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知識產權領域內,意思自治絕對自由
甭管啥題目,絕對2字一出,就選X。
② 從法律上講知識產權具有三種特性一是什麼二是什麼三是什麼意思
一般講知識產權的三特性是專有性、地域性和時間性。
一、知識產權的專有性
知識產權是一種專有性的民事權利,它同所有權一樣,具有排他性和絕對性的特點。知識產權的專有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知識產權為權利人所獨占,權利人壟斷這種專有權利並受到嚴格保護,沒有法律規定或未經權利人許可,任何人不得使用權利人的智力成果。第二,對同一項智力成果,不允許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同一屬性的知識產權並存。
二、知識產權的地域性
知識產權作為一種專有權在空間上的效力並不是無限的,而是受到地域的限制,即具有嚴格的領土性,其效力只限於本國境內。按照一國法律獲得承認和保護的知識產權,只能在該國發生法律效力。除簽有國際公約或雙邊互惠協定的以外,知識產權沒有域外效力,其他國家對這種權利沒有保護的義務,任何人均可在自己的國家內自由使用該智力成果,既無須取得權利人的同意,也不必向權利人支付報酬。
三、知識產權的時間性
知識產權僅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受到保護,一旦超過法律規定的有效期限,知識產權就自行消滅,相關智力成果即成為整個社會的共同財富,為全人類所共同使用。
③ 知識產權包括的內容(4條)簡便一點
(一)專利權
(二)商標權
(三)著作權
(四)還有一種新的知識產權形式:域名是網際網路主機的字元地址,由它可以轉換成特定主機在網際網路中的物理地址。Internet中的地址方案分為兩套:IP地址系統和域名地址系統,兩套地址系統實際上是一一對應的。域名具有作為知識產權的法律特徵:標識性,惟一性,排他性;但作為一種新的知識產權形式,其有效保護手段需要不斷研究完善。
④ 知識產權法
前景很好的,現在很缺人
這是我學長的個人空間,他本人很強的,去專看看就知道了。相屬信這能夠給你帶來很大的幫助http://rckiki.blogbus.com/index.html
⑤ 意思自治原則在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中如何運用的
內容提要: 意思自治原則的歷史發展是「從身份到契約」與「從契約到身份」兩種運動的必然結果。一方面,意思自治原則逐步從合同領域滲透到非合同領域;另一方面,意思自治原則在合同領域里的運用有縮小的趨勢。我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及其司法解釋構建了意思自治原則運用的三個層次,其一是將意思自治原則提高到基本原則的層次,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可以明示選擇涉外民事關系適用的法律;其二是將意思自治原則作為法律適用的一種具體方法的層次,適用於合同、侵權、物權、婚姻家庭等領域;其三是排除或者限制意思自治原則適用的層次,主要體現在弱者權益保護原則、直接適用的法與政策導向等方面。這種體系化的規定雖然符合現代國際私法的發展趨勢,但其實際的運用效果還有待司法實踐的檢驗。
一般認為,當事人合意選擇的法律,是指涉外民事關系當事人雙方協商一致選擇的適用於他們之間民事關系的法律。它由16世紀法國學者杜摩林(Dumoulin)在其《巴黎習慣法評述》一書中提出,被後人稱為意思自治原則。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確立於合同領域,並逐步發展成為合同准據法的首要原則。同時,它又在不同程度上滲透到侵權、婚姻家庭、物權、繼承等非合同領域。[1]201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以下簡稱《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的一大立法亮點就是將意思自治原則原本作為涉外合同爭議適用法律的一項基本原則擴展適用於涉外民事關系的諸多領域,主要涉及到代理、仲裁協議、信託、夫妻財產關系、協議離婚、動產物權、運輸中動產物權、侵權、產品責任、不當得利、無因管理、知識產權轉讓和許可、知識產權侵權等領域,並在總則第3條作出了宣示性規定。為了解決意思自治原則的具體運用,2013年1月7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以下簡稱 2013年《司法解釋(一)》)對此作出了進一步的明確規定。我國對意思自治原則如此體系化的立法緣由及其具體運用方法,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思考。在回答這一問題前,我們首先必須考察意思自治原則的歷史源流。
⑥ 對知識產權法的理解和體會
要寫明知識產權法的重要性以及所帶來的作用,實施知識產權法在社會的地位。
深入推進知識產權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審判機制改革,完善知識產權案件上訴機制,統一審判標准。制定完善行政執法過程中的商標、專利侵權判斷標准。規范司法、行政執法、仲裁、調解等不同渠道的證據標准。
建立健全知識產權糾紛調解協議司法確認機制。建立完善市場主體誠信檔案「黑名單」制度,實施市場主體信用分類監管,建立重復侵權、故意侵權企業名錄社會公布制度,健全失信聯合懲戒機制。逐步建立全領域知識產權保護案例指導機制和重大案件公開審理機制。加強對案件異地執行的督促檢查,推動形成統一公平的法治環境。
(6)在知識產權領域內意思自治絕對自由擴展閱讀:
知識產權保護的相關要求規定:
1、完善知識產權仲裁、調解、公證工作機制,培育和發展仲裁機構、調解組織和公證機構。鼓勵行業協會、商會建立知識產權保護自律和信息溝通機制。
2、引導代理行業加強自律自治,全面提升代理機構監管水平。
3、加強誠信體系建設,將知識產權出質登記、行政處罰、抽查檢查結果等涉企信息,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統一歸集並依法公示。建立健全志願者制度,調動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知識產權保護治理。
⑦ 知識產權簡答題
1、知識產權是指:公民或法人等主體依據法律的規定,對其從事智力創作或創新活動所產生的知識產品所享有的專有權利,又稱為「智力成果權」、「無形財產權」,主要包括發明專利、商標以及工業品外觀設計等方面組成的工業產權和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以及文學、音樂、戲劇、繪畫、雕塑、攝影和電影攝影等方面的作品組成的版權(著作權)兩部分。2、分類:
從權利的內容上看,知識產權包括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知識產權中的人身權是與智力活動成果創造人的人身不可分離的專屬權,比如:署名權、發表權、修改權等;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則是指享有知識產權的人基於這種智力活動成果而享有的獲得報酬或其他物質利益的權利。 按照智力活動成果的不同,知識產權可以分為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發明權、發現權等。對於上述知識產權,我國《民法通則》第五章第三節作了明確規定。3、知識產權是不斷擴張的開放體系。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不僅使知識產權傳統權利類型的內涵不斷豐富,而且使知識產權的外延不斷拓展。根據TRIPs協定、成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等國際公約和我國民法通則、反不正當競爭法等國內立法,知識產權的范圍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著作權和鄰接權。著作權,又稱版權,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的作者及其相關主體依法對作品所享有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鄰接權在著作權法中被稱為「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
2.專利權,即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依法對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在一定期限內享有的獨占實施權。
3.商標權,即商標注冊人或權利繼受人在法定期限內對注冊商標依法享有的各種權利。
4.商業秘密權,即民事主體對屬於商業秘密的技術信息或經營信息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
5.植物新品種權,即完成育種的單位或個人對其授權的品種依法享有的排他使用權。
6.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即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依法對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享有的專有權。
7.商號權,即商事主體對商號在一定地域范圍內依法享有的獨占使用權。
對於科技成果獎勵權、地理標志權、域名權、反不正當競爭權、資料庫特別權利、商品化權等能否成為獨立的知識產權,在理論界存在較大分歧。4、專利是:第一:專利權的簡稱,指專利權人對發明創造享有的專利權,即國家依法在一定時期內授予發明創造者或者其權利繼受者獨占使用其發明創造的權利,這里強調的是權利。專利權是一種專有權,這種權利具有獨占的排他性。非專利權人要想使用他人的專利技術,必須依法徵得專利權人的授權或許可。
第二:指受到專利法保護的發明創造,即專利技術,是受國家認可並在公開的基礎上進行法律保護的專有技術。「專利」在這里具體指的是技術方法——受國家法律保護的技術或者方案。(所謂專有技術,是享有專有權的技術,這是更大的概念,包括專利技術和技術秘密。某些不屬於專利和技術秘密的專業技術,只有在某些技術服務合同中才有意義。)專利是受法律規范保護的發明創造,它是指一項發明創造向國家審批機關提出專利申請,經依法審查合格後向專利申請人授予的該國內規定的時間內對該項發明創造享有的專有權,並需要定時繳納年費來維持這種國家的保護狀態。
第三:指專利局頒發的確認申請人對其發明創造享有的專利權的專利證書或指記載發明創造內容的專利文獻,指的是具體的物質文件。5、企業管理6、商標(trademark)是現代經濟的產物,它不同與古代的印記,現代標志承載著企業的無形資產,是企業綜合信息傳遞的媒介。標志作為企業CIS戰略的最主要部分,在企業形象傳遞過程中,是應用最廣泛、出現頻率最高,同時也是最關鍵的元素。企業強大的整體實力、完善的管理機制、優質的產品和服務,都被涵概於標志中,通過不斷的刺激和反復刻畫,深深的留在受眾心中。
7、實施條例》第二條之規定「著作權法所稱作品,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並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智力成果。」不保護的就是除啦這些8、著作權,又稱為版權,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文學,藝術或科學作品依法享有的財產權利和人身權利的總稱。其中著作人格權的內涵包括了公開發表權、姓名表示權及禁止他人以扭曲、變更方式利用著作損害著作人名譽的權利。著作財產權是無體財產權,是基於人類智慧所產生之權利,故屬智慧財產權,是知識產權的一種。著作權自作品創作完成之日起產生,在中國實行自願登記原則
9、商標法》的基本原則是指在商標權的確立和保護過程中應予遵循的基本准則。我國《商標法》有以下六項基本原則:
一、注冊原則
二、申請在先原則
三、誠實信用四、自願注冊原則五、集中注冊、分級管理的原則六、行政保護與司法保護相並行的原則
參考http://..com/question/39036617.html?si=1回答該刪的地方我都刪了還是有點多盡力了
⑧ 求論文摘要翻譯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完善,各項法律都在逐漸成熟。在知識產權領域內進行一定程度的
在06年的時候我叫了幫人幫我打了個人,我沒有出面,打完了走的時候 被打人的朋友那邊出來了個人來追我叫的人 我這邊的人把他給捅了 請問在刑事 民事上 我該承擔多少責任?問題補充:
被打的那個人邊已經沒有問題 就是被捅傷 致殘 一個腎摘掉了 的這個人 私下和捅他的人達成協議 用錢解決了 協議書在法律上起了效果 就是還沒有銷案 按照06年的法律 到現在案子沒有消 和我還有沒有關系? 詳細點 。。。。
最佳答案 這要一分為二的看待這件事。
一、你叫了幫人去打了一個人,雖然你沒有出面,但是如果受到政法機關的追究的話,你和你叫的那幫人都屬於故意傷害罪的共犯,且您是起策劃、領導的人,所以應該以故意傷害罪的主犯論處。
二、你這邊的人捅了對方,構成故意殺人罪。法律將一事一議,和前面的故意傷害扯不上關系,因為殺人一事的主體是您那邊的一個人,客體是對方的生命安全,你這邊去捅對方的人會構成故意傷害最和故意殺人罪數罪並罰,殺人一事與你扯不上關系。
另外,沒有致人死亡也構成故意殺人罪。致殘這個用錢解決是綿綿無絕期呀,但已經明確了殺人一事與你無關了,你不用負刑事和民事責任。但是你要在故意傷害罪中承擔作為主犯的刑事責任。故意傷害罪一般都會造成他人受傷,所以,對方不可能在訴訟中不附加民事賠償責任。但是,故意傷害沒致人傷殘和死亡,賠相應的損失即可。
以下資料是關於故意傷害的,請您認真看看,然後根據當時的事態作考慮:
根據刑法第234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得,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之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傷殘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刑法第七十二條規定:對於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適用緩刑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的,可以宣告緩刑。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續執行。
七十四條:對於累犯,不適用緩刑。
以公安機關的司法鑒定為准,這里沒有法醫,就算有法律依據也沒有用。。。。。。
2,如果構成輕傷,就構成故意傷害罪,如果不構成輕傷根據治安處罰法第四十三條的規定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3,故意傷害與一般毆打行為的界限
故意傷害罪與非罪的界限,重點應把握故意傷害與一般毆打行為的界限。故意傷害,是指傷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表現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對人體組織完整性的破壞,一種是對人體器官機能的損害。而一般的毆打行為,通常只造成人體暫時性的疼痛或神經輕微刺激,並不傷及人體的健康。當然,毆打行為不傷及人體的健康並非絕對,而只能是相對而言的。
例如,朝人鼻子打一拳,有可能造成鼻青臉腫的後果;用手撕一下,也可能造成表皮損傷。但這種行為都不屬於犯罪,不能以故意傷害罪論處,而只能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予以行政處罰。
需要指出,有時毆打行為與傷害行為在外表形式及後果方面沒有什麼區別。例如拳打腳踢,有時只造成輕微疼痛或一點表皮損傷、皮下出血,有時則可能造成傷害甚至死亡。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如何甄別行為人的行為的性質呢?
不能僅以後果為標准,則不能簡單地認為,造成傷害他人身體甚至死亡結果的就是故意傷害罪,而沒有造成傷害的就是一般毆打行為。而應符合全案情況,考察主觀客觀各方面的因素,看行為人是否具有傷害他人的故意,是有意傷害他人,還是只出於一般毆打的意圖而意外致人傷害或死亡。司法實踐中尤其應當注意的是,不能把凡是打一拳、踢一腳造成後果的行為都認定為故意傷害罪。
2、輕傷害與輕微傷害的區分標准
區分故意傷害罪中罪與非罪的界限、還應注意輕傷害與輕微傷害的界限。故意傷害罪的構成,除未遂形態外,都必須以造成被害人傷害為前提。本條對故意傷害罪的規定,只在第2款明確規定了「重傷」的一種情形,第1款實際上指的是故意傷害造成輕傷的情形,有些人認為,損傷程度凡是未達到本法第95條規定的重傷標準的就是輕傷;有傷害沒有造成重傷的,就是造成輕傷的故意傷害罪,這是不正確的。因為對人體的損傷除了重傷害外,還包括輕傷和輕微傷害兩種情況。故意傷害罪中的傷害,並不包括輕微傷害在內,在一般情說下,對被害人造成的損傷是輕傷還是輕微傷,決定了對人應否追究刑事責任,應否認定為故意傷害罪。因此,區分輕傷害與輕微傷害的界限是有十分重要意義的。區分輕傷害和輕微傷害主要應根據以下原則來進行:凡是損傷伴有輕度器官功能障礙,受傷當時或治療過程中對生命均無危險,或治療後只使勞動能力有輕度下降的,都屬於輕傷;凡是損傷僅僅引起機體暫時和輕微的反應,基本不影響器官功能,一般均能自行修復的,就屬於輕微傷害(表皮擦傷、剝脫、小范圍的皮下血腫以及一些極輕微的骨折等),輕傷害與輕微傷害區別的主要標志之一,就是看其能否由行修復。一般說來,輕微傷害不需要專門的手術治療,人體通過自身的代償功能便能使其復原,或者僅採取簡單的醫療手段和護理就能使傷勢很快痊癒。而輕傷害在通常情況下都必須進行專門的治療,有時還需要特殊護理。否則傷勢就有可能惡化、感染或引起其他嚴重的並發症和後遺症。
4,處罰
1、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故意傷害他人身體,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故意傷害他人身體,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4、故意傷害他人身體,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這里是指實施其他故意犯罪,而其行為又傷害他人身體的行為。具體說來,即在本法條文標有「致人重傷」、「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等字樣的犯罪,應當按照本法各該條的規定,定罪量刑,不再適用本條的規定。
例如,放火、決水、爆炸、投毒致人重傷的,按本法第115條定罪量刑;強奸婦女或者姦淫幼女致使被害人重傷的,按本法第236條定罪量刑;非法拘禁致人重傷的,按本法第238條定罪量刑;搶劫致人重傷的,按本法第263條定罪量刑。
5,法條及司法解釋
[刑法條文]
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第二百三十八條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具有毆打、侮辱情節的,從重處罰。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傷殘、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為索取債務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兩款的規定處罰。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犯前三款罪的,依照前三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第二百四十七條司法工作人員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實行刑訊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證人證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傷殘、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從重處罰。
第二百四十八條監獄、拘留所、看守所等監管機構的監管人員對被監管人進行毆打或者體罰虐待,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傷殘、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從重處罰。
監管人員指使被監管人毆打或者體罰虐待其他被監管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第二百八十九條聚眾「打砸搶」,致人傷殘、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毀壞或者搶走公私財物的,除判令退賠外,對首要分子,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二百九十二條第二扶聚眾斗毆,致人重傷、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三百三十三條非法組織他人出賣血液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以暴力、威脅方法強迫他人出賣血液的,處五年以仁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有前款行為,對他人造成傷害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依法懲處利用摘除節育環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分子的聯合通知》(198•12•10)
二、以牟利為目的私自為育齡婦女摘除節育環,方法粗野,傷害婦女身體的,依照刑法規定的傷害罪懲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對故意傷害、盜竊等嚴立破壞社會秩序的犯罪分子能否附加剝奪政治權利問題的批復》(199•12•31法釋〔1997〕11號)
根據刑法第五十六條規定,對於故意殺人、強奸、放火、爆炸、投毒、搶劫等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剝奪政治權利。對故意傷害、盜竊等其他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犯罪,犯罪分子主觀惡性較深、犯罪情節惡劣、罪行嚴重的,也可以依法附加剝奪政治權利。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組織和利用邪教組織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199.10.20法釋〔1999〕18號)
第四條組織和利用邪教組織製造、散布迷信邪說,指使、脅迫其成員或者其他人實施自殺、自傷行為的,分別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第二百三十四條的規定,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第八條對於邪教組織和組織、利用邪教組織破壞法律實施的犯罪分子,以各種手段非法聚斂的財物,用於犯罪的工具、宣傳品等,應當依法追繳、沒收。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印發全國法院維護農村穩定刑事審判工作座談會紀要的通知(1999.10。27法〔19991217號〕
(一)關於故意殺人、故意傷害案件
要准確把握故意傷害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標准。參照1996年國家技術監督局頒布的《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准》(以下簡稱「工傷標准」),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的「嚴重殘疾」是指下列情形之一:被害人身體器官大部缺損、器官明顯畸形、身體器官有中等功能障礙、造成嚴重並發症等。殘疾程度可以分為一般殘疾(十至七級)、嚴重殘疾(六至三級)、特別嚴重殘疾(二至一級),六級以上視為。嚴重殘疾」。在有關司法解釋出台前,可統一參照「工傷標准」確定殘疾等級。實踐中,並不是只要達到「嚴重殘疾」就判處死刑,還要根據傷害致人「嚴重殘疾」的具體情況,綜合考慮犯罪情節和危害後果來決定刑罰。故意傷害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只有犯罪手段特別殘忍,後果特別嚴重的,才能考慮適用死刑(包括死刑,緩期二年執行)。雖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00.11.15法釋〔2000〕33號)
第六條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後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後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應當分別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一、國家工作人員非法拘禁、暴力致人傷殘,從重。(《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條)
二、司法人員刑訊逼供致人傷殘,從重。(《刑法》第二百四十七條)
三、監管人員毆打體罰被監管人員致傷殘,從重。(《刑法》第二百四十八條)
6,行政處罰的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三條 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