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著作權法第十條兜底條款

著作權法第十條兜底條款

發布時間:2021-11-02 14:05:24

著作權法第十條授權給別人後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著作權第十條相關要件的解析

1、發表權,即決定作品是否公之於眾的權利。根據2002年10月12日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46次會議通過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規定:「著作權法第十條第(一)項規定的」公之於眾「,是指著作權人自行或者經著作權人許可將作品向不特定的人公開,但不以公眾知曉為構成條件。」發表權只能行使一次。

2、署名權,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也稱姓名表示權。通常可用真實姓名,也可以用筆名、別名,或隱去姓名不署。不署姓名是署名權的行使方式之一。

3、修改權,即修改或者授權他人修改作品的權利。在有些情況下,由於社會利益的實際需要,修改權也可以由他人行使。此外,文學作品的使用人為出版發行而作的必要的純技術性的編輯加工,則不屬於著作權法所說的修改。

4、保護作品完整權,即保護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權利。其中既包括作品的完整性,也包括標題的完整性。

5、復制權,即以印刷、復印、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等方式將作品製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屬於以同樣形式製作成品的權利,也即學理上的狹義復制權。

6、發行權,即以出售或者贈與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復製件的權利。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一章第五條:「發行,指為滿足公眾的合理需求,通過出售、出租等方式向公眾提供一定數量的作品復製件。」發行與復制通常是聯在一起的,復制的目的是發行,發行是復制的必然結果,故人們把復制與發行統稱為出版。沒有作者的授權,出版社不能出版發行作者的作品,製片人不能製作發行拷貝,郵票公司不能印有作者作品的郵票。就圖書而言,作者有權決定其作品以何種版本在某一地區發行,禁止在另一地區發行。

7、出租權,即有償許可他人臨時使用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體的權利,計算機軟體不是出租的主要標的除外。出租的對象是特定的,指的是載有作品的物。租賃經營者除經審批者獲得租賃經營權,租賃物所有權,還要經著作權人授權才可出租。按照本項規定,享有出租權的是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方法創作的作品和計算機軟體,對別的作品如圖書並未賦予著作權人出租權。

8、展覽權,即公開陳列美術作品、攝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復製件的權利。該權利賦予原件物權所有人享有,如果美術作品、攝影作品的內容涉及第三人的肖像,著作權人行使展覽權還要受到肖像權人權利上的限制。如果涉及第三人隱私,還要注意不得侵犯他人隱私權。

9、表演權,即公開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種手段公開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權利。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一章第五條的規定:「表演,指演奏樂曲、上演劇本、朗誦詩詞等直接或者藉助技術設備以聲音、表情、動作公開再現作品。」表演既包括現場表演,也包括機械表演。所謂現場表演是指演出者運用演技向現場觀眾表現作品的行為;所謂機械表演則是指以物質載體的形式,如唱片、影片或激光唱片、激光視盤等向公眾傳播被記錄下來的表演的方式。

10、放映權,即通過放映機、幻燈機等技術設備公開再現美術、攝影、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等的權利。

11、廣播權,即以無線方式公開廣播或者傳播作品,以有線傳播或者轉播的方式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以及通過擴音器或者其他傳送符號、聲音、圖像的類似工具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的權利,不同於廣播電視組織的權利。廣播電台、電視台在向外傳送到節目中,只要使用了受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無論傳送這些節目信號的廣播電台、電視台是否為此營利,均應取得著作權人的授權,並應支付報酬。廣播權包括了廣播、轉播和向大眾傳播的權利。

12、信息網路傳播權,即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本條是原則性規定,具體保護辦法由國務院另行規定。

13、攝制權,即以攝制電影或者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將作品固定在載體上的權利。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一章第五條的規定:「攝制電影、電視、錄像作品,指以拍攝電影或者類似的方式首次將作品固定在一定的載體上。將表演或者景物機械地錄制下來,不視為攝制電影、電視、錄像作品。」

14、改編權,即改變作品,創作出具有獨創性的新作品的權利。改編乃是對作品內容和結構的改變。

15、翻譯權,即將作品從一種語言文字轉換成另一種語言文字的權利。翻譯與改編不同,乃是對作品文字的改動。

16、匯編權,即將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過選擇或者編排,匯集成新作品的權利。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一章第五條的規定:「編輯,指根據特定要求選擇若干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斷匯集編排成為一部作品。」條例中所稱「編輯」實際上指的就是「匯編」。改編權,翻譯權及匯編權都屬於「演繹權」。

17、應當由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本條所指權利應當包括注釋權,整理權,製作錄音製品權,按設計圖建造作品權等。這些權利雖未列舉,但在一些條款中已有所規定和涉及。

㈡ 依據著作權法,版權保護都包括哪些內容

依據著作權法,版權保護都包括哪些內容?根據著作權法的有關說法,法定許可強調地比較直接,它要求行為人可以使用著作權人的著作權,有沒有著作權人的同意,其實完全不用理會,但有一點說明,就是必須要向著作權人支付一定的報酬,並且尊重其相應的權利。依據著作權法,版權保護都包括哪些內容一、表現內容作品在登記以後,只要按照一定規定交付著作權人報酬,即可轉載或進行刊登,著作權人聲明規定的轉載和摘編不在此利所列。除了著作權人聲明不能用的錄音作品,一般地內容,只要錄音製作者交付相應的報酬,就可以使用已經錄制為合法作品的錄音成品,即便沒有著作權人的相關許可。同錄音作品一樣,廣播電視及電視台的錄音成品,可以在支付報酬的前提下,在不經著作權人許可的情況下出版發行。還有一類,就是為九年義務教育和國家教育發展規劃而制定的教科書,在支付報酬的條件下,只要創作者沒有提出沒有相關規定,可以不經過它的許可,在教科書中出現的相關內容都可以出現。二、公益為先我們說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許可,一般地來說,都側重於指的是社會公共利益部分,這樣使用的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的相關許可。但並不是完全沒有區別,首先,合理使用在限制方面不出現任何的主體范圍,法定許可就要求是在以上出現的包括錄音製作者在內的幾大主體,另外,合理使用不用支付報酬,法定許可需要給著作權人一定報酬,最後,合理使用沒有法定許可中出現的未經許可不能使用等相關限制。

㈢ 著作權法中有關使用權的規定

著作權歸作者、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所有,故著作權的使用權亦歸作者、公民、法人或者組織所有。著作權的使用權指著作人身權和著作財產權兩大類。《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規定,著作權使用權可以通過許可使用、繼承和贈與及轉讓的方式取得,使用權人無論用何種方式取得著作使用權,都不得侵犯原作者對作品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為此,《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對使用人經許可取得使用權作了如下規定:著作權法中有關使用權的規定一、著作權法在有關章節和條款中規定出版者、表演者、錄音錄像製作者、廣播電台、電視台等依著作權法和合同取得著作權使用的,不得侵犯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並獲取報酬的權利。二、使用人通過許可獲得著作權的專有許可權,使用人如果允許第三人使用該使用權,必須徵得著作權人同意;三、出版社取得使用權,享有專有出版權。《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規定:圖書出版者出版圖書應當和著作權人訂立出版合同,並支付報酬。圖書出版者對著作權人交付出版的作品,按照合同約定享有的專有出版權受法律保護,他人不得出版該作品。出版社取得的專有出版使用權,是指出版社在合同中約定的有效期間內和使用范圍內,獨占享有使用同種文字的原版、修訂版、縮印版的方式出版圖書的權利,盡管如此,出版社仍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作者)對作品享有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和獲取報酬的權利。

㈣ 關於著作權法第十條和第十四條的PK

匯編作品必須體現出選擇或編排上的獨創性,
若這些被選擇的作品本身就是有著作權的作品,匯編者須經過這些作者的許可。所以 若有人未經許可使用這個匯編作品就會同時侵犯匯編作品的著作權和被匯編作品的著作權。

㈤ 法律條文分析我國《著作權法》第十條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星暉夫婦
鏈接:http://www.hu.com/question/20530935/answer/15394477
來源:知乎

第十條 著作權包括下列人身權和財產權:
(一)發表權,即決定作品是否公之於眾的權利;
(二)署名權,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
(三)修改權,即修改或者授權他人修改作品的權利;
(四)保護作品完整權,即保護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權利;
(五)復制權,即以印刷、復印、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等方式將作品製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
(六)發行權,即以出售或者贈與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復製件的權利;
(七)出租權,即有償許可他人臨時使用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體的權利,計算機軟體不是出租的主要標的的除外;
(八)展覽權,即公開陳列美術作品、攝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復製件的權利;
(九)表演權,即公開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種手段公開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權利;
(十)放映權,即通過放映機、幻燈機等技術設備公開再現美術、攝影、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等的權利;
(十一)廣播權,即以無線方式公開廣播或者傳播作品,以有線傳播或者轉播的方式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以及通過擴音器或者其他傳送符號、聲音、圖像的類似工具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的權利;
(十二)信息網路傳播權,即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
(十三)攝制權,即以攝制電影或者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將作品固定在載體上的權利;
(十四)改編權,即改變作品,創作出具有獨創性的新作品的權利;
(十五)翻譯權,即將作品從一種語言文字轉換成另一種語言文字的權利;
(十六)匯編權,即將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過選擇或者編排,匯集成新作品的權利;
(十七)應當由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
著作權人可以許可他人行使前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並依照約定或者本法有關規定獲得報酬。
著作權人可以全部或者部分轉讓本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並依照約定或者本法有關規定獲得報酬。

㈥ 什麼叫兜底條款

就是一個條款就能覆蓋所有未說到的內容:如:"其它應當受到處罰的行為."
有了這樣的條款,制度和法律才不會出現死角,讓一些人鑽空子,由於規定不可能十分周全,所心好多人還是在想方設法鑽空子.

㈦ 法律中的兜底條款明細

在司法實踐中,作為法官的我們經常遇到一些法律條文中沒有明確規定的情況,這時我們就需要通過法官的自由裁量權來運用兜底條款,看最後的兜底條款能否適應新情況。但是我們在運用兜底條款時也不能隨意的濫用自由裁量權,也要遵循一定的規律和方法。

(一)同類規則。運用兜底條款的目的在於嚴密法網,堵截法律漏洞。由於法律這種抽象規定沒有直接規定構成要件內容,必須通過對內容的分析才能確定構成要件要素,因而存在不明確性的缺陷,因此,對於兜底條款的解釋是否合理正當,就顯得十分重要。根據同類規則,當法律條文中語詞含義不清時,對附隨於確定性語詞之後的總括性語詞的含義,應當根據確定性語詞所涉及的同類或者同級事項予以確定。那麼司法者在解釋法律時,就應當通過與法條中明確列舉的構成要件要素的類比推斷,明確地界定該總括性構成要件要素的內涵,從而滿足法律規定明確性與確定性的要求。為了避免解釋的隨意性,解釋時應根據類比的對象而定,即「或者其他」之前的情形作為參照,與其基本相當的情形才可被解釋到「其他」這一用語的內涵之中。具體的說,法律中對於違法情形構成的兜底條款規定屬於「類推構成要件」,對於「類推構成要件」的適用,要求我們把握相關違法情形的構成要件的本質,准確理解有關規定的內涵和外延,不能任意擴大,避免因濫用而造成非枉即縱的後果。

(二)嚴格限定規則。兜底條款是立法機關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使用的模糊條款,在司法中要嚴格限定其適用范圍。因此,不能認為法律列舉以外的任何行為都可以被類推條款所包容,不能根據社會防衛的目的和需要進行任意解釋,而應以法律所規定的行為基本特徵為基礎,客觀地尋求行為與法律明確規定行為的一致性。在構成要件的解釋上,應當遵循特別法優於一般法的原則,即「內涵越豐富的要件越應被優先考慮為評價行為的標准。」這時就要用到相應的法律解釋方法,比如,立法解釋、目的解釋或體系解釋等等,只有綜合運用這些解釋方法才能給兜底條款以合理的適用范圍。

(三)明確具體規則。在對兜底條款作出司法解釋時,應力求內容詳盡明了,界限清晰可辨,概念准確清楚,同一法律詞語在不同的場合必須保持相同的解釋,避免因文字表達不清或語法邏輯錯誤引起理解和適用上的混亂。對概念的界定必須准確到位,內涵要明確,外延要周全,對情節的列舉要詳盡,避免因內涵不準產生歧義,或因外延不周留下漏洞,或因用語模糊產生新的不確定性。這一規則對於我們法官尤其重要,本來兜底條款給我們的就是一個不明確的概念或適用范圍,我們在適用它之前一定要綜合考慮各種立法政策因素給予以明確的司法解釋,然後才能進行法律適用,如果解釋不明確或含糊不清,一方面會導致說理不清,另一方面當事人也不會對此兜底條款的適用信服。

兜底條款的出現原因是語言的限制、法律自身抽象性的特點及立法技術的制約。兜底條款的出現一方面使法律的穩定性得到加強,另一方面也使的法律的適應性得到加強。但是它的出現也給予法官太多的自由裁量空間,如果運用不好的話,可能對法律的公平性產生致命的打擊。因此,作為法官的我們一定要全面綜合考慮各種因素來對兜底條款進行適用,避免濫用自由裁量權。

㈧ 著作權保護的國際條約

成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含,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哈】
(1967年7月14日在斯德哥爾摩簽訂)
締約各國:
有志於在各國之間在尊重主權和平等基礎上,為謀求共同利益,增進了解與合作而貢獻力量;
有志於為鼓勵創造性活動而加強世界知識產權保護;
有志於在充分尊重各聯盟獨立性的條件下,使為保護工業產權和文學藝術作品而建立的各聯盟的管理趨於現代化並提高效率;
特協議如下:
第一條成立組織
成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
第二條定義
在本公約中:
(Ⅰ)「本組織」是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
(Ⅱ)「國際局」是指知識產權國際局;
(Ⅲ)「巴黎公約」是指1883年3月20日簽訂的保護工業產權公約及其一切修訂本;
(Ⅳ)「伯爾尼公約」是指1886年9月9日簽訂的保護文學藝術作品公約及其一切修訂本;
(Ⅴ)「巴黎聯盟」是指根據巴黎公約成立的國際聯盟;
(Ⅵ)「伯爾尼聯盟」是指根據伯爾尼公約成立的國際聯盟;
(Ⅶ)「各聯盟」是指巴黎聯盟、與該聯盟有關的各專門聯盟與協定、伯爾尼聯盟以及根據第四條第(Ⅲ)款由本組織擔任其行政事務的任何其他旨在促進知識產權保護的國際協定;
(Ⅷ)「知識產權」包括有關下列項目的權利:
--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
--表演藝術家、錄音和廣播的演出,
--在人類一切活動領域內的發明
--科學發現,
--外型設計,
--商標服務標記、商號名稱和牌號,
--制止不正當競爭,
以及在工業、科學、文學或藝術領域內其他一切來自知識活動的權利。
第三條本組織的宗旨
本組織的宗旨是:
(Ⅰ)通過國家之間的合作並在適當情況下與其他國際組織配合促進在全世界保護知識產權;
(Ⅱ)保證各聯盟之間的行政合作。
第四條職責
為了實現第三條所述宗旨,本組織通過其適當機構,並根據各聯盟的許可權:
(Ⅰ)促進發展旨在便利全世界對知識產權的有效保護和協調各國在這方面的立法措施;
(Ⅱ)執行巴黎聯盟、與該聯盟有聯系的各專門聯盟以及伯爾尼聯盟的行政任務;
(Ⅲ)可以同意擔任或參加任何其他旨在促進保護知識產權的國際協定的行政事務。
(Ⅳ)鼓勵締結旨在促進保護知識產權的國際協定;
(Ⅴ)對於在知識產權方面請求法律--技術援助的國家給予合作;
(Ⅵ)收集並傳播有關保護知識產權的情報,從事並促進這方面的研究,並公布這些研究的成果
(Ⅶ)維持有助於知識產權國際保護的服務,在適當情況下,提供服務工作單位名冊,並發表這種名冊的材料;
(Ⅷ)採取一切其他的適當行動。
第五條成員資格
(1)凡屬第二條第(Ⅶ)款所規定的任一聯盟的成員國都可以成為本組織的成員國。
(2)不屬於任一聯盟成員國的國家,具備以下條件者,同樣也可成為本組織的成員國:
(Ⅰ)聯合國成員國、與聯合國有關系的任何專門機構的成員國、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成員國或國際法院規約的當事國,或
(Ⅱ)應大會邀請成為本公約當事國。
第六條大會
(1)(a)本組織應設大會,由作為任一聯盟成員國的本公約當事國組成。
(b)每一國政府應有一名代表,可輔以若干副代表、顧問和專家。
(c)各代表團的開支應由派遣國政府負擔。
(2)大會應:
(Ⅰ)根據協調委員會提名,任命總幹事;
(Ⅱ)審議並批准總幹事關於本組織的報告,並給其以一切必要的指示;
(Ⅲ)審議並批准協調委員會的報告與活動,並給以指示;
(Ⅳ)通過各聯盟共同的三年開支預算;
(Ⅴ)批准總幹事提出的關於第四條第(Ⅲ)款所指的國際協定的行政管理措施;
(Ⅵ)通過本組織的財務條例;
(Ⅶ)參照聯合國的慣例,決定秘書處的工作語言。
(Ⅷ)邀請第五條第(2)款第(Ⅱ)項所指的國家參加本公約;
(Ⅸ)決定哪些非本組織成員國,哪些政府間組織和非政府國際組織可作為觀察員參加會議;
(Ⅹ)行使其它合於本公約的適當職權。
(3)(a)一個國家,無論是一個或幾個聯盟的成員國,在大會上應有一票表決權。
(b)大會成員國的半數應構成法定人數。
(c)盡管有(b)項的規定,如果在任一屆會議上,出席國的數目不足一半時,但相當於或超過大會成員國三分之一時,大會可以作出決議,但是,關於其本身程序的決議除外,所有這些決議只有符合以下條件時才能生效:國際局應將這些決議通知未出席的大會成員國,並請它們於通知之日起三個月內以書面表示投什麼票或者棄權。如果在這一期限屆滿時,已經這樣投票或棄權的國家的數目達到本屆會議法定人數所缺少的國家數目,同時也取得了所要求的多數票,這些決議即應生效。
(d)在遵守(e)和(f)段規定的條件下,大會應以所投票的三分之二多數作出決定。
(e)批准關於第四條第(Ⅲ)款所指國際協定的行政管理措施,需四分之三多數票通過。
(f)批准根據聯合國憲章第五十七條和第六十三條與聯合國簽訂的協定,需十分之九多數票通過。
(g)任命總幹事(第2款第Ⅰ項)、批准總幹事所提出的關於國際協定的行政管理措施(第2款第Ⅴ項)以及遷移總部(第十條),不僅須經本組織大會,而且需經巴黎聯盟大會和伯爾尼聯盟大會,以所要求的多數票通過。
(h)棄權不作投票計算。
(Ⅰ)一名代表只能代表一個國家,只能以一個國家的名義投票
(4)(a)大會例會每第三歷年舉行一次,由總幹事召開。
(b)大會特別會議應由總幹事根據協調委員會或大會四分之一成員國的請求召開。
(c)會議應在本組織總部舉行。
(5)已參加本公約,但並非任一聯盟成員的國家應允許以觀察員身份參加大會的會議。
(6)大會應通過自己的議事規則。
第七條成員國會議
(1)(a)本組織應設成員國會議,由本公約成員國組成,不論它們是否任一聯盟的成員國。
(b)每一國政府應有一名代表,可輔以若干副代表、顧問和專家。
(c)各代表的開支應由派遣國政府負擔。
(2)成員國會議應:
(Ⅰ)討論知識產權方面普遍關心的事項,並且得在尊重各聯盟許可權和自主的條件下就這些事項通過建議;
(Ⅱ)通過本會議的三年預算:
(Ⅲ)在本會議預算的限度內,制定三年法律--技術援助計劃;
(Ⅳ)按照第十七條規定,通過對本公約的修訂案:
(Ⅴ)決定應允許哪些非本組織成員國、哪些政府間組織和非政府國際組織可作為觀察員參加其會議;
(Ⅵ)行使其它適合於本公約的職權。
(3)(a)每一個成員國在本會議中應有一票表決權;
(b)成員國的三分之一構成法定人數;
(c)在遵守第十七條規定的條件下,本會議應以三分之二多數票作出決議;
(d)對參加本公約但未參加任一聯盟的國家的會費數額應由僅只這類國家代表有投票權的表決決定。
(e)棄權不作投票計算;
(f)一名代表只能代表一個國家,只能以一個國家的名義投票。
(4)(a)本會議的例會,應由總幹事召集,會期及會議地點與大會同。
(b)本會議的特別會議應由總幹事根據多數成員國的請求召開。
(5)本會議應通過自己的議事規則。
第八條協調委員會
(1)(a)本組織應設協調委員會,由擔任巴黎聯盟執行委員會委員或伯爾尼聯盟執行委員會委員或兼任兩執行委員會委員的本公約當事國組成。然而,如果其中任一執行委員會的委員數目超過了選舉它的大會成員國總數的四分之一,則該執行委員會應從其委員中指定參加協調委員會的國家,數目不得超過上面提到的四分之一。在計算上述的四分之一數目時,本組織總部所在國不應包括在內。
(b)作為協調委員會委員的每一個國家應有一名代表,可輔以若干副代表、顧問和專家。
(c)當協調委員會審議直接涉及成員國會議的計劃、預算及其議程、或審議關於修訂本公約的建議時,如該修訂建議將影響已參加本公約但沒有參加任一聯盟的國家的權利或義務,則應有這類國家的四分之一參加協調委員會的會議並享有該委員會委員同等的權利。這些國家應由成員國會議在每屆例會上指定。
(d)各代表團的開支應由派遣國政府負擔。
(2)如果本組織所經管的其它聯盟希望參加協調委員會,其代表必須從協調委員會成員國中指派。
(3)協調委員會應:
(Ⅰ)就兩個或兩個以上聯盟共同有關的,或者一個或一個以上聯盟與本組織共同有關的一切有關行政、財務和其他事項,特別是各聯盟共同開支的預算,向各聯盟的機構、本組織成員國大會、成員國會議和總幹事提出意見;
(Ⅱ)擬訂本組織大會的議程草案。
(Ⅲ)擬訂本組織成員國會議的議程草案以及計劃和預算草案;
(Ⅳ)以聯盟三年共同開支預算和成員國會議三年預算以及法律--技術援助三年計劃為基礎,制定相應的年度預算和計劃;
(Ⅴ)在總幹事任期即將屆滿,或總幹事職位出缺時,提名一個候選人由大會任命;如大會未任命所提名的人,協調委員會應另提一名候選人;這一程序應反復進行直到最後提名的人被大會任命為止;
(Ⅵ)如果總幹事的職位在兩屆大會之間出缺,任命一個代理總幹事,在新任總幹事就任前代職;
(Ⅶ)行使本公約所賦予的其他職權。
(4)(a)協調委員會每年舉行例會一次,由總幹事召開。在正常情況下應在本組織總部舉行。
(b)協調委員會的特別會議,應由總幹事召集,或根據其本人倡議,或應協調委員會主席的請求,或根據協調委員會四分之一委員國的請求而召開。
(5)(a)每個國家,不論它是第(1)款(a)項提到的一個還是兩個執行委員會的委員,在協調委員會中都只有一票表決權。
(b)協調委員會委員的半數構成法定人數。
(c)一名代表只能代表一個國家,只能以一個國家的名義投票。
(6)(a)協調委員會應按投票簡單多數發表意見和作出決議,棄權不作投票計算。
(b)盡管取得了簡單多數,協調委員會的任何委員得在表決後立即要求按下列辦法對票數作一次特別重新計算:將巴黎聯盟執行委員會委員國和伯爾尼聯盟執行委員會委員國分別列成兩個名單,將每個國家的投票記入所屬名單中自己名稱的旁邊。如果這樣的特別重新計算表明不是在每個名單中都取得了簡單多數,則該項提案應視為未通過。
(7)本組織任何成員國,不屬協調委員會成員國者,得派觀察員參加本委員會的會議,有權參加辯論,但無表決權。
(8)協調委員會應制定自己的議事規則。
第九條國際局
(1)國際局應為本組織的秘書處。
(2)國際局應由總幹事領導並輔以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副總幹事。
(3)總幹事任期固定,每任不少於六年,他應有資格按任期連任。初任期限和可能的連任期限以及任命的所有其他條件,均應由大會規定。
(4)(a)總幹事應為本組織的行政主管。
(b)他就代表本組織。
(c)他應就本組織的內外事務,向大會匯報,並遵從大會的指示。
(5)總幹事應擬定計劃草案和預算草案並起草工作活動定期報告。他應將這些草案和報告送交有關國家的政府和各聯盟和本組織的主管機構。
(6)總幹事和任何由他指派的工作人員可參加大會、成員國會議、協調委員會以及任何其他委員會或工作組的一切會議,但無表決權。總幹事或由他指派的一名工作人員就為這些機構的當然秘書。
(7)總幹事應任命為有效執行國際局任務所必需的工作人員。他應在協調委員會批准後,任命副總幹事。任用的條件應在由總幹事提出並由協調委員會批準的工作人員條例中規定。任用工作人員和決定服務條件首要考慮的應是:必須保證最高標準的效率、能力和品德。在錄用工作人員時應適當注意盡可能廣泛的地域分布的重要性。
(8)總幹事和工作人員的責任的性質應是純粹國際性的。在執行職務時,他們不應尋求或接受任何政府或本組織以外的任何當局指示。他們應不做任何可能有損於其國際官員身份的行為。每一個成員國都應尊重總幹事和工作人員職責的純粹國際性質,並在他執行任務時不設法施加影響。
第十條總部
(1)本組織總部設在日內瓦。
(2)其遷移可按第六條第(3)款(d)項和(g)項的規定來決定。
第十一條財務
(1)本組織應有兩種單獨的預算:各聯盟共同開支預算和成員國會議預算。
(2)(a)各聯盟共同開支預算應包括對幾個聯盟有關系的開支的規定。
(b)這種預算資金的來源如下:
(Ⅰ)各聯盟的分攤,而每個聯盟分攤的數額應由該聯盟大會依據其在共同開支中所享受的利益來確定;
(Ⅱ)國際局所進行的與各聯盟無直接關系的服務收費或者不屬於國際局提供的法律--技術援助方面的服務收費;
(Ⅲ)與各聯盟無直接關系的國際局出版物的售款與版稅;
(Ⅳ)給予本組織的贈款、遺贈或津貼,但第(3)款(b)段(Ⅳ)節所指的款項除外;
(Ⅴ)本組織的租金、利息和其他雜項收入。
(3)(a)成員國會議的預算應包括該會議開會的開支和法律--技術援助計劃的支出。
(b)這項預算的資金來源如下:
(Ⅰ)參加本公約但未參加任何聯盟的國家的會費;
(Ⅱ)各聯盟為這一預算提供的款項,而各聯盟提供款項數額應由各該聯盟大會確定,各聯盟也可不為該預算提供款項;
(Ⅲ)國際局由於提供法律--技術援助而得到的款項;
(Ⅳ)為了(a)款所述的目的給予本組織的贈款、遺贈和津貼。
(4)(a)為了規定每個成員國對成員國會議預算應繳的會費,參加本公約但未參加任何聯盟的國家應屬於一個等級,並應按照下面所確定的單位數為基礎繳納年變會費:
A級……10個單位
B級……3個單位
C級……1個單位
(b)上述各國在按第十四條第(1)款規定採取行動的同時,應指出自己希望屬於那一等級。任一這類國家均可改變其等級,如要改為較低的級別,該國必須在一次例會上向成員國會議宣布。這種改動應於該屆會議後的下一歷年開始時生效。
(c)每一個這類國家每年應繳會費的數額在所有這類國家對成員國會議預算交費總額中所佔的比例應相當於它的單位數在所有這類國家總單位數中所佔的比例。
(d)會費應在每年一月一日繳納。
(e)在新的財政周期開始之前,如果預算尚未被通過,則根據財務條例,應按上年度預算的標准執行。
(5)參加本公約但未參加任何聯盟的國家拖欠本條所規定的會費,以及參加本公約的任何聯盟成員國拖欠該聯盟會費時,如其所欠金額相當於或超過前兩個整年的會費金額,則不應在它作為成員國的本組織任何機構內行使表決權。但是,只要查明該國拖延繳費是由於特殊的和不可避免的情況,這些機構可允許它繼續在該機構內行使表決權。
(6)國際局在法律--技術方面提供服務項目的收費數額應由總幹事確定,並應由他向協調委員會報告。
(7)經協調委員會批准,本組織可接受直接來自政府、公私機構、協會或私人的贈款、遺贈款和津貼。
(8)(a)本組織應有一項工作基金,由各聯盟和參加本公約但未參加任何聯盟的國家一次繳納。當該項基金不足時,應予增加。
(b)各聯盟一次繳納的金額和可能增繳的金額應由各該聯盟大會確定。
(c)參加本公約但未參加任何聯盟的國家一次繳納的金額以及在基金增加時的份額,應按照基金成立或決定增加基金那一年該國會費的比例計算。繳納的比例和條件應由成員國會議根據總幹事的建議,並聽取協調委員會的意見後確定。
(9)(a)在本組織總部和總部所在國簽立的協定中應規定,當工作基金不足時,應由該國墊款的金額和給予墊款的條件,應由該國與本組織根據每次情況另立協定。該國在承擔墊款義務期間,應在協調委員會中有當然的席位。
(b)上述(a)項所述國家和本組織都有權通過書面通知終止墊款的義務。這項通知應自發出通知那年年底起三年後生效。
(10)帳目的審查應根據財務條例的規定由一個或一個以上成員國或外來審計員進行。審計員應由本組織大會在徵得他們本人同意後指派。
第十二條權利能力;特權和豁免
(1)本組織在各成員國領土上,在符合各該國家的法律條件下,應享有為完成本組織宗旨和行使其職權所必需的權利能力。
(2)本組織應與瑞士聯邦,以及與總部今後可能設在的其它國締結一項總部協定。
(3)本組織可與其他成員國締結雙邊或多邊協定,使本組織、其官員以及一切成員國的代表享有為完成本組織宗旨和行使其職權所必需的特權與豁免。
(4)總幹事可以談判上述第(2)、(3)款所指的協定;並經協調委員會批准後代表本組織締結和簽訂這種協定。
第十三條與其它組織的關系
(1)本組織應於適當時候與其他政府間組織建立工作關系並進行合作。與這類組織訂立的具有這種效果的一般協定,應由總幹事經協調委員會批准後締結。
(2)本組織可就其許可權內的事項,適當安排與非政府的國際組織的磋商與合作,而且,經有關政府同意,也可與該國的政府性或非政府的全國性組織進行磋商與合作。有關這方面的安排應由總幹事經協調委員會批准後進行。
第十四條參加本公約的條件
(1)第五條所指的國家通過以下手續可以成為本公約的當事國和本組織成員國:
(Ⅰ)申請者簽署並對批准與否不附加保留意見,或
(Ⅱ)申請者簽署並表示同意須在遞交批准書後方能獲得批准,或
(Ⅲ)遞交加入書。
(2)不管本公約的任何其他規定,巴黎公約當事國、伯爾尼公約當事國,或同為兩個公約的當事國,只有在批准或加入或者已經批准或加入下述國際文件的條件下,才可以成為本公約的當事國:
或巴黎公約斯德哥爾摩議定書全部或是僅附有第二十條第(1)款(b)項(Ⅰ)所規定的限制。
或伯爾尼公約斯德哥摩議定書的全部或是僅附有第二十八條(Ⅰ)款(b)項(Ⅰ)所規定的限制。
(3)批准書或加入書應交由總幹事保存。
第十五條本公約的生效
(1)本公約應在十個巴黎聯盟成員國和七個伯爾尼聯盟成員國按第十四條第(1)款的規定採取行動三個月後生效。如果一個國家同時兼為兩個聯盟的成員國,應理解為在兩組內都計數。在生效之日,本公約對於那些不是任一聯盟成員但在此日期三個月以前按第十四條第(1)款的規定已採取行動的國家也應生效。
(2)對於其他國家,本公約應在這類國家按第十四條第(1)款規定採取行動之日起三個月之後生效。
第十六條保留
本公約不許可附加保留權利。
第十七條修訂
(1)有關修訂本公約的建議可由任何成員、協調委員會或總幹事提出。此種建議應在成員國會議進行審議至少六個月以前由總幹事通知各成員國。
(2)修正案應由成員國會議通過。當修正案影響參加本公約但未參加任一聯盟的國家的權利和義務時,這些國家也應參加表決。對於一切其他所提出的修正案,只應由參加本公約的任一聯盟的成員國表決。成員國會議如僅對那些以前已由巴黎聯盟大會和伯爾尼聯盟大會已分別根據適用於各該大會關於通過各該公約行政條款修正案的規則所通過的修正案進行表決,修正案應由參加投票的國家的簡單多數票表決通過。
(3)任何修正案應在總幹事收到在成員國會議通過該修正案時,根據上述第(2)款有表決權的本組織四分之三成員國按照它們各自的憲法程序發出的書面接受通知書一個月後生效。這樣通過的任何修正案一旦生效,即對在當時和後來加入的本組織所有成員國都有約束力,但涉及增加成員國財政義務的修正案應只對已通知接受該修正案的國家有約束力。
第十八條退約
(1)任何成員國得通過向總幹事送交通知書退出本公約。
(2)退約應在總幹事收到通知書起六個月後生效。
第十九條通知
總幹事應向一切成員國政府通知:
(Ⅰ)本公約生效日期;
(Ⅱ)簽署和交存批准書或加入書;
(Ⅲ)對本公約一項修正案的接受,以及修正案生效的日期;
(Ⅳ)退出本公約。
第二十條最後條款
(1)(a)本公約應在一份用英文、法文、俄文和西班牙文作成的單一文本上簽署,各種文本具有同等效力,並應交由瑞典政府保存。
(b)本公約在斯德哥爾摩繼續開放簽署到1968年1月13日截止。
(2)正式文本、應由總幹事經與有關國家政府協商後以德文、義大利文、葡萄牙文以及成員國會議指定的其它文字制定。
(3)總幹事應將經正式核簽的本公約副本和由成員國會議通過的每項修正案的副本各兩份分送巴黎聯盟或伯爾尼聯盟各成員國政府、其它加入本公約國家的政府,以及其它要求得到這些文件的國家政府。分送給各國政府的經簽署的本公約副本由瑞典政府核簽。
(4)總幹事應將本公約交聯合國秘書處登記。
第二十一條過渡條款
(1)在第一任總幹事就職前,本公約中凡提到國際局或總幹事之外,應視為系分別指保護工業、文學和藝術產權聯合國際局<亦稱保護知識產權聯合國際局(BIRPI)>或其總幹事。
(2)(a)凡屬任一聯盟的成員而尚未參加本公約的國家,如果它們願意,在自本公約生效之日起五年內,可行使如同它們參加了本公約一樣的權利。凡希望行使這樣權利的國家就應書面通知總幹事,該通知書應於收到之日生效。這類國家在上述期限屆滿前應視為大會和成員國會議的成員。
(b)當這五年期限屆滿時,這類國家在大會、成員國和會議協調委員會中不應再有表決權。
(c)這類國家在成為本公約參加國後,應再度得到表決權。
3(a)在巴黎聯盟或伯爾尼聯盟的成員國尚未全部參加本公約以前,國際局和總幹事應分別兼管保護工業、文學和藝術產權聯合國際局及其總幹事的職責。
(b)該聯合國際局任用的工作人員,自本公約生效之日起在上述(a)段所指的過渡期間,應被認為也是由國際局任用的。
(4)(a)一旦巴黎聯盟所有成員國全部成為本組織成員後,該聯盟事務局的權利、義務和財產應移交給本組織國際局。
(b)一旦伯爾尼聯盟所有成員國全部成為本組織成員後,該聯盟事務局的權利、義務和財產應移交給本組織國際局。

㈨ 著作權法的全文內容有哪些

我不了解著作權法的全文內容都有什麼

閱讀全文

與著作權法第十條兜底條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