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第二十三條 土地使用權轉讓時,其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隨之轉讓的解釋和細節說一下
住宅用地分為集體土地和國有土地,集體土地(即農民的宅基地)法律規定是不允回許轉讓的,答如果是集體土地住宅轉讓那就不受法律保護;對於國有土地住宅,其實在物權法出台之前,我國的房地產方面法律就規定房地不可分割,必須同時轉讓。這是一個亘古不滅的原則「地隨物走,物隨地走」。
土地使用權屬於誰,地上建築物就屬於誰,如果出現兩個權利主體,這就說明有錯誤了,不是土地局登記錯誤,就是房產局登記錯誤。但一般不會出現,開發商在拿地後,建造房屋,房屋建成後賣給小業主,就會申請製作小產證,屆時土地局和房產局會把土地、房屋的大產證分割後登記的。
② 關於地役權和建築物土地使用權的問題
根據我國物權來法的規自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六十七條:「供役地以及供役地上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部分轉讓時,轉讓部分涉及地役權的,地役權對受讓人具有約束力。」
此外,物權法規定,地役權不經等級,不具有對世效力。不能對抗善意的第三人。也就是說,如果受讓人不知道地役權的存在,對受讓人不發生效力
③ 建設用地使用權人建造的建築物、構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歸屬如何確定
《物權法》第一百四十二條規定,建設用地使用權人建造的建築物、構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所有權屬於建設用地使用權人,但有相反證據證明的除外。首先,這條規定確定了一個一般規則:在多數情況下,建設用地使用權人建造的建築物、構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所有權是屬於建設用地使用權人的。建築物、構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所有權具有相對獨立性。我國是社會主義公有制國家,建設用地使用權人依法取得國有土地的使用權後,就有權利用該土地建造建築物、構築物及其附屬設施。根據《物權法》第三十條規定,合法建造房屋的,自事實行為成就時取得建築物的所有權。其次,建設用地使用權人建造的建築物、構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由建設用地使用權人所有作為通常情況,仍然存在這樣的例外:在現在的城市房地產建設中,一部分市政公共設施,是通過開發商和有關部門約定,由開發商在房地產項目開發中配套建設,但是所有權歸國家。這部分設施,其性質屬於市政公用,其歸屬就應當按照有充分的證據證明的事先約定來確定,而不是當然地歸建設用地使用權人。後續通過房地產交易成為建設用地使用權人的權利人也應當尊重這種權屬劃分。另外還應當注意,這里規定的建築物、構築物及其附屬設施必須是合法建造產生的。
④ 關於物權法第182條規定的建築物佔用范圍內的建設用地使用權
1.建設之前肯定是要辦土地使用權證書
2.這塊被批下來的建設用地使用權證書上就規定了具體批的面積
3.建築物歸建築物。土地歸土地
⑤ 建築屬於什麼權 投資屬於使用權還是處分權
有一種叫做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的概念,建築物區分所有權,是《物權法》專門為業主規定的權利,它是指業主對建築物內的住宅、經營性用房等專有部分享有的專有權,對電梯、綠地等共有部分享有的共有權,以及因共有關系所形成的成員權的結合。建築物區分所有權不是一種單一的所有權,而是一項復合型權利,它由三部分構成,即專有部分的所有權、共有部分的共有權和成員權。投資者屬於使用權。
⑥ 物權法第182條規定的建築物佔用范圍內的建設用地使用權這個范圍如何界定
原則上應該是2000平方米。不過這個有點疑問,首先2000平米的房屋,肯定不會占超過版2000平米的土權地,因為房屋是立體的。其次,土地的登記證上是以一筆為單位的,產權證上有四至和面積規定。而第182條的立法宗旨,在於防止分別拍賣導致物價值的減少,不經濟。於是一並賣,但就土地部分不優先受償。但是如果僅是對其中一塊的受讓,土地似乎也會被分割了,原本是一大塊的,嗣變成一小塊,該小塊的土地使用權證是否能發出來,我有點懷疑,不過技術上肯定是不成問題的。
⑦ 這法條如何理解:土地使用權轉讓時,其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隨之轉讓。
這是抄一個亘古不滅的原則襲「地隨物走,物隨地走」。
土地使用權屬於誰,地上建築物就屬於誰,如果出現兩個權利主體,這就說明有錯誤了,不是土地局登記錯誤,就是房產局登記錯誤。但一般不會出現,開發商在拿地後,建造房屋,房屋建成後賣給小業主,就會申請製作小產證,屆時土地局和房產局會把土地、房屋的大產證分割後登記的。
我比較贊成上海市的作法,將房屋和土地行政管理部門合成一家,只製作房產權證,既包含土地權屬登記,也包含房屋權屬登記,不會搞錯。
上海市房屋土地資源管理局政策法規處
⑧ 本案涉及哪些民事法律關系,劉某能否將已出租的房屋進行抵押,關某與劉某的租賃關系是否受影響,為什麼
根據擔保法48條,抵押人將已經出租的財產抵押的,應當書面告知承租人,原租賃合同繼續有效。所以,已出租的房屋進行抵押是可以的,關某與劉某的租賃關系不受影響,也就是抵押不破租賃。物權法190條也是這個意思。
根據物權法182條,以建築物抵押的,建設用地使用權一並抵押。所以劉某的平房及土地使用權均已經抵押,再根據物權法200條,土地上新增的建築物不屬於抵押財產。所以本案處理為張某就對劉某的債權在登記的平房的價值內優先受償。供參考。
⑨ 根據物權法,土地使用權轉讓時,其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隨之轉讓,如果有人惡意分別轉讓怎麼辦
樓主反映的是房地產方面的問題,我是學土地的,從房地產方面解答一下樓主的問題吧
住宅用地分為集體土地和國有土地,集體土地(即農民的宅基地)法律規定是不允許轉讓的,如果是集體土地住宅轉讓那就不受法律保護;樓主說的應該是國有土地上住宅的轉讓。
對於國有土地住宅,其實在物權法出台之前,我國的房地產方面法律就規定房地不可分割,必須同時轉讓。
A將房屋轉讓給B,根據法律規定,房屋價格中就包含了土地價格;像市場上出售的商品房3000元/平方米或者6000元/平方米,都是包含土地價格在內的房地產的售價。同時A又將土地轉讓給C,進行土地使用權轉讓時必須明確地上建築物殘值是否包含在內;如果買方只買土地使用權,則原房主應拆除房屋後轉讓土地或聲明房屋不要錢了;否則土地價格就是包含了房屋殘值在內的價格。總之一句話,地不離房,房不離地,房地產不可分割,必須同時轉讓。
案例中A卻將房地產分割開來,涉嫌將房屋和土地賣出兩次,應屬於詐騙行為。如B、C都不知情,則都屬於受害者,可以要求法院追究A的詐騙罪,討回自己的損失。
關於應保護B、C中誰的利益,如果不是同一天,則應保護先買的那個;但案中是同一天時間不分先後,法律應沒有這方面的規定,具體要看法院協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