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國現行法規關於集體土地使用權流通的規定
根據刑法第133條的規定,對交通肇事罪規定了三個不同的刑級(量刑檔次): 犯交通肇事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判到15年的佔少數)。
發生重大事故
1.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此處所謂「發生重大事故」,根據《解釋》第2條第1款規定,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 (1)死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2)死亡三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3)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三十萬元以交通肇事罪
上的。 《解釋》第2條第2款規定: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1)酒後、吸食毒品後駕駛機動車輛的 (2)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 (3)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4)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5)嚴重超載駕駛的 (6)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場的。
其他特別惡劣情節
其他特別惡劣情節,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 (1)死亡2人以上或者重傷5人以上,負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 (2)死亡6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3)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60萬元以上的。 根據刑法第133條的規定,犯交通肇事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判到15年的佔少數)。 第六條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後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後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應當分別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② 集體土地使用權如何轉為國有土地
通過國家徵收才可以將集體土地轉為國有土地。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45條至第版49條的規定:權
土地徵收,是指市、縣人民政府依法定程序逐級上報經省級政府或國務院審批後,組織實施的將集體土地徵收為國有土地,並對被征地農民和集體經濟組織進行補償安置的行為。
(2)我國禁止集體土地使用權擴展閱讀:
集體土地,指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也稱作是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土地。集體土地是中國土地所有制的一種形式。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集體土地入市吹響集結號,而關鍵要突破既得利益者阻力。
中國實行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土地的所有制形式包括國家所有(全民所有)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二種形式。
③ 簡述我國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流轉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和深化改革的建議
農村土地規范流轉,既是推進農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業規模經營的基本途徑,也是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因此,正確分析當前農村土地流轉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處理好其中的各種主體的利益關系,制定有效推進農村土地流轉的政策措施,是推進現代農業、統籌城鄉發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方面。
當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呈現流轉數量增長,流轉規模擴大,流轉形式多樣,流轉對象多元,管理服務加強等趨勢和特點。同時存在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如流轉管理工作還不規范,流轉服務體系尚不健全,流轉利益糾紛仍時有發生,流轉土地使用與農業宏觀調控目標也有差異,應當引起高度重視。中央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問題一向高度重視,政策是明確的、一貫的。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在保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政策連續性的基礎上,總結了近年來各地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經驗,系統完整地提出了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政策。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存在的問題
一是土地流轉意識有待進一步增強。一是農民自覺流轉意識不強,一些農民對國家土地承包和流轉政策理解不夠,擔心土地流轉出去後會喪失土地經營權,失去生活依靠,寧願土地拋荒也不願流轉出,還有些業主怕政策不穩,擔心投入無回報而不敢經營流轉的土地。二是農民大局觀念和法制意識不強。個別農民對縣里的農業產業化政策不支持不理解,對涉及土地流轉的農業產業項目,惡意刁難,百般阻撓。個別農民法制意識不強,簽訂土地流轉合同後毀約,侵害業主利益。三是基層幹部工作熱情不高。鄉村幹部對土地流轉,工作不力,情況不清,工作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造成土地流轉行為不規范,矛盾糾紛隱患多。
二是土地流轉行為不規范。一是流轉程序不規范。部分土地流轉項目存在由鄉鎮政府或村級組織出面租賃農戶的承包地再進行轉租或發包的「反租倒包」現象,與政策相違背,也容易引起損害農民利益行為的發生。二是流轉協議訂立不規范。有相當部分的土地流轉只是口頭約定,沒有簽訂書面合同,有些雖簽訂書面合同的,條款也多不規范,內容過於簡單,對雙方權利義務及違約責任規定不具體,且大部分流轉合同沒有通過職能部門鑒證和備案,存在糾紛隱患。三是土地流轉價格存在不合理現象。
三是土地流轉機制不完善。一是土地流轉無章可循。土地流轉處在摸索和嘗試階段,配套政策措施尚未出台,流轉無具體的操作辦法,土地流轉費的確定沒有可操作的價格標准,容易出現競相壓低租金,損害農戶利益以及個別農戶漫天要價,阻礙土地流轉的行為。二是土地流轉信息不暢。土地流轉和租賃市場沒有形成,無中介組織,出租方找不到承租方,承租方又難以找到有流轉土地意向的對象。三是土地流轉管理不規范。三是土地流轉管理不規范。由於鄉鎮農經站工作人員職責不清,土地流轉管理職責不明確,土地承包流轉合同管理難到位。四是土地流轉扶持措施尚未出台。土地流轉項目激勵措施、土地流轉補償制度、土地投資補償制度等優惠政策有待進一步建立健全。
四是土地承包流轉政策不配套。一是土地流轉工作難度大。各級政府在實施農業產業項目過程中,個別農戶因思想不通,不願流轉規劃區內的承包土地,甚至惡意阻礙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現象,影響項目的實施。由於土地流轉應遵循自願原則,對這些不願流轉土地的農民無計可施。二是拋荒地難處理。由於農業比較效益低、耕地毀壞嚴重、水利設施落後等原因,造成棄耕拋荒。這些拋荒耕地的流轉難度大,因為一些外出打工、經商的農民把土地看作是今後生活的退路和保障,寧願荒地也捨不得將土地流轉出去,而政府對拋荒行為制止有限,既不能強制收回或強制流轉拋荒地,又沒有進行處罰的法律依據,從而造成了拋荒的蔓延。
正確處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中的各項關系
一是正確認識和處理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與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關系。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符合農業生產特點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是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制度基礎,要保持現有土地承包關系穩定並長久不變,完善土地承包經營權權能,依法保障農民對承包土地的佔有、使用、收益等權利,搞好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夯實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制度基礎。
二是正確認識和處理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與發展現代農業的關系。一方面,要看到集約經營和規模經營是現代農業的重要特點,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客觀要求和必然趨勢,隨著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和農業物質技術裝備水平的提高,通過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可擴大土地經營規模。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在我國發展規模經營是一個長期過程,且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不是實現規模經營的唯一途徑,建設現代農業應當著力推進家庭經營、統一經營「兩個轉變」,不可一味追求土地集中的規模經營。
三是正確認識和處理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中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是生產要素合理配置的需要,本質上是一種市場行為,要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基礎性作用。土地承包經營權屬於承包土地的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必須堅持依法有償自願的原則,尤其要尊重農民的意願,不得強迫或阻礙農民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政府是公共服務的提供者,也是市場的監管者,要依法規范市場規則和流轉行為,加強流轉管理和服務,不斷優化流轉環境,健全糾紛調處體系,確保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健康有序進行。
四是正確認識和處理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中國家、承包者和經營者的關系。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中,要正確處理這三者的關系,統籌協調國家糧食安全利益、承包者權益、經營者收益,確保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不改變土地集體所有性質,不改變土地用途,不損害農民土地承包權益,既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又符合國家宏觀調控取向。
④ 如何阻止以租代售集體土地
我國《土地管理法》第二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第六十三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因破產、兼並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依法發生轉移的除外。」第八十一條規定:「擅自將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罰款。」
二、關於土地承包合同問題
我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四十六條規定:「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可以通過直接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實行承包經營,也可以將土地承包經營權折股分給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後,再實行承包經營或者股份制合作經營。承包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的,應當遵守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防止水土流失,保護生態環境。」根據該法第二條和第三條的規定,荒灘同樣屬於農村土地,不得出租或非法用於非農建設。
⑤ 集體土地使用權是否可以繼承
不存在所有權的繼承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條規定:「城市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於集體所有。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佔、買賣、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
這一規定充分說明,我國實行土地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和集體所有。任何組織或個人只能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權,不可能取得所有權,所以也就不存在所有權的繼承問題。
(5)我國禁止集體土地使用權擴展閱讀:
依據憲法,土地的所有權是不能轉讓的,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轉讓。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因破產、兼並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依法發生轉移的除外。
《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五節 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
第三十二條通過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依法採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流轉。
第三十三條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一)平等協商、自願、有償,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強迫或者阻礙承包方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二)不得改變土地所有權的性質和土地的農業用途;
(三)流轉的期限不得超過承包期的剩餘期限;
(四)受讓方須有農業經營能力;
(五)在同等條件下,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優先權。
第三十四條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主體是承包方。承包方有權依法自主決定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否流轉和流轉的方式。
第三十五條承包期內,發包方不得單方面解除承包合同,不得假借少數服從多數強迫承包方放棄或者變更土地承包經營權,不得以劃分「口糧田」和「責任田」等為由收回承包地搞招標承包,不得將承包地收回抵頂欠款。
⑥ 我國對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方面是如何規定的
1、土地所有權分為國家土地所有權和集體土地所有權。
城市市區的土回地屬於國家所有。答
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集體土地所有權分別確定給鄉(鎮)農民集體所有、村農民集體所有或村內農業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
2、土地位、其他組織或個人。使用權分為國有土地使用權和集體土地使用權。土地使用權確定給直接使用土地的具有法人資格的單
⑦ 集體土地的使用權紛爭該如何處理
太多了,沒興趣看。第二,這類問題看了材料細細分析才有正確意見,不隨便發表觀點是對你負責。
⑧ 集體土地使用權有年限嗎
關於農村集抄體土地使用年限是多久的,國家還沒有推出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期年限,宅基地的土地使用權沒有年限限制。《物權法》第一百二十六條規定,耕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七十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經國務院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可以延長。
根據我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12條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
居住用地70年;
工業用地50年;
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50年;
商業、旅遊、娛樂用地40年;
倉儲用地50年;
綜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
⑨ 集體土地使用權禁止范圍
農村集體土地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個人只有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宅基地使用權。集體土地使用權不得私自轉讓、買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