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促進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
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流轉現狀與趨勢
農村集體土地流轉是中國獨特土地產權制度下的特殊產物,是農村土地所有權、經營權、使用權統分結合的實現形式。現行農村土地使用權的流轉是在堅持家庭承包經營制度的前提下,由承包方將其擁有的土地使用權,按照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通過轉包、轉讓、互換、入股等形式,流轉給發包方或其他單位及個人。土地流轉後的開發利用也必須依法進行,不能改變土地的所有權性質,防止借土地流轉之名非法改變耕地的農業用途。因此農村建設用地的流轉是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流轉的難點和熱點,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隨著農業產業化經營興起和農村勞動力轉移,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流轉速度明顯加快,規模不斷擴大。如何引導、完善、規范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的合理流轉,尤其是農村建設用地能否流轉,怎樣流轉,即規范農村建設用地合法流轉,以實現農村集體土地合理、持續利用。
2004年10月國務院28號文《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指出:「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村莊、集鎮、建制鎮中的農民集體所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可以依法流轉」。這一原則性規定對地方來說,還缺乏可操作性法律規范。2005年7 月《廣東省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管理辦法》以「政府令」形式發布,使該省農村集體土地直接入市有地方法規依據。在現行征地制度法律框架下,打破了「非經政府征地,任何農地不得合法轉為非農用途」的傳統,出現了征地制度與農地直接入市制並存的新時期。
一、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流轉的政策演變
從1950年開始至今,我國農村先後經歷了四次較大規模的土地產權制度變革,或者說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的流轉政策經歷了四個時期。
第一時期:50年代初期
1950年6月頒布實施的《土地改革法》,其中第30條規定, 農民對擁有的土地「有權自由經營、買賣和出租」,賦予了農民對土地自由流轉的權利,但這個時期比較短。
第二時期:1950年代中期—1970年代末期
1955年開始的農業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改造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最終確立了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集體所有制,弱化了農民對土地產權的意識,造成農村土地所有權虛置。個體農民與土地不再存在法律上的產權關系,「有權自由經營、買賣和出租」的流轉方式不復存在。
第三時期:改革開放初期—21世紀初
1978年開始陸續出現的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標志著農村土地制度從單純集體所有向集體所有、家庭經營的兩權分離模式轉變,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的流轉出現萌芽。
1987年國務院批復了一些沿海發達省市就土地適度規模經營進行試驗,使得土地經營權的流轉突破了家庭承包經營的限制,農村土地流轉制度開始進入新的探索期。
1998年修改的《土地管理法》對農村土地使用權的自由轉讓加以規范,2003年實施的《農村土地承包法》從法律層面上對合法土地承包經營權給予了保護。該法中規定,通過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依法採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流轉。
第四時期:2005年以來
2004年10月國務院28號文《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指出:「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村莊、集鎮、建制鎮中的農民集體所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可以依法流轉」。2005年7月, 廣東省政府制定了《廣東省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管理辦法》,明確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可上市流轉,並通過招標、拍賣、掛牌和上網競價四種方式進行,這意味著農村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進入了市場化的階段。其他地區也開始有了不同程度的松動。
二、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流轉的現狀及特點
1987年我國實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國有土地使用權進入市場流轉。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的建立,促進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然而集體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卻相對滯後。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的流轉包括農用地和建設用地的流轉。農用地在不改變用途的情況下,按照《農村土地承包法》規定進行。但是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目前只能通過國家徵收。
1.現實中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流轉普遍存在,尤其是建設用地的流轉
現行《土地管理法》禁止農村集體所有土地使用權流轉用於非農業建設。城鄉二元結構,國家與集體「兩種產權」形成了兩個分割的土地市場。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經濟發達地區隨著城市和農村城鎮化不斷發展,集體建設用地資產性質逐漸顯現出來,以出讓、轉讓、出租和抵押等形式自發流轉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的現象屢有發生,在數量上和規模上有不斷擴大趨勢,集體建設用地隱形市場實際上就客觀存在。廣東、浙江、江蘇、上海等地,為了解決國有建設用地不足和農民參與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等問題,城市郊區、縣城、中心集鎮,大量的企業使用集體土地,使得集體建設用地進入市場成為事實。珠江三角洲地區尤為突出。據統計,珠三角地區通過流轉的方式使用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實際超過集體建設用地的50%,在粵東、粵西及粵北等地,這一比例也超過20%。而這些現象與現行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矛盾,反映了市場經濟條件下對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的內在需求,有其深刻的合理性。
但是自發流轉引發了諸多土地糾紛。因為缺少合法性,這種流轉合同屬《合同法》規定的無效合同。一些經營業績不佳的企業鑽法律空子,在合同期滿之前,故意不交租金,訴訟時,農民集體利益得不到保障。
從現實中不難發現,在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過程中,工業化、城市化是農村集體土地流轉的外在推力,土地利用收益分配機制不合理是集體土地使用權流轉的內在動力。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的流轉一直處於比較尷尬的地位。
2.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的方式和特點
農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形式主要有轉讓、轉包、互換、入股、「四荒」使用權拍賣(租賃)。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的形式主要有出租土地使用權、直接轉讓土地使用權、土地入股、合營、其他形式。
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的形式和特點:一是隨著企業發展的自身要求,企業間合並、兼並、重組及股份制改造改組,出現了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的轉讓;二是鄉鎮、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為發展經濟,以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作價出資或入股、聯營形式興辦內引外聯企業;三是因企業間債權債務等原因,司法裁定造成的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的轉移;四是利用閑置的集體建設用地進行出租;五是近郊農民的宅基地以出租、抵押、轉讓而使得使用權人發生變動,即集體土地使用權隨農民住宅轉讓、出租等。不僅鄉鎮企業用地隨著企業改制普遍流轉,農村宅基地也隨房屋買賣或出租等進行流轉。現實證明,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的這種轉移已普遍存在並且符合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
三、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流轉在法律上的制約
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流轉在法律上的制約,本文主要是指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的流轉。對於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目前沒有專門的法律法規,惟一涉及土地分類、用途、規劃等相關管理的法律,是1998年修訂的《土地管理法》。
《憲法》第10條規定:「城市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於集體所有。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佔、買賣、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
現行《土地管理法》第2條規定:「國家依法實行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 」第43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進行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須依法申請使用國有土地;但是,興辦鄉鎮企業和村民建設住宅經依法批准使用本集體經濟組織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或者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經依法批准使用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除外。前款所稱依法申請使用的國有土地包括國家所有的土地和國家徵用的原屬於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
尤其是《土地管理法》第63條明確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據此,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無論耕地還是集體建設用地,都必須通過徵收轉為國有後才能出讓這一途徑轉變為建設用地,而且根據土地徵收補償標准,農民只能得到最高不超過農用地年產值30倍的補償。這意味著,農民並沒有對集體土地的處分權,實際上也就沒有土地財產權,所以更無法獲得土地出讓的收益。
上述法律條文嚴格限制了集體土地非農建設的使用范圍,只允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自建自用。即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可以使用本集體經濟組織的土地辦企業或者建住房,但是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集體土地使用權,也就是表示,集體建設用地向本村鎮以外的企業和個人的流轉行為是法律明文禁止的。然而現實中,大量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突破國家法律法規的限制,集體建設用地通過出租、轉讓、合作、入股等方式流轉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企業和個人使用。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地方通過流轉用於工業園區建設和城鎮建設,成為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用地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隨著經濟建設和城市發展,僅靠國家建設用地指標遠遠不能滿足需求,需要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作為重要補充;另一方面現行國家征地辦法侵害農民利益,受到越來越多的抵制,農民更願意選擇土地流轉,保留所有權不變,以維護自身的利益。
受法律規定條件的限制,農村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受到很大的限制。
四、各地在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方面的積極探索
我國對土地實行用途管制制度,特別是對農用地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政策,對其流轉的限制以不改變農業用途為前提,無疑是非常正確的。但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對農村建設用地也給予了限制和約束,使其在一定程度上不能發揮應有作用。集體土地直接進入市場,將有助於土地資源的有效配置,最大限度地發揮土地的作用,因此各地對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進行了積極探索。國土資源部曾在江蘇蘇州、安徽蕪湖、浙江湖州、河南安陽、廣東省等地開展試點。
1.試點城市的做法
2001年浙江省溫州市率先頒布新辦法,規定農民集體建設用地的使用權可以轉讓。該辦法規定,凡集體建設用地上的建築物、構築物等依法轉讓時,其土地使用權可相應轉讓。轉讓方式包括出售、贈與、交換、作價入股。在城市(鎮)規劃區內,集體土地使用權轉讓時,先由市、縣政府將土地征為國有,再參照國有土地轉讓辦法辦理手續。規劃區外的農民宅基地,轉讓范圍由原來的同村調劑擴大到同縣轉讓,受讓方把原來的宅基地交還給村集體後,其新受讓來的土地所有權照樣保持集體性質不變,也不需再交納土地轉讓金;非宅基地的集體建設用地轉讓,則視其不同用途採取不同轉讓辦法,應繳納的稅費也不相同。
2002年11月,崑山、海門作為江蘇省土地流轉改革先行試點地,規定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及城鎮規劃,嚴格限定在城市和集、村莊建設用地的規模範圍內;根據當地市場供求狀況,制訂本地區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年度計劃。
2003年6月廣東省政府發出《關於試行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流轉權的通知》,明確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可上市流轉,其方式可以是出讓、轉讓、出租和抵押等,並必須符合四個條件:一是經批准使用或取得的建設用地;二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鎮建設規劃;三是依法辦理土地登記,領取土地權屬證書;四是界限清楚,沒有權屬糾紛。特別強調,收益應該向農民傾斜,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的收益中50%左右應用於農民的社會保障安排;剩餘50%左右一部分留於集體發展村集體經濟,大部分仍應分配給農民。
上述各地做法不盡相同,試點中也出現了不少問題,但如何保護農民利益和保障農用地不會被基層政府變相流轉,已引起高度重視。
2.社會發展和市場經濟需要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度創新
現行土地法律和政策對於農村集體土地使用制度特別是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有較多限制,對市場經濟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在當前市場經濟發展日趨成熟的條件下,正視農民集體土地所有權,推行集體土地有償使用制度的改革,建立健全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合理、規范的流轉途徑已迫在眉睫,需要在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度方面予以創新。
2005年10月1日《廣東省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管理辦法》(下稱《辦法》)施行,這是第一個規范集體土地流轉的省級規定。廣東省范圍內的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可以通過出讓、出租、轉讓、轉租和抵押,包括農村的經營性用地將全部通過市場流轉。該《辦法》主要有以下創新:
第一,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同國有土地一樣可以出讓、出租、轉讓、轉租、抵押、作價入股後,土地的價格不再取決於其「身份」,而是取決於其所處的地理位置。現在廣東除集體土地使用權不能進行房地產開發外,其他用途的土地,均有評估機構按相同方法進行評估,相同位置的集體土地和國有土地,地價完全相同。
第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在轉讓過程中,是採取出讓、出租、還是作價入股等形式完全是由農民自己決定,必須由三分之二以上的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或者村民代表同意後方可實施,使農民的土地所有權真正得到了體現。
國家為了公共利益需要,依法對集體建設用地實行徵收或者徵用的,該土地集體所有者和使用者應當服從,但必須經過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2/3以上成員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即必須徵求村民的同意後才能報批,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權和參與權。
第三,農民集體可合法地與工業企業等談判,可自主地出讓、出租集體建設用地。這是有利於形成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的市場價格,為政府制定征地補償標准提供參照系。因為農地直接入市,是有利於降低工業化的成本。農民直接與工業企業談判,價格可能比政府徵用後再出讓更低。
第四,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所取得的收益將納入農村集體財產統一管理,其中50%以上應當專款專戶用於農民的社會保障安排,不得挪用,為農民利益提供了一個保護底線。
在國家沒有相關規定的情況下,浙江、江蘇、廣東等沿海發達省市根據經濟發展需要進行了試點,並出台了系列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管理辦法,探索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機制,以實現規范有序管理,取得了初步的經驗,也為修訂《土地管理法》等相關法規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奠定了政策基礎。為進一步規范全國集體所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流轉管理,國土資源部2006年根據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研究擬訂《集體建設用地流轉管理條例》。
同時,國土資源部和國家發改委也聯合發文,以試點方式摸索「農村建設用地的減少與城鎮建設用地的增加相掛鉤」政策。
五、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改革的基本原則
1.合理配置土地資源,推進集體建設用地使用制度改革,允許農村集體建設用地進入市場
土地作為要素市場特殊商品,應通過市場機制調節和配置。一是按照土地效益最大化的原則合理配置土地資源;二是通過市場機制實現土地的價格和價值相符。農村集體建設用地進入市場,對充分發揮農村集體土地的資產效益,加快形成土地資源的市場配置機制具有推動作用。
2.切實保障農民的土地財產權,賦予集體建設用地與國有建設用地同等權利
保留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允許集體建設用地在符合條件的前提下,直接進入市場流轉,為實現集體土地和國有土地同等權利,建立統一、規范、有序的城鄉一體化的土地市場體系,為全面推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並將之納入規范化、制度化軌道奠定法律基礎。
3.集約節約利用土地,加強總量控制與用途管制,規范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的流轉
集約節約利用土地資源是國家指導土地開發利用的基本方針,也是集體建設用地流轉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只有通過經濟、行政、規劃等手段和措施,改變農村建設用地粗放、無序、低效的狀況,促進土地的節約集約利用。
在允許集體建設用地進入市場的同時,還要通過集體建設用地供應的總量控制以及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並將集體建設用地供應指標納入年度供應計劃等手段來規范。對於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必須根據土地用途管制原則,依法履行征地申請和審批。
4.完善集體建設用地流轉的相關制度與法制建設,確保國家土地政策的更好銜接
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必然涉及相關制度和政策銜接,如土地徵收、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用途管制、土地收益分配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健全和完善相關政策,保證集體土地流轉程序的公開、公平、公正,體現農民對土地的權利,保障農民合法權益,確保國家土地政策的銜接,以保證改革的順利進行和農村社會穩定。
❷ 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推進集體建設用地流轉
面對1.2億畝建設用地缺抄口,民革中央呼籲——關鍵是推進集體建設用地流轉
為了要妥善解決建設用地缺口問題,除了節約集約使用現有城市建設用地,將一些低山和丘陵開辟為建設用地外,一個重要的途徑就是統籌配置城鄉建設用地,加快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向城市的流轉。
數字顯示,全國城鄉建設用地總量為3.41億畝,但城鎮建成區5700萬畝,承載著5. 7億人,而農村建設用地2.84億畝,只承載著7.4億人,全部建設用地中不足17%的城市建設用地卻承載著全國多於43%的人口,農村建設用地是城市建設用地的5倍,農村人均佔用建設用地是城市人口的3.8倍。
民革中央認為,目前我國城鄉建設用地存量結構亟待調整。從理論上說,通過對農村建設用地特別是宅基地合理規劃和調整,可以節省大約三分之二的建設用地。因此,隨著農村人口流向城市的城鎮化進程和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的節約和集約使用,城鄉建設用地總量不但不會增加,還有可能減少。
提案明確指出,「這里的關鍵在於,如何在城鎮化進程中促進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向城市建設用地合理有序有效流轉。」
❸ 國土部選定的28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試點市縣都是哪些
國土部選定的28個試點,分別為:遼寧省大連市旅順口區、黑龍江省哈爾濱內市阿城容區、黑龍江省同江市、江蘇省淮安市、江蘇省句容市、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浙江省開化縣、浙江省嘉興市、浙江省德清縣、安徽省壽縣、福建省廈門市、江西省於都縣、山東省桓台縣、河南省獲嘉縣、湖北省鄂州市、湖南省臨湘市、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廣東省四會市、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廣西自治區賀州市、重慶市江津區、四川省宜賓市江津區、四川省綿竹市、雲南省大理市、陝西省富平縣、陝西省榆林市、甘肅省敦煌市、甘肅省玉門市。
❹ 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和宅基地使用權有什麼區別與聯系
1、農村集體所有權來是指土源地的所有權歸村集體或村民小組所有。
2、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也叫宅基地使用權,是指村民對農村可以進行建設的非農業用地建設房屋的使用權。
3、村民對宅基地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所有權還是歸村集體或村民小組。
《土地管理法》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
第八條 城市市區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
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第十條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已經分別屬於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經營、管理;已經屬於鄉(鎮)農民集體所有的,由鄉(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
❺ 農村-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是否可以繼承
農村集體土地,改變成建設用地後,為國家所有。即由國家徵收後,再將土地使用權出讓給建設用戶。建設用途的土地使用權,隨地上建築物以及生產設施等物的所有權轉移。因此,其可以依法轉移繼承。
❻ 下列情況怎樣確定農村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
(1)鄉(鎮)村辦企事業單位和個人依法使用農村集體土地進行非農業建設的,可依法確定使用者農村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對多佔少用、占而不用的,其閑置部份不予確定,應退還農民集體耕種。
(2)全民所有制單位或城市集體所有制單位與農民集體、農民集體與農民集體聯辦的企事業單位使用的集體土地,只作為聯營條件,未給予土地補償或安置勞動力的,可確定聯辦企事業單位的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
(3)1982年2月國務院公布《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之前農村居民建房佔用的宅基地,在《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施行後未經拆遷、改建、翻建的,原則上按現有實際使用面積確定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
(4)1982年2月《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公布時起至1987年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開始實施時止,農村居民建房佔用的宅基地,其面積超過當地政府規定標準的,超過部分按1986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土地管理、制止亂佔耕地的通知》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規定處理後,按處理後的實際使用面積確定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
(5)凡符合當地政府分戶建房規定而尚未分戶的農村居民,其現有宅基地沒有超過分戶建房用地面積標準的,可按現有宅基地面積確定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
(6)非農業戶口居民原在農村的宅基地,凡房屋產權沒有變化的,可依法確定其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
(7)通過房屋繼承取得的宅基地,繼承者擁有使用權。若繼承者已有宅基地,合計面積超過規定標準的,可以暫時按實際使用面積確定其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
(8)接收贈與或購買房屋取得的宅基地,與原有宅基地合計面積超過當地政府規定標準的,按有關規定處理後再予確定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
(9)集體或個人代管的華僑房屋佔用的土地,其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暫時確定給代管者。以後房屋按政策退還華僑本人時,再變更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
(10)農村專業戶宅基地以外的非農業建設用地與宅基地分別確定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
(11)按照上述意見確定農村居民宅基地的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凡超過當地政府規定面積標準的,以及房屋拆遷、改建、翻建時,按當地政府規定的面積標准重新確定使用權,其超過部分退還集體。
❼ 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的使用權取得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43條、第59條等條款的規定,鄉鎮企業、鄉(鎮)村公共設施、公益事版業、農村村民住宅權等鄉(鎮)村建設,可以按規定申請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可分別按照如下方式取得:
鄉鎮企業用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使用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建設用地興辦企業或者與其他單位、個人以土地使用權人股、聯營等形式共同舉辦企業的,持有關批准文件,;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批准許可權,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
申請農民宅基地的,需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
❽ 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可以使用多少年
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沒有使用年限限制。
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是指農民集體和個內人進行非農業生產容建設依法使用集體所有的土地的權利。法律對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的主體有較為嚴格的限制,一般只能由本集體及其所屬成員擁有使用權。全民所有制單位、城市集體所有制單位和其他經濟組織進行建設,需要使用集體土地,必須經過徵用,使之轉為國有土地後才能取得使用權,即國有土地使用權。一般不允許全民所有制單位或城市集體所有制單位以及其他經濟組織擁有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