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交付是物權行為嗎

交付是物權行為嗎

發布時間:2021-11-13 20:29:17

① 下面哪些是物權行為,哪些是債權行為。

給予買賣合同,設定用益物權合同,設定擔保物權合同全部都是債權行為。
這里專應該明確一個理屬念:物權變動既包括債權行為,也包括物權行為。債權行為可以看成是前因,物權行為可以看成是後果
比如:
甲與乙在3月1日簽訂一份買賣合同,3月2日乙交付5000元,3月3日甲將彩電交付給乙。
上面這個物權變動法律關系中包含了三個法律行為:
3月1日訂立合同,為債權行為,確定債權債務關系:乙負有付款義務,甲負有交付彩電之義務。
3月2日乙交付5000元的行為,為物權行為,發生物權變動:轉移貨幣所有權與甲。
3月3日甲交付彩電的行為,為物權行為,發生物權變動:轉移彩電所有權與乙。

由此可以推出:
給予買賣合同,是買賣法律關系的債權行為,確定債權債務關系:一方具有交付出賣物的義務,另一方有支付對價的義務。
設定用益物權合同,是設立用益物權的債權行為,合同生效後,通過一定的物權行為(不同的用益物權,法律規定了不同的方式,比如土地使用權要經過登記),使用益物權生效。
設定擔保物權合同,是設立擔保物權的債權行為,合同生效後,通過一定的物權行為(比如進行不動產抵押登記),使擔保物權生效

② 物權行為是諾成行為還是實踐行為

樓上的回答一看就是其他地方粘貼的法盲,法律行為中就有諾成行為和實踐行為的分類,物權行為屬於諾成行為,登記與交付只是公示的要件。不是物權行為的要素。

③ 不承認物權行為獨立性,那麼法律行為無效,交付標的物所有權發生移轉嗎

無效。如果認為物權變動是有因的,即物權變動的前提是法律行為的有效,那麼法律行為無效自然物權就不發生變動。

④ 什麼是物權行為它的定義是什麼

⒈物權行為是客觀存在的,它是法律行為的一種,只要承認債權與物權的劃分,就必然要承認債權行為之外還有物權行為。
首先,「法律行為」這個概念是德國學者首先提出的,它從根本上解決了一般性的法律行為與具體的法律行為形式之間的關系,為不同類型具體法律行為的發展提供了可能性,克服了大陸法系各國法制實踐中長期懸而未決的矛盾,解決了法律行為普遍規則與具體規則之間的關系,使民法典避免再對各種具體法律行為作出不必要的重復規定。它解決了意思自治原則與合同自由原則之間的關系,確認了法律行為不僅可以發生債法上的效果,而且可以產生婚姻法、親屬法以及其他私法上的效果,擺脫了將法律行為從屬於債法或合同法的傳統民法體系。
同時還認為,只要我國民法理論還承認債權、物權、親屬權等基本民事權利的劃分,就同樣必須承認物權行為這樣一種法律行為的客觀存在。因為作為私人的、旨在引起某種法律效果的意思表示,人們從事法律行為的目的可以是各不相同的,既然有以特定人與特定人之間以發生、變動、消滅債權債務關系為目的的債權行為,順理成章地就有一個以設定、變動和消滅物權為目的的行為,這就是物權行為。
最後,物權行為是對法律行為依其法律效果進行分類的邏輯上的必然結果。如果否認我國民法理論中存在物權行為,那麼我們就無法對法律行為按照人們意思表示中希冀引起法律效果的不同加以分類,整個民法的邏輯體系將可能因此而發生混亂。有的學者已經指出,如果在民法理論上否認物權行為,那麼作為法律行為的唯一支柱就只有債權法上的合同。這樣一來,法律行為作為一項民法總則中規定的制度就成了問題,因為,只作為對債的發生原因之一的合同的規則的抽象,作為債法的一般規則尚有問題,作為民法的一般規則列入總則編的科學性就更不能成立了
⒉關於物權行為的無因性問題,文中是這樣說明的:無因行為必須由法律作出規定,法律可以規定某些物權行為是無因行為,也可以規定某些債權行為是無因行為,德國民法就是如此。某種行為,在理論上我們認為它「應該」是無因行為,但未規定在法律中,還是不能作為無因行為看待。
另外,孫憲忠博士在文中提到 :
⒈(物權行為)理論使民法體系更加清晰合理,富有邏輯性。
⒉加強了對交易安全的保護,為保護善意第三人提供了最切實的理論基礎。
⒊該理論最終解釋了物權公示的「公信力」,即物權為什麼必須公示並能在公示後取得對抗任意第三人的效力的問題。
而另一方面,也有學者提出反對意見,其中以王利明先生為代表3,他的意見主要有:
第一, 所謂移轉物權的合意實際上是學者虛構的產物,在現實的交易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獨立於債權合意之外的移轉物權的合意。
⒈以買賣為例,當合人訂立買賣合同的目的,就是使一方支付價金而取得標的物的所有權,而另一方通過交付標的物而取得價金的所有權。因此,移轉價金和標的物的所有權既是當事人訂立債權合同的目的,也是債權合同的基本內容,如果將移轉標的物和價金所有權的合意從買賣合同中剝離出來,買賣合同也就不復存在。而且,當事人訂立任何一份買賣合同,都必須對價金和標的物移轉問題作出規定,否則買賣合同將因缺少主要條款而根本不能成立。既然當事人在買賣合同中規定價金和標的物的移轉問題,那麼他們沒有必要就標的物和價金的所有權移轉問題另行達成合意。因此,所謂移轉物權的合意是包含在債權合同之中的,它本身不可能超出債權合同。
⒉物權和債權的性質區別並非必然導致物權的意思表示必須獨立於債權的意思表示,也並非是產生特殊的物權變動方法的根據。
⒊就交付行為來說,它並不是獨立於債權合意而存在的,交付的性質是實際佔有的移轉,從物權法的理論來看,單純的實際佔有的移轉並不能必然導致所有權的移轉。交付效果不可能與買賣合同分割開來。尤其應當看到,實際交付標的物不是什麼單獨的行為,而是當事人依據債權合同而履行義務的行為。例如在買賣合同中,交付標的物是當事人應負的基本義務,而一個交付行為是否真正完成,取決於出賣人所實施的交付行為是否符合買賣合同的規定。如果出賣人未按合同規定的期限提前或遲延交付,或交付標的物有瑕庇,或交付標的物的數量不足,顯然不符合合同的規定不能構成真正的交付。如果將交付行為與買賣合同割裂開來,那麼交付行為的正確和正當與否也失去了評價標准。
⒋就登記來說,其本身並非民事行為,而是行政行為。
而針對否認物權行為的意見,孫憲忠博士在他的文章4中提到:
⒈物權行為並非純屬抽象,而是事實存在的
例如,德國民法上,所有權人為自己的土地設立債務的行為,以及定限物權的設立行為都是現實中存在的物權行為。
⒉關於物權行為抽象性對原所有權人保護不利的質疑:
關鍵在於我們沒有了解到德國物權行為理論的新發展,即,在德國法上,將法律行為理論的一般規則運用於物權行為之中也是符合法理的,那麼,物權合意就可依一定情事得為撤銷,也就不存在對原所有權人不利的問題了。
⒊關於物權行為理論過於玄妙而難以被公眾理解和立法,司法運用的問題。
這個問題可以說是不成其為問題,因為一個符合法理,邏輯的理論只是因為對其了解和運用的不熟悉就棄之不用,實在是為荒唐。
經過閱讀相關的一些文獻和論文,我對物權行為理論有一點自己的認識,其中主要的想法來源於雅科布斯先生的《19世紀德國民法科學與立法》一書的後記,即雅科布斯先生和楊振山先生關於物權行為理論的討論以及雅科布斯先生對物權行為理論的產生背景,發展歷程和推理進路的介紹。
一?物權行為理論的前提:
1法源前提:
薩維尼並非獨自完成了物權行為理論的發現,而是基於胡果的研究成果。而胡果的研究立足於對羅馬法的研究,同時,薩維尼在發展胡果的理論時也是基於對羅馬法的研究。可以說羅馬法是物權行為理論的法源基礎。
2理論前提:
通過對羅馬法的考察,胡果發現,在法學階梯的法學體系的第二部分中,應該區分出有關對物的物法和對人的債法5。這也是德國民法典最值得提到的體系特點,即對物法和債法的截然區分6。同時,對債的性質的認識,也使物法和債法的區分得到清晰:胡果將債稱為人際間的束縛並在這個意義上將此概念稱為「羅馬法的精神」,而從這個表述中可以發現,「債權是一種權利,其針對的對象並非物,而是另外一個人;債權使這個人失去對享有除某個債權中所指的行動的自由權以外的全部普遍自由,這個行動因為被排除(此排除並不排斥他人)出自由的范圍,所以不再是可以做的行動,而是必須做的行動。」7
由於債法與物法的分離,所以在所有權取得方式中不包括債的關系8,因此債權請求權被排除出所有權轉讓的要件。那麼,現在可以發現,為了物權變動的生效單單依據債的關系是不能完成的。物權和債權的二分是物權行為理論的理論前提。
二?物權行為理論的推導:
在物權行為理論發現前的時期,當時的學者通常認為,所有權繼受取得的要件被分為(合法)的名義和取得形式兩部分9。而關於名義和取得形式的具體含義則經過了一個時期的發展。在所謂的「中世紀畸形化」的時期,取得形式被定義為交付,而(合法)名義被認為是指向所有權轉讓的債權。
為了糾正這一「中世紀畸形化」和順應「時代潮流」,於是產生了下面的結論:「在所有權的取得中,必須存在一個區別於所有權取得本身的名義。」更准確的說,所有權是在「佔有開始」之後產生的,於是將債權請求權稱為名義是一個錯誤。轉讓行為和轉讓的基礎行為相分離,是澄清了上述不準確表達的羅馬法10 。那麼,與債權請求權相分離的名義就只能是一個合同,而這個區別於建立債權請求權的債權合同的合同就只能叫做「物權合同」。11
至此,物權合同或者說物權行為已經凸現眼前,這樣一個嚴密的邏輯推導過程又是基於羅馬法的法源地位,而物權行為的獨立性也因此證成。
三?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的存在是物權轉讓的抽象性的主要原因。12
意思的動機不屬於意思,債權行為是物權轉讓行為的動機而非其意思本身。雖然,沒有人會沒有動機的為意思表示,但動機本身不能被考慮為意思表示。
從這個判斷出發,我們會發現,獨立的物權合同或許其基礎關系――債權合同會因為種種原因而無效,被撤銷,但由於這個債權合意僅僅是物權合意的動機,所以,只要物權合意本身沒有無效或被撤銷的事由,那麼物權轉讓就是合乎合意的有效。
在債權合意失效情況下物權合同有效並發生物權轉讓的效力,於是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的存在就是適宜的和必要的。
但是,發現物權行為理論的法學家並不是以這樣的邏輯順序推理,而是從反方向進行推理。由於在羅馬法中存在這樣一個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那麼就有下面的推理:法律行為可以因為錯誤動機而無效被撤銷,而這一錯誤的可撤銷性又來自於法律行為鑒於一個法律原因而實施,而錯誤正好涉及這一原因,這就是「錯誤的重要性或曰致命性」。這個錯誤的特別之處在於,它涉及一個原因,而所有權轉移行為恰恰鑒於原因而實施。因此,實際中現有法的不當得利請求權是缺乏法律基礎的所有權有效這一結論的邏輯基礎。如果,基於誤想原因而實施的轉讓不能有效將所有權轉讓給受讓人,那麼這將與缺乏法律基礎而給付的不當得利相沖突。13
四?總結:
從上文的論述中可以發現,物權行為的發現是一個從羅馬法法源出發,嚴密邏輯推理和細化法律關系的過程。從這個過程中似乎沒有可以駁倒的漏洞,也許這就是物權行為這一論題不斷被爭論而未能有壓倒性反對意見的原因。那些反對意見只是集中在物權行為理論的影響和外在價值,還無法從根本上對其核心價值、推理前提和推理過程進行摧毀。所以,反對意見只能說明物權行為理論的疏漏,卻不能將其推翻。如果想做到這一點就只能將推導的法源否定,那就是否認羅馬法的合理性和邏輯性,而這一點相信是難以做到的。另外,承讓物權行為的獨立性,否認其抽象性相信也是不合邏輯和不合體系的。因為沒有任何理由可以在邏輯上否認物權行為的抽象性。
參考資料:http://www.fawang.net/dbbs/index.asp

⑤ 為什麼買賣合同是債權行為不是物權行為

首先,我們需要定義,什麼是債權,什麼是物權
債權是得請求他人為一定行為(作為或不作為)的民法上權利。債權的法律特徵:(1)債權為財產上的請求權,不得通過限制債務人的人身來實施。(2)債權為相對權,債權人只能向特定的債務人主張權利不得向債務人以外的第三個人主張權利。(3)債權具有相容性和平等性。債權的相容性和平等性是指同一標的物上可以成立內容相同的數個債權,並且其相互間是平等的,在效力上不存在排他性和優先性。(4)債權為有期限權利,不得設定無期限債權

物權是指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和他物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或者說,指自然人、法人直接支配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物權的法律特徵:(1)物權是支配權,物權是權利人直接支配的權利,即物權人可以依自己的意志就標的物直接行使權物權的構成體系利,無須他人的意思或義務人的行為的介入。(2)物權是絕對權(對世權),物權的權利主體只有一個,權利人是特定的,義務人是不特定的第三人,且義務內容是不作為,即只要不侵犯物權人行使權利就履行義務,所以物權是一種絕對權;(3)物權是財產權,物權是一種具有物質內容的、直接體現為財產利益的權利,財產利益包括對物的利用、物的歸屬和就物的價值設立的擔保,與人身權相對。(4)物權的客體是物,物權的客體是物,且主要是有體物。

以買賣合同為例來看:從出賣人負擔交付並轉移標的物所有權債務的角度講,買賣合同是負擔行為;從出賣人享有獲得價金債權的角度講,買賣合同是債權行為。當然,也可以從買受人的角度分析買賣合同的負擔行為和債權行為的性質。債權和債務是一體兩面。既然肯定了買賣合同的負擔行為和債權行為的性質,順理成章的是:買賣合同是債權合同,買受人是依債權獲得了物權。
所以,買賣合同是債權行為不是物權行為。

⑥ 物權的變動是什麼 物權行為與物權的公示

物權的變動 物權的變動,是物權的產生、變更和消滅的總稱。從權利主體方面觀察,即物權的取得、變更和喪失。由於物權法律關系的特性,不特定的義務人僅負有不非法干涉物權之行使的不作為義務。所以,義務的適當履行表現為尊重物權的現狀,即在物權人取得權利時,尊重其權利;在其權利變更後,尊重其變更後的權利,物權如果消滅,義務人的義務也就不存在了。 物權的產生,即物權人取得物權。它在特定的權利主體與不特定的義務主體之間形成了物權法律關系,並使特定的物與物權人相結合。物權的取得有原始取得與繼受取得之分:前者是指不以他人的權利及意思為依據,而是依據法律直接取得物權,如因先佔、取得時效取得一物的所有權;後者則是指以他人的權利及意思為依據取得物權,如因買賣、贈與取得物的所有權。繼受取得又可分為創設與移轉兩種方式。創設的繼受取得,即所有人在自己的所有物上為他人設定他物權,而由他人取得一定的他物權。例如房屋所有人在其房屋上為他人設定抵押權,則他人基於房屋所有人設定抵押權的行為取得抵押權。移轉的繼受取得,即物權人將自己享有的物權以一定民事行為移轉給他人,由他人取得該物權。例如房屋所有人將房屋出賣或贈與他人,則他人根據其出賣或贈與而取得該房屋的所有權。 物權的變更,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物權的變更,是指物權的主體、內容或客體的變更。但是嚴格來講,物權主體的變更是權利人的更迭,應屬物權的取得與喪失的問題。狹義的物權的變更,僅指物權的內容或者客體的變更。物權內容的變更,是指在不影響物權整體屬性的情況下物權的范圍、方式等方面的變化,如典權期限的延長、縮短,地役權行使方法的改變,抵押權所擔保的主債權的部分履行。物權客體的變更則是指物權標的物所發生的變化,如所有權的客體因附合而有所增加,抵押權的客體因部分滅失而有所減少。 物權的消滅,從權利人方面觀察,即物權的喪失,可以分為絕對的消滅與相對的消滅。絕對的消滅是指物權本身不存在了,即物權的標的物不僅與其主體相分離,而且他人也未取得其權利,如所有權、抵押權因標的物滅失而消滅。典權因期限屆滿而消滅。相對的消滅則是指原主體權利的喪失和新主體權利的取得。例如因出賣、贈與等行為,使一方喪失所有權而另一方取得所有權。嚴格地說,物權的相對消滅並非物權消滅的問題,而應當屬於物權的繼受取得或主體變更的問題。 物權的變動的原則 物權是對於物進行直接支配的權利,具有優先權和物上請求權的效力。基於物權這樣的性質,如果不以一定的可以從外部察知的方式表現物權的產生、變更、消滅,必然糾紛不已,難以保證交易的安全;因此民法上對於物權的變動,就需要有公示原則和公信原則。 (一)公示原則 公示原則要求物權的產生、變更、消滅。必須以一定的可以從外部察知的方式表現出來。因為物權具有排他的性質;所以,如果沒有通過公示方式將物權的變動表現出來,就會給第三人帶來不測的損害,影響交易的安全。例如,在房屋上設定抵押權,如果不以一定的方式表現出該抵押權的存在,那麼,不知該抵押權存在的購買該房屋的第三人就可能蒙受損害。因此,民法上關於物權的變動,以「登記」為不動產物權的公示方法,以「交付」為動產物權的公示方法。 對於基於不同法律事實發生的物權變動,公示原則具有不同的意義。對於基於民事行為發生的物權變動,非經公示不發生物權變動的效果。而對於基於民事行為以外的原因發生的物權變動,不經公示雖然可以發生物權變動的效果;但是在公示完成之前,當事人不得處分之,如因繼承、法律規定、事實行為等發生的物權變動。 以登記為不動產物權變動的公示方法,從各國立法例考察,始於抵押權制度。不動產登記制度,雖然要受到地域的限制,其記載的內容也未必全然翔實,更由於現代社會商品經濟的發展、物權的變動頻繁且地域范圍越來越廣,登記制度未必能充分起到公示不動產物權變動的作用。但是,人們畢竟可以通過登記了解物權變動的事實,不動產登記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起著維護不動產交易安全的作用。 交付為動產物權變動的公示方法。這是因為動產物權變動不僅容易而且頻繁,無法以登記的方法公示,只能用移轉佔有這一手段來表現動產物權的變動。而且,在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條件下,時間和效率成為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為保證交易的迅速進行,物權法上還有簡易交付、佔有改定、指示交付等方法作為現實交付的補充。可見,從經濟發展的需要來看,交付足以作為動產物權變動的有效的公示方法。 (二)公信原則 物權的變動以登記或交付為公示方法,當事人如果信賴這種公示而為一定的行為(如買賣、贈與);那麼,即使登記或交付所表現的物權狀態與真實的物權狀態不相符合,也不能影響物權變動的效力。公信原則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其一,記載於不動產登記簿的人推定為該不動產的權利人,動產的佔有人推定為該動產的權利人;除非有相反的證據證明。這稱為「權利的正確性推定效力」。其二,凡善意信賴公示的表象而為一定的行為,在法律上應當受到保護,保護的方式就是承認發生物權變動的效力。 物權的變動之所以要有公信原則,是因為僅貫徹公示原則,在進行物權交易時,固然不必顧慮他人主張未公示的物權,免受不測的損害;但公示所表現的物權狀態與真實的物權狀態不相符合的情況,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存在的。如果法律對這種情形無相應的措施,當事人一方也會因此而遭受損失,如假冒房屋所有人進行移轉房屋所有權的登記、彩色電視機的借用人將其出賣。如果在物權交易中都得先一一進行調查,必然十分不便。在物權變動中貫徹公信原則,使行為人可以信賴登記與交付所公示的物權狀態,進行交易,而不必擔心其實際權利的狀況。可見,公信原則的目的在於保護交易的安全、穩定社會經濟秩序,但有時不免會犧牲真正權利享有人的利益。這是法律從促進社會經濟發展以及在權利人的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之間進行均衡、選擇的結果。 公信原則在近代各國的立法例上,最先是適用於動產物權。羅馬法上本來有「任何人不得以大於其自己所有之權利讓與他人」的原則。如果絕對貫徹這項原則,在動產物權上也就不可能有公信原則。但是在日耳曼法上卻有「所有權人任意讓與他人佔有其物,則只能對於該他人請求返還」的原則,除對於被盜竊之物及遺失物仍享有追及的權利不適用此原則外,如果因信賴對方將物交其佔有(如借用、保管),則只能向該對方請求返還。也就是說,如果該物已被對方讓與第三人時,所有權人也不能直接向第三人請求返還。近代各國民法為保證動產交易的安全,舍棄了羅馬法的做法而採取了日耳曼法的原則。 對於不動產物權的登記予以公信力,是從抵押權開始的,以後逐漸擴展到不動產所有權及其他不動產物權,如《德國民法典》第892條、《瑞士民法典》第973條的規定。但《法國民法典》和《日本民法典》對於不動產物權還未實行公信原則。不動產物權是否採取公信原則,在法律效力上會有顯著的差異。例如,某甲將房屋出賣給某乙並且經過產權登記,而某乙又將房屋轉賣給某丙,且也經過產權登記,以後因某甲主張其與乙之間的買賣有錯誤而歸於無效。此時,乙不能取得房屋的所有權。但對於丙來講,他可否取得房屋的所有權,就要看法律是否賦予不動產物權登記以公信力:如果予以公信力——因登記的所有權人是乙,丙也相信房屋是乙的所有物——則丙取得其所有權;如果不予以公信力——即使登記的所有人是乙,丙也相信房屋是乙的所有物,即使其相信並無過失——丙不能取得房屋的所有權。從維護交易安全、穩定社會經濟秩序出發,應當賦予不動產物權登記以公信力。 綜上所述,對於物權的變動,因採取公示原則,對於動產以交付為公示方法,對於不動產則以登記為公示方法;因採取公信原則,對於動產予以交付(佔有)公信力,對於不動產則予以登記公信力。公示原則在於使人「知」,公信原則在於使人「信」。這樣,一般來說,物權的變動本來應當是在事實和形式上都是真實的才會產生效力。但是,由於這兩個原則被採用的結果,就會發生即使事實上已經變動(如當事人已經將房屋進行了買賣),但形式上沒有採取公示方法(沒有進行產權轉讓登記),仍然不發生物權變動的效力;反之,如果形式上已經履行變動手續(如已登記),但事實上並未變動(如當事人之間並無真正讓與的意思),仍然發生變動的效力。這種情形初看起來與理不合,但卻是法律根據物權本身的特點,為保護交易的安全和快捷、穩定社會經濟秩序採取的措施。

⑦ 物權行為到底是什麼,67

物權行為,是指以物權的設立、移轉、變更或消滅為目的的法律行為。如你去買水,他收了你的錢就是你的債權行為,他把水給你,就是物權行為+交付(你對這水的物權的設立)。
物權變動有的需要登記,有的只需要交付。
例如:你買了房子,交付給你了,你就有使用權,登記了,你就享有物權
不動產的物權變化以登記為生效條件。
動產的物權變化一交付為生效條件。
比較特殊的是汽車,前些年需要登記物權才生效,但現在購買汽車後,交付了就發生了物權的變動,登記只是為了對抗第三人。

⑧ 物權行為的概念界定總結

可以發現,關於物權行為概念的各種學說,在去除對物權行為性質的判斷後專,根據屬對物權行為概念的外延范圍,可以分為兩類:
第一、認為物權行為的意思表示本身即為物權行為
第二、認為唯有物權行為的意思表示與其形式相結合,始得構成物權行為
而實質上,物權變動的合意(物權的意思表示)為物權行為的基本要素,對此不存有任何爭議。所爭議的,物權行為作為一種法律行為,除了物權變動的合意,其構成要素應否還應包括交付(或登記)行為。

⑨ 物權行為是有因行為還是無因行為

依據物權行為理論之抽象性原則,我將物權行為理解為無因行為。相對於之前的債權行為效力的變更,物權行為的效力並不會產生任何影響。有些人會說,那麼無權處分的情況下,第三人是知情第三人(即所謂「惡意」,下同),依據物權行為理論,知情第三人仍然取得物之所有權,而原物權人僅得返還不當得利之請求權,此時原物權人的物權變成債權並且喪失對物之佔有,違背了民法的理念和原則。依據物權行為理論的抽象性原則,原物權人似乎的確喪失物之所有權,之前的債權行為因法定而無效,那麼物權行為是否有效?按照很多不懂物權行為理論的人理解,物權行為應當是有效的。其實不然,物權行為也是無效的。
在此我要對民事行為及其種概念做一個界定。在中國目前,一些學者將「民事法律行為」這一概念代替本應存在的「合法有效民事行為」,造成了許多理論誤區、引起了極大的邏輯混亂,又因為該問題是民法總則部分必須深刻理解的內容,所以對很多初學民法的人來說,想理解是相當困難的。把民事法律行為規定為合法有效的行為,導致不便使用無效民事法律行為一語,只好使用「無效民事行為」來表達不能發生法律效果的表意行為,從而混淆了表意行為與非表意行為的區別;用合法性來界定民事法律行為,對表意行為進行合法性評價,可撤銷的表意行為將無容身之地-如果是合法的,為什麼可以撤銷呢?如果是不合法的,為什麼不在一定期限內撤銷又有效了呢?即使勉強用無效民事行為的概念來表達無效的表意行為,作為無效法律行為種概念的「無效合同」、「無效婚姻」、「無效遺囑」、「無效代理」又用什麼概念來表達呢?除了這些理由,用合法性來評價表意行為,還將損害憲法所宣稱要保障的言論自由。其實,只要把「民事法律行為」這個概念替換為「合法有效民事行為」,再重新梳理一次,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按照我的理解,民事行為,從橫向上分,有合法有效民事行為、無效民事行為、可撤銷可變更民事行為、效力未定民事行為,從縱向上分,有債權行為、物權行為、身份權行為等等,這就好比一個長方形被橫著豎著切成很多小塊,假如第一行是合法有效民事行為,第一列是債權行為,那麼第一行第一列的那個小方塊就代表「合法有效的債權行為」,以此類推。
現在來看,物權行為也有合法有效物權行為,無效物權行為,效力未定物權行為,可撤銷可變更物權行為,以及部分有效部分無效物權行為。民事行為在法定無效情形下(惡意串通、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欺詐脅迫),為無效民事行為,其下的無效物權行為自然也必須適用法定無效的情形。而對於無權處分中具有知情第三人來說,則符合「惡意串通損害第三人利益」這一無效要件。因故,該交易當中,債權行為與物權行為都是無效的。
由此,在相對於之前的債權行為來說,物權行為是無因的。

閱讀全文

與交付是物權行為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科學院無形資產管理辦法 瀏覽:67
注冊資本金認繳期限 瀏覽:828
申請商標到哪個部門 瀏覽:762
購買無形資產的相關稅費可以抵扣嗎 瀏覽:982
商標注冊被騙怎麼辦 瀏覽:160
朗太書體版權 瀏覽:268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