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知識產權法中著作權里的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有什麼本質區別
修改權與保護作品完整權
我國通說認為,修改權(我國《著作權法》第10條第1款第3項規定:修改權,即修改或者授權他人修改作品的權利。)與保護作品完整權(我國《著作權法》第10條第1款第4項規定:保護作品完整權,即保護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權利。)同屬一種權利的正反面:從正面講,作者有權自行修改或者授權他人修改自己的作品;從反面講,作者有權禁止他人修改、增刪、歪曲、篡改自己的作品。基於我國《著作權法》關於修改權的定義,從正面來看,作者有權自行或者授權他人修改其作品;從反面觀察,作者有權禁止他人未經許可而修改其作品。而保護作品完整權是一項消極的權利,作者基於該權利可以禁止他人對其作品進行歪曲和篡改。就否定修改權具有獨立存在價值的觀點來看,歪曲和篡改本身也可以視為一種對作品的修改。
實際上,保護作品完整權側重保護作者的思想和觀點與其作品所表達出來的思想和觀點的同一性,作者將其思想和觀點通過作品呈現在人們面前,他人不得進行歪曲和篡改從而導致公眾對於作者的思想和觀點產生誤解;而修改權則側重保護作者的創作自由,當作者的思想或者觀點發生變化時,應當允許作者自行或者授權他人對其作品進行改動以維持作品與作者思想、觀點的一致性。
Ⅱ 著作權和版權有什麼區別
「著作權」與「版權」這兩個術語從詞源來看存在很大差別。 「版權」是英美法系的概念。從其英文原詞可以看出,版權的最初意思就是「復制權」,是為了阻止他人未經許可復製作品、損害作者經濟利益而由法律創設的權利。英美法系國家從未將版權看成所謂的「天賦人權」或「自然權利」,而是將它視作鼓勵、刺激創作作品的公共政策的產物。與此相適應,版權的側重點也在於保護作者的經濟權利。作品長期以來被單純視為作者財產,而與作者的精神、人格關系不大。因此,版權可以像其他有形財產那樣自由轉讓。同時,雇員在受雇期間為了完成僱主交付的任務而創作的作品,也被視為是僱主而非雇員的財產,其版權由僱主享有。有的英美法系國家甚至規定在這種情況下視僱主為作者。 「著作權法」是大陸法系的概念,其原意為「作者權」。與英美法系的版權法相比,大陸法系的著作權法將作品更多的視為作者人格的延伸和精神的反映,並非普通的財產。因此大陸法系的著作權法更為注重保護作者的人身權利。對著作權的轉讓施加較多限制,對人身權利則一般不允許轉讓和放棄。有的大陸法系國家甚至不允許著作權轉讓。同理,對於雇員為了完成僱主交付的工作任務而完成的作品,一般情況下雇員仍然能夠原始取得著作權,僱主只能通過合同受讓或者被許可使用其中的著作財產權。 但是,隨著兩大法系的主要國家均加入了《保護文學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簡稱《伯爾尼公約》)以及兩大法系之間的相互借鑒和融和,「著作權」和「版權」在概念上差別也在縮小。……不過,版權制度與著作權制度的詫異畢竟沒有消失。
Ⅲ 版權和著作權之間的區別
大多數人認為版權和著作權完全是同一個意思,那麼版權和著作權是人們所理解的那樣嗎.
版權來自與英美法系國家,是從英文right譯過來的,從單詞上就能看出它的直意是"復制".顯而易見的,該類國家更重視作者的財產權利.著作權來自大陸法系國家,相反的,大陸發現國家非常重視作者的人身權.但是隨著知識產權保護的國際化,大家都有共同融合的趨勢.
版權和著作權之間有什麼區別
版權和著作權的區別
在我國,版權就是著作權,沒有區別.版權是指文學、藝術、科學作品的作者對其作品享有的權利(包括財產權、人身權).版權的取得有兩種方式:自動取得和登記取得.在中國,按照著作權法規定,作品完成就自動有版權.所謂完成,是相對而言的,只要創作的對象已經滿足法定的作品構成條件,既可作為作品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在學理上,根據性質不同,版權可以分為著作權及鄰接權,簡單來說,著作權是針對原創相關精神產品的人而言的,而鄰接權的概念,是針對表演或者協助傳播作品載體的有關產業的參加者而言的,比如表演者、錄音錄像製品製作者、廣播電視台、出版社等等.
版權是作者在自然法上的財產權(所有權)還是社會作為讓步而由法律授予作者的有限的法定壟斷權(調整權)?對這一問題做出正確回答的前提是確定版權的理念:
版權是為了保護作者的權利而設立還是為了知識的進步而確立?當然版權法律同時擁有這兩種功能,但是那一項是它的基本理念呢?當作者權利和公眾的福祉發生矛盾的時候誰是第一位的呢?
版權的主要目的是以知識的進步促進新作品的復制和在公眾中的傳播,版權通過賦予作者復制和分發的專有權以激勵創作者的創作活動.為了促進公眾的福祉的目的,作者的這些權利有很多的限制,這些限制主要是通過合理使用制度體現來.版權調整的權利涉及到三個利益群體——作者、發行者和使用者.版權法作為支持知識進步的基礎既要考慮給與創造者和傳播者報酬也要重視支付這些報酬的使用者的合理的權利.從18世紀早期英國開始,版權一直是為了試圖平衡創作者(和他們的出版者)的權利與使用者的權利的產物,現在是將來也是.三個利益群體都在使用版權作品,使用的目的不同,作者用來穿作新的作品,發行人在市場上分發作品,消費者在家中、學校和辦公室使用作品,作者進行創造性的使用,發行者進行商業使用,消費者進行可能涉及也可不涉及商業問題的個人使用.對版權資料的創造性使用和私人使用會與發行人和企業主控制商業使用的目的發生沖突,這使得平衡各種
競爭利益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使事情更復雜的是,不同團體的成員在不同的時間會有不同的立場.例如,一個作者會希望可以自由的引用他人的作品,卻不希望別人引用自己的作品而自己得不到補償;一個出版商會希望可以出版他人的一本書的一部分,但卻不願給與別人這種優惠;只有消費者的立場是不變的:他們希望可以自由的使用這些資料.
Ⅳ 請問軟體著作權和著作權有何區別
我國著作權法規定,計算機軟體也使作品,則其著作權和一般意義上的文學藝回術電影等作品的著作權是答沒有本質區別的。
著作權保護作品有十一類,可以在《著作權法》上找到,包括文字作品、音樂、繪畫、攝影、軟體等。專利權是授予發明、外觀設計、實用新型的。
網站的文章是受《著作權法》保護的,如果其版面設計有獨到之處也可能受到保護。關於網路的問題建議您去網路法網站咨詢:www.wangluofa.com
Ⅳ 知識產權和著作權是一個概念嗎兩者有區別嗎
第一,保護的對象不同。著作權保護的是供人們欣賞、學習和閱讀的作品,如小說等;商標內權保護的是用於區容別不同生產經營者和不同商品的商品和服務標記,如海爾等商標。第二,保護的條件和要求不同。《著作權法》可以保護兩部主題相同的作品,只要這些作品具有獨創性。但《商標法》不會保護在同一種或同一類商品上的兩個相同的商標。第三,權利產生方式不同。著作權通常自動產生,不必經過任何登記或審查程序;商標則必須依法由國家特定的行政機關進行審查後授予合法申請人。
Ⅵ 簡述著作權與所有權的區別
1客體無形性不同
著作權的對象無形 作品本身無形 但是可以依附在有形的載體上版 如書,CD; 所有權權客體是有形物,如物品,債權。
2專有性不同
也稱獨占性。指知識產權所有人對其知識或智力成果享有獨占或排他的權利,未經其許可,任何人不得利用,否則,構成侵權。這是所有的知識產權的最重要的法律特點。比如你擁有作品的著作權,你就絕對可以排除他人非法使用你的作品
3時間性
著作權有時間性,作者生前和死後五十年;錄音錄像製品製作完成後五十年,過了就不受保護了。
4地域性
著作權在一定地域內受保護,一般是指伯爾尼公約締約國(朝鮮就不是)
所有權也沒有地域或時間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