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拿到了拆遷款,我認為其協議無效,我怎麼樣到法院起訴
導讀:農村房屋拆遷安置補償協議是拆遷方與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為明確房屋拆遷補償安置中的權利義務關系而訂立的協議,是約定被拆遷人與拆遷方之間權利義務的合同,也是房屋拆遷雙方的法律行為。協議本身主要是房屋拆遷雙方當事人參參與,如僅有一方,協議關系便不能生效。它適用《民法通則》和《合同法》。是房屋拆遷雙方的法律行為。協議關系主要有房屋拆遷雙方當事人參加,僅有一方當事人,協議關系便不能成立。農村房屋拆遷補償協議是基於拆遷方程序履行合法、手續齊全、補償合理的基礎之上成立的。那麼,農村房屋拆遷時,簽訂安置補償協議能否撤銷呢?今天征地拆遷律師團隊崔鵬以其團隊實際案例與大家講一講安置補償協議如何撤銷?僅供大家參考!
案情回顧:
柳先生是安徽省明光市XX街道某村莊村民,2014年在沒有相關徵收土地公告、安置補償公告及其他合法手續的情況下,採用各種手段對其進行威脅,迫使柳先生與明光街道辦事處簽訂《徵收集體所有土地房屋補償安置協議書》。在2015年年初柳先生通過網路、朋友介紹,最終選擇專業做征地拆遷律師團隊崔鵬及謝律師來維護自己的權利。2015年3月24日安徽省滁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於2015年5月26日公開開庭審理本案,關於柳先生簽訂《徵收集體所有土地房屋補償安置協議書》違反國家強制性規定,應予撤銷。
更多征地拆遷資料:bjybcp。
審質證
在庭審當中被告提供了三組證據,針對三組證據我方認為:第一組證據用地批復、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經過啟動復議程序後,該證據是在簽訂拆遷補償協議之後做出,因此該協議簽訂違法,征地補償安置公告的頒布在用地批復之前,因此不具有合法性;第二組證據柳先生非農業戶口:戶口性質轉為非農業戶口並不代表其喪失集體土地使用權;第三組證據柳先生領取補償款、房屋系違法建築、房屋騰空交付處置證明:違法建築應由相應部門確定,涉嫌未批先佔違法,領取補償款並不能說明全部,需重新簽訂合法的拆遷補償協議差價補齊。
征地拆遷律師團隊崔鵬說法
在柳先生案件審理中:
關鍵點之一是拆遷方未得到省政府用地批復之前與柳先生簽訂了拆遷補償協議,不具備合法性。違反了《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五條規定,徵收農村集體土地的,必須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並報國務院備案,本末倒置、未批先佔屬於違法。
關鍵點之二簽訂拆遷補償協議的主體不適格,不具備合法性。違反了《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國家徵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後,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並組織實施;《徵收土地公告辦法》第四條規定,該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具體實施;《行政訴訟法》第七十五條規定,行政行為有實施主體不具有行政主體資格或者沒有依據等重大且明顯違法情形,原告申請確認行政行為無效的,人民法院判決確認無效。
關鍵點之三徵收程序、手續的違法。違反了《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徵收土地方案經依法批准後,由被徵收土地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組織實施,並將批准征地機關、批准文號、徵收土地的用途、范圍、面積以及征地補償標准、農業人員安置辦法和辦理征地補償的期限等,在被徵收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予以公告。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經批準的徵收土地方案,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在被徵收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予以公告,聽取被徵收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報市、縣人民政府批准後,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對補償標准有爭議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准徵收土地的人民政府裁決。《徵收土地公告辦法》第四條規定,被徵收土地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應當在收到徵收土地方案批准文件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進行徵收土地公告。
最終,與柳西金簽訂《徵收集體所有土地房屋補償安置協議書》被判無效。在本案中,對於征地拆遷專業性知識的要求非常高,確定了唯有專業律師才能達到起訴的目的。專業律師的法律知識與庭審應變經驗具有決定性作用。書本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征地拆遷律師團隊崔鵬提醒廣大農民朋友,案例只能針對本案具有關聯性,是否適合你的案件,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莫要學習後自己試用,造成不可逆的後果,悔之晚矣!在此,期望廣大被農民朋友在房屋權利受到侵害時,拿起法律武器,委託專業做征地拆遷律師團隊,才能有效的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2. 土地使用權糾紛起訴費用是多少
50元。
3. 只訴求判令房屋買賣合同無效而沒有追討受損和恢復權證的訴求,此訴訟屬性如何,怎計算訴訟費
無房產證房屋買賣合同 合同依法成立,便具有法律效力。依法成立的含義,不僅包括合同訂立過程應符合法律規定,而且包括已經成立的合同應當符合法律規定的生效要件。凡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要件的合同,不能產生合同的法律效力,從而屬於無效合同。所謂無效合同是相對於有效合同而言的,是指合同雖然成立,但因其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社會公共利益,被確認為無效。可見,無效合同是已經成立的合同,是欠缺生效要件,不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合同,不受國家法律保護。無效合同自始無效,合同一旦被確認無效,就產生溯及既往的效力,即自合同成立時起不具有法律的約束力,以後也不能轉化為有效合同。無論當事人已經履行,或者已經履行完畢,都不能改變合同無效的狀態。無效合同是當然無效。由於無效合同是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因而它為法律上的當然無效,即其無效,無須當事人主張即產生無效的法律後果。 法律咨詢:原告甲經審批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證,建造商住樓三層三間,但未領取過房屋所有權證。同月,原告甲與被告乙簽訂房屋買賣協議,約定價款30萬元。協議簽訂後,被告乙付清房款,原告甲也將房屋交付給被告乙佔有、使用,並把土地使用權證一同交付。被告乙未辦理土地使用權過戶手續,也未申請領取房屋產證。,因房屋大幅度漲價,該房估價已達50萬元,甲向乙提出要求增加房款,遭乙拒絕,甲遂向法院起訴要求確認買賣合同無效,返還房屋。房產論壇,裝律師回答:房屋買賣合同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屬無效合同。合同無效後,互相返還財產外,應由過錯方承擔因合同無效造成的損失。 相關法律知識: 《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三十七條未取得權屬證書的房地產不得轉讓。 合同法第五十八條規定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是指因訂立無效(可撤銷)合同所受到的損失,屬於是一種締約過失責任。這種損失賠償包括訂立合同過程中的損失和履行合同過程中的損失,如返還財產所需要的運輸費用、勞務費等開支。無效合同的損失不同於有效合同的違約損失,在違約損失中,可得利益屬於損失的范圍,而無效合同本來就不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不可能據此獲得預期的利益,因而不存在預期利益問題。
4. 土地使用權中產生的定金的糾紛該如何解決
根據擔保法第89條規定,定金的法律效力表現在兩方面:(1)債務人履行債務後,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此乃為主合同得以履行情況下所表現的效力。(2)在發生違約的情況下,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此乃主合同不能履行情況下的定金罰則
5. 關於廣東農村土地使用權糾紛問題
以上人士的回答在法律上都沒問題,但我以為,訴訟只能解決一時,並且後遺症很厲害!因而建議你們再作最後的調解或和解努力!實在不行的話再訴訟。
6. 農村土地使用權糾紛,下面這份訴狀能否勝訴
是否能勝訴不能由起訴狀就全解決的。提出的訴訟主張要有證據支持才行,你專提出賠償請求,首先要有侵權屬事實方面的證據,損失要有直接證據,如果沒有需要進行評估鑒定。建議你到當地律師事務所認真咨詢,籌備證據並按法院的規定時間提交證據。
7. 農村土地糾紛能直接到法院起訴嗎
農村土地糾紛首先應該找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如果對版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權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在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解決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土地利用現狀。」
8. 農村土地糾紛怎麼維權
解決農村土地糾紛的辦法
1、相互調解
農村土地出現糾紛大多是同一個家庭成員之間內較為常見,容親戚之間出現糾紛的話,首先就是相互協商調解,也有的找自己家族裡面比較有威望的老人來裁決。如果不是牽涉到很大利益的土地糾紛,一般的通過家庭內的和解都能解決,畢竟都是自家人也比較好說話。一般一個村裡的人都有點沾親帶故的,所以調解起來一般也比較容易。
2、村委會調解
如果是相互之間調解不了的土地糾紛矛盾,這個時候農民們一般都會找到村委會來調解。因為農村土地的分配就是村集體進行的,所以對農民各自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了解比較清楚,而且村幹部對村裡各農民家裡的情況也都比較了解,處理村民之間的矛盾也很有經驗,因此在農村調解土地糾紛的過程中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3、縣市仲裁
如果村一級的委員會無法解決農民之間的土地糾紛問題,那麼農民們還可以向更高一級的縣市申請仲裁。我國有專門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其中就明確規定了農民土地出現糾紛之後仲裁的具體流程及方式。如果農民們需要申請仲裁的需要提前了解這部立法,對仲裁的具體形式以及內容了解清楚,這樣才能很好的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9. 農村土地使用權糾紛處理怎麼做
農村承包土地互換是指承包方之間為方便耕作或其他需要,對承包地塊進行交換,同時交換相應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民事法律行為。目前,農村土地承包戶之間互換土地的現象較為常見,而且引發糾紛者不少。在審判實踐中,此類糾紛涉及一些具體問題致使土地互換合同的效力難以認定,給案件處理帶來困難。由於農民普遍法律意識不強,對互換土地的後果缺乏預見性,因而,土地互換雙方未簽訂書面合同、土地互換未報發包方備案、土地互換期限約定不明、不屬同一集體經濟組織成員進行土地互換等情況都比較常見。在處理此類糾紛時,應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最高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的相關規定及其立法精神,參照農業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的規定,結合農村善良風俗,分別作出如下處理:
1、對於屬同一集體經濟組織(以下2、3同)的互換當事人,雖有口頭約定,但未簽訂書面合同而產生糾紛的處理。 按照《農村土地承包法》第37條規定,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當事人雙方應當簽訂書面合同。但現實中,承包土地互換很少簽訂書面合同,雙方當事人大多以口頭約定形式互換土地。在這種情況下,一方當事人要求收回互換土地,就涉及口頭約定該如何認定的問題。對此,實踐中有不同的認識,有的認為雙方當事人未依法簽訂書面合同,其互換關系依法不成立或認定口頭約定無效。按照農村習俗,互換往往以口頭方式約定,且以相互交付互換物作為互換關系成立的標志。如果雙方當事人對當初的口頭約定不持異議,且互換事實已實際發生,則互換關系即告成立,只要土地互換是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且不損害他人利益,其口頭約定應當認定為合法有效。
2、關於發包方或互換一方當事人僅以土地互換未報備案為由,請求確認合同無效的處理。《農村土地承包法》第37條規定,採取互換方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應當報發包方備案。但現實中,由於農村土地承包人法律知識相對欠缺,加之受農村習慣的影響,農村承包土地互換往往未報發包方備案。備案與批准或同意具有不同的性質,其法律意義自然不同。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的規定,在4種常見土地經營權流轉方式中,除轉讓須經發包方同意外,互換、轉包和出租並不要求經發包方同意,只報備案即可。由此可見,承包土地互換完全由雙方當事人自主決定,備案是為了便於土地經營權流轉管理,起著告知、登記和備查的作用。根據《農村土地承包糾紛解釋》第13條、第14條的規定,採取轉讓方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未經發包方同意的,轉讓合同無效。但採取互換等方式流轉承包土地經營權的,未報發包方同意的,不影響合同的效力。因此,在審判實踐中,發包方或互換一方當事人僅以土地互換未報備案為由,請求判決確認合同無效,應當不予支持。
3、關於土地互換期限約定不明而產生糾紛的處理。在農村承包土地互換糾紛中,有的土地互換未約定期限,在這種情況下,一方當事人要求解除互換合同,就涉及對合同期限的認定問題。審判實踐中對此也有不同的認識,有的認為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以下簡稱《合同法》)第232條的規定處理,即當事人可以隨時要求解除合同;有的認為應按農村土地承包合同期限確定互換合同的期限,在農村土地承包合同期內,當事人不得主張解除互換合同。要准確認定此問題,首先要正確分析土地互換的性質。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第40條規定的精神,參照《土地流轉管理辦法》第17條、第35條的規定,土地互換是經營權權利主體發生變更的土地經營權流轉,土地互換後,雙方對互換土地原享有的權利義務也隨之互換,當事人還可以辦理土地承包經營權變更登記,也就是說,原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已喪失了對原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對新換得的土地取得了經營權。土地互換有別於土地轉包、土地出租等方式的土地經營權流轉,後兩者並不發生土地承包經營權權利主體變更的法律關系。其次,按農村習俗講,互換關系從雙方相互交付標的物時即告成立,雙方未約定期限,則視為永久性互換。對農村承包土地互換而言,其互換期限即為農村承包合同的期限。正是基於以上原因,《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解釋》第17條的規定,僅對承包土地轉包、出租未約定流轉期限的,可參照《合同法》第232條規定處理;對土地互換未約定期限的,未作相應規定,即不能參照《合同法》第232條規定處理。據此,在審判實踐中,未約定流轉期限的土地互換,當事人一方在農村土地承包合同期內主張解除互換合同的,一般不予支持。
4、關於對不同一集體經濟組織成員間互換土地而產生糾紛的處理。《農村土地承包法》第40條規定,承包方之間可以對屬於同一集體經濟組織的土地的承包經營權進行互換。據此,不屬同一集體經濟組織的承包方之間則不得以互換方式流轉土地經營權,如以互換方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其行為當屬無效。但現實中,有不屬同一集體經濟組織的承包方之間互換承包土地的情形,而且互換土地後,有的對所換土地重新進行治理,有的還在所換土地上從事建房、葬墳等永久性建設。此類糾紛在實踐中處理難度較大。按照法律規定,互換合同無效,雙方應互相返還土地,但返還土地必然涉及土地上的房屋、墳墓等建築設施的處理問題。建設房屋一般已經過相關部門的審批,同時,按農村習俗,墳墓不能隨便遷移,所以,拆除房屋、遷移墳墓等將面臨很多尷尬和困難。因此,從維護農村社會和諧穩定及減少涉訴信訪情況發生等目的出發,處理此類案件應當著重進行協調和調解,使兩個不同集體經濟組織之間就涉案土地所有權進行協商處理,從而盡可能維持土地互換現狀。
10. 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糾紛如何收取訴訟費
合同糾紛也有很多種的,得看具體的情況,也許可以歸財產類按比例收費,也許可以按件來收(最低2000元,不過一般的律師都要收5000元以上)
1、不涉及財產關系的 2000元- 30000元/件,上下浮動幅度20%,但收費額不足2000元的按2000元收取。
2、涉及財產關系的爭議,實行分段累計收費:
(1)標的10萬元以下的部分(含10萬元) 6%
(2)標的10-50萬元的部分 (含50萬元) 5%
(3)標的50-100萬元的部分(含100萬元) 4%
(4)標的100-500萬元的部分 (含500萬元) 3%
(5)標的500-1000萬元的部分(含1000萬元)) 2%
(6)標的1000-5000萬元的部分(含5000萬元) 1%
(7)標的5000萬元以上的部分 0.5%
3、計時收費 200元-2000元/小時,上下浮動幅度20%,由律師事務所與委託人在上述幅度內約定計時收費的標准和結算方式
4、風險代理 最高代理費金額不得高於合同約定標的額的30 %,但實行市場調節價的法律服務除外
5、辦理重大、復雜、疑難的、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國家賠償案件以及涉外案件 律師事務所可以在以上標准之上與委託人協商確定收費數額,但最高不得超過以上標準的2倍
而且。。。各個省市的標准不太一樣,我這里是海南省海口市的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