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民法知識點的問題
回答你的第一個問題,關於物權與債權之地位關系的。事實上,關於物權與債權之間的地位關系,學術界是有爭議的,傳統的觀點認為物權優於債權,理由在於:
(1)物權法調整的是人對物的支配關系,即靜態的財產關系,物權法的重心在保護所有權不受侵犯,旨在維護財產的「靜的安全」;而債權的重心在於保護和促進財產的流轉,旨在保護財產「動的安全」。人對「物」,當然物的所有權的規定比物的流轉中的權利重要,否則,無主物的流通還會有失去意義嗎?
(2)物權法主要調整財產的佔有關系,所要解決的是在社會中的財產的歸屬和保護問題,它最直接地反映和保護著一個國家的社會所有制關系。債權法調整財產的流通關系,所要解決的是在社會中的具體、特定的人(自然人或法人)之間的經濟問題。兩者相比較,顯然整個社會、國家的利益高於個人(廣義的個人)的利益,物權的效力當然優於債權的效力。
(3)物權法以確認各種物權的產生、變更、消滅為主要內容,並賦予物權以支配權和排他性,而且通常要涉及第三人的利益,這決定了物權法的規定大多數為強制性的規定,採取法定主義的原則,不允許當事人依其協議而排斥法律的適用。而債權更多地體現在合同關繫上,具有很大的約定性,強制性的效力高於約定性的效力,物權的效力自然優於債權的效力了。
(4)物權法為財產歸屬法,主要是關於社會財產的歸屬和保護問題,而財產歸誰所有,得由何人支配,直接關系著社會資源的分配和全社會成員的生活保障條件,尤其是土地,為有限、稀缺的自然資源,與國家和社會的公共利益密切相關。因此,物權法所調整的財產關系常涉及第三人及社會公共利益,具有公共性。而債權法絕大部分都在調整社會中的局部的財產關系,常涉及兩個特定的相對人之間的利益,其私人性比物權法的要強得多。人生活在社會中,私人意志須得服從公共意志,所以物權高於債權!
然而,以日本民法學家我妻榮為代表的學者則持不同意見,認為物權必須與債權相結合才能發揮其支配作用,因此近代法中債權處於優越地位,具體參見我妻榮的著作《近代法中債權的優越地位》
『貳』 查閱史尚寬先生、王澤鑒先生、我妻榮先生、米健老師主持的德語譯叢中包括梅迪庫斯等人的民法相關著作
史尚寬先生的書經典不過台灣民法修過後有些過時了,個人推薦王澤鑒的學說判例8本還有債原,民法思維,民總,不當,侵權,外加2013新出的人格權法,北大出版社的,民法概論就不要看了,至於我妻先生的書嘛,我建議不要買了,(如果你是珍藏的話)我妻的那套中譯全套固然經典,但很多的是60年代出版的,現在日本正在准備債權法修改,很多都變了,日本現在流行的是內田貴的四卷本,可惜只有日文版。至於德語譯叢的話,美迪酷似的還行,最好入請求權基礎和德國民法通論,還有新出的德國新債法。綜上,王澤鑒的最適合不過了。順便可以入中國政法大學2002年到2006間引進的台灣民法書,如黃立的債編各論。
ps,有條件搞本小六法。
這么詳細了給點分吧
『叄』 學習民法要看的教材和著作推薦具體細化一點。拜託了。回答得好加100!跪求高手!
《民法60講》 ……………………………………… 李建偉
《民法概要》 ……………………………………… 王澤鑒
《物權法論》 (修訂2版)………………………… 王利明
《物權法通論》…………………………………… 溫世楊 廖煥國
《民法專題講座》………………………………… 北京萬國學校組
『肆』 民法書籍推薦
一、民法史與概述
1、謝懷栻:《外國民商法精要(第三版)》,法律出版社 2014 年版
2、[德]茨威格特、克茨:《比較法總論》(上),中國法制出版社2017年版
3、[美]伯納德·施瓦茨:《美國法律史》,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1997 年版
4、[德]羅爾夫·克尼佩爾:《法律與歷史——論德國民法典的形成與變遷》,法律出版社 2003 年版
5、[德]霍爾斯特·海因里希·雅科布斯:《十九世紀德國民法科學與立法》,法律出版社 2003 年版
6、[德]維亞克爾:《近代私法史》,上海三聯書店 2006 年版
7、[美]弗里德曼:《美國法律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7 年版
8、[美]弗里德曼:《二十世紀美國法律史》,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6 年版
9、[美]小奧利弗·溫德爾·霍姆斯:《普通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06 年版
二、民法總則
(一)教科書
1、王利明:《民法總則》,中國人民大學2017年版
2、[德]哈里·韋斯特曼等:《德國民法基本概念(第16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3、[德] 漢斯·布洛克斯:《德國民法總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1 年版
4、[日]山本敬三:《民法講義Ⅰ·總則》(第三版),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2 年版
(二)體系書
5、[德]迪特爾·梅迪庫斯:《德國民法總論》,法律出版社 2002 年版
6、[德]卡爾·拉倫茨:《德國民法通論》(上、下),法律出版社 2003 年版
7、朱慶育:《民法總論(第二版)》,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6 年版
8、李永軍:《民法總則》,中國法制出版社2018年版
(三)專著
9、董安生:《民事法律行為》,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2 年版
10、邵建東:《德國民法總則編典型判例 17 則評析》,南京大學出版社 2005 年版
11、[德]維爾納·弗盧梅:《法律行為論》,法律出版社 2013 年版
12、芮沐:《民法法律行為理論之全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03 年版
(四)注釋書
13、石宏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條文說明、立法理由及相關規定》,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版
三、人格權法與個人信息保護法
1、[日]五十嵐清:《人格權法》,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9 年版
2、王澤鑒:《人格權法》,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3 年版
3、王利明:《人格權法研究(修訂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2 年版
4、謝遠揚:《個人信息的私法保護》,中國法制出版社2016年版
四、物權法
(一)教科書
1、王利明、尹飛、程嘯:《中國物權法教程》,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8 年版
2、崔建遠:《物權法(第四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7 年版
3、孫憲忠:《中國物權法總論(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
4、[日]我妻榮:《新訂物權法》,中國法制出版社 2008 年版
5、[德]曼弗雷德·沃爾夫:《物權法(第 18 版)》,法律出版社 2002 年版
(二)體系書
6、[德]鮑爾、施蒂爾納:《德國物權法》(上、下),法律出版社 2006 年版
7、王利明:《物權法研究(第四版)》(上、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6 年版
8、謝在全:《民法物權論》(上、中、下),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11 版
9、崔建遠:《物權:規范與學說》(上、下),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1 年版
(三)專著
10、王軼:《物權變動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11、田士永:《物權行為理論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12、程嘯:《不動產登記法研究(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18年(即將出版)
13、尹飛:《物權法·用益物權》,中國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14、崔建遠:《土地上的權利群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15、高聖平:《擔保法論》,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16、程嘯:《擔保物權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年版
(四)注釋書
17、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民法室:《〈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條文說明、立法理由及相關規定》(第二版),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7 年版
(五)工具書
18、程嘯編著:《物權法一本通》,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
五、債法總則
(一)教科書
1、張廣興:《債法總論》,法律出版社 1997 年版
2、王洪亮:《債法總論》,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6 年版
3、[德]羅歇爾德斯:《德國債法總論(第 7 版)》,中國人民出版社 2014 年版
(二)體系書
4、黃立:《民法債編總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02 年版
5、邱聰智:《新訂民法債編通則》,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3 年版
5、孫森焱:《民法債編總論》(上、下),法律出版社 2006 年版
6、[日]我妻榮:《新訂債權總論》,中國法制出版社 2008 年版
六、合同法
(一)教科書
1、崔建遠:《合同法(第三版)》,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6 年版
2、王利明:《合同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
3、謝懷栻等:《合同法原理》,法律出版社 1998 年版
(二)體系書
5、王利明:《合同法研究(第三版)》(第 1、2、3、4 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依次出版
6、崔建遠:《合同法總論(上卷)》(第二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1 年版
7、崔建遠:《合同法總論(中卷)》(第二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
8、韓世遠:《合同法總論(第四版)》,法律出版社 2018 年版
9、邱聰智:《新訂債法各論》(上、中、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6 年版
(三)釋義書
10、胡康生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釋義》,法律出版社 1999 年版
(四)工具書
11、程嘯編著:《合同法一本通(第二版)》,法律出版社 2017 年版
七、侵權與損害賠償法
(一)教科書
1、程嘯:《侵權責任法教程(第三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7 年版
2、[德]福克斯:《德國侵權法》,法律出版社 2005 年版
3、[德]埃爾溫·多伊奇等:《德國侵權法(第 5 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6 年版
(二)體系書
4、程嘯:《侵權責任法(第二版)》,法律出版社 2015 年版
5、王利明、周友軍、高聖平:《中國侵權責任法教程》,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年版
6、王澤鑒:,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版
(三)專著
7、張新寶:《侵權責任法立法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8、[澳]彼得·凱恩:《阿蒂亞論事故、賠償及法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9 年版
9、[美]彼得·凱恩:《侵權法解剖》,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0 年版
10、邱聰智:《從侵權行為規則原理之變動論危險責任之構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6 年版
11、[德]克里斯蒂安·馮·巴爾《歐洲比較侵權行為法》,法律出版社 2004 年版
(四)釋義書
12、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民法室:〈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條文說明、立法理由及相關規定》,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0 年版
(五)工具書
13、程嘯編著:《侵權責任法一本通》,法律出版社 2018 年版
八、民法方法論
(一)入門階段
1、[德]魯道夫·馮·耶林:《為權利而斗爭》,法律出版社 2007 年版
2、[德]迪特爾·梅迪庫斯:《請求權基礎》,法律出版社 2011 年版
3、[日]北川善太郎:《日本民法體系》,科學出版社 1995 年版
(二)初級階段
4、[德]齊佩利烏斯:《法學方法論》,法律出版社 2009 年版
5、[德]伯恩·魏德士:《法理學》,法律出版社 2003 年版
6、梁慧星:《民法學解釋學(第三版)》,法律出版社 2009 年版
(三)高級階段
7、王利明:《法律解釋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1 年版
8、黃茂榮:《法學方法與現代民法》(第五版),法律出版社 2007 年版
9、[德]卡爾·恩吉施:《法律思維導論(第二版)》,法律出版社 2014 年版
10、[德]卡爾·拉倫茨:《法學方法論》,商務印書館 2005 年版
九、法經濟學著作
1、[德]漢斯-貝恩德·舍費爾等:《民法的經濟分析》(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2、[美]羅伯特•考特、托馬斯•尤倫:《法和經濟學(第 6 版)》,格致出版社 2012 年版
3、[美]斯蒂文·沙維爾:《法律經濟分析的基礎理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3 年版
4、[美]波斯納:《法律的經濟分析(第七版》,法律出版社 2012 年版
5、[美]卡拉布雷西:《事故的成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8 年版
6、[美]蘭德斯、波斯納:《侵權法的經濟結構》,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5 年版
十、民法思維與案例分析
1、王澤鑒:《民法思維》,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9 年版
2、梁慧星:《裁判的方法》,法律出版社 2003 年版
3、國家法官學院、德國國際合作機構:《法律適用方法:侵權法案例分析》,中國法制出版社 2012 年版
4、國家法官學院、德國國際合作機構:《法律適用方法:合同法案例分析》,中國法制出版社 2012 年版
『伍』 民法 拋棄行為 生效
我國法律,貌似沒有明確規定關於拋棄的生效,但是,根本日本我妻榮的《民法講義之物權篇》中關於物權的消滅中所說,放棄所有權以及佔有權,無需對特定人為意思表示,通過放棄佔有等表示放棄的意思即可。一般認為,拋棄只要意思表示完成即可生效。(如果各位其他看法,可以探討)我的理解是,只要你表示,拋棄該物,那麼就失去了該物的所有權,不過,前提是,不違反公序良俗,且不損害他人利益時才能被承認。 就本題而言,張某已經完成王某委託,將電腦帶到垃圾站,拋棄行為已經完成電腦處於無主的狀態,張某因先佔而取得所有權。而,王某已經表示了拋棄電腦,因此已經喪失所有權,不能要回電腦, 所以,本題選B
如果還有其他高見,歡迎討論!
『陸』 求一篇法學專業畢業論文 ~~~~
論中國的死刑廢除
〔摘 要〕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已經廢除死刑,死刑的廢除似乎已經成了一種趨勢。既然如此,中國就應該順應這種歷史的潮流,那麼中國廢除死刑的原因是什麼呢?
〔關鍵詞〕 中國 刑罰 死刑 廢除
從封建社會進入近現代社會後,刑罰體系發生了很大變化。古代的極不人道的刑罰如死刑、杖刑、笞刑已經逐漸被近現代西方的刑罰體系所代替。古代那些如凌遲、梟首、車裂等死刑也被一些能盡量減少人痛苦的死刑如槍決、針刑、毒氣所代替,盡量減輕死刑犯的痛苦,以示對生命的尊重。
可是現在死刑不但失去了其在刑法體系中的核心地位,而且限制、減少死刑乃至廢除死刑已經成為世界性的潮流與趨勢。 現在尊重人權的呼聲越來越烈,而生命權是人權的重要內容,因此許多國家都相繼廢除了死刑。生命是人類最寶貴的東西,一旦失去,生命便不會重來一次,所有的一切也就無從談起,所以我認為廢除死刑是歷史的必然,中國應該廢除死刑。
早在清末時期,著名法學家沈家本就提出了限制乃至廢除死刑的觀點,沈家本從傳統的「王道仁政」出發堅定地認為:「臣等竊維治國之道,以仁政為先,自來議刑法者,亦莫不謂裁之以義而推之以仁,然則刑法之改重為輕,固今日仁政之要務,而即修訂之宗旨也。」並且強調「化民之道,固在政教,不在刑威也。」
可見廢除死刑的觀點是由來已久的,那麼我認為中國應該廢除死刑的原因是什麼呢?在下文我將淺談一下我的觀點。
首先,改革開放後,中國積極加入世界市場,並且中國國際化的程度也是越來越深。從2005年10月4日到現在,世界上一半以上的國家在法律或實踐上廢除了死刑。具體情況如下:對所有罪行都廢除死刑的國家有68個,普通罪行廢除死刑的國家有11個,實踐中廢除死刑的國家有24個,所以,在法律或實踐中廢除死刑的國家總計有121個,保留死刑的國家僅有75個。而且最近幾十年情況顯示,平均每年有三個國家在法律或實踐中廢除了死刑。可見廢除死刑在整個世界上都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因此,中國若想在世界舞台上更好的展現自己的魅力,贏得更多國家的尊重,就應該與世界接軌,廢除死刑。
其次,「殺人償命,欠債還錢」的觀念從西漢就根植到了人的腦海中,或許現在這種觀念對人還有很大的影響。但是這種觀念並不是成為中國廢除死刑的一個障礙。
很多時間若是問大家一個人殺了另外一個人,應該對殺人的人怎麼辦,大家肯定會說應該給他判處死刑,但是如果情況並不是你想像的那麼簡單呢?比如,甲要強奸乙,乙在甲未得逞之繼而因為防衛過當將甲致死,這時候大家可能並不認為乙應該被處死,反而會因為乙的勇敢而稱贊乙。再比如,一個男人回家後看到妻子正和第三者通姦,然後火氣大發,用菜刀將妻子和第三者砍死。此時,如果按照中國現行的法律,此男人必將會被處死,可大家可能大多數都會有一些同情該男人,認為他不應該被處死,任何男人遇到了這種情況都會一時間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的。
可見,「殺人償命」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條件的限制的,人們真想讓殺人者死的是那些罪大惡極的,極度危害社會的罪犯。但是這種罪犯在社會上不是多數,為何不廢除死刑呢?
再次,死刑並不比終身監禁具有更大的威懾力。迄今為止,並沒有研究表明重罪的發案率與死刑的存廢之間有必然的聯系。有研究表明人在犯罪後被判為死刑對社會的威懾力並不比終身監禁的威懾力大,而且如果被判處死刑,犯罪率依然保持在原先的水平。從實踐中考察,死刑也從未對犯罪產生過有效的威懾力。 因為一個人若是明確知道了自己何年何月何日死,剛開始可能會恐懼,但是隨著他意識上的逐漸接受,到真正執行死刑時卻不是太害怕了,可見死刑的威懾力難以持久,而且威懾效果的鞏固期有明顯縮短的趨勢。如果一個人不知道自己何時會死,整日活在對自己死期的猜測之中,這時的威懾力才是更大的。西方廢除死刑的國家對重刑判罪時一判就會判個幾百年。中國完全可也借鑒這種刑罰,當人犯也被判幾百年後,即使該罪犯在獄中表現良好,獲得減刑,那麼他還是無法走出牢獄,對社會的危害也就無從談起。
第四,當談到一個人被判為死刑時,大多數人可能都會想是不是該犯人殺了人。其實並不是僅僅殺了人才會被判為死刑的,一些經濟犯雖然並沒有犯殺人罪但是卻也會判為死刑的。經濟上的犯罪無非是官僚貪污了,企業逃稅了,盜騙了國家財產了,他們之所以會在經濟上犯罪很可能是因為自己思想上一時出了差錯或者是受到了他人的教唆,如果立即執行死刑,便等於奪取了他們改過自新的機會。他們是完全有可能在經過改造後重新成為對社會主義建設有用的人,可是一旦生命權都沒有了,還何談改過自新呢?還何談更好的建設祖國呢?從矯正論的角度看,是否所有的死刑犯都不能夠改造呢?死刑剝奪了刑罰積極的、改造的價值。
第五,人無完人,只要是個人即使他再怎麼細心也是會犯錯的。古往今來,發生了許多的冤假錯案,中國古代的竇娥不就是很好的例證嗎?
冤假錯案並不會隨著時代的進步而消失,好比再精密的儀器也有出差錯的時候。德國國際記者協會日前在歐洲范圍內進行了一次調查,調查對象是歐洲各國的檢察官、法官等執法人員以及一些律師組織。調查的內容是刑事重罪案件的誤判比率。調查結果出人意料,這類案件的誤判率為0.5%,記協據此得出結論:歐洲每年至少有數百起重罪案件存在誤判現象。由此可以看出,作為大陸法系國家的代表,德國的冤假錯案並沒有隨著時代的進步而消失。那麼可以判斷出中國每年的冤假錯案的數量也是為數不少的。死刑之誤判率高,而冤獄之發現與平反又非常困難,所以生命刑應該廢止。 如果廢除了死刑,雖然嫌疑人被判了終身監禁,可一旦事實的真相被查明,那麼嫌疑人就會成為自由身,所有的一切還可以重新開始,如果執行了死刑,不僅僅他被冤枉,而且會給他的家人,親屬帶來多麼大的傷痛,我相信那個判刑的法官也會一輩子無法安心。
有學者以充滿人文關懷的語調寫道:生命一次性讓人對它珍惜;生命的美好使人為它感到傷感;死者親屬的傷痛使人同情;罪犯臨行前的恐懼讓人憐憫;一旦錯判難以糾正使人感到後悔;任何罪犯都有可以讓人寬宥的原因。
總之,生命是寶貴的,一旦一個人的生命被剝奪,一切就無從談起,所以從上面的五個方面我一一論述了我認為中國應該廢除死刑的理由。可是從現在中國的國情來看,中國廢除死刑仍然是任重而道遠的。但是死刑已成為強弩之末,喪失了昔日的威風,廢除死刑是人類法制文明高度發展的產物,是刑罰改革的大方向。 廢除死刑是歷史的必然,因此我依舊會充滿信心,我相信死刑會走向它的終點,走進歷史博物館,終究有一天中國大地上不會再出現死刑!
[參考文獻]
1、崔敏:《死刑考論—歷史 現實 未來》,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2、陳琴:《刑法中的事實錯誤》,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3、何顯兵:《死刑的適用及其價值取向》,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4、黃曉亮:《暴力犯罪死刑問題研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5、李交發:《簡論沈家本的廢除死刑觀》,載《現代法學》2005年版。
6、趙秉志主編:《中國廢止死刑之路探索》,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7、趙秉志主編:《死刑改革研究報告》,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柒』 謝謝你的回答哈~不好意思,再麻煩你民法你們都用的什麼教材呀\(^o^)/~
我基本不看本校發的教材。經大家總結以下民法書值得看
民法總論:大陸:梁慧星《民法總論》,台灣:王澤鑒《民法總則》,鄭玉波《民法總則》
物權法:大陸:梁慧星、陳華彬《物權法》,崔建遠《物權法》,台灣:王澤鑒《民法物權》
債總:台灣:鄭玉波《民法債編總論》,王澤鑒:《債法原理》《不當得利》《侵權行為》,大陸:崔建遠《合同法》,韓世遠《合同法總論》,楊立新《侵權責任法》(法律出版社)
婚姻法:不清楚那本較好。
知識產權法:吳漢東《知識產權法》。
參考:大陸:馬俊駒、余延滿《民法原論》,李錫鶴《民法院理論稿》(這部書水平甚高,基本推翻傳統民法理論,若為研究方可一讀)台灣:謝在全《民法物權論》,王澤鑒《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八冊)《民法思維:請求權基礎理論體系》,以及史尚寬、邱聰智、林誠二、(日)我妻榮,(德)梅迪庫斯等等非大陸學者著作。。。。。。
剩下的書(尤其是大陸本土出品),即便是作者聽上去很有名,也不可靠了。。。。。。
『捌』 哪位大俠能說說德國、法國、俄羅斯等國對於物權共有權處分方面的法律規定嗎
什麼是無權處分行為
--------------------------------------------------------------------------------
作者: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法院·蔣華勝
一、處分和處分行為的內涵處分作為民法上的基本概念,其包括事實上的處分和法律上的處分,事實上的處分指權利人對物或權利加以變更或消滅,使其形態加以改變,如把木材加工成桌椅;法律上的處分是指通過法律行為,改變所有物的法律狀態,如租借,轉讓,設定他物權。1要使物或權利發生處分上的效力,不僅要在雙方當事人之間為債權行為(如買賣合同),而且還要使物權在雙方當事人之間發生變動,(如動產之交付或不動產之登記),使其價值得以實現,實現交易目的。誠如梁慧星先生所言,法律行為可分為負擔行為與處分行為,前者是發生債權債務之行為,故又稱為債權行為,如租賃、保證;後者是指使特定權利直接發生得喪變更之行為,如抵押權的設定行為,商標權的轉讓行為。動產或不動產的買賣雖然屬於債權行為,但是債權的行使或債務的履行結果將導致物權的移轉、變更,因此既包含負擔行為,也包含處分行為2,這是我國大陸學界目前的主要觀點。
我國台灣學者對處分行為涵義的研究可謂精細深入,就法律意義而言,他們認為,法律上的處分包括負擔行為和處分行為,相當於我國大陸學者的通常觀點,但是,狹義上的理解,處分行為不包括負擔行為,因為處分行為有自己的特質,它能使物權直接發生變動3.就上文的論述而言,處分行為的涵義的確有進一步作精細研究的必要,在不同的場合,其有不同的內涵,故吾人應審慎探討,以克濟事。無權處分行為是大陸法系民法上的特定概念,但大陸法系各國的法制背景不同,人們對之理解也不同,概言之,對於無權處分行為的理解和物權變動模式有極大的關系,通過對大陸法系主要國家的物權變動模式進行考察,可以對無權處分行為的內涵有一個清晰的理解。
二、非物權行為立法模式下無權處分行為制度的歷史考察
(一)法國模式:以法國為代表的大陸法系國家,並未採納物權行為理論,把債權行為作為物權變動的原因,認為物權變動是債權行為的當然結果,一個法律行為應該有債權發生和物權變動的雙重效果,故只要合同雙方當事人訂立的合同生效,則標的物的所有權理所當然移轉,力求對債權行為和物權變動作一體化把握,而沒有作嚴格的區分。法國民法典第711條規定:財產所有權,因繼承、生前贈子、遺贈以及債的效果而取得或移轉;該法典第1583條作了進一步規定,當事人雙方就標的物及其價金,相互同意時,既使標的物尚未交付時,價金尚未交付,買賣合同即告成立,而標的物所有權即由出賣人移轉於買受人。由上規定可以看出,僅依當事人之間的合意,物權就自然而然地發生變動。這一立法的原因是法國民法中並無債權行為和物權行為的嚴格區分,因此在法國民法中,並沒有形式主義的物權立法,把物權變動作為債權行為的內容,學者把以法國為代表的物權變動模式,稱為法國模式。4在法國的物權變動模式下,對債權行為和物權變動作統一的把握,只要債權行為有效,物權變動自然發生,債權行為內包括物權變動即處分行為。因此法國民法上的處分行為的內涵是作廣義的理解的,在這種物權變動模式下,當事人有充分的意思自治,並且對自己的言行負責,債權行為本身就是處分行為,根據法國民法典第1599條規定,出賣他人之物的,無效,從而將作為無權處分行為之典型形態的出賣他人之物的合同規定為無效。無權處分他人之物的合同無效,是法國在其物權變動模式下的必然的選擇,根據其法律的規定,買賣合同生效,標的物的所有權自然移轉,物權變動是債權行為的當然結果,物權變動本身沒有自己的構成要件,所以讓無權處分人買賣他人之物的合同生效,則權利人的物權喪失,買受人完整地取得了真實權利人的標的物所有權,對無權處分行為來說,這樣嚴重違背民法的公正理念,損害真實權利人的利益,只能從反面對其進行限制,對買賣合同的效力進行徹底的否定來保護真實權利人的利益,所以出賣他人之物的合同無效。法國的物權變動模式有其突出的缺點,物權自意思表示一致時發生移轉,由於這一移轉沒有公示,缺乏公信力,第三人很難辯認物權變動的外部表徵,這對交易安全非常不利。同時,物權自合同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時移轉,由於沒有公示方法,容易導致物權重復現象,違背物權的一物一權主義原則,為無權處分行為的實行打開了方便之門。法國法將債權法上的規定和物權法上的規定混在一起,此種方法妨礙了法律的適用,也不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社會經濟發展的結果是鼓勵交易,提高社會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率,優化資源的配置。在法國的物權變動模式下,無權處分行為作無效的理解,有檢討的必要。法國民法典對出賣他人之物的合同的效力的否定有其深刻的社會背景;當時,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取得了勝利,崇尚自由的資產階級本著對人的充分尊重,堅持契約自由,重視對所有權的保障,充分相信自己的自由意志和創造能力。5在這樣的政治環境下,法國民法典就把先在哲學或政治等其他方面表現出來的觀念或趨向法的方面反映出來,各國都依賴法學家在法律上反映新的哲學和政治思想與制定法的新門類。6法國民法典就無權處分行為而言,是對羅馬法的反動,羅馬法是承認出賣他人之物的合同的效力的,烏爾比安在《論薩賓》上說:毫無疑問的是,可以出賣他人之物的,事實上,這是個買賣契約,只不過物可以從買受人手裡被追奪。法國法將出賣他人之物的合同規定為無效,這和羅馬法根本不同。羅馬法通過使買賣合同有效,但是物權並不移轉來保護真實權利人的利益,而法國通過對買賣合同效力的否定來保護真實權利人的利益,雖然兩者的目的相同,但是路徑不同。法國法的規定,並非是立法上的唯一選擇,法國的選擇原因是,當時的社會彌漫著個人主義、自由主義,認為人的價值超乎一切萬物,個人之意思應受到絕對尊重,因而個人之意思所致,萬物應該因應而變化。7鑒於法國民法典第1599條的局限性,法國的法學家對其提出了批評,認為不加選擇的把出賣他人之物的買賣合同宣布無效,不符合社會經濟和當事人意思自治的要求,主張該條的適用范圍應受到限制8.近年來,法國學者針對1599條的不足採取實際行動,力圖將其解釋為相對無效,而非絕對無效,表明了就買賣他人之物而訂立的合同,並非一概無效9,法官在具體適用法律時,往往改變了民法典的規定。
(二)日本模式:盡管日本民法典的物權變動模式,繼受了法國模式,主張買賣合同成立,標的物的所有權移轉,但在出賣他人之物的買賣合同效力問題上,並未追隨法國,日本民法典第560規定,以他人權利為買賣標的時,出賣人負取得該權利並移轉了買受人的義務,其第561規定,於前條情形,出賣人不能取得其賣掉的權利並不移轉於買受人,買受人可以解除契約。可見,在日本民法上,出賣他人之物的買賣合同是生效合同,日本民法典在物權變動模式上,雖然採取了與法國一致的立場,但在出賣他人之物合同的效力問題上,並未采法國法的立場,說明了買賣合同生效只能說明標的物的所有權移轉的可能性,根據日本民法典第177條規定,不動產物權的取得、喪失和變更,非依登記法規定進行登記,不得以之對抗第三人,其第178條規定,動產物權的讓與,除非將該動產交付,不得以之對抗第三人,可見根據日本民法典的規定,雖然物權發生變動,買受人取得物權,但其不能在交付或登記前對抗第三人,這與法理相矛盾,既然買受人自買賣合同成立之日起,就已經取得標的物的所有權,但其所取得的所有權未經登記或交付,卻不能對抗第三人,這與所有權的性質不符。10所以出賣他人之物,買受人取得的只是虛擬的物權,並不具有物權的性質,從而也雄辯地說明了,僅有債權行為,並不當然有真正意義上物權變動的發生,債權行為並不能包括狹義的處分行為的內容,作為無權處分行為之典型形態的出賣他人之物而訂立的合同,僅指債權合同,原則上應為有效。
三、承認物權行為立法模式下的無權處分行為制度的歷史考察
(一)德國模式:作為物權形式主義的代表,德國民法堅持債權與物權的嚴格區分,認為在物權變動過程中,存在性質不同的兩個法律行為-債權行為和物權行為,債權行為是負擔行為,它使當事人享有債權和承擔債務,即債上請求權。物權行為是處分行為,它是直接發生物權變動的行為,堅持物權行為的獨立性。正如謝在全先生言:物權行為與債權行為相互分離,而且是獨立於債權行為之外,就是物權行為的獨立性。11基於這種嚴格區分的物權變動模式下,一個物權變動過程被分成兩個不同的行為,即負擔行為和處分行為,負擔行為是債權行為,當事人之間的意思合致即可成立,在當事人之間產生效力;處分行為直接發生物權變動,使物權發生移轉。有負擔行為不一定能發生物權變動,僅有負擔行為,對物權不進行動產交付或不動產物權之登記,物權沒有發生變動。即使動產已交付或不動產已登記,如果沒有法律上的原因,還是不能發生物權變動。物權變動後之權利歸屬能否得到法律確認的原因,就是無權處分行為的效力問題。
德國民法典將無權處分行為的效力認定為效力待定,指的是處分行為的效力待定,債權行為是有效的,根據德國民法典第185條規定:(1)經權利人允許,無權利人對標的物進行的處分,亦為有效;(2)處分人取得標的物,或者權利人成為處分人的繼承人而對其遺產負無限責任時,前項處分亦為有效。就允許而言,第185條第1款只是明確規定,經事先允許的,非權利人可以為有效的處分,亦即處分授權。第185第第2款第一句第一種情形是:非權利人所為的處分並非自始無效,而是效力未定,其效力是可以補正的,處分人取得標的物亦即非權利人自己變成權利人時處分有效,他在接受自己的處分的約束。12德國民法承認物權行為理論,堅持物權行為的獨立性與無因性,認為物權變動的構成要件由物權契約加上公示行為(動產之交付與不動產之登記)構成13,物權變動的效果並不是債權行為的當然結果,而是堅持物權與債權相分離的原則,德國民法典的這種體系,有其突出的優點。
首先,德國民法典的體系為世界上大多數傳統大陸法系國家所繼受,說明了德國民法體系的科學性。德國民法堅持物權與債權的嚴格分離,明確區分兩種法律行為的不同性質,有利於民法概念的精確把握和民法的體系化建設,對提高人們的法學水平有重要作用。
其次,有利於維護合同秩序的穩定,堅持物權行為與債權行為相分離,物權行為不受債權行為的影響,有利於維護合同秩序;如果以物權變動是債權行為之當然結果14,則不符合生活實際,因為除了佔有改定等特殊情況外,只有債權行為,不一定能發生物權變動,否則合同責任就沒有意義,而且也不會有違約責任的產生。同時,把物權變動效果作為債權行為的內容,也使合同的約束力視同兒戲,作為合同主要條款的物權變動,如果沒有發生當事人所追求的結果,就宣布合同無效,很難維持合同效力的穩定。尤其在無權處分行為的場合,債權行為效力不受物權行為的影響,如果沒有發生物權變動的結果,債務人就要承擔違約責任,可以有效地使債權人得到法律的救濟。
(二)我國台灣地區:我國台灣地區民法典,對德國民法中有關無權處分行為的效力問題進行了全面的繼受15,其第118條規定:無權利人就權利標的物所為之處分,經權利人之承認始生效力,台灣地區的學者通說認為,此處的處分系指處分行為,不包括負擔行為(債權行為)在內,例如甲擅將乙寄存的某畫作為已有出售與丙,並依讓與合意交付之,該出賣他人之物的買賣契約有效,物權行為系無權處分,效力未定16.概言之,在上述兩種物權變動模式下,對處分行為內涵的理解大相徑庭,如前所述,債權行為和物權行為是一個過程中的兩個不同階段,債權行為是負擔行為,它在當事人之間產生的是債上請求權,它不能直接導致物權變動。
法國民法簡化人與物之間的關系,但其意思主義的立法模式是以犧牲分離主義立法的合理性為代價的,把對交易便簡的要求推向極端,但是它無法解決與傳統物權理論的沖突。就無權處分而言,法國民法典第1599條規定,就他人之物所成立的買賣無效,這顯然混淆了買賣合同和物權變動的性質,把出賣人有處分權作為債權合同的特別生效要件,這種立法的結果就是把無權處分行為規定無效。日本民法改變了對無權處分行為無效的不足,認定無權處分行為是有效的,區分了債權合同和物權變動,認識到債權合同和物權變動不具有必然的同一性。德國民法就無權處分行為而言,僅指處分行為不包括負擔行為,在效力認定問題上,債權行為有效,處分行為效力未定。
我國民法理論上不承認物權行為理論,認為物權行為是人工的雕琢,它實際上不過對單一的法律行為有兩個相異的觀察方式而已。今以捏造兩種互為獨立之契約,這完全是擬制的,不僅會混亂現實的法律過程,實施法亦會因極端之形式思考而受妨害。17我國的物權變動不同於法國和日本,而是採取了債權行為+公示行為(交付或登記)的債權形式主義,僅有意思表示尚不足以發生物權變動,還需要履行特定的形式,由於債權行為同時也是物權變動的主要生效要件,所以債權行為無效時,物權變動不發生,債權行為有效時物權變動不當然發生。我們對無權處分行為的效力的認定,也應以此為基礎,無權處分行為不指物權行為或狹義的處分行為,而是指無權利人以自己的名義和相對人訂立的無權處分的合同,在我國目前的物權變動模式下,只能作此理解,所以本文論述的無權處分行為的效力,就是指無權利人以自己的名義與相對人訂立的債權合同的效力。
比較法研究是民法上的基本方法,這種吸收和借鑒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比較與取合過程;不同的物權變動立法模式下,對無權處分行為都有自己的處理方式,並且都對無權處分行為的效力作了自己的價值判斷,我們在進行立法研究時,應進行合理的選擇,使其與我國現行的法學理論和法律體系相協調,做到民法的邏輯化和體系化,法是秩序和正義的綜合體18,這正是我們進行法律理論研究時的行為准則。我國合同法上的無權處分行為僅指債權合同,這是研究我國合同性無權處分行為的效力的前提和邏輯起點。
無權處分行為在我國指的是無處分權的人以自己的名義與相對人訂立的債權合同,有合同法上的依據。第一,從體系安排上說,德國和我國之台灣地區將無權處分行為制度規定在民法總則上,起著統率作用,處分僅指直接使物權發生變動的行為。我國有關無權處分行為制度不是規定在民法總則,而是規定在合同法總則里,就很難作德國、我國台灣地區的理解而只能作合同法里的制度。第二,我國合同法把無權處分行為的制度規定在合同法的第三章合同的效力里,由於我國傳統理論不承認物權行為的存在,這樣我國的合同法里的無權處分行為指的就是無權處分合同。在合同的效力的統轄下,我國合同法上的無權處分行為制度當然僅指無權處分合同。第三,我國民法上對無權處分行為制度的設計之初,有給予了他制度上的定位。1995年1月《統一合同法建議草案稿》(第一稿)第46條規定,以處分他人財產權利為內容的合同,經權利人追認或行為人於定約後取得處分權的,合同自始有效。行為人不能取得處分權的,權利人又不追認的,無效,但其無效不能對抗善意第三人;1996年5月—6月的修改,考慮到實踐中共有人未經其他共有人同意而處分共有財產的行為與其類似,並照顧到無權處分行為與善意取得制度的關系,遂於第44條(第三稿)規定,無權處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而訂立的合同,未經權利人追認或行為人於合同成立後未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無效,共有人未經其他共有人同意處分共有財產而訂立合同的,該合同無效,無處分權分人處分他人財產或者共有人未經其他共有人同意處分共有財產,善意相對人因交付或登記取得該財產的,受法律保護,1997年5月14日徵求意見稿(第4稿)對第三稿的規定作了文字上的修改和簡化,將兩款合為一款,即其第31條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或者共有人未經其他共有人同意處分共有財產,善意相對人因交付或登記已經取得該財產的,合同視為有效,但該財產對處分權人具有特殊作用的除外。1998年9月4日公布的《合同法草案》則再度將共有人未經其他共有人同意處分共有財產並入一般的無權處分,其第51條規定: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讓權利人追認或無權處分的人訂立合同後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有效19。從合同法起草人對該制度的設計宗旨來看,債權合同本身就是處分行為,應無疑義,也是我國學界的主要觀點。
通過上文的歷史考察可以看出,在不同的立法體例下,人們對無權處分行為的理解不同,但這並不妨礙在實際生活中具體應用,只要我們設計好了精細的法律制度,它一定能為我們的生活服務。
注釋:
1 李雙元:《比較民法》,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301頁。
2 梁慧星:《民法總論》,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199頁3 王澤鑒:《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四冊),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137頁4 孫憲忠:「物權變動的原因與結果的區分原則」,《法學研究》1999年第5期,第31頁。
5 曾世雄:《民法總則之現狀與未來》,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163頁。
6 勒內。達維達:《當代主要法律體系》,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80頁。
7 曾世雄:《民法總則之現狀與未來》,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164頁。
8 轉引自劉家安:「論出賣他人之物合同的效力」,《民商法學縱論-江平教授七十華祝賀文集》,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9 我妻榮:《物權法》,岩波書店1983年版,第75頁。
10 李永軍:「我國民法上真的不存在物權行為嗎」,《法律科學》1998年第4期,第57頁。
11 謝在全:《民法物權論》,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第67頁。
12 [德]迪特爾。梅迪庫斯:《德國民法總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771—772頁。
13 王澤鑒:《民法物權 通則。所有權》,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79 頁。
14 梁慧星:「我國民法是否承認物權行為」,《法學研究》1989年第6期,第59頁。
15 史尚寬:《民法總論》,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605頁。
16 王澤鑒:《民法物權 通則。所有權》,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83頁。
17 劉德寬:《民法諸問題與新展望》,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222頁。
18 [美]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哲學及其方法》,北京:華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302頁。
19 孫鵬:《合同法熱點問題研究》,北京:群眾出版社2001年版,第189頁。
『玖』 關於物權法定原則與非典型擔保問題的內容有那些
一、物權法定原則的具體內容如下:
1、物權的種類法定,當事人不得隨意創設,學說稱為「類型強制」(Typenzwang)。
根據物權法定主義,當事人設定的物權必須符合現行法律的明確規定,即「只允許當事人按照法律規定的物權秩序確定他們之間的關系」。如果法律無明文規定物權種類時,則不能解釋為法律允許當事人自由設定,只可解釋為法律禁止當事人創設此種物權,例如,設定不移轉佔有的動產質權;約定租賃權為用益性質的他物權等,都因缺乏法律依據,違反了物權種類法定的強制性規定而無效。
2、物權的內容法定,禁止當事人創設與物權法定內容相悖的物權,學說稱為「類型固定」(Typenfixierung)。
當事人不得逾越法律規定的物權內容的界限,改變法律明文規定的物權內容,如約定永久性地限制所有人對其所有物的處分權,亦即取消所有權中的處分權能。由於所有權是所有人對其所有物於法令限制范圍內的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除法律規定的限制外,無論設定用益物權還是擔保物權,都不能對物權人處分權設定永久的期限限制,否則將使所有權有名無實。
3、物權的效力法定,當事人不得協議變更。
物權的效力是指法律賦予物權的強制性作用力,是合法行為發生物權法上效果的保障力。物權為絕對權、對世權,具有對抗一般人的效力,關涉國家、社會和第三人的利益,影響物權的流轉和交易安全。因此物權具有的排他、優先及追及效力,都應當由法律明確規定,不容當事人通過協議隨意改變。例如,根據中國《擔保法》的規定,抵押權人有權就抵押物優先受償,如果當事人通過協議設定不具有優先受償性的抵押權,這種約定應歸於無效。
4、物權的公示方式法定,當事人不得隨意確定。
關於物權變動的公示方法,世界各國的通例為:動產公示以交付(佔有)為原則,以登記為例外;不動產均以登記為公示方法。法律對物權變動時的公示方式均有明確規定,非以法定方式予以公示,物權的變動或者無效,或者不得對抗第三人,當事人不得協商不經公示的所有權轉移。例如,當事人在房屋買賣合同中,約定房屋不通過登記而發生所有權的轉移,這一約定,因為違反了不動產物權變動的公示要件而無效。如果該房屋在未交付前又出賣給第三人,並且第三人已經辦理產權登記手續,則第三人取得房屋所有權。
二、非典型擔保的內容
民法上的擔保,依其是否為民法典所明文規定為標准,可以分為典型擔保與非典型擔保。近現代各國民法所規定的抵押權、質權和留置權,屬於典型擔保。非典型擔保,是指當事人約定的、以特定物為擔保標的、用以保障特定債權實現的法律制度。非典型擔保是社會交易上自發產生,爾後逐漸被利用,立法未規定其為判例學說所承認的擔保。主要包括讓與擔保和所有權保留。
三、非典型擔保問題與物權法定原則的關系
由於非典型擔保本來不是作為擔保物權的預定製度而由立法者設計出來的,而是作為別的制度存在。因其具有內在的擔保作用,在實踐中便被作為一種擔保手段來運用,並逐漸得到各國判例的確認。也正因為如此,各國學者對非典型擔保的種類認識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
例如,日本學者認為非典型擔保包括臨時登記擔保、回贖、再買賣約定、讓與擔保、所有權保留;我國台灣地區學者則認為非典型擔保包括讓與擔保、賣渡擔保、所有權保留、代物清償預約、抵銷等。盡管學者對非典型擔保的種類認識不一,但讓與擔保和所有權保留作為非典型擔保的代表,則得到各國學者的普遍認可。
非典型擔保一般都屬於權利移轉型的擔保。讓與擔保制度中,讓與擔保設定人雖然一般可以繼續佔有使用擔保物,但須將該擔保物的所有權或其他財產權利移轉至債權人,待債務人履行債務後,所移轉的權利才返還於讓與擔保設定人。所有權保留制度中,出賣人在將出賣標的物交付給買受人後,該標的物的所有權仍然保留在出賣人手中,待買受人全部償付了價款或履行了其他約定義務後,標的物的所有權才轉移至買受人。因此,非典型擔保通常是以擔保物的財產權利(主要是所有權)來進行擔保,以保障債權人的債券得以順利實現。
『拾』 我妻榮的創造與成就
在日本民法學說史上我妻法學的地位在於,在自己學說中採取了新的方法論,並將其融和在以前的學問之中加以結實合和體系化,並且由此明確了自己的方法論,其結果,將過去的民法學匯集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蓄水池,從而為以後的發展提供了源流,即,我妻在採用新潮流的同時,又將種種觀點加以綜合,二項任務一舉加以完成。
作為我妻大學教授的兩大任務是,其一,編寫貫穿民法學全部的講義用至教科書,其二,集中在一個課題上做終生的研究,而二者都取筇是了很大的成果,就前者而方,一方面將鳩山秀夫、穗積重遠、末弘嚴太郎三人的學說加以綜合,另一方面學習先進學者的學說,以及為正確地解釋現行法去做應該做的事,即,各種制度進行比較法的、沿革的研究,判例的研究(這一嶄新的觀點學自末弘嚴太郎),法規的社會作用的研究(這一嶄新的觀點學自牧堅英一),努力以此綜合來確立現行法體繫上沒有矛盾的統一解釋理論。這是從三個角度出發的立體綜合。
我妻撰寫的貫穿民法全體的教科書的中心,就是最為人知曉的我妻的《民法講義》。這原來是作為講義的教科書,被整理為每卷三百餘頁,1932年首先問世的是《物權法》,到戰前以《債權總論》為止共出版了四冊,戰後以不當得利為止分冊出版了《債權各論》四冊,戰前版的改訂版也出版了。這些書不僅是大學講義的教科書,而且是詳細的體系書。在今天,書中很多部分受到有力的批判,但是對實務家而言卻可以說有著壓倒的影響,對希望多學一些的學生來說它無疑是重要的參考書。可以列舉的特色是,採用了判例研究的成果,判例被大量的引用,解釋論的結論在常識上取得了均衡(這與穗積重遠相似),「理論構成」非常清晰(這是繼承了鳩山秀夫)。同時,站在「終生研究」基礎上,對制度、規定從社會作用出發做了體系化,以及將其他法律融會一起豐富的說明,特別不能忽視的是在其他教科書中所難以看見的獨到之處。為此,在教室中,也可屢屢聽到其有關法律社會功能的講課。另外,被牧野英一所介紹進日本的法國、德國有關誠實信用原則、法律社會化等新觀點的影響同樣也是不能忽視的。侵權行為以下雖然沒有完成在《民法講義》之中,但在其後,有關侵權行為被收入在《新法學全集》(1940年)中,《親族法》被編入體系書《法律學全集》(1961年),繼承法的法條解釋也與立石芳枝合著於《繼承法》(1952年),由此,顯示出了我妻民法解釋學的全貌。
我妻「終生研究」的主題是「伴隨資本主義發達的私法變遷」,其中最為著名的,也是日本民法學史上不朽的名著,即,《債權在近代法中的優越地位》(1927~1929年《法學志林》連載,有斐閣1953年版)等一系列論文。在此方向上的研究還有《經濟再建與統制立法》(1948年),以及成為絕筆的《法學概論》(《法律學全集》1974年)。前面的論文縱橫引用了以卡爾·倫納、萊斯特、馬克斯·韋伯為首很多經濟史學者的著作,題名中顯示山所包含的意味深長的結論,許多問題的提起,以及提供了針對前述主題的豐富而重要的見識。雖然沒有最後完成,但是各個部分都是博大的論文。
作為方法論有留學回國後發表的論文「關於私法方法的一點考察」。我妻基於「最廣義的裁判」這一中心立場,從三個側面對「法律應實現的理想」,「以社會現象的法律為中心的研究」,以及「法律構成的技術」做了詳盡的論述。由此,他為民法學確立了作為廣泛法律學方法論的基礎,這也可以說是以後方法論難以迴避的地方。
當然,我妻並非把民法學中全部的課題都加以了研究,作為戰後年輕學者的重大任務之一,就是追求我妻學說的欠缺之處。例如,我妻的抽象論中作為沿革的研究,日本民法的起源、法典調查會三位起草者、舊民法(保阿索那特起草)、法國民法等的追溯:作為活法探求企業等的實務、發展中的日本人的法意識和法觀念;以及法律中理論構成的意義和價值的再探討,這些我妻的關心就比較薄弱。另外,還有些重要制度的思想背景的探討,等等。總之,尚有很多重要問題遺留下來。
我妻除上述著作以外,還有判例研究三卷(《民法判例評釋》I—111),論文和講演集(《民法研究》十一卷共十四冊),以及有名的講義晚年再次用口述錄音方式出版了《民法入門(案內)》十冊(至債權各論上為止)等眾多的學術書和教科書。最後的講義將民法說得簡單易懂,與《民法講義》更為人容易理解。另外,以「法學家」雜志為中心發表了許多文章,之後編為隨筆三冊。其中,包含許多對學者、學生如何生活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