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老公單位的公租房讓父母居住,離婚可不可以爭奪使用權
這是你老公的財產,如果你們結婚很多年了,再離婚,這是可以的,如果結婚時間很短,就不可以
㈡ 離婚後公租房如何分割
離婚後公租房是不能分割的,公租房屬於政府福利住房,其產權是屬於政府的,居住權由雙方自行協商。
根據《公共租賃住房管理辦法》第三條本辦法所稱公共租賃住房,是指限定建設標准和租金水平,面向符合規定條件的城鎮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新就業無房職工和在城鎮穩定就業的外來務工人員出租的保障性住房。
公共租賃住房通過新建、改建、收購、長期租賃等多種方式籌集,可以由政府投資,也可以由政府提供政策支持、社會力量投資。公共租賃住房可以是成套住房,也可以是宿舍型住房。
第二十五條公共租賃住房的所有權人及其委託的運營單位不得改變公共租賃住房的保障性住房性質、用途及其配套設施的規劃用途。
(2)離婚公租房使用權擴展閱讀:
《公共租賃住房管理辦法》第七條申請公共租賃住房,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在本地無住房或者住房面積低於規定標准;
(二)收入、財產低於規定標准;
(三)申請人為外來務工人員的,在本地穩定就業達到規定年限。
具體條件由直轄市和市、縣級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門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確定,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並向社會公布。
㈢ 離婚公租房怎麼分配
夫妻雙方離婚後,所居住的公租房是不能參與財產分割的。因為公租房的所有權屬於國家的承租人,夫妻只有使用權,沒有產權。所以不能在離婚時分割該房子。公租房和離婚分配毫無關系。夫妻雙方離婚的時候,只可以分配房產是夫妻共有的財產。而公租房不屬於夫妻之間的財產,所以不能分配。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七條 【離婚時夫妻共同財產的處理】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按照照顧子女、女方和無過錯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對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㈣ 離婚公租房怎麼分
離婚後,不能對公租房進行分割。男女雙方離婚時,只能對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對於其他的財產,雙方不能進行分割,當事人租賃公租房後,只能擁有房屋的使用權,不能擁有所有權,那麼公租房就不能算作夫妻共同財產,從而不能對公租房進行分割,公租房是由一方當事人申請的,應當由當事人繼續居住,由雙方共同申請的,應當共同擁有房屋的使用權,離婚後,也可以繼續使用房屋的所有權。
【法律依據】
《公共租賃住房管理辦法》 第七條 申請公共租賃住房,應當符合以下條件:(一)在本地無住房或者住房面積低於規定標准;(二)收入、財產低於規定標准;(三)申請人為外來務工人員的,在本地穩定就業達到規定年限。具體條件由直轄市和市、縣級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門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確定,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並向社會公布。
㈤ 在離婚時公租房怎麼處理
由於公租房是未能取得產權的房產,因此,離婚分割時,並不能判決房子歸誰,只能判決由誰居住,享有居住使用權,但最重要的是雙方能協商解決。這大體涉及兩種情形:一、達成協議的情況下,如何分割?離婚公租房分割時,雙方可以協商,就公租房由誰繼續居住達成協議。在達成協議時,可以簽訂一份公租房分割協議書,確定由哪方居住。居住年限是多少,並對另一方如何補償。二、未達成協議的情況下,離婚時;當事人對公房的使用、承租問題發生爭議的,可以請求法院予以處理。
㈥ 離婚時公租房使用權如何處理
由於公租房是未能取得產權的房產,因此,離婚分割時,並不能判決房子歸專誰,只能判決由誰居住屬,享有居住使用權,但最重要的是雙方能協商解決。這大體涉及兩種情形:一、達成協議的情況下,如何分割?離婚公租房分割時,雙方可以協商,就公租房由誰繼續居住達成協議。在達成協議時,可以簽訂一份公租房分割協議書,確定由哪方居住。居住年限是多少,並對另一方如何補償。二、未達成協議的情況下,離婚時;當事人對公房的使用、承租問題發生爭議的,可以請求法院予以處理。
㈦ 雙方離婚公租房的承租權怎麼分配
公共租賃住房不是歸個人所有,而是由政府或公共機構所有。
一、 離婚公租房分割
由於公租房是公家的房子,租住人沒有房子的產權,法院只會判決由哪一方繼續使用,不會涉及到房子的產權問題。因為法院也沒有權利去分割公家的房子。因此,對於婚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或者雙方承租的公租房,離婚時,原則上雙方均享有承租權。但是,感情破了的夫妻雙方還居住在一個屋檐下,難免磕磕碰碰。造成新的矛盾。所以,法院在分割承租公房時,一般會考慮以下幾個因素,將房屋的租賃權歸一方享有:
1、 照顧撫養子女的一方,撫養子女是一件艱巨的事情,在分割租賃權時,首要考慮的就是撫養孩子一方的利益
2、 男女雙方同等條件下,照顧女方。實際生活中,女方總是處於一種弱勢的地位,從保護女性的角度出發,照顧女方
3、 照顧殘疾或生活困難的一方
4、 照顧無過錯一方
至於另一方可以適當的補償,補償數額在法律上並無明文規定,一般都由主神法官根據實際情況決定。主要的還是考慮當地的生活水平,夫妻雙方的收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