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農村宅基地使用權能不能作為遺產繼承
可以作為遺產。我國繼承法第三條規定:「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
一、從宅基地使用權的外部關系來看,其是一項特殊的用益物權,是特殊的財產,不應作為遺產繼承
在大陸法系物權體繫上,宅基地使用權歸屬用益物權。一般而言,用益物權具有財產的性質,應允許流轉、繼承。但宅基地使用權是特殊的用益物權,是一項「特殊的財產」,其特殊性表現為:第一,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具有無償性。從我國現有的法律規定來看,農民取得宅基地使用權除交納數量極少的稅費外,無需交納其他費用,原則上是無償取得。第二,宅基地使用權具有人身依附性。根據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宅基地使用權與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資格密切相關,一經設定即具有極強的人身依附性,禁止流轉。第三,宅基地使用權在功能上具有福利性。宅基地使用權為保障農民「居者有其房」而設立,具有社會保障職能。
宅基地使用權的特性決定了它是一項不適於繼承的「特殊財產」:基於取得上的無償性,如允許其繼承,將使繼承人無端受益,有違公平理念;人身依附性決定了它必須因具有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而取得、因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消滅而消滅,不產生在不同主體之間的流轉(繼承)問題;而福利性質決定了如果允許繼承,將導致宅基地無限擴大。因此,土地管理法規定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
二、從宅基地使用權的內部關系來看,屬於家庭共同共有,不是被繼承人的個人財產,不能作為遺產繼承
共同共有以共同關系的存在為前提,因共同關系的產生而產生,因共同關系的消滅而消滅。在共同關系存續期間,各共有人之間不產生份額問題,對共有財產的全部享有平等的權利,承擔平等的義務,不得請求分割共有物。根據學者通說,我國目前主要在以下場合成立共同共有:一是因夫妻關系的存在而產生的夫妻之間的共同共有;二是因家庭關系的存在而產生的家庭共有;三是因遺產未分割而產生的繼承人之間的共同共有。
宅基地使用權是家庭共同共有財產,與家庭關系密切相連。按照共同共有的法理,家庭成員對宅基地使用權享有平等的權利、承擔平等的義務,家庭成員之間不產生份額的問題。在家庭關系存續期間,家庭成員不得請求分割,只要家庭關系存在,宅基地使用權的共同共有關系就存在。家庭個別成員的死亡,並沒有導致家庭關系的消亡,也就不會產生宅基地使用權的分割問題,無法形成死亡人對宅基地使用權的個人份額。也就是說,「被繼承人」死亡前,宅基地使用權並非其個人財產;「被繼承人」死亡後,家庭關系仍然存在,宅基地使用權沒有分割,仍然是家庭共同共有財產而非「被繼承人」的個人財產。既然宅基地使用權並非個人財產,自然不能作為遺產繼承。
當然,本文所論證的「農村宅基地使用權不能作為遺產繼承」是僅就一般情況而言。在特殊的情況下,如由於「地隨房走」的原則,繼承人對宅基地上所建造房屋的繼承將導致對宅基地的繼承。
❷ 農村宅基地的使用權能否繼承
農村宅基地所有權是歸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所有不論是在什麼樣的情況宅基地所有權都是不能繼承的。宅基地使用權是歸農村居民所有的,那麼宅基地使用權可以繼承嗎?小編會在下文中為您做一個詳細的介紹。
宅基地使用權能否繼承?
宅基地屬於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宅基的地使用權不屬於被繼承人遺留下的合法財產,不能被繼承。
《憲法》第10條的規定:農村與城市的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於集體所有。
《土地管理法》第八條規定: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第六十二條規定: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
根據以上規定,宅基地所有權屬於集體所有,宅基地使用權由村民按戶所有,宅基地的面積受到嚴格限制。
宅基地使用權繼承後能否買賣?
根據我國《物權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在司法實踐的指導》規定,我國農村宅基地的買賣是被允許的,但又有諸多的限制條件。具體的買賣效力如下:
1、宅基地使用權不得單獨轉讓,有下列轉讓情況之一,應認定無效:
(1)城鎮居民購買;
(2)法人或其他組織購買;
(3)轉讓人未經集體組織批准;
(4)向集體組織成員以外的人轉讓;
(5)受讓人已有住房,不符合宅基地分配條件。
2、宅基地使用權的轉讓必須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1)轉讓人擁有二處以上的農村住房(含宅基地);
(2)同一集體經濟組織內部成員轉讓;
(3)受讓人沒有住房和宅基地,符合宅基地使用權分配條件;
(4)轉讓行為徵得集體組織同意;
(5)宅基地使用權不得單獨轉讓,地隨房一並轉讓。
不管是宅基地所有權還是宅基地使用權都是不能當做遺產繼承的。但對於在宅基地上修建的房屋而言,則是可以當做遺產繼承的。我國農村宅基地的買賣是被允許的,但又有諸多的限制條件。所以買賣宅基地的時候要注意,不要讓自己吃虧。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03-30,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點擊領取看房紅包,百元現金直接領
❸ 農村宅基地使用權能不能作為遺產繼承法律依據有哪些
農村宅基地使用權不能作為遺產繼承,但宅基地上的房產可以繼承。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八條規定: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第六十二條規定: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第十三章 宅基地使用權
第一百五十二條
宅基地使用權人依法對集體所有的土地享有佔有和使用的權利,有權依法利用該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屬設施。
第一百五十三條
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行使和轉讓,適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國家有關規定。
第一百五十四條
宅基地因自然災害等原因滅失的,宅基地使用權消滅。對失去宅基地的村民,應當重新分配宅基地。
第一百五十五條
已經登記的宅基地使用權轉讓或者消滅的,應當及時辦理變更登記或者注銷登記。
《山東農村宅基地管理辦法》
第二十四條 因買賣、繼承、贈與房屋而發生宅基地使用權轉移的,買房戶、繼承人、被贈與人符合本辦法第十二條規定的條件之一的,可依法辦理宅基地用地手續,不符合條件的,應按本辦法第十八、十九條的有關規定處理。
第十二條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申請使用宅基地:
(一)農村村民因結婚等原因(包括男到女家落戶),原有宅基地不能解決住房確需分戶的;
(二)實施村鎮規劃或舊村鎮改造,需要調整搬遷的;
(三)因國家、集體建設項目佔用原宅基地需要搬遷的;
(四)離退休的國家工作人員、職工、軍人、歸僑、港澳台同胞等,經區(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回原籍落戶定居,農村確無住房的;
(五)市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十八條 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村集體依法收回宅基地使用權:
(一)一戶超過一處以上的宅基地;
(二)經批准新劃宅基地後原有的宅基地;
(三)戶口已遷出本村且已不居住的宅基地;
(四)集體供養的五保戶騰出的宅基地;
(五)其他應當收回的情形。
第十九條 應收回的宅基地有地面附著物的,村集體應當給予適當補償。對拒不交回的,經區人民政府批准,實行有償使用制度,有償使用費標准為每平方米每年1—5元,但是,影響村莊規劃實施的,地上建築物和其他附著物應當依法拆除,騰出宅基地。
由於歷史或規劃原因超過法定宅基地面積標準的舊宅基地及佔用的村內空閑地暫不能收回的,也可實行宅田掛鉤的辦法扣減相應的承包田。
❹ 宅基地使用權能否繼承
國家土地局關於《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第四十九條規定:繼承房屋取得的宅基地,可確定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由此可知,宅基地所有權不能繼承,但可以繼承宅基地的使用權。
對於宅基地,我國土地管理法規定,農村村民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2004年,國土部明文規定,嚴禁城鎮居民在農村購置宅基地。與此同時,繼承法也表明,子女是父母財產的法定繼承人,而房屋也是遺產范疇之一。
農村村民取得宅基地的前提是其「村民」身份,村民首先要屬於這一村集體才能取得宅基地;同時村民有的只是宅基地的使用權,宅基地所有權還是在村集體,村民不能隨意處置宅基地。所以,宅基地不屬於個人財產,也不是遺產,不能被繼承。
【拓展】作為非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不能繼承農村宅基地上的房屋
從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的主體上分析,我國相關法律均規定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的主體僅限農村居民,物權法第一百五十三條明確了「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行使和轉讓,適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國家有關規定」,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規定「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
如果允許非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繼承,擁有宅基地,就與土地管理法的規定相悖。而且宅基地是村民按戶申請使用,宅基地使用權屬於村民戶內家庭成員共同共有,戶內某個家庭成員死亡,並不必然導致戶的消滅,宅基地使用權仍然是家庭共有財產而非被繼承人的個人財產。
從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的性質上分析,宅基地使用權是特殊的用益物權,它是國家為了保障農民利益和農村資源穩定而賦予農民的具有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性質的一項權利。
它的特殊性在於一是具有人身依附性,只有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才能取得;二是具有福利性,村民一般無償取得宅基地使用權,在取得宅基地使用權後,享有長期佔有、使用的權利。
正是因為宅基地使用權具有這些特殊性,使其不同於一般的財產權,若允許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之外的人繼承,可能會損害其他村民的利益,有違該權利的設計初衷,且違反土地管理法確定的「一戶一宅」原則。
參考資料:城裡人能否繼承農村老宅-新華網案例:農村宅基地上建設的房屋能否繼承-人民網
❺ 為什麼農村宅基地使用權不能作為遺產繼承
1、單獨的宅基地使用權,沒有宅子的,使用權不能繼承。
2、但是如果是有宅子,則因為房子的繼承,所以使用權也一並繼承了。
❻ 宅基地使用權可以繼承嗎
宅基地使用權可以繼承,只不過只能繼承使用,不能賣給村集體以外的人。
❼ 宅基地的使用權能繼承嗎
父母的宅基地不是遺產,不可直接繼承。
1、宅基地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管理法規定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
2、宅基地使用權具有無償性、人身依附性及保障性,是一項特殊的用益物權,屬於依法不能作為遺產的「特殊的財產」;
3、宅基地使用權是家庭共同共有財產,在以戶為單位的家庭關系存續期間,家庭成員不得請求分割宅基地使用權,家庭個別成員的死亡,並不必然導致戶的消滅,也就不會產生宅基地使用權的分割問題,無法形成死亡人對宅基地使用權的個人份額,自然談不上個人財產,不能作為遺產繼承;
(7)宅基地使用權不可以直接通過繼承取得擴展閱讀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條規定:「城市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於集體所有。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佔、買賣、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
這一規定充分說明,我國實行土地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和集體所有。任何組織或個人只能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權,不可能取得所有權,所以也就不存在所有權的繼承問題。農民作為經濟組織的成員,対於宅基地擁有的是用益物權,即使用和收益的權利(自用或者出租),其處分宅基地使用權的行為屬於無權處分(買賣和繼承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