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辛集物發權榮傑

辛集物發權榮傑

發布時間:2021-11-06 21:26:00

㈠ 生物調查報告

--生物能源發展調查之一

國際市場油價的日高一日,日前超出每桶70美元,給我國高速發展的社會經濟帶來越來越大的壓力。近一個多世紀來,石油是應用最為廣泛的化石能源,有「現代社會血液」之稱。它不僅僅是能源之母,還是紡織、電子、化工、材料等現代工業產品的基礎原材料。油價高漲、資源短缺、環保壓力和高速增長的需要,形成無法調和的矛盾,直接制約我國加速建設「全面小康」和國家安全。記者調查采訪了解到,我國有能力替代石油的生物能源和生物材料產業研究有數十年歷史,在生物質能加工轉化及相關環保技術方面有了一定的積累。專家認為,我國有條件進行生物能源和生物材料規模工業化和產業化,可以在2020年形成產值規模達萬億元,在「石油枯竭拐點」形成部分替代能力。

石油消費仍是我國國民消費水平標志,巨量進口危及社會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

進入本世紀,石油價格上漲已讓很多平常百姓感到壓力。以車用93號汽油為例,目前價格已經從2000年前的1.8元左右上漲到現在的4.4元左右。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原副校長倪維斗教授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據美國能源部和世界能源理事會預測,全球石化類能源的可開采年限分別為石油39年、天然氣60年、煤211年,而其分布主要在美國、加拿大、俄羅斯和中東地區。中國是石油資源相對貧乏的國家,專家測算石油穩定供給不會超過20年,很可能我們實現「全面小康」的2020年就是石油供給喪失平衡的「拐點年」。

根據國家海關總署提供的資料,我國由1993年變為石油凈進口國。過去的10年中,我國石油需求量幾乎翻了一倍。2004年進口原油1.2億噸,比上年增長34.8%,占國家石油總供給量40%以上。今年石油進口依存度將上升到57%。到2010年,我國石油消費總量將達4億噸。而國內生產能力僅為1.6億噸到1.7億噸。

另外,我國以石油為原料的能源、材料,如乙烯、醇類,需求量激升。2004年實際消費量1600多萬噸,進口量佔40%以上。專家預測,到2010年,此類產品的需要量將上升到3000萬噸左右。這些是化工、電子、汽車、紡織、塑料、能源產品等的基礎原料。而且,目前這類石油加工品的成套設備均為國外大公司壟斷。

據有關部門的粗略統計,2004年一年的國際原油價格上漲,使我國增加支付金額60億到80億美元,相當的2000萬待業職工一年的低保費用。2005年8月25日,紐約油價再創新高,突破67美元。同時,美國高盛公司預測油價還將繼續上升,最終可能達到每桶105美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日前再次預測,由於中國石油進口持續大幅度增加,國際原油價格將穩定攀升100美元以上。更有專家分析,發達國家將把石油價格不斷推升,作為壓制中國、印度等後發展國家的重要手段。

石油是基礎能源原材料,由於資源制約因而無法調控價格,對國內市場已經造成很大壓力。以安徽為例,3月下旬,安慶市因成品油價格上調引發了計程車行業的罷運、上訪,全市癱瘓。此前,南京等全國大中城市多次發生類似事件發生多起。8月1日,合肥再度發生因油價直接導致的計程車行業罷運事件。即使不考慮國際政治變幻對我國能源安全的影響,要保證社會經濟健康穩定發展,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發展石油替代產業,也成了當務之急。

建設「小康社會」汽車工業發展仍是主流

汽車,被認為是現代小康社會的標志。2000年,我國政府提出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當年,我國汽車銷售市場出現井噴,同時出現由集團購買為主變個人購車為主的重大轉折。安徽奇瑞集團介紹,汽車業界把2000年確定為「中國汽車元年」,認為這是中國汽車進入高速發展時期的起始點。

現在的成品油價格高位運行,對汽車工業發展與產品普及有一定影響,但從發達國家的經驗和我國發展趨勢看,汽車保有量迅速增加之勢不可逆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日前再次預測,中國到2030年汽車保有量將達3.9億輛,約為現在的20倍。

合肥工業大學是中國汽車人才的搖籃之一。記者采訪中,專家、教授們一致表示:「發達汽車工業」是一個國家步入工業化、現代化的必然支柱。中國科技大學商學院有關「國家經濟發展時期」研究的課題組得出結論,任何發達國家的工業化過程均離不開汽車工業,特別是轎車工業的貢獻。過去的100年間,沒有任何一項發明比得上汽車對人類進步的推動。轎車的普及以民族意識的改變、國民素質的飛躍式提高,有不可比擬的作用。汽車是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集大成者,對技術進步的推動是全方位的。汽車還是高度產業關聯的工業,按公認的數據,以家用轎車為主的汽車工業對輔助產業、相關產業的拉動效應可達1:7:11;調查研究顯示:目前世界上國民生產總值超過1萬億美元的國家有7個,其中包括中國。其餘6個均擁有「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汽車工業」,每千人擁有汽車數200-600輛。唯有中國在民族汽車工業方面相對落後,因而同列GDP總值大國,人均則只有6強的二十一分之一。

據國家科技部調研室的一項調查,進入2000年以後,我國汽車市場進入高速增長時期,近兩年增幅超過30%。2003年與上年同比,汽車產量增長35.20%,銷售量增長34.21%。特別轎車,產量由上年的109.28增長到206.89,增幅達84.7%。

我國生物能源產業市場前景廣闊

專家分析,石油已不是可持續發展的理想汽車燃料,過度依賴存在四大問題,包括:國內資源短缺和國際石油爭奪劇烈的雙重風險;汽柴油的性能已不能滿足汽車高水平和高清潔的可持續發展要求;油價居高不下,用戶負擔增加;依靠進口,要花大量外匯,影響國內就業。巨大的國際采購會使我國原油陷入類似現在鐵礦砂市場的「價格合圍」。適應汽車消費需求,建設車用燃料替代體系成為必然趨勢。

據了解,目前中國汽車保有量超過2000萬輛,2010年將達到5000萬輛至6000萬輛。屆時,國內汽車年生產量將達1000萬輛以上,汽車用成品油市場就將有數千億元。另一方面,環境保護逼迫中國採取石油替代技術。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較早對公共交通車輛實行天然氣替代石油等措施,主要是出於環境因素。目前,天然氣、煤炭、生物質能等技術路線替代石油,其燃燒排放都小於石油類40%左右。按我國城市進程,2020年前還將有4億人口「進城」,汽車保有量將急劇增加,不採用潔凈的替代能源將無法維持人類適宜的城市居住環境。有人這樣計算:大城市裡按每車每天用15KG汽、柴油計,100萬台車即用1.5萬噸汽、柴油,它將耗盡18338萬立方米空氣中的氧氣,使之變成只含二氧化碳和和氮氣等的無氧氣體。又因二氧化碳比空氣重得多,所以,它們大都分布在地面附近,可在100平方公里范圍內堆積1.83米厚,比正常的中國人還高出一巴掌。如果沒有大自然賜予的空氣流動,這將是一種多麼可怕的情景呀!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生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學校長歐陽平凱說,美國國家委員會預測,到2020年,將有50%有機化學品和材料來自生物質原料。我國最先起步的是生物質轉化替代石油,即乙醇汽油。生物柴油是利用植物油脂、動物油脂等提煉的車用燃料,可直接替代柴油,低排放,無需改造發動機,而且對車輛發動機還有保護作用。世界各國對此非常重視,發展迅速,美國、加拿大、巴西、日本、印度等都有龐大的發展計劃。歐盟國家用菜油加工生物柴油,2001年加工量已達100萬噸。本世紀我國政府也很重視這項工作,近年來相繼建成了許多年產量超萬噸的生物柴油廠,預計到2010年,我國生物柴油需求量將達2000萬噸。

車用能源的市場穩定、數量巨大。石油價格居高不下的情況下,石油延伸替代市場也非常可觀。安徽豐原集團在宿州建設的世界第一個生物質原料乙烯生產廠,2004年底投產,年產2萬噸,效益可觀。2005年7月底,記者當企業采訪,負責人吳玉熙介紹,「當原油價格在每桶35美元左右,企業即可有利潤;到40美元每桶,噸產品利潤可達5000元,原油超過50美元一桶,噸產品利潤可達8000元,利潤率高達35%以上。

接受采訪的專家、企業家強調,石油替代產業還有煤化工替代線路。但用一種緊缺能源替代另一種緊缺能源,只能是權宜之計。生物能源與生物材料產業鏈長,涉及基礎研究、工藝創造、成套設備、運輸分銷、終端產品設計生產,等等。我國正由出口拉動轉向內需接動,能源原材料「內需」強勁,必然呼喚出龐大的的石油替代產業。

替代能源:替代石油將使我國資源狀況化短為長

--生物能源發展調查之二

按目前國內外研究水平,燃料電池汽車、電動汽車、氫動力汽車等仍有很多技術上不確定性,何時投入運營是未知數。混合動力汽車造價高,而且仍以成品油消耗為主。另一方面,石油的應用不僅僅是作為交通運輸的動力,其衍生的乙烯等化工產品還是比鋼鐵應用更廣泛的基礎材料。因此,發展生物能源是必然之路,眼前解決車用燃油問題,中、長期解決後石油時代的能源、原材料問題。

目前,國際上生物能源技術相對成熟,替代石油的路線是:穀物、秸桿、其它植物等-發酵-乙醇-車用油、乙烯、無毒溶劑及上百種化工、原材料產品等;另一種是利用劣質食用油、麻瘋樹籽等直接加工生產高品質車用柴油。無論何種生物質轉化,都是我國資源的「長腿」。發展生物能源是農業大國和「缺油多煤」資源現狀化短為長的最佳契機。

發展石油替代行業有利於解決「三農」問題

農村、農民和農業的「三農」問題、環境與資源問題,是13億人口大國均衡發展、建立和諧社會的關鍵,建立龐大的「石油替代」能源體系,不僅為我國農業產業化、農村地區城市化提供良好的機遇,是我國相當長時間發展重要驅動力,也是解決這些突出問題的最佳切合點。我國最著名的農業科學家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石元春日前公開提出:讓我國農民「種出綠色大慶」。

據科技部有關單位的調研,我國南方的甘蔗、木薯,中、東部地區的小麥、水稻,北部的土豆、玉米,西部地區的油桐。麻瘋樹,乾旱地區的山芋,等等,都是加工轉化燃料酒精、生物柴油的良好原材料。其中麻瘋樹籽含油率達50%,是製造生物柴油的良好材料。我國西南地區現有10萬畝,到2010年種植面積可達1000萬畝。國家科技部生物技術中心主任王宏廣接受采訪時告訴記者:目前我國富餘的農副產品加工轉化,確可「再造大慶」,即相當於5000萬噸原油。如果把每年農民白白焚燒的秸桿收集處理後加工乙醇,替代車用油,總量可達6000萬到1億噸。已經開始用生物質能加工品全線替代石油產品的安徽豐原集團董事長李榮傑測算:只要石油不低於35美元每桶,用生物質能加工成燃料酒精、生物柴油、乙烯、聚酯等,都有利可圖。

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學教授王靜康等專家指出:「國際上許多國家和組織的預測表明,本世紀中葉可再生能源在一次性能源消耗中將超過50%。」科技難度更大的生物制氫等一旦投入應用,生物能源前景更為廣闊。可喜的是,我國生物質能富集區往往是老少邊窮地區和純農業區,經濟建設相對落後,發展生物能源不僅經有經濟意義,對解決農業產業化、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農村地區工業化和建設和諧社會,都有很大意義。中國著名農業專家石元春教授等專家強調:發展生物能源要做到「一石四鳥」:其一,生物質能的全面利用,可解決農民增收問題;其二,中小型加工企業的發展,可以加速農業產業化和農村城鎮化;其三,生物質能與土地資源富集的中部、西部貧困農村的地區會形成中國生物能源企業集群,從而促進和諧社會進程;其四,結合中國能源戰略調整,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工業可以考慮生產適應中國能源體系的生物能源汽車產品,在汽車普及化過程中迎頭趕上,提升競爭力。

發展生物能源和原材料可以做到「四不」

能源、原材料是國家、社會的支撐體系,戰略調整是否會觸及社會基礎和多方利益,從而引發較大的社會震盪?國家科技部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進行了大量了調查研究,中心主任王宏廣總結為「四不」:「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不與傳統行業爭利,不與發達國家爭資源」。

「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不與傳統行業爭利」,這是我國發展生物質能利用的新特點,科技部、發展改革委、清華大學、北京農業大學的研究人員均強調這一點。生物技術開發中心主任王宏廣、北京農業大學教授李十中、大連理工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修志龍等表示:我國科學用糧潛力很大,每年陳化糧、飼料用糧約1億噸左右,加工轉化可獲得相當5000萬噸的原油,同時還有30%繼續成為飼料。現狀是每年8000萬噸糧食直接用作飲料,浪費3000萬噸以上的澱粉。利用小麥陳化糧生產燃料酒精的河南天冠燃料乙醇有限公司提供的數據:僅小麥麩皮中提取的物質,價值就和小麥差不多。而目前發展生物能源、生物材料,原料是分布更為廣泛、利用價值更高的植物。如我國科學家研究的甜玉米,每公頃產量可達70噸,可生產6噸以上燃料酒精。南方的木薯、甘蔗,生長廣泛的菊芋、土豆、山芋,等等。這些不宜食用的植物,是轉化為生物能源、材料的最佳原料。另外,我國現在每年僅廢棄的作物秸桿、林業棄置物達10億噸,相當於1億多噸的燃料汽油。

就發展生物能源、材料的土地資源而言,我國有約40億畝的低質地、荒坡、灘塗等,可以用來種植適宜物種;淮河以南還有3億計冬季閑田,用來種油菜生產生物柴油,相當於「再造大慶」。專家介紹,我國加工替代石油產品的農作物、薯類植物研究時間長,來源非常豐富,潛力巨大。早在「七五」、「八五」時期,部委、高校就組織科學家研究、攻關,尋找到很多取之不盡、用之不絕的植物種質。如有穩定的市場,推廣種植條件相當成熟。大連理工大學有教授在山東灘塗種植菊芋(洋生薑)數十萬畝,長勢很好。這種植物我國南北方農民都有小規模種植。在貧瘠的土地上,鹽鹼地、灘塗都可以長得很好,固沙能力還很強。一次種下,自然生長。每年挖取其塊莖即可,第二年還會自己生發。畝產量可達萬斤。糖的含量超過甘蔗30%,甜度是蔗糖的一倍。結合「山川改造」工程,我國可以大量種植生物質能富集的植物。我國西南地區的麻瘋樹等木質油料發展迅速,籽含油率達50%,現有10萬畝,2010年可達1000萬畝。

專家分析,生物質能利用,特別是替代石油的能源、材料產業,前端是農業,中間是發酵等生物轉化,後端依然是現有的大化工。因此,我國大規模發展生物質能產業,並不會對傳統化工工業產生沖擊。同時,我國能源、原材料需求增長過快、消費量較大,傳統石油加工業根本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產品供應保障能力薄弱,現在廣東等地不斷發生「油荒」已是前兆。因此,傳統石化領域對生物能源、原材料普遍看好,中石油公司等國家壟斷性石化公司也在力推生物質能利用。

清華大學劉德華教授等強調:生物質能利用,特別是替代石油,是我國建設和諧社會、解決「農業、能源、環境」難題的最佳切合點。我國的老少邊窮地區生物質能與土地資源富集,通過發展生物產業,可以讓這些地區形成新興產業,讓農村地區形成工業化支點。劉教授專門到青海省調查,青海是德國面積的兩倍,非常適合種植油菜。現在德國生物柴油年產量140萬噸,如果青海能夠發展到德國水平,其產業鏈收益非常可觀。我國新疆棉產區面積廣大,在棉籽中引入一個產油基因,即可讓棉籽產生很高的副效益。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超過50%,而且年需求量還要擴大;化石產品對環境的污染日益嚴重,相比之下,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的污染排放要比化石燃料低50%以上。用生物材料,如聚乳酸等,可製成可降解塑料、綠色塗料和紡織品等。

替代能源:借鑒國外石油代替及生物能源發展經驗

--生物能源發展調查之三

1907年,汽車發明人福特製造出第一台燃燒純乙醇的發動機;20世紀30年代,不少國家用醇類燃燒替代石油作為車用能源;中國抗日戰爭時期,我方不少汽車就是用乙醇作為燃料。但真正形成替代石油的產業,國外發展歷史已約20多年。

根據發展改革委的調查,以美國、巴西為主的燃料乙醇替代石油產業形成,可分為四個階段:其一,20世紀70年代,國際上第一次石油危機使發達國家和貧油國家重視石油替代,為解決對石油的高度依賴問題。美國、巴西等大規模發展乙醇替代車用油。甲醇等天然氣、煤炭化工產品引用汽車能源體系;第二階段是20世紀80年代,主要解決農產品過剩影響農業發展,和由此引發的農民收入問題;第三階段是20世紀90年代,汽車工業發展迅速,汽車保有量大增,引進醇類重點解決車用油的增氧劑,利用乙醇等提高發動機性能,減少汽車排放對大氣的污染;第四階段是進入21世紀,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一並重視石油替代,從各個側面解決上述所有問題。對我國而言,則是解決可持續發展的最根本途徑。

生物質能轉化中的「太陽能-生物質-乙醇燃料-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由於充分體現了「綠色」和「循環」,備受科學界、環保人士的追捧。現在,加拿大、法國、瑞典、德國、墨西哥、日本、印度、韓國和泰國等,均有發展石油替代產業的計劃,並有不同規模的實施。其中巴西規模最大,目前汽車全部用乙醇汽油,用燃料酒精(乙醇)替代石油份額達43%。美國乙醇汽油占市場份額的12%。加利福利亞州從1993年開始實施「靈活燃油車輛計劃」,制定了E85燃油規格:85%的乙醇外加15%汽油。

與我國發展石油替代產業最有可比性的是巴西。巴西851萬平方公裡面積,1.65億人口,農業是其重要支柱,其中甘蔗種植和蔗糖出口均為世界第一。巴西同樣是貧油國家,1930年開始,即有5%到15%的乙醇加入汽油中使用。後石油價格下降至1美元1桶,巴西又有非常便捷的海上運輸,石油替代產品的生產長時間中止。

巴西汽車工業發展較早,國內上世紀60年代汽車即有較快的普及。1973年,石油危機爆發,當年巴西政府多支付40億美元用於購買石油,沉重打擊了巴西經濟,致使政府下決心發展石油替代產業。1975年,巴西政府啟動」生物能源計劃」和」全國實施發展燃料乙醇生產計劃」,兩大計劃的核心是用甘蔗作原料,用發酵法,生產燃料乙醇,再和汽油混配,作為車用動力。巴西政府在數年內投入數十億美元,扶持該上述兩大計劃的實施,到20世紀90年代,燃料乙醇產量達1000萬噸,居世界第一位。在車用油品中,燃料酒精添加量從35%-5%,還有部分純以乙醇為燃料的汽車。現巴西汽車擁有量達每千人80多輛,遠遠高出我國的每千人16輛,但車用能源的壓力並沒有我國突出。

巴西發展石油替代產業,與本國支柱產業蔗糖生產相結合,逐步形成甘蔗生產-燃料酒精-乙醇汽車,一個全新的生產鏈。全國汽車保有量1290萬輛,純乙醇汽車達370萬輛。這些乙醇加工廠在糖價高時生產食用糖出口,在糖價低時生產燃料酒精供本國使用。現在不僅國際石油價格對巴西社會經濟影響大大減弱,農民的甘蔗種植與蔗糖生產也相對穩定。

據統計,在巴西實施石油替代產業的兩大計劃33年中,政府共投入117億元,建成10大燃料乙醇生產基地,為國內提供了150萬個就業崗位,節省石油進口外匯220億美元。乙醇汽油相關產業總產值即達到國民生產總值的8%,超過包括電信業在內的信息技術產業。

根據最新材料,德國大眾、寶馬兩大品牌都在抓緊研發生物能源汽車,預計2008年前推出主流車型供應市場。美國福特汽車公司較早開發出「多用途汽車」,利用電子技術使汽車發動機可以適應多種能源。我國福建現有一座萬噸級生物柴油工廠,其產品主要出口歐洲。

縱觀國際上的發達國家如美國、德國、日本,到次發達的南非、巴西、韓國,到發展中印度和泰國等,均在發展石油替代產業的政策制度、技術完善、裝置建設和車輛製造等方面提供了良好的借鑒,為我國走中國特色石油替代之路鋪平了道路。特別是巴西經驗,更具實際意義。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石元春等權威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我國是農業大國,人口是巴西的上十倍,資源與市場條件更適合建設石油替代產業鏈,讓我國農民種了「綠色大慶」形成中國特色的能源體系,在當前顯得更為緊迫。

替代能源:我國生物質能替代石油起步穩收效顯著

--生物能源發展調查之四

在我國,資源條件和技術條件有可能大規模替代石油產品的主要是生物質能和煤炭。自2000年4月國務院領導批准開展變性燃料乙醇研究與實施,2002年在試點城市推廣,到2005年4月1日安徽作為第五個省份開始全省封閉運營銷售乙醇汽油,短短的五年,已創立了成功的生產、運營模式,並使消費群體初步接受,為我國石油替代產業書寫了良好開篇。煤炭轉化替代方面研究力度更大,投入更多,也有豐厚的積累和局部運營經驗。

據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張正敏介紹,生物能源主要指利用澱粉質生物,如糧食、薯類、作物秸桿等,加工成乙醇(燃料酒精)、生物柴油、生物制氫等,直接作為動力來源;其次是通過生物技術將糧食轉化為生物材料,利用玉米等生產石化乙烯、聚乙烯及乙烯轉化的系列化工產品。

我國利用生物質能起步較早。抗日戰爭期間,河南酒精廠生產燃料酒精供給抗戰軍隊車輛。上世紀80年代末,世界第二次石油價格上漲階段,我國就把生物乙烯列入重點發展項目,並在安徽宿州投資8億元建廠,後因技術與成本等原因,此廠未能全面生產。目前,我國已在東北三省、河南、安徽等5省全面銷售乙醇汽油,涉及人口近3億。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安排,近期還將在山東、河北、湖北等部分省或城市封閉運營。現供給燃料乙醇的企業有吉林燃料乙醇有限公司、河南天冠燃料乙醇有限公司、黑龍江華潤金玉實業有限公司、安徽豐原集團等4家不同類型的企業。

根據國際上的經驗,我國採用乙醇佔10%的配比,替代石油中污染地下水並可能致癌的MTBE,性能更為優越,而且不需要對現有車輛進行改造。綜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各試點地區的情況,生物質能轉化替代石油有較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首先,試點情況表明車用乙醇汽車在我國完全適應。不僅河南、安徽城鄉,寒冷地區的哈爾濱、肇東兩個城市冬季使用測試表明,燃料乙醇能夠適應,為進一步推廣奠定基礎。第二,解決了使用中的技術問題。使用中的油、水分離,個別車輛動力不足、油路阻塞等,都有較好的解決辦法。第三,環境保護效益明顯,污染物排放降低25%-30%。第四,生產企業探索出大規模生產模式,普遍提高綜合效益。現在生產企業均使用國家戰略儲備中的陳化糧,以玉米、小麥為主。燃料乙醇生產僅使用其中的澱粉,其它可生產蛋白飼料、油料等。安徽豐原、河南天冠等均能做到「吃干榨盡」。第五,建立了一批行之有效的法規。如《車用乙醇汽油使用試點方案》和《車用乙醇汽油試點工作實施細則》等。為我國進一步開展石油替代提供了積累。第六,我國政府和石油銷售行業推廣石油替代產品積累了初步經驗。

根據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提供的材料,巴西1980年用甘蔗生產燃料乙醇,噸價高達849美元,到1998年,成本下降以300元美元以下。而我國現行的燃料乙醇生產價格成本約為3500元噸,技術水平較高的豐原集團可降到3000元以下,單位綜合成本為2993元。

石元春院士提出,如果採用高新技術改良物種,成本會進一步降低。如種植甛高梁生產燃料乙醇,噸產品綜合成本可下降到2800元以下,使用麻瘋樹等木質油料基生產生物柴油,噸成本應在3000元以下。清華大學教授、原清華大學生物研究中心主任曹竹安教授告訴記者:「我國加工替代石油產品的農作物、薯類植物來源非常豐富,潛力巨大。早在『七五』、『八五』時期,部委、高校就組織科學家研究、攻關,尋找到很多取之不盡、用之不絕的植物種質。如有穩定的市場,推廣種植條件相當成熟。」曹教授列舉菊芋(洋生薑)為例說明:我國南北方農民都有小規模種植。這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在貧脊的土地上,鹽鹼地、灘塗都可以長得很好。一次種下,自然生長。每年挖取其塊莖即可,第二年還會自己生發。畝產量可達萬斤。糖的含量超過甘蔗30%,甜度是蔗糖的一倍。「這在10年前就有研究結論,只是沒有找准大的市場,研究成果無法推廣」。

據了解,試點企業中吉林燃料乙醇有限公司採用國際最為先進的奧地利高布希(VOGELBUSCH)工藝技術,河南天冠採用傳統技術改造,安徽豐原採取自主研發的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技術系統。這些成功的探索為我國大規模發展燃料乙醇提供的技術與裝置條件。加上試點銷售的成功,現在從南到北,各地利用木薯、玉米、甘蔗等不同生物質加工替代石油投資熱情高漲,具體研發工作大大加強。

替代能源:用自主技術形成生物能源產業條件成熟

--生物能源發展調查之五

從領導到居民,從專家到經濟界人士,一致認為,我國作為13億人口的大國,對關系社會經濟發展命脈的能源體系,必須建立在「以我為主」的基礎之上。

在生物質轉化替代石油方面,我國企業掌握關鍵技術並達到國際一流水平;但在秸桿發酵利用(水解木質纖維素)等關鍵技術方面,已具有國際領先水平。利用我國企業自主技術形成石油替代產業,是最為現實的選擇。

我國已基本掌握生物質能利用關鍵技術,居部世界領先地位

生物質能利用先是通過發酵、分離、提取和化工加工後形成商品。在整個加工轉化過程中,發酵、分離與環保是三大關鍵部位。與其它領域不同,在生物質能利用領域里,我國已經基本掌

㈡ 西安哪有專業賣榮傑制氧機,聽說這個牌子的機子壓力挺大的

去這幾家店看看,專業銷售制氧機,有榮傑制氧機,出口壓力的確很大。店面地址:西五路革命公園對面向西100米(凱爾家護),翠華路十字向南50米(凱爾家護),大慶路家世界向東200米路南(凱爾家護)。
榮傑制氧機
源自台灣安愛集團—中山榮傑醫療器材工業有限公司,全球同步產品、全球知名品牌的OEM廠商,擁有數十年的制氧機外貿出口生產業務,國際標準的認證,國外的品質保證,獨特的壓力感測系統、氧濃度感測系統,實現其自動偵測海拔高度和檢測氧濃度,更大程度上實現了其壓力和濃度的雙重保證,擁有優越的性能、超長的壽命和保修時間。

㈢ 請取名大師幫忙賜男名(要100分的名字)

您用「白浩然」測得「姓名評分」的結果如下:

繁體 拼音 筆劃 五行 吉凶
白 白 5 金 吉
浩 浩 hao 11 水 吉
然 然 ran 12 金 吉

天格-> 11(木)
人格-> 21(木)
地格-> 23(火)
外格-> 13(火)

總格-> 33(火)

天格11的解析
(旱苗逢雨)萬物更新,調順發達,恢弘澤世,繁榮富貴。
含義:旱天降雨之象。陰陽復新,享天賦之幸福。萬事順利發展,穩健著實。有得富貴繁榮,再興家業的暗示。為能挽回家運平靜和順的最大吉數。(吉 )
天格數是先祖留傳下來的,其數理對人影響不大。

人格21的解析
(明月中天)光風霽月,萬物確立,官運亨通,大搏名利。
含義:光風霽月之象,萬物形成自立之勢。獨立權威,能為首領之運。為人尊仰,享受富貴榮華。路徑屬邁進發展,中途難免相當苦心步步而進,宛如登梯。立業興家,大博名利,壽祿豐厚,乃貴重的吉數。女性得此數者,易招災害,故不宜之。(吉 )
人格數又稱主運,是整個姓名的中心點,影響人的一生命運。

地格23的解析
(壯麗) 旭日東升,壯麗壯觀,權威旺盛,功名榮達。
含義:偉大昌隆之運,威勢沖天之象,赫赫首領之數。微賤出身,砥志奮斗,克服萬難,成就大志大業,功名榮達,終至首領。有如凱旋之將,猛虎添翼之勢。權力旺盛,勝事恐過度而為憾,然而感情銳利,壯麗可愛,實屬貴重的運數。此數不適宜女性,其理由同於二十一數,凡主運有此數者,難免轉成香閨零落。(吉 )
地格數又稱前運,影響人中年以前的活動力。

外格13的解析
(春日牡丹)才藝多能,智謀奇略,忍柔當事,鳴奏大功。
含義:天地溢現瑞氣,享天賜之福,處處充滿吉兆。富學藝才能,有智謀奇略。忍柔當事,任何難事皆巧於措置而奏大功,為得享福貴榮華的好誘導。得貴人相助,受惠豐厚,易得信用,建功立業,富貴雙全,一生享福。(吉 )
外格數影響命運之靈活力。

總格33的解析
(旭日升天)旭日升天,鸞鳳相會,名聞天下,隆昌至極。
含義:鸞鳳相會,昭日升天之象,形成確定之意。多功威智謀,剛毅果斷有如旭日東升,旺盛隆昌至極,屬名聞天下的吉祥運。若過剛恐招事非而誤事。因其過於貴重,常人恐不堪受。但又是物極必反,尊榮的反面為黑暗,故勿輕用之。女性斷不可用,用則孤寡。(吉 )
總格又稱後運,影響人中年至晚年的命運。

對三才數理的影響
成功順調,無障礙而向上發展,基礎境遇也得安泰,終生享受幸福繁榮長壽的吉配。(吉 )

對基礎運的影響
吉祥安泰,但天格為9或10時,則天格地格相剋而為凶兆。(吉)

對成功運的影響
同為木,相輔相成,成功順利,能平安實現自己的目的。(吉)

對人際關系的影響
貴人相助,人緣頗佳;愛好社交,受人尊重;好財利,勤儉持家;仁慈可喜,善於社交。三才不良者不遇。(吉 )

人格21有以下數理暗示
敗財運、女有孤獨運

地格23有以下數理暗示
首領運、女有孤獨運

外格13有以下數理暗示
首領運、吉祥運、藝能運

總格33有以下數理暗示
富貴運、藝能運

總評及建議:
你的名字起得非常棒,成功與驚喜會伴隨你的一生。但千萬注意不要失去上進心。。
姓名評分:99.5
~~~~~~~~~~~~~~~~~~~~~~~~~~~~~~~~~~~~~~~~~~~~~~~
以上僅為評分測試,僅供參考,請勿過於當真。謝謝
參考資料:新浪測試-阿啟鑒運館

㈣ 什麼牌子的制氧機好,制氧機排名前五推薦

由於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自己的健康發展,但是如今我們生活的空氣卻越來越污濁,於是制氧機便出現了,制氧機就是利用科技手段製造出我們需要的氧氣,制氧機在如今已經不是什麼稀奇的東西了,在很多人的家中都裝有制氧機。對於很多想買制氧機的人來說,哪一款制氧機比較好是一個比較頭疼的問題,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排名前五的制氧機。

制氧機排名與介紹:

第一名:新松制氧機

由著名研究機構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所、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等共同投資組建的沈陽新松醫療科技股份公司生產,中國第一台醫用氧氣機生產者,長期專注於氧療和呼吸治療設備研究、開發和製造,全國首家獲得醫療器械准字型大小注冊證,率先研發成功全球首創的氧氣濃度和流速實時檢測和數顯裝置,取得多項專利技術和軟體著作權;其中六項全球首創功能,四項國內首創功能。憑借其專業技術,穩定品質,卓越性能,成功進入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醫療設備市場,榮登榜首。

第二名:英維康制氧機

英維康制氧機雖為國內蘇州生產組裝,但其憑借「英維康」這個美國品牌優勢,深諳國人消費心理,悄然打開國之大門,位居榜二。國內市場該品牌均為5L或以上機型,其噪音在同品類產品中雖不算低,但其憑借「靜音型」的賣點和洋品牌的說辭,眾多國人被其吸引。

第三名:凱亞制氧機

由國內最權威壓縮機供應商量身打造,國內體積最小的三升制氧機,重量僅重9kg,攜帶方便,在同類產品中占絕對領先地位。低耗能,每小時180W以下,每小時電耗低於1角錢,是最為經濟的氧療選擇,其性能也絕不輸與同品類大機型;以體積和低能耗為其最大優勢登居榜三,預期將超越英維康制氧機。

第四名:魚躍制氧機

江蘇魚躍醫療上市後,魚躍醫療股份深受關注,其旗下產品眾多,包括家用血壓計、輪椅、拐杖、霧化器、吸痰器等,其知名度也因此大幅度提升,憑借其上市公司品牌優勢和高知名度進入第四。

第五名:榮傑制氧機

源自台灣安愛集團—中山榮傑醫療器材工業有限公司,全球同步產品、全球知名品牌的OEM廠商,擁有數十年的制氧機外貿出口生產業務,國際標準的認證,國外的品質保證,獨特的壓力感測系統、氧濃度感測系統,實現其自動偵測海拔高度和檢測氧濃度,更大程度上實現了其壓力和濃度的雙重保證,以其優越的性能、超長的壽命和保修時間迅速進入前五,但其不菲的價格,會影響自身在前五的排名。

小編詳細的為大家介紹了排名前五的制氧機,分別是新松制氧機、英維康制氧機、凱亞制氧機、魚躍制氧機以及榮傑制氧機,這五個制氧機都有著各自的優勢,但是這五款制氧機在品質上都是非常不錯的。制氧機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在短時間內能夠製造氧氣,保證人的性命,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了解到制氧機的重要性,這樣在緊急的時候就能幫助我們。

㈤ 生物能源的研發狀況及前景

。《2020年歐盟能源展望評估報告》指出,到2010年,歐盟能源消費將平均增長0.7%。由於能源消費的基數本來已經很大,因此未來歐盟對能源資源的需求將十分巨大。因此,大力開發節約型替代能源便成為歐盟今後一項重要的能源課題。
據悉,歐盟決定全力發展以本地資源為重點的節約型能源,其中,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垃圾發電和生物能源最被看好。
在眾多替代能源中,目前最令人青睞的是生物能源。統計表明,2003年歐盟生物能源的產量逾174萬噸,而2002年只有137萬噸,一年時間就增加了26%左右。
根據歐盟的計劃,到2010年生物能源的產量可望增加到1100萬噸。
據介紹,所謂生物能源,目前主要是指生物乙醇和生物石油。生物乙醇的原料是秸稈、玉米、甜菜、甘蔗、小麥、大麥等,通過發酵和糖分轉化等加工過程,製成酒精。
這種酒精按一定比例可直接與石油相混合,也可與汽油相混合,目前與汽油混合的比例在5%-10%。使用這種混合燃料的發動機可不用做任何改動,不但不會降低發動機的功率,還有助於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同時使汽油得到更加充分的燃燒,從而減少了大氣污染,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
生物柴油來自所有含油的植物和動物油脂,專家認為,生物柴油是優質石油最有前途的替代品。與傳統的柴油相比,生物柴油使用時的燃燒更加充分,同時也更加安全,便於儲存。
在同樣情況下,使用生物柴油可以節油15%-30%,溫室效應氣體排放可減少45%左右。正因如此,歐盟各個成員國先後制定了各種法律法規,這種法律法規從資金、稅收、研發貸款、立項等各個方面提供方便,從而推動了歐盟生物能源的發展。

生物能源的發展前景

摘要:目前,生物質能的利用佔世界總能耗的14%,相當於12.57億噸石油。在發展中國家,生物質能占總能耗的35%,相當於11.88億噸石油。目前全世界仍有25億人口用生物質能做飯。取暖和照明。但是生物質利用總量還不到其生產總量的1%,由此可見,生物質能的開發利用前景十分廣闊。生物質能的開發利用有利於改善環境,同時可以滿足我們對能源的需求。由綠色植物派生的生物質包括:城市垃圾、有機廢水、糞便、林業生物質、農業廢棄物、水生植物以及能源植物等。

多少年來,人類文明發展主要依賴於節制地開發利用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等自然資源。對由此帶來的環境污染,走的是先污染後治理的路子。為此我們付出了怎樣的代價?它給人類帶來沉痛的教訓是:奢侈的資源浪費,過低的能源利用率和不可容忍的環境污染。
人類使用的三大主要能源是原油、天然氣和煤炭,但它們都是不可再生的能源。據國際能源機構的統計,這三種能源還能供開採的年限,分別只有40年、50年和240年。開發新能源已成為人類發展中的緊迫課題,核能還將有所發展,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波浪能和氫能這五種新能源,今後將會優先獲得開發利用。另一個值得重視的新能源是可再生的生物能源。
我國雖已探明煤儲量6000億t,石油70億t,水力發電6.8億k但由於1978年以來我國總的能源利用率已超過30%,能源分布不均勻,能源產量低和農村能源供應短缺等因素,致使能源供應趨於緊張。開發利用生物能源,在這方面可以起到顯著的緩解作用。特別是在農村年產稻殼3225萬t,玉米芯1250萬t,甘蔗渣400萬t,棉籽殼200萬t,糠醛渣30萬t,人畜糞便1380萬t的條件下,可用微生物作用年產沼氣達14.28×108m3,相當於25.94×106t標准煤,從而徹底改變現在農村能源短缺的狀況。

我國現在因利用能源而導致嚴重的環境污染,例如煙塵和SO2年排放量為2857萬t,燃燒後的垃圾排放為年均573000萬t,因薪柴之用破壞森林植被導致每年土壤流失50億t。利用生物生產能源和對其進行利用,不僅沒有環境污染問題出現,而且還可使目前污染嚴重的環境狀況得以緩解。
數百年來在燃料王國里唱「主角」的煤和石油都是遠古時代的動植物生成的,那麼能否種植能源作物,直接從能源作物生產燃料?這是21世紀普遍關注的一個新問題。理想的生物燃料作物應具有高效光合能力,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已發現了40多種能夠生產「石油」的植物。

生物質能是由植物與太陽能的光合作用而貯存於地球上植物中的太陽能,最有可能成為21世紀主要的新能源之一。據估計,植物每年貯存的能量相當於世界主要燃料消耗的10倍,而作為能源的利用量還不到其總量的1%。通過生物質能轉換技術,可以高效地利用生物質能源,生產各種清潔燃料,替代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燃料。由此可見,發展生物質能源,對保障我國未來能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專家分析,石油已不是可持續發展的理想汽車燃料,過度依賴存在四大問題,包括:國內資源短缺和國際石油爭奪劇烈的雙重風險;汽柴油的性能已不能滿足汽車高水平和高清潔的可持續發展要求;油價居高不下,用戶負擔增加;依靠進口,要花大量外匯,影響國內就業。巨大的國際采購會使我國原油陷入類似現在鐵礦砂市場的「價格合圍」。適應汽車消費需求,建設車用燃料替代體系成為必然趨勢。

據了解,目前中國汽車保有量超過2000萬輛,2010年將達到5000萬輛至6000萬輛。屆時,國內汽車年生產量將達1000萬輛以上,汽車用成品油市場就將有數千億元。另一方面,環境保護逼迫中國採取石油替代技術。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較早對公共交通車輛實行天然氣替代石油等措施,主要是出於環境因素。目前,天然氣、煤炭、生物質能等技術路線替代石油,其燃燒排放都小於石油類40%左右。按我國城市進程,2020年前還將有4億人口「進城」,汽車保有量將急劇增加,不採用潔凈的替代能源將無法維持人類適宜的城市居住環境。有人這樣計算:大城市裡按每車每天用15KG汽、柴油計,100萬台車即用1.5萬噸汽、柴油,它將耗盡18338萬立方米空氣中的氧氣,使之變成只含二氧化碳和和氮氣等的無氧氣體。又因二氧化碳比空氣重得多,所以,它們大都分布在地面附近,可在100平方公里范圍內堆積1.83米厚,比正常的中國人還高出一巴掌。如果沒有大自然賜予的空氣流動,這將是一種多麼可怕的情景呀!

[NextPage]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生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學校長歐陽平凱說,美國國家委員會預測,到2020年,將有50%有機化學品和材料來自生物質原料。我國最先起步的是生物質轉化替代石油,即乙醇汽油。生物柴油是利用植物油脂、動物油脂等提煉的車用燃料,可直接替代柴油,低排放,無需改造發動機,而且對車輛發動機還有保護作用。世界各國對此非常重視,發展迅速,美國、加拿大、巴西、日本、印度等都有龐大的發展計劃。歐盟國家用菜油加工生物柴油,2001年加工量已達100萬噸。本世紀我國政府也很重視這項工作,近年來相繼建成了許多年產量超萬噸的生物柴油廠,預計到2010年,我國生物柴油需求量將達2000萬噸。

車用能源的市場穩定、數量巨大。石油價格居高不下的情況下,石油延伸替代市場也非常可觀。安徽豐原集團在宿州建設的世界第一個生物質原料乙烯生產廠,2004年底投產,年產2萬噸,效益可觀。2005年7月底,記者當企業采訪,負責人吳玉熙介紹,「當原油價格在每桶35美元左右,企業即可有利潤;到40美元每桶,噸產品利潤可達5000元,原油超過50美元一桶,噸產品利潤可達8000元,利潤率高達35%以上。

接受采訪的專家、企業家強調,石油替代產業還有煤化工替代線路。但用一種緊缺能源替代另一種緊缺能源,只能是權宜之計。生物能源與生物材料產業鏈長,涉及基礎研究、工藝創造、成套設備、運輸分銷、終端產品設計生產,等等。我國正由出口拉動轉向內需接動,能源原材料「內需」強勁,必然呼喚出龐大的的石油替代產業。
如此可見,我國生物能源產業市場前景廣闊.

按目前國內外研究水平,燃料電池汽車、電動汽車、氫動力汽車等仍有很多技術上不確定性,何時投入運營是未知數。混合動力汽車造價高,而且仍以成品油消耗為主。另一方面,石油的應用不僅僅是作為交通運輸的動力,其衍生的乙烯等化工產品還是比鋼鐵應用更廣泛的基礎材料。因此,發展生物能源是必然之路,眼前解決車用燃油問題,中、長期解決後石油時代的能源、原材料問題。

目前,國際上生物能源技術相對成熟,替代石油的路線是:穀物、秸桿、其它植物等-發酵-乙醇-車用油、乙烯、無毒溶劑及上百種化工、原材料產品等;另一種是利用劣質食用油、麻瘋樹籽等直接加工生產高品質車用柴油。無論何種生物質轉化,都是我國資源的「長腿」。發展生物能源是農業大國和「缺油多煤」資源現狀化短為長的最佳契機。
在現在科技水平,工業水平高度發展的今天,發展生物能源是今天解決能源短缺問題必然道路,而且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我國發展生物替代能源時不我待

--生物能源發展調查之一

國際市場油價的曰高一曰,曰前超出每桶70美元,給我國高速發展的社會經濟帶來越來越大的壓力。近一個多世紀來,石油是應用最為廣泛的化石能源,有「現代社會血液」之稱。它不僅僅是能源之母,還是紡織、電子、化工、材料等現代工業產品的基礎原材料。油價高漲、資源短缺、環保壓力和高速增長的需要,形成無法調和的矛盾,直接制約我國加速建設「全面小康」和國家安全。記者調查采訪了解到,我國有能力替代石油的生物能源和生物材料產業研究有數十年歷史,在生物質能加工轉化及相關環保技術方面有了一定的積累。專家認為,我國有條件進行生物能源和生物材料規模工業化和產業化,可以在2020年形成產值規模達萬億元,在「石油枯竭拐點」形成部分替代能力。

石油消費仍是我國國民消費水平標志,巨量進口危及社會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

進入本世紀,石油價格上漲已讓很多平常百姓感到壓力。以車用93號汽油為例,目前價格已經從2000年前的1.8元左右上漲到現在的4.4元左右。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原副校長倪維斗教授曰前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據美國能源部和世界能源理事會預測,全球石化類能源的可開采年限分別為石油39年、天然氣60年、煤211年,而其分布主要在美國、加拿大、俄羅斯和中東地區。中國是石油資源相對貧乏的國家,專家測算石油穩定供給不會超過20年,很可能我們實現「全面小康」的2020年就是石油供給喪失平衡的「拐點年」。

根據國家海關總署提供的資料,我國由1993年變為石油凈進口國。過去的10年中,我國石油需求量幾乎翻了一倍。2004年進口原油1.2億噸,比上年增長34.8%,占國家石油總供給量40%以上。今年石油進口依存度將上升到57%。到2010年,我國石油消費總量將達4億噸。而國內生產能力僅為1.6億噸到1.7億噸。

另外,我國以石油為原料的能源、材料,如乙烯、醇類,需求量激升。2004年實際消費量1600多萬噸,進口量佔40%以上。專家預測,到2010年,此類產品的需要量將上升到3000萬噸左右。這些是化工、電子、汽車、紡織、塑料、能源產品等的基礎原料。而且,目前這類石油加工品的成套設備均為國外大公司壟斷。

據有關部門的粗略統計,2004年一年的國際原油價格上漲,使我國增加支付金額60億到80億美元,相當的2000萬待業職工一年的低保費用。2005年8月25曰,紐約油價再創新高,突破67美元。同時,美國高盛公司預測油價還將繼續上升,最終可能達到每桶105美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曰前再次預測,由於中國石油進口持續大幅度增加,國際原油價格將穩定攀升100美元以上。更有專家分析,發達國家將把石油價格不斷推升,作為壓制中國、印度等後發展國家的重要手段。

石油是基礎能源原材料,由於資源制約因而無法調控價格,對國內市場已經造成很大壓力。以安徽為例,3月下旬,安慶市因成品油價格上調引發了計程車行業的罷運、上訪,全市癱瘓。此前,南京等全國大中城市多次發生類似事件發生多起。8月1曰,合肥再度發生因油價直接導致的計程車行業罷運事件。即使不考慮國際政治變幻對我國能源安全的影響,要保證社會經濟健康穩定發展,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發展石油替代產業,也成了當務之急。

建設「小康社會」汽車工業發展仍是主流

汽車,被認為是現代小康社會的標志。2000年,我國==提出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當年,我國汽車銷售市場出現井噴,同時出現由集團購買為主變個人購車為主的重大轉折。安徽奇瑞集團介紹,汽車業界把2000年確定為「中國汽車元年」,認為這是中國汽車進入高速發展時期的起始點。

現在的成品油價格高位運行,對汽車工業發展與產品普及有一定影響,但從發達國家的經驗和我國發展趨勢看,汽車保有量迅速增加之勢不可逆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曰前再次預測,中國到2030年汽車保有量將達3.9億輛,約為現在的20倍。

合肥工業大學是中國汽車人才的搖籃之一。記者采訪中,專家、教授們一致表示:「發達汽車工業」是一個國家步入工業化、現代化的必然支柱。中國科技大學商學院有關「國家經濟發展時期」研究的課題組得出結論,任何發達國家的工業化過程均離不開汽車工業,特別是轎車工業的貢獻。過去的100年間,沒有任何一項發明比得上汽車對人類進步的推動。轎車的普及以民族意識的改變、國民素質的飛躍式提高,有不可比擬的作用。汽車是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集大成者,對技術進步的推動是全方位的。汽車還是高度產業關聯的工業,按公認的數據,以家用轎車為主的汽車工業對輔助產業、相關產業的拉動效應可達1:7:11;調查研究顯示:目前世界上國民生產總值超過1萬億美元的國家有7個,其中包括中國。其餘6個均擁有「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汽車工業」,每千人擁有汽車數200-600輛。唯有中國在民族汽車工業方面相對落後,因而同列GDP總值大國,人均則只有6強的二十一分之一。

據國家科技部調研室的一項調查,進入2000年以後,我國汽車市場進入高速增長時期,近兩年增幅超過30%。2003年與上年同比,汽車產量增長35.20%,銷售量增長34.21%。特別轎車,產量由上年的109.28增長到206.89,增幅達84.7%。

我國生物能源產業市場前景廣闊

專家分析,石油已不是可持續發展的理想汽車燃料,過度依賴存在四大問題,包括:國內資源短缺和國際石油爭奪劇烈的雙重風險;汽柴油的性能已不能滿足汽車高水平和高清潔的可持續發展要求;油價居高不下,用戶負擔增加;依靠進口,要花大量外匯,影響國內就業。巨大的國際采購會使我國原油陷入類似現在鐵礦砂市場的「價格合圍」。適應汽車消費需求,建設車用燃料替代體系成為必然趨勢。

據了解,目前中國汽車保有量超過2000萬輛,2010年將達到5000萬輛至6000萬輛。屆時,國內汽車年生產量將達1000萬輛以上,汽車用成品油市場就將有數千億元。另一方面,環境保護逼迫中國採取石油替代技術。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較早對公共交通車輛實行天然氣替代石油等措施,主要是出於環境因素。目前,天然氣、煤炭、生物質能等技術路線替代石油,其燃燒排放都小於石油類40%左右。按我國城市進程,2020年前還將有4億人口「進城」,汽車保有量將急劇增加,不採用潔凈的替代能源將無法維持人類適宜的城市居住環境。有人這樣計算:大城市裡按每車每天用15KG汽、柴油計,100萬台車即用1.5萬噸汽、柴油,它將耗盡18338萬立方米空氣中的氧氣,使之變成只含二氧化碳和和氮氣等的無氧氣體。又因二氧化碳比空氣重得多,所以,它們大都分布在地面附近,可在100平方公里范圍內堆積1.83米厚,痹積常的中國人還高出一巴掌。如果沒有大自然賜予的空氣流動,這將是一種多麼可怕的情景呀!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生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學校長歐陽平凱說,美國國家委員會預測,到2020年,將有50%有機化學品和材料來自生物質原料。我國最先起步的是生物質轉化替代石油,即乙醇汽油。生物柴油是利用植物油脂、動物油脂等提煉的車用燃料,可直接替代柴油,低排放,無需改造發動機,而且對車輛發動機還有保護作用。世界各國對此非常重視,發展迅速,美國、加拿大、巴西、曰本、印度等都有龐大的發展計劃。歐盟國家用菜油加工生物柴油,2001年加工量已達100萬噸。本世紀我國==也很重視這項工作,近年來相繼建成了許多年產量超萬噸的生物柴油廠,預計到2010年,我國生物柴油需求量將達2000萬噸。

車用能源的市場穩定、數量巨大。石油價格居高不下的情況下,石油延伸替代市場也非常可觀。安徽豐原集團在宿州建設的世界第一個生物質原料乙烯生產廠,2004年底投產,年產2萬噸,效益可觀。2005年7月底,記者當企業采訪,負責人吳玉熙介紹,「當原油價格在每桶35美元左右,企業即可有利潤;到40美元每桶,噸產品利潤可達5000元,原油超過50美元一桶,噸產品利潤可達8000元,利潤率高達35%以上。

接受采訪的專家、企業家強調,石油替代產業還有煤化工替代線路。但用一種緊缺能源替代另一種緊缺能源,只能是權宜之計。生物能源與生物材料產業鏈長,涉及基礎研究、工藝創造、成套設備、運輸分銷、終端產品設計生產,等等。我國正由出口拉動轉向內需接動,能源原材料「內需」強勁,必然呼喚出龐大的的石油替代產業。

替代能源:替代石油將使我國資源狀況化短為長

--生物能源發展調查之二

按目前國內外研究水平,燃料電池汽車、電動汽車、氫動力汽車等仍有很多技術上不確定性,何時投入運營是未知數。混合動力汽車造價高,而且仍以成品油消耗為主。另一方面,石油的應用不僅僅是作為交通運輸的動力,其衍生的乙烯等化工產品還是比鋼鐵應用更廣泛的基礎材料。因此,發展生物能源是必然之路,眼前解決車用燃油問題,中、長期解決後石油時代的能源、原材料問題。

目前,國際上生物能源技術相對成熟,替代石油的路線是:穀物、秸桿、其它植物等-發酵-乙醇-車用油、乙烯、無毒溶劑及上百種化工、原材料產品等;另一種是利用劣質食用油、麻瘋樹籽等直接加工生產高品質車用柴油。無論何種生物質轉化,都是我國資源的「長腿」。發展生物能源是農業大國和「缺油多煤」資源現狀化短為長的最佳契機。

發展石油替代行業有利於解決「三農」問題

農村、農民和農業的「三農」問題、環境與資源問題,是13億人口大國均衡發展、建立和諧社會的關鍵,建立龐大的「石油替代」能源體系,不僅為我國農業產業化、農村地區城市化提供良好的機遇,是我國相當長時間發展重要驅動力,也是解決這些突出問題的最佳切合點。我國最著名的農業科學家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石元春曰前公開提出:讓我國農民「種出綠色大慶」。

據科技部有關單位的調研,我國南方的甘蔗、木薯,中、東部地區的小麥、水稻,北部的土豆、玉米,西部地區的油桐。麻瘋樹,乾旱地區的山芋,等等,都是加工轉化燃料酒精、生物柴油的良好原材料。其中麻瘋樹籽含油率達50%,是製造生物柴油的良好材料。我國西南地區現有10萬畝,到2010年種植面積可達1000萬畝。國家科技部生物技術中心主任王宏廣接受采訪時告訴記者:目前我國富餘的農副產品加工轉化,確可「再造大慶」,即相當於5000萬噸原油。如果把每年農民白白焚燒的秸桿收集處理後加工乙醇,替代車用油,總量可達6000萬到1億噸。已經開始用生物質能加工品全線替代石油產品的安徽豐原集團董事長李榮傑測算:只要石油不低於35美元每桶,用生物質能加工成燃料酒精、生物柴油、乙烯、聚酯等,都有利可圖。

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學教授王靜康等專家指出:「國際上許多國家和組織的預測表明,本世紀中葉可再生能源在一次性能源消耗中將超過50%。」科技難度更大的生物制氫等一旦投入應用,生物能源前景更為廣闊。可喜的是,我國生物質能富集區往往是老少邊窮地區和純農業區,經濟建設相對落後,發展生物能源不僅經有經濟意義,對解決農業產業化、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農村地區工業化和建設和諧社會,都有很大意義。中國著名農業專家石元春教授等專家強調:發展生物能源要做到「一石四鳥」:其一,生物質能的全面利用,可解決農民增收問題;其二,中小型加工企業的發展,可以加速農業產業化和農村城鎮化;其三,生物質能與土地資源富集的中部、西部貧困農村的地區會形成中國生物能源企業集群,從而促進和諧社會進程;其四,結合中國能源戰略調整,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工業可以考慮生產適應中國能源體系的生物能源汽車產品,在汽車普及化過程中迎頭趕上,提升競爭力。

發展生物能源和原材料可以做到「四不」

能源、原材料是國家、社會的支撐體系,戰略調整是否會觸及社會基礎和多方利益,從而引發較大的社會震盪?國家科技部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進行了大量了調查研究,中心主任王宏廣總結為「四不」:「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不與傳統行業爭利,不與發達國家爭資源」。

「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不與傳統行業爭利」,這是我國發展生物質能利用的新特點,科技部、發展改革委、清華大學、北京農業大學的研究人員均強調這一點。生物技術開發中心主任王宏廣、北京農業大學教授李十中、大連理工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修志龍等表示:我國科學用糧潛力很大,每年陳化糧、飼料用糧約1億噸左右,加工轉化可獲得相當5000萬噸的原油,同時還有30%繼續成為飼料。現狀是每年8000萬噸糧食直接用作飲料,浪費3000萬噸以上的澱粉。利用小麥陳化糧生產燃料酒精的河南天冠燃料乙醇有限公司提供的數據:僅小麥麩皮中提取的物質,價值就和小麥差不多。而目前發展生物能源、生物材料,原料是分布更為廣泛、利用價值更高的植物。如我國科學家研究的甜玉米,每公頃產量可達70噸,可生產6噸以上燃料酒精。南方的木薯、甘蔗,生長廣泛的菊芋、土豆、山芋,等等。這些不宜食用的植物,是轉化為生物能源、材料的最佳原料。另外,我國現在每年僅廢棄的作物秸桿、林業棄置物達10億噸,相當於1億多噸的燃料汽油。

就發展生物能源、材料的土地資源而言,我國有約40億畝的低質地、荒坡、灘塗等,可以用來種植適宜物種;淮河以南還有3億計冬季閑田,用來種油菜生產生物柴油,相當於「再造大慶」。專家介紹,我國加工替代石油產品的農作物、薯類植物研究時間長,來源非常豐富,潛力巨大。早在「七五」、「八五」時期,部委、高校就組織科學家研究、攻關,尋找到很多取之不盡、用之不絕的植物種質。如有穩定的市場,推廣種植條件相當成熟。大連理工大學有教授在山東灘塗種植菊芋(洋生薑)數十萬畝,長勢很好。這種植物我國南北方農民都有小規模種植。在貧瘠的土地上,鹽鹼地、灘塗都可以長得很好,固沙能力還很強。一次種下,自然生長。每年挖取其塊莖即可,第二年還會自己生發。畝產量可達萬斤。糖的含量超過甘蔗30%,甜度是蔗糖的一倍。結合「山川改造」工程,我國可以大量種植生物質能富集的植物。我國西南地區的麻瘋樹等木質油料發展迅速,籽含油率達50%,現有10萬畝,2010年可達1000萬畝。

專家分析,生物質能利用,特別是替代石油的能源、材料產業,前端是農業,中間是發酵等生物轉化,後端依然是現有的大化工。因此,我國大規模發展生物質能產業,並不會對傳統化工工業產生沖擊。同時,我國能源、原材料需求增長過快、消費量較大,傳統石油加工業根本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產品供應保障能力薄弱,現在廣東等地不斷發生「油荒」已是前兆。因此,傳統石化領域對生物能源、原材料普遍看好,中石油公司等國家壟斷性石化公司也在力推生物質能利用。

清華大學劉德華教授等強調:生物質能利用,特別是替代石油,是我國建設和諧社會、解決「農業、能源、環境」難題的最佳切合點。我國的老少邊窮地區生物質能與土地資源富集,通過發展生物產業,可以讓這些地區形成新興產業,讓農村地區形成工業化支點。劉教授專門到青海省調查,青海是德國面積的兩倍,非常適合種植油菜。現在德國生物柴油年產量140萬噸,如果青海能夠發展到德國水平,其產業鏈收益非常可觀。我國新疆棉產區面積廣大,在棉籽中引入一個產油基因,即可讓棉籽產生很高的副效益。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超過50%,而且年需求量還要擴大;化石產品對環境的污染曰益嚴重,相比之下,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的污染排放要比化石燃料低50%以上。用生物材料,如聚乳酸等,可製成可降解塑料、綠色塗料和紡織品等。

替代能源:借鑒國外石油代替及生物能源發展經驗

--生物能源發展調查之三

1907年,汽車發明人福特製造出第一台燃燒純乙醇的發動機;20世紀30年代,不少國家用醇類燃燒替代石油作為車用能源;中國==戰爭時期,我方不少汽車就是用乙醇作為燃料。但真正形成替代石油的產業,國外發展歷史已約20多年。

根據發展改革委的調查,以美國、巴西為主的燃料乙醇替代石油產業形成,可分為四個階段:其一,20世紀70年代,國際上第一次石油危機使發達國家和貧油國家重

閱讀全文

與辛集物發權榮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科學院無形資產管理辦法 瀏覽:67
注冊資本金認繳期限 瀏覽:828
申請商標到哪個部門 瀏覽:762
購買無形資產的相關稅費可以抵扣嗎 瀏覽:982
商標注冊被騙怎麼辦 瀏覽:160
朗太書體版權 瀏覽:268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