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跟根據《物權法》規定,哪些不動產的取得不需要登記
根據《物權法》第二十八條至第三十條的規定,在我國有三種不動產物權的取得是不需要以登記為生效要件的,它們分別是:
(一)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員會的法律文書或者人民政府的徵收決定等,導致物權設立、變更、轉讓或者消滅的,自法律文書或人民政府的徵收決定等生效時發生效力。
(二)因繼承或者受遺贈取得物權的,自繼承或者受遺贈開始時發生效力。
(三)因合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實行為設立或者消滅物權的,自事實行為成就時發生效力。
但是,上述不動產在取得物權後,權利人需要對其進行處分時,依照法律規定需要登記而未登記的,不發生物權效力。
❷ 未經登記的不動產何時具有物權效力
(1)生效的時間
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應當登記的,自記載於不動產登記簿時發專生效力。不動產物權屬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的,應當依照法律規定及時辦理登記;未經登記,不得處分其物權。當事人之間訂立有關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不動產物權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合同另有約定外,自合同成立時生效;未辦理物權登記的,不影響合同效力。
(2)不動產物權的證明
不動產權屬證書是權利人享有該不動產物權的證明。不動產權屬證書記載的事項,應當與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事項一致;記載不一致的,以不動產登記簿為准。不動產登記簿,是物權歸屬和內容的根據。該登記簿由登記機構管理。
❸ 物權法關於不動產登記的問題
不動產所有權轉讓以登記為要件,沒有例外!如果有誤,可申請異議登記或變更登記!
❹ 物權法不動產登記與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有何區別
1、《物權法》關於不動產登記的規定,是法律的原則規定,是不動產登記的依據。
2、《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是為實施《物權法》關於不動產登記的相關規定而制定的具體實施細則,規定了更為詳細的流程,使不動產登記落實的行政法規。
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
第一條為整合不動產登記職責,規范登記行為,方便群眾申請登記,保護權利人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等法律,制定本條例。
❺ 為什麼在抵押中不動產需要登記,而動產不需要登記
不動產無法交付,而動產可以交付
❻ 哪些物權不需要不動產登記
抵押權,質權,留置權,地役權,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都是合同生效就成立 但是不登記就不能對抗善意第三人。只有房屋土地這種不動產需要登記才能取得所有權。
❼ 《物權法》規定,哪些不動產取得不需要登記
基於法律行為的物權變動以登記為生效要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第九條規定:「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但有些基於事實行為的物權取得不需要登記。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二十八條
規定:「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員會的法律文書或者人民政府的徵收決定等,導致物權設立、變更、轉讓或者消滅的,自法律文書或者人民政府的徵收決定等生效時發生效力。」
第二十九條
規定:「因繼承或者受遺贈取得物權的,自繼承或者受遺贈開始時發生效力。」
第三十條
條規定:「因合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實行為設立或者消滅物權的,自事實行為成就時發生效力。」
第三十一條
規定:「依照本法第二十八條至第三十條規定享有不動產物權的,處分該物權時,依照法律規定需要辦理登記的,未經登記,不發生物權效力。
依法屬於國家所有的自然資源,所有權可以不登記。」
綜上,因法院或仲裁委員會的法律文書(一般認為是具有形成效力的)、人民政府的徵收決定、繼承或受遺贈、合法建造房屋等事實行為取得不動產的,不動產的所有權自此類事實行為生效或成就時發生轉移。但在未經登記的情況下處分(如:買賣、出資、互易、抵押等)這類不動產時,處分行為不發生物權效力。
❽ 我國《物權法》對不動產登記制度有何規定如何理解
《物權法》以個條文(第九條至第二十六條)的篇幅,確立了我國不動產登記的基本結構,為將來不動產登記法的制定,提供了整體的框架和結構。
第九條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應當登記;未經登記,不發生物權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依法屬於國家所有的自然資源,所有權可以不登記。
此條規定不動產登記的法律效力。不動產物權登記的法律效力,世界各國民法有以下幾種不同的立法例:
一是登記對抗主義。
認為不動產物登記並非不動產物權變動的必須程序。不動產物權的變動依當事人的意思表示而發生法律效力,但非登記不能對抗第三人。日本國采此立法例。
二是登記要件主義。
認為登記是不動產物權變動的要件,不動產物權變動除了當事人之間的合意外,還要進行登記,非經登記不僅不能對抗第三人,而且在當事人之間也不發生法律效力。德國、瑞士采此立法例。
三是地券交付主義。
又稱托倫斯登記制,該制度采任意登記制,不強制一切土地都必須申請所有權他項權利登記。
但如申請不動產物權登記,則登記是不動產物權變動的生效要件。
(8)物權中應該不需不動產登匯的是擴展閱讀:
第一章基本原則
第一條為了維護國家基本經濟制度,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明確物的歸屬,發揮物的效用,保護權利人的物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因物的歸屬和利用而產生的民事關系,適用本法。
本法所稱物,包括不動產和動產。法律規定權利作為物權客體的,依照其規定。
本法所稱物權,是指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
第三條國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
國家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
國家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保障一切市場主體的平等法律地位和發展權利。
第四條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第五條物權的種類和內容,由法律規定。
第六條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應當依照法律規定登記。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應當依照法律規定交付。
❾ 國家物權中不需要進行不動產登記的是
基於事實行為、法律規定、公法行為取得的不動產不需要登記即可發生物權轉移,但事後處分時需要登記。土地承包經營權、地役權合同成立時生效,但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