說的附加減除費用,是指每月在減除800元費用的基礎上,再減除本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數額的費用。 第二十七條 稅法第六條第三款所說的附加減除費用適用的范圍,是指: (一)在中國境內的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中工作的外籍人員; (二)應聘在中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國家機關中工作的外籍專家; (三)在中國境內有住所而在中國境外任職或者受雇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個人; (四)財政部確定的其他人員。 第二十八條 稅法第六條第三款所說的附加減除費用標准為3200元。 第二十九條 華僑和香港、澳門、台灣同胞,參照本條例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第二十八條的規定執行。 第三十條 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一年的個人,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應當分別計算應納稅額。 第三十一條 稅法第七條所說的已在境外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稅額,是指納稅義務人從中國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該所得來源國家或者地區的法律應當繳納並且實際已經繳納的稅額。 第三十二條 稅法第七條所說的依照稅法規定計算的應納稅額,是指納稅義務人從中國境外取得的所得,區別不同國家或者地區和不同應稅項目,依照稅法規定的費用減除標准和適用稅率計算的應納稅額;同一國家或者地區內不同應稅項目的應納稅額之和,為該國家或者地區的扣除限額。 納稅義務人在中國境外一個國家或者地區實際已經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稅額,低於依照前款規定計算出的該國家或者地區扣除限額的,應當在中國繳納差額部分的稅款;超過該國家或者地區扣除限額的,其超過部分不得在本納稅年度的應納稅額中扣除,但是可以在以後納稅年度的該國家或者地區扣除限額的余額中補扣,補扣期限最長不得超過五年。 第三十三條 納稅義務人依照稅法第七條的規定申請扣除已在境外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稅額時,應當提供境外稅務機關填發的完稅憑證原件。 第三十四條 扣繳義務人在向個人支付應稅款項時,應當依照稅法規定代扣稅款,按時繳庫,並專項記載備查。 前款所說的支付,包括現金支付、匯撥支付、轉帳支付和以有價證券、實物以及其他形式的支付。 第三十五條 自行申報的納稅義務人,應當向取得所得的當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以及在中國境內兩處或者兩處以上取得所得的,可以由納稅義務人選擇一地申報納稅;納稅義務人變更申報納稅地點的,應當經原主管稅務機關批准。 第三十六條 自行申報的納稅義務人,在申報納稅時,其在中國境內已扣繳的稅款,准予按照規定從應納稅額中扣除。 第三十七條 納稅義務人兼有稅法第二條所列的兩項或者兩項以上的所得的,按項分別計算納稅。在中國境內兩處或者兩處以上取得稅法第二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三項所得的,同項所得合並計算納稅。 第三十八條 稅法第九條第二款所說的特定行業,是指採掘業、遠洋運輸業、遠洋捕撈業以及財政部確定的其他行業。 第三十九條 稅法第九條第二款所說的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的計征方式,是指本條例第三十八條所列的特定行業職工的工資、薪金所得應納的稅款,按月預繳,自年度終了之日起30日內,合計其全年工資、薪金所得,再按12個月平均並計算實際應納的稅款,多退少補。 第四十條 稅法第九條第四款所說的由納稅義務人在年度終了後30日內將應納的稅款繳入國庫,是指在年終一次性取得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的納稅義務人,自取得收入之日起30日內將應納的稅款繳入國庫。 第四十一條 依照稅法第十條的規定,所得為外國貨幣的,應當按照填開完稅憑證的上一月最後一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外匯牌價,摺合成人民幣計算應納稅所得額。依照稅法規定,在年度終了後匯算清繳的,對已經按月或者按次預繳稅款的外國貨幣所得,不再重新折算;對應當補繳稅款的所得部分,按照上一納稅年度最後一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外匯牌價,摺合成人民幣計算應納稅所得額。 第四十二條 稅務機關按照稅法第十一條的規定付給扣繳義務人手續費時,應當按月填開收入退還書發給扣繳義務人。扣繳義務人持收入退還書向指定的銀行辦理退庫手續。 第四十三條 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扣繳個人所得稅報告表和個人所得稅完稅憑證式樣,由國家稅務總局統一制定。 第四十四條 稅法和本條例所說的納稅年度,自公歷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第四十五條 1994納稅年度起,個人所得稅依照稅法以及本條例的規定計算徵收。 第四十六條 本條例由財政部會同國家稅務總局解釋。 第四十七條 本條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1987年8月8日國務院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關於對來華工作的外籍人員工資、薪金所得減征個人所得稅的暫行規定》同時廢止。

Ⅶ 個人轉讓土地使用權需要交什麼稅

進行土地使用權轉讓的時候,土地使用權出讓方和土地使用權受讓方都需要承擔一定的版稅費。權

出讓方進行土地使用權轉讓需要繳納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土地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印花稅。

受讓方進行土地使用權轉讓需要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契稅。

(7)個人贈與土地使用權個人所得稅擴展閱讀:

土地轉讓注意事項

是國有土地轉讓交易中經常出現一些問題,土地轉讓當事人應當多加留意細節,不僅有利於降低交易成本,還有利於控製法律風險,避免出現違法現象。

一、轉讓合同的形式

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應當簽訂轉讓書面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土地使用權轉讓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和登記文件中所載明的權利、義務隨之轉移。

二、國有土地的權屬調查和資信能力調查

1、轉讓合同簽訂之前,要對轉讓方的轉讓主體資格進行核實。轉讓方須是國有土地使用證上載明的土地使用者。土地使用者為國有或集體單位的,應提交有資產處分權的機構出具的同意轉讓的證明。

2、轉讓方也要認真審查受讓方的資信能力,包括銀行資金證明、有無重大債務糾紛等,以免造成土地使用權轉讓後資金無法收回的結局。

Ⅷ 兄弟之間贈與房子和土地需要徵收個人所得稅或轉讓金嗎

贈予房產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普通贈予」,另外一種是「無償贈予」。普通贈予也被稱為「直系親屬」贈予,需要提供雙方的關系證明,接受贈予的范圍需要是具有贍養關系的或是繼承取得;無償贈予,是在雙方沒有直系親屬關系下的一種贈予方式,房產交易雙方為了規避稅費採用的房產贈予一般都是「無償贈予」的方式。親屬間的贈與房產過戶流程:親屬間房產過戶可以通過繼承方式或遺囑繼承方式變更房屋權屬。根據《繼承法》規定的法定繼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土地、房屋權屬,不征契稅。不征契稅,當然最劃算,但過戶手續只能在產權人去世後才可辦理。遺囑繼承也是如此,即使做了遺囑公證,產權人在去世前還是可以隨時變更繼承人。所以這種方式最便宜,卻最不容易得到保障。如果辦理贈予的話,需要***、身份證、房產證、土地證等證明材料,先到公證處辦理贈予公證手續,持贈予公證書就可以辦理產權過戶手續,贈予的費用包括:3%的契稅、萬分之五的印花稅,公證費的收費標准各地不相同,很多城市是按照房產價值的2%收取,有些地區還要求對房產進行評估,評估的收費從0.3%到1%不等。里的交付以辦理房屋產權轉移登記為准。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您!

閱讀全文

與個人贈與土地使用權個人所得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