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城市土地使用權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

城市土地使用權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

發布時間:2021-11-09 11:48:46

1. 城市發展和房地產的關系

中國的房地產市場狀況
房策網 http://www.fangce.net
2006年是「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對國土資源部門來說,土地市場和房產市場的協調配套發展、市場化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等深層次問題仍在探索之中。2005年的土地政策起到了保持穩定總量供應、調整房產結構、保持房價穩定的作用。與之相比,2006年,土地宏觀調控政策仍在進行中,土地作為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偏緊仍是其主調。在此基礎上,全國各大城市的土地市場也有所變化,譬如在招拍掛細則、對閑置土地的處理辦法和地價調配上均有所調整。與此同時,城市建設用地供應得到理性調控,建設用地供應結構日趨合理;房地產用地與去年相似,仍向中低價位普通商品住宅傾斜,適應穩定房價的要求;招拍掛和有償出讓土地方式比重進一步加大;建設用地供應的地區結構逐步協調以適應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
針對2006年以來全國土地市場行情的變化,新地產策劃機構聯合專業研究機構對全國50個城市的土地市場進行了分析並形成本報告。

四直轄市(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土地市場綜述
自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實施以來,北京、上海、天津、重慶這四個直轄市加大了土地供應的調控力度,土地供應結構不斷完善優化,區域分布日趨合理,房地產開發企業對市場的預期也逐步回歸理性,地價、房價在一段時間內增幅過快的趨勢得到了有效的調控,而且隨著調控政策效應的進一步顯現,土地供需將維持在較為均衡和理性競爭的狀態,地價、房價的漲跌空間都將縮小,走勢趨於平穩。
(一) 土地供應結構不斷優化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建設部等部門關於做好穩定住房價格工作意見的通知》,各地加大閑置土地處置力度,積極開展閑置土地清理收回工作。北京、天津、重慶、杭州、廣州等地相繼制定了配套措施,重慶市對閑置兩年以上,建設單位無能力開發的,由國土部門依法收回75.3公頃;對由於政府或政府部門的原因造成項目不能實施的,區別不同情況採用補償、置換或延期開發方式解決198.4公頃;廣州市無償收回57宗、共139.4公頃的閑置地;上海全市共有20餘宗、約100公頃土地,通過「騰籠換鳥」或「易主」、「改性」等方式重新開工建設,約30餘宗100多公頃土地重新約定了開工時間。
從全國情況看,今年上半年,全國房地產開發用地利用存量建設用地比例為69%,比去年同期提高了9個百分點,其中二季度利用存量建設用地10094.9公頃,比一季度增長53%,表明各地在新增用地受到嚴格控制下,積極盤活存量,改變了以往房地產開發主要靠增量建設用地的局面。
北京市在嚴格土地管理的同時,根據土地市場的供需情況,本著區別對待,有疏有堵,有保有壓的精神,適時調整土地市場供應量,增加對經濟適用房和普通商品房用地的供應,繼續停止別墅類用地供應,嚴格控制高檔住房用地供應。
近期,北京市將陸續推出 36宗土地入市公開交易,以有序供應,滿足市場需求。在北京市 2005年度土地供應計劃中,充分考慮了房地產用地。在6500公頃的年度供應計劃中,房地產用地為1950公頃(其中:經濟適用房 200公頃;住宅商品房 1750公頃),佔全年計劃土地供應總量的30%。今年 1~7月份,北京市供應住宅用地面積 297公頃,規劃建築面積500萬平方米。其中,出讓住宅用地 180公頃,規劃建築面積28萬平方米,出讓住宅用地55宗,成交價款21.67億元,土地純收益12.74億元;劃撥住宅用地117公頃,規劃建築面積 226萬平方米。與2004年同期相比,住宅土地交易量、建設用地面積、規劃建築面積等相對下降。
為防止土地資源閑置,遏制炒賣土地,規范土地市場。8月初至9月底,北京市國土資源局分兩次宣布,北京摩根投資有限公司摩根中心寫字樓等45宗土地,因受讓方未按《北京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期限付清全部地價款,因而被該局解除土地出讓合同,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據該局有關部門透露,對被收回土地的違約開發商如何處罰,尚在研究之中。但是有一點十分明確,對拆遷基本完成的項目,如果開發商要重新獲得原土地使用權,必須在規定的期限內提出書面申請,參加上市競買。
上海市著重優化土地供應結構,增加中低價商品房和配套商品房用地的供應,以遏制日益高漲的房價。上海市全年初步安排經營性用地計劃 3000公頃,其中用於配套商品房和中低價普通商品房建設的 2000公頃。從計劃執行的情況看,目前,配套商品房和中低價普通商品住房供地已經基本落實。最新的一項調查表明:上海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持續下降,成交繼續低迷。央行發布的 2005年第三季度全國城鎮儲戶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上海市只有 7.3%的居民准備在未來三個月內買房,比上個季度又下降了 3.7個百分點,達到歷史最低點。
重慶房地產開發土地供應量增加。重慶市作為年輕的直轄市,由於大城市大農村的市情,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基礎設施的完善,農村剩餘勞動力進入城鎮,住房有效需求增加,因此,房地產開發土地供應面積增加。據統計, 2005年 1~9月,重慶市土地交易中心成交土地 157宗,較去年同期增長 3.29%,成交面積、可建築面積、成交金額同比也分別增長了 16.77%、 17.8%、 24.87%,出讓金更是增長了 40.39%。據介紹,第三季度末,中心成交土地的各項指標首次全面超過去年同期。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表明市場看好本地房地產投資前景,市場交易活躍,有回暖的趨勢。
為規范房地產市場運行,將房地產價格漲幅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天津市主要採取了四項調控措施:一是實施土地供應總量控制,適時調控土地市場;二是完善土地供應結構和布局,適當加大普通商品房和經濟適用房土地供應量;三是嚴格用地控制指標管理,大力推行節約和集約用地;四是建立土地市場動態監測體系,保證土地市場平穩發展。截至 8月 31日,全市供應房地產開發用地 697.6公頃,其中住宅 523公頃,公建 174.6公頃。中心城區供應房地產開發用地約 205.4公頃,可建建築面積約 427.3萬平方米。
其中:商品房供應總量約 60.1公頃,可建建築面積約 163.1萬平方米:經濟適用房(含廉租房、基礎設施還遷房)供應總量約 145.3公頃,可建建築面積約 264.2萬平方米,已經提前完成了全年經濟適用房的土地供應計劃。
(二)地價呈現穩中有降趨勢
北京市地價變化不大,房價漲幅較大,目前地價對房價影響不明顯。今年第一、二季度,地價變化不大,趨勢平穩。而在 1~7月,雖然全市商品房買賣成交套數同比下降 8.9%,但商品期房買賣平均價格漲幅為 21.9%,存量住房買賣平均價格同比增長 9.8%。這說明,目前地價對房價影響作用不明顯,但地價的預期升高會影響房價的上漲。
上海 2004年住宅平均地價為 2078元/平方米,住宅平均房價為 6385元/平方米,地價占房價的2.5%,地價在房價中的比例約占 1/3左右。根據 2005年第一季度全國主要城市地價動態監測成果,上海的地價增長率為 0.2%、 5.2%、 5.43%、 6.53%(按工業、綜合、商業、居住分類),第二季度增幅進一步放緩,分別為 0%、 1.3%、 1.1%、 0.8%。同時,在房價方面,漲幅逐步回落。第一季度,商品住房銷售價格按月環比漲幅分別為 1.6%、 1.6%、 2.5%,而進入第二季度以來,漲幅趨穩,呈穩中有降的態勢, 4~6月環比漲幅分別達到 0.5%、 0.1%、1.2%。這些數據表明,上海市土地供應結構不斷完善優化,區域分布日趨合理,房地產開發企業對市場的預期也逐步回歸理性,地價、房價在一段時間內增幅過快的趨勢得到了有效的調控。
從重慶 2005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地價監測結果看,2005年第二季度重慶市城市綜合平均地價與第一季度相比,增長 0.43%。2005年第二季度商業、住宅、工業平均地價與第一季度比分別增長 0.61%、 0.29%、 1.09%。地價整體水平與去年同期相比有一定的回落,但基本上仍保持穩中有升,並沒有出現不正常的較大幅度波動,和地價區段的地價漲幅,均較符合兩季度城市發展和建設的實際情況。造成地價水平增幅減緩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國家出台關於調控房地產市場、穩定房價的相關措施,市政府也相繼制定了相關的辦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重慶市的土地市場價格。
天津市土地交易價格指數顯示,2005年 8月,綜合指數達到 125.1點,較去年同期上漲了 1.0點,升幅達到 0.8%。預示著土地交易逐步走出盤整期,預計隨著土地供應形勢的趨緊和土地的頻繁轉手交易,土地交易價格將進一步穩定攀升。 2005年 8月,天津住宅用地指數達到 109.0點,較去年同期下降了 4.6點,降幅達到 4%。住宅用地交易指數 2005年初開始上揚,3月份最高達到了 117.7點,而後再次下挫,7月份最低達到107.9點,降幅達到 8%。住宅用地交易指數的波動,說明提高經濟適用房用地供應量等宏觀政策性因素,對住宅用地的價格變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住宅用地交易指數正在進入理性盤整階段。

2. 求:關於土地使用權的司法解釋條文

關於審理涉及國有土地使用權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自2005年8月1日起施行。根據這一司法解釋,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作為出讓方訂立的土地使用權合同,應當認定無效。

司法解釋共28條,主要包括3個方面內容:關於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糾紛的處理;關於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糾紛的處理;關於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糾紛的處理。

司法解釋明確,土地使用權出讓的主體只能是市、縣人民政府,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訂立與履行則由市、縣人民政府的土地管理部門具體負責。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標的物僅限於國有建設性土地使用權,而不包括國有農場的土地使用權,更不包括集體土地使用權。

為配合國務院開展的全國土地市場治理整頓工作,司法解釋特別對因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出讓土地使用權引發的合同糾紛作出了切合我國土地市場實際情況的處理規定,即「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作為出讓方與受讓方訂立的土地使用權合同,應當認定無效。本解釋實施前,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作為出讓方與受讓方訂立的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起訴前經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追認的,應當認定合同有效。」

針對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糾紛案件,司法解釋首先明確合作開發行為的特徵為共同投資、共享利潤、共擔風險合作開發房地產。這對認定糾紛性質,確定當事人的民事責任,提供了明確具體的法律尺度。其次,司法解釋專門對房地產開發經營資質的問題明確規定,當事人雙方均不具備房地產開發經營資質的,應當認定合同無效,但起訴前當事人一方取得房地產開發經營資質或者已依法合作成立具有房地產開發經營資質的房地產開發企業的,應當認定合同有效。

針對當前存在著的大量國有企業、公益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劃撥土地使用者,基於種種原因未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即訂立合同將其佔有使用的劃撥土地使用權進行轉讓而引發的糾紛,司法解釋作出明確處理規定,有力地促進土地資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而且對平衡劃撥土地使用權人和受讓方雙方當事人之間的利益起到了積極的保護作用。此外, 對「一地數轉」引發的糾紛,司法解釋在確認數個合同均為有效的前提下,對糾紛的解決分別情況作出了明確的具體處理規定,統一了執法尺度。

最高人民法院負責人表示,司法解釋的出台將為人民法院正確處理國有土地使用權糾紛案件,維護我國房地產市場秩序,規范房地產開發經營企業經營行為,促進房地產市場誠信體系的建立和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推動我國房地產制度改革的深化等,產生積極影響。

高法負責人就國有土地使用權合同糾紛司法解釋答記者問

繼2003年4月28日公布「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後,最高人民法院22日再次公布旨在規范房地產市場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合同糾紛司法解釋,指導各級人民法院公正及時地處理房地產糾紛案件,規范房地產市場交易行為,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新華社記者就有關問題采訪了最高人民法院負責人。

集體土地和農用土地不適用新司法解釋

這位負責人表示,土地管理法第2條規定,我國實行土地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全民所有即國家所有。與土地所有制相對應,我國目前土地使用權也可分國有土地使用權和集體土地使用權兩類。根據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的規定,房地產開發是指在依法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土地上進行基礎設施、房屋建設的行為,由此決定房地產開發所需要的土地僅限於國有土地,而非集體土地;城市規劃區內的集體所有的土地,經依法徵用轉為國有土地後,該幅國有土地的使用權方可有償出讓。土地管理法也明確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進行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須依法申請使用國有土地;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因此,新出台的司法解釋調整的范圍只限於涉及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合同糾紛案件,不包括集體所有土地。

按照土地管理法確立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和基本農田保護制度,我國土地分為農用地、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嚴格限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在國有土地上,對於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劃入基本農田保護區的農用地要嚴格管理,因房地產開發建設需要使用國有建設用地的,可通過出讓或者劃撥的方式取得;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應當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因此,本司法解釋調整的國有土地范圍為國有建設用地,不包括國有農用地。

不輕易確認合同無效

這位負責人表示,合同效力的認定不僅關系著土地交易關系的穩定和當事人合法權益的保護,而且關繫到房地產市場的有序發展。因此,司法解釋根據合同法的規定,結合社會現狀和審判實際,在對欠缺生效條件合同的效力認定處理上,採取了補救性的措施,即當事人只要在向人民法院起訴前,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條件,不存在合同法第52條規定的無效情形,就應當認定合同有效,盡量尊重當事人雙方的意思表示,不輕易確認合同無效,以促進合同加速履行和社會資源的有效利用。

此外,在合同的解除上,司法解釋嚴格當事人行使解除權的條件,只有在出現根本違約,合同目的無法實現的情況下,當事人請求解除的才予以支持。

開發區管委會訂立的土地出讓合同無效

這位負責人表示,土地管理法和城市房地產管理法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出讓方為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其他部門無權出讓。但由於以往土地市場管理不規范,特別是對各類開發區內的土地管理缺乏有效措施,導致了一些開發區的國有土地出讓、轉讓呈現無序狀態,開發區管委會擅自出讓土地的情況較為嚴重,引發了大量的合同糾紛。針對上述情況,目前國務院已經對全國土地市場部署開展治理整頓工作,其中開發區即為整治的重點。

為配合國務院此項工作,在綜合相關部門意見的基礎上,司法解釋對開發區管委會訂立的土地使用權合同效力認定作出區別對待的規定。首先,為配合國務院開展的土地市場整治工作,加大促進國土管理部門對土地市場的管理力度,司法解釋明確將不具備法定主體資格的開發區管委會與受讓人訂立的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按無效處理,對今後土地出讓行為可以給予有效規范。其次,考慮到我國目前實際情況,對開發區管委會遺留下的為數不少的出讓土地問題,仍採取一定的補救手段,即在起訴前經過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追認的,可以認定有效,同時為防止追認手段的濫用,有效規范今後的土地出讓行為,對追認的范圍限定在本司法解釋實施之前的情況。司法解釋實施以後,開發區管委會再行訂立的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一律按照無效處理。通過寬嚴相濟的規定,對此類糾紛給予合理解決。

司法解釋有利於構建和諧社會

這位負責人表示,據相關資料表明,隨著城鎮居民住房的商品化和市場化,目前房地產開發建設的商品房近90%由個人購買,而商品房的開發建設與土地市場具有直接的關系。司法解釋的公布實施,有利於推動我國房地產市場各項制度的改革和土地交易市場健康有序地發展。有利於保護房地產市場開發經營主體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司法解釋的公布實施,還有利於法制的統一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房地產作為不動產,屬於民事財產權的范疇,應由物權法進行調整。現行的土地管理法和城市房地產管理法作為行政性法律,主要是從行政管理的角度對房地產的開發經營行為加以規定。由於目前我國還沒有完善的不動產法律,物權法也尚未出台,因此,人民法院在處理法律關系復雜的房地產糾紛案件時缺乏具體明確的法律依據,適用法律不統一。這不僅不利於平等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也不符合法制統一原則的要求。司法解釋的制定出台,為人民法院正確、及時處理房地產糾紛案件,維護房地產市場秩序,公平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

3. 房地產業給經濟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今年比黃金更牛的就是「城市別墅」——全國已經全面禁止開發商建新的聯排、疊拼、超低容積率別墅類房產了!再有錢人,再有本事、再聰明的人,再有權力再想買新別墅都將沒門了!只能乖乖地高價買人家住過的二手三手四手城市裡、地鉄邊、近公園超市高性價比、有70年土地使用權、有大草地、大露台、大陽台、空中花園、車庫等聯排、疊拼別墅吧……城市裡的疊拼、聯排別墅已經不是地段、地段、還是地段,而是稀罕、稀罕、還是稀罕了!

4. 房地產的發展對人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

一、我國房地產市場現狀
目前,中國房地產業受經濟環境、政治法律、社會文化和技術環境等方面的影響產生了巨大變化,從20多年的房地產業發展歷程來看,房地產行業逐漸進入了規范化、制度化的道路。國家的宏觀調控和相關政府部門的監管力度也日益有章可循,全國范圍內已基本建立起了較為完善的行業規范。另外,盡管我國經濟已出現全面的復甦和走穩跡象。但從中央到地方的高層和業內人士仍然明白。在地方政府的考核機制和就業困境未得到根本改觀以前。房地產業的支柱性地位仍不可動搖。環論是城市化建設和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需要,還是解決低收入人群的居住保障,都還離不開房地產。可以確信,當前及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房地產業仍將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支柱性產業.是我國人民居住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和財富增長的最重要的途徑之一。
二、房地產行業的外部環境分析
1、經濟環境對房地產的影響
 經濟周期:經濟周期情況決定了房地產的有效需求,房地產市場
的有效需求受到消費者的實際購買力的限制,房屋的銷售情況取決於消費者的購買能力。從需求和成交看,預計2010年部分一二線城市交易量受房價預期上漲和供應不足影響會下降,但多數城市特別是三四線城市,由於房價絕對水平和漲幅較低,交易量仍可能增長。若政策引導得當,商品房消費將回歸理性,全國總的銷售量會比較平穩
 國民收入水平和趨勢:國民的收入水平決定了房地產需求的檔次,
收入的趨勢決定了未來房地產發展的方向和速度。2010年全年城鎮居民家庭人均總收入18858元。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比上年增長8.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8%。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153元,比上年增長8.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5%。這意味著人們有更多的錢投入到房地產市場。
 通貨膨脹率: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交替變化,
必然會周期性地影響房地產投資的預期回報率,從而影響房地產市場的周期波動。例如,人民幣升值和通貨膨脹的預期也強化了人們對住房保值增值的預期。
 成本:成本決定了房地產商的底價,雖然成交價格受供求關系的
影響,但行業的成本決定了長期可接受的價格。雖然受國家政策影響,目前房價價格下降,但房地產開發商出於自身的利益考慮和對未來的發展預期,不希望房價下降。
 城市化進程:城市化進程的影響因素包括人口增長,城市基礎設
施建設和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城市化進程對地價上漲和房地產業的發展具有強烈持久的作用,也影響到各類房地產業長期趨勢。我國目前階段加速城市化進程仍是拉動我國經濟增長、保民生和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支撐.而房地產業仍是支撐我國城市化進程持續推進的最重要也是最為顯著的產業。
 家庭收入和支出結構:家庭收入是影響住房消費的最重要的因素。
沒有一定的家庭積累和家庭收入,根本無法進行住宅消費;家庭支出結構對家庭住房消費能力和意願有很大的影響。
2、政策法律環境對房地產的影響
 住房政策:住房制度的改革主要指國家和政府在住房方面的投資
政策和住房分配政策的變化,這將對房地產企業產生巨大的影響。例如2011年1月2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了進一步調控房地產市場的各項工作,出台了新的八條政策,主要內容有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調整供給結構,限制高檔房,增加中低型住房。  財政政策:財政政策包括財政收入政策和財政支出政策。前者主
要通過調節與房地產有關的稅種與稅率來控制房地產市場的運行,後者作為房地產市場的參與者,以自身的支出總量和結構影響房地產市場的總量和結構。例如,新的八條政策中的降低地價,徵收物業稅,從源頭控制房價,
 貨幣政策:貨幣政策對房地產市場的調節主要是通過利率工具,
以控制銀行對房地產業的信貸投向和信貸規模。利率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分為供給和需求兩個方面。供應方面是影響房地產開發商的財務費用,需求方面主要是影響按揭利率和按揭比例。例如,國家調整完善相關稅收.強化住房信貸等等。
 產業政策:政府調節房地產業的產業政策工具包括:建設項目結
構控制,政策性資金控制。上市政策,外資投向引導等。
 土地政策:土地資源短缺成為房價上漲的主要因素。同時,促使
城市發展向城郊擴展。所以國家頒布相關政策,土地政策對房地產開發的影響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分析:土地供給政策,補地價和土地補償費的規定,土地出讓方式。
3、社會文化環境
 人口統計:與房地產有關的人口統計主要包括:人口總量與人口
增長,人口的年齡結構,人口的地理遷移,家庭規模與結構。現如今,城市居民每個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必然影響房子數量和賣房結構。
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的變化將直接導致對房地產產品需求的變化。
工作和休閑的方式:工作與休閑方式的變化,改變了傳統的辦公與生活的區分,由於信息的快速發展,使得在家辦公成為可能,並因此對住宅的通信設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隨著人們的健康意識逐漸增強,人們花錢是希望得到綠色、環保、節能、智能化等適合人居的住所。
 教育水平:由於我國在高等教育上取得的長足發展,我國的高知
階層迅速擴大。這一群體與普通居民相比,對住宅有著特殊的要求。一個人要實現自我價值,教育是實現他的最好方式。對於廣大的房地產商來說,把學校教育納入小區樓盤規劃,提供相當多的學位,不僅可以解決業主的教育需求,而且可以提高小區的文化品味。從全國各地情況下,業主挑選精品樓盤,除了滿足正常的居住需求,如追求高尚生活外,大部分人是為了給子女挑選就學的學校。
 消費習慣:不同種族,地區,國家人們的消費習慣差異很大,也
會對住宅的需求產生影響。

5. 房屋所有權和土地使用權有什麼關系

首先抄,在權利性質上,土地使用權與房屋所有權是相互獨立的物權。土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是兩種不同性質的,不能相互替代的,各具價值的物權。土地使用權屬於民法上的用益物權,是以取得物的使用價值為目的的物權。而房屋所有權屬於自物權,也即所有權,可以一發對房屋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並且國家把土地和房屋作為兩類不同的資源和生產資料、生活資料,設立了不同的部門進行管理。

6. 結合我國土地管理法的相關規定,談一談土地使用權出來對商品價格的影響

第一條 為加強國有土地資產管理,優化土地資源配置,規范協議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以協議方式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的,適用本規定。
本規定所稱協議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是指國家以協議方式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出讓給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行為。
第三條 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除依照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應當採用招標、拍賣或者掛牌方式外,方可採取協議方式。
第四條 協議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的原則。
以協議方式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出讓金不得低於按國家規定所確定的最低價。
第五條 協議出讓最低價不得低於新增建設用地的土地有償使用費、征地(拆遷)補償費用以及按照國家規定應當繳納的有關稅費之和?有基準地價的地區,協議出讓最低價不得低於出讓地塊所在級別基準地價的70%。
低於最低價時國有土地使用權不得出讓。
第六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據本規定第五條的規定擬定協議出讓最低價,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公布,由市、縣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實施。
第七條 市、縣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計劃、國家產業政策、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城市規劃和土地市場狀況,編制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計劃,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後組織實施。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計劃經批准後,市、縣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土地有形市場等指定場所,或者通過報紙、互聯網等媒介向社會公布。
因特殊原因,需要對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計劃進行調整的,應當報原批准機關批准,並按照前款規定及時向社會公布。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計劃應當包括年度土地供應總量、不同用途土地供應面積、地段以及供地時間等內容。
第八條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計劃公布後,需要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可以根據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計劃,在市、縣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公布的時限內,向市、縣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提出意向用地申請。
市、縣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公布計劃接受申請的時間不得少於30日。
第九條 在公布的地段上,同一地塊只有一個意向用地者的,市、縣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方可按照本規定採取協議方式出讓;但商業、旅遊、娛樂和商品住宅等經營性用地除外。

7. 房地產開發商在建樓盤的土地使用權已抵押,對購房者是否有風險

開發商利用土地使用權以及在建工程抵押取得銀行或者金融機構的融資資金專是房地產行屬業的慣例。對購房者來說,只要項目建設進度、後續銷售進度情況正常,開發商的資金鏈是不會有問題的。此外,在辦理相關抵押登記時,辦證機關會要求抵押權人出具承諾,房屋一旦銷售時銷售部分抵押權人承諾解押,以維護購房者合法的權益。

8. 房地產和土地使用權有什麼關系

房地產中房屋只是土地上的載體。
土地都是國家所有,大致分兩種1、出讓型土版地2、劃撥型土權地。
1、出讓型土地就是花了錢買了土地的使用權,一般的商品房70年產權就說的是這個。
2、劃撥型土地就是國家劃撥給各單位或集體無償使用的土地,建築在這上的房就是我們常說的小產權房,又可以細分成多種,就不一一說了,就舉一個例子如「已購公房」經過一次合法買賣,就變成商品房了,因為此房的土地在過戶時候你需要交納土地出讓金,這時候劃撥型土地就成了出讓型土地。

所以說土地使用權是房地產中的一項

9. 談談房屋所有權與土地使用權之間的關系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土地和房屋都具有財產性質,合稱房地產.房地產抵押,是指抵押人以其合
法的房地產以不轉移佔有的方式向債權人提供債務履行擔保的行為.根據我國現行法,房屋可以單獨
成為所有權的客體,因而房地產又分為房產和地產,即房屋所有權和土地所有權.我國實行土地公有
制,土地所有權屬於國家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禁止土地所有權進人市場,所以在我國的房地產市場
中並不包括土地所有權,而僅指由土地所有權派生的土地使用權.實踐中,房地產抵押是最主要的擔
保形式之一,但由於房與地之間關系的復雜性,使我們不得不對房地產抵押中房產與地產之間的關系
多加留意.
一,房產和地產同時抵押
房產和地產同時抵押是指將房屋和該房屋所佔用范圍內的土地視為一體設定抵押.在房產和地產
同時抵押的情況下,並不嚴格區分房產和地產,抵押物是房產和地產的統一體.在行使抵押權時須將
房產和地產作為一個整體拍賣,抵押權人按登記的先後順序受清償.在此方面的立法首推英美法系和
大陸法系中的德國民法.英美法中的房地產概念有二層含義:一是把土地和房屋當作一個整體來看;
二是把土地和房屋附帶的各種權利合在一起為一個廣義的不動產.由於其不嚴格區分房產和地產,所
以房地產抵押只能是房產與地產的同時抵押.德國民法則完全繼受了羅馬法的"附著於土地之物即
屬該土地"的思想,認為定著於土地之物及與土地所有權結合形成的權利,都不是獨立的不動產,
而只是土地的重要組成部分.[11(P115)《德國民法典》第九十四條明確規定:"土地的主要組成部分為
定著於土地的物,特別是建築物,及與土地尚未分離的出產物."因而,德國民法否認房屋的獨立
性,認為房屋是土地的組成部分,在土地所有權中包含對房屋的所有.德國雖然後來頒布了哎地上
權條例》以克服土地所有權對地上權的附合,但仍以地上權對房屋的附合來否認房屋的獨立性,即
房屋不能單獨成為所有權的客體,因此,在抵押時體現了房地一體性.
房產和地產同時抵押的理論依據是土地和房屋之間客觀上的不可分性.這種客觀上的不可分性是
房與地之間最基本的自然關系,即土地是房屋的載體,房屋若離開土地,則會損害其自身的經濟價
值.如果從財產的形式考察,那麼土地和房屋的關系就是土地使用權(地產)和房屋所有權(房產)
之間的關系,二者之間在抵押時的關系因房與地之間的客觀上的不可分性而表現為一種結合性.從房
[收稿日期]2003-06-10[修回日期]2003-07-08
〔作者簡介〕陳玉芳(1968一),女,福建閩侯人,講師,從事法學教學與研究.
萬方數據
鷺江職業大學學報2佣3年
地產經濟學的角度看,由於級差地租的作用,地價決定房價,房價中又包含地價,若將土地所有權或
者房屋進行單獨交易,則可能勢必造成房地產貶值的結果,從而影響到債權的受償,也會使權利的受
讓人無法行使其權利.
正因如此,在我國現行的不動產立法中,採取了建築物與土地權利不可分離的原則,將土地使用
權與房屋所有權視為不可分割的整體,即所謂"房隨地走"和"地隨房走"的原則,或者稱之為房
地一體化.土地使用權轉讓,地上的房屋所有權隨之轉讓;反之,地上房屋所有權轉讓,該房屋佔用
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也發生轉讓.我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三十三條規
定:"土地使用權抵押時,其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隨之抵押,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抵押時,
其使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隨之抵押."《城市房屋產權產籍管理暫行辦法》第三條規定:"城市房屋
的產權與該房屋佔用土地的使用權實行權利人一致原則,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不得分離."第8
條規定:"城市房產設定抵押等他項權利時,應當包括房屋所佔用的土地使用權."為貫徹房產與地
產的權利主體一致原則,《城市房地產管理辦法》第四十七條第一款也規定:"依法取得的房屋所有
權連同該房屋佔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可以設定抵押權."《擔保法》第三十六條規定:"以依法取
得的國有土地上的房屋抵押的,該房屋佔用范圍內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同時抵押.以出讓方式取得的國
有土地使用權抵押的,應當將抵押時該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同時抵押.鄉(鎮),村企業的土地使用權
不得單獨抵押.以鄉(鎮),村企業的廠房等建築物抵押的,其佔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同時抵
押.n [2](P113-215)從我國上述法律規定不難看出,我國採取了房產和地產同時抵押的方式,抵押物就是房
屋和該房屋佔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結合而成的一項房地產.不過,我國現行房地產立法與德國民法
在此問題上雖然都採取房地一體性的觀點,但二者並不完全相同.德國民法強調定著於土地的物特別
是建築物是土地的主要組成部分,從某種程度上說,土地權利是主物,而建築物是從物.但我國法律
是將土地與房屋視為一個整體對待的,就土地和建築物二者的關系來說,是建築物附隨土地還是土地
附隨於建築物,法律未作規定.[1](P621)
二,房產或地產單獨抵押
房產或地產的單獨抵押是單獨抵押房產或者地產,並且在實現抵押權時單獨拍賣房產或者單獨拍
賣地產的抵押方式.傳統大陸法系民法中所謂的單獨抵押是指房屋所有權或土地所有權的單獨抵押,
並非是指房屋所有權或地上權的單獨抵押.地上權是指支付地租,利用他人土地建築房屋和其他工作
物或林木的權利.傳統民法理論認為,地上權與土地所有權一樣是取得房屋所有權的前提,這種前提
被稱為是取得房屋所有權的權源.[3)(P16)其他權源還有土地租賃權和土地借用權等.由於單獨抵押是
指房屋所有權或土地所有權的單獨抵押,所以單獨抵押房屋所有權的效力不及於土地所有權,行使抵
押權時,只能將房屋單獨拍賣,而不能連同土地所有權並付拍賣,但這時買受人因缺乏權源而無法真
正取得房屋所有權.為彌補這一缺陷,保護買受人的利益,法律規定買受人同時取得法定地上權.例
如,《日本民法典》第三百八十八條規定:"土地及地上存在的建築物屬於同一所有人,而僅以土地
或建築物進行抵押,於拍賣時,視為抵押人設定地上權.但其地租,因當事人的請求,由法院予以確
定."同樣,單獨抵押土地的效力也不及於地上房屋,單獨拍賣土地時,房屋所有權人同時取得法定
地上權.
實行房產或地產的單獨抵押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承認房屋具有相對於土地的獨立性,能夠單
獨成為所有權的客體.在法國民法中,通常將不動產中的土地與建築物區分開來,各自作為不同的不
動產區別對待.《日本民法典》第八十六條規定:"土地及固定在土地上的物叫做不動產."而根據日
本《不動產登記法》第十四條,土地和建築物是分別登記的.可見土地與建築物是獨立的不動
產.}1](P116)二是土地實行私有制,否則無法通過法定地上權來維持土地與房屋在客觀上的不可分性.
在大陸法系各國,大多實行土地私有制,土地所有權可以用於抵押.[31(M1)單獨抵押的目的在於保護
萬方數據
第4期陳玉芳:房地產抵押的三種情形
抵押人的利益,使抵押人在抵押權人行使抵押權後仍能保留其對於房屋或土地的權利,達到物盡其用
的經濟目的.如果將法定地上權單獨抵押,那麼抵押權人行使抵押權時單獨拍賣地上權,而房屋所有
權卻因缺乏權源而不能繼續存在,但這時決不能再設定法定地上權.根據物權法一物一權的基本原
則,在同一塊土地上不能同時存在二個性質完全相同的地上權,所以地上權不能單獨抵押.我國的土
地使用權是一項新型的用益物權,從其法律性質來看,除所有權基礎不同外,與地上權基本相同,所
以除沒有房屋的土地外,土地使用權原則上不能單獨抵押,否則其上的房屋就失去取得所有權的權
源.從我國目前的房地產立法來看,允許單獨抵押的土地使用權,主要指無地上建築物的出讓土地使
用權及經發包人同意的依法承包的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荒地使用權,這在《擔保法》第三十
四條以及<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抵押登記的若干規定》中已有體現.同時,根據我國《憲法》第十
條的規定,我國的土地所有權禁止轉讓,出租和抵押.因此,我國不具備房屋所有權或土地所有權單
獨抵押存在的可能性.
三,房產與地產分別抵押
房產與地產的分別抵押是指將房產和地產看作各自獨立的財產分別抵押給不同的債權人,抵押物
要麼是房產,要麼是地產,其中一個抵押權人行使抵押權時可以將房產和地產並付拍賣,但他只能就
抵押物(房產或地產)的賣得的價金優先受償.分別抵押與單獨抵押的相同之處在於都承認房屋的
相對獨立性,可將房屋或土地各自抵押,不同之處在於單獨抵押的抵押權人只能單獨拍賣作為抵押物
的房產或地產,而分別抵押的抵押權人卻可以將房產或地產並付拍賣,即拍賣的范圍不限於抵押物.
房產和地產分別抵押的前提條件是具有承認房屋獨立性的立法環境.大陸法系民法中以法國,日本
為代表,承認房屋的獨立性,認為房屋可以獨立成為所有權的客體.在承認房屋獨立性的立法環境中,
如果運用民法學原理研究房屋和該房屋佔用范圍內土地使用權之間的關系,那麼就會得出一種主從關系
的結論,對主物處分其效力及於從物.土地使用權與房屋之間的主從位置應根據"哪一個是法律關系的
客體"來確認.若抵押房屋,則房屋是主物,該房屋佔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是從物;如果抵押土地使
用權,那麼土地使用權是主物,其地上房屋是從物.這實際上即傳統民法中關於"抵押權效力及於抵押
物的從物"的原理.這個原理也是分別抵押中房屋和該房屋佔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並付拍賣的理論依
據之一.並付拍賣的另一個原因是為了防止因單獨拍賣抵押物(房屋或土地使用權)而造成抵押物貶值
影響到債權的受償.但從物畢竟不是抵押物,所以抵押權人只能就抵押物的賣得價金優先受償.如果抵
押人將其所有的房屋和房屋佔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分別抵押給二個不同的債權人,那麼二個債權人同
時行使抵押權時可將房屋連同土地使用權並付拍賣,分別就房屋和土地使用權拍賣所得的價金優先受償
即可.例如房屋抵押權人只能就房屋拍賣所得價金優先受償,而對於土地使用權賣得的價金無優先受償
權,若房屋拍賣所得的價金不能清償全部債權,則只能待土地使用權抵押權人就土地使用權拍賣所得價
金優先受償後有餘額時才能就余額部分受償.如果房屋抵押權人先行行使抵押權而將房屋佔用范圍內的
土地使用權並付拍賣,他只能就房屋拍賣所得的價金優先受償,對於拍賣土地使用權所得的價金可以向
土地使用權抵押權人提前清償或向公證機關辦理提存.
綜上所述,房地產抵押存在三種方式:同時抵押,單獨抵押,分別抵押.但在我國的房地產抵押
的立法與實踐中,主要採取房產與地產同時抵押的方式.此與我國房地產立法長期以來倡導房地一體
化相關.這種房地一體化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房地產市場的統一管理,減少因房地分離而引起
的房地產交易中的各種糾紛,但也帶來一定的弊端.在現實生活中,存在房地不一體化的現象,即房
屋所有權與土地使用權不屬於同一主體.這種現象特別是在行政劃撥,租賃用地中相當普遍.若仍采
用房產地產同時抵押的方式,就違背了任何人都無權隨意處分他人的財產或權利的基本原則.而且,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人們對土地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進人一個全新的階段,從傳統的地表平
面(如在地表平面上種植林木,設置建築物等)擴展到地表上下的立體空間(如空中架設電纜,地
萬方數據
30 鷺江職業大學學報2003年
下建造地鐵等),提出了空間權的概念,即對地表之上的空中或者地表之下的地中一定范圍空間享有
的權利.這就使現代的土地使用權的權利結構處於一種相當復雜的狀態.如果形而上學地延續傳統的
房地一體化的做法,就不能充分地保護土地使用權人的權利.盡管從自然屬性來說,土地與建築物是
不可分割的,但從法律的角度來說是可以將它們分開的.frl(rbz3〕因此,在房產與地產能夠區分而且有
必要區分的情況下,應當把他們區分開來.體現在房地產抵押方面,筆者以為在採用房產和地產同時
抵押的前提下,引人房產和地產分別抵押的方式.同時,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前面我們提到,房產與
地產分別抵押的前提條件是具有承認房屋獨立性的立法環境.而在我國,法律一貫承認房屋可以獨立
於土地而成為所有權的客體,房產與地產各自具有獨立的交換價值.我國建設部於1992年3月23日
發布房建(92) 162號通知,其中第二條規定:"在房地產經營活動中要實行房地分別計價,綜合評
估.各方要遵循房地產價格形成的客觀規律,分別對房屋和土地進行價格估算,綜合分析,科學確定
房地產價格."從我國實際情況來看,土地和房屋在絕大多數地區實行房地分管制度,土地使用權變
動由土地管理部門負責登記,而房屋產權的變動則由房屋管理部門負責登記.《擔保法》第四十一條
規定:"當事人以本法第四十二條規定的財產抵押的,應當辦理抵押物登記,抵押合同自登記之日起
生效."第四十二條規定"辦理抵押物登記的部門如下:(一)以無地上定著物的土地使用權抵押的,
為核發土地使用權證書的土地管理部門;(二)以城市房地產或者鄉(鎮),村企業的廠房等建築物
抵押的,為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規定的部門;……."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證明房屋的獨立性.可
見,房產與地產的分別抵押在我國是可行的.這種方式既能反映房屋的獨立性,又貫徹房產和地產權
利主體一致的原則,充分利用房屋與土地使用權的經濟價值,有效利用資源,增加公共財富.實際
上,筆者以為《擔保法》第55條的規定是這種抵押方式在立法上的體現.該條規定:"城市房地產
抵押合同簽訂後,土地上新增的房屋不屬於抵押物.需要拍賣該抵押的房地產時,可以依法將該土地
上新增的房屋與抵押物一同拍賣,但對拍賣新增房屋所得,抵押權人無權優先受償."在《擔保法》
頒布之初,理論界對55條規定的理解存在一定的爭議,認為55條有關城市房地產抵押合同簽訂後土
地上新增的房屋不屬於抵押物的規定與我國長期倡導的房地一體化精神相矛盾.但若從房產與地產分
別抵押的角度去理解,問題就迎刃而解.既然房產與地產一同抵押,卻又認定設定抵押權的房地產上
新增的房屋不屬於抵押物,這實際上就認可新增房屋具有獨立性.在認可房屋獨立性的前提下,根據
房產地產分別抵押的抵押權人可以將房產地產並附拍賣的原理,可以將新增的房屋並附拍賣.該新增
的房屋從理論上講屬於抵押物的從物,因抵押權效力之所及,故可以連同抵押物一同拍賣,但抵押權
人無權就拍賣新增房屋所得優先受償.

閱讀全文

與城市土地使用權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科學院無形資產管理辦法 瀏覽:67
注冊資本金認繳期限 瀏覽:828
申請商標到哪個部門 瀏覽:762
購買無形資產的相關稅費可以抵扣嗎 瀏覽:982
商標注冊被騙怎麼辦 瀏覽:160
朗太書體版權 瀏覽:268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