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小區一樓架空層的使用權

小區一樓架空層的使用權

發布時間:2021-10-25 19:16:35

Ⅰ 電梯房下面的架空層業主有產權嗎

住宅小區樓房架空層產權應屬於業主所有
在目前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中,有關房地產行業的法律規范構成了現行的房地產法律制度。房地產的法律制度涵蓋了土地使用權、房屋所有權、房地產開發和轉讓、房地產行業行政管理五大方面的內容,其各方面的內容都有可能涉及到房地產權這個重要問題。 本文就從現有的法律體系論述住宅小區樓房架空層產權應屬於業主所有。
(一)從建設用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關系的相關規定來進行分析
1、《物權法》中的有關規定
第一百四十六條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互換、出資或者贈與的,附著於該土地上的建築物、構築物及其附屬設施一並處分。第一百四十七條建築物、構築物及其附屬設施轉讓、互換、出資或者贈與的,該建築物、構築物及其附屬設施佔用范圍內的建設用地使用權一並處分。
2、《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的有關規定
第三十一條規定:房地產轉讓、抵押時,房屋的所有權和該房屋佔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同時轉讓、抵押。第四十一條規定:房地產轉讓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載明的權利、義務隨之轉移。第五十九條規定:國家實行土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登記發證制度。
3、《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的規定
第二十三條規定:土地使用權轉讓時,土地上蓋的建築物、附屬物同時轉讓。第二十四條規定: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的所有權或者共有人,享有該建築物、其他附著物使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土地使用者轉讓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時,其使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隨之轉移,但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作為動產轉讓的除外。第二十五條規定: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轉讓,應當按規定辦理過戶登記。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分割轉讓的,應當經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和房產管理部門批准,並依規定辦理過戶登記。
4、《廣東省城鎮房地產轉讓條例》第四條第二款規定:房地產轉讓時,建築物、附著物的所有權應當與該建築物、附著物所佔用土地的使用權同時轉讓、不得分割。《廣東省城鎮房地產權登記條例》第四條規定:依法核准登記的房地產受法律保護。房地產證是房地產權利人依法經營、使用或者處分該房地產的憑證。
5、《深圳經濟特區房地產轉讓條例》第五條規定:房地產建築物、附屬物轉讓時,該建築物、附屬物的土地使用權同時轉移,不得分割。
從上述我國法律法規的規定可以看出,作為財產法律權利的房地產權,其形式和內容都較為特別:房依地存,地為房載,地轉房隨,房轉地隨,法定登記,確權保護。只有土地使用權份額的建築物才可能取得有房屋所有權,沒有土地使用權份額的建築物的法律權利只能依附於具有土地使用權份額的建築物,而且是一種從權利。房地產權是土地使用權與上蓋建築物、附著物的所有權合二為一的財產權利。土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或房地產權並非由合同約定而確權,其須經法定登記才得於確權和保護。只有國家確認和保護的房地產權才能取得《房地產證》等房地產權證。架空層作為建築物中公以結構體作為支撐、無圍合外牆的一個開敞性空間層,依附於小區建築物及其所佔用的土地而存在,是地面到一樓的一段空間,只是一種附屬物,不具有獨立的產權,作為從物,其權利依附於主物,架空層所在的建築物產權歸誰,架空層權屬也就歸誰。架空層所依附的建築物和土地使用權都已被全體業主買走,所以其理應歸全體業主所有。因此,架空層作為房地產的共用部位的所有權與使用權由買方依法所有,房地產開發商不得擅自處分。
(二)對《物權法》中的有關規定進行分析
1、《物權法》第十二章建設用地使用權相關規定
(1)第一百三十六條建設用地使用權可以在土地的地表、地上或者地下分別設立。新設立的建設用地使用權,不得損害已設立的用益物權。
此條說明建設用地可以在土地的地表、地上或地下分別設立。架空層多為首層空間屬於建設用地地表使用權,二樓以上的房屋均屬於建設用地地上使用權,且後者的存在以前者的存在為基礎和依附。當然建設用地地表使用權和建設用地地上使用權是相互獨立的用益物權,但是在架空層與其以上樓房作為建築物的共同體的情況下,後者不可以離開前者。建築物未出售給業主之前,二者均屬於開發商所有。但是在架空層以上的樓房均出售給業主之後,根據本文建築容積率的論述可知,土地使用權已全部轉移為業主擁有。如果架空層卻沒有隨著樓房的轉讓而轉移產權的情況下,架空層是作為依附在土地之表面的建築物,則是對樓房業主權利的侵佔。因為業主在通過購買樓房行為自然而然地取得了該塊土地的使用權,且應以該塊土地的地表所必須附屬的一定范圍的上下空間為權利范圍,即該塊土地的地下(地下室)、地表(架空層)和地上(樓房)的權利均屬於樓房業主擁有。
(2)第一百四十二條建設用地使用權人建造的建築物、構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所有權屬於建設用地使用權人,但有相反證據證明的除外。
根據現行房地產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的規定,建設用地使用權人在取得建設用地使用權後,憑建設用地使用權證書及立項許可等其他政府批准文件,申請有關建設主管部門發放的建設許可證、開工許可證等,即可以按照批准和用途,以該土地建設建築物、構築物和其他附屬設施。對建成後的的房屋等不動產的歸屬,《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60條第二款規定「在依法取得的房地產開發用地上建成房屋的,應當憑土地使用權證書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產管理部門申請登記,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產管理部門核實並頒發房屋所有權證書。」由此可見,在現行的法律模式下,建設用地使用權人在完成房屋等不動產建設後,有權憑借建設用地使用權證,申請辦理房屋等不動產所有權權屬證書,取得房屋等不動產所有權。因此,法律推定建設用地使用權人享有該土地范圍內建造的房屋等不動產的所有權,除非有相反證據證明該土地范圍內建造的房屋等不動產屬於他人(如土地使用權轉讓、與他人合資共建等)。即在房產未依法預售給業主之前,房產開發商通過原始取得的方式取得了房屋等不動產的所有權。業主通過買售樓房,樓房依法轉讓後,依據「地隨房走、地轉房隨」的法律原則下,業主成為該塊土地的使用權人,因此建築物、構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所有權屬於業主所有。架空層也是建築物的構件之一,當然也屬於該樓房業主的所有。
2、不動產登記的規定
《物權法》第九條第一款規定:「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第一百三十九條規定:「設立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應當向登記機構申請建設用地使用權登記。建設用地使用權自登記時設立。登記機構應當向建設用地使用權人發放建設用地使用權證書。」
由此可見,不動產物權變動經依法登記始發生法律效力是一項原則,但並非所有不動產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都需要登記才能產生法律效力,「法律另有規定除外」包括兩種情況:一是無須進行登記的不動產物權,如《物權法》第九條第二款規定「依法屬於國家所有的自然資源,所有權可以不登記。」二是不動產物權的變動不以登記不生效要件,這又分兩種情形:一是無須登記即能發生不動產物權變動效力,如《物權法》第二十八條、二十九、三十條規定。二是登記是不動產物權變動的對抗要件,如《物權法》第一百二十九條的規定。而很顯然,架空層由於屬於從物,從物的法律權利依附於主物。主物轉移,從物隨之轉移,主物與從物不可分割。從物不能獨立轉讓,它只能隨著房屋這一主物的轉讓而轉讓,因此,架空層無須登記即發生法律效力,即產權自然而然地歸屬於房屋的買受者。
(三)從政府與房地產發展商訂立《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書》的角度進行分析
誠然,在二級市場的房地產首次轉讓時,如果房地產開發商不違反與政府簽訂的《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和相關法律規定,房地產開發商與買方雙方當然可以在《房地產買賣合同》中作出如下的約定:主物和從物所有權轉移給業主後,從物的佔有、使用、收益的三項法律權利由房地產發展商享有。 然而,此種約定也只是一項債權約定,而非是一項財產所有權轉移的確認,從物的所有權仍然依附於主物而屬於買方。
但是,政府與房地產發展商訂立《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書》約定了出讓宗地號的土地面積、用途、地價、建築容積率、開發建設完工期限等規定。同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書》通常還有如下的約定:(1)房地產開發商除向政府給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外,每年還必須按規定繳付土地使用權費。(2)房地產開發商在土地使用年限內依照法律、法規、規章的有關規定以及合同的約定轉讓、出租、抵押土地使用權,其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3)土地使用權的轉讓包括土地使用權連同地上建築物的轉讓。(4)建築物必須連同土地使用權一起轉讓,轉讓雙方簽訂轉讓合同並到產權登記部門辦理變更登記手續,按政府有關規定繳納稅費。(5)建築物連同土地使用權轉讓後,新的土地使用者仍應遵守《土地使用規則》。由此可見,依《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定,房地產開發商在二級市場首次轉讓建築物時,必須連同土地使用權一起轉讓。因此,在商品房住宅小區建築物時首次轉讓時,當房地產開發商將不計算容積率的建築物(面積)以買賣合同方式來約定不轉移,為房地產開發商所有時,房地產開發商將違反《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書》規定,買賣合同將違反房地產法律的強制性規定而會導致無效。
(四)從房地產初始登記和轉移登記進行分析
1、初始登記。住宅建設工程取得法定的建設工程竣工驗收證書等法律文件後,房地產開發商將向房地產權登記機關申請辦理住宅建築物的房地產初始登記。理論上,房地產權登記機關應按如下原則辦理房地產權的初始登記:(1)明確計算容積率建築物的建築面積與宗地號的土地使用權面積的除商關系,以確定計算容積率建築面積每平方米攤分的土地使用權面積份額。(2)明確每一房屋單元的建築面積(含應直接分攤到每一房屋單元的公用面積)的土地使用權面積份額,以確定每一房屋單元的房地產權。(3)將不計算容積率的建築物(面積)的法律權利確立並歸屬於計算容積率建築物(面積)。從上述(二)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初始登記中,由於不計算容積率建築物(面積)不能取得其所在地塊的土地使用權面積份額,不能取得完整、獨立的房地產權利,不能取得《房地產證》,其法律權利只能依附並歸於計算容積率建築物(面積)。目前,在房地產初始登記的實務中,房地產權登記機關除辦理《土地使用權證》、《房屋所有權證》,或《房地產證》外,對於共有、他項的房地產權證,房地產登記機關並不辦理。
2、轉移登記。在房地產二級市場,房地產開發商與買方簽訂《買賣合同》,買方依約付清購房款後,雙方共同向房地產權登記機關申請辦理首次房地產轉移登記。房地產登記機關將按《房地產買賣合同》的約定辦理轉移登記,將房屋單元的房地產權轉移登記給買方,確認買方的房地產權。而架空層的法律權利歸屬的轉移並沒能記載於房地產權證。如前所述,由於不計算容積率建築物的法律權利只能依附在計算容積率建築物,當房地產開發商將商品住宅小區的房屋單元全部出售完後,不計算容積率建築物的法律權利將全部轉移並歸屬於小區房屋的所有權人,由小區全部房屋的所有權人共同共有。

(五)從公用面積分攤的有關規定進行分析
1、1994年9月實施的《深圳市房屋建築面積計算細則》第一條第(二)款第2項規定:公用面積分為應分攤公用面積和不能分攤公用面積兩部份。應分攤的公用面積包括室外樓梯、樓梯懸挑平台、內外平台、門廳、電梯房、多層建築中突出屋面結構的樓梯間等。不能分攤的公用面積除前款所列之外,建築報建時未計入容積率的公共面積和在關文件規定不進行分割的公共面積,包括機動車庫、非機動車庫、消防避難層、地下室、半地下室、設備用房、梁底標高不高於2米的架空結構轉換層和架空作為公眾休憩或交通的場所等。第一條第(五)款規定:「公共面積(包括應分攤公用的和不應分攤的)應由物業管理部門統一管理,其產權屬應屬於建築物內參與分攤該公共面積的所有業主共同擁有,物業管理部門不得改變其使用功能或有償出租(售)」。
2、《深圳市房屋建築面積測繪技術規程》第4.3.1.1條規定:建築物內可供公用使用的面積,包括應分攤公用建築面積和和不分攤公用建築面積。第4.3.1.3條規定:不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包括:…;建築物底層、頂層或裙樓頂層架空用於公共通行、停車、綠化、休閑使用的公共空間;…;建築物地下用於人防、公共停車、放置設備的建築空間…。
根據《深圳市房屋建築面積測繪技術規程》的規定可知,首層樓房架空層的建築面積是不計算建築容積率的,不能獲得相應的土地使用權面積份額,其法律權利依附於計算建築容積率的房屋建築物。依據物權法理論,計算建築容積率的建築物是主物,不計算建築容積率的建築物是從物(是住宅房屋單元的從物)。從物的法律權利依附於主物。主物轉移,從物隨之轉移,主物與從物不可分割。從物的法律權利依附於主物,但從物依然享有與主物相互聯系的、可分離的使用、佔有、收益的三項法律權利。
在現行的房地產行政管理制度下只有計算建築容積率(建築面積容積率=建築總面積/建設用地面積)的建築物才可以取得相應宗地號的土地使用權面積份額。計算建築容積率的建築物權利人要依法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費,並可依法取得《房地產證》。對於不計算建築容積率的建築物,由於其沒有相應宗地號的土地使用權面積份額,因此,其權利人無須向國家交納土地使用費,其初始登記時的法律權利依附於具有房地產權的建築物,不能單獨取得《房地產證》。不計算建築容積率的建築物的房地產權利完全依附於計算建築容積率的建築物,其不能單獨地從計算建築容積率的建築物中分離或分割。
從上可知,架空層的公共開放空間的建築面積不收取地價,不參與計算容積率,不作為共有建築面積分攤給業主,也不確權給開發單位。房地產開發商在轉移房地產時,首層樓房架空層不能從計算建築容積率的房屋單元中分離或分割,也不能將首層樓房架空層的產權約定為房地產開發商所有。 首層樓房架空層的產權,實際上是依附於房屋單元的佔有、使用、收益的不完全物權。初始登記時,樓房架空層依法不能取得獨立的房地產權,其法律權利依附於計算容積率的房屋建築物。在轉移登記時,其不能取得房地產權證,其產權依附於取得《房地產證》的房屋單元。房地產開發商預售或現售小區房屋單元後,房屋單元辦理初始登記和轉移登記,首層樓房架空層的房地產權應依法隨房屋單元的轉移而轉移。
(六)從房屋本體維修基金管理規定進行分析
1、《物業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
第五十四條規定:住宅物業、住宅小區內的非住宅物業或者與單幢住宅樓結構相連的非住宅物業的業主,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交納專項維修資金。
專項維修資金屬業主所有,專項用於物業保修期滿後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維修和更新、改造,不得挪作他用。
專項維修資金收取、使用、管理的辦法由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財政部門制定。
第五十五條規定:利用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進行經營的,應當在徵得相關業主、業主大會、物業管理企業的同意後,按照規定辦理有關手續。業主所得收益應當主要用於補充專項維修資金,也可以按照業主大會的決定使用。
2、《深圳市房屋本體維修基金管理規定》有關規定
第二條規定:本體基金屬住宅區、工業區及各類樓宇物業業壺的共有資產,以每棟房屋為單位,由該棟房屋的所有業主按各自房屋的建築面積分擔和享有,本體基金的主管部門是市住宅主管部門。各區住宅管理部門對轄區內各類物業的本體基金的使用和管理進行具體指導和監督。
第三條規定:業主自該棟房屋竣工交付使用保修期滿後的第一個月起,按月向物業管理公司下屬的管理處繳交本體基金。業主發生變更時原業主所交的本體基金不予退還。《條例》實施之前已人住並超過保修期的房屋的本體基金,由業主自《條例》實施之日起按月繳交,但經業主管委會或多數業主同意,可以緩自本規定實施之日起繳交。因開發單位的原因造成空置的房屋,其本體基金由開發單位繳交。
第六條規定:共用部位的維修養護由管理處組織實施,其費用從本體基金中支出。共用部位是指結構相連或具有共有、共用性質的部位、設施和設備,包括:房屋的承重結構部位(包括基礎、屋蓋、梁、柱、牆體等),抗震結構部位(包括構造柱、梁、牆等)、外牆面、樓梯間、公共通道、門廳、公共屋面、本體共用排煙道(管)、電梯、機電設備、本體消防設施、公共天線、本體上下水主管道、共用防盜監控設施等。
從以上《物業管理條例》第二、三條的規定及《深圳經濟特區物業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可以看出,本體維修基金的交納義務人是業主,因開發單位的原因造成空置的房屋,其本體基金由開發單位繳交。既然如果架空層屬於開發商所有,但法律卻沒有規定開發商對此要交納本體維修基金,開發商事實上也沒有交納本體維修基金。根據《深圳市房屋本體維修基金管理規定》第六條的規定,架空層當然屬於共用部位[「是指結構相連或具有共有、共用性質的部位、設施和設備,包括:房屋的承重結構部位(包括基礎、屋蓋、梁、柱、牆體等),抗震結構部位(包括構造柱、梁、牆等)」],因此架空層的維修支出需要由本體維修基金承擔。開發商沒有理由只享受權利卻不承擔義務。同時,從《物業管理條例》第五十五條規定也可間接也認定架空權的產權歸屬於業主所有。

Ⅱ 房地產架空層能不能買賣

房屋架空不能買賣。

Ⅲ 樓棟的一層架空層的權屬屬於整個小區,還是該架空層所在樓層

屬於小區業主公共所有。

根據1995年頒布的《商品房銷售面積計算及公用建築面積分攤規則》規定,架空層在2.2米以下的不能作為專有部分,不能辦理產權證。架空層是公共活動的場所。

架空層的作用是將住宅與公共設施隔離開來,同時是居民的公共活動空間,還是高層住宅的避難層,所以架空層一定是開放的,不能作為住宅與商業用途。另外,架空層的樓高比其他樓層低,而且不算入容積率,也就是說,根據架空層的定義與功能,它是不可以買賣的。

由於法規不完善,架空層在大確權時往往保留在開發商名下。而一旦開發商辦理了房產證,就可以將架空層用作商業用途。在廣州市,這種情況最多發生在2008年至2011年之間,很多得到權證後的開發商將架空層佔用、出售和租賃。

(3)小區一樓架空層的使用權擴展閱讀:

架空層,現代小區中隨處可見的一種建築形式,原本多用於業主公共活動場地或消防通道,開發商一般較少為其投入額外建設資金。看似用處不大的架空層,近十多年來卻不斷陷入產權糾紛,由於其在產權歸屬上處於「模糊地帶」,不同政府部門對此屬於「公共」還是「私有」的判定標准不一。

普通業主、購買架空層的業主與開發商各執一詞,導致三方糾紛連連。近日,新快報記者走訪了廣州市區多個出現架空層產權糾紛的小區,聽取各方意見,嘗試釐清這些紛爭背後的問題。而相關人士則指出,根據現有法律,政府完全有能力解決架空層產權糾紛問題,關鍵是看作不作為。

Ⅳ 住宅小區一樓是架空層,突然被用來作為可以對外營業的老年活動中心。物管的解釋說這是政府用房。合理么

合理與否要看這個房子的產權是誰的,如果就是政府的,那就是合理的。如果是開發商交給物業經營用房,也是合理的。入住是時候應該有規劃的。

Ⅳ 房地產架空層能不能買賣

能否買賣,一看是否有證,二看規劃用途。

根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的相關規定,不能取得《房地產預售許可證》或《房地產證》的架空層是不能夠進行買賣的。
我市《關於房地產權屬登記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六條規定:架空層只能用做停車、公共開敞空間功能使用。層高2.2米以下的不計算面積,不予登記發證。層高2.2米以上規劃審批時作為公共開敞空間的不計算面積,不予登記發證。層高2.2米以上用做停車的,計算建築面積,予以登記發證。審批為2.2米以下但建設中違規加高的,不予登記發證。
與此同時,《關於房地產權屬登記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四條規定:居住區內的地上、地下公共汽車泊位(不少於規定的配建指標)屬小區全體業主所有,應有償使用,其收入納入物業管理經費;規劃配建指標以外的獨立專用的封閉汽車庫,建設成本不得納入售房成本,符合登記發證條件的,小區內業主可以買賣,並申請辦理權屬登記。
這也就是說,如果把架空層規劃為停車用途,且符合登記發證條件的,在滿足本小區業主使用,未計入售房成本的條件下才可以對外出售。當然,這是可以辦到產權證的。

使用權買賣有講究

現實生活中,很多開發商明確告知購房者,出售的是架空層的使用權,比如富貴園。那麼這個使用權能不能購買呢?這種情況下,此類架空層通常是層高不足2.2米,或是層高在2.2米以上,規劃審批時作為公共開敞空間使用的。它類架空層不計入建築面積,也不計入小區容積率。
我國現行房地產的法律制度規定,土地使用權與上蓋建築物所有權在轉移時不能分離,土地使用權發生轉移時,土地使用權與上蓋建築物所有權的權利主體,即房地產權主體必須一致。由於此類架空層不計算建築容積率,因此不能按份分得所在地塊的共用土地使用權,不享有獨立的房地產權,其是一項從物。這里可能先要跟大家解釋一下什麼是主物與從物。
打個比方,比如一件衣服,衣服是主物,衣服上的扣子是從物;一扇窗子,窗子是主物,窗子上裝的雨棚是從物。在購買時,可以買主物不買從物,但是不可能只買從物不買主物。只有屬於同一個所有人的兩個獨立存在的、要相互結合才能發揮效用的物,才構成主物與從物的關系,如果是不同所有人的物,不產生主物與從物的關系。在法律或者合同沒有相反的約定時,從物的所有權隨主物的所有權一並轉移。
由於計入建築面積的架空層是該住宅小區的從物,其法律權利歸屬於該地塊計算建築容積率的房屋單元,歸屬於住宅小區全體業主共有。因此,即使開發商出售該類架空層的使用權,也只能出售給該幢樓房的全體房屋單元所有人。
另外,出售使用權實際上就是一種出租行為,我國《合同法》第214條規定:「租賃期限不得超過二十年。超過二十年的,超過部分無效。」 目前我市很多小區里,開發商在出售所謂的車庫使用權、架空層使用權時承諾「終身使用權」、「永久使用權」,嚴格地講超過20年的部分都是無效的,購買者在簽訂車位使用權出租的協議時,應當盡可能地明確雙方各自的權利和義務以及租約到期後的處理方式、業主是否可以另行轉讓使用權等等,以最大程度地保護自身利益。

Ⅵ 小區物業的物辦公用房佔用小區內某棟住宅一樓的架空層。

違法,因為侵佔業主公攤面積,損害了業主利益,且用於得利性經營,是可以索賠的。有案例。

Ⅶ 一樓的架空層是做什麼用的

一樓的架空層主要用作倉庫、車庫或門面房使用。
目前在使用價值方面,建築的一樓是使用價值最高的,一般用作經營,可以收取相應的租金、使用費等等。這就是一樓架空的原因。

Ⅷ 高層一樓是架空層,被物業私自佔用

一層應該是商業用途的房子。物業就是管理的作用,佔用談不上,他們出租以後管理,收取管理費的。要看這些面積的所有人是誰了。

物業公司應該有自己的辦公用房的,這個也是物業管理條例規定的。

如果真的如你所說,物業佔用了業主的面積,可以投訴舉報。

Ⅸ 物業公司對小區內的架空層有什麼使用上的規劃和管理,有什麼制度或者要求。求詳細回答,至少有系統的提綱

小區物業把1樓架空層租給別人開棋牌室停車場,業主怎樣維權,

Ⅹ 請問小區一樓架空層地鋪可以用作商業用途嗎

一般來說,架空層屬公共設施,只能用於公共事業用途。比如做為健身的場所等用途。如用於商業用途,可能產生噪音、污染等不良後果。既便是無不良影響的項目,也須全體業主同意,租金歸全體業主所有。

閱讀全文

與小區一樓架空層的使用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