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請求權與知識產權損害賠償請求權是兩種不同的請求權。知識產權請求權救濟的是對知識產權的抽象侵害。所謂抽象的侵害是指對知識產權人就其知識產權的享有或行使構成的侵害,其救濟的目的在於回復知識產權的圓滿狀態。這種抽象的侵害既可能是現實的,也可能是將來的。知識產權損害賠償請求權救濟的是對知識產權人權利在「傳播中」造成的實際損害。事實上,前者救濟的損害可能涵蓋後者,也就是說對知識產權的抽象侵害既可能造成知識產權人的單純權利狀態的損害,也可能造成知識產權人實際的經濟損失或精神損失。知識產權請求權的成立不要求侵權人具有過錯和具體的經濟損失或精神損失,只需要有侵權事實即可。損害賠償請求權要求侵權人有過錯和對知識產權人造成具體的損失。知識產權請求權與損害賠償請求權既可能並存,也可能只成立知識產權請求權,因為後者責任入口更小些。深入的理論分析發現,知識產權請求權是一個權利束。我們暫且可將其分為兩大類:一、一般的知識產權請求權,包括排除妨害請求權(針對現存的妨害)、不作為請求權(針對將要發生的妨害)。一般知識產權請求權的特點在於它適用於所有的知識產權侵權。二、特殊知識產權請求權。如德國著作權法上的查詢請求權、查閱請求權、銷毀請求權、出讓請求權等。知識產權請求權成立後,如果知識產權人有實際損失,可以請求侵權人予以賠償。如果侵權人有過錯,則應承擔賠償責任,若沒有過錯但受有利益,知識產權人仍可主張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事實上知識產權請求權的成立相當於美國法上Infringe的成立,都是無過錯要求,損害賠償請求權的成立則相當於美國法上Tort的成立。
㈡ 知識產權市場調查怎麼做
知產寶/律柚知識產權專項市場調查-法律事實調查篇
一、知識產權市場調查的痛點與需求1:
1、數據運用不足
主體相關法律數據,行業數據,用戶數據,產品數據、輿情數,據橫向與縱深關聯是對主體行為一體多面描述。數據思維與運用不足,訴求把握不清。
2、技術方法不適
主觀要素調查主體如何篩選?適宜樣本數量如何確定?調查內容如何設計?調查質量如何監督?統計分析如何科學合理?行業研究與法律分析邏輯如何構建?事實判定不清案件爭議焦點有哪些?案件關鍵事實是什麼?事實要素如何解析?公眾認知如何知曉?上下遊行業事實作用程度如何?
3、法律實踐需求
「相關公眾」?」「廣為知曉」?「混淆程度」?《商標法》、《專利法》等法規中的概括性規定或模糊性規定如何實踐和操作?)
二、知識產權市場調查的痛點與需求2:
三、項目優勢
1、通盤分析解決能力融合經濟、法律、行業、市場等專項研究團隊合作成果,提供多視角的數智化類案分析解決方案和全行業的洞察策略
2、深耕知識產權垂直領域
十數年知識產權垂直領域精耕細作,專注知識產權專項服務,明晰知識產權爭議糾紛解決方向
3、綜合的數據處理能力
擁有知識產權業內海量的司法訴訟數據、多模塊知識產權數據、跨領域的行業數據
4、精準情報洞察
以專業的情報收集與分析、實時的行業與競爭洞察能力為用戶戰略決策提供強大的支撐
5、跨領域、跨學科的智庫組合
匯聚不同行業產學研專家,為社會各界提供專業、周詳、有影響力的論證方案
㈢ 知識產權背景調查表什麼時候會用到
一般在新員工入職復之制前的面試階段或者入職階段使用
主要是調查:看看人員是否跟上家有簽過保密協議、競業限制協議,自己是否有知識產權或者相關經驗,身上是否發生過知識產權糾紛等等。
面試使用:這個比較好理解,一般就是了解下背景,也就是背調的一部分,只是多了知識產權內容,可能對於後期是否選用有相應參考;
入職階段使用:這個也好理解,如果前期沒有做,但是這個人各方面都比較符合要求,已經准備入職了,那麼入職時補充一下調查表,如果跟研發、或者知識產權管理崗密切相關的,即使調查內容不作好,也可以通過簽署一些知識產權協議來幫公司規避一些風險。
㈣ 公司怎樣去寫知識產權權利狀況調查報告呢
公司本身去寫可能有點難度,畢竟對知識產權方面的報告不知道如何下手,其實可以讓聯瑞集團去弄,他們比較知識產權方面的東西。
㈤ 首份雙創大學生知識產權保護調查報告發布都有是內容
「大學生創業知識產權維權難系列報道」引發持續關注。近日,團湖北省委、湖北省青年創業就業促進中心聯合本報,通過問卷調查和實地訪談等方式對高教大省湖北青年大學生創新創業知識產權保護和利用工作展開了專題調研。
北京超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武漢分所負責人談到,不僅普通初創型企業對知識產權的了解處於淺層次,即使是OFO、斗魚(武漢首家獨角獸企業)等快速發展的企業對知識產權的學習和重視也處於相對被動狀態。
課題組在對武漢知識產權交易所實地走訪時了解到,無論是個人直接對接,還是由孵化器等雙創平台對接而來的大學生創新創業知識產權咨詢的數量都相
對較少。該所相關負責人介紹,對於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小微企業來說,知識產權不僅可以帶來融資的便利,還可以實現技術入股,通過交易實現技術轉讓,從而促進
企業發展,但遺憾的是,對此,許多小微企業並不了解。
調查顯示,企業對主動學習知識產權保護知識也不積極。大學生創新創業企業多處於初創階段,企業生存成為最重要的目標,資金分配、人力配置十分有
限。接受問卷調查的企業中,發展至3~5年的企業自身知識產權布局意識高於發展1~2年的企業。企業在創業初期往往需投入大部分精力來維持企業經營,越過
「解決溫飽的生存關」之後才向「錦上添花的發展關」邁進,因此,企業綜合管理需求的增長與企業實力提升是相匹配的。
所屬行業越精尖,知識產權保護和布局理念越靠前。從事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及軟體業、生物醫葯和環保新能源、新材料的受訪企業由於自身所屬行業
主要以技術研發及成果轉化為主要經營模式,很容易與知識產權掛鉤,因此在企業創業初期就對知識產權戰略有系統設想,並逐步付諸行動。
平台服務越完善,知識產權認知和應用意識越強烈。在訪談中發現,大多數進駐孵化器的企業接受過所在孵化器開展的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代理、咨詢、培
訓及融資的服務,有96家企業表示自身在對知識產權風險防範和應對的渠道選擇上,會選擇尋求工商行政管理、專利局、知識產權局等行政保護和司法保護,呈現
出指向明確、渠道清晰的良好態勢。
知識產權是保護創新的動力,應貫徹落實。
㈥ 蘇州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里,知識產權獲得情況及其對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的支持作用從哪些方面闡述
蘇州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里,知識產權獲得情況及其對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的支持作用從哪些方面闡述?
(1)簡單列示一下產品獲得的主要產權情況,如知識產權的名稱、授權號等;
(2)知識產權對產品(服務)所起到的技術支持作用,可從知識產權的具體某項技術運用到了產品的技術工藝、裝置設備中,使產品產生了哪些好的效果(或提高了主營產品的生產效率、降低成本等等),是主營產品的核心技術之一(或是主要生產設備、裝置、輔助工具等)。
㈦ 知識產權侵權行為調查報告有哪些
在侵權行為中,對於財產所有權的侵犯主要表現為侵佔、妨害和毀損。這些行為往往是直接作用於客體物的本身,與客體物之間的聯系是直接的、緊密的;侵權行為的具體表現內容,涉及到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各個方面。對於知識產權的侵犯則主要表現為剽竊、篡改和仿製。這種侵權行為作用於作者、創造者的思想內容或思想表現形式,與知識產品的物化載體無關。例如,非法將他人創作的字畫攫為己有,它涉及的是物體本身,即創作的物化載體,該行為應視為侵犯財產所有權的行為;如果行為人雖未佔有這一字畫,但擅自將其翻印出售,則該行為涉及的是無形財產。
然後看下哪些是侵權行為
1: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即是未經權利人許可擅自使用其注冊商標或將該商標的主要部分用作自己的商標,從而造成商標混同,欺騙消費者的行為。
2:侵犯著作權,是指「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在法律允許的范圍之外,擅自使用其著作權的行為」
3:侵犯專利權
4:侵犯商標權,是指 「不法侵害他人注冊商標權」的行為。
5:筆者認為,凡違反法律規定而損害知識產品所有人專有權利的行為
以上均為侵犯知識產權。在這里需要說明的是,侵權行為主要表現為對享有專有權利的知識產品的擅自使用,但對該知識產品的擅自使用並不包容所有的侵權行為(部分內容轉自小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