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知識產權和知識產權制度有哪些
「知識產權」一詞最早來源於18世紀的德國,比利時著名法學家皮卡弟進一步將知識產權概括為「一切來自知識活動的權利」。
對我國來說,知識產權是個外來詞,因此,知識產權的概念或定義在我國學術界還存在許多不同觀點。當然,即便是對規范知識產權領域立法、執法和一般民事行為影響重大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和《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也並未給知識產權下一個明確的定義,而只是列舉了知識產權應當包括的范圍和權利種類。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編著的《知識產權法教程》則從知識產權保護客體的角度提出:知識產權是同情報有關的財產,這種情報能夠同時包含在全世界任何地方無限數量復製件的有形物體中。
2. 國家建立知識產權的什麼制度
國家建立知識產權的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加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
根據《優化營商環內境條容例》第十五條:國家建立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推動建立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機制,健全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和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機制,加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國家持續深化商標注冊、利申請便利化改革,提高商標注冊、利申請審查效率。
(2)知識產權和知識產權制度擴展閱讀:
專家認為,中國在今後制定民法典時,應將懲罰性賠償制度作為損害賠償責任的一個組成部分,並加以明確規定。在制定民事特別法律時,可以借鑒《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立法經驗,在特別法中對懲罰性賠償的適用作出明確的規定。
在民事特別法中可規定懲罰性賠償的除《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外,產品質量、反不正當競爭、人身權及部分合同等領域也可以規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適用應擴大至房地產、醫療事故、共用服務事業等領域。
3. 知識產權及其制度本質
一、引言
知識產權及知識產權制度的本質是一個眾說紛紜的學術話題,國內外專家學者的意見很不一致,對知識產權概念的定義也各不相同。《法律辭典》(參考文獻1)的定義為:「自然人或法人對自然人通過智力勞動所創造的符合法定條件的智力成果,依法確認並享有的權利」;《大辭海:法學卷》(參考文獻2)的定義為:「人們基於自己的智力活動創造的成果和經營活動中的經驗、標識等依法享有其利益並排斥他人干涉的民事權利」;《辭海》(參考文獻3)的定義為:「公民或法人對其智力活動創造的精神財富所享有的權利」;《法學大辭典》(參考文獻4)的定義為:「法律賦予知識產品所有人對其智力創造成果享有的專有權利」;《中華法學大辭典:民法學卷》(參考文獻5)的定義為:「法律賦予知識產品所有人對其智力創造成果所享有的某種專有權利」;《政治經濟學大辭典》(參考文獻6)的定義為:「行為主體以智力勞動的方法在科學、技術、文藝等領域里創造的精神財富的專有權」;《大網路全書》(參考文獻7)的定義為:「知識產權是一種私權,指對特定智力創造成果所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或者說是以特定智力創造成果為客體的排他權、對世權」。《蘭州市專利工作未來十年發展戰略研究》(參見文獻8)的定義為:「知識產權是法律賦予單位或個人對智力勞動成果和其他商業成就所享有的佔有、使用和支配的權利,它包括工業產權與著作權」。其他專家學者的定義也各不相同(參見文獻9-19)。其中文獻9在對知識產權的各種不同定義進行較為深入的分析後,給出的定義為:「知識產權是對特定智力成果的支配權」,並明確其主體為「民事主體」,同時指出知識產權具有5個特徵:「1、知識產權系由法律直接創設;2、知識產權的內容是對智力成果的直接支配性;3、知識產權依附於無形的智力成果;4、在有的情形下,可以由多個主體同時對同一智力成果享有知識產權;5、知識產權可以由多人同時行使」。另外一些教科書和學術專著並不給出定義,只介紹各類知識產權(如專利、商標、版權等)的具體內容或范圍(參見文獻20-28)。關於知識產權的各種國際性文件通常也迴避對知識產權的定義或本質的闡釋,而只羅列知識產權涉及的內容或范圍。如:《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僅列出知識產權的8項內容;《成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僅列出知識產權的8項權利;《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僅列出工業產權的9項內容等。
4. 知識產權制度和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是不是一回事
1、知識產權是關於知識所有的一種財產權。
包括專利、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商標、版 權、制止不正當競爭、植物新品種、集成電路不圖設計、奧林匹克標志、傳統知識保護。
2、知識產權工作包括創造、運用、管理、保護。
2、知識產權制度定義:是保護人類智力勞動成果的一種法律制度。
以上3個概念清楚後,可以看出知識產權制度應該是比較確切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是知識產權涉及到的一個工作環節(保護)方面的制度。
但是因為現在注重保護為多,而且概念里也突出了保護,在一定時期特定環境下可以把「知識產權制度」 理解為「知識產權保護制度」。
5. 傳統知識和知識產權制度的關系
傳統知識(TK)領域內的一大挑戰不是缺少適當的術語,而是現有術語含義和內涵的變化多端。許多在本領域用於描述對象的詞語在不同語境下含義並不相同。而且,由於詞語在具體的局部的上下文中拓展出非常具體的含義,對特定語境中的詞語進行翻譯常常是困難的。 因此,不同的傳統知識國際論壇和進程使用不同的定義也就不奇怪了。
本術語表並非意在解決這些語言差異問題或為未來的術語使用提供一個標准表述,它僅僅是對WIPO秘書處賦予特定詞語的含義進行描述。所有的詞語在以前的WIPO調研報告(Fact-Finding Report)、《生物多樣性公約(1992)》或《糧食和農業植物遺傳資源國際條約》(the International Treaty on Plant Genetic Resources for Food and Agriculture)中都已記述。
生物多樣性Biological diversity
生物技術Biotechnology
遺傳材料Genetic Material
遺傳資源Genetic Resources
知識產權Intellectual property
食品和農業植物遺傳資源Plant Genetic Resources for Food and Agriculture
專門權Sui generis
傳統文化表達/民間文藝表達Traditional Cultural Expressions (or expressions of folklore)
傳統知識Traditional knowledge
●生物多樣性Biological Diversity (also Biodiversity)
《生物多樣性公約(1992)》第2條將「生物多樣性」( 「biological diversity」常簡寫為「biodiversity」)定義為,所有來源的活的生物體中的變異性,這些來源除其他外包括陸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態系統及其所構成的生態綜合體;這包括物種內、物種之間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生物技術Biotechnology
《生物多樣性公約(1992)》第2條將「生物技術」定義為:使用生物系統、生物體或其衍生物的任何技術應用,以製作或改進特定用途的產品或工藝過程。
●遺傳材料Genetic Material
《生物多樣性公約(1992)》第2條將「遺傳材料」定義為:來自植物、動物、微生物或其他來源的任何含有遺傳功能單位的材料。
●遺傳資源Genetic Resources
《生物多樣性公約(1992)》第2條將「遺傳資源」定義為:具有現實或潛在價值的遺傳材料。
●知識產權Intellectual Property
知識產權指諸如發明、工業設計、文學和藝術作品、符號以及名稱和形象的智力創造的財產權。「知識產權」的概念在建立WIPO公約第2條(viii)中予以定義,包括涉及以下事項的權利:
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
表演藝術家的表演,聲音記錄,和廣播;
一切人類嘗試領域中的發明;
科學發現;
工業設計;
商標、服務標記和商號與商業標記;
反不正當競爭保護;以及
其他一切得自工業、科學、文學或藝術領域智力活動的權利。
以上最後一段表述清楚的表明,知識產權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可以包括得自於「工業、科學、文學或藝術領域智力活動」而不在知識產權現有分類之內的成果和內容。
知識產權通常分為兩大類:
工業產權,包括專利、實用新型、工業設計、商標、服務標記、商號、地理標記(來源的指明或原產地名稱)以及反不正當競爭(《巴黎公約》第1、2條);
著作權,包括文學和藝術作品,諸如小說、詩歌和戲劇,電影,音樂作品,圖,繪畫,攝影和雕塑,計算機軟體,資料庫,以及建築設計。相關權(亦即鄰接權),包括表演藝術家基於其表演的權利,錄音錄制者基於錄音的權利,以及廣播電視相應權利。另外,植物品種也可基於與知識產權相關的植物培育者權利制度得以保護。
●糧食和農業植物遺傳資源Plant Genetic Resources for Food and Agriculture
糧食和農業植物遺傳資源國際條約第2條將「糧食和農業植物遺傳資源」定義為:任何具有實際或潛在食品和農業價值的源自植物的遺傳材料。
●Sui Generis
Sui generis是一個拉丁語短語,意為 「獨特」。例如,一項sui generis制度是專為滿足某特定事項需求而創設的制度。對制定適用於傳統知識保護的sui generis制度的呼籲,時有耳聞。這將意味著一項與現行知識產權制度截然不同的新制度,或者是一項新知識產權或類知識產權制度。
Sui generis知識產權已有數例,諸如作物培植者權(得自《植物新品種保護國際公約(1991)》)集成電路的知識產權保護得自《集成電路知識產權華盛頓條約(1989)》。
在傳統文化表達領域, WIPO-UNESCO 《保護民間文藝表達免受違法利用和其他損害示範法(1982)》規定了對於民間文藝表達的sui generis保護。
●傳統文化表達(或民間文藝表達)Traditional Cultural Expressions (or Expressions of Folklore)
在WIPO-UNESCO《保護民間文藝表達免受違法利用和其他損害示範法(1982)》中,WIPO使用「傳統文化表達(或民間文藝表達)」一詞。
該示範法第二條規定,「民間文藝表達」理解為反映了一國社區的傳統藝術期望的產品,該產品是由被該社區或個人發展或保存的傳統藝術遺產的典型元素所構成的。
該示範法僅適用於藝術遺產。這意味著,其他的對象,包括傳統信仰、科學觀(例如傳統的宇宙觀),或者僅僅是實踐慣例——而非其可能具有的傳統藝術表達形式,並不在所說的「民間文藝表達」定義范圍之內。另一方面,藝術遺產是以最大的范圍被感知,涵蓋了任何涉及審美感知的傳統遺產。口頭表達、音樂表達、行為表達和有形表達皆可由傳統藝術遺產的獨特要素構成並成為受保護的民間文藝表達。
該示範法對於最為典型的民間文藝表達類型也給出了說明性列舉,依照表達形式細分為四組如下:
語言表達(口頭),諸如民間傳說、民間詩歌和謎語;
音樂表達(音樂),諸如民歌和民間器樂;
(人類肢體的)行為表達,諸如民間舞蹈、戲劇和宗教儀式的藝術形式;以及
與物質對象一體化的表達(有形表達),諸如圖、繪畫、雕刻、雕塑、陶器、瓦器、鑲嵌、木工製品、金屬器皿、珠寶、籃筐編織、刺綉紡織、地毯服裝、樂器、建築形式。
●傳統知識Traditional Knowledge
為完成WIPO於1998至1999年進行的調研任務,WIPO秘書處使用了以下「傳統知識」概念:
「傳統知識……是指基於傳統的文學藝術或科學作品;表演;發明;科學發現;設計;標志、名稱和符號;未公開信息;以及其他一切來源於工業、科學、文學或藝術領域智力活動,基於傳統的革新和創造成果」。「基於傳統」是指代代相傳、被視為隸屬於特定人群或地域、並不斷隨環境變化而發展的知識體系、創造、革新和文化表達。傳統知識的類別包括:農業知識;科學知識;技術知識;生態學知識;醫葯知識,包括相關的醫葯和治療方法;與生物多樣性相關的知識;以音樂、舞蹈、歌曲、手工藝、設計、傳說和藝術品為形式的傳統文化表達(民間文藝表達);語言要素,諸如名稱、地理標志和符號;以及,活動的文化財富。排除於傳統知識之外的是那些並非從工業、科學、文學或藝術領域智力活動中得來的對象,諸如人類遺跡、一般語言和其它類似的廣義「遺產」元素。
其後,對於傳統知識和技術秘密(指狹義的傳統知識)的技術形式以及傳統文化表達或民間文藝表達這兩方面,由於其所引起的各種法律和政策問題,引起了WIPO工作對此更多的獨特關注。
2002年5月,在知識產權與傳統知識、遺傳資源和民間文藝政府間委員會的構架下,對在一系列國際論壇和進程的范圍內能夠和已經歸於術語「傳統知識」的各種含義,WIPO秘書處進行了全面回顧:見於「傳統知識——實用術語和定義」 (WIPO/GRTKF/IC/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