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侵犯著作權行為如何認定呢
單位、企業或者個人侵犯他人著作權的,受害人可以請求侵害人停止侵權,並承擔相應的損失賠償責任。如果侵害人造成的後果嚴重,可能將觸犯刑事責任。那麼,侵犯著作權行為如何認定呢?小編為你講解。侵犯著作權行為如何認定一、著作權侵權行為的特點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著作權是一種民事權利,侵犯著作權的行為屬於民事侵權行為的范疇。我國著作權法吸取民法通則有關侵權行為規定的特點,並借鑒其他國家的立法通例認為認著作權侵權行為具有下述一些既不同於物權侵權行為,又有別於其他類型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的特點:1、侵權對象的特點:財產權與人身權同時被侵害;多項財產權與人身權同時被侵害;作為與現代社會文化、科學事業的發展休戚相關的法律,著作權法率先將對債權的侵犯規定為侵權行為,保證了債權當事人即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出版者權利的順利實現。2、侵權行為主體的特點:在一定民事侵權行為中,由一人單獨實施的單獨侵權行為,是最常見、最普通的侵權行為。除此以外,還有一種由二人或二人以上由於共同過錯造成他人損害的共同侵權行為:在著作權侵權行為中,除了上述兩種形式以外,還存在著第三種形態,即由數個行為人分別對同一權利人進行的侵害。二、著作權侵權行為的認定原則1、過錯原則:根據民法通則的一般規定及著作權法的具體規定,過錯是著作權侵權認定中的一項原則。2、損害原則:侵權行為是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該行為造成了損害後果。無損害後果的行為,不構成侵權行為。由於侵權行為總是與損害後果相聯系,因此一些學者將侵權行為稱為侵權損害。3、公平原則:公平原則在民事權利保護領域已得到比較廣泛的運用。對此,有學者認為,它可以補救具體民法法規的不敷使用,在法律缺乏具體規定的情況下,法官可直接根據公平觀念作出裁斷,確定當事人間權利義務和民事責任的分派。三、侵權認定程序1、對原告作品的分析。我國和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對著作權的產生採取自動保護原則,即作品一經創作完成,著作權即告產生。因此,與專利、商標等其他類型的知識產權侵權認定不同,著作權侵權認定還涉及到權利的有效性問題。一部擁有有效著作權的作品必須同時具備下述條件:a、屬於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范圍;b、具備獨創性;c、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只要有任何一個條件不具備,原告作品就不受著作權法保護。這樣,被告當然未侵權。如果原告作品同時符合上述條件,則該作品享受著作權法保護。這樣,侵權認定可進入下一程序。2、對被控侵權作品及被告使用方式的分析。對被控侵權作品的分析,可適用以下兩個標准:一是接觸,即接觸前一作品的機會;二是實質相似,即應受著作權保護部分實質相似。其中,後者是認定的重點。在認定原、被告的作品是否實質相似時,可借鑒上文提到的三步分析法,即將原告作品中受著作權保護的部分(不包括思想及已處於公有領域中的思想的表達)與被告作品的相應部分進行對比,判定兩者是否實質相似。
② 有沒有侵犯著作權
根據《著作權法》第二十二條,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刊登或者播放在公眾版集會上發表的講權話,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同時法律規定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因此,你們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以及來源,否則構成侵權。
另外「供學習使用」僅限於少量復議不能出版發行,因此「供學習使用」不能成為你們出版發行的免責事由。
建議在下期報刊中刊載道歉說明,對作者的權利予以彌補。
③ 關於著作權侵犯問題
1、你們將徵集來的作品結集出書、並售賣的行為:如果沒有文章作者的同意和允許,屬於侵權,侵犯了文章作者的發行權、復制權、匯編權等。
依據是:《著作權法》第十條:「著作權包括下列人身權和財產權:
(五)復制權,即以印刷、復印、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等方式將作品製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
(六)發行權,即以出售或者贈與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復製件的權利;
(十六)匯編權,即將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過選擇或者編排,匯集成新作品的權利;
2、「在這件事情中我們有沒有觸犯原作者的著作權?這個責任應該是我們文學社承擔還是投稿者承擔?誰的責任更大一些?有什麼解決的辦法」:
(1)你們和該抄襲文章的作者構成共同侵權,應由文學社和該作者共同承擔、是連帶責任,無所謂誰的責任更大一些。
(2)解決辦法:找到抄襲文章的作者,告知由他去聯系原作者協商解決;
(3)告知原作者審查失嚴,已經責令抄襲者賠禮道歉、賠償損失;並在文學社的雜志上刊登了聲明。
3、投稿者的目的是什麼,與是否構成侵權沒有關系,只要存在侵權行為,就應承擔侵權責任。
依據是:《著作權法》第四十六條中:「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五)剽竊他人作品的;」
④ 了解 學過 知道關於著作權 版權等法律的朋友幫個忙~~
你的行為屬於侵犯著作權,必須要經著作權人同意並支付一定報酬才能使用。原因如下:
首先,因為內容一模一樣,即使你改變了表現形式再出售,仍屬於侵犯他人著作財產權的復制權。
其次,雖然你指明了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但不屬於五項法定許可使用范圍,所以,肯定是要經對方同意才能使用。
再次,雖然你指明了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但不屬於著作權法第二十二條合理使用的范圍,因為你用作商業目的了,所以肯定要支付一定報酬後方可使用。
如果該著作權人已經死亡,其發表權和財產權仍有50年的保護期,保護期截止到作者死亡後第50年的12月31日。在此期間,他的繼承人可以向你進行侵權訴訟。
附:(1)合理使用的范圍: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22條
第二十二條 在下列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
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
權利:
(一)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二)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
發表的作品;
(三)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視節目或者新聞紀錄影片中
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四)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刊登或者播放其他報紙、期刊、廣播電
台、電視台已經發表的社論、評論員文章;
(五)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刊登或者播放在公眾集會上發表的講話
,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六)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翻譯或者少量復制已經發表的作品,供
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但不得出版發行;
(七)國家機關為執行公務使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八)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等為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
要,復制本館收藏的作品;
(九)免費表演已經發表的作品;
(十)對設置或者陳列在室外公共場所的藝術作品進行臨摹、繪畫、攝影、錄
像;
(十一)將已經發表的漢族文字作品翻譯成少數民族文字在國內出版發行;
(十二)將已經發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以上規定適用於對出版者、表演者、錄音錄像製作者、廣播電台、電視台的權
利的限制。
(2) 權利的保護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二十一條第一款 公民的作品,其發表權、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的保護期為作者終
生及其死亡後五十年,截止於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如果是合作
作品,截止於最後死亡的作者死亡後的第五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
⑤ 什麼是侵犯著作權的行為
什麼是侵犯著作權的行為?侵犯著作權是指行為人以盈利為目的,沒有經過著作權人的同意,將其獨有版權的圖書進行出版,將其音像製品進行復制發行等一系列的違法行為。什麼是侵犯著作權的行為當行為人具有以下這些行為的時候,可以構成侵犯他人著作權罪。(一)在沒有徵得主著作權人的同意前提下,將著作權人的音樂、文字作品電音電視等作品進行復制發行這種行為。(二)行為人出售、製作假冒他人署名的美術作品,假借他人之名進行謀取利益的行為。這時候不僅僅是侵犯他人的署名權,同時也影響了他人作品的出售,行為非常惡劣。侵犯著作權的認定,是行為人出於故意的狀態下,並且要具有盈利的這種目的。如果行為人是因為自己的過失,或者是只是為了追求一定的名譽,而不是處於盈利的目的,這種條件下,是不能認定為侵犯著作權的。未經著作人的許可,但是在我國法律規定的合理范圍之內,使用他人的作品,也是不能被認定侵犯著作權的。其內容包括:為了介紹他人的作品,或者是為了評論別的作品,適當的對他人的作品的內容作出引用,即使添加在了自己作品中也不能認為是對他人著作權的侵犯;國家的機關部門,有時候為了執行公務,而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圖書館等檔案部門,為了作品的陳列或者是保存作品版本的需要,對收藏的作品進行復制。侵犯著作權容易和民事侵權行為進行混淆。根據違法所得金額比較大,或者是行為人的行為達到了規定的其他情節嚴重的成都,作為區別侵犯著作權與民事侵權行為的區分標准。如果行為人有侵犯他人著作權的行為,但是違法所得的金額不是很大,以及情節不是很嚴重,行為人的這種行為就屬於一般民事侵權行為,不能將行為人按照犯罪進行處理。根據我國的法律規定,違法所得金額較大是指,如果是個人,違法所得的金額在兩萬元以上,被認定為違法所得金額較大。如果是單位,違法所得額金額在十萬元以上,這樣一個認定標准。其他嚴重的情節包括:行為人已經不是第一次去侵犯別人的著作權了,而且之前也受到過一定的處罰,又再次侵犯他人著作權的。違法所得金額,單位在金額上達到五十萬元以上,個人達到十萬元以上。
⑥ 法律中規定侵犯著作權的行為有哪些
法律中規定侵犯著作權的行為有哪些?我國著作權法第46條規定了是一種著作權侵權行為,一般情況下實施了這些行為只要承擔民事責任,但是達到了一定的標准,就會受到刑事制裁。那麼法律中規定的侵犯著作權的行為有哪些呢?法律中規定的侵犯著作權的行為有哪些?著作權也稱版權,是指作者及其他權利人對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享有的人身權和財產權的總稱。我國《著作權法》第46條規定的一般侵權行為有11種:(1)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發表其作品的行為。(2)未經合作作者許可,將與他人合作創作的作品當作自己單獨創作的作品發表的行為。(3)沒有參加創作,為謀取個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行為。(4)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行為。(5)剽竊他人作品的。(6)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展覽、攝制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編、翻譯、注釋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7)使用他人作品,應當支付報酬而未支付報酬的行為。(8)未經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體、錄音錄像製品的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出租其作品或者錄音錄像製品的,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9)未經出版者許可,使用其出版的圖書、期刊的版式設計的。(10)未經表演者許可,從現場直播或者公開傳送其現場表演,或者錄制其表演的行為。(11)其他侵犯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的行為。關於法律中規定的侵犯著作權的行為有哪些?這一問題我們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果想要了解更多,請聯系我們在線客服,或撥打八戒知識產權全國免費服務熱線,我們有著多年專業的知識產權代理經驗,專業的業務團隊和全心全意為顧客服務的理念,能幫助您順利申請。
⑦ 學校這種行為是侵犯作者的著作權的行為嗎
這種行為並沒有侵犯作者的著作權。
我國《著作權法》規定了對著作權的限制,專第二十二條規定:「在下列情屬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其中,就包括「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翻譯或者少量復制已經發表的作品,供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但不得出版發行」。
這在學理上稱為「合理使用制度」,雖然本質上也是對著作權的一種侵犯,但國家出於公眾利益的考慮,不將其視為侵權行為。
需要注意的是,「已經發表」的作品才能受到合理使用制度的限制。如果作品從未被公眾所知悉,便是未曾發表,發表權只能有作者本人行使。一般而言,學生向老師提交作業,如果構成作品,則視為已經發表。另外,注意嚴格檢驗學校的行為是否符合了合理使用制度適用的前提條件,包括指明作者、不得出版等。
最後,友情提示不要和學校把關系搞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