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所有權的取得有原始取得與繼受取得,那類似通過實現抵押權,而獲得抵押物的所有權的 屬於哪種取得方式
你這個問題存在漏洞
我國禁止流押,實現抵押權的直接後果不是取得所有權
而讓抵押權人獲得所有權的約定,是在實現權利的時候,抵押權人和抵押人再一次的協議,所以肯定是繼受取得
這樣的話,你這個問題的意義,因為答案太明顯,就不存在了。。。。。
如果要舉例的話,想個其他的,不明白的追問
❷ 擔保物權中的優先原則是怎麼規定的
按相復關法律規定,在擔保制物權中,同一財產法定登記的抵押權與質權並存時,抵押權人優先於質權人受償。同一財產抵押權與留置權並存時,留置權人優先於抵押權人受償。
相關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七十九條同一財產法定登記的抵押權與質權並存時,抵押權人優先於質權人受償。
同一財產抵押權與留置權並存時,留置權人優先於抵押權人受償。
❸ 擔保物權特別程序能否適用公告送達
□李宏玉 新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條、第一百九十七條規定了實現擔保物權的特別程序,此舉以兩個新條文的形式明確了擔保物權的實現可以通過簡易快捷的非訟程序進行,在程序上為擔保物權的實現提供了保障。這一修改做到了實體法與程序法的融洽銜接,有利於充分發揮擔保物權制度的功能。但對於基層法院民事審判一線的法官來說,目前僅有的兩個法律條文,相對紛繁復雜的各類糾紛適用難度依然很大。譬如,當抵押權人申請至法院要求實現抵押權,但被申請人即擔保人下落不明,法院應否通過公告方式進行送達? 關於此送達問題,大致有以下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實現擔保物權特別程序制度設計的出衷本就是為盡快實現擔保物權人的合法權益,體現便捷高效、節約訴訟成本的宗旨;且諸如申請認定財產無主、宣告失蹤、宣告死亡等特別程序案件雖規定了公告程序,但其公告更多的是偏向於公而告之,而不是指向特定的人,故實現擔保物權特別程序不適用公告方式進行送達。另一種觀點認為,實現擔保物權特別程序同樣能通過公告進行送達。筆者贊成後一種觀點。 實現擔保物權特別程序能通過公告進行送達,這是因為,首先,實現擔保物權特別程序案件具有非訟性,法院只需對擔保物權實現條件是否成就進行形式審查(即對是否具備擔保合同、擔保物權證書、債務是否已屆履行期等進行審查),而非實質性審理(如對債務擔保的范圍、期限進行審理),並以法官獨任審理為原則,實行一審終審。在被申請人未參與的情況下,不能給予被申請人陳述意見的機會,難以衡平債權人和債務人雙方的權益。其次,通常作為抵押物的不動產本身價值較高,所擔保的債權金額較大,關繫到債權是否能夠順利實現,故應當以相應的當事人參與程序為保障。最後,不排除有的申請人惡意隱瞞被申請人信息,以虛假材料及權利憑證騙取法院裁定的現象出現。只有被申請人參與程序,才能最大限度避免此類道德風險。 反之,當事人下落不明,不採取公告送達的方式,法院在通過形式審查認定有生效的擔保合同和擔保物權證書、債務已屆清償期或符合實現擔保物權的其他約定條件時,直接裁定拍賣、變賣擔保財產,若申請人確實存在提供虛假材料及權利證書的情況,債務人、第三人難以在之後的執行程序中為己維權。新民訴法在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二百二十七條規定了執行異議和執行異議之訴,但執行異議僅能對法院工作者執行行為在程序上提出異議;而執行異議之訴有一個前提條件,即首先得由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書面異議,之後才能按審判監督程序辦理,如若案外人與申請人串通不提出書面異議,作為當事人的被申請人在法院適用特別程序時因某種原因(如外出)未到庭,則很有可能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財產以莫須有的罪名被法院執行完畢。
❹ 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的適用原則
A 用益物權與擔保物權
在大陸法系傳統民法理論中,物權通常被分為所有權和限制物權兩大類別。而限制物權又依其設立的目的之不同,被區分為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兩大類:以使用收益為目的在他人之物上設定的物權,謂之用益物權;以擔保債權的清償為目的在債務人或第三人之物上設定的物權,謂之擔保物權。之所以能夠對限制物權作如此之區分,乃是因為理論認為物具有兩種價值,即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 而擔保物權就是以標的物的交換價值作為債權的擔保。可見,在傳統的民法理論中,擔保物權的定位在保全債權,除此之外,別無他用。
一、在《擔保法》,擔保物權完全以保障債權實現為目的,立法者有限承認其媒介融資功能,徹底否定其投資功能。具體表現有以下三點:
(一)在擔保物權的成立上,《擔保法》明確規定擔保物權為保全債權而設定,擔保物權以被擔保債權的有效存在為前提。被擔保債權無效,擔保物權也無效。
(二)擔保物權的移轉上,《擔保法》第50條規定,抵押權不得與債權分離而單獨轉讓或者作為其他債權的擔保。
(三)在擔保物權消滅的問題上,《擔保法》第52條和第74條規定,抵押權、質權與其擔保的債權同時存在,債權消滅的,抵押權、質權也消滅。
二、最高人民法院在2000年9月發布了《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的解釋 》(以下簡稱《解釋》),試圖對《擔保法》所強調的從屬性原則進行緩和的司法解釋。具體表現在:
(一)對所有人抵押權的承認。
所謂所有人抵押權,是指所有人於自己所有物上存在的抵押權。《解釋》第77條規定,同一財產向兩個以上債權人抵押的,順序在先的抵押權人與該財產的所有權同歸屬一人時,該財產的所有權人可以以其抵押權對抗順序在後的抵押權。這條解釋突破了《擔保法》有關抵押權從屬性原則的規定。依該條解釋,被擔保債權消滅後,抵押權並不隨之消滅。在抵押物權與所有權發生混同時,抵押權仍然繼續存在,抵押物所有人得以此對抗後次序的抵押權人。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承認了抵押權的獨立性。
(二)對質權的承認。
《解釋》第94條規定,質權人在質權存續期間,為擔保自己的債務,經出質人同意以其所佔有的質物為第三人設定質權的,應當在原質權所擔保的債權范圍之內,超過的部分不具有優先受償的效力。該解釋有關質權的規定允許質權人以其所享有的質權為標的,在其上為他人再設定一個新質權。由於轉質的標的僅限於原質權,而不包括原質權所擔保的債權,這就意味著質權可以脫離主債權而單獨處分。因此,對轉質行為的承認,就意味著對質權獨立性的承認。
❺ 擔保物權,是屬於法律明確給予特殊保護的特殊債權嗎
擔保物權是我們公職類考試中的一個常考內容,是民法中的一個重要考點。擔保物權是為了保證債務的履行,而由法律規定的以物作為擔保的方式,擔保物權一共有三種,分為抵押權、質押權和留置權。今天我們就其中的擔保物權給大家詳細介紹,希望大家能夠掌握。
一、抵押權
抵押權,是指債權人對於債務人或者第三人不轉移佔有而供擔保的財產,於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或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抵押權的情形時,依法享有的就該財產變價並優先受償的權利。抵押權可以適用於動產和不動產。
例如「按揭買房」。按揭買房是銀行幫我們付清的房屋全款,而擔保這筆債的履行就是房產抵押給了銀行,但是房子沒轉移佔有,還歸自己佔有並所有,每個月我們都要按時還按揭款,如果不履行債務,銀行就會實現其抵押權,將房子拍賣變賣來償還債務。
二、質押權
質權,是指為了擔保債務的履行,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將其動產或者權利移交債權人佔有,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就其佔有的財產優先受償的權利。質押權適用於動產和權利,不動產因其不能轉移佔有而不能質押。
例如,當我們缺錢時把玉手鐲帶到典當行,向老闆借了一萬元,並和老闆約定玉手鐲放在這里做擔保,到期連本帶息還錢後再把它贖回來,此時玉手鐲轉移佔有給老闆做擔保,如果我們不履行債務,老闆就可以將玉手鐲拍賣變賣來實現其債權。
三、留置權
留置權,是債權人按照合同約定佔有債務人的財產,在債務人逾期不履行債務時,有留置該財產以迫使債務人履行債務,並在債務人仍不履行債務時就該財產優先受償的權利。留置權適用於動產。
例如,在有償保管寄存中,我們將行李放在他人處寄存,如果寄存後不給他人寄存費用,他人可以將我們的寄存物品扣留,以迫使我們履行債務。
❻ 抵押權適用善意取得嗎
我國《擔保法司法解釋》中規定了質權和留置權的善意取得制度,但未對抵押權是否適用善意取得予以規定。我國《物權法》對物權是否適用善意取得制度作出了明確的規定。根據《物權法》第一百零六條規定:「無處分權人將不動產或者動產轉讓給受讓人的,所有權人有權追回;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讓人取得該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一)受讓人受讓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時是善意的;(二)以合理的價格轉讓;(三)轉讓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已經登記,不需要登記的已經交付給受讓人。受讓人依照前款規定取得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的,原所有權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賠償損失。當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權的,參照前兩款規定。」該條文明確規定了物權的善意取得制度,既包括不動產和動產,也包括其他物權。結合《擔保法司法解釋》對質權和留置權適用善意取得制度的規定,抵押權與質權、留置權同屬於擔保物權,因此,抵押權應同樣適用善意取得制度。不動產抵押以登記為公示方法。物權公示的公信力乃是不動產抵押權善意取得制度的理論基礎。
但抵押權與質權、留置權的主要區別是動產不轉移佔有,還包括不動產抵押。因此,在認定抵押權適用善意取得時,應嚴格把握抵押權適用善意取得的條件:
(一)不動產登記簿存在權屬登記錯誤,或抵押人雖對抵押動產無處分權但佔有該動產;
(二)無權處分人設立抵押權的行為。這是指行為人(登記名義人)在沒有處分權的情況下在他人的不動產或動產上設立抵押權的行為。
(三)債權人在抵押權設立時系出於善意。善意的判斷時間應為抵押權設立之時。
(四)已進行抵押權設立登記。因不動產抵押以登記為公示方法,如果抵押權未經登記,真正權利人仍能追及物之所在,否定抵押權設立的效力,而不能適用善意取得制度。
❼ 最高院關於如何理解與適用合同法解釋第24條問題的答復
《最高法院關於如何理解與適用合同法解釋第24條問題的答復》應該是指《最高法院關於如何理解與適用合同法解釋(二)第24條問題的答復》。
《最高法院關於如何理解與適用合同法解釋(二)第24條問題的答復》
一、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第24條規定:「當事人對合同法第九十六條、第九十九條規定的合同解除或者債務抵銷雖有異議,但在約定的異議期限屆滿後才提出異議並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當事人沒有約定異議期間,在解除合同或者債務抵銷通知到達之日起三個月以後才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如果合同當事人一方在不具有解除權的情況下,向對方發出了解除通知,對方在本條規定的異議期經過後才向人民法院起訴提出異議的,人民法院是否支持,無論是在學術界還是在各地法院的審判實踐中均存在爭議。肯定的觀點主張,本條適用的前提是主張解除合同的一方應具有解除權,否則,對方提出異議的權利不受異議期的限制,本條不適用,人民法院對解除異議的訴訟請求仍應支持;否定的觀點主張,異議期限經過,異議權不再受法律保護,此時無論解除合同的一方是否具有解除權,對方當事人均無權再對合同解除提出異議,故對此種情形下的異議訴請,人民法院不應支持。以上兩種觀點,均具有一定的理論依據和現實基礎,根本差別在於對異議權的性質、異議期限經過的後果等認識不同。對此,最高法院將在進一步研究論證的基礎上,以司法解釋、司法政策或典型案例等形式,明確提出相應的意見,以統一裁判尺度。
二、發出解除通知的一方自己在三個月內起訴,請求法院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屬於解除方通過提起確認之訴,對合同已經解除的法律事實進一步予以確認,而非對自己主張的合同解除提出異議。
❽ 關於擔保物權的存續期間問題
我國擔保法對保證這一擔保形式規定了約定保證期間與法定保證期間兩種保證期間,盡管理論上至今仍存在爭議,在司法實務中則將保證期間理解為除斥期間。保證債權作為從債權,既受制於除斥期間,又可能罹於訴訟時效。但是,對於擔保物權而言,通說認為因其系物權,不受制於針對請求權的訴訟時效。至於是否受制於除斥期間,擔保法未設規定,一度存在較大爭議,實務中亦曾混亂一時。比如,抵押登記機關強制性地登記抵押期間,期滿後必須續登,否則消滅抵押權,人為地增加抵押權設定成本。而在抵押權糾紛發生後,對於超過登記期限的抵押是否予以保護或認定抵押權消滅,各地法院尺度不一。有鑒於此,《擔保法司法解釋》第12條規定,擔保人在擔保物權所擔保的債權的訴訟時效結束後2年內行使權利的,法院應予支持。應該說,該規定缺乏相應的立法依據,只是為解決實踐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統一裁判尺度,借鑒國外立法例不得已而為之。但問題接踵而至:主債權訴訟時效屆滿,債權人喪失勝訴權,債務人則產生訴訟時效抗辯權。而按照擔保法規定,作為從債務人的擔保人享有主債務人的一切抗辯權,當然亦包括訴訟時效抗辯權。《擔保法司法解釋》第12條規定豈不是剝奪了擔保法賦予的抗辯權,與擔保法之規定相悖?事實上,確有一省法院請示最高人民法院:保證期間約定過長,在主債務訴訟時效屆滿後保證期間未屆滿,保證人是否仍承擔保證責任。在對該請示的討論中產生極大分歧,其中持肯定觀點者的一個主要理由便是參照《擔保法司法解釋》第12條之規定。
物權法在第202條規定:抵押權人應當在主債權訴訟時效期間行使抵押權;未行使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該規定似乎一目瞭然,但深入考量,仍有幾個問題必須予以注意。
其一,該條僅規定了抵押權的行使期間,質權、留置權等其它擔保物權是否適用?擔保法司法解釋關於擔保物權存續期間之規定,對抵押權、質權、留置權均可適用,而物權法沒有在擔保物權的一般規定部分規定擔保物權存續期間,僅在抵押權一章規定了抵押權存續期間,應是有意將抵押權存續期間問題與質權、留置權相區別。參與物權法起草的人士解釋認為,主債權訴訟時效屆滿,如果因質權人、留置權人未行使質權、留置權的,該物權消滅,質權人、留置權人還要向出質人或債務人返回已經實際佔有的財產,實屬不公。該解釋雖非在理論上無懈可擊,但應系對立法原意的權威詮釋,司法實務中似無另作他解之充足理由。為避免質權、留置權因權利人長期不行權利導致出質人、債務人的財產長期被限定,《物權法》第220條、237條作出了出質人、債務人可以督促權利人行使權利的規定。此條款應是對物權法沒有關於質權、留置權存續期限之規定可能帶來的消極後果,所採取的另類解決措施。
其二,主債權訴訟時效期間不行使抵押權,是抵押權消滅,還是喪失勝訴權?從《物權法》第202條關於「人民法院不予保護」的表述看,類似於民法通則關於訴訟時效屆滿後的法律後果的表述。而訴訟時效屆滿的法律後果,應系債權人喪失勝訴權,並非實體權利的消滅。但是,抵押權存續期間顯然不是訴訟時效,應屬除斥期間,按除斥期間之法理,在該期間內不行使權利,導致權利消滅之後果。因此,不應因表述上的巧合而望文生義,得出抵押權期限屆滿抵押權人喪失勝訴權的結論。
六、關於建設用地使用權與地上建築物分別抵押問題
以往之爭議及基本裁判思路。在以往實踐中,存在這樣的情形:抵押人在設定房地產抵押時僅對房產或地產辦理抵押登記手續,而未將房產與地產一並抵押登記,或者抵押人將房產與地產分別抵押給不同的債權人,並分別辦理抵押登記。於此情形,是否應認定抵押有效?《擔保法》第36條規定,「以依法取得的國有土地上的房屋抵押的,該房屋佔用范圍內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同時抵押。以出讓方式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抵押的,應當將國有土地上房屋同時抵押。」該規定究竟是表明房產與地產必須同時抵押,否則無效,還是表明只要其中之一設定抵押,就當然產生同時抵押的效果?一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大致可歸納為三種觀點:一是認為抵押無效,理由是《擔保法》第36條、《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47條、第48條等規定,土地使用權與地上房屋應當同時抵押。此為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故單獨設定抵押無效;二是認為抵押有效,且抵押權的效力及於未登記的部分。理由是《擔保法》第36條規定的是法定抵押權。根據「地隨房走,房隨地走」的原則,抵押權的效力當然及於另一部分;三是認為抵押有效,但抵押權的效力不及於未登記的部分。抵押權人就抵押合同約定並登記的部分享有抵押權。經過一個階段的討論,在審判實務中第三種觀點漸趨主導地位,其法理依據如下。第一,《擔保法》第36條是關於房地產抵押的行為模式的規定,即設定房地產抵押時應當如何做,而不是對法律結果的規定。不能依據該條得出房產與地產只要有一個辦理抵押登記,就效力當然及於另一個的結論。否則,因房產與地產抵押機關不統一,不同的抵押權人分別在不同的部門辦理抵押登記,在法律沒有明確規定此情形構成法定抵押權的情況下,會產生不可化解之權利沖突。第二,雖然由土地使用權與建築物所有權一體化規則決定,房產與地產不能分屬兩個民事主體,但抵押權旨在支配抵押物的交換價值,抵押權人從抵押物拍賣或者變賣的價款中優先受償即可實現其抵押權。而無論房產與地產分別抵押、單獨抵押或一並抵押,拍賣或變賣抵押物的結果均不違背房屋所有權與土地使用權一體化的原則:如果土地使用權與房屋所有權同時抵押給了一個債權人,形成了概括抵押或共同抵押,經拍賣或變賣抵押物,兩個權利歸屬於同一受讓人,自不待言;如果土地使用權與房屋所有權分別抵押給了兩個債權人,房產與地產一同拍賣或變賣,所得價款由兩個抵押權人分別按房產與地產的交換價值優先受償,二者的抵押權均得實現,而房產與地產同樣歸屬於同一受讓人;如果僅將房產或地產抵押,仍可對房產與地產同時拍賣或變賣,所得價款相對應部分優先受償,另部分歸屬於其權利人,房產與地產的歸屬仍是一體化。顯然,分別抵押並不必然導致土地使用權與其附著的建築物所有權分別歸屬的結果。對不同物權客體交換價值的分別支配,與其在法律上的統一歸屬,是可以和諧並存的。此外,《擔保法》第55條規定,抵押合同簽訂後,土地上新增的房屋不屬於抵押物。需要拍賣該抵押的房地產時,可以依法將該土地上新增的房屋與抵押物一同拍賣,但對拍賣新增房屋所得,抵押權人無權優先受償。這實際上表明法律所強調的是土地及其附著物的同時轉讓,而對不同物權客體的交換價值的支配,則是完全可以根據經濟上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區分不同的法律事實而相互分離的。這樣,就使分別設定的房產抵押權和地產抵押權均有實際實現的可能。
物權法之明確規定。盡管審判實務中形成上述思路,但因對該問題的爭議一直未曾偃旗息鼓,最高人民法院終未下決心形成相關批復,以統一裁判尺度。而物權法正是關注到了實踐中的困惑,在《物權法》第182條第1款基本重述了《擔保法》第36條第1款的規定後,於第2款明確規定,抵押人未將土地使用權與地上建築物一並抵押的,未抵押的財產視為一並抵押。可謂是開宗明義,畫龍點睛,使久受《擔保法》第36條語焉不詳之困擾的法官們豁然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