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RSC advances期刊雜志怎麼買到今年的紙質版
學術期刊一般不會對外發行的,可以去知網等資料庫看電子版的。想訂閱雜志也可以去「雜志雲」平台看看,裡面有8000多種雜志,很齊全的。
B. rsc投稿與elsevier有什麼區別
Elsevier上的投稿絕大部分期刊不會給每個人都發郵件的,不像RSC的期刊,所以樓主不要擔心。最好添真實的郵箱,或者樓主也可以以他們的名義注冊真實的郵箱,系統好像只給通訊作者發郵件,所以其實你也不必擔心什麼。不要亂寫。
切記:通訊作者的郵箱地址不可亂填。
Elsevier投稿狀態如下,供參考:
1. Submitted to Journal
剛提交的狀態
2. Manuscript received by Editorial Office
就是你的文章到了編輯手裡了,證明投稿成功
3. With editor如果在投稿的時候沒有要求選擇編輯,就先到主編那,主編會分派給別的編輯。這當中就會有另兩個狀態:
3.1. Awaiting Editor Assignment指派責任編輯
Editor assigned是把你的文章分給一個編輯處理了。
3.2. Editor Declined Invitation 也可能編輯會拒絕邀請,這就需要重新指定編輯
3.3. technical check in progress 檢查你的文章符不符合期刊投稿要求
4.編輯接手處理後也會有2種狀態
4.1. Decision Letter Being Prepared 就是編輯沒找審稿人就自己決定了,那根據一般經驗,對學生來說估計會掛了 1)英文太差,編輯讓修改。 2)內容太差,要拒了。除非大牛們直接被接收。
4.2. Reviewer(s) invited 找到審稿人了,就開始審稿
5. Under review
這應該是一個漫長的等待。當然前面各步驟也可能很慢的,要看編輯的處理情況。
如果被邀請審稿人不想審,就會decline,編輯會重新邀請別的審稿人。
6. Required Reviews Completed
審稿人的意見已上傳,審稿結束,等待編輯決定
7. uating Recommendation
評估審稿人的意見,隨後你將收到編輯給你的decision
8. Minor revision/Major revision這個時候可以稍微慶祝一下了,問題不大了,因為有修改就有可能。具體怎麼改就不多說了,謙虛謹慎是不可少的。
9. Revision Submitted to Journal
又開始了一個循環。
10. Accepted 恭喜了
11. Transfer right form 簽版權協議
12. uncorrected proof 等待你校對樣稿
13. In Press, Corrected Proof 文章在印刷中,且該清樣已經過作者校對
14. Manuscript Sent to Proction 排版
15 in proction 出版中
C. 投出RSC Advances後直接顯示就是under review,這是怎麼回事
這個狀態很正常,但並不代表reviewer已經接受稿件了,很多雜志社分發到AE後,狀態就改成under review
如果你投ACS和RSC的期刊的話,投稿後直接就是Under Review,並且在你收到審稿結果之前,一直都是
如果你的研究方向是這個期刊的主要方向,找審稿人比較容易,under review就比較快!
有些雜志只有under review這一個狀態,沒有with editor這個狀態,所以under review並不一定代表已經送出去審了,可能還在編輯手裡。
這和等車一樣,有時一到車站,車就來了,有時等了很久,還沒有車(當然一般就是等等,不知是否有人打電話去催,或懷疑這個路線的車取消了)。
D. 在RSC投稿系統遇到問題投稿的蟲子們幫看一下是怎麼回事
1. 關於作者署名 我們實驗室從師兄開始,發的SCI基本上都是參與者有誰就掛誰的,基本不掛關系戶。這一次,我也是仿照以往的情況署上了作者的名字,但是漏掉了給做好前期工作現在已經畢業讀博士去的師兄,和我的這個課題的實際申請人L教授。漏掉師兄,很不應該,但是關於L教授,是我事先根本沒有想到的。因為L教授已經從我們學校調走已經一年多,早已和課題組沒有太大的聯系,關於他和我們這個課題的關系我也不甚清楚,所以真的沒有想到要把他加上。因此,在這里,我要提醒給位初次投稿的蟲友們,寫文章投稿之前一定要把作者的署名確定好,盡量去問問老闆的意思,自己也要思量周全,也許你很反感增加關系戶,但是你不應該漏掉每一個對文章有實際或者潛在貢獻的人。我的文章在投稿之前老闆並沒有就這些問題細看,所以後來發現的時候也晚了,因此,我覺得,也許老闆不會給你審稿,但是關於文章的一些原則性的問題他們還是能把握的,所以盡量投稿之前還是給老闆看看,如果最後出現像我這樣的問題就滿郁悶了,因為越到後面增加作者一直是一件滿敏感的事情。關於這一點的解決方法我在後面說。 此外,在我的初稿中,老闆是第二作者加通訊作者。修改意見回來後,我在他心情好的時候問了下能不能把他放到後面,他同意了(後來實驗室也開始沿用這個做法)。這樣的做法是可以讓周圍的同學成為第二作者,而且也許同學寫文章的時候你也有成為第二作者的可能,盡管很多學校不會因為第二作者算你的文章,但是對於出國或者是找一般企業工作的人來說,多一篇第二作者的文章也是聊勝於無的事情(盡管很多老闆現在都是這樣做的,但是我想,萬事也都有個開頭)。於是,在修改稿的時候把老闆的名字換到了最後,其他人都往前進行了挪動,在response裡面也沒有提這個事情,最後一點問題也沒有。 2. 關於圖片質量 這個問題論壇上問的蟲子也很多。很多期刊要求圖片質量到600dpi並且要TIF格式。其實可以通過PS或者corel draw等作圖軟體導出這個圖片,然後導出的時候選擇TIF格式和600dpi,再選在LZW壓縮,另外把尺寸改小一點(10000X10000的可以改到2000X2000就夠用了,太大的話一張圖片幾十兆) 3. 關於Supporting Information Supporting Information是ACS下面期刊常見的部分,一般在文章的末尾處會有著名。內容一般是一些私下提交給審稿人的參考信息(例如詳細的實驗過程、實驗數據等)但是不在文章裡面發表的(有的是為了保密又得是為了簡潔)。當時我由於經驗不足,把一個不屬於這個范疇的東西當成了Supporting Information傳了過去,當然,審稿的時候沒有造成什麼影響,但是編輯在回復裡面卻讓我按照模版把Supporting Information這一章節補上。這個時候我才去看Supporting Information到底是什麼,才知道原來自己擺了烏龍。唉,現在想想就覺得好笑。沒有辦法,只有跟編輯寫信問詢,申請不寫Supporting Information,並承認自己前期的錯誤,好在編輯啥也沒說就同意了(實際上這些信件是助編處理的)。 4. 關於Table of Contents Graphic 關於這一點經常看見有蟲子在問。這個並不是ACS下面獨有的,貌似RSC及其他出版集團下面也有這個要求。我當時也不太清楚這個東西到底是啥。後來去看了別人的文章才知道沒有什麼神秘的,實際上就是一張你文章中有代表性的圖片而已(可以是示意圖也可是是電鏡,也肯以將文章裡面的幾個圖合在一起編輯成新圖)。ACS的TOC除了一張圖以外還要有一段不超過60words的說明。也就是簡要說明你文章的中心思想就行了。TOC在初稿的時候並不如何強調標准,但是在修改稿的時候非常重要。而且修改稿的時候可以對初稿的TOC進行改動,不用對編輯說明也行的(我就完全改了圖,還改了不少單詞)。 5. 關於right 3,4,5這三條都是編輯在審稿意見回來之後要求一定要弄好的重點。Copyright任何投稿都會遇到,也經常看到蟲子問right的問題,無非是關於提交right的時間和裡面的一些具體地方怎麼填,還有就是如何給編輯。我在初稿的時候直接忽略掉的right,因為我看木蟲上有人說right只是在接收後才有實際意義,那麼也就是說晚點交right並不影響我正常的審稿。因此,對於大家來說,如果沒有特別的要求的,一般不用太早提交right。Copyright的填寫主要還是用pdf軟體在上面直接打字,只需要在「Original Signature(s)」這里親筆寫上和你文章作者順序一致的作者的英文名就行了。另外,也許你會碰到「Print Authorized Name(s) and Title(s)」這樣的文字,Title的意思相當於作者的身份。例如:張三是教授,李四是碩士,那麼這里就用軟體打上「San Zhang (Professor),Si Li (Master)」就行了。版權填好以後掃描後傳給編輯(我是掃描成圖片然後把圖片做成PDF傳回的)。 6. 關於通訊作者郵箱 在我投稿之前,我僅僅認為通訊作者郵箱就是一個郵箱而已,就是老闆郵箱的代名詞,沒有認真的對待,但是恰恰通訊作者郵箱讓我大漲了一番見識。我也是投稿之前用的是老闆的126郵箱。後來在投稿20天後突然莫名的收到了審稿意見回復(系統上突然從第二部飛到了第五步),當時真是十分驚訝。忙問老闆,老闆打開他又想一看,才發現早在10天以前編輯就發郵件給通訊作者郵箱說正在邀請審稿讓我耐心等待了…郁悶…白擔心會被編輯直接砍掉了。後來由於又要給編輯問詢,又怕還出這樣的事情,於是乎起了更換通訊作者郵箱的念頭,老闆也沒有意見,於是在修改的時候直接在系統中作者信息那把通訊作者郵箱換成了我注冊的一個新郵箱(我設置的密碼)。關於更換通訊作者郵箱,我猶豫了好久是否再給編輯問詢信,後來想想怕把編輯惹毛(前面因為Supporting Information已經問詢一次了)就算了。慶幸的是,編輯啥也沒說,順利搞定。因此,建議各位初次投稿的蟲子,特別是自己寫文章自己投的蟲子,通訊作者是老闆的,沒錯,但是通訊作者郵箱最好用自己的或者自己幫老闆申請一個新的,專門對付這次投稿(當然,你有本事的話要到老闆郵箱密碼也行)。這樣的話後期你就不會像我一樣郁悶了,並且處理一些事情的時候會快很多(試想一下,當一封重要郵件躺老闆郵箱裡面,老闆又聯系不上或者不方便轉給你會不會郁悶?)。因為,投稿過程中,編輯只會和通訊作者聯系的。 7. 關於是「大修」還是「小修」 我發現很多蟲子很關心這問題,彷彿大修接收的可能性一半對一半,小修的可能性就到8成了,而修改重投就是沒有希望的。其實,能不能接收關鍵在於你能不能按照審稿人的意見好好修改,而並不是「大修」還是「小修」。這些詞並不像「如朕親臨」的金牌那麼神奇。另外,我們也不能忽略除了大修小修以外的一個情況「修改後重投」,其實只要改好了,重投也是很有希望的,所以很多是這個狀態的蟲子完全不用灰心,相反應該振作起來,一舉攻克最後一關。總的來說,論壇上就有小修不重視,不按照審稿人意見修改而被拒稿的(審稿人覺得自己被忽視了),也有被編輯打回重投,但是按照審稿人意見修改好後重投直接接收的。所以,希望剛投稿的蟲子們多注意本質(怎麼修改),少在乎現象(是大修還是小修)。 8. 關於英語的修改 看到很多蟲子問英語不過關,怎麼修改的問題。我說說我的經歷。兩個審稿人給我的審稿意中,英語評價都是Fair,說「有很多的文字錯誤」讓我修改(實際只舉出2個)。其實很多情況下是審稿人對母語非英語的作者的偏見而已。為了認真修改,我找了師兄幫我改了一遍。找了老闆,請他找他美國的同學幫忙再改。綜合兩者的意見最後敲定。最後在修改稿原文中把修改過的地方全部用紅筆標出,並且在response中逐條列舉出:P1, L15 (gas) → P2, L15 (gases),以顯示自己的確對文章的語言進行了認真修改。最後,很順利,兩個審稿人都沒有就語言說什麼。 9. 關於引用未出版的參考文獻 這個問題在論壇上也看過幾次了。我這次也碰到了,和大家說說。我有篇重要文獻還沒有出版,俺引用了,後面用的是「in press」代替。但是後來想想不對,參考文獻只有作者的名字(而且是中國人的文章,名是簡寫的),沒有頁碼卷數,沒有標題,要別人怎麼搜? 10. 關於二審到接收的等待時間 這一點,太多的蟲子揪心了。幾乎天天都有蟲子問這個。我也很理解大家的心情,畢竟我也是大家中的一員。但是修改稿投出後我恨不得每天刷新100次郵箱。一周後還沒有消息,人就開始十分焦急,情緒低落。其實,我和大家一樣,因為在論壇上看了一些說修改後當天接收或者一周接收之類的帖子,認為這個時間就是定理,才會這么著急的。另外,我們也都有一個慣性思想就是審稿意見也就那麼長時間(1,2個月,難道二審要1個月以上不成)。實際上,事實正有可能如此,甚至我看到的絕大部分情況都是超過一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接收的。因為,對於有可能接收的稿件,也要考慮出版的安排以及編輯手頭的工作量等諸多問題。在這里我很感謝Thomas2000大哥當時對我安慰,他和我投一個期刊,是1個月大修變小修,小修到接收整整四個月,並且說「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算是平復了我焦急的心理。俺甚至還趁這段時間去外地玩了半個月,呵呵。 11. 關於增加作者 前面第1點說到了我沒有把師兄和L教授列為作者的事情。修改的時候也沒有增加(其實修改的時候是很好的增加作者的機會),接收以後才發現了漏掉了師兄(但是還是沒想起來L教授,汗)。這個情況相信也有蟲子遇到過。這個時候我是先直接寫信和期刊的主編聯系(不是出版編輯部,盡管這個時候稿件已經轉到出版編輯部准備排版了),敘述了自己的疏忽以及師兄的一些貢獻(做了很多前期的研究,並且提供了很多理論依據),最後附上一句「不知您是否能允許我們彌補我們的疏忽」(具體寫法參加二樓的附件3)。發過去後編輯很快同意了(加為二作)。但是我還是漏掉了L教授,這個也是我的一大遺憾。後來在校樣的時候在嘗試這一招就不管用了,編輯拒絕。所以,希望大家在剛開始的時候把作者什麼的都決定好,省得後面一堆麻煩。就算要加也要在修改的時候加,過了修改的話也行,但是要寫盡快聯系編輯,機會只有一次。對了,申請加作者的同時一定要附上新的版權哦~~ 12. 關於更換插圖 我是接收了以後才發現期刊的彩印是免費的(汗),於是在接收後去信給編輯更換彩色示意圖,並附上了圖片(和增加作者在一起寫的一封郵件,具體寫法參加二樓的附件3)。編輯很快同意了,沒有什麼問題。我說這個只是想說明大家初稿或者修改的時候最好把這些都考慮好,不要像我一樣弄的焦頭爛額不得安寧。 13. 關於校樣 ACS的校樣非常人性化,編輯幫我修改的很多語言上的問題,然後排版,並把修改的地方做出了標示。基本沒有什麼問題,只需要三言兩語回封信就可以了。 14. 還有一點經驗之談 不要說俺迷信,哪怕沒有金幣,俺現在看著祝福文章順利接收的帖子是必頂的,看到被拒稿的肯定要安慰一番,覺得為別人送上祝福和安慰我自己也會好受一些,也許人品也會提高一些,下次發文也有信心一些,呵呵。當時,也正是很多蟲子在我修改的時候給我鼓勵和幫助,才使得我最後有信心有動力修改了文章並且順利接收。多關心鼓勵下別人,你也會得到一絲快樂,總有一天,幸福的事情也會降臨在你頭上,阿窗~~~ 總結: 其實講了這么多沒有談什麼投稿的經驗,大多是教訓,而且是拿個人在做反面教材,希望大家不要犯和我相同的錯誤,能少走點彎路,能夠在投稿過程中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說的很亂,大家可挑感興趣的看。 最後,祝投稿順利
E. IDRSC注冊過商標嗎還有哪些分類可以注冊
IDRSC商標總申請量1件
其中已成功注冊0件,有1件正在申請中,無效注冊0件,0件在售中。
經八戒知識產權統計,IDRSC還可以注冊以下商標分類:
第1類(化學制劑、肥料)
第2類(顏料油漆、染料、防腐製品)
第3類(日化用品、洗護、香料)
第4類(能源、燃料、油脂)
第5類(葯品、衛生用品、營養品)
第6類(金屬製品、金屬建材、金屬材料)
第7類(機械設備、馬達、傳動)
第8類(手動器具(小型)、餐具、冷兵器)
第9類(科學儀器、電子產品、安防設備)
第10類(醫療器械、醫療用品、成人用品)
第11類(照明潔具、冷熱設備、消毒凈化)
第12類(運輸工具、運載工具零部件)
第13類(軍火、煙火、個人防護噴霧)
第14類(珠寶、貴金屬、鍾表)
第15類(樂器、樂器輔助用品及配件)
第16類(紙品、辦公用品、文具教具)
第17類(橡膠製品、絕緣隔熱隔音材料)
第19類(非金屬建築材料)
第20類(傢具、傢具部件、軟墊)
第21類(廚房器具、家用器皿、洗護用具)
第22類(繩纜、遮蓬、袋子)
第23類(紗、線、絲)
第24類(紡織品、床上用品、毛巾)
第25類(服裝、鞋帽、襪子手套)
第26類(飾品、假發、紐扣拉鏈)
第27類(地毯、席墊、牆紙)
第28類(玩具、體育健身器材、釣具)
第29類(熟食、肉蛋奶、食用油)
第30類(面點、調味品、飲品)
第31類(生鮮、動植物、飼料種子)
第32類(啤酒、不含酒精的飲料)
第33類(酒、含酒精飲料)
第34類(煙草、煙具)
第35類(廣告、商業管理、市場營銷)
第36類(金融事務、不動產管理、典當擔保)
第37類(建築、室內裝修、維修維護)
第38類(電信、通訊服務)
第39類(運輸倉儲、能源分配、旅行服務)
第40類(材料加工、印刷、污物處理)
第41類(教育培訓、文體活動、娛樂服務)
第42類(研發質控、IT服務、建築咨詢)
第43類(餐飲住宿、養老托兒、動物食宿)
第44類(醫療、美容、園藝)
第45類(安保法律、婚禮家政、社會服務)
F. RSC Advances是不是核心期刊
國內七大核心期刊遴選體系
核心期刊是期刊中學術水平較高的刊物,是我國學術評價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主要體現在學術水平的確認方面.如在相當一批教學科研單位。申請高級職稱,取得博士論文答辯資格,申報科研項目,科研機構或高等院校學術水平評估,教師,工作人員完成的工作量等,前提條件之一就是在一定時間段內,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若干篇論文.分為國家級省級市級等等級別。
目前國內有七大核心期刊(或來源期刊)遴選體系:北京大學圖書館「中文核心期刊」、南京大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又稱「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來源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報學會「中國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以及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設中的「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
通常所說的中文核心期刊,是指被北大每年出版的《中國核心期刊要目總攬》中被列出的期刊。
發表論文選擇九品論文網,帶你體驗服務!所推薦刊物100%為正刊,絕不推薦非法刊物、特刊、增刊、帶後綴的副刊。開啟綠色快速 通道(部分期刊可加急),1-3天快速審稿,1-3月快速見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