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善意取得的物權效力

善意取得的物權效力

發布時間:2021-11-02 03:35:45

物權中涉及到追及效力與善意取得的問題怎麼區分

我國《物權法》第106條規定:「無處分權人將不動產或者動產轉讓給受讓人的,所有權內人有權追回容。」在此種情況下所具有的追及效力顯然屬於物上請求權的一種形式,但它是一項獨立的物權效力,不能等同於物上請求權。另外當抵押人擅自轉讓抵押物給第三人時,抵押權人得追及至抵押物之所在行使抵押權。
物權的追及效力不是絕對的,法律在確認善意取得制度之後,物權的效力應當受到善意取得適用的限制。換句話說,善意取得制度就是對物權追及效力的限制,但並不是說物權的追及效力與善意取得制度矛盾。物權追及力說的在我有物權的前提下,無論物被誰佔有控制,我都可以追及至物的所在地行使權利。善意取得說無權處分權人未經我的許可把我的物賣了,第三方不知情又支付了對價,那麼第三方即善意的第三人就對該物取得了所有權。關鍵是一物一權,你有了所有權我就自動喪失了所有權,沒有了所有權,自然沒有辦法再追及了。

⑵ 物權法中善意取得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第一百零六條 無處分權人將不動產或者動產轉讓給受讓人的,所回有權人有權追回;除法答律另有規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讓人取得該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
(一)受讓人受讓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時是善意的;
當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權的,參照前兩款規定。
第一百零八條 善意受讓人取得動產後,該動產上的原有權利消滅,但善意受讓人在受讓時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權利的除外。

第一百二十九條 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將土地承包經營權互換、轉讓,當事人要求登記的,應當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申請土地承包經營權變更登記;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第一百五十八條 地役權自地役權合同生效時設立。當事人要求登記的,可以向登記機構申請地役權登記;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⑶ 善意取得 物權問題

D受託代為轉交某一物品的人將該物品贈與不知情的第三人
因為不知情的第三人並未支付對價,不符合善意取得構成要件。
善意取得應具備以下條件:
第一,讓與人必須是基於所有權人的意思佔有動產。因此贓物、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隱藏物、遺失物、漂流物等不適用善意取得。第三人如果是從出賣同類物品的公共市場上買得的,則即使是贓物、遺失物,仍然適用善意取得制度。
第二,財產必須是依法可以流通的財產。法律禁止或限制流轉的物,如爆炸物、槍支彈葯、麻醉品、毒品等,不適用善意取得制度。國家專有的財產以及法律禁止或限制流轉的國有財產,也不適用善意取得制度。國有企事業單位佔有的,依法可以由這些單位處分的國有財產,與集體和公民個人所有的財產一樣,適用於善意取得制度。
第三,必須是動產。善意取得只適用於動產。不動產所有權的移轉採用登記制度,不適用於善意取得制度。
第四,受讓人必須通過交換取得財產。受讓人取得財產必須是通過買賣、互易、債務清償、出資等具有交換性質的行為實現。如果通過繼承、遺贈、贈與等行為取得財產,不適用善意取得。
第五,受讓人取得財產時出於善意。受讓人善意,是指受讓人相信財產的讓與人為財產的所有人。受讓人在讓與後是否為善意,並不影響其取得所有權。

⑷ (物權問題)為什麼基於無權處分+善意取得制度取得的物權對有權處分人有效

首先,謝謝你的提問。你提問的方式很專業,問題也很好,我很樂意回答。
先糾正你一點提問的瑕疵。
善意取得是一種制度。
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是:無權處分、善意、支付合理對價、公示(動產完成交付、不動產登記)
故「無權處分+善意取得」的表述略有瑕疵。
為什麼有效:
一、從分析法學角度,因為法律規定了善意取得制度的存在,只要滿足上述幾個條件即可取得物權。提示一下,善意取得中最難搞清楚的是「無權處分」動產還簡單,就是沒有所有權但是合法佔有導致無權處分,不動產則分好幾種情況,在這里先不提了。
二、從自然法學角度,為什麼會有此制度,此制度公平合理嗎?善意取得制度的設立主要考慮了以下幾個點(包括、但不限於):1.整個社會的經濟秩序。第三人善意的與無權處分人簽訂合同,第三人已經合法的情況下,如果依然無法保障他的權益,對整個社會經濟秩序中最為重要的信譽制度是一個極大的沖擊,天知道你今天合法合理的簽訂一個合同買來東西第二天不屬於你了,你還相信合同和法律嗎?
2.如果不規定善意取得制度,可能會照成二次傷害,當善意取得達成後,對於所有權人顯然是一次傷害,當然法律規定所有權人可以向無權處分人請求損害賠償,但若此時善意取得規定無效,善意取得人應當返還原物,而此時原物可能已經磨損、折舊或其他原因,所有權人不願意接受。比如小孩子鬧脾氣,不行我就要一模一樣的~^_^。此觀點是我大學時期一篇論文的,可能不成熟。
其次,是你的詳細問題。我沒怎麼搞明白你的提問,首先債權是相對的,物權是絕對的。「債權取得的物權不具有對世性,只在債權雙方之間有效」這句話不知從何而來,總覺得有問題,你的意思是我買來的東西僅僅在買賣雙方之間東西才是我的,對於別人來說東西就不是我的了嗎?不是的。你的這種情況在法理上叫做「基於法律行為的物權變動」,物權變動後是對世效力的。

最後,是你案例,你的案例比較特殊在於房屋是不動產。不動產需要登記,不動產是登記生效主義。故你所說A是房屋所有權人,我理解為A為房屋產權登記人。那麼此時B並不是無權處分人,為什麼?因為無權處分是「合法佔有,非法處分」一定要記得這一點哦,這也是為什麼遺失物、盜竊所得物不適用善意取得,因為他不是合法佔有哦。所以對於不動產來說,合法佔有必須是房產證是你的名字,所以B顯然不是無權處分。B是侵權。而C也不是善意取得哦,即使不考慮B的佔有問題,C是租賃,怎麼會取得物權呢?他只是一個租賃的債權而已。
大概這么多,比較亂,不知道你是考司法考試,還是法律學習的人。善意取得比較有趣,有興趣可以聯系我,我們一起探討哦~。

⑸ 不動產物權善意取得的法律效力有哪些請問這個第四條什麼意思謝謝

善意取得可以使善意第三人取得不動產的所有權。

⑹ 物權法解釋一21條合同無效可以阻卻善意取得

您好,來在「具有下列情形自之一,受讓人主張根據物權法第一百零六條規定取得所有權的,不予支持」的規定中,「取得」所有權表明該條所列要件可引發的法律效果是阻卻善意取得的成立,而非成立善意取得後又喪失所有權。故而,個案若未滿足《物權法》106條第1款後段之要件,自然無須適用《物權法解釋(一)》第21條阻卻成立善意取得。因此,老鍾所說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⑺ 物權法中的善意取得制度可以適用於物權法生效以前的行為嗎

不過追溯期的情況下也應有效,因為善意取得制度這個司法實踐早就有了

那你應當歸還,原來你以為的善意取得應該此時理解為代為保管

⑻ 所有權的善意取得和物權的追及效力

簡單的說,就是你媽媽雖然是出錢得到的這個勺子,而且不知道你爸爸並不是勺子的所有人,但是這個勺子仍然不是她的,你是可以取回來的

一、善意取得的物不應僅僅限於動產

通常認為善意取得僅限於動產,不動產不適用善意取得。這樣的觀點有失偏頗,不足以保護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和維護第三人對公示公信力的信賴。

公示原則要求物權的產生、變更、消滅,必須以一定的可以從外部查知的方式表現出來。公示的作用在於昭示物權的變動,保護交易的安全。通常認為動產以交付佔有為公示方法,不動產以登記為公示方法。公信原則的基本要求指物權變動以登記和交付為公示方法,當事人如果信賴這種公示而為一定的行為,即使登記或交付所表現的物權狀態與真實的物權狀態不相符合,也不影響物權變動的效力,其目的在於保護交易的安全,穩定社會經濟秩序。

在動產所有權轉移方面,第三人善意而無過失地相信動產的佔有人即為合法佔有並擁有合法處分權的所有權人,從而與其締結合約,支付相應對價後應當依法取得該動產的所有權,即使該佔有人實際上並沒有所有權和處分權,也應當承認交易的有效性。但對如贈與等無對價存在的第三人,即使第三人為善意,也不宜認定其合法取得動產的所有權。因為善意取得制度設立的目的是為了保護交易的安全,而贈與等無償行為不屬於交易的范圍,不在保護之列。而對於從受贈與人處有償取得該動產的,則應當認為交易有效,由受贈與人在受益范圍內承擔返還義務。

對於不動產,第三人善意無過失地相信行政機關登記的公信力,或者確信不動產登記的所有權人的代理人有權處分,從而與其發生交易行為,並進行了產權變更登記的,應當保護第三人的合法權益,確認其依法取得的產權為有效。即使該行政機關的登記有誤或代理人實際並無代理權也不例外。財產所有權人的損失可以由無權代理人承擔賠償責任。

故而,善意取得的財產不應僅為動產,也包括不動產,如此才能全面保護交易的安全,促進經濟繁榮發展。

二、 善意取得只要求取得財產時為善意

通過對善意取得構成要件的分析,應當認定只要求第三人在取得財產時為善意且無過失即可,即使事後第三人知曉與其交易的人並無合法處分權,也不影響先前交易的效力。

但取得財產的時間如何界定呢?有人認為應當是合同簽訂時,有人認為應該是第三人交付錢款時,有人認為是標的物實際交付時。筆者認為應該界定為實際交付時為妥。

如果是動產,自該財產交付給第三人實際佔有前,第三人始終善意且無任何過失,該財產交付即所有權轉移,即使第三人尚未支付價款也不影響所有權的轉移。如果確未支付價款,僅在交易雙方之間形成債權債務關系,而並不導致所有權移轉的無效,因為動產所有權的轉移以交付為公示方法。

如果是不動產,交付並由第三人實際佔有並不構成所有權的轉移。這是法律有明文規定的,應當認為,只有合法辦理了產權變更登記之後才發生所有權轉移的效力。因此,只有第三人在辦理產權變更登記之前為善意且無過失,才可以構成善意取得。否則,應當不影響不動產實際所有權人的追及權的行使。

所以,對善意取得的成立應當以第三人取得財產前為善意且無過失,才發生善意取得的效力。

三、 盜贓物產權的變動

按照通常的觀點認為,對盜贓物不適用善意取得制度,無論幾經轉手,國家機關主要是偵查機關都可以從第三人處追回。且通常的觀點也認為善意取得制度僅限於動產,不動產並不適用。但筆者對此持不同意見。

(一)盜贓物中動產的善意取得

如果以不正當的低價與非法佔有人進行交易,無論任何情況均不得構成善意取得,更無須說無償取得,即使是善意也不能產生善意取得的法律效果。而如果第三人善意且無過失並支付了相應的對價的話,應當產生善意取得的效力。原所有權人包括國家機關也不得向第三人行使墜及權。原所有權人的 損失可以通過侵權之訴或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來解決。

(二)盜贓物中不動產的善意取得

通常認為不動產不能成為盜贓物,但現在理論和實踐中對此都已經有了突破。比如某人以暴力或脅迫等非法手段,使不動產的所有權人到登記機關辦理了產權變更登記,登記到了行為人或他人的名下,爾後登記後的權利人與第三人訂立合約,並重新變更登記,應當認定合同有效。至於原所有權人的損失,可以通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向行為人追償。

再比如,由於登記的行政機關的過錯造成登記的錯誤,被錯誤登記為所有權人者與第三人交易的,同樣應當認定善意取得的構成,即使是盜贓物也不例外。

宗上所述,善意取得構成對物權的追及效力的合法限制,甚至以犧牲原所有權人的利益來保護交易安全和第三人權益,這是市場經濟秩序的需要,符合現代的價值趨向。(D)

閱讀全文

與善意取得的物權效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