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物理學報版權轉讓協議

物理學報版權轉讓協議

發布時間:2021-11-10 09:30:40

A. 化學學報的論文版權轉讓協議誰簽字呢

所有同業作者簽字!

《化學學報》是1933年創辦的中文學術期刊,曾用專名《中國化學會會志》,月屬刊,中國化學會、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主辦,中國科學院主管。
學報刊載化學各學科領域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原始性、首創性成果,涉及物理化學、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和高分子化學等。

B. 物理學報的期刊相關

兩刊編輯部,從主編、副主編直至編委成員,以及包括審稿人在內,對兩刊中的學術不端行為都極為重視,態度堅決,旗幟鮮明,均按照有關程序與規定進行調查處理。因為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與作者的個人道德和學術生命攸關。對此,兩刊編輯部表現出高度的負責態度,決不馬虎草率,在原有的作者簽署版權轉讓協議的基礎上,同時也要求作者必須作出遵守學術道德規范承諾,這是完全必要的,也將進一步加大了對兩刊作者履行協議的學術監督力度。2006年兩刊編輯部根據有關的指控與質詢,均予以調查核實,分別作出處理,並根據兩刊編委擴大會議的意見,在兩刊網站上進行通報,起到了批評教育與學術警示作用。
2007年兩刊編輯部受理審稿人和讀者的舉報與質疑共8起。從反映的情況來看,屬於一稿二投和署名的問題。經調查核實,其中7起與舉報事實相符,已分別作出了退稿或撤消已發表論文等相關處理,並對作者進行了批評教育。下面是其中兩位作者經批評教育後給兩刊編輯部來信,表示檢查錯誤和改正的部分摘錄:
某大學金某:「本人甘願接受貴報對本人的任何處罰,只希望鑒於本人已經誠懇地承認錯誤,對自己的行為痛心疾首,能得到寬容處理」,「同時白白地浪費編輯和審稿人的時間與資源表示衷心的歉意」。
某大學楊某:「我這樣做(指一稿二投),既不尊重中國科學與中國物理的投稿須知,更不尊重兩個編輯部老師的辛勤勞動,我這樣做真是非常的不應該,我現在想起來真是後悔極了,以後再也不做這樣的事了」

C. 有誰知道燃料化學學報的投稿格式

《燃料化學學報》投稿須知

《燃料化學學報》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化學會和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主辦,主要刊載國內外燃料化學基礎研究及其相關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進展。內容涵蓋煤炭、石油、油頁岩、天然氣、生物質以及與此相關的環境保護和應用催化等方面。本刊自2007年起與Elsevier(愛思唯爾)出版集團合作,從每期出版的論文中選出4~8篇較好論文,出版到本刊英文電子版《Journal of Fuel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18725813)上。英文電子版期刊與印刷版期刊同步出版,英文電子版的版權歸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所有,由愛思唯爾負責其全球出版發行,通過愛思唯爾的ScienceDirect在線全文出版平台,向全世界相關的科研院所、大學、圖書館、公司及個人用戶提供瀏覽和訂閱。

1 投稿
1.1 本刊熱忱歡迎國內外學者投稿,中、英文稿均可。內容主要涵蓋以下研究領域:
能源轉化和加工利用過程中的化學基礎研究
煤炭、石油、天然氣、生物質
新能源和替代燃料合成的應用催化基礎研究
氫能、燃料電池、合成燃料、C1化學
能源轉化、利用中的污染控制和環境保護化學基礎研究
廢棄物處理、大氣污染、水污染
學報欄目設置:
研究論文報道學術價值顯著、實驗數據完整、具有原始性和創造性的研究成果;
研究快報迅速報道學術價值顯著的重要研究工作最新進展;
研究簡報主要報道研究工作中的部分或階段性的研究成果。
綜合評述一般為預約稿。系統介紹作者所從事的某一研究領域的工作及取得的學術成就,進行規律性概述,並能提出新的觀點。
1.2 來稿請郵寄單位推薦信原件,請註明文稿無泄密、無一稿多投和署名爭議等內容,並加蓋公章。參考格式可從學報網站下載(http://rlhxxb.sxicc.ac.cn)。第一作者(或投稿作者)為研究生的,請在推薦信上加註導師(通訊聯系人)簽名。投稿論文內容為第一作者上研究生時的主要工作,目前第一作者已到新的工作單位,且論文署名第一單位為新的工作單位的稿件,除需要第一單位的推薦信外,請附帶第一作者上研究生時單位的署名認可信,並加註導師的簽名。
本刊將以收到推薦信原件的日期作為正式的投稿日期,並開始進行稿件的初審。若在收到作者電子稿後兩周內編輯部仍未收到該篇稿件的單位推薦信,本刊將認為是作者自動撤稿。
1.3 單位推薦信郵寄地址:山西 太原 桃園南路27號
太原市 165信箱
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
《燃料化學學報》編輯部
郵編:030001

2 稿件及出版
2.1 從收到推薦信之日起開始審理,一般在2~3個月內會有結果。對不宜採用的稿件我們將盡快通知作者。不刊用的稿件恕不退還。對於超過3個月未收到消息的稿件,可向編輯部查詢。
2.2 接收稿件的出版日期,將根據文章的質量和修改稿返回日期,由編輯部決定。任何其他希望提前出版的理由本刊恕不考慮。
2.3 即將刊出的稿件,編輯部會提前1個月左右通過E-mail給作者發校對稿和版權轉讓協議(由於頁碼所限,每期會有3~4篇版面調整機動稿,被調整下的稿件將順延至下期發表)。請作者在收到校對稿後7日內將校對意見通過E-mail返回編輯部,逾期未收到作者校對意見將視為對默認校對稿。經全體作者同意並簽署版權轉讓協議後,請在7日內將原件掃描後E-mail、或傳真發送至編輯部,未簽署版權轉讓協議的稿件本刊將不予發表。
2.4 作者投稿時不需要交任何費用。校對稿發出後將通知作者交論文發表費,論文發表費包括版面費(100元/頁)和審稿費(150 元/篇)。論文發表費將給作者出具正式稅務發票,發票單位為通訊聯系人所在單位,所以務必請作者投稿時提供准確的通訊聯系人及其單位。由於需要統一去我所財務處開發票,作者收到發票可能要耽擱1個月左右,請作者諒解。
2.5 經審查推薦錄用為在印刷版和英文電子版同時發表的文章,編輯部將E-mail通知作者進行中文文章的翻譯(英文文章亦通知作者),接到通知後,作者如在規定時間(3周)內完成文章的翻譯並返回編輯部,將免收相應的印刷版文章的版面費和審稿費(稿酬亦無。英文電子版無版面費、審稿費和稿酬),並酌致與稿酬相當的翻譯費。
2.6 期刊印出後,酌致稿酬,並贈當期期刊2本和分裝本10份。稿酬和贈送期刊將郵寄給通訊聯系人(導師、付論文發表費單位)。對於其他額外刊物、分裝本、正式稿件電子文本等要求,編輯部恕不回復。

3 稿件格式及要求
3.1 文章題目應明確簡潔地反映研究成果的實質和特點,長短適宜,不使用不規范的縮略語、符號和代號,不常見的外文名語和化合物應寫全稱。
3.2 作者的工作單位應寫標准全稱;外國作者的姓名請寫全稱,名字部分不要縮寫,單位請用中文寫出單位名稱、城市、國家和郵政編號。
3.3 請在文章首頁下角註明以下信息:
(1) 基金資助項目的基金名稱和項目批准號;
(2) 通訊聯系人及其電話、傳真和電子信箱;
(3) 第一作者簡介,包括性別、出生年、籍貫、職稱、學位及研究方向。
3.4 中文摘要包括文章主要結論,要具體到數據,中文摘要不多於350個漢字。
3.5 英文摘要應比較具體
(1) 英文摘要的句型力求簡單,通常應有10個左右意義完整、語句順暢的句子;
(2) 英文摘要不應有引言中出現的內容,也不要對論文內容作詮釋和評論,縮略語、略稱、代號,除了相鄰專業的讀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現時必須加以說明。
3.6 關鍵詞應在摘要後面給出,為適應計算機自動檢索的需要,一般選取3~6個能反映文章特徵內容,通用性比較強的中英文詞。
3.7 前言應簡要說明下列問題
(1) 在前言中簡要介紹國內外相關研究的歷史和現狀,引出有代表性的參考文獻,特別是近2年的最新進展;說明本文的研究目的、擬解決的問題及採用的方法和手段;
(2) 介紹背景時不應忽視國內同行的工作,請引用本領域國內核心期刊上的優秀文獻;
(3) 對於作者本人的系列工作,應引出前面已發表過的文獻,以便保持信息的完整性;
(4) 前言的篇幅不宜過長或過短,不應描述實驗結果;
(5) 文章中提到文獻的作者時,只須寫出第一作者的姓氏,多於一位作者時後加「等」或「et al」,文獻編號緊接其後,如「Munroe等[3]」。
3.8 正文可以包括:實驗和觀測方法、儀器設備、材料原料、實驗的觀測結果、數據資料、經過加工整理的圖表、形成的論點和導出的結論等。
「實驗部分」和「結果與討論」部分應分清層次,並加上適當的小標題。
「實驗部分」應較詳細地描述實驗方法和實驗條件,以使他人能夠進行重復實驗為准。試劑和儀器用中文標明生產廠家、規格、型號及名稱。催化劑應給出具體的組分及含量,如涉及保密,請先申請專利,待專利批准後再發表文章。
3.9 物理量、計量單位及其符號應按照國家標准執行,例如:
(1) 物理量(斜體):濃度用小寫c,壓力用小寫p,攝氏溫度用小寫t,熱力學溫度用大寫T,產率w,選擇性s,轉化率x,化學位移δ,質量比m/m,摩爾比n/n,質量分數w,體積分數 Ф;
(2) 單位(正體):秒s(不用sec),分鍾min,小時h,天d,濃度mol/L,壓力Pa,長度nm,轉速r/min,化學位移的單位是1(可不寫,用ppm者應去掉ppm)。以ppm,ppb等表示某物質的含量是不確切的,應根據不同情況分別改為質量分數w,體積分數Ф,摩爾分數x或質量濃度(g/mL)等;
(3)特別注意「ppm」不能使用。
3.10 圖表要避免重復,數目盡量精簡,同一來源的數據只需用圖或用表表達一次,能合並的圖盡量合並,能用文字敘述時(如只有3~5個數據時)盡量不使用圖表。
圖表應具有自明性,即不看正文,僅從圖表及其標題和注釋等內容就可獲知有關實驗對象、方法、條件及結果等信息。注意事項如下:
(1) 圖表中的圖題和表題需中英文對照,其它文字均採用英文;
(2)圖表的標題應詳細完整;
(3)在圖注和表注中給出主要的實驗條件;
(4)圖表中若有縮寫詞或代號,就在第一次出現時在圖注或表注中給出全稱或解釋;

(5)圖片與圖中說明文字盡量分開。曲線分別用「a、b、c等」英文小寫字母表示,曲線說明和符號說明等列於中英文圖題下方。
(6)文中各插圖均為黑白圖,盡可能採用origin繪圖軟體生成的文件。

具體參數如下:字體(Time New Roman)、字型大小(21);
Format →Page →Graph1(Width: 20 cm; Height: 13.5 cm) →Layer1(Left: 2.8 cm; Top: 0.5 cm; Width: 16.7 cm; Height: 11 cm)→Line(Width: 1; Color: Black) →Symbol(Size: 6)
(7)如有照片,請提供層次分明的黑白照片(最好提供單獨的JPEG圖形文件);
(8) 對於那些沒有數據而且雖經作者處理但圖的質量仍較差的譜圖(即由譜學儀器繪制的圖),請作者提供其原始譜圖或質量好的復印件。

參考文獻的著錄請參照下列格式:
1) 總體規范
參考文獻類型及載體類型標識可參見表1按下面格式著錄:
[文獻類型標識/載體類型標識]

例:

[J]—紙張期刊
[J/OL]—網上期刊
[M]—紙張圖書

[M/CD]—光碟圖書
[DB/OL]—聯機網上資料庫
[DB/MT]—磁帶資料庫

[CP/DK]—磁碟軟體
[EB/OL]—網上電子公告

表 1 參考文獻類型及載體類型標識

參考文獻類型

期刊
文章

專著

論文


學位
論文

報告

標准

專利

報紙
文章

各種未定義類型的文獻

J

M

C

D

R

S

P

N

Z

電子參考文獻類型

載體類型

資料庫

計算機程序

電子公告

磁帶

磁碟

光碟

聯機網路

紙張

資料庫

DB

CP

EB

MT

DK

CD

OL

不註明

DB

參考文獻按國家標准GB/T7714-2005「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著錄。
各類參考文獻格式如下:
(1) 期刊文章
[序號]作者 (列出全部作者). 章題名[J]. 刊名, 出版年, 卷(期): 起止頁碼.
例: 郭小汾, 楊雪蓮, 陳勇, 謝克昌. 垃圾中可燃物的燃燒動力學研究[J]. 燃料化學學報, 1999, 27(1): 62-67.
(GUO Xiao-fen, YANG Xue-lian, CHEN Yong, XIE Ke-chang. Combustion kinetics of combustibles in municipal solid waste[J].J Fuel Chem Technol, 1999, 27(1): 62-67.)
(2) 專著(書籍)、論文集
[序號]作者. 書或文集名[M或C]. 版本(第1版不注).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例: 劉振海. 分析化學手冊(第八分冊)熱分析[M]. 2版. 北京: 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1.
(LIU Zheng-hai. Handbook of analytical chemistry-thermal analysis (Vol.8) [M]. 2nd ed. Beijing: Chemical Instry Press, 2001.)
(3) 學位論文、報告
[序號]作者. 論文或報告題名[D或R]. 保存地點: 保存單位, 年份.
例: 李春義. 同位素瞬變實驗方法的建立及Ni/Al2O3催化劑上CH4部分氧化制合成氣反應機理的研究[D]. 北京: 石油大學, 1999.
(LI Chun-yi. Mechanistic study on partial oxidation of methane to syngas over Ni/Al2O3 catalyst[D]. Beijing: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1999.)
(4) 專著、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
[序號]作者. 析出文獻題名[C]// 主編. 專著或文集名. 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析出文獻起止頁碼.
例: 趙增立, 唐蘭, 馬曉茜. 生物質的氮氣等離子體熱解研究[C]//第十屆全國等離子體科學技術會議暨全國青年等離子體討論會論文集. 長沙: 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 2001: 156-159.
(ZHAO Zeng-li, TANG Lan, MA Xiao-qian. Biomass pyrolysis in an argon/hydrogen plasma reactor[C]//Processings of 10th China plasma science & technology conference and youth forum on plasma science & technology. Changsha: National Defence Science & Technology University Press, 2001: 156-159.)
(5) 專利
[序號]發明人. 專利題名: 專利國別,專利號[P]. 出版日期(年-月-日).
例: 劉冠華, 左麗華, 舒興田. β沸石/硅膠復合催化材料的制備: 中國,1084101A[P]. 1994-01-01.
(LIU Guan-hua, ZUO Li-hua, XHU Xing-tian. The preparation of multiplex catalytic material containing zeolite beta and silicon gel: CN, 1084101A[P]. 1994-01-01.)
(6) 國際、國家標准
[序號]標准編號, 標准名稱[S].
例: GB/T528, 硫化橡膠和熱塑性橡膠拉伸性能的測定[S].
(GB/T528, Vulcanized rubber and thermoplastic elastomer-determination of elongation[S].)
(7) 電子文獻
[序號]主要責任者. 電子文獻題名[電子文獻及載體類型標識]. 電子文獻的出處或可獲得地址,發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選).
例: 萬錦堃. 中國大學學報論文文摘 (1983~1993). 英文版[DB/CD]. 北京: 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 1996.
王明亮. 關於中國學術期刊標准化資料庫系統工程的進展[EB/OL]. http://www.cajcd.e.cn/pub/wml.txt/980810-2. html, 1998-08-16/1998-10-04.
(8) 各種未定義類型的文獻
[序號]主要責任者. 文獻題名[Z].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D. 中國公路學報 西安交通大學學報 哪個好

刊目標西安交通大學學報以出精品、創名牌、一流學報,爭時效、促交流、舉科技人才」為目標,突出機電特色,以機械、動力、工程熱物理、電氣、電子信息和計算機為主學科(其他為小學科),關注學科前沿和交叉。收錄情況本刊為月刊,中文核心期刊、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百種中國傑出學術期刊、Ei資料庫核心源期刊。審稿原則堅持實行「雙向匿名審稿」,鼓勵探索創新,注重讀者關注。平均2.5個月錄用,錄用後為擴大影響即在「知網」實行「優先出版」,12(平均8.5)個月內見刊。1投稿要求1本刊面向國內外公開徵稿,校外作者的稿件要求必須是本刊主學科範圍內的、省(部)級以上政府基金(如自然科學基金、科技攻關、973、博士點基金等)資助項目產生的研究成果。投稿時請附項目名稱和編號。本刊拒絕一稿兩投以及以外語已發表的稿件(並行發表不違法,但各刊各有喜好,刊物沒有聲明,作者應當註明),以免影響本刊在國際資料庫的檢索。2本刊突出「機電」特色。機——包括機械工程、動力機械與工程;電——包括電子工程、電氣工程和通訊與控制工程。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管理等為本刊的小學科(非主學科),校內稿件限定錄用數量,校外稿件一般不接受。投稿時版面在不影響稿件創新性內容表述的情況下控制在6面以內,但要保證內容質量(wordA4標准排版格式)。即使校內小學科稿件,研究也必須具有工程背景!或者說在摘要和關鍵詞中能夠體現工程方面的內容,純粹理學、管理學和偏醫學的稿件,不管校內校外一律不接收(考慮Ei資料庫的主要學科要求)。3本刊不收審稿費,但是為了不耽誤你的時間請慎重決定投稿(不符合本刊的學科要求將不會進入審稿流程而被直接退稿)。如果符合本刊錄用標准時,將收取發表費(內稿650元/篇、外稿780元/篇,一般每篇文稿控制在4個出版頁,但以內容質量為重!本刊堅持對部分審稿評價優秀的、選題前沿的熱點稿件免收發表費。4本刊從2008年第一期開始,作者署名和參考文獻中的作者姓名的西文拼寫時的姓一律大寫!如,ZhaoDaliang必須寫成ZHAODaliang,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的姓一律大寫。5為了便於學術信息的有序傳播,本刊實行「開放存取」,錄用後作者需轉讓部分版權,並中國知網實行「網上優先出版」,有關內容見網站首頁的版權轉讓確認書,如果作者有特殊聲名或要求時請來稿時提出書面說明。6本刊一般2.5個月左右決定是否採用,最長不一般超過4個月(因審稿專家的時間不好控制),錄用後即在「中國知網」優先出版,自收稿之日的12個月內出版(平均為8.5個月)。投稿時請作者核對注冊的作者信息,特別是聯系方式(電話、E-mail等),我們會及時回復稿件處理的進度,作者也可以隨時登錄查詢或及詢問。7本刊實行嚴格的雙向匿名同行專家審稿機制:編輯初審,同行專家外審;編輯根據專家的意見篩選擬錄用的稿件返回作者修改。目前本刊的稿件錄用率在40%左右,評價非良好以上或不宜錄用的稿件將可能被通知作者退稿;作者修改後送責任編委和主編審查:是否按審稿意見修改、還有沒有錯誤,將決定是否被錄用。2投稿說明1有人認為:應當盡量少引用自己或本課題組以前的研究成果,否則會影響同行的評價。這也是沒有道理的。這樣不僅是對自己或本課題組勞動的不尊重,而且也限制了自己或本課題組學術成果的交流和傳播,甚至是讓人錯認為:你的研究沒有基礎!科學研究工作是一種連續性的活動,沒有前人的研究作基礎就很難有新的、較重要的創新!2地址:西安市咸寧西路28號郵編:710049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編輯部

E. 物理學報怎麼上傳版權協議與學術規范承諾

寫老師,一定是挑燈批改作業,雨天送我們回家;寫父母,總是冒著風雪背著我們去看醫生;寫朋友,總是最初要好,然後有了誤解,最後又好起來了。親愛的同學們,這是一個現代社會

F. 物理學報需要版權協議才發外審嗎

外審一般3個月,錄用結果如果不打回修改的話半年能出來.我們實驗室發地球物理學報的基本都是這個時間.外審如果遇到拒審的話可以讓導師協調推薦審稿人.

G. 求篇關於知識產權的文章

論國際貿易中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現存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摘要] 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知識產權保護已經成為國際貿易中最為重要的問題之一。知識產權貿易在國際貿易中所佔的比重日益增大,作用更加顯著,隨著加入世貿組織,重視和加強對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培育國民的知識產權意識,對於我國的健康、穩定、持續發展國際貿易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從知識產權理論與國際貿易的關系為切入點,重點分析了我國知識產權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並從國家和企業的戰略高度提出知識產權保護的對策。

[關鍵詞] 知識產權保護保護戰略

知識產權主要指個人及其組織在腦力勞動方面創造並完成的智力成果而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它具有無形性、雙重性、確認性和獨占性的特點。根據我國知識產權法的相關法律規定,公民和法人所享有的知識產權有著作權(版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發明權,以及其他科技成果權等。知識產權保護在當今知識經濟社會顯得非常重要,它不但激勵發明,創新知識,而且可以引進先進技術和資金,加快配置技術創新資源,促使新技術商品化和產業化。本文從知識產權理論與國際貿易的關系為切入點,重點分析了我國知識產權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並從國家和企業的戰略高度提出知識產權保護的對策。

一、知識產權保護與國際貿易的關系

知識產權保護是以知識為基礎的對國際及國際經濟關系的反映,是新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根據馬克思的剩餘價值學說,只有物質資料生產才能產生剩餘價值,而知識產權作為一種非物質經濟本身不產生剩餘價值,只有參與物質生產部門的價值分割才能產生價值。在國際貿易的過程中,一些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壓低物質部門的產品價格,而提高與知識相關的非物質經濟部門的價格,從而在國際貿易中取得較為有利的地位。隨著國際貿易的不斷發展,知識產權在國際貿易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國際上把知識產權與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相提並論,其重要性可見一斑。1994年在關貿總協定烏拉圭第十回合談判過程中,形成了《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Agreement on Trade-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簡稱《TRIPS》協議;1995年世貿組織成立,《TRIPS》協議同時生效,2001年我國加入世貿組織,《TRIPS》協議也當然成為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准則。知識產權保護對國際貿易將產生重要的影響。

1.重視知識產權保護有利於我國對外貿易的健康發展
眾所周知,對外貿易是經濟增長的發動機。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商品和服務的知識含量和技術含量越來越高,其中涉及知識產權的商品佔有較大的比重,且這個比重還在不斷攀升。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之所以能夠大量成功地引進外資和國外的先進技術,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我國建立並實行了知識產權制度,為正常的國際貿易活動和投資活動奠定了基礎性的保障制度。只有在良好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中,國際貿易和投資才能得到有效發展。

2.知識產權保護對發展中國家的不利影響
在弗農的產品生命周期理論中,一般來說,一個國家的工業都將經歷以下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創造新產品,進入國內市場;第二階段,國內市場飽和,向國外市場出口;第三階段,對外投資,向外國市場提供產品;第四階段,外國生產,向母國市場出口。從發達國家角度說,當處於產品周期的二、三階段時,它會極力支持自由貿易;而當到了第四階段時,國內市場的產品為進口產品所替代時,該國產品的市場地位開始衰落,其市場佔有率受到挑戰。此時,它會轉向知識產權保護,在貿易政策中會極力與知識產權保護掛鉤,通過強制性措施來實施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以設法減慢產品周期的步伐。這對在技術上處於相對落後的發展中國家而言,無疑是有失公平的。這樣知識產權的保護無疑擴大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差距,貧富差距愈加嚴重。

二、當前我國國際貿易中知識產權保護面臨的問題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隨著世界步入經濟全球化時代,以及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中國政府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建立和制定了相關法律制度,取得了世界各國公認的成績。但從我國社會還正處在初級階段,市場經濟制度還有待完善,在國際貿易中,我國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1.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比較薄弱
企業對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薄弱,我國企業每年取得省部級以上的重大科技成果有幾萬個項目,而申請的專利數卻不到10%,企業較為重視有形資產的保護,卻忽視了其作為無形資產的保護,從而導致我國每年有很多知識產權被「搶注」 。所以增強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已成為企業家的共識,加強企業知識產權法律保護也已成為企業發展的「原動力」和「分水嶺」。目前,我國缺乏一套有效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知識產權保護涉及很多方面,包括法律、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如山西老陳醋商業秘密泄露事件的發生;景泰藍、宣紙等民族絕技的泄密,國內大量的知名商標在國外被搶注。因此,在大力保護國外的馳名商標時,應加強對國內馳名商標的扶植與保護。

2.知識產權人才缺乏
國內大多數企業尚未建立知識產權管理部門,沒有專門負責知識產權工作的人員,真正了解和懂得知識產權知識的人才不多。企業萬一牽連到知識產權爭端,要麼處於極其被動的地位,要麼要支付高額費用聘請外部人員應訴。一些專業性很強的包括專利申請商標注冊、產權談判及分析工作,因為專業人才的缺乏而無人勝任。

3.與知識產權保護相關法律亟待完善
我國有些法律和TRIPS相關法律還有很多不同甚至有許多空白。知識產權是法律賦予的一種合法壟斷。一些跨國公司企圖利用知識產權中的非法限制和排斥競爭實現其壟斷地位。針對濫用知識產權的非法壟斷行為,許多發達國家都通過制定反壟斷法進行制約,但我國目前還沒有出台反壟斷法,知識產權保護法律中也沒有可操作的反壟斷條款。這樣,我國企業在遇到知識產權爭端時就可能遭遇不利的被動狀態,從而在國內市場上對其他企業的壟斷行為束手無策、在國外市場上遇到嚴格的反壟斷法控制而使自身陷入尷尬境地。

三、我國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對策

在國際貿易過程中,各國都非常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法律保護制度,來保護自己的經濟利益。對我國而言,知識產權保護是一個涉及面較廣的系統工程,雖然我國政府在這方面也制定了相關的法律制度,但真正從國民意識上重視知識產權問題還需一個過程。就目前看,應該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1.實施國家的知識產權保護戰略
(1)政策傾斜,資金扶持。政策上要從籠統扶持轉到重點支持專利項目上來,特別是那些高科技專利項目,建設擁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科技民族工業群體。同時,採取有力措施,保證專利制度各項獎酬的兌現,重獎一些重大發明專利技術。在資金上,面對「入世」後的新形勢,各級政府都應建立專利基金,以財政、企業為主體,廣開資金來源,多渠道、多形式籌集資金。重點支持那些有廣泛的市場前景、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專利技術,如火炬計劃、星火計劃、高新技術產業化、技術改造項目、新產品開發項目等各種科技和經濟計劃項目。
(2)加強立法,完善法律。知識產權法律法規的制定要以鼓勵創新、優化環境為宗旨,進一步形成既與國際接軌又符合我國國情的知識產權法律法規體系。抓緊修訂和完善《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以及民間文學藝術作品著作權保護辦法、保護遺傳資源、傳統知識等的立法。 同時,進一步完善行政執法程序,依法公正、高效地解決好知識產權糾紛。積極發揮跨部門執法協作機制和區域協作執法機制的作用,打擊和防範群體侵權、反復侵權行為。鞏固知識產權重大案件聯合督辦制度以及與外國政府、國際組織間的溝通對話機制。加強「奧運會」和「世博會」等各類展會的知識產權保護。提升我國農業技術、農用工具、農葯化肥等領域的知識產權保護水平,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強化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認真落實知識產權司法解釋,依法追究侵犯知識產權犯罪行為的刑事責任。
(3)重視人才,培養人才。科技以人為本,人才是國家的第一資源。國家間的競爭實際上是人才的競爭,誰佔有的人才越多,誰就能在競爭中獲得優勢,取得勝利。近年來,跨國公司已經加大了對中國本土人才的爭奪,中國企業如果還不加強對人才的重視,將會失掉企業未來發展的動力源泉;同時,企業還應該加快深化自身的人才制度和結構變革,培養自己的人才隊伍。要多渠道、多層次地開展人才隊伍培養工作,特別是加大知識產權工作高層次人才培養的力度,全面提升知識產權工作水平,造就一支包括各類專業人才和管理人才在內的規模宏大的知識產權隊伍。繼續加強對各級政府領導和企事業單位負責人的知識產權宣傳與培訓工作。
(4)突出特色,借鑒經驗。發展經濟有特色,保護知識產權也應該有自己的特色。要有符合本國和地區特色的知識產權保護戰略重點和方向。近年來,美國將打擊盜版等作為知識產權保護的重點,其中媒體盜版是重中之重。同時,它們根據現代標准改進美國知識產權法規——特別是刑事懲處手段,包括通過修訂及更新美國簽署的雙向司法援助及引渡條約,讓盜版者及偽冒者在美國受到法律的制裁。
我國也應注重在尋求傳統知識資源的聯合保護。當發達國家對全球現代工業知識產權「圈地運動」基本完成後,我們的「傳統知識」便成為新世紀圈地運動的新目標。中國應當積極運用現行知識產權法律機制,對傳統知識資源進行保護的同時,積極尋求國際聯合集團式的保護。

2.實施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戰略
(1)樹立品牌 ,增強意識。知識經濟時代,品牌之「名」越來越在於產品的知識含量之高,企業應保持產品在知識含量上的優勢來謀求產品的競爭優勢,只有企業掌握了過硬的知識產權,才能在市場上推出叫得響的民族品牌,才能在國際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有了自己叫得響的民族品牌,更應該樹立品牌保護意識,洞悉跨國集團在我國運用的品牌戰略,以品牌的國際化帶動知識產權戰略。不僅要利用國內的資源條件和市場,更要充分利用國外的資源與市場,進行跨國經營,使我們的品牌發展成為全球化品牌。由於我國的一些企業在早些年沒有商標保護意識,大量的國內馳名商標被在國外搶注,例如「同仁堂」「青島啤酒」等,使這些企業在國外的發展受到了重重阻力,因此我們要吸取這些教訓,要時刻注意自己的馳名商標的保護問題。否則無異於在扼殺企業在國外的發展之路。
(2)加強申請,促進保護。據報道,僅加入世貿以來我國企業因知識產權糾紛引發的經濟賠償累計超過10億美元。因此我們應從多個角度、立體地實施專利保護戰略。實施專利保護戰略作為企業發展的護身符已是我國企業的當務之急。
第一,成立專門的知識產權機構,建立專利信息中心收集信息,構建知識產權保護網,通過專利信息中心,對與本企業產品相關的專利作分類管理。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統計表明,每年新技術發明創造的90%以上都會在專利文獻中檢索到,所以我們可以不斷地更新我們的專利資料庫,對相似技術進行排查並通過專業人員對相關內容進行侵權分析,在不構成侵權的情況下,使企業的研發人員了解本行業的技術發展趨勢,為創新項目提供方向,保持研究開發中的合法性。
第二,提高專利申請率,設置專利網戰略。對每一項創新方案都申請一項專利,並在基本專利的周圍設置大量原理基本相同的不同權利,並且技術開發本來就是一個不斷升級的過程,因此當一個企業擁有自己的自主專利權時,應通過不斷改進原有技術而獲得網狀的專利保護范圍。
(3)加大創新,提高效率。實施企業知識產權戰略,必須加快建立企業技術創新體系, 增加知識產權的產出量,形成企業在技術創新和科技投入中的主體地位。一要在企業技術創新過程中確立知識產權的概念,充分利用知識產權文獻,注意發現、申報和形成知識產權;二要加強企業技術中心建設,使技術中心成為新產品、新技術開發和知識產權戰略實施的載體,成為吸引、凝聚科技人才,調動和發揮其積極性和創造性的平台;三要加強產學研合作,按照「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原則,共同開發新產品和新技術,建立研究所和實驗室,共同培養技術人才。

H. 我國正式建立起商標共有制度的是哪部商標法

一、民法上的共有制度

(一)共有的概述

共有作為所有權的擁有表示類型,它與單獨享有相對應,對於共有的概念,國內學者基本上不存在什麼較大的差異,多是從「主體」、「客體」、「內容」三個方面進行的概括。王利明教授主編的《民法》認為「所謂共有,是指某項財產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權利主體共同享有所有權」,[①]王澤鑒教授在其《民法概要》一書中定義為「此一個所有權的主體通常為一人(單獨所有),但亦得由數人(二人以上)共同享有之,是為共有,可分為分別共有和共同共有」。[②]學者陳華彬概括的則更為詳細「共有,為近代民法所有權形式之一,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權利主體就同一財產共同享有所有權的法律制度抑或復數的個人就同意財產共同享有同一所有權的法律狀態」[③]

就筆者看來,共有故名思意就是存在多個權利主體對一項財產主張集體享有所有權。具體而言:

第一,共有必須存在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權利主體,其中權利主體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共有的權利主體必須是復數。

第二,共有的客體必須是某一項「財產」。《物權法》主要將「財產」界定為動產和不動產,但從廣義的民法角度來考慮,財產的內涵也就不僅僅只涉及到具體的物了,知識產權、債權、股權等財產性權力也被包括進來。

第三,共有是對所有權的主張。所有共有人都是對物的所有主張,是對物的歸屬的一種權利宣誓,缺乏這種對所有含義的宣誓,共有制度就不會存在。

(二)共有的類型

我國立法上,將共有劃分為「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兩類。按份共有,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共有人按照他們各自所享有的份額分別對動產或不動產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形式。而共同共有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共有人因存在某種共同關系而據此對某項動產或不動產不劃份額地共同享有所有權的形式。按份共有與共同共有兩者最大的區別就在於:1.前者的各共有人間所享有的權利承擔的義務都是依據其所獲得的份額而確定;後者則是因各共有人之間存在某種特殊的共有關系致使無法劃分份額而共同享有所有權。一般而言這種特殊的共有關系的發生原因主要有兩種形式:第一,婚姻家庭關系。《婚姻法》第 17 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雙方對於其共有財產享有平等的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同時作為家庭的成員(如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他們在家庭生活關系期間因勞動而獲得的財產,每個家庭成員均平等的享有權利。第二,繼承關系。在繼承開始以後,遺產分割以前,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繼承人對於其享有繼承權的遺產所享有的權力。筆者需要說明的是,如果是法定繼承,由於繼承人之間、繼承人與被繼承人之間本身存在著婚姻家庭關系,因此繼承只是表現形式,真正的共有產生原因仍然屬於前一種婚姻家庭關系。而如果是遺囑繼承,由於存在非婚姻家庭關系的一方的介入,因此財產的共有就是依據繼承關系發生的。2. 按份共有人依其份額享有權利、承擔義務;共同共有人因財產不可分而平等的享有權利承擔義務,只有當共有關系終結之時,各共有人才可分割共有物,其份額才能確定,因此在共有關系存續期間各共有人平等的享有佔有、使用、收益、處分共有物的權利。

二、知識產權共有制度

在知識產權領域中因合作創作、合作發明創造和共同申請注冊商標等相關法律事實的發生都會引發知識產權共有關系的建立。然而目前我國《著作權法》和《專利法》以及《商標法》都已對著作權共有、專利權共有和商標共有進行相應的規定。《著作權法》第13條第2款規定「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對各自創作的部分可以單獨享有著作權,但行使著作權時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體的著作權」。《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9條對此作了更為詳盡的規定「合作作品不可以分割使用的,其著作權由各合作作者共同享有,通過協商一致行使;不能協商一致,又無正當理由的,任何一方不得阻止他方行使除轉讓以外的其他權利,但是所得收益應當合理分配給所有合作作者」。我國《專利法》第15條第1款規定「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的共有人對權利的行使有約定的從其約定。沒有約定的,共有人可以單獨實施或者以普通許可方式許可他人實施該專利;許可他人實施該專利的,收取的使用費應當在共有人之間分配」。第2款規定「除前款規定的情形外,行使共有的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應當取得全體共有人的同意」。 《商標法》第5條「兩個以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共同向商標局申請注冊同一商標,共同享有和行使該商標專用權」。但是從現有的法條中筆者似乎也讀出了另外一點含義,《商標法》第29條「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商標注冊申請人,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申請注冊的,初步審定並公告申請在先的商標;同一天申請的,初步審定並公告使用在先的商標,駁回其他人的申請,不予公告」。《商標法實施條例》第19條「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申請人,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分別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在同一天申請注冊的,各申請人應當自收到商標局通知之日起30日內提交其申請注冊前在先使用該商標的證據。同日使用或者均未使用的,各申請人可以自收到商標局通知之日起30日內自行協商,並將書面協議報送商標局;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商標局通知各申請人以抽簽的方式確定一個申請人,駁回其他人的注冊申請。商標局已經通知但申請人未參加抽簽的,視為放棄申請,商標局應當書面通知未參加抽簽的申請人」。可以說,商標法包含不允許存在商標共有的含義,表現在法條上的表述就是不允許不同的商標所有人在相同或者相類似的商標上擁有相同或者相類似的商標,一個注冊商標只能由一人申請,兩人申請在協商不成時,抽簽決定。作為共同所有人,他們在商標使用上的不一致是否會形成產品的混淆而造成對消費者的侵權,這將是我們共同探討的重點內容。

為探究商標法中是否可以引進共有制度,我們有必要比較知識產權法的共有制度與物權法的共有制度兩者之間的聯系與區別。

(一)專利權共有與民法(物權)共有

1.可比性分析

對比兩個不同的概念的前提要件是兩個概念之間是可比的,而可比的判斷標准在於有一定的相似性與區別性,對於屬不屬於同一位階,兩者在地位等級上的是不是屬於隸屬關系都不是一個明確的標准,因為兩個不同領域不同等級的事物我們也是可以對比的,而且現實中我們也經常這樣對比分析。尋找對比的對象,進行對比分析,完全在於我們學者的目的與初衷,其所要進行的對比最終目的是想實現何種效果,得出什麼樣的結論。而無論是領域不同的還是位階不同的,只要兩者擁有一定的相似性,並且可以區分,那麼我們完全可以藉助對比方式分析問題,純粹的兩個毫不相干或者原本一模一樣的事物才是沒有可比性的,因此有學者提出「要討論專利權共有與所有權共有是否具有可比性,就要弄清二者是否位於同一位階,這也要求解決專利權與所有權在民事權利中的地位問題」[④]這樣的前提要求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我國直到 2008 年《專利法》第三次修改時,才將有關專利權共有制度行使的內容寫入《專利法》,具體表現在第15條,而在此新法生效之前,在專利共有方面的空白規定主要是由其他法律以各種方式填補,這其中民事法律規范起到最為重要的作用,《民法通則》中規定了共有的一般性原則、《合同法》中關於合作開發而生共有的規定、《物權法》中物權共有的規則、最高人民法院的若干司法解釋等,甚至侵權行為類的法律規定也都為共有專利權的行使起著重要的直接規范或間接參考作用。因此專利權共有與民法(物權)共有在歷史淵源上可以說是有著一定的密切聯系。同時,民法學界公認的,知識產權法也屬於大民法的范疇,在整個法律體系中,知識產權歸屬於民法法部門,因此從這點看專利權共有與民法(物權)共有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然而兩個之間也並非可以等同,畢竟《民法通則》和《物權法》的傳統物權理論是主要基於實體物的,並且傳統物權理論的共有條款過於籠統、原則,適用於無形的專利技術時必然存在一定的差異,不可照搬照抄。

2.對比分析

(1)客體不同。共有專利權的客體是發明創造具有非物質性(無體物),是不可分割的;而共有所有權的客體則具有物質性(有體物),是可分割物(即使是共同共有,當共有關系終結之時,各共有人也是可分割共有物,確定其份額的)這種客體上的非物質性與物質性(無體物與有體物)差別正專利權共有與所有權共有存在區別的根本原因。

(2)內容不同。

有學者認為「共有專利權的權利內容包括獨占實施權、禁止權、標記權、許可實施權和處分權等」,[⑤]也有學者認為「共有專利權的內容即專利權的內容,包括製造權、許諾銷售權、銷售權和進口權等」 。[⑥]這種不同看法的認識是由於不同學者對於內容的劃分角度不同所造成的,當然也存在一些學者對有關問題沒有認識清楚,將共有專利、共享專利權兩者混淆。共有專利,是對所有權的一種確認,是對專利權屬的一種確認,學界普遍稱之為「共有所有權」,它的權能與民法(物權)所有權權能一致——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共享專利權,則與之不同,享有專利權的人,既可以是專利權的發明創造者、也可以是法律法規規定可以使用的人,也可以是基於專利所有人的意志許可獲得使用、受益處分的人,但是除了專利的所有人之外,其他人都無法稱之為專利的所有人,而只能說其是專利權的共享人。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法條中的共有專利權人指的就是專利共有人。

至於內容上的不同,主要表現在專利所有人所擁有的三種許可使用的授予上,即普通許可、排他許可與獨占許可。這三種許可的權利授予方式與所有權的四種權能表現形式都不盡相同,尤其是在權利遭受侵害時,他們各自的權利救濟途徑差異較大。但是這種內容上的不同,終歸於是知識產權所具有的與物權的差異性即知識產權具有專有性、時間性和地域性所造成的。

(3)權利確認方式不同。共有專利權的取得需經申請、審核、批准、公告等一系列的法定程序,由國家主管機關授予確認,而所有權共有的確認(除了不動產等特殊情況)無需經過申請、審核、批准、公告等程序,不存在法定機關授予的情況。

(4)價值目標不同。我國《專利法》第1條開宗明義就表述出了專利立法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專利權人的合法權益,鼓勵發明創造,推動發明創造的應用,提高創新能力,促進科學技術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而物權法的「核心價值主要體現在確定物的靜態歸屬,從而達到定分止息、界定產權的作用」[⑦]立法的追求價值不同,採取的立法、執法、釋法的方式也將會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差異,因此我們不可將物權理論下的共有照搬照抄入知識產權領域。

(二)知識產權共有特徵

1.客體的非物質性。知識產權共有客體的非物質性是由知識產權客體非物質性決定的。知識產權共有的客體同知識產權客體一樣都是人們不可憑感官感知的無具體物理形態的特性的知識產品。

2.可分與不可分相結合。著作權法中的歌曲我們可以單看作時一部完整的整體而不可分,但是具體到歌曲的組成——歌詞與作曲,他們也是可以作為獨立的著作權對象而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作為一項功能齊全的專利發明,雖然內部包含著各種其他的小發明與小製作,或者是建立在前人基礎上的再創造,它最終的成品與內部部分還是存在差別的,作為一個整體的發明,它又是不可分的。

3.權利糾紛處理的最終原則——促進科技與文化的創新與發展,實現科技與文化的不斷進步。在解決知識產權有關疑難案件時,法官的出發角度不在是保護權利人的權益或者權利的正當行使,在某種特殊場合之下,當權利與進步發生出入時,我們需要考慮的是授予權利、確認權利能否實現最終目標的獲得,即使權利人權利受損,法官裁判也具有一定公正性。

筆者認為目前知識產權與物權在共有制度上的區分以上三項區別點也許是最為明顯的,對在商標法中能否構建共有制度具有重要意義。也有部分學者從另外的角度歸納在共有制度方面的差異,筆者保持懷疑態度,尤其是認為「知識產權共有主體的多元化」、「 知識產權共有權利的雙重性與多元性」,筆者表示不敢苟同,因為物權法中的共有與之完全匹配,作為一個沒有明顯區別因素的特徵,我們很難將其歸入為另一類事物的特徵要點之中。

三、商標共有的淺見

目前學界對於商標共有制度研究的成果較少,且歷史較為久遠。以學生僅有的資料收集能力來看,學者劉俊敏、張繼新合撰的《論共有商標權》1996年發表於《河北法學》恐怕是最為早期的一篇,此後相繼有:學者曹新偉的《商標權共有謅議》;學者朱芳、曹新偉的《有關商標權共有問題的法律探討》;學者清源的《淺議商標權共有》;學者汪澤《商標權共有若干問題研究》等等,這些學者基本上都較為贊成商標權可以存在共有制度。提出的理由較多,例如學者朱芳和曹新偉他們認為:商標權是一項財產權,從財產權出發應當允許商標權共有;商標權的本質特性及事實意義上商標權的確立是商標權共有現象存在的理論依據和現實基礎;商標立法及法律實踐應充分尊重私權的自由處分;在我國確立商標共有制度有著重要現實意義。[⑧]然而在筆者看來,除了第一點「商標權是一項財產權,從財產權出發應當允許商標權共有」可以作為理由之外,其他三項理由似乎過於牽強附會,甚至第三點只是一種立法上建議而不能作為一種實質上的理由。理由的確定不是看待一項制度存在的意義,理由與意義兩者不能劃等號,理由是一項制度存在的前提性條件,是制度誕生的依據。意義是制度建立之後的價值判斷。我們完全可以有理由的建立一套沒有任何意義的制度,但是我們無法建立沒有理由沒有建立基礎的而充滿意義的制度,也許這就是筆者不贊同這類學者觀點的個人淺見。

的確,商標權作為一種財產權利,他完全可以適用其他權利的共有制度尤其是比照著作權共有、專利權共有制度來建立自己的共有制度。在商標權利取得方式中,這種共有制度的建立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從共有商標權發展趨勢看,因原始取得方式而產生的共有商標權現象相對較少,而通過繼受取得方式而形成的共有商標權的情況卻逐漸增多。以繼受取得方式產生共有商標權的原因主要有:1.被繼承人死亡,其商標權由多個繼承人共同繼承;2.民事主體分立,其商標權由分立後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民事主體共享;3.商標權人將其注冊商標同時轉讓給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民事主體所有」。[⑨]

但是商標共有之後,我們是否需要擔心,商標的共有能夠避免混淆的狀況嗎?商標權的核心——商標專用權,它的含義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可以表述為,不允許存在多人可以於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注冊的相同或者相近的商標,這樣的表述實際上是為了維護脆弱的市場經濟秩序,而縱觀世界各國的商標法律制度,基本上都達成了這樣的共識,我國之前的《商標法》也是採取這樣的立法建議。商標作為一種符號、一種標志,它在一定范圍內能夠告訴消費者,他所選擇的商品與服務來自哪裡,這種方式要比其他表達方式更為直觀與矚目,它帶來了極大的方便與收益,尤其是馳名商標。但是假設一項馳名商標因某種原因而為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權利主體所共有,若這些主體存在一個企業產品生產的體制內,這種情況還好,不會出現較大的矛盾與沖突,然而若這些主體存在不同企業的商品生產之中,如何保證同一商標之下產品的質量與服務的一致性就成為了一個不可迴避的問題。

商標共有制度存在的確有理由有據,但是商標共有而存在現實的擔憂頁不可忽視,筆者認為中庸之道似乎可以作為解決其中問題的一種試行方式,即允許共有制度的建立但是共有存在限制。這種限製表現在三個方面:1.限制商標權利的再許可。商標所有人可以行使自己的權利允許被許可人擁有商標的使用權,但是在實施許可權利之後,就不可隨意再次許可,再次許可的權利受到限制。2.權利人行使商標權必須保持一致。這看似與一般共有制度沒有什麼較大區別,但是筆者所說的這種一致不僅僅是局限於一般共有制度的協商一致,還包括許可使用的企業的產品與服務也必須保持一致,不可允許兩個以上互不相乾的企業進行不同行業標準的生產與服務。3.注冊商標不允許共有,共有制度僅限於繼受取得。無論是原始取得還是繼受取得,只要存在商標共有,這種混淆的隱患就必然存在,但是共有制度又有存在的客觀基礎,因此我們只能縮小共有的發生類型以減少共有制度造成混淆的情況發生。繼受取得是共有發生的不可避免的因素,為了與民法(物權)的共有制度以及知識產權共有制度保持一致,我們允許這種方式產生的共有,而原始取得(申請注冊的商標)卻可以利用審查的行政行為方式駕馭共有制度,限制共有商標權的出現。

商標權共有法律制度問題較為特殊與復雜,許可兩個以上的權利主體享有一項商標專用權,就存在「可能會使注冊商標喪失區別商品來源、標志商業信譽的作用,導致消費者對商品出處的混淆和對商品質量的誤認,甚至會使注冊商標的信譽受損」。[⑩]因此,對於商標共有權的法律限制與控制也就成為不可迴避的解決問題的方式,假使因商標權共有造成混淆的情況成為一種普遍的現狀,那麼商標的取得所具有的專有性、利益性、區別性也就失去了意義,目前學界對於此問題還尚未給予很好的回答,因此商標共有權問題還有待理論界進一步探討。

注 釋

--------------------------------------------------------------------------------

[①] 王利明主編:《民法》,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年版,第 286 頁。

[②] 王澤鑒:《民法概要》,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 年版,第 518 頁。

[③] 陳華彬:《物權法原理》,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1998 年版,第 469 頁。

[④] 余嬋娟:《專利權共有與物權共有的比較分析》,載於《赤峰學院學報》,2011年第1期。

[⑤] 張素君:《專利權共有法律問題研究》,南京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⑥] 余嬋娟:《專利權共有與物權共有的比較分析》,載於《赤峰學院學報》,2011年第1期。

[⑦] 王利明著:《物權法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59頁。

[⑧] 參見朱芳、曹新偉:《有關商標權共有問題的法律探討》,載於《經濟師》,2001年第7期。

[⑨] 劉俊敏、張繼新:《論共有商標權》,載於《河北法學》,1996年第4期。

[⑩] 劉俊敏、張繼新:《論共有商標權》,載於《河北法學》,1996年第4期。

閱讀全文

與物理學報版權轉讓協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