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物權客體的范圍和特徵

物權客體的范圍和特徵

發布時間:2021-11-24 04:33:02

物權客體的分類

物權的客體可分為:不動產和動產;主物和從物;物的成分,重要成分與版非重要成分;原物權和 孳息
一、不動產與動產
德國民法規定,不動產就是土地;日本民法、台灣民法則指土地及其附著物;在中國大陸,不動產包括土地、礦藏、水流、海域、地上附著物。除此之外的有體物,叫做動產。
區分動產不動產的意義在於:1 形成的物權不同 2 立法案例上,是否賦予物權公示以公信力不同 3 發生附合時確定所有權應該遵守的規則不同 4 訴訟的管轄規則不同。
二、主物與從物
按照物之間的相互關系分類。
並非主物 的成分,時常輔佐主物的效用,而與從物同屬於一人的物,是從物;從物所從之物,叫做主物。
構成從物的要件:1 不是主物的成分2時常輔佐主物發揮效用 3 從物與主物同屬於一人 4 交易上無特別習慣。
三 重要成分與非重要成分
根據成分的分離是否導致其毀損或者變更性質。
重要成分是指互相結合,費盡損毀或變更其性質不能分離時,則其中每個部分都是重要成分;重要部分以外的成分,為非重要部分。
四原物和孳息
根據數物之間產生和所出的關系。
原物,是指產生孳息的物,而孳息是指由原物所生的物或者收益。它可以分為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

❷ 簡述物權客體的范圍和特徵是什麼

物權的客體分為:不動產和動產,以及法律規定的可以作為物權客體的權利。

❸ 物權客體的種類和范圍,分別列舉一項

回答人的補充 2011-01-03 21:36 在民法上,根據物是否具有可移動性而將之分為動產和不動產。[6]動產是指能夠移動且不損害其價值和用途的物。而不動產則是指不能移動或者移動即會損害其價值和用途的物。從物的分類意義而言,由於不動產的種類較為有限、具體,易於確定,而動產的種類繁多、范圍廣泛。所以一般認為,不動產之外的一切物都是動產。?ゲ歡?產一般是指土地及其定著物(主要是建築物,還包括樹木、莊稼等)。而作為用益物權客體的不動產,則限於土地和建築物:

1、土地。土地是人類生存之本,是人類社會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物質財富,「是一切生產和一切存在的源泉。」[7]在財產法上,它是公認的一類最重要的財產。因此,有關土地的法律制度,歷來為立法者所重視,並成為任何社會形態的法律制度中最重要的內容。

但是,「土地」一詞卻具有非常廣泛的意義,人們可以從地理、生物、經濟、社會、政治等各種不同的角度對之作出界定。正是由於土地涵義的廣泛性,在各國民法及土地法中,大都未對土地作一般的定義:從一般社會觀念上講,土地作為地球表面的陸地的土地資源,是氣候、水文條件作用下,由地貌、土壤、植被等因素組成的自然綜合體。[8]但這種土地的概念與土地作為一種財產的概念還有一定的差距。我國有的學者根據我國有關法律的規定對其所使用的土地的概念進行了研究,即:(1)根據《憲法》第9條、第10條,土地的范圍只是指已被開發的土地。尚未承載人們勞動的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及水面,均是與土地並列的概念;(2)1986年頒布的《土地管理法》第6條、第9條的規定,土地的范圍既包括已開發的土地,也包括林地、草原、水面、灘塗等自然資源的土地;(3)在1950年頒布的《土地改革法》第16至19條、第21條、第25條、第26條中,土地的范圍包括耕地、山林、魚塘、茶山、桐山、桑田、竹林、果園、蘆葦地、荒地、水利工程、鹽田、沙田、礦山及湖沼、河港、牧場以及道路、護堤土地、飛機場等。[9]可見,在我國法律中對土地這一概念的使用並不是一致的。

從法律上看,土地作為民事權利的客體,它必須符合民法上物的一般特徵,即能夠為人力所支配並能夠滿足人類的某種需要。據此可以認為土地是能夠為人力所支配、利用的陸地地面及其上下空間和地身。那些尚不能為人力所支配、利用的沙漠、冰峰,雖然在政治、社會、公法意義上屬於領土、國土的范圍,但它們不是民法意義上的土地。在我國歷次土地立法中,沙漠、冰峰等地面,也均未被列入土地的概念之中。

關於土地的范圍,可以從「橫」和「縱」的兩方面觀察。在橫的方面,即土地沿地表伸展的范圍,土地本為連綿無垠之物,似乎沒有什麼范圍可見,但人們以人為的方法,劃分疆界,以此確定其范圍,從而土地權利人在橫的方面的支配效力范圍就以地界為限。

土地的范圍在縱的方面,即土地沿地表向上、下伸展的范圍,也就是地表上面的空間、地表下面的地身的范圍。從土地的利用角度而言,無論是因哪種目的使用土地,都不可能僅僅限於對地表的使用,而必須延伸到對地表之上、下之一定范圍的使用。否則,對土地的利用就是不可能的事情。那麼,土地的縱向范圍到底有多大呢?在古代羅馬法,有「土地所有權及於土地之上下」的法諺,後來經過注釋法學家將這項原則絕對化,解釋土地所有權上達天空、下及地心。《法國民法典》貫徹了羅馬法的這一原則,在其第552條中規定:「土地所有權包括該地上及地下的所有權。」法律對土地的縱向范圍不作任何限制,可以延伸至地上及地下無限的空間。依該法的規定,最初飛機飛越私人土地的上空也被當作是侵權行為。後來由於這一規定限制了經濟的發展,才由航空法、礦業法等對其進行了限制。《德國民法典》也基本上貫徹了這種土地縱向范圍的絕對主義,但已有所限制。在其第905條中規定:「土地所有人之權利,擴充到地面上之空間與地面以下之地殼。所有人對於他人在高空或地下所為之干涉,無任何利益者,不得禁止。」《日本民法典》則對土地的縱向范圍作了明確限制,其第207條規定:「土地所有權於法令限制的范圍內,及於土地的上下。」《瑞士民法典》更將例外作為原則,在第667條規定:「土地所有權的行使,在其利益范圍內,及於地上及地下。」我國現有法律中對於土地縱向范圍問題尚未作規定。但這種縱向范圍是土地滿足人們需要的性質並對之加以利用的必要條件。因此,土地作為財產,其縱向范圍不僅包括地表,還包括地上和地下,自為當然之理。至於土地縱向范圍的確定,依據我國有關土地立法的意旨及實踐,參照其他國家立法例,應以以下兩個方面著手:(1)參照《瑞士民法典》,將土地縱向范圍規定為權利人在其利益范圍內,及於地上和地下。這首先符合民法上對物的能夠為人力所支配並滿足人類某種需要的一般要求,把土地權利人的權利的支配力限於其行使有受到法律保護的利益的范圍。在此范圍之外,他人在其地上和地下的干涉,土地權利人不得排除之,例如地下開鑿隧道、地上通航飛機。另外,土地縱向范圍決定於權利人的利益范圍,這種利益范圍則因不同的權利具有不同的支配力而有所不同。例如采礦權人對於土地的支配,比地上權人對土地的支配范圍及於地下要深得多。農地耕作權(承包經營權)人有權禁止他人在其土地上散步,但田野荒地所有權人則不得禁止之。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說,土地的縱向范圍只能是相對的、具體的,它還要隨著經濟生活、社會觀念等因素的變化而發展。法律上不可能規定一個明確的、一般的縱向標准;(2)法律上可以在一些特殊問題上對土地的縱向范圍作出明確限制,將其排除於土地權利人的支配效力之外。我國法律對於土地,從國防、電信、交通、自然資源、環境保護、文物保護等方面進行了很多限制。例如,根據《水法》,水資源與土地所有權、使用權是分開的。《水法》第3條規定:「水資源屬於國家所有,即全民所有。農業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水塘、水庫中的水,屬於集體所有。再如,依據《礦產資源法》第3條的規定,礦產資源屬於國家所有,地表或地下的礦產資源的國家所有權,不因其依附的土地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不同而改變。

❹ 物權的客體

B 商標

物權客體應當是有體物,它的物理形態可以是固態、液態或者氣態等。

❺ 物權的客體有哪些

物包括不動產和動產。法律規定權利作為物權客體的,依照其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一十五條
物包括不動產和動產。法律規定權利作為物權客體的,依照其規定。

❻ 簡述物權的概念和特徵

一、物權的概念

物權是指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和他物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或者說,指自然人、法人直接支配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

不動產指土地以及建築物等土地附著物;動產指不動產以外的物。制定物權法,對明確物的歸屬,充分發揮物的效用,維護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更加重要意義。

二、物權的特徵:

1、物權是支配權

物權是權利人直接支配的權利,即物權人可以依自己的意志就標的物直接行使權利,無須他人的意思或義務人的行為的介入。

2、物權是絕對權(對世權)

物權的權利主體只有一個,權利人是特定的,義務人是不特定的第三人,且義務內容是不作為,即只要不侵犯物權人行使權利就履行義務,所以物權是一種絕對權。

3、物權是財產權

物權是一種具有物質內容的、直接體現為財產利益的權利,財產利益包括對物的利用、物的歸屬和就物的價值設立的擔保,與人身權相對。

4、物權的客體是物

物權的客體是物,且主要是有體物。

5、物權具有排他性

首先,物權的權利人可以對抗一切不特定的人,所以物權是一種對世權;其次,同一物上不許有內容不相容的物權並存(最典型的就是一個物上不可以有兩個所有權,但可以同時有一個所有權和幾個抵押權並存),即「一物一權」。

應該注意的是:在共有關繫上,只是幾個共有人共同享有一個所有權,並非是一物之上有幾個所有權。

在擔保物權中,同一物之上可以設立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抵押權,但效力有先後次序的不同。因此,共有關系以及兩個以上抵押權的存在都與物權的排他性並不矛盾。

物權作為一種絕對權,必須具有公開性。

物權必須要公示。

物權設立採用法定主義。

物權具有優先效力,又稱為物權的優先權。

(6)物權客體的范圍和特徵擴展閱讀

物權的分類

一、自物權與他物權

根據物權的權利主體是否是財產所有人,可以把物權分為自物權與他物權。這種分類是對物權進行的最基本分類。

自物權,是指權利人依法對自己所有的物享有的佔有、使用、受益、處分的權利。所有權是唯一的自物權種類。

他物權,是指非所有人根據法律或合同的規定,對他人財產享有的物權,也稱為限制物權。

所有權與他物權的關系是,所有權是一種完全物權,是最主要、最基本的權利,是他物權的源泉。他物權是一種不完全物權,是以所有權的一定權能為內容而形成的獨立權利,是所有權的派生物。

二、用益物權與擔保物權

根據設立的目的不同,他物權還可以進一步分為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

用益物權,是以物的使用、受益為目的而設立的他物權。如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等。

擔保物權,是以保證債務的履行、債權的實現為目的而設立的物權。如抵押權、質權、留置權等都是擔保物權。

區分兩者的意義在於,能夠明確不同的他物權設立目的的不同,權利內容也就不同。

三、主物權與從物權

根據物權是否從屬於其他物權而存在的不同,物權可分為主物權與從物權。

主物權,是指本身能單獨存在,不需從屬於其他權利的物權。如所有權、建設用地使用權等。

從物權,是指從屬於其他權利,並為所從屬的權利服務的物權。如抵押權、留置權等。

區分兩者的意義在於,主物權能夠獨立存在,從物權的存在則須以它所從屬的權利的存在為前提,主物權消滅時,從物權也隨之消滅。

四、動產物權與不動產物權

根據物權標的是動產還是不動產,可以把物權分為動產物權和不動產物權。

以動產作為標的的物權是動產物權。如動產所有權、留置權、質權等。

標的是不動產的物權為不動產物權。如不動產所有權、地上權、地役權等。

區分兩者的意義在於,兩者的取得方法、成立要件和效力不同,動產物權一般以標的物的交付為成立要件,不動產物權則是以依法登記為成立要件。

❼ 物權的概念和特徵是什麼

概念:物權是指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和他物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或者說,指自然人、法人直接支配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

特徵:

1、物權是支配權:物權是權利人直接支配的權利,即物權人可以依自己的意志就標的物直接行使權。

2、物權的構成體系:利,無須他人的意思或義務人的行為的介入。

3、物權是絕對權(對世權):物權的權利主體只有一個,權利人是特定的,義務人是不特定的第三人,且義務內容是不作為,即只要不侵犯物權人行使權利就履行義務,所以物權是一種絕對權。

4、物權是財產權:物權是一種具有物質內容的、直接體現為財產利益的權利,財產利益包括對物的利用、物的歸屬和就物的價值設立的擔保,與人身權相對。

5、物權的客體是物:物權的客體是物,且主要是有體物。

6、物權具有排他性:首先,物權的權利人可以對抗一切不特定的人,所以物權是一種對世權;其次,同一物上不許有內容不相容的物權並存(最典型的就是一個物上不可以有兩個所有權,但可以同時有一個所有權和幾個抵押權並存),即「一物一權」。

(7)物權客體的范圍和特徵擴展閱讀:

依物權的這種性質,它當然具有優先的效力和物上請求權。除此之外還有追及權,即認為物權的標的物不論輾轉歸於何人之手,都不能妨礙物權的行使,物權人可以向任何佔有其物的人主張其權利。

例如,甲的所有物被乙偷走後賣給了丙,丙再轉讓給了丁,甲仍然不喪失其所有權,有權向現在佔有其物的丁請求返還。但是多數學者認為,追及權應當包括在優先效力和物上請求權之中,而不必另列。

關於物權之間依性質可否並存,就一般情形而言,以佔有為內容的物權的排他性較強,這類物權大多不可以並存。具體的各類物權依性質是否可以並存,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用益物權與擔保物權:原則上這兩種物權可以同時存在於一物之上,例外的是以佔有為要件的質權、留置權與用益物權不能並存。

(2)用益物權與用益物權:不管其種類是否相同,一般都難以並存。但是地役權有時可以與其他用益物權並存。例如消極地役權以某種不作為,如不得興建高層建築,為其內容,可附存於已經設立地上權的土地上。再如,兩個通行權可共存於同一供役地上等。

(3)擔保物權與擔保物權一般都能夠並存:例外的是當事人有特別約定時不能並存,以佔有為要件的留置權等擔保物權之間不能並存。

物權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可以通過和解、調解等途徑解決,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物權的保護應當採取如下方式:

1、因物權的歸屬和內容發生爭議的,利害關系人可以請求確認權利。

2、被無權佔有人佔有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不能返還原物或者返還原物後仍有損失的,可以請求損害賠償。

3、造成不動產或者動產損毀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恢復原狀;不能恢復原狀或恢復原狀仍有損失的,可以請求損害賠償。

4、妨礙行使物權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排除妨害。

5、有可能危及行使物權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消除危險。

6、侵害物權,造成權利人損害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損害賠償。

上述物權保護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根據權利被侵害的情形合並適用。

❽ 簡述物權客體的范圍和特徵是什麼

物權的客體可分為:
不動產和動產;主物和從物;物的成分,重要成分與非重要成分;原物和 孳息
一、不動產與動產
德國民法規定,不動產就是土地;日本民法、台灣民法則指土地及其附著物;在中國大陸,不動產包括土地、礦藏、水流、海域、地上附著物。除此之外的有體物,叫做動產。
區分動產不動產的意義在於:1 形成的物權不同 2 立法案例上,是否賦予物權公示以公信力不同 3 發生附合時確定所有權應該遵守的規則不同 4 訴訟的管轄規則不同。
二、主物與從物,按照物之間的相互關系分類。
並非主物 的成分,時常輔佐主物的效用,而與從物同屬於一人的物,是從物;從物所從之物,叫做主物。
構成從物的要件:1 不是主物的成分2時常輔佐主物發揮效用 3 從物與主物同屬於一人 4 交易上無特別習慣。
三、重要成分與非重要成分
根據成分的分離是否導致其毀損或者變更性質。
重要成分是指互相結合,費盡損毀或變更其性質不能分離時,則其中每個部分都是重要成分;重要部分以外的成分,為非重要部分。
四、原物和孳息
根據數物之間產生和所出的關系。
原物,是指產生孳息的物,而孳息是指由原物所生的物或者收益。它可以分為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
物權客體特徵:
物權客體應當是有體物,它的物理形態可以是固態、液態或者氣態等。

❾ 簡述物權的客體

物權客體,這是一個法學概念。物權客體應當是有體物,它的物理形態可以是固態、液態或者氣態等沒有物理實體的無體物,如商譽、信用、商業秘密、思想等,就不是物權的客體與之相對應的是物權主體。
物權的客體可分為:不動產和動產;主物和從物;物的成分,重要成分與非重要成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第九條
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依法屬於國家所有的自然資源,所有權可以不登記。

❿ 物權的特徵有哪些

物權是絕對權(對世權)
物權的權利主體只有一個,權利人是特定的,義務專人是不特定屬的第三人,且義務內容是不作為,即只要不侵犯物權人行使權利就履行義務,所以物權是一種絕對權。
物權是財產權
物權是一種具有物質內容的、直接體現為財產利益的權利,財產利益包括對物的利用、物的歸屬和就物的價值設立的擔保,與人身權相對。
物權的客體是物
物權的客體是物,且主要是有體物。
物權具有排他性
首先,物權的權利人可以對抗一切不特定的人,所以物權是一種對世權;其次,同一物上不許有內容不相容的物權並存(最典型的就是一個物上不可以有兩個所有權,但可以同時有一個所有權和幾個抵押權並存),即「一物一權」。(應該注意的是:在共有關繫上,只是幾個共有人共同享有一個所有權,並非是一物之上有幾個所有權。在擔保物權中,同一物之上可以設立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抵押權,但效力有先後次序的不同。因此,共有關系以及兩個以上抵押權的存在都與物權的排他性並不矛盾。)
(6)物權作為一種絕對權,必須具有公開性。因此物權必須要公示。
(7)物權設立採用法定主義。
(8)物權具有優先效力,又稱為物權的優先權。

閱讀全文

與物權客體的范圍和特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