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互聯網版權條約

互聯網版權條約

發布時間:2021-11-25 11:48:12

① 哪個國家簽署了《wipo版權條約》

您好,《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條約》,簡稱「《WIPO版權條約》」,是1996年12月20日由世界知識內產權組容織主持,有120多個國家代表參加的外交會議上締結的,主要為解決國際互聯網路環境下應用數字技術而產生的版權保護新問題,於2002年3月6日生效。截止2004年12月31日,《WIPO版權條約》的締約方總數為50個國家;截至2006年5月30日,已有59個國家批准或加入了《WIPO版權條約》;截至2006年10月13日,加入《WIPO版權條約》的國家已達60個。

② 請問一下與計算機,互聯網,軟體版權等有關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中國信息產業部網站:
http://www.mii.gov.cn/col/col521/index.html

據我了解如果未經許可批准放了他人的專利產品或者作品或者軟體,應該是違反了知識產權。。。你可以參考一下。。。

國家知識產權局
http://www.sipo.gov.cn/sipo/flfg/

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
(第339號)

現公布《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

總理 朱鎔基
2001年12月20日
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保護計算機軟體著作權人的權益,調整計算機軟體在開發、傳播和使用中發生的利益關系,鼓勵計算機軟體的開發與應用,促進軟體產業和國民經濟信息化的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計算機軟體(以下簡稱軟體),是指計算機程序及其有關文檔。

第三條 本條例下列用語的含義:
(一)計算機程序,是指為了得到某種結果而可以由計算機等具有信息處理能力的裝置執行的代碼化指令序列,或者可以被自動轉換成代碼化指令序列的符號化指令序列或者符號化語句序列。同一計算機程序的源程序和目標程序為同一作品。
(二)文檔,是指用來描述程序的內容、組成、設計、功能規格、開發情況、測試結果及使用方法的文字資料和圖表等,如程序設計說明書、流程圖、用戶手冊等。
(三)軟體開發者,是指實際組織開發、直接進行開發,並對開發完成的軟體承擔責任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或者依靠自己具有的條件獨立完成軟體開發,並對軟體承擔責任的自然人。
(四)軟體著作權人,是指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對軟體享有著作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第四條 受本條例保護的軟體必須由開發者獨立開發,並已固定在某種有形物體上。

第五條 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其所開發的軟體,不論是否發表,依照本條例享有著作權。
外國人、無國籍人的軟體首先在中國境內發行的,依照本條例享有著作權。
外國人、無國籍人的軟體,依照其開發者所屬國或者經常居住地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依照中國參加的國際條約享有的著作權,受本條例保護。

第六條 本條例對軟體著作權的保護不延及開發軟體所用的思想、處理過程、操作方法或者數學概念等。

第七條 軟體著作權人可以向國務院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認定的軟體登記機構辦理登記。軟體登記機構發放的登記證明文件是登記事項的初步證明。
辦理軟體登記應當繳納費用。軟體登記的收費標准由國務院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規定。

第二章 軟體著作權

第八條 軟體著作權人享有下列各項權利:
(一)發表權,即決定軟體是否公之於眾的權利;
(二)署名權,即表明開發者身份,在軟體上署名的權利;
(三)修改權,即對軟體進行增補、刪節,或者改變指令、語句順序的權利;
(四)復制權,即將軟體製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
(五)發行權,即以出售或者贈與方式向公眾提供軟體的原件或者復製件的權利;
(六)出租權,即有償許可他人臨時使用軟體的權利,但是軟體不是出租的主要標的的除外;
(七)信息網路傳播權,即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軟體,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軟體的權利;
(八)翻譯權,即將原軟體從一種自然語言文字轉換成另一種自然語言文字的權利;
(九)應當由軟體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
軟體著作權人可以許可他人行使其軟體著作權,並有權獲得報酬。
軟體著作權人可以全部或者部分轉讓其軟體著作權,並有權獲得報酬。

第九條 軟體著作權屬於軟體開發者,本條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如無相反證明,在軟體上署名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為開發者。

第十條 由兩個以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合作開發的軟體,其著作權的歸屬由合作開發者簽訂書面合同約定。無書面合同或者合同未作明確約定,合作開發的軟體可以分割使用的,開發者對各自開發的部分可以單獨享有著作權;但是,行使著作權時,不得擴展到合作開發的軟體整體的著作權。合作開發的軟體不能分割使用的,其著作權由各合作開發者共同享有,通過協商一致行使;不能協商一致,又無正當理由的,任何一方不得阻止他方行使除轉讓權以外的其他權利,但是所得收益應當合理分配給所有合作開發者。

第十一條 接受他人委託開發的軟體,其著作權的歸屬由委託人與受託人簽訂書面合同約定;無書面合同或者合同未作明確約定的,其著作權由受託人享有。

第十二條 由國家機關下達任務開發的軟體,著作權的歸屬與行使由項目任務書或者合同規定;項目任務書或者合同中未作明確規定的,軟體著作權由接受任務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

第十三條 自然人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中任職期間所開發的軟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該軟體著作權由該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該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對開發軟體的自然人進行獎勵:
(一)針對本職工作中明確指定的開發目標所開發的軟體;
(二)開發的軟體是從事本職工作活動所預見的結果或者自然的結果;
(三)主要使用了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資金、專用設備、未公開的專門信息等物質技術條件所開發並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責任的軟體。

第十四條 軟體著作權自軟體開發完成之日起產生。
自然人的軟體著作權,保護期為自然人終生及其死亡後50年,截止於自然人死亡後第50年的12月31日;軟體是合作開發的,截止於最後死亡的自然人死亡後第50年的12月31日。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軟體著作權,保護期為50年,截止於軟體首次發表後第50年的12月31日,但軟體自開發完成之日起50年內未發表的,本條例不再保護。

第十五條 軟體著作權屬於自然人的,該自然人死亡後,在軟體著作權的保護期內,軟體著作權的繼承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的有關規定,繼承本條例第八條規定的除署名權以外的其他權利。
軟體著作權屬於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變更、終止後,其著作權在本條例規定的保護期內由承受其權利義務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沒有承受其權利義務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由國家享有。

第十六條 軟體的合法復製品所有人享有下列權利:
(一)根據使用的需要把該軟體裝入計算機等具有信息處理能力的裝置內;
(二)為了防止復製品損壞而製作備份復製品。這些備份復製品不得通過任何方式提供給他人使用,並在所有人喪失該合法復製品的所有權時,負責將備份復製品銷毀;
(三)為了把該軟體用於實際的計算機應用環境或者改進其功能、性能而進行必要的修改;但是,除合同另有約定外,未經該軟體著作權人許可,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提供修改後的軟體。

第十七條 為了學習和研究軟體內含的設計思想和原理,通過安裝、顯示、傳輸或者存儲軟體等方式使用軟體的,可以不經軟體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

第三章 軟體著作權的許可使用和轉讓

第十八條 許可他人行使軟體著作權的,應當訂立許可使用合同。
許可使用合同中軟體著作權人未明確許可的權利,被許可人不得行使。

第十九條 許可他人專有行使軟體著作權的,當事人應當訂立書面合同。
沒有訂立書面合同或者合同中未明確約定為專有許可的,被許可行使的權利應當視為非專有權利。

第二十條 轉讓軟體著作權的,當事人應當訂立書面合同。

第二十一條 訂立許可他人專有行使軟體著作權的許可合同,或者訂立轉讓軟體著作權合同,可以向國務院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認定的軟體登記機構登記。

第二十二條 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外國人許可或者轉讓軟體著作權的,應當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進出口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

第四章 法律責任

第二十三條 除《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或者本條例另有規定外,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一)未經軟體著作權人許可,發表或者登記其軟體的;
(二)將他人軟體作為自己的軟體發表或者登記的;
(三)未經合作者許可,將與他人合作開發的軟體作為自己單獨完成的軟體發表或者登記的;
(四)在他人軟體上署名或者更改他人軟體上的署名的;
(五)未經軟體著作權人許可,修改、翻譯其軟體的;
(六)其他侵犯軟體著作權的行為。

第二十四條 除《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本條例或者其他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未經軟體著作權人許可,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同時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銷毀侵權復製品,可以並處罰款;情節嚴重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並可以沒收主要用於製作侵權復製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觸犯刑律的,依照刑法關於侵犯著作權罪、銷售侵權復製品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復制或者部分復制著作權人的軟體的;
(二)向公眾發行、出租、通過信息網路傳播著作權人的軟體的;
(三)故意避開或者破壞著作權人為保護其軟體著作權而採取的技術措施的;
(四)故意刪除或者改變軟體權利管理電子信息的;
(五)轉讓或者許可他人行使著作權人的軟體著作權的。
有前款第(一)項或者第(二)項行為的,可以並處每件100元或者貨值金額5倍以下的罰款;有前款第(三)項、第(四)項或者第(五)項行為的,可以並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五條 侵犯軟體著作權的賠償數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四十八條的規定確定。

第二十六條 軟體著作權人有證據證明他人正在實施或者即將實施侵犯其權利的行為,如不及時制止,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四十九條的規定,在提起訴訟前向人民法院申請採取責令停止有關行為和財產保全的措施。

第二十七條 為了制止侵權行為,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軟體著作權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十條的規定,在提起訴訟前向人民法院申請保全證據。

第二十八條 軟體復製品的出版者、製作者不能證明其出版、製作有合法授權的,或者軟體復製品的發行者、出租者不能證明其發行、出租的復製品有合法來源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第二十九條 軟體開發者開發的軟體,由於可供選用的表達方式有限而與已經存在的軟體相似的,不構成對已經存在的軟體的著作權的侵犯。

第三十條 軟體的復製品持有人不知道也沒有合理理由應當知道該軟體是侵權復製品的,不承擔賠償責任;但是,應當停止使用、銷毀該侵權復製品。如果停止使用並銷毀該侵權復製品將給復製品使用人造成重大損失的,復製品使用人可以在向軟體著作權人支付合理費用後繼續使用。

第三十一條 軟體著作權侵權糾紛可以調解。
軟體著作權合同糾紛可以依據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或者事後達成的書面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當事人沒有在合同中訂立仲裁條款,事後又沒有書面仲裁協議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五章 附則

第三十二條 本條例施行前發生的侵權行為,依照侵權行為發生時的國家有關規定處理。

第三十三條 本條例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1991年6月4日國務院發布的《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同時廢止。

http://www.sipo.gov.cn/sipo/flfg/bq/fljxzfg/200704/t20070425_166397.htm

③ 網路版權保護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網路版權保護的法律依據是什麼?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和網路信息傳播的高效性,而且紙媒印刷的成本較高,很多人選擇在網路上發布文章,但是網路信息的復雜性,使網路版權得不到有效的保護,侵犯著作權的事情時有發生。那麼網路版權保護的法律依據是什麼?網路版權保護的法律依據首先,網路作品具有作品的三個構成要件:第一點,它具有文學、藝術或科學的內容,是作者人格的延伸,思想和情感的表現;第二點,它具有原創性,純系作者依法獨立創造完成;第三點,它能夠以某種物質形式加以固定和表現,即任何自由上載到網際網路的文件必須輸人到伺服器的硬碟上。這種固定的結果,是能夠被人使用互聯網主機所閱讀與下載(或用軟盤拷貝或直接列印到紙張上)的。它不僅具有傳統作品的基本特徵,也完全符合《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2條對受保護作品所做的解釋: 著作權法所稱作品,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並能以某種形式復制的智力創作成果,理應受到法律的保護。其次,保護措施可分為技術措施和法律手段。1、技術措施技術是網路著作權保護的關鍵。網路作品的權利保護源於技術,發展於技術,也受制於技術。數據技術所產生的利潤空間和驅動力使得網路作品的非法復制與盜用有了經濟學的合理性。2、法律手段法律是著作權保護的核心。通過法律手段來加強網路著作權保護,一方面,要強化法律意識,完善網路信息的法律體系。一方面,要加強網路執法,提升法律地位,維護法律權威。加強對網路傳播和經營活動中侵權行為的打擊力度.網路版權保護的法律依據是什麼?想要了解更多內容,歡迎撥打八戒知識產權在線客服。八戒知識產權知識產權專註:商標、專利、版權、域名等知識產權業務方向。主營業務三大板塊:常規知識產權、涉外知識產權、知識產權交易。互聯網+知識產權行業的黑馬型企業。

④ 國際互聯網條約的組成

《WIPO版權條約》由25條組成,第1-14條系實體條款,15-25條系行政管理條款。此外還附有「議定聲明」9條,對條約中一些可能發生歧義的問題作進一步解釋。《WIPO版權條約》第1條規定,該條約是《伯爾尼公約》第20條意義下的專門協定,締約各方應適用於《保護文學和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的實體條款。其中,第2條有關版權保護范圍、第4條計算機程序保護、第5條數據匯編(資料庫)的保護以及第10條有關限制與例外,基本與世界貿易組織《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規定相一致。《WIPO版權條約》是對《伯爾尼公約》、《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的發展與補充,主要內容有:
⒈關於保護客體。《WIPO版權條約》版權保護的客體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計算機程序;二是數據或資料庫編程。
⒉關於權利。《WIPO版權條約》新增加了向公眾傳播的權利,作者有權許可將其作品以有線或無線方式向公眾傳播,包括將其作品向公眾提供,使公眾中的成員在其個人選定的地點和時間可獲得這些作品。
⒊關於技術措施的義務。《WIPO版權條約》要求締約各方應在法律中規定,未經權利人許可或法律准許,規避(包括破解)由權利人為實現版權保護而採取的技術措施為侵權行為。
⒋關於權利管理信息的義務。《WIPO版權條約》規定,未經權利人許可擅自去除權利管理的電子信息屬侵權行為;未經許可發行、廣播、向公眾傳播明知已被未經許可去除或改變權利管理電子信息的作品或復製品也屬於侵權行為。「權利管理信息」包括:識別作品、作品的作者、權利所有人信息、作品使用條件以及相應數字或代碼等。條約規定必須對技術措施和權利管理信息加以保護。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表演和錄音製品條約》(WIPO Performances and Phonograms Treaty,WPPT)簡稱《WIPO表演和錄音製品條約》,是1996年12月20日由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主持,有120多個國家代表參加的外交會議上締結的,主要為解決國際互聯網路環境下應用數字技術而產生的版權保護新問題,實際是「鄰接權」條約。截止2004年12月31日,《WIPO表演和錄音製品條約》的締約方總數為48個國家。
《WIPO表演和錄音製品條約》共分五章,由33條組成。其中有總則、有分別適用的條款、有共同條款。第1-23條(除第21條外)系實體條款,24-33條及第21條系行政管理條款。此外還附有「議定聲明」10條。該條約涉及兩種受益人的知識產權問題:一是表演者(演員、歌唱家、音樂家等);二是錄音製品製作者(對將聲音錄制下來提出動議並負有責任的自然人或法人)。該條約之所以同時涉及該兩種受益人,是因為它給予表演者的大部分權利都是與其已經錄制的、純聲音的表演相關的權利。
《WIPO表演和錄音製品條約》第18條、第19條規定了與《WIPO版權條約》相一致的保護「技術措施」和「權利管理信息」的義務。《WIPO表演和錄音製品條約》第5條規定了與《伯爾尼公約》第6條之二的相似的「表演者的精神權利」。《WIPO表演和錄音製品條約》還規定了與《WIPO版權條約》相一致的「發行權」、「出租權」和「限制與例外」,對錄音製品的出租權可以規定表演者和錄音製品製作者實行 「非自願許可」。《WIPO表演和錄音製品條約》第15條規定了表演者和錄音製品製作者的廣播權,錄音製品用於廣
播或向公眾傳播,表演者和錄音製品製作者應享有獲得一次性合理報酬的權利,但締約各方可以對該項權利進行保留(即不適用該項權利)。

⑤ 國際互聯網條約的詳細內容

第 一 章
總 則
第 1 條
與其他公約的關系
(1)
本條約的任何內容均不得減損締約方相互之間依照於1961年10月26日在羅馬簽訂的《保護表演者、錄音製品製作者和廣播組織國際公約》(以下稱為"《羅馬公約》")已承擔的現有義務。

(2)
依本條約授予的保護不得觸動或以任何方式影響對文學和藝術作品版權的保護。因此,本條約的任何內容均不得被解釋為損害此種保護。
(3) 本條約不得與任何其他條約有任何關聯,亦不得損害依任何其他條約的任何權利和義務。
第 2 條
定 義
在本條約中:
(a)
"表演者"指演員、歌唱家、音樂家、舞蹈家以及表演、歌唱、演說、朗誦、演奏、表現、或以其他方式表演文學或藝術作品或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其他人員;
(b)
"錄音製品"系指除以電影作品或其他音像作品所含的錄制形式之外,對表演的聲音、或其他聲音、或聲音表現物所進行的錄制;
(c) "錄制"系指對聲音或聲音表現物的體現,從中通過某種裝置可感覺、復制或傳播該聲音;
(d)
"錄音製品製作者"系指對首次將表演的聲音、或其他聲音、或聲音表現物錄制下來提出動議並負有責任的自然人或法人;
(e)
"發行"錄制的表演或錄音製品系指經權利持有人同意並在以合理的數量向公眾提供復製品的條件下,將錄制的表演或錄音製品的復製品提供給公眾;
(f)
"廣播"系指以無線方式的播送,使公眾能接收聲音、或圖像和聲音、或圖像和聲音表現物;通過衛星進行的此種播送亦為"廣播";播送密碼信號,如果廣播組織或經其同意向公眾提供了解碼的手段,則是"廣播";

(g)
"向公眾傳播"表演或錄音製品系指通過除廣播以外的任何媒體向公眾播送表演的聲音或以錄音製品錄制的聲音或聲音表現物。在第15條中,"向公眾傳播"包括使公眾能聽到以錄音製品錄制的聲音或聲音表現物。

第 3 條
依本條約受保護的受益人
(1) 締約各方應將依本條約規定的保護給予系其他締約方國民的表演者和錄音製品制
作者。
(2)
其他締約方的國民應被理解為符合《羅馬公約》規定的標准、有資格受到保護的表演者或錄音製品製作者,如同本條約的全體締約方均假設為該公約締約國的情形。對於這些資格標准,締約各方應適用本條約第2條中的有關定義。

(3)
任何利用《羅馬公約》第5條第(3)款所規定的可能性、或為該公約第5條的目的利用《羅馬公約》第17條所規定的可能性的締約方,應向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總幹事作出那些條款所預先規定的通知。

第 4 條
國 民 待 遇
(1)
在本條約所專門授予的專有權以及本條約第15條所規定的獲得合理報酬的權利方面,每個締約方均應將其給予本國國民的待遇給予第3條第(2)款所定義的其他締約方的國民。
(2) 本條第(1)款規定的義務不適用於另一締約方使用了本條約第15條第(3)款允許的保留的情況。
第 二 章
表演者的權利
第 5 條
表演者的精神權利
(1)
不依賴於表演者的經濟權利,甚至在這些權利轉讓之後,表演者仍應對於其現場有聲表演或以錄音製品錄制的表演有權要求承認其系表演的表演者,除非使用表演的方式決定可省略不提其系表演者;並有權反對任何對其表演進行將有損其名聲的歪曲、篡改或其他修改。

(2)
根據本條第(1)款授予表演者的權利在其死後應繼續保留,至少到其經濟權利期滿為止,並應可由被要求提供保護的締約方立法所授權的個人或機構行使。但批准或加入本條約時其立法尚未規定在表演者死後保護上款所述之全部權利的締約方,可規定其中部分權利在表演者死後不再保留。

(3) 為保障本條所授予的權利而採取的補救辦法應由被要求提供保護的締約方立法規定。
第 6 條
表演者對其尚未錄制的表演的經濟權利
表演者應享有專有權,對於其表演授權:
(i) 廣播和向公眾傳播其尚未錄制的表演,除非該表演本身已屬廣播表演;和
(ii) 錄制其尚未錄制的表演。
第 7 條
復 制 權
表演者應享有授權以任何方式或形式對其以錄音製品錄制的表演直接或間接地進行復制的專有權。
第 8 條
發 行 權
(1) 表演者應享有授權通過銷售或其他所有權轉讓形式向公眾提供其以錄音製品錄制的表演的原件或復製品的專有權。

(2)
對於在已錄制的表演的原件或復製品經表演者授權被首次銷售或其他所有權轉讓之後適用本條第(1)款中權利的用盡所依據的條件(如有此種條件),本條約的任何內容均不得影響締約各方確定該條件的自由。

第 9 條
出 租 權
(1)
表演者應按締約各方國內法中的規定享有授權將其以錄音製品錄制的表演的原件和復製品向公眾進行商業性出租的專有權,即使該原件或復製品已由表演者發行或根據表演者的授權發行。

(2)
盡管有本條第(1)款的規定,任何締約方如在1994年4月15日已有且現仍實行表演者出租其以錄音製品錄制的表演的復製品獲得合理報酬的制度,只要錄音製品的商業性出租沒有引起對表演者復制專有權的嚴重損害,即可保留這一制度。

第 10 條
提供已錄製表演的權利
表演者應享有專有權,以授權通過有線或無線的方式向公眾提供其以錄音製品錄制的表演,使該表演可為公眾中的成員在其個人選定的地點和時間獲得。

第 三 章
錄音製品製作者的權利
第 11 條
復 制 權
錄音製品製作者應享有授權以任何方式或形式對其錄音製品直接或間接地進行復制的專有權。
第 12 條
發 行 權
(1) 錄音製品製作者應享有授權通過銷售或其他所有權轉讓形式向公眾提供其錄音製品的原件或復製品的專有權。
(2)
對於在錄音製品的原件或復製品經錄音製品製作者授權被首次銷售或其他所有權轉讓之後適用本條第(1)款中權利的用盡所依據的條件(如有此種條件),本條約的任何內容均不得影響締約各方確定該條件的自由。

第 13 條
出 租 權
(1)
錄音製品製作者應享有授權對其錄音製品的原件和復製品向公眾進行商業性出租的專有權,即使該原件或復製品已由錄音製品製作者發行或根據錄音製品製作者的授權發行。
(2)
盡管有本條第(1)款的規定,任何締約方如在1994年4月15日已有且現仍實行錄音製品製作者出租其錄音製品的復製品獲得合理報酬的制度,只要錄音製品的商業性出租沒有引起對錄音製品製作者復制專有權的嚴重損害,即可保留這一制度。

第 14 條
提供錄音製品的權利
錄音製品製作者應享有專有權,以授權通過有線或無線的方式向公眾提供其錄音製品,使該錄音製品可為公眾中的成員在其個人選定的地點和時間獲得。

第 四 章
共同條款
第 15 條
因廣播和向公眾傳播獲得報酬的權利
(1)
對於將為商業目的發行的錄音製品直接或間接地用於廣播或用於對公眾的任何傳播,表演者和錄音製品製作者應享有獲得一次性合理報酬的權利。
(2)
締約各方可在其國內立法中規定,該一次性合理報酬應由表演者、或由錄音製品製作者或由二者向用戶索取。締約各方可制定國內立法,對表演者和錄音製品製作者之間如未達成協議,表演者和錄音製品製作者應如何分配該一次性合理報酬所依據的條件作出規定。

(3)
任何締約方均可在向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幹事交存的通知書中,聲明其將僅對某些使用適用本條第(1)款的規定,或聲明其將以某種其他方式對其適用加以限制,或聲明其將根本不適用這些規定。

(4)
在本條中,以有線或無線的方式向公眾提供的、可為公眾中的成員在其個人選定的地點和時間獲得的錄音製品應被認為彷彿其原本即為商業目的而發行。
第 16 條
限制與例外
(1)
締約各方在其國內立法中,可在對表演者和錄音製品製作者的保護方面規定與其國內立法中對文學和藝術作品的版權保護所規定的相同種類的限制或例外。
(2)
締約各方應將對本條約所規定權利的任何限制或例外限於某些不與錄音製品的正常利用相抵觸、也不無理地損害表演者或錄音製品製作者合法利益的特殊情況。
第 17 條
保 護 期
(1) 依本條約授予表演者的保護期,應自表演以錄音製品錄制之年年終算起,至少持續到50年期滿為止。
(2)
依本條約授予錄音製品製作者的保護期,應自該錄音製品發行之年年終算起,至少持續到50年期滿為止;或如果錄音製品自錄制完成起50年內未被發行,則保護期應自錄制完成之年年終起至少持續50年。

第 18 條
關於技術措施的義務
締約各方應規定適當的法律保護和有效的法律補救辦法,制止規避由表演者或錄音製品製作者為行使本條約所規定的權利而使用的、對就其表演或錄音製品進行未經該有關表演者或錄音製品製作者許可、或未由法律准許的行為加以約束的有效技術措施。

第 19 條
關於權利管理信息的義務
(1)
締約各方應規定適當和有效的法律補救辦法,制止任何人明知、或就民事補救而言有合理根據知道其行為會誘使、促成、便利或包庇對本條約所涵蓋的任何權利的侵犯而故意從事以下行為:

(i) 未經許可去除或改變任何權利管理的電子信息;
(ii)
未經許可發行、為發行目的進口、廣播、向公眾傳播或提供明知已被未經許可去除或改變權利管理電子信息的表演、錄制的表演或錄音製品的復製品。
(2)
本條中的用語"權利管理信息"系指識別表演者、表演者的表演、錄音製品製作者、錄音製品、對表演或錄音製品擁有任何權利的所有人的信息,或有關使用表演或錄音製品的條款和條件的信息,和代表此種信息的任何數字或代碼,各該項信息均附於錄制的表演或錄音製品的每件復製品上或在錄制的表演或錄音製品向公眾提供時出現。

第 20 條
手 續
享有和行使本條約所規定的權利無須履行任何手續。
第 21 條
保 留
除第15條第(3)款的規定外,不允許對本條約有任何保留。
第 22 條
適用的時限
(1) 締約各方應將《伯爾尼公約》第18條的規定比照適用於本條約所規定的表演者和錄音製品製作者的權利。
(2)
盡管有本條第(1)款的規定,締約方可將對本條約第5條的適用限制於在本條約對該締約方生效之後進行的表演。
第 23 條
關於權利行使的條款
(1) 締約各方承諾根據其法律制度採取必要的法律措施,以確保本條約的適用。
(2)
締約各方應確保依照其法律可以提供執法程序,以便能採取制止對本條約所涵蓋權利的任何侵犯行為的有效行動,包括防止侵權的快速補救和為遏制進一步侵權的補救。
第 五 章
行政條款和最後條款
第 24 條
大 會
(1) (a) 締約方應設大會。
(b) 每一締約方應有一名代表,該代表可由副代表、顧問和專家協助。
(c)
各代表團的費用應由指派它的締約方負擔。大會可要求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以下稱為"本組織")提供財政援助,以便利按照聯合國大會既定慣例認為是發展中國家或向市場經濟轉軌的國家的締約方代表團參加。

(2) (a) 大會應處理涉及維護和發展本條約及適用和實施本條約的事項。
(b) 大會應履行依第26條第(2)款向其指定的關於接納某些政府間組織成為本條約締約方的職能。
(c) 大會應對召開任何修訂本條約的外交會議作出決定,並給予本組織總幹事籌備此種外交會議的必要指示。
(3) (a) 凡屬國家的每一締約方應有一票,並應只能以其自己的名義表決。
(b)
凡屬政府間組織的締約方可代替其成員國參加表決,其票數與其屬本條約締約方的成員國數目相等。如果此種政府間組織的任何一個成員國行使其表決權,則該組織不得參加表決,反之亦然。

(4) 大會應每兩年召開一次例會,由本組織總幹事召集。
(5)
大會應制定其本身的議事規則,其中包括特別會議的召集、法定人數的要求及在不違反本條約規定的前提下作出各種決定所需的多數。
第 25 條
國 際 局
本組織的國際局應履行與本條約有關的行政工作。
第 26 條
成為本條約締約方的資格
(1) 本組織的任何成員國均可成為本條約的締約方。
(2)
如果任何政府間組織聲明其對於本條約涵蓋的事項具有許可權和具有約束其所有成員國的立法,並聲明其根據其內部程序被正式授權要求成為本條約的締約方,大會可決定接納該政府間組織成為本條約的締約方。

(3) 歐洲共同體在通過本條約的外交會議上做出上款提及的聲明後,可成為本條約的締約方。
第 27 條
本條約規定的權利和義務
除本條約有任何相反的具體規定以外,每一締約方均應享有本條約規定的一切權利並承擔本條約規定的一切義務。
第 28 條
本條約的簽署
本條約應在1997年12月31日以前開放供本組織的任何成員國和歐洲共同體簽署。
第 29 條
本條約的生效
本條約應於30個國家向本組織總幹事交存批准書或加入書三個月之後生效。
第 30 條
成為本條約締約方的生效日期
本條約應自下列日期起具有約束力:
(i) 對第29條提到的30個國家,自本條約生效之日起;
(ii) 對其他各國,自該國向本組織總幹事交存文書之日滿三個月起;
(iii) 對
歐洲共同體,如果其在本條約根據第29條生效後交存批准書或加入書,則自交存此種文書後滿三個月起,或如果其在本條約生效前交存准書或加入書,則自本條約生效後滿三個月起;

(iv) 對 被接納成為本條約締約方的任何其他政府間組織,自該組織交存加入 書後滿三個月起。
第 31 條
退 約
本條約的任何締約方均可退出本條約,退約應通知本組織總幹事。任何退約應於本組織總幹事收到通知之日起一年後生效。

第 32 條
本條約的語文
(1)
本條約的簽字原件應為一份,以英文、阿拉伯文、中文、法文、俄文和西班牙文簽署,各該文種的文本具有同等效力。
(2)
除本條第(1)款提到的語文外,任何其他語文的正式文本須由總幹事應有關當事方請求,在與所有有關當事方磋商之後制定。在本款中,"有關當事方"系指涉及到其正式語文或正式語文之一的本組織任何成員國,並且如果涉及到其正式語文之一,亦指歐洲共同體和可成為本條約締約方的任何其他政府間組織。

第 33 條
保 存 人
本組織總幹事為本條約的保存人。
* 本條約於1996年12月20日由關於版權和鄰接權若干問題外交會議在日內瓦通過。
** (通過本條約的)外交會議關於WPPT若干條款的議定聲明在各有關條款下以腳注形式印出。
1
關於第1條第(2)款的議定聲明:不言而喻,第1條第(2)款澄清本條約規定的對錄音製品的權利與以錄音製品體現的作品的版權之間的關系。在需要以錄音製品體現的作品的作者與對錄音製品持有權利的表演者或製作者許可的情況下,獲得作者許可的需要並非因同時還需獲表演者或製作者的許可而不復存在,反之亦然。

此外,不言而喻,第1條第(2)款的任何內容均不阻止締約方對表演者或錄音製品製作者規定的專有權超出依照本條約需要規定的專有權。

2
關於第2條(b)項的議定聲明:不言而喻,第2條(b)項規定的錄音製品的定義並不表明對錄音製品的權利因將錄音製品包含在電影作品或其他音像作品中而受到任何影響。
3
關於第2條(e)項,第8、9、12和13條的議定聲明:這些條款中的用語"復製品"和"原件和復製品",受各該條中發行權和出租權的約束,專指可作為有形物品投放流通的固定的復製品。

4 關於第3條第(2)款的議定聲明:為了適用第3條第(2)款,不言而喻,錄制系指製作完成原始帶("母")。
5
關於第3條的議定聲明:不言而喻,《羅馬公約》第5條(a)項和第16條(a)項第(iv)目中所指的"另一締約國的國民",在適用於本條約時,對於系本條約締約方的政府間組織,指系該組織成員的國家之一的國民。

6
關於第7、11和16條的議定聲明:第7條和第11條所規定的復制權及其中通過第16條允許的例外,完全適用於數字環境,尤其是以數字形式使用表演和錄音製品的情況。不言而喻,在電子媒體中以數字形式存儲受保護的表演或錄音製品,構成這些條款意義下的復制。

7
關於第2條(e)項,第8、9、12和13條的議定聲明:這些條款中的用語"復製品"和"原件和復製品",受各該條中發行權和出租權的約束,專指可作為有形物品投放流通的固定的復製品。

8
關於第2條(e)項,第8、9、12和13條的議定聲明:這些條款中的用語"復製品"和"原件和復製品",受各該條中發行權和出租權的約束,專指可作為有形物品投放流通的固定的復製品。

9
關於第7、11和16條的議定聲明:第7條和第11條所規定的復制權及其中通過第16條允許的例外,完全適用於數字環境,尤其是以數字形式使用表演和錄音製品的情況。不言而喻,在電子媒體中以數字形式存儲受保護的表演或錄音製品,構成這些條款意義下的復制。

10
關於第2條(e)項,第8、9、12和13條的議定聲明:這些條款中的用語"復製品"和"原件和復製品",受各該條中發行權和出租權的約束,專指可作為有形物品投放流通的固定的復製品。

11
關於第2條(e)項,第8、9、12和13條的議定聲明:這些條款中的用語"復製品"和"原件和復製品",受各該條中發行權和出租權的約束,專指可作為有形物品投放流通的固定的復製品。

12
關於第15條的議定聲明:不言而喻,第15條並非表示完全解決表演者和錄音製品製作者在數字時代應享有的廣播和向公眾傳播的權利的水平。各代表團未能就關於需在若干情況下規定專有權的幾個方面或關於需在沒有保留可能情況下規定權利的不同提案達成協商一致,因此將此議題留待以後解決。

13
關於第15條的議定聲明:不言而喻,第15條不妨礙將本條授予的權利提供給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表演者和錄制民間文學藝術作品錄音製品的製作者,只要這些錄音製品未被以獲得商業利潤為目的而發行。

14
關於第7、11和16條的議定聲明:第7條和第11條所規定的復制權及其中通過第16條允許的例外,完全適用於數字環境,尤其是以數字形式使用表演和錄音製品的情況。不言而喻,在電子媒體中以數字形式存儲受保護的表演或錄音製品,構成這些條款意義下的復制。

15
關於第16條的議定聲明:關於《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條約》第10條(涉及限制與例外)的議定聲明,亦可比照適用於《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表演和錄音製品條約》的第16條(涉及限制與例外)。[關於WCT第10條的議定聲明原文如下:"不言而喻,第10條的規定允許締約各方將其國內法中依《伯爾尼公約》被認為可接受的限制與例外繼續適用並適當地延伸到數字環境中。同樣,這些規定應被理解為允許締約方制定對數字網路環境適宜的新的例外與限制。

"另外,不言而喻,第10條第(2)款既不縮小也不延伸由《伯爾尼公約》所允許的限制與例外的可適用性范圍。
16
關於第19條的議定聲明:關於《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條約》第12條(涉及關於權利管理信息的義務)的議定聲明,亦可比照適用於《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表演和錄音製品條約》的第19條(涉及關於權利管理信息的義務)。[關於WCT第12條的議定聲明原文如下:"不言而喻,`對本條約或《伯爾尼公約》所涵蓋的任何權利的侵犯'的提法既包括專有權,也包括獲得報酬的權利。

"此外,不言而喻,締約各方不會依賴本條來制定或實施要求履行為《伯爾尼公約》或本條約所不允許的手續的權利管理制度,從而阻止商品的自由流通或妨礙享有依本條約規定的權利

⑥ 國際互聯網條約的產生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於1996年12月在日內瓦召開的關於版權和鄰接權若干問題的外交會議上通過了「國際互聯網條約」,並於2002年生效。目前有近60個國家批准或者加入。該條約在中國於2007年6月9日正式生效。
各國的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標准越來越趨向於國際性協調規范,以國際條約為主導的知識產權法的全球化,已經勢不可擋。世界各國大都已經著手或將繼續在以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TRIPS協議)及其他知識產權國際新條約的大構架下修改和完善本國的知識產權保護法律制度,以共同建設21世紀的國際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大體系。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條約》(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Copyright Treaty,WCT),簡稱《WIPO版權條約》,是1996年12月20日由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主持,有120多個國家代表參加的外交會議上締結的,主要為解決國際互聯網路環境下應用數字技術而產生的版權保護新問題。截止2004年12月31日,《WIPO版權條約》的締約方總數為50個國家

⑦ 為什麼《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條約》又被稱為"互聯網版權條約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條約》(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Copyright Treaty,WCT),簡稱《WIPO版權條約》,是1996年12月20日由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主持,有120多個國家代表參加的外交會議上締結的,主要為解決國際互聯網路環境下應用數字技術而產生的版權保護新問題。截至2006年10月13日,加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條約》的國家已達60個
《WIPO版權條約》由25條組成,第1-14條系實體條款,15-25條系行政管理條款。此外還附有"議定聲明"9條,對條約中一些可能發生歧義的問題作進一步解釋。《WIPO版權條約》第1條規定,該條約是《伯爾尼公約》第20條意義下的專門協定,締約各方應適用於《保護文學和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的實體條款。其中,第2條有關版權保護范圍、第4條計算機程序保護、第5條數據匯編(資料庫)的保護以及第10條有關限制與例外,基本與世界貿易組織《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規定相一致。《WIPO版權條約》是對《伯爾尼公約》、《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的發展與補充。
主要內容
1、關於保護客體。《WIPO版權條約》版權保護的客體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計算機程序;二是數據或資料庫編程。
2、關於權利。《WIPO版權條約》新增加了向公眾傳播的權利,作者有權許可將其作品以有線或無線方式向公眾傳播,包括將其作品向公眾提供,使公眾中的成員在其個人選定的地點和時間可獲得這些作品。
3、關於技術措施的義務。《WIPO版權條約》要求締約各方應在法律中規定,未經權利人許可或法律准許,規避(包括破解)由權利人為實現版權保護而採取的技術措施為侵權行為。
4、關於權利管理信息的義務。《WIPO版權條約》規定,未經權利人許可擅自去除權利管理的電子信息屬侵權行為;未經許可發行、廣播、向公眾傳播明知已被未經許可去除或改變權利管理電子信息的作品或復製品也屬於侵權行為。"權利管理信息"包括:識別作品、作品的作者、權利所有人信息、作品使用條件以及相應數字或代碼等。條約規定必須對技術措施和權利管理信息加以保護。
版權條約
(2006年12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通過)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決定:加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於1996年12月20日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關於版權和鄰接權若干問題的外交會議上通過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條約》。同時聲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另行通知前,《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條約》不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2007年3月6日,中國政府向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正式遞交加入書。同年6月9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條約》在我國正式生效。

⑧ 《國際互聯網公約》

國際互聯網條約即:《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條約》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表演和錄音製品條約》。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條約》目的是為了在信息技術和通訊技術領域,特別是互聯網領域更充分地保護版權人的利益。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表演和錄音製品條約》,目的是為了在數字領域,特別是互聯網領域更好地保護表演者和錄音製品製作者的權利。

產生背景: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於1996年12月在日內瓦召開的關於版權和鄰接權若干問題的外交會議上通過了「國際互聯網條約」,並於2002年生效。目前有近60個國家批准或者加入。該條約在中國於2007年6月9日正式生效。

各國的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標准越來越趨向於國際性協調規范,以國際條約為主導的知識產權法的全球化,已經勢不可擋。

世界各國大都已經著手或將繼續在以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TRIPS協議)及其他知識產權國際新條約的大構架下修改和完善本國的知識產權保護法律制度,以共同建設21世紀的國際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大體系。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國際互聯網公約

閱讀全文

與互聯網版權條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