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物權優劣性

物權優劣性

發布時間:2021-10-23 15:44:45

1. 物權與債權相比具有哪些特點

1. 物權為支配權,債權為請求權。
從權利的作用上看,物權為支配權,債權為請求權。物權的作用是保障權利人能夠對標的物直接為全面支配或限定支配,並進而享受物的利益。而債是特定人之間的法律關系,債權的實現都需要債務人的協助,只有通過債務人的給付,債權人的債權方可實現。所以,物權與債權的最根本區別在於,債權並未賦予權利人以對物的直接支配權,僅僅配備權利人以針對特定人的請求權。債務人對債權人負有給付的義務,但債務人並非債權人的支配客體。債權也沒有給債權人以對財產的支配權。
2. 物權具有排他性,債權具有相容性;物權具有優先性,債權具有平等性;物權具有追及性,債權沒有追及性。
從權利的效力上看,因物權為支配權,故物權具有排他性、優先性和追及效力,而債權為請求權,其具有相容性、平等性,無追及效力。依物權的排他性,在同一標的物之上不能有兩個或兩個以上互不相容的物權存在,且物權可直接排除不法之妨礙;而按照債權的相容性,在同一標的物上,允許同時或先後設立數個內容相同的債權,不發生排他效力。依物權的優先性,當同一標的物上並存數個相容的物權時,先成立的物權一般優先於後成立的物權;而按照債權的平等性,各個債權不論成立先後,均平等受償。依物權的追及效力,物權的標的物無論輾轉落於何人之手,一般而言物權人都可追及其物之所在而行使權利;而債權則沒有追及效力,債權人對其標的物沒有直接支配權,當債權的標的物被第三人佔有時,不論其佔有是否合法,債權人一般不得直接向該第三人請求返還。
3. 物權為對世權,債權為對人權
從權利效力的范圍上看,物權為對世權,債權為對人權。物權對世上任何人都有拘束力,某人對某物享有物權時,其他任何人都負有不得非法妨礙其行使物權的義務,其義務人是不特定的。而債是特定人之間的法律關系,債權只對某個或某些義務人有拘束力,債權人得向其請求給付,其他人則不受債權的約束,即債權的義務人是特定的。如果因第三人的行為使債權不能實現,債權人也不得依據債權的效力向該第三人提出請求。
雖然債屬特定人之間的關系,不涉及債權人與債務人以外的第三人,但隨著交易領域的擴大和交易形式的多樣化,特定人之間的關系在某些情況下,會因第三人的行為而受到威脅。為加固債的關系,保護交易安全,債法理論對傳統的債的本質作了某些修正,擴張了債對第三人的效力,其中就包括在第三人侵害債權時,由第三人來承擔損害後果。在有的判例中也承認當第三人侵害債權時,債權人得直接向該第三人請求損害賠償。
4. 物權的客體是物,債權的客體是行為
從權利的客體上看,物權的客體是物,該物必須是在事實上、法律上能供民事主體佔有、使用、收益、處分的物,既可以是物質實體,也可以是自然力。此外,在某些情況下,一定的權利也可以成為物權的客體。債權的客體則是給付,即債務人的某種特定行為。
5. 物權是靜態財產權,債權是動態財產權
從權利的社會機能上看,物權是靜態財產權,其社會機能是保護標的物的永續或恆常狀態,明確對財產的歸屬和支配,側重於財產的靜態安全。而債權則是動態財產權,其社會機能是跨越時空障礙,實現財產的流轉,保障在不同地域、不同時間發生的商品交換得以實現,側重於財產的動態安全。
二、物權與債權的聯系:
1. 物權與債權關系的相對化。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1) 債權物權化。即債權逐漸具有了物權的某些特徵,如法定性、排他性等。其典型有二:一是租賃權的物權化使得「買賣不破租賃」;二是預告登記制度使得經預告登記的債權具有物權的效力。
(2) 物權債權化。即物權逐漸具有了債權的某些特徵,如意定性、相對性等,例如物權的證券化就使這些證券所代表的物權的絕對性淡化。
2. 債權法對物權關系的類推適用。如債權請求權尤其是債務不履行所生請求權原則上可類推適用於物權請求權。即當物權法沒有規定時,有關消除危險、排除妨害、返還原物等物權請求權的行使,可以類推適用同為救濟權的債務不履行請求權。
3. 物權與債權具有功能上的互補關系。表現為二者的互用、互換、互動。由於物權法採取物權法定主義,對於那些法律沒有規定的物權類型,常可以通過債權來滿足社會經濟生活的需要;對於那些違反物權法定主義規定創設的「物權」,雖不發生物權的效力,但可以轉換為相應的債權,產生債權的效力;此外擔保物權與債權的聯系最為緊密,二者互相促動,擔保物權一方面旨在保障債權的實現,另一方面具有誘導債權發生的功能(例如最高額抵押權


2. 物權法的優點有哪些謝謝

《物權法》(草案)一經公示就引發了社會公眾和專家學者的熱議。13日,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教授眭鴻明對《物權法》(草案)進行深度評析後表示,該草案有不少值得稱道的地方。

眭鴻明教授認為,對物權的保護是維護主體財產權益的必然要求。《物權法》(草案)對物權的保護途徑與方式比以往的法律更加系統化。《物權法》(草案)之前,我國有關物權的法律規定散見於《民法通則》、《擔保法》、《土地管理法》等相關條款中,並且,這些法律對物權的保護不全面,缺乏系統性和可操作性。《物權法》(草案)基本解決了這一缺憾,使得物權保護途徑與方式開始系統化、規范化。

眭鴻明教授表示,《物權法》(草案)中有許多條款直接關繫到百姓的生活起居,如業主的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相鄰關系、地役權、居住權等。此前頒行的法律,對於居民小區中業主、開發商和物業公司之間的矛盾一直缺乏有效、有力的法律規制。《物權法》(草案)則突出確立了業主的建築物區分所有權制度。這些規定充分表達了立法者尊重和關愛普通百姓生活、維護百姓權益的良好願望。同時,這些規定也將有利於解決業主與開發商、物業公司之間的矛盾,減少物業糾紛

眭鴻明教授還認為,立法機關特別將土地承包經營權納入《物權法》(草案)加以調整,確立了農民對承包經營的土地有長期穩定、強大的支配和排他的使用、收益權利,這一規定是維護農民利益的最有力的法律舉措之一,強化了對農民利益的維護。

3. 物權與債權的聯系和區別

一、物權與債權的區別

1.客體不同
物權的客體是物,債權的客體是(債務人的)給付行為。物權是民事主體對物的權利,直觀地體現為人與物之間的關系,間接地影響到第三人。而債權是債權人請求債務人給付的權利,直接體現為(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的關系,可能會間接涉及到物,但也有可能出現根本不涉及物的情況。這種客體方面的差異最終決定了物權和債權在性質和效力方面的其他差異。
2.支配權與請求權
物權是支配權,物權人可以依自己的意志就標的物直接行使其權利,無須他人的意思或者義務人的行為的介入。物權人的支配可以通過法律行為來實現。
作為請求權,債權在這一點上與其具有顯著不同,債權的實現必須依賴於債務人的行為,債權人不能直接支配標的物。這由此也讓我們直觀地感受到,物權的效力要高於債權,同時我們也很容易理解為什麼債權需要擔保,而且通常都會選擇物權作為擔保方式。
3.絕對權與相對權
物權是絕對權,這意味著物權的義務主體通常是不特定的,即除權利人以外任何人都負有不得干涉物權人的義務。債權是相對權,其義務主體是特定的一個或幾個人,債權人只能針對特定的債務人主張自己的權利。既然物權是絕對權,這也意味著物權通常具有追及效力,而債權只能具有相對效力。
4.排他性與兼容性
物權的排他性是指同一物上不容許內容不相容的物權並存。例如,一間房屋上不能同時有兩個所有權,一塊耕地上不能同時設定兩個土地承包經營權。在共有關繫上,幾個共有人共同享有一個所有權,並非一物之上有幾個所有權。但有些物權是可以並存的,如擔保物權中,一物之上可以設定兩個以上的抵押權。而債權的兼容性則意味著一個物上可以存在兩個以上的債權。物權的排他性實際上是為了滿足物權支配性的需要,如果一個物歸屬於幾個人所有的話,任何一個人都無法對物進行充分地、自由地使用和處分。但是一個物上存在幾個債權時,問題並不突出,因為債權人的權利的實現取決於債務人的意願。最為典型的例子是,在一房二賣的法律關系中,兩個合同可以同時有效,但是房屋的所有權只能歸屬於三個民事主體中的一個,而這又取決於出賣人(債務人)的履行意願。
5.優先性與平等性
物權具有優先性包含了兩個方面的內容:(1)物權優於債權,這主要是指在企業破產時,有物權擔保的債權要優於無物權擔保的債權;(2)在各個物權之間也存在優先的次序關系,如登記在先的抵押權要優於登記在後的抵押權。數個債權人對一個債務的不同債權之間是不存在優先次序的,即使是產生在先的債權也不能優於產生在後的債權。如甲與乙5月1日簽訂了房屋買賣合同,甲第二天又與丙簽訂了房屋買賣合同,此時乙的債權並不優於丙的債權,二者沒有優劣之分。
6.無期性與期限
物權人的物權不受制於時間的限制,可以一直享有下去,當然這僅僅是針對所有權而言的,對於他物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都是有期限的。而債權通常是有期限的,如我們的《合同法》規定租賃合同不能超過20年,超過的部分無效。
7.法定性與任意性
物權的種類和內容都由法律直接規定,當事人不得自由創設。如我們無法創設不動產質押的物權類型,也無法約定抵押權的行使期間,而只能按照《物權法》的規定,在主債權訴訟時效范圍內行使抵押權。而債權則具有任意性,就合同而言,是否簽訂合同,與誰簽訂合同,以及簽訂什麼樣內容的合同完全由民事主體自由決定。相反,債權具有任意性,不僅債的類型可以任意設定(比如大量的無名合同),債的內容也允許當事人在不違反法律與公序良俗的范圍內任意設定。
8.公示性與隱秘性
物權公示的方式,從公示的成本和可識別性的角度,法律一般要求動產採取佔有的方式,不動產採取登記的方式。這些方式的目的都是讓外部的第三人可以知曉物權的權利狀況。
物權的變動以登記或者交付為公示方法,當事人如果信賴這種公示而為一定的行為(如買賣、贈與),即使登記或者交付所表現的物權狀態與真實的物權狀態不相符合,也不能影響物權變動的效力。公信原則包括兩方面的內容:(1)記載於不動產登記簿的人推定為該不動產的權利人,動產的佔有人推定為該動產的權利人,除非有相反的證據證明。這稱為「權利的正確性推定效力」。(2)凡善意信賴公示的表象而為一定的行為,在法律上應當受到保護,保護的方式就是承認發生物權變動的效力。
相反,債權由於效力具有相對性,與第三人無關,所以債的發生與內容都不需要讓第三人知曉;不僅如此,第三人也無權利知曉。比如合同之債對於當事人雙方而言往往構成核心的商業秘密,如果第三人通過不當手段知曉的或者不法利用,還可能構成侵權或者不正當競爭行為。
二、物權與債權的聯系
物權與債權除了有上述的區別以外,還會發生以下的聯系:
1.二者都共同屬於財產權,與人身權相對應。這意味著通常情況下,按照我國現行法律,債權和物權被侵害通常都不能獲得精神損害賠償,除非物是具有人格紀念意義的。
2.二者是目的與手段的關系。債權通常是物權的變動原因,我們通過債權來產生物權變動的結果,所以,債權通常是物權變動的媒介和手段;而物權是債權變化的結果和目的。這也讓我們清楚了,物權變動最主要的原因是基於法律行為的變動,即基於債權的變動,如贈與、買賣和互易。所以,我們討論物權變動時,一般都會牽涉債權(合同),如討論抵押權時,通常都會涉及到抵押合同。

4. 物權的特徵有哪些

物權是絕對權(對世權)
物權的權利主體只有一個,權利人是特定的,義務專人是不特定屬的第三人,且義務內容是不作為,即只要不侵犯物權人行使權利就履行義務,所以物權是一種絕對權。
物權是財產權
物權是一種具有物質內容的、直接體現為財產利益的權利,財產利益包括對物的利用、物的歸屬和就物的價值設立的擔保,與人身權相對。
物權的客體是物
物權的客體是物,且主要是有體物。
物權具有排他性
首先,物權的權利人可以對抗一切不特定的人,所以物權是一種對世權;其次,同一物上不許有內容不相容的物權並存(最典型的就是一個物上不可以有兩個所有權,但可以同時有一個所有權和幾個抵押權並存),即「一物一權」。(應該注意的是:在共有關繫上,只是幾個共有人共同享有一個所有權,並非是一物之上有幾個所有權。在擔保物權中,同一物之上可以設立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抵押權,但效力有先後次序的不同。因此,共有關系以及兩個以上抵押權的存在都與物權的排他性並不矛盾。)
(6)物權作為一種絕對權,必須具有公開性。因此物權必須要公示。
(7)物權設立採用法定主義。
(8)物權具有優先效力,又稱為物權的優先權。

5. 為什麼物權優於債權

從物權內容來看及從物權效力來看,物權優於債權。物權系以直接支配標的物為內容,即物權人得以自己的意思及行為對標的物為管理處分,實現其利益,而無須他人的意見或行為的介入。因而物權是典型的「支配權」、「絕對權」。

物權人對標的物的支配方式,可以是事實上的管理處分,也可以是法律上的管理處分;可以是有形的實體支配,也可以是無形的價值支配。同時,物權人得享受因直接支配物而產生的利益。

而債權,只是債權人得要求債務人將債務之給付歸屬債權人,債權人取得利益只能通過請求債務人給付來完成。因而債權是「請求權」而不是「支配權」。另外,債務的特點之一是主體的特定性,債權債務只存在於特定人之間。

因而,債權人只能向特定的債務人主張權利,即請求債務人為給付,債權人實現利益也只能通過債務人履行義務。因此債權為相對權。對於債務以外的第三人,因其與債權人間不存在債權債務,所以債權人不得向其主張權利。所以物權要優於債權。

(5)物權優劣性擴展閱讀:

物權法為對世權,具有絕對性和排他性,關乎第三人之外的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交易安全,因此物權法實行物權法定主義,不允許當事人依其協議排斥法律的適用。這也就是說物權法規范大都為強制性規范。

因此就整體而言,物權法是強行法。而債法以合同法為主,合同之債都是當事人根據自己的意願約定的因而債法規范多為任意性規范,即為任意法。強行法優於任意法,強行性效力優於約定性效力,物權當然優於債權。

6. 物權具有哪些效力

一、物權的支配效力
二、物權的排他效力
1.所有權之間的排他效力
2.用益物專權之間的排他效屬力
3.擔保物權之間的排他效力
4.用益物權與擔保物權之間的排他效力
5.所有權與定限物權之間的排他效力
三、物權的優先效力
四、物權的妨害排除效力
1.物權的追及效力
2.物權請求權
參見論文
1.《論物權的效力》錢明星,北京大學法學院教
2.《物權之效力問題再議》 董學立 山東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3.《論物權的效力》尹田
4.《論物權的效力》王效賢
5.《物權的效力問題之我見》 劉保玉

7. 物權法的性質和特徵

物權法的性質

一、物權法的私法性
自羅馬法以來,法律有公法與私法的區分。調整國家公權力的法律為公法,憲法、行政法、訴訟法屬之;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為私法,民法、商法屬之。物權法為民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旨在規范私人間關於財產上的權利義務,因此屬於私法范疇。由於物權法恆涉及國家、社會及第三人利益,與社會公益有重大關系,故物權法中通常存在不少有關公益的規定,如我國台灣地區民法第765條規定:「所有人,於法令限制之范圍內,得自由使用、收益、處分其所有物,並排除他人之干涉。」物權法中的公法規定,並不影響物權法作為私法的本質。
二、物權法的強行性
物權法是民法的組成部分,是調整民事主體對物的直接支配和利用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其內容包括物權的種類及其權能、效力、物權的行使、變動和保護等具體制度。物權具有強烈的排他性,涉及第三人和社會公益,故物權法的規定多具強行性,當事人必須遵行,不得以合意加以排除,強行性是物權法的最主要特徵。如謝在全先生認為,「物權法因所規定之物權,有對世之效力,恆涉及第三人之利益,力求內容之統一,以確保物權之享有,與交易之安全,其規定多具強行性質,非當事人所得任意變更。」 物權法的這種強行性,是物權法區別於債權法的首要特徵。債權法由其性質所決定,通常允許當事人以特約甚至交易習慣排除其適用,原則上屬於任意性規范。
物權法上的強行性規定多涉及物權的種類和內容,「物權法通過強行性規范,直接給當事人設定權利義務,劃清權利邊界,從而降低交易成本,促成當事人合作,促進物的效用的發揮。」
三、物權法的固有法性
物權法因國家、民族、歷史傳統的不同而帶有土著法色彩,稱為物權法的固有法性。這一屬性使物權法與債權法之間具有明顯的區別。債權法,是關於市場交易的基本法律制度,因之世界各國的債權法大多具有普遍的、共通的性質,極易演化為世界性的國際間通用的法律制度。例如,1980年4月11日訂於維也納的《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便在締約國間普遍適用,在國際貿易關系領域發揮著極為廣泛的作用。物權法則與此不同,因各國步入近現代化文明的時期與過程不盡相同,由此致各國物權法在內容與構成上具有相當大的差異。例如,在物權公示的效力問題上,同是資本主義國家,法國采公示對抗要件主義,依此主義,當事人一旦形成物權變動的意思表示,即生物權變動的法律效果,只是在未依法進行公示前,不具有社會公信力,不能對抗善意第三人;德國則採取公示成立要件主義,在此主義之下,物權的變動不僅需要當事人之間存在一個獨立於其原因行為的物權合意,尚需以登記或交付進行公示,否則不生物權變動的法律效果。謝在全先生指出,如果只從一國的經濟環境、社會需求及有關配套制度的完善和健全性上加以解釋,將很難決定孰優孰劣。法、德物權變動之采對抗要件主義和成立要件主義,決非是某種單純因素作用的結果,而是當時各國特有的經濟、文化與社會背景所使然。此外,由於物權法與各國人民的生存與發展,以及國家的經濟體制息息相關,故各國物權法的內容,尤其是其中關於土地及其他重要生產資料的規定,往往具有天壤之別。
我國於清末改制,參考歐陸法制起草民法典,關於物權法的規定特別注意尊重自己的民族習慣,如設專章(第八章)規定典權(我國特有之制度),即是尊重國有習慣之適例。新中國成立後,逐步實行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公有制度,在土地歸屬問題上實行國家所有和集體所有,土地所有權本身不得買賣。這就使我國的物權制度與私有制(尤其是土地私有制)下的物權制度相比,具有更多的特殊性。
四、物權法的公共性
近代民法,以所有權絕對、契約自由及過失責任為原則。依所有權絕對原則,當事人可對自己的所有物為自由的使用、收益及處分,這一原則雖然對自由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起過推動作用,但它過分強調個人利益而忽視了社會整體利益,加劇了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之間的沖突,阻礙了生產的社會化和大規模的經濟發展,甚至導致了個人濫用所有權而損害他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的現象。因此,19世紀末期以來,因社會情勢變遷,個人主義的所有權觀念日漸式微,各國立法不得不對所有權絕對原則加以修正,使所有權負有社會義務,其行使應當顧及社會公共利益,是為所有權的社會化。所有權的社會化,歸根結蒂,即要求所有人行使所有權時必須嚴格恪守公共福利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及權利不得濫用原則,尤其當事人行使所有權時,必須合於公共目的,否則其行為將被判定為非法而受到禁止。 此發展之結果,使物權法呈現公共性色彩,此與債權法原則上僅限於雙方當事人之間利益關系的所謂私人性色彩,形成鮮明的對比。

物權法的特徵
物權法定主義,是現代各國物權法上的一項基本原則。所謂物權法定,是指物權的種類和各種物權的內容有法律統一規定,不允許以當事人的意思自由創設物權。
物權的定義:是權利主體依法直接支配特定的物並享有其權益的權利。
特徵:1,在權利性質上,物權為支配權,權利人無需藉助於他人的行為就能行使其權利;2,在權利效力范圍上,物權為絕對權;3,在權利客體上,物權的客體為物;4,在權利效力上,物權具有優先力和追及力;5,在權利的發生上,物權的設定採取法定主義,當事人不得任意創設新的物權,也不得任意變更物權的內容;6,在權利的保護方法上,物權的保護以回復權利人對於物的支配為主要目的,偏重於「物上請求權」的方法。

閱讀全文

與物權優劣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