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物權區分原則論述

物權區分原則論述

發布時間:2021-11-18 22:19:20

A. 物權變動的區分原則有哪些

首先想知道區分原則就要理解物權中所有權的取得,
所有權:
(1)動專產:法律行為+交付取得屬所有權(輪船汽車飛機這類也是交付生效,不登記不能對抗)
(2)不動產:法律行為+登記,登記後才有所有權
而區分原則:首先區分原則是單向的,就是合同生效不以交付or登記為要件,舉個例子,我和你簽訂房屋買賣合同,這是不動產吧?簽完合同後,合同直接生效,但是我還沒有取得所有權,因為我還沒有和你辦理登記,所以獲取所有權和合同生效是區分的,這就是區分原則。這也就是區分德國物權無因性的方面。聯系考的案例就是一房兩賣,兩個人都簽訂合同,合同都是有效的,但是辦理登記的只有一個,所以只有一個取得所有權,另一個沒有取得所有權的,因為合同有效,可以主張違約責任而不僅僅是締約過失。至於單向性是說:動產or不動產取得所有權是必須要法律行為有效的,如果法律行為無效,即使交付也是無權佔有,有權佔有人能要求返還原物請求權。
明白不?不明白可以再問的說..

B. 什麼是物權變動的區分原則

物權變動的區分原則
(一) 區分原則的概念
物權變動的區分原則,是指在發生物權變動時,物權變動的原因與物權變動的結果作為兩個法律事實,它們的成立和生效依據不同的法律根據的原則。這就是《物權法》第9條和第23條規定的基本精神。
這一原則來源於德國法,他們認為,買賣合同的成立生效與所有權的轉移之間的區分,並不是人為的擬制,而是客觀的事實。無論物權變動的原因是什麼,原因的成立與物權的變動都不是一個法律事實,而是區分為兩個法律事實。在原因行為中,當事人享受債權法上的權利,並承擔債權法上的義務;而在結果行為中,當事人完成物權的變動,使得物權能夠發生排他性的後果。區分原則的關鍵問題,是債法上的意思表示不能引起物權法上的變動,必須按照物權法的規定加以變動,才能夠產生物權變動的效果。
(二)區分原則的基本含義
採用區分原則的基本含義是:
第一,在物權變動上,區分原則所要區分的,是物權變動的原因行為與結果行為(即處分行為),物權變動的原因行為是債法上的意思表示即債權行為,它不一定引起物權變動的結果,理由是原因行為發生時,物的處分行為還不存在,將來有可能不成就,但是無論如何債權意思表示即合同是成立的。
第二,物權變動原因行為的成立,不以物權的變動為必要要件,而是以該債權行為成立的自身要件予以判斷,不能以物權的變動是否成立為標准判斷。因此,登記行為不是合同生效的要件,而是物權的公示要件。合同生效要件取決於《合同法》的規定,登記並不表明合同生效。
第三,物權的變動以公示為基本表徵,由法律規定的公示方式決定物權變動的效力,即以動產的交付和不動產的登記為必要條件,而不能認為基礎關系或者原因關系的成立生效就必然發生物權變動的結果。要發生物權變動的結果,必須進行物權變動的公示。物權變動的成就只能是在物權變動的公示之時。如果合同生效而未發生動產的交付和不動產的登記,則權利人取得的就只是享有請求交付的權利,即債權法上的權利,而沒有取得對物的支配權。
(三)實行區分原則的公示效力
1.物權公示的一般含義和方式
公示是作為物權變動的基本原則,首先是物權變動的基本程序必須進行公示;同時也作為物權變動的確認依據,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消滅均須如此。這樣要求,就是要使物權人對物權達到絕對性的支配效力。公示的方式是一樣的,不動產要登記,動產要交付;同時,佔有也是動產的公示之一,具有權利推定的作用。 2.公示的法律效力
公示有三方面的效力:第一是決定物權變動能否生效。第二是權利正確推定的效力。登記,就推定登記的權利的存在。從法律上講,登記的權利與實際權利是一致的,但是客觀上可能會存在不一致的情況,盡管如此,只要是登記,就確認權利的真實性。第三是善意保護與風險告知,相信物權變動的公示,即使是無權處分,只要受讓人是善意取得,相信不動產的登記簿,也確認其取得所有權,這樣可以更好地對善意第三人進行保護。

C. 什麼是物權變動的區分原則

區分原則的概念 。物權變動的區分原則,是指在發生物權變動時,物權變動的原因與物權變動的結果作為兩個法律事實,它們的成立和生效依據不同的法律根據的原則。這就是《物權法》第9條和第23條規定的基本精神。

這一原則來源於德國法,他們認為,買賣合同的成立生效與所有權的轉移之間的區分,並不是人為的擬制,而是客觀的事實。無論物權變動的原因是什麼,原因的成立與物權的變動都不是一個法律事實,而是區分為兩個法律事實。在原因行為中,當事人享受債權法上的權利,並承擔債權法上的義務;而在結果行為中,當事人完成物權的變動,使得物權能夠發生排他性的後果。區分原則的關鍵問題,是債法上的意思表示不能引起物權法上的變動,必須按照物權法的規定加以變動,才能夠產生物權變動的效果。

區分原則的基本含義。採用區分原則的基本含義是: 第一,在物權變動上,區分原則所要區分的,是物權變動的原因行為與結果行為(即處分行為),物權變動的原因行為是債法上的意思表示即債權行為,它不一定引起物權變動的結果,理由是原因行為發生時,物的處分行為還不存在,將來有可能不成就,但是無論如何債權意思表示即合同是成立的。

第二,物權變動原因行為的成立,不以物權的變動為必要要件,而是以該債權行為成立的自身要件予以判斷,不能以物權的變動是否成立為標准判斷。因此,登記行為不是合同生效的要件,而是物權的公示要件。合同生效要件取決於《合同法》的規定,登記並不表明合同生效。

第三,物權的變動以公示為基本表徵,由法律規定的公示方式決定物權變動的效力,即以動產的交付和不動產的登記為必要條件,而不能認為基礎關系或者原因關系的成立生效就必然發生物權變動的結果。要發生物權變動的結果,必須進行物權變動的公示。物權變動的成就只能是在物權變動的公示之時。如果合同生效而未發生動產的交付和不動產的登記,則權利人取得的就只是享有請求交付的權利,即債權法上的權利,而沒有取得對物的支配權。

實行區分原則的公示效力 。1.物權公示的一般含義和方式 。公示是作為物權變動的基本原則,首先是物權變動的基本程序必須進行公示;同時也作為物權變動的確認依據,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消滅均須如此。這樣要求,就是要使物權人對物權達到絕對性的支配效力。公示的方式是一樣的,不動產要登記,動產要交付;同時,佔有也是動產的公示之一,具有權利推定的作用。

2.公示的法律效力 。公示有三方面的效力:第一是決定物權變動能否生效。第二是權利正確推定的效力。登記,就推定登記的權利的存在。從法律上講,登記的權利與實際權利是一致的,但是客觀上可能會存在不一致的情況,盡管如此,只要是登記,就確認權利的真實性。第三是善意保護與風險告知,相信物權變動的公示,即使是無權處分,只要受讓人是善意取得,相信不動產的登記簿,也確認其取得所有權,這樣可以更好地對善意第三人進行保護。

D. 試述物權法定原則

所謂物權法定原則,亦稱物權法定主義,是指物權的種類與內容只能由法律來規定,不允許當事人自由創設。
物權法定原則的具體內容如下:
1、物權的種類法定,當事人不得隨意創設,學說稱為「類型強制」(Typenzwang)。
根據物權法定主義,當事人設定的物權必須符合現行法律的明確規定,即「只允許當事人按照法律規定的物權秩序確定他們之間的關系」。如果法律無明文規定物權種類時,則不能解釋為法律允許當事人自由設定,只可解釋為法律禁止當事人創設此種物權,例如,設定不移轉佔有的動產質權;約定 物權法定原則租賃權為用益性質的他物權等,都因缺乏法律依據,違反了物權種類法定的強制性規定而無效。
2、物權的內容法定,禁止當事人創設與物權法定內容相悖的物權,學說稱為「類型固定」(Typenfixierung)。
當事人不得逾越法律規定的物權內容的界限,改變法律明文規定的物權內容,如約定永久性地限制所有人對其所有物的處分權,亦即取消所有權中的處分權能。由於所有權是所有人對其所有物於法令限制范圍內的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除法律規定的限制外,無論設定用益物權還是擔保物權,都不能對物權人處分權設定永久的期限限制,否則將使所有權有名無實。 3、物權的效力法定,當事人不得協議變更。
物權的效力是指法律賦予物權的強制性作用力,是合法行為發生物權法上效果的保障力。物權為絕對權、對世權,具有對抗一般人的效力,關涉國家、社會和第三人的利益,影響物權的流轉和交易安全。因此物權具有的排他、優先及追及效力,都應當由法律明確規定,不容當事人通過協議隨意改變。例如,根據中國《擔保法》的規定,抵押權人有權就抵押物優先受償,如果當事人通過協議設定不具有優先受償性的抵押權,這種約定應歸於無效。
4、物權的公示方式法定,當事人不得隨意確定。
關於物權變動的公示方法,世界各國的通例為:動產公示以交付(佔有)為原則,以登記為例外;不動產均以登記為公示方法。法律對物權變動時的公示方式均有明確規定,非以法定方式予以公示,物權的變動或者無效,或者不得對抗第三人,當事人不得協商不經公示的所有權轉移。例如,當事人在房屋買賣合同中,約定房屋不通過登記而發生所有權的轉移,這一約定,因為違反了不動產物權變動的公示要件而無效。如果該房屋在未交付前又出賣給第三人,並且第三人已經辦理產權登記手續,則第三人取得房屋所有權。

E. 簡要說明對物權法第15條(物權與債權的區分原則)的理解急!

物權法
第十五條 【物抄權效力與合同效力的區分】當事人之間訂立有關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不動產物權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合同另有約定外,自合同成立時生效;未辦理物權登記的,不影響合同效力。
[條文注釋]本條是關於合同效力和物權效力區分的規定。
根據合同法規定,除非法律有特別規定,合同一經成立,只要不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和社會公共利益,就可以發生效力。合同只是當事人之間的一種合意,並不必然與登記聯系在一起。登記是針對民事權利的變動而設定的,它是與物權的變動聯系在一起的,是一種物權變動的公示的方法。登記並不是針對合同行為,而是針對物權的變動所採取的一種公示方法,如果當事人之間僅就物權的變動達成合意,而沒有辦理登記,合同仍然有效。

F. 7、 論述《物權法》的基本原則

莫非你也是重慶工商大學的?呵呵...下面是我找到的答案,希望是對的。

通說認為,物權法基本原則包括物權法定原則、一物一權原則、公示公信原則。筆者認為,三者之間的關系主要體現在其作為物權法基本原則這一統一的整體,在確保物權法立法宗旨和社會功能的實現中的互相呼應、互相補充、內在一致上,體現在規定物權法符合經濟要求中的各負其責、分工協作上。因而研究三者之間的關系不能脫離物權法的本質要求及「三大原則」的內涵和法理意義,而應從該三個基本原則的立法基礎方面入手,分析三者在立法基礎上的聯系,從而從原理上把握其在整個物權法體繫上的相互關系。
一、 物權法定原則的立法基礎
物權法定原則的必要性在於物權自身的本質特徵和社會經濟有序發展的要求。物權是支配型財產權,它的種類、內容、變動等與他人、社會和國家都有直接關系,只有通過物權法定,才能使物權歸屬明確化,使物權變動公開化,從而既保障了物權人的利益,也保障了社會其他成員和整個社會的利益,並使財產秩序透明化,從而保障交易的安全與便捷,有利於社會經濟秩序的穩定和商品經濟的發展。
二、 一物一權原則的立法基礎
一物一權原則以確保物權支配內容的實現為其存在基礎。物權是對物的直接支配權,為使這種對物的直接支配在事實上得以圓滿實現,在法律上國家必須使其支配的客體的范圍在客觀上得以確定,並使其支配的外部范圍明確化。一物一權使得物的權屬確定明晰,簡化了物權關系,抑制了紛爭的發生,從法律上規范了對物的利用,從而降低交易成本及交易風險,保障交易安全。
三、 公示公信原則的立法基礎
物權是對世權,其變動涉及的范圍大,不公示不足以明確物權的歸屬,不利於保護權利人。對那些不伴有外部表徵的物權變動來說,若不公示,對利害關系人尤為不利,因此,物權變動的公示不僅涉及到物權人自身的安全,也是維護第三人利益的需要。而公信則賦予公示以法律效力,使相對人的信賴利益得到保障,從而堅定了交易當事人對交易成功的信心,使交易安全得到保障,同時也降低了交易成本,在客觀上刺激了經濟活動,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四、 結論
由上述分析可見,物權法「三大基本原則」在立法基礎上是相通的,三者在立法上有共同的目的,都是要保障商品經濟中財物的安全利用和交易安全、便捷。在此框架下,三者相互呼應,分工協作,共同保障物權法主要任務的實現。
物權法定原則使物權類型、內容明確化、法定化,從而規范了一物一權的內容及公示公信的內容、公示的方法,同時物權法定原則也為一物一權、公示公信在實踐中的有效實施奠定了基礎。如果物權的種類、內容沒有由國家法律明確規定,則一物一權、公示公信的權利內容會陷於不確定中,如此則一物一權之「權」者為何、公示公信之示「誰」信「誰」,都成為未定之數,一物一權、公示公信則實際成為空談,物權關系即變得混亂無章。正是物權法定才使一物一權、公示公信在操作上成為可能;正是物權法定才使一物一權有了法律上的根源,使公示公信的內容趨於統一,使物權便於公示,並使公示公信的效力得到了保障。
一物一權原則保證了財物權屬的明晰化,從根源上減少了紛爭發生的可能,使物權法定的效力得以落實,同時確保了公示公信的可靠,並使物權便於公示,規范了財物使用、流轉秩序。若一物上有若干相沖突的權利,或者一權及於數物,則物權法定之法定功能弱化,從而失去了其原本意義及效力,公示也會陷於不穩定中,遑論公信。
公示公信原則使物權法定、一物一權在財物流轉中得以充分貫徹,使二者的效力、影響深及於財物流轉中,使二者充分發揮其對商品經濟活躍的交易行為的穩定作用。公示公信的內容即物權法定所「法定」的內容,並以一物一權為基礎,確保了物權法定、一物一權效力的實現。由於公示公信往往體現在財物交易過程中,因而在交易中物權的公示公信使物權法定、一物一權始終處於社會的監督之下,從而對物權法定、一物一權起到動態調節作用,使之不致在運行中背離其初衷。
三者相輔相成,共同保障對財物的安全利用、安全交易,確保交易快速便捷,從而有效保障物權法功能的實現,促進社會經濟的有序發展。

G. 物權法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一、什麼是物權法的基本原則
原則,即觀察問題、處理問題的准繩。物權法的基本原則,是物權法所直接或者間接確立的、貫穿於物權制度中的法律實施之根本准則,包括守法准則、司法准則、執法准則和法律監督准則。它是民法基本原則在物權法中的具體體現,是物權法的本質和特徵的集中體現,反映了市民社會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根本要求,表達了物權法的基本價值取向,是物權法中高度抽象的、最一般的行為規范和價值判斷准則。
二、物權法的四大基本原則是什麼
1、物權法定原則
物權法定原則,又稱為物權法定主義,是指物權只能依據法律設定,禁止當事人自由創設物權,也不得變更物權的種類、內容、效力和公示方法。包括物權的種類法定、內容法定、效力法定、公示方式法定。
2、公示、公信原則
公示就是物權的設立、轉移必須公開、透明。公示原則就是要求將物權設立、轉移的事實通過一定的方式向社會公開,使其他人知道物權變動的狀況,以利於保護第三人的利益,維護交易的安全和秩序。公信原則是指一旦物權的取得和變動經過公示,當事人就有理由產生合理信賴,相信以公示方法所表現出來的權利人和權利狀態是正確的。
3、一物一權原則
一物就是指的一個完整的、獨立物而不是指它的某一部分,一權就是在這個物上只能設一個所有權,也就是一物不能有二主。
4、區分原則
所謂物權法上的區分原則即指在發生物權變動時,物權變動的原因與物權的變動的結果作為兩個法律事實,他們的成立生效依據不同的法律根據的原則。無論物權變動的原因是什麼,原因的成立與物權的變動都不是一個法律事實,而是兩個區分的法律事實。
三、物權法基本原則的功能
1、物權法的基本原則是物權立法的准則。
2、物權法的基本原則是物權主體進行受物權法調整的民事活動的基本准則。
3、物權法的基本原則是裁判者對物權法律、法規進行解釋的基本依據。
4、物權法的基本原則是民法學者討論物權法所涉價值判斷問題時,應當權衡的主要因素。
物權法的四大基本原則主要包括物權法定原則、公示公信原則、一物一權原則、區分原則,在物權法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H. 物權法區分原則的意義

物權法區分原則的意義的理解:就是債權形式主義與物權形式主義兩種物權變動規回則的差答異闡說。在物權形式主義物權變動規則下,物權法的區分(分離)原則是指作為物權變動原因的法律行為(債權行為)與直接發生物權變動效果的法律行為(物權行為)相區分的原則,祖國大陸及我國台灣地區學者以物權行為獨立性稱之。在物權行為模式下,物權變動效果是物權行為的直接結果,作為其原因的債權行為並不能直接影響物權的變動。物權變動原因的物權行為是債權行為的履行,是真正的法律行為,其本身不殘留任何履行問題。在債權形式主義物權變動規則下,區分(分離)原則是指作為物權變動原因的法律行為(如買賣合同)與履行該法律行為所發生的物權變動效果相區分,原因法律行為的生效(有效)不是物權變動效果的充分條件,有效原因法律行為與為履行該行為而完成法定公示方式共同構成物權變動效果的充分條件。公示方式的完成本身不具有法律行為的意義,而是純粹的事實行為。由此可見,債權形式主義立法模式下,物權變動效果的發生不是作為其原因的法律行為的當然和直接結果,而是以公示方式的完成為標志。公示方式的完成並不需要有特別的「法律行為-物權行為」介入其間。

I. 試述物權法的基本原則

一、物權法基本原則的含義和功能
原則,即觀察問題、處理問題的准繩。物權法的基本原則,即觀察、處理物權法問題的准繩。它是民法基本原則在物權法中的具體體現,是物權法的本質和特徵的集中體現,反映了市民社會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根本要求,表達了物權法的基本價值取向,是物權法中高度抽象的、最一般的行為規范和價值判斷准則。
物權法的基本原則是物權立法的准則。物權法的基本原則,蘊含著物權法調控社會生活所欲實現的目標,所欲達致的理想,集中體現了物權法區別於其他調整物權關系的法律的特徵。它貫穿於整個物權立法,確定了物權立法的基本價值取向,是制定具體物權法規范,設計具體物權法制度的基礎。在制定物權立法的過程中,立法者應遵循體系強制的要求,將各項物權法的基本原則落實到相應的物權法制度和規范中。在進行立法解釋的過程中,物權法的基本原則也是立法者解釋的准則。惟有如此,才能實現物權法乃至整個民法體系化的要求,保持各項物權法制度和規范在價值取向上的和諧,為類似問題類似處理的法治原則的實現開辟可能。
物權法的基本原則是物權主體進行受物權法調整的民事活動的基本准則。物權主體所進行的各項受物權法調整的民事活動,不僅要遵循具體的物權法規范,還要遵循物權法的基本原則。對於物權主體受物權法調整的民事活動,在物權法上欠缺相應的具體規范進行調整時,物權主體應依物權法基本原則的要求進行民事活動。物權法的基本原則對應著物權法上的強行性規范,物權主體不得約定在民事活動中排除物權法基本原則的適用。物權主體約定排除物權法基本原則適用的條款屬於違反效力性禁止性規范的條款,應被認定為絕對無效。
物權法的基本原則是裁判者對物權法律、法規進行解釋的基本依據。物權法的基本原則不直接涉及物權主體具體的權利和義務,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它不預先設定任何確定的、具體的事實狀態,沒有規定具體的權利和義務,更沒有規定確定的法律後果。在未經足夠的具體化以前不能作為裁判者的裁判規范。但裁判者在裁斷物權糾紛時,須對所應適用的法律條文進行解釋,以闡明法律規范的含義,確定特定法律規范的構成要件和法律效果,並辨別法律規范的類型。
裁判者在對法律條文進行解釋時,如有兩種相反的含義,應採用其中符合物權法基本原則的含義。無論採用何種解釋方法,其解釋結果均不能違反物權法基本原則。另外,如果裁判者在裁斷案件時,在現行法上未能獲得據以作出裁判的依據,這就表明在現行法上存在法律漏洞。此時,裁判者應依據物權法的基本原則來進行法律漏洞的補充,創制裁斷物權糾紛的法律規范。
物權法的基本原則是民法學者討論物權法所涉價值判斷問題時,應當權衡的主要因素。物權法的諸項基本原則包含著物權法上沖突的價值取向,如何經由學術的討論,發現沖突所在,認識沖突的本質,提出協調沖突的可行辦法並闡明其理由,是民法學者進行物權法學研究的一項核心任務。
二、各項物權法基本原則及其相互關系
2007年3月16日頒布,將於2007年10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分別在第3條第3款和第4條中承認了平等原則;在第39條、第40條中承認了所有權神聖原則;在第7條中承認了公序良俗原則。考慮到物權法調整因物的歸屬和利用而產生的民事關系,屬於民法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4條承認的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當然也屬於物權法的基本原則。其中平等原則是物權法的基礎原則,離開了物權法中物權主體之間平等的假設,物權法就喪失了存在的根基,也就無從談起物權法的其他基本原則;所有權神聖原則是意思自治原則在物權法中的具體體現,是物權法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原則,是物權法基本理念的體現。物權法最重要的使命,就是確認並保證物權法中物權主體自由的實現;公平原則,意在謀求當事人之間的利益衡平。在物權法上,只有違背意思自治原則的不公平安排,方會成為物權法通過公平原則予以糾正的對象,因此公平原則是對意思自治原則的有益補充;誠實信用原則,將最低限度的道德要求上升為法律要求,以謀求個人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的和諧;公序良俗原則,包括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兩項內容,對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以及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之間的矛盾和沖突發揮雙重調整功能。誠實信用原則和善良風俗原則都是以道德要求為核心的。但善良風俗原則與誠實信用原則不同。善良風俗原則並不強制物權主體在受物權法調整的民事活動中積極地實現特定的道德要求,它只是消極地設定了物權主體進行受物權法調整的民事活動不得逾越的道德底線。誠實信用原則則強制物權主體在受物權法調整的民事活動中積極地實現特定的道德要求,它設定了物權主體進行受物權法調整的民事活動必須滿足的道德標准。誠實信用原則和公序良俗原則是對所有權神聖原則的必要限制,力圖謀求不同物權主體之間自由的和諧共存。以下重點談談物權法中的平等原則和公序良俗原則。
三、平等原則
所謂平等原則,也稱為法律地位平等原則。我國《民法通則》第3條明文規定:當事人在民事活動中的地位平等。
平等原則集中反映了民事法律關系的本質特徵,是民事法律關系區別於其他法律關系的主要標志。物權法的平等原則是民法平等原則在物權法中的具體體現。《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3條第3款規定:「國家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保障一切市場主體的平等法律地位和發展權利。」第4條規定:「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這就是物權法中平等原則的法律體現。
平等觀念是民法得以產生和發展的思想前提。在古羅馬,事實上並不存在廣泛的身份平等。在歐州中世紀,身份平等也只是那些文化超前的自治式社會的存在物。資產階級革命從原則上否定了封建奴役和教會奴役,在天賦人權思想的影響下,實現了市民關於身份平等的理想,並在近代民法上確立了人格平等原則。如《瑞士民法典》第11條即規定,「(一)人都有權利能力。(二)在法律范圍內,人都有平等的權利能力及義務能力。」當然,平等原則在民事立法先進的不少國家,如法國、德國等國未設有明文規定,學者稱之為無須明文規定的公理性原則。我國民法,包括物權法明文規定這一原則,強調在民事活動中一切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任何一方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對方,意在以我國特殊的歷史條件為背景,突出強調民法,包括物權法應反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
物權法的平等原則首先體現為一項物權立法和物權司法的准則:即立法者和裁判者對於物權主體應平等對待。這是分配正義的要求,因為正義一詞的核心語義是公平,即一視同仁、平等對待。正如哈貝馬斯所言,「政治立法者所通過的規范、法官所承認的法律,是通過這樣一個事實來證明其合理性的:法律的承受者是被當作一個法律主體共同體的自由和平等的成員來對待的,簡言之:在保護權利主體人格完整性的同時,對他們加以平等對待。」作為一種組織社會的工具,物權法是通過對因物的歸屬和利用而產生的民事關系進行協調,來實現自身調控功能的。它需要藉助對特定類型沖突的利益關系確立相應的協調規則來實現這一功能。而在分配利益和負擔的語境中可以有兩種意義上的平等對待。一種是強式意義上的平等對待,它要求盡可能地避免對人群加以分類,從而使每一個人都被視為「同樣的人」,使每一個參與分配的人都能夠在利益或負擔方面分得平等的「份額」。另一種是弱式意義上的平等對待,它要求按照一定的標准對人群進行分類,被歸入同一類別或范疇的人才應當得到平等的「份額」,因此,弱式意義上的平等對待既意味著平等對待,也意味著差別對待——同樣的情況同樣對待,不同的情況不同對待。
近代物權法相對比較重視強式意義上的平等對待。因此平等原則主要體現為物權法范圍內,物權主體民事權利能力的平等,即物權主體作為物權法中「人」的抽象的人格平等。在物權法上,一切自然人,無論國籍、年齡、性別、職業;一切經濟組織,無論中小企業還是大企業,都是物權法上的「人」,都具有平等的權利能力。社會經濟生活中的勞動者、僱主、消費者、經營者等具體類型,也都在物權法上被抽象為「人」,同樣具有物權法上平等的人格。正是藉助這一點,物權立法實現了從身份立法到行為立法的轉變。即從按社會成員的不同身份賦予不同權利的立法,轉變為不問社會成員的身份如何,對同樣行為賦予同樣法律效果的立法。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近代物權法建立在對當時社會生活所作出的兩個基本判斷之上。這兩個基本判斷,是近代物權法制度、理論的基石。第一個基本判斷,是平等性。在當時不發達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從事受物權法調整的民事活動的主體主要是農民、手工業者、小業主、小作坊主。而所有這些主體,在經濟實力上相差無幾,一般不具有顯著的優越地位。因此立法者對當時的社會生活作出了物權主體具有平等性的基本判斷。第二個基本判斷,是互換性。所謂互換性,是指物權主體在民事活動中頻繁地互換其位置,在此交易中作為出賣人與相對人發生交換關系,在彼交易中則作為買受人與相對人發生交換關系。這樣,即使平等性的基本判斷存有不足,也會因互換性的存在而得到彌補。在這種意義上,互換性從屬於平等性。當然,近代物權法上的平等原則也有限地包括弱式意義上的平等對待。
現代物權法與近代物權法不同。現代物權法上的平等原則在側重強式意義上的平等對待的同時,更加重視兼顧弱式意義上的平等對待。因為從19世紀末開始,人類社會生活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作為近代物權法基礎的兩個基本判斷已經喪失,出現了社會群體之間的分化和對立。其一就是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對立,消費者成為社會生活中的弱者。面對生產者、經營者與消費者之間的分化和對立,單純強調抽象的物權法上人格的平等,已經無法維持社會的和平。弱式意義上的平等對待,日漸受到重視。具體表現為在生活消費領域內,將物權主體區分為經營者(包括開發商、物業服務企業等)和消費者,分別設置相應的法律規則,側重對消費者利益的保護。
我國現行物權立法中規定的平等原則,即屬於現代物權法上的平等原則。既強調物權主體抽象的人格平等,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3條第3款確認,保障一切市場主體的平等法律地位和發展權利;又注重弱式意義上的平等對待,在我國就有《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著重保護消費者的利益。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在第6章「業主的建築物區分所有權」中,也有不少保護作為消費者的業主利益的規定。如第74條第1款規定:「建築區劃內,規劃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應當首先滿足業主的需要。」第81條規定:「業主可以自行管理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也可以委託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對建築單位聘請的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業主有權依法更換。」第82條規定:「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根據業主的委託管理建築區劃內的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並接受業主的監督。」這種意義上的平等原則,包含著物權法上價值判斷問題的一項論辯規則:即如果不存在足夠充分的理由要求弱式意義上的平等對待,就應當貫徹強式意義上的平等對待。
物權法的平等原則還體現為一項物權主體進行受物權法調整的民事活動的行為准則,即要求物權主體之間應平等相待,這是物權法上平等原則的核心和靈魂。它是指物權主體在進行受物權法調整的民事活動時應認識到彼此都享有獨立、平等的法律人格,其中平等以獨立為前提,獨立以平等為歸宿。在具體的物權法律關系中,物權主體互不隸屬,各自能獨立地表達自己的意志。離開了物權主體之間的平等相待,物權法的基本理念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物權法的其他各項基本原則以及各項物權法律制度也就喪失了存在的依據。
必須看到,物權法可以確認平等原則,並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平等原則的實現。但實現物權主體之間的平等,主要不是物權法承擔的使命。物權法僅是以物權主體之間平等的假定作為前提和基礎。實現物權主體之間的平等,有賴於民法以外的其他法律部門,如憲法、行政法、經濟法等。例如被認為是經濟法核心的反壟斷法,其主要功能就體現為營造平等競爭的市場環境。
四、公序良俗原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7條規定:「物權的取得和行使,應當遵守法律,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這就是公序良俗原則在物權法中的體現。
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的合稱,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從國家的角度定義公共秩序;二是從社會的角度定義善良風俗。公序良俗原則是現代物權法一項重要的法律原則,是指一切受物權法調整的民事活動應當遵守公共秩序及善良風俗。在現代市場經濟社會,它有維護國家社會一般利益及一般道德觀念的重要功能。
依據學者的研究,公序良俗原則起源於羅馬法。在羅馬法上,所謂公序,即國家的安全,市民的根本利益;良俗即市民一般的道德准則,二者涵義廣泛,且隨時間空間的不同而不同,非一成不變。違反公序良俗的行為無效。近現代許多國家和地區的民事立法都明文規定了這一原則。如《法國民法典》第6條規定:「個人不得以特別約定違反有關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的法律」;《德國民法典》第138條規定:
「違反善良風俗的行為,無效」;《日本民法典》第90條規定:「以違反公共秩序或善良的事項為標的的法律行為無效。」我國台灣地區民法第72條規定:「法律行為,有悖於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者,無效。」公序良俗原則中的公序,一般應當限定為經由法律、法規的強行性規定,尤其是禁止性規定建構的秩序。這里所謂「法律、法規」不限於物權法律和法規,一切法律和法規中的禁止性規范都可以通過公序原則在物權法中發揮作用。在這種意義上,公序原則屬於物權法中的引致規范。它經歷了一個發展的過程:起初公共秩序僅指政治的公序,包括與保衛社會主要組織即國家和家庭為目的的公共秩序。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由於市場經濟的發展及國家經濟政策的變化,在傳統的政治公序之外,又認可了經濟的公序。所謂經濟的公序,是指為了調整當事人間的契約關系,而對經濟自由予以限制的公序。經濟的公序分為指導的公序和保護的公序兩類。
市場經濟條件下,指導的公序地位趨微,保護的公序逐漸占據了重要位置。與保護勞動者、消費者、承租人和接受高利貸的債務人等現代市場經濟中的弱者相關的保護性公序,成為目前各個國家和地區判例學說上討論、研究的焦點。
良俗,即善良風俗,學界一般認為系指為社會、國家的存在和發展所必要的一般道德,是特定社會所尊重的起碼的倫理要求。不難看出,善良風俗是以道德要求為核心的。但善良風俗原則與誠實信用原則不同。如前所述,善良風俗原則並不強制物權主體在受物權法調整的民事活動中積極地實現特定的道德要求,它只是消極地設定了物權主體進行受物權法調整的民事活動不得逾越的道德底線。誠實信用原則則強制物權主體在受物權法調整的民事活動中積極地實現特定的道德要求,它設定了物權主體進行受物權法調整的民事活動必須滿足的道德標准。因此善良風俗原則通常派生禁止性規范,誠實信用原則通常派生強制性規范。
公序良俗原則屬於一般條款,與誠實信用原則一樣,需要藉助特定國家和地區的物權立法,尤其是特定國家和地區的物權司法予以具體化。與誠實信用原則相仿,公序良俗原則具有填補法律漏洞的功效。這是因為公序良俗原則包含了法官自由裁量的因素,具有極大的靈活性,因而能處理現代市場經濟中發生的各種新問題,在確保國家一般利益、社會道德秩序,以及協調各種利益沖突、保護弱者、維護社會正義等方面發揮極為重要的機能。
一旦人民法院處理物權糾紛,遇到立法當時未能預見到的一些擾亂社會秩序、有違社會公德的行為,而又缺乏相應的禁止性規定時,可通過適用公序良俗原則,認定該行為無效。公序良俗原則承擔著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使命,在功能上構成了對所有權神聖原則的限制。

閱讀全文

與物權區分原則論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注冊資本金認繳期限 瀏覽:828
申請商標到哪個部門 瀏覽:762
購買無形資產的相關稅費可以抵扣嗎 瀏覽:982
商標注冊被騙怎麼辦 瀏覽:160
朗太書體版權 瀏覽:268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