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助:請求確認物權為什麼不是物權請求權
作為物權的保護可包括物權和債權等手段,物權保護方法即體現為物上請求權,債權保護方法則表現為損害賠償、恢復原狀等債權請求權。之所以要將損害賠償請求權列入物權保護方法,是因為在物毀損、滅失時,存在於物上的物權已消滅,隨著物權的消失,基於物權產生的物上請求權顯然也不復存在。侵權人實際上已不能恢復物權人對原物的支配,而只能以金錢或其他形式來彌補物權人遭受的損失。此時,物權人對物的支配權關系已轉化為侵害人對物權人的侵權之債。可以說,損害賠償請求權是因物權而引起的,但目的並不是為了恢復物權人對物完滿的支配狀態,而是在物權保護方式無法完全達到回復原有狀態時,為保護物權人的整體利益而以金錢等為補償手段來彌補相應損失,以體現法律的公平。此外,對物權保護時無論採用物權還是債權保護方法,其前提是物權歸屬確定,故往往在採用物權保護方法時必然須先得明確權利歸屬,故確認物權請求權也是物權的獨立保護方法,但其不是一項獨立的物上請求權。在傳統民法也無將確認物權請求權列入物上請求權范疇的先例。這是因為,從物上請求權本身的邏輯來看,它是物權遭受侵害後的救濟手段,這意味物權人享有物權的事實已確定;而物權須確認是物權歸屬有爭議時發生,如果物權本身的歸屬存在爭議,那麼就談不上物上請求權的運用,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自然不能將請求確認物權歸屬於物上請求權。何況,物權確認請求權只能向國家司法機關主張,而不像其他物上請求權那樣可直接向相對人主張,而且其名為物權確認請求權,但並不屬給付之訴,而是確認之訴。
『貳』 試述物權請求權與侵權請求權的關系
物權請求權,又稱物上請求權,是指物權的圓滿狀態受到妨礙或者有被妨礙之虞時,物權人為恢復其物權圓滿狀態,得請求妨害人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對於侵權民事責任方式的規定中,《民法通則》規定了停止侵害、排除妨害、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等責任形式。 2007年《物權法》頒布實施以後,物權請求權已作為一種獨立的請求權,該法第34條、第35條、第36條分別規定了返還原物請求權、排除妨害請求權和消除危險請求權、恢復原狀請求權。
侵權請求權本身是一個債權請求權,是指權利人基於債的關系而產生的、請求特定人為特定行為的權利。在公權力不法侵害私權利的情況下,民事主體可以依據私權所產生的請求權,主動要求公權力機關糾正不法行為,如果不能實現,將進一步提起訴訟。這樣可以增加權利保護的途徑,強化公民的權利保障意識。
物權請求權與債權請求權是保護物權的兩種不同方法,二者的主要區別表現在:
(1)物權請求權的實現或物權性民事責任的承擔,權利人無需證明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因為,權利人僅僅要求將受到妨害的物權恢復到其完滿狀態。而受害人慾請求行為人損害賠償者,則應證明其實施侵權行為時主觀有過錯。
(2)物權請求權的實現不以行為人的行為造成受害人財產損失或其他損失為前提。而行為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的前提是加害人造成了受害人現有財產或非財產性損害。
(3)債權請求權的行使有訴訟時效的限制,而物權請求權很難適用訴訟時效。
(4)物權請求權的行使主體並不局限於物權人本身,因為物權請求權是與物密不可分的,任何對物的佔有構成侵害或妨礙的,物的持有、佔有者即可行使此項請求權。如租賃物的承租人對他人侵害租賃物的行為可以提起訴訟行使上述權利。因此,這是一種對物訴訟。而債權性請求權的行使是以相對人為對象,且以權利人受到實際損害為前提。因此,只有受到損害者才可以侵害方為被告提起訴訟,故這是一種對人訴訟。
『叄』 關於物上請求權和侵權
1.拾得遺失物 並不是侵權 只有當確認他占為己有時候才發生侵權責任。
2.佔有返還請求 隨時可請求。
3.侵權內容不同條件也不同
損壞是請求的修補賠償等
佔有侵權請求內容是返還原物
『肆』 物權請求權與侵權行為所生之債權請求權有何區別
首先,在性質上不同。物權請求權就是是什麼性質的權利在民法理論上尚有爭議,專但大多數學者認為,此種屬請求權的性質是物權。而債權請求權的性質是債權,是一種相對權。
其次,內容不同。物權請求權包括:排除妨害請求權,返還原物請求權,消除危險請求權。而債權請求權的內容主要是財產的給付或一定行為的履行。
第三,效力也不一樣。由於物權請求權的性質是物權,顯然具有優先與債權的效力。當同一物上既有物權請求權又有債權請求權時,物權優先於債權。
第四,請求權產生的條件不一樣。侵權行為請求權的產生一般要求加害人有過錯,而物權請求權無須舉證加害方的過錯。
最後,保護方法也不一樣。前者採用物權的保護方法,後者採用債權的保護方法。侵權行為而生的請求權可以要求加害人賠償精神損害,這一點在物權請求權中沒有。
我大概只能回答成這樣了,你看還應該怎麼來補充呢?求教於大家。
『伍』 物權請求權與侵權請求權的關系
1、物權請求權與侵權請求權都是人們保護個人財產的權利。
物權請求權,又稱物上請求權,是指物權的圓滿狀態受到妨礙或者有被妨礙之虞時,物權人為恢復其物權圓滿狀態,得請求妨害人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對於侵權民事責任方式的規定中,《民法通則》規定了停止侵害、排除妨害、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等責任形式。
2、侵權請求權本身是一個債權請求權。
侵權請求權是指權利人基於債的關系而產生的、請求特定人為特定行為的權利。在公權力不法侵害私權利的情況下,民事主體可以依據私權所產生的請求權,主動要求公權力機關糾正不法行為,如果不能實現,將進一步提起訴訟。這樣可以增加權利保護的途徑,強化公民的權利保障意識。
(5)物權確認請求權和侵權擴展閱讀:
物權請求權和侵權請求權相比較,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不同:
1、二者產生的目的不同。
物權請求權是為了保證物權的圓滿狀態而產生、存在的,物權受到妨害或者有妨害的可能,物權標的物尚存在時,物權請求權發生,請求權人可以請求排除妨害或預防妨害。
而當物權受到侵害、滅失、毀損時,物權人的利益受到損害,物權的圓滿狀態無從恢復,權利無從實現,物權請求權亦無從行使,這時,受侵害人只能行使債權請求權即侵權請求權,侵權侵害人賠償損失。這一賠償請求權的目的在於以價值擔保代替現狀保護擔保,使物權人獲得適當的賠償。
2、從權利的獨立性來看。
物權請求權就其性質而言,是一種附從性權利而非獨立性權利,這種權利是為了保證物權的圓滿狀態、保證物權的正常行使而存在的,因此其產生、變更、消滅均依附於物權。而侵權的損害賠償請求權是完全獨立於受侵害權利的財產權利,其可以獨立地轉讓。
3、在兩種責任的構成要件中,妨害與損害的區別是二者不同的一個根源。
物權請求權是物權受到妨害或者有妨害之虞時發生的,物權請求權的目的是為了排除或預防妨害。而侵權請求權是權利人受到損害時發生的,侵權請求權的目的是為了使損害得到填補,使權利人得到賠償。
『陸』 侵權糾紛與物權糾紛的區別
物權是絕對權,侵權是相對權。
通常理解物權是所有權,侵權是債權。
『柒』 絕對權請求權和侵權請求權的區別
在《侵權責任法》中究竟應當如何規定侵權請求權,是重要的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其中最需要解決的,就是侵權請求權與絕對權請求權之間的關系如何處理。在《物權法》關於物權請求權與《民法通則》關於侵害財產的侵權請求權的規定中,將兩種請求權全部重合,即《物權法》規定侵害物權,權利人享有返還原物、恢復原狀、排除妨害和損害賠償請求權;《民法通則》第117條規定,侵害財產,權利人享有返還財產、恢復原狀和損害賠償請求權,依據第134條當然也享有排除妨害請求權。那麼,侵權請求權和物權保護請求權之間究竟有何區別,如何能夠區別?多數學者主張,在《侵權責任法》中應當對此進行區分,主要的意見是,將損害賠償規定為侵權請求權,其他的請求權為絕對權請求權,因此,《侵權責任法》實際上就是侵權的損害賠償法。
立法機關沒有拿出符合學者主張的意見,仍然認為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賠償損失;
(七)消除影響、恢復名譽;(八)賠禮道歉。實際上用的還是《民法通則》第134條的規定。因此,侵權請求權與物權請求權以及其他絕對權請求權之間的關系仍然無法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