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采礦權屬於使用權還是處分權

采礦權屬於使用權還是處分權

發布時間:2021-11-18 15:54:29

⑴ 礦業權的內涵和形成

礦產勘查成果實際上是取得一種使用權利,具體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依法享有的,在一定的區域和期限內進行礦產資源勘查或開采等一系列經濟活動的權利,包括探礦權和采礦權。

探礦權,是指探礦權人在依法取得的勘查許可證規定的范圍和期限內勘查礦產資源的權利,它是空間資源專項(找礦)使用權。

采礦權,是指采礦權人在依法取得的采礦許可證規定的范圍和期限內開采礦產資源和獲得開採的礦產品的權利。

礦業權人依法對其礦業權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能。

礦業權的形成和運作,涉及四大生產要素,如圖12-2。

圖12-2 礦業權四大生產要素

1.礦產權和資本

資本和以資本為信用的融資,是礦業權形成的先決條件,也是礦業權運作的血液。如圖12-3所示。

我國現行固體礦產礦業權運作情況如圖12-4所示。

2.礦業權和礦產資源

礦產資源勘查和開採的勞動對象都是客觀存在的礦產資源。它開始表現為可能具有礦產資源存儲條件的找礦區塊,最終形成礦產資源資產。

礦產資源是由地質作用形成的有利用價值的自然資源。這個利用價值既包括它本身的使用價值,也包括它的其他價值,而這個價值就是礦產資源的凈價值。它是天然形成的,只是由於其有用性、稀缺性和壟斷性才形成了價值。理論上這個價值取決於5個條件:①技術、知識和工藝的可得性;②社會需求的水平;③勘查、開發和環境補償成本;④礦產品的價格;⑤它的代用品的可得性和價格。由於這5個條件都不是固定的,這個凈價值顯然也是動態的。

圖12-3 礦業權與資本的關系

圖12-4 我國現行固體礦產礦業權運行情況

礦產資源大多數埋藏在地下,具有隱蔽性,不經過勘查就不會顯現,不經過開采就不能被利用。這個特點決定了礦產資源的所有者不能像土地資源那樣直接運作自己的資產,而必須藉助於勘查和開發。這就產生了礦業權,也就是探礦權和采礦權,也稱礦產資源的使用權。礦業權可以由礦產資源的所有者自己行使,我國計劃經濟體制下就是這樣做的;也可以實行所有權和使用權的分離,大多數市場經濟國家是這樣做的。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之後,也實行了礦產資源所有權與使用權的分離。分離後的礦產勘查活動具有雙重效益,即礦業權人在為自己找到可供勘查或開發的礦產資源的同時,也為礦產資源所有者找到了資源性資產。兩者的關系是:①礦業權人只有在確實存在礦產資源的區塊才能形成自己的權利,否則只能是風險損失;②天然形成的礦產資源,只有勘查才能顯現、計量,進而形成礦產資源資產,否則即使存在也無法利用。

3.礦業權和礦產資源資產

資產是會計學中的概念,在經濟學中資產被定義為資本、財富,在法學中資產被表達為財產權。新的《企業會計准則》規定:「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並規定這個資源「在同時滿足以下條件時,確認為資產:

「(1)與該資源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2)該資源的成本或者價值能夠可靠地計量。」

根據這個定義,礦產資源的凈價值轉化為礦產資源資產的價值,必須能夠計量。而要能夠計量,必須經過勘查,所以,只有經過勘查的礦產資源才能稱為資產。其價值構成,既包括礦產資源凈價值,也包括礦業權價值。

4.礦業權和生態環境

礦產資源是天然形成的,存在於天然形成的大的生態系統之中。而開采礦產資源是把它從原來存在的生態環境中挖掘出來,必然對原生態系統造成某種破壞和污染。為了可持續發展,為了人類的長遠生存,必須對這種破壞和污染進行治理,恢復原來的面貌。這種恢復和治理需要付出高昂的代價,直接影響礦業權的取得。如果這種代價是礦產品成本所難以承受的,那麼這個礦業權及其勞動對象將一錢不值。同時,這種恢復和治理涉及當地政府和公眾,必須給予充分注意。

5.礦業權與地質技術、勞務

礦產勘查是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的產業。特別是在礦產普查和找礦階段,地質學家的知識水平、找礦策略、找礦經驗和探礦技術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同樣的地質條件下,不同的地質認識產生的找礦效果差別很大。前面的地質學家認為無礦而後來的地質學家發現大礦的例子不勝枚舉;用一種探礦技術未找到礦,而用另一種新方法發現大礦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因此,人們稱找礦活動是一場「知識的競爭、技術的競爭」。在這里,充分體現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但是,不能因此就認為探礦權是「知識產品」,進而要對探礦權進行分割,分給地質勘查技術所有者一部分。這樣做之所以不妥,主要在於探礦權是一種用益物權,屬於物權,不是知識產權。因為在沒有礦產存在的地方,再高超的技術也找不出礦產。更何況地質勘查技術在整個探礦生產過程中是作為技術服務生產要素進行投入的,其應得報酬已由出資者在生產過程中支付,並在探礦成本中列支,這就體現了按「生產要素」分配。在經濟上它與勘查出資者已經兩清;對產出的地質成果,它既不享受權益,也不承擔風險。當然,如果技術服務一開始就作為股權投入探礦生產過程中,風險與收益共擔,那就另當別論。

這里還要把地質技術和勘查勞務分開。那些有明確工作數量和質量的勞務,同社會上各種技術勞務一樣,只要按照規定的任務、質量、工期完成了,即應及時結算價款,根本不能參與服務對象的利潤分配。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分配原則。

⑵ 土地使用權和采礦權能否獨立抵押

抱歉!由於未能深入了解該問題,從而做出了錯誤的答復!在此糾正。 專采礦權為用益物權,物權的屬設定必須由法律的明確規定,物權法對此有規定,因此采礦權可以設定抵押。但《礦業權出讓轉讓規定》沒有明確指出采礦權抵押時,其佔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是否同時抵押。我認為盡管土地使用權已經設定抵押,但如果抵押權人同意在采礦權上設定抵押,可以認定有效,因為在物權價值范圍內可以設定多個抵押權。

⑶ 處分權和使用權區分

1、定義不同

處分權是所有人對財產(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進行消費和轉讓的權版利。而不論是所權有人還是非所有人,他們佔有財產,最終是為了對財產有效地利用或從中獲得經濟上的利益。這種利用財產的權利是使用權。

2、對物品的所有權不同

處分權必須擁有所有權或者經過所有權擁有者同意才能夠處分,而使用權可以不用擁有所有權。

3、代表的權利不同

處分權是由物具有交換價值決定的,法律上的處分意味著物的轉讓。處分權決定了財產的歸屬,它是所有權區別於他物權的一個重要特徵。而作為所有權權能的使用權具有最廣泛的概括性,所有人可以在法定限度內依任何目的和方式使用其物。

⑷ 處分權和使用權怎樣區分

使用權:

簡義:按照物品的屬性加以利用的權利

復義:民事主體按照財產的性能對其加以利用,以滿足生產或生活的某種需要。在任何社會經濟形態中,人們佔有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都不是目的,佔有的目的是為了獲取物的使用價值或增值價值。所以,不論是所有人還是非所有人,他們佔有財產,最終是為了對財產有效地利用或從中獲得經濟上的利益。

處分權:

簡義:把屬於你的東西給處理掉 例如 拋棄 贈與 銷毀

復義;所有人對財產(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進行消費和轉讓的權利,對財產的消費 (包括生產和生活的消費)屬於事實上的處分,對財產的轉讓屬於法律上的處分,兩者都會導 致所有權的絕對或相對消滅。

使用權和處分權的區別在於:使用權時財產所有權還是屬於自己,但是處分權時所有權發生了轉移。 例如:你有一棟房子,你住在房子里,房子仍屬於你,是行使了使用權,而把房子 賣掉,這時房子就不屬於你,就是處分權 。所以用錢買東西、捐款後,財產不再屬於你,是處分權。

⑸ 露天礦的采礦權和生產經營權是否可以分別查封

您好 %D%A債務人或者第三人的哪些財產可以抵押?哪些財產不可以抵押? %D%A債務人或者第三人有權處分的下列財產可以抵押:(1)建築物和其他土地附著物;(2)建設用地使用權;(3)以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取得的荒地等土地承包經營權;(4)生產設備、原材料、半成品、產品;(5)正在建造的建築物、船舶、航空器;(6)交通運輸工具;(7)法律、行政法規未禁止抵押的其他財產。 %D%A以建築物抵押的,該建築物佔用范圍內的建設用地使用權一並抵押。以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的,該土地上的建築物一並抵押。 %D%A債務人或者第三人的下列財產不得抵押:(1)土地所有權;(2)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但法律規定可以抵押的除外;(3)學校、幼兒園、醫院等以公益為目的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教育設施、醫療衛生設施和其他社會公益設施;(4)所有權、使用權不明或者有爭議的財產;(5)依法被查封、扣押、監管的財產;(6)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抵押的其他財產。

⑹ 探礦權和采礦權的區別

一、轉讓條件不同

1、探礦權的轉讓,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探礦權已滿兩個勘查年,或發現了可供進一步勘查或者可供開採的礦產資源;

(2)完成了規定的最低勘查投入;

(3)探礦權屬無爭議;

(4)已按規定繳納了探礦權使用費及探礦權價款;

(5)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

2、采礦權轉讓,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1)礦山企業投入采礦生產滿1年;

(2)采礦權屬無爭議;

(3)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已經繳納采礦權使用費、采礦權價款、礦產資源補償費和資源稅;

(4)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

二、轉讓前批准部門不同

1、探礦權轉讓時,必須由轉讓人與受讓人共同向轉讓管理機關提出申請,經審查批准後由探礦權受讓人向勘查登記管理機關申請取得探礦權。轉讓國家出資形成的探礦權時,必須經過評估、確認程序,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置探礦權價款。

2、國有礦山企業在申請轉讓采礦權前,應當徵得礦山企業主管部門的同意;需要評估。

三、性質不同

1、探礦權是指勘查礦產資源的權利。中國礦產資源法規定,勘查礦產資源,必須依法登記,國家對礦產資源勘查實行統一的登記制度,由國務院地質^產部門及國務院授權的有關主管部門負責。

2、采礦權,又稱「礦產使用權」,是指采礦企業或個人在開采礦產資源的活動中,依據法律規定對礦產資源所享有的開采、利用、收益和管理的權利。

⑺ 礦業權 屬於哪一類資產,固定資產無形資產

礦業權屬於無形資產。
礦業權是指礦產資源使用權,包括探礦權和回採礦權;故礦業權屬於無形答資產中的土地使用權。

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
無形資產通常包括以下7類:
(1)專利權:是指國家專利主管機關依法授予發明創造專利申請人對其發明創造在法定期限內所享有的專有權利,包括發明專利權,實用新型專利權和外觀設計專利權。
(2)非專利技術:也稱專有技術,是指不為外界所知,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應採用了的,不享有法律保護的,可以帶來經濟效益的各種技術和訣竅。
(3)商標權:是指專門在某類指定的商品或產品上使用特定的名稱或圖案的權利。
(4)著作權:製作者對其創作的文學,科學和藝術作品依法享有的某些特殊權利。
(5)特許權:又稱經營特許權,專營權,指企業在某一地區經營或銷售某種特定商品的權利或是一家企業接受另一家企業使用其商標,商號,技術秘密等的權利。
(6)土地使用權:指國家准許某企業在一定期間內對國有土地享有開發,利用,經營的權利。
(7)商業秘訣

⑻ 礦業權基本概念

礦產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資源,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物質基礎。《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規定「礦產資源屬於國家所有,由國務院行使國家對礦產資源的所有權」,礦產資源所有權歸國家所有,國家對礦產資源具有排他的完全的權利,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礦產資源所有權。為了保證礦產資源的可利用性,促進礦產資源的勘查、開發和利用,國務院必須將對礦產資源的一定權力下放,由此產生了礦業權制度。礦業權是指由國家相關部門授予的、在規定期限內對規定區域礦產資源進行勘查、開採的權利。由此可見,礦業權的本質是從礦產資源所有權中分離出來的依法對特定的礦產資源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按照礦產資源開發的階段,我國將礦業權劃分為探礦權和采礦權,即礦業權是探礦權和采礦權的合稱。探礦權是指在依法取得的勘查許可證規定的范圍內,勘查礦產資源並優先取得作業區礦產資源采礦權的權利。取得勘查許可證的單位和個人稱為探礦權人。采礦權是指在依法取得的采礦許可證規定的范圍內,開采礦產資源和獲得所開採的礦產品的權利。取得采礦許可證的單位或個人稱為采礦權人。采礦權有露天(地上)、井下(地下)兩種開采方式,對敞露地表的采礦場進行開採的稱為露天采礦,採用露天采礦方式的采礦權為露天采礦權;井下采礦權的采礦方式有別於露天采礦權的采礦方式,一般適用於礦體埋藏較深,在經濟上和技術上不適合於露天開採的礦床,採用通過開掘井巷的方法進行采礦工作的采礦權。

2007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二十三條規定:「依法取得的探礦權、采礦權、取水權和使用水域、灘塗從事養殖、捕撈的權利受法律保護。」而此條規定位於第三編「用益物權」之下,由此可見,礦業權屬於用益物權的范疇。由此,礦業權的私權地位得到了法律的確定,礦業權人的合法權利得到了保障。礦業權取得後,任何第三人不法侵佔、妨礙行為,礦業權人均可依法主張其取得礦業權,從法律上具有物上請求權和受侵害損失的追及權力,通過民事法律程序維護自身的權力。

⑼ 處分權和使用權的區別

一 使用權

使用,是指民事主體按照財產的性能對其加以利用,以滿足生產或生活的某種需要。在任何社會經濟形態中,人們佔有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都不是目的,佔有的目的是為了獲取物的使用價值或增值價值。所以,不論是所有人還是非所有人,他們佔有財產,最終是為了對財產有效地利用或從中獲得經濟上的利益。這種利用財產的權利,就是使用權。法律上有所有權的人有當然的使用權,但享有使用權的人,並不一定有所有權。

二 處分權

所謂處分權,就是所有人對財產(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進行消費和轉讓的權利。對財產的消費 (包括生產和生活的消費)屬於事實上的處分,對財產的轉讓屬於法律上的處分,兩者都會導 致所有權的絕對或相對消滅。所以,處分權決定了財產的歸屬,它是所有權區別於他物權的一個重要特徵。

處分權是由物具有交換價值決定的,法律上的處分意味著物的轉讓。處分權是財產所有人最 基本的權利,也是財產所有權的核心內容。因此,在通常情況下,處分權是由財產所有人來親自行使的。但是處分權作為所有權的一項權能,也是可以基於法律規定和所有人的意志而與所有權分離的。處分權的分離並不一定導致所有權的喪失。

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構成了完整的財產所有權的四項權能。財產所有人可以將這四項權能集於一身統一行使,也有權將這四項權能中的若干權能交由他人行使,即財產所有權的四項權能與財產所有人相分離。在社會生活中,財產所有人正是通過這四項權能與自己的不斷分離和回復的方式,來實現其生活和生產的特定目的。因此,財產所有人將其財產 所有權 中的四項權能暫時與己相分離,並不產生喪失其財產所有權的後果,而是財產所有人行使其 權利的有效形式。例如,國家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給公民或者企業,並不喪失國有土地所有權,而是藉助於出讓關系,最大限度地發揮國有土地的價值,並獲得良好的效益。

⑽ 礦業權與礦產資源所有權的聯系與區別是什麼

礦業權是指礦產資源使用權,包括探礦權和采礦權。根據《礦產資源法》及其配套法規,礦業權經依法批准,可以轉讓他人。礦業權的價值是礦業權人在法定的范圍內,經過資金和技術的投入而形成的,應當依法受到保護。而礦產資源所有權則是指作為所有者的國家依法對礦產資源享有的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國家對其領土范圍和管轄海域范圍內的礦產資源享有主權權利,中央政府代表國家所有者,由國務院行使國家對礦產資源的所有權,不存在地方政府、區社、集體、個人、企業、部門所有。礦業權與礦產資源所有權的聯系主要是:1)它們同為物權。礦產資源所有權屬於自物權,礦業權是他物權。2)礦業權是在礦產資源所有權之下所設定的物權,它派生於礦產資源所有權。3)它們的權利客體同為礦產資源。那麼,礦業權與礦產資源所有權的區別主要包括以下幾點:1)權利主體不同。礦業權的主體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礦產資源所有權的主體是國家。2)權利的可流轉性不同。礦業權依法可以流轉,為限制流通物。而法律規定的礦產資源所有權不允許流通,為禁止流通物。3)權利取得的方式不同。礦業權是以申請、審批登記和其他經批準的有償方式獲得的,而礦產資源所有權由《憲法》規定。4)權利滅失原因不同,礦業權因行為和事實,如民事法律行為、行政行為和權利期限屆滿而滅失。而礦產資源所有權只因事實而滅失。可見,礦業權與礦產資源所有權二者不能混淆。

閱讀全文

與采礦權屬於使用權還是處分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注冊資本金認繳期限 瀏覽:828
申請商標到哪個部門 瀏覽:762
購買無形資產的相關稅費可以抵扣嗎 瀏覽:982
商標注冊被騙怎麼辦 瀏覽:160
朗太書體版權 瀏覽:268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