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北京哪些基層人民法院受理知識產權案
海淀區人民法院
樓上猜中了···
㈡ 知識產權人的通知及平台內經營者的刪除規則,具體內容是什麼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隨著《電子商務法》於2019年1月1日正式實施,電商平台知識產權保護逐漸受到更多關注。如何合理有效地使用電商平台的「通知-刪除」規則,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水平成為權利人關心的話題。本文通過對淘寶、京東、拼多多、eBay等電商平台知識產權保護規則的實證研究,對「通知-刪除」規則的含義及構成要素進行說明,還對權利人如何使用這一規則提出了指引和建議。
一、電商法中的「通知-刪除」規則
法律上應用最廣的關於中介責任的限制,是從《美國數字千年版權法(DigitalMillennium Copyright Act)》中規定的「避風港製度」開始。由於其中的「通知和移除」機制影響最大,一度成為「避風港製度」的代稱。「避風港製度」的基本內涵是,對於網路服務提供者使用信息定位工具,包括目錄、索引、超文本鏈接、在線存儲網站,在其鏈接、存儲的相關內容涉嫌侵權,如果其能夠證明自己並無惡意,並且及時刪除侵權鏈接或者內容,則其不承擔賠償責任。在實踐過程中,「避風港製度」逐步演化成為了電商平台的「安全港」,甚至演變成某些電商平台避免責任的擋箭牌,也淪落成為職業打假人非法牟利的工具而遭到惡意使用和濫用,因此亟需從實務的層面進行探討。
新出台的《電子商務法》中關於知識產權保護及「避風港製度」集中規定在第四十一條至第四十五條。其中,第四十一條為知識產權保護規則,第四十二條至四十四條為治理規則,第四十五條為責任規則。《電子商務法》不僅從立法層面將「避風港製度」的適用從信息網路傳播權擴大至電子商務領域的知識產權侵權,為電商知識產權保護適用「避風港製度」提供了直接的法律依據,還進一步明確了電商平台經營者未採取必要措施的法律後果,即對損害擴大部分承擔「連帶責任」,同時也規定了權利人「錯誤通知」的民事責任及「惡意通知」的加倍賠償責任,規制了投訴方濫用「避風港製度」的情況。
《電子商務法》中的「通知-刪除」規則可以總結成「四步法」,即:通知→電商平台及時採取必要措施並同時轉送通知→網店經營者反通知→電商平台轉送此反通知並視權利人是否在15日投訴或起訴來決定是否恢復。新規則賦予了被通知人反通知的權利,使其有機會就通知內容發表相應的反饋意見並阻止平台所採取的臨時措施,將《侵權責任法》中簡單的「通知-刪除」規則細化為類似於《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的「通知-刪除-反通知-恢復」,整個操作流程更為完整合理,更好地平衡了各方利益。
二、「通知-刪除」規則的運用及不當使用的法律後果
(一)通知的效力
知識產權權利人認為其知識產權受到侵害的,有權通知電子商務平台經營者(以下簡稱「平台」)採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終止交易和服務(以下簡稱「刪屏斷終」)等必要措施。平台的「刪屏斷終」行為有維護商譽等自身利益的考慮,但更主要的是在履行法定的義務,也就是《電子商務法》第四十二條第二款規定。有別於之前電商平台處理知識產權侵權的實踐,電商平台不再擁有根據情況綜合判斷是否刪除的權利與義務,而是在接到通知後應當及時採取措施。
以拼多多近期更新的《維權投訴指引》為例,該指引規定:拼多多在收到權利人提交的《通知書》後,將對投訴內容及相關材料進行表面審查,表面審查程序包括受理審查和轉送通知(如下圖所示)
圖4
為平衡權利人和被通知人之間利益,最高人民法院在2009年《關於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首次明確了確認不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的受理條件。該解釋第十八條規定,提起確認不侵權之訴須具備三個方面的前提條件:①權利人發出了侵權警告;②權利人被警告方或其利害關系人提出了書面催告(前置程序);③權利人在合理期限內未撤回警告,也未提起訴訟。
在北京水木天蓬醫療技術有限公司、江蘇水木天蓬科技有限公司訴北京速邁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確認不侵害專利權糾紛案中,案號為(2015)京知民初字第2173號,水木天蓬公司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確認涉案產品不侵犯涉案專利,並要求速邁公司承擔消除影響的侵權責任。水木天蓬公司關於消除影響的訴訟請求得到了一、二審判決的支持,法院最終判令速邁公司需要通過在其官方網站刊登公告的方式消除警告函給水木天蓬公司商譽造成的影響。本案判決明確了在侵權指控最終被認定不成立的情況下,專利權利人向競爭對手的客戶發送警告函的行為很可能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而專利權利人需要就不當警告行為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三、「通知-刪除」規則運用建議
「通知-刪除」規則在我國立法體系和司法實踐上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備的規范流程,知識產權權利人的有效通知將觸發「刪屏斷終」的法律效果。然而,知識產權權利人通知中的訴求應當合理,需要有事實和法律依據,需要結合所查證和掌握的侵權線索針對不同的侵權行為提出不同的訴求。含有不合理訴求的通知電商平台可以不予以處理,也無法產生相應的法律效果,並且容易引發被通知方提起「確認不侵權之訴」,給權利人的維權行為帶來更大的不確定性,產生不必要的成本。因此,權利人在准備通知時,首先應當遵循誠實信用、維權目的正當、不侵害名譽、不進行商業詆毀等原則,需要對所涉侵權的具體事實和法律依據進行充分考量和論證後發出。通知的內容切忌空泛和籠統,對於權利人的身份、所主張的權利的有效性、權利的保護范圍以及其他據以判斷被警告行為涉嫌構成侵權的必要信息也應當予以披露。
當知識產權權利人認為構成侵權的法律事實及法律責任比較明確,可以直接要求、催告和敦促電商平台刪除網上侵權內容及鏈接或停止使用侵權標識等行為;如果構成侵權的法律事實或責任有所爭議、採取進一步法律行動的結果不太確定的情況下,也可以直接向經營者發出通知,警告對方注意相關法律風險,從而使其主動停止侵權行為,進行產品下架;如果尚未掌握特別有利的證據但存在協商解決問題的可能性,則可以通過提示爭議風險,爭取協商解決。為此,我們建議權利人在發函之前需要夯實權利基礎,對是否構成侵權經過專業的審查判斷,固定好相關侵權證據並留存針對侵權行為進行調查取證的記錄和工作底稿,必要時可以證明已盡謹慎注意義務。
電商平台由於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對平台內商家實施侵犯知識產權依法主動採取必要措施很有必要,否則應當承當相應的法律責任,包括行政處罰。為此,電商平台在「通知-刪除」義務基礎上,還應盡到一定主動審查義務,即電商平台對應通過構建符合要求的監管、巡查制度以及技術手段,對知識產權侵權行為進行審查,發現侵權行為應及時進行處理或及時通知權利人。電商平台如果未採用同行業普遍採取的預防侵權的技術措施,則有可能被認定為存在過錯。特別是對於「通知-刪除」規則不能適用的領域,例如「微信小程序」,或規則適用難度很大的「微商」等領域,電商平台更需要主動審查。如果出現電商平台監督商家保護知識產權不力的情況,權利人也可以嘗試依據第八十四條進行行政舉報或投訴,督促電商平台進行有效治理。當然,權利人知識產權的保護需要充分發揮政府、平台、社會組織、消費者的共同作用,構建起多元主體參與的電商協同治理體系,才是嚴格知識產權保護的有效路徑。(王良: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宋翌靜: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實習生)
㈢ 知識產權案件的級別管轄問題
知識產權糾紛案件不是全部由中院作為一審法院
《關於調整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內管轄第一審容知識產權民事案件的通知》,調整了知識產權民事案件級別管轄標准。
根據這個總共9條的《通知》,本次調整統一了高級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知識產權民事案件的標准,即高級人民法院管轄訴訟標的額在2億元以上的第一審知識產權民事案件,以及訴訟標的額在1億元以上且當事人一方住所地不在其轄區或者涉外、涉港澳台的第一審知識產權民事案件。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上述標准以下,除應當由經最高人民法院指定具有一般知識產權民事案件管轄權的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之外的知識產權民事案件。
本次調整還確定了具有一般知識產權民事案件管轄權的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知識產權民事案件的最高標准,即可以管轄訴訟標的額在500萬元以下的第一審一般知識產權民事案件,以及訴訟標的額在5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且當事人住所地均在其所屬高級或中級人民法院轄區的第一審一般知識產權民事案件,具體標准由有關高級人民法院自行確定並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㈣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專門審理的知識產權侵權案件
現在集中由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審理
㈤ 對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判決不復怎麼辦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九條規定,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版立案之日起六權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第一百七十六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人民法院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終審裁定。
㈥ 北京哪家律師事務所辦理知識產權案件最好
判斷知識產抄權代理公司是否襲是最優選擇可參考以下幾個指標:
是否是國家商標總局備案代理單位。
代理公司自己的品牌商標是否已經注冊。
公司成立運營時間是否有5年以上。
看公司法人是否已過而立之年,同時看該法人是否有很強的人脈,看該法人的人品是否優秀。
是否連續在同一辦公地址經營3年以上。
是否執行ISO體系管理。
看是否有大量的成功注冊的商標案例。
㈦ 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單位職工代理如何立案-新一天知識產權
一般情況下,抄六個月《民事襲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九條規定,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第一百七十六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人民法院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終審裁定。
㈧ 北京知識產權法院的審判結果,怎麼查詢
中國裁判文書網是最權威的信息來源。http://wenshu.court.gov.cn/
在網頁右下角有快速鏈接:
或者版也可以直接權進入檢索框,通過「高級檢索」指定法院,可以查看該法院的審判文書。
另外,中國知識產權裁判文書網(http://ipr.court.gov.cn/)也可資參考。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目前並沒有全部的裁判文書上網。也就是有可能查不到某個已經審結的案件的裁判文書。
㈨ 北京知識產權法院登記立案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北京知識產權法院登記立案需要提交材料如下
自2015年5月1日起北京各級法院將正式實施立案登記制。現特將北京知識產權法院立案材料基本要求作簡要介紹,以便於當事人立案。
一、一審行政案件(原告為中國大陸當事人)需要提交的材料
1、起訴狀正本及副本各一份(如有第三人,每增加一名當事人需多提交起訴狀副本一份),起訴狀應當列明原告、被告、第三人(如有)的簡要信息,案由,訴訟請求,事實與理由,最後落款為「此致北京知識產權法院」、當事人簽字蓋章(當事人為自然人的親筆簽名,當事人為法人或其他組織的蓋本單位公章)。
2、當事人起訴的行政訴訟被告所作出的行政行為文書原件及復印件(復印件份數同起訴狀份數)。
3、當事人為自然人的,應當提交本人身份證復印件;當事人為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應當提交該法人或其他組織的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組織機構代碼證復印件、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身份證明書(以上三份材料加蓋該單位公章)以及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身份證復印件。原告如委託代理人,還應當提交授權委託書。根據修改後的《行政訴訟法》的規定,當事人可以委託的代理人包括:(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對於以上代理人還需要提交以下材料:
(1)律師應當提交律師執業證、律師事務所證明材料;
(2)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應當提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基層法律服務所出具的介紹信以及當事人一方位於本轄區內的證明材料;
(3)當事人的近親屬應當提交身份證件和與委託人有近親屬關系的證明材料;
(4)當事人的工作人員應當提交身份證件和與當事人有合法勞動人事關系的證明材料;
(5)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推薦的公民應當提交身份證件、推薦材料和當事人屬於該社區、單位的證明材料;
(6)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應當提交身份證件以及以下證明文件:社會團體屬於依法登記設立或者依法免予登記設立的非營利性法人組織;被代理人屬於該社會團體的成員,或者當事人一方住所地位於該社會團體的活動地域;代理事務屬於該社會團體章程載明的業務范圍;被推薦的公民是該社會團體的負責人或者與該社會團體有合法勞動人事關系的工作人員。
4、行政訴訟中涉及第三人的,如該第三人為中國大陸公民,原告需提供公民的身份證號碼或經常居住地地址;如該第三人為中國大陸的法人或其他組織,原告需提供該法人或其他組織的組織機構代碼證列印件或工商登記信息列印件。境外第三人則只需提供其住所地。
5、原告如果在立案階段提交證據的,需提供與起訴狀份數相同的證據材料,所有證據提供形式為A4紙大小,每頁下方編寫頁碼並製作證據目錄,證據目錄需註明證據的序號、名稱、來源、證明目的和頁碼,並由當事人或者代理人簽字或蓋章。
二、一審行政案件(原告為港、澳、台及外國當事人)需要提交的材料
原告為港、澳、台及外國當事人在一審行政立案程序中提交的材料除以下需要特別注意的以外,其他要求與中國大陸當事人提交的材料一致。
1、在起訴狀最後落款處不必由原告本人簽字蓋章、只需有原告委託代理人的簽字即可,但該委託代理人應當具有代為起訴、簽署起訴狀的代理許可權。
2、作為境外當事人,應當提交經所在國公證機關證明,並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使領館認證,或者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該所在國訂立的有關條約中規定的證明手續的當事人情況及委託材料。法人或其他組織應提交公司存續證明材料、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材料及授權委託材料;自然人應提交其身份證件材料及授權委託材料。
三、一審民事案件需要提交的材料
一審民事案件立案程序中需要提交的材料除需要注意以下問題外,其他要求同一審行政案件要求。
1、一審民事案件無須提交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文書。
2、一審民事案件中如被告為自然人,原告需提供該被告的身份證號碼或經常居住地地址;如被告為法人或其他組織,原告需提供該法人或其他組織的組織機構代碼證列印件或工商登記信息列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