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債權轉物權流程

債權轉物權流程

發布時間:2021-10-17 05:43:06

A. 如何區分債權的轉讓物權的轉讓

(一)物權反映靜態的財產支配關系, 債權反映動態的財產流轉關系(二)主體、客體不同(三)效力不同在有無期限性上存在區不同物權的變動采法定主義和公示主義,債權的變動則否。

B. 物權與債權的關系

物權與債權的聯系與區別。物權、債權都是一種民事權利,基本的財產形式,反映經濟生活中的財產關系。當中物權是支配權,債權是請求權,物權和債權的保護方法不同。
物權與債權的區別
物權是和債權相對應的一種民事權利,它們共同組成民法中最基本的財產形式。財產權的靜止狀態體現為物權,在運動狀態中又表現為債權,物權和債權反映著社會經濟生活中最基本的財產關系。
物權和債權盡管都屬於財產權的范疇,但和債權相比較,物權是支配權,而債權是請求權,債權人一般不是直接支配一定的物,而是請求債務人依照債的規定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的行為。
除此外,物權具有自身的特點,表現在:
第一,物權的權利主體是特定的,而義務主體是不特定的。債權人的請求權只對特定的債務人發生效力,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債權又被稱為對人權。債權要成為物權必須要完成一定的公示方法。
第二,物權具有優先性,債權具有平等性。物權的優先性,首先表現在當物權與債權並存時,物權優先於一般的債權。物權的優先性還表現在,同一物上有數個物權並存時,先設立的物權優先於後設立的物權,這就是物權相互間的優先效力。
第三,物權能夠對第三人產生效力,物權都具有追及性,所謂追及的效力,是指物權的標的物不管輾轉流通到什麼人手中,所有人可以依法向物的佔有人索取,請求其返還其物。任何人都負有不得妨礙權利人行使權利的義務,無論何人非法取得所有人的財產,都有義務返還。
第四,在權利設定上的區別。物權設定時必須公示,動產所有權以動產的佔有為權利象徵。動產質權、留置權亦以佔有為權利象徵,而不動產則以登記為權利象徵,地上權、地役權、抵押權等亦以登記為權利象徵。公示常常伴隨著物權的存在。而債權只是在特定的當事人之間存在的,它並不具有公示性,設立債權亦不需要公示。因此當事人之間訂立合同設立某項物權,如未公示,可能僅產生債權而不產生物權。物權的設立採取法定主義,物權的種類和基本內容由法律規定,而不允許當事人自由創設物權種類。然而債權,尤其是合同債權,主要由當事人自由確定。當事人只要不違反法律的禁止性規定和公共道德,則可以根據其意思設定債權,同時又可以依法自己決定債的內容和具體形式。
第五,物權和債權的保護方法不同。

C. 債權請求權的物權

1、物權請求權是基於物權而產生的請求權
依據我國《物權法》 第34至36條的規定,物權請求權主要包括四種,即返還原物請求權、排除妨害、消除危險和恢復原狀。
2、物權請求權具有不同於債權的特殊性質
2.1物權請求權是以物權為基礎而產生的權利,其產生根據在於物權是對物進行支配並排斥他人干涉的權利。物權的請求權行使的根本目的在於維護物權人對其物的圓滿支配狀態,故物權請求權可視為物權效力的體現。
2.2物權請求權與物權是不可分離的,也就是說,物權請求權與物權具有共同的命運。當物權消滅時,物權請求權亦不復存在,物權移轉時,物權請求權也隨之移轉,甚至移轉返還所有物的請求權也可導致所有權本身的移轉。據此,移轉返還所有物的請求權可以成為一種交付財產的方式。
2.3物權請求權不適用消滅時效。在這一點上,其與債權的請求權是不同的,債權的請求權原則上都適用訴訟時效。據此可見,不能將物權請求權等同於債權或准債權。
2.4物權請求權的效力優先於債權請求權。如在破產程序中,所有人對其物享有取回權,此種取回權實際上是由所有物返還請求權而派生的,當然應優先於一般債權而受到保護。
3、物權請求權與侵權請求權的區別
3.1物權請求權與侵權請求權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目的
傳統的行使物權請求權的方式主要是請求返還原物、請求侵害排除和請求侵害防止,其目的在於排除物權受侵害的事實或者可能,恢復或者保障物權的圓滿狀態;
在物權保護中,行使侵權請求權就是要求加害人履行損害賠償之債,其目的是為了填補損失,即以貨幣方式恢復被損害物的價值狀態,彌補受害人所遭受價值損失。
物權請求權和侵權請求權這兩種不同的對物權的保護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對物權損害予以不同的救濟,兩者對物權保護的側重點不同,兩者可以獨立適用,也可以結合適用。但是只有兩者同時並存的立法模式才是對物權最完善的保護機制,缺少任何一個都是不完備的。
注:
1、當物權受到侵害或者有遭受到侵害的可能時,首先應當適用物權請求權,以盡可能地恢復物權的完滿狀態。只有在遭受到的損害無法通過行使物權請求權予以恢復原狀,而使物遭受到價值貶損時,才可以行使侵權請求權,要求加害人給予損害賠償。
2、如物權遭受到侵害但是沒有發生價值減損,或者物權僅有遭受侵害的可能性而並未影響物權人的現有利益時,就只能通過行使物權請求權使物權得到保護;
3、如物權遭受的損害已經發生,而且損害沒有必要或沒有可能通過恢復原狀等物權請求權獲得救濟,就只有通過損害賠償的侵權請求權獲得價值上的補償。
3.2物權請求權與侵權請求權要求相對人承擔責任的要件不同
首先,兩者的歸責基礎不同
根據我國現行法律的規定,除了法律特別規定的侵權行為以外,一般侵權行為的受害人要行使侵權請求權必須適用過錯責任原則。但是如果適用物權請求權,權利人要求侵害人返還財產、停止侵害、排除妨害和恢復原狀,都不需要證明相對人具有過錯。如果以侵權請求權替代物權請求權,按照侵權請求權的歸責原則要求權利人必須對行為人主觀上是否有過錯的問題舉證,實際上加重了物權人的舉證負擔,這對於保護物權極為不利。
其次,從危害後果上來看,兩者行使的權利的前提不同
行使侵權請求權的前提是存在損害賠償之債。損害賠償之債要求加害人造成了受害人財產的損失才應負賠償責任,沒有損失就沒有賠償。
行使物權請求權的前提是物權遭受到妨害或者有遭受妨害的可能,而不以造成財產損失為前提。
註:
1、不法行為人侵害或者妨害物權人的物權,造成了妨害或危險,此種妨害或危險本身並非一種損害,常常難以貨幣的形式來具體確定或定量,但這並不影響物權人行使物權請求權而對這些妨害或危險予以排除。即使在侵害行為已經發生的情況下,如果侵害的危險還沒有消除,物沒有恢復佔有或者物遭到損害但可以且有必要修復等情況下,不管物權人遭到的價值上的損失如何,都可以行使物權請求權。
2、以侵權請求權代替物權請求權的做法會加重了受害人的舉證負擔,不利於全面保護物權。
3.3兩種請求權是否適用訴訟時效不同
3.3.1訴訟時效針對的對象是債權請求權。
註:
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第135、136條的規定,侵權請求權適用普通訴訟時效期間是2年,對於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等侵權案件適用1年的訴訟時效期間。
3.3.2對於物權請求權則不能適用上述訴訟時效的規定。
註:
1、對於諸如返還原物的請求權而言適用兩年或一年的訴訟時效將不利於保護所有人的利益或權利。
例如,在某人的房屋邊上挖掘窖坑,嚴重影響到房屋的安全,如果房屋所有人請求挖洞的行為人排除妨害,行為人提出這個坑是在兩年前挖的,因而已過時效,其沒有義務恢復原狀,這就意味著經過一定的期限後將使某種違法的行為合法化,這顯然不符合時效制度設定的目的。
2、對返還原物、排除妨害、消除危險等物權請求權而言,也很難確定訴訟時效的起算點。因為物權的請求權通常適用於各種繼續性的妨害行為,妨害行為通常是持續不斷進行的。
例如,非法佔有他人的財產,只要沒有返還,物權就仍然處於遭受侵害的狀態;再如在他人的房屋邊挖洞,只要洞存在就會威脅到他人房屋的安全。如果嚴格適用訴訟時效的期間起算規則,即自「受害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物權請求權的訴訟時效,則對物權人是不公平的,也不利於保護物權。
3.4兩種請求權的費用承擔不同
在行使物權請求權的情況下,可能涉及到費用承擔問題。
例如,某人的大樹被風颳倒在他人的庭院內,一方要求返還原物,另一方要求排除妨害,這就涉及應該由哪一方來承擔將該樹移走的費用問題。
3.4.1在物權請求權中,由於通常不考慮行為人的過錯,因而在一方沒有過錯的情況下,就需要根據公平原則來分擔費用。
3.4.2在侵權責任中,侵權行為人侵害他人的人身或財產,就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不可能在行為人承擔侵權責任之後,再由受害人來負擔費用。
3.5物權請求權與侵權請求權對物權保護的效力不同
物權請求權來源於物權,是物權效力的內容;侵權請求權的性質為債權,是債權的內容。
由於物權請求權的效力優先於債權請求權,因此物權請求權應當優先於侵權請求權。
例如在破產程序中,所有人基於返還原物的請求權而應當對其物享有取回權,因此這種取回權應優先於一般債權而受到保護。如果只允許所有人採用侵權請求權的方法保護自己的物權,就只能以一般破產債權人的身份按比例受償,顯然不如採用物權請求權,行使取回權的方式可以更好地保護物權。由此可見,如果以侵權請求權代替物權請求權,則損害了物權應當具有的優先效力,在理論上與物權的性質不符,在實踐中也不利於對物權的保護。
註:
1、物權請求權的行使還應當受到一些特殊的限制。例如在相鄰的所有人之間行使排除妨害的請求權,還要適用相鄰關系的規則,受到妨害的一方應當適當忍受來自另一方的輕微妨害。而侵權請求權的行使則不存在上述限制。
2、當物權人的權利遭受侵害以後,物權人應當首先行使物權請求權,只有當物權請求權不足以保護物權人的權利時,才考慮行使侵權的請求權。

D. 公司破產的債權轉化成物權有風險嗎

當然有風險。因為這個破產的債權如果轉化為物權之後不能有效地讓它產生收益的話就是種損失

E. 合同法對債權的物權化怎麼規定的

隨著經濟的發展,在近現代法上,物權和目的性和手段性在發生著更迭與交錯,物權和債權吸收了對方的合理成分,特定領域內出現了債權物權化和物權債權化的狀態和趨勢。
一、 債權物權化
債權物權化,指法律規定是債權具有對抗一般人之效力[1]。傳統民法觀念認為,債是請求相對人為一定行為,具有嚴格的相對性。債權人僅能向特定的人請求給付。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債的相對性逐漸被突破,具有了一定的絕對性,具體表現為如下幾種情況:
(一) 租賃權物權化
該效力集中表現為"買賣不擊破租賃"原則,即房屋承租人得在出租人轉讓房屋時繼續享有承租權,該租賃權具有對抗第三人的效力。除此之外,租賃權物權化還包含如下幾方面內容:承租人可基於對不動產的合法佔有,對第三人侵害租賃物和租賃權的行為,可請求其停止妨害和賠償損失。在一定條件下,承租人可為轉租或租賃權讓與之行為[2]。
但也有學者對租賃權是否為債權提出了質疑[3]。認為正確的理解應該是根據買賣合同而取得的所有權不得對抗此前存在的承租人對租賃物進行使用收益的權利,進而認為這種權利的性質也是一種物權。因此"買賣不破租賃"完全符合民法相關法理,並非屬於"債權物權化"情形。筆者認為,依據"物權法定"原則,在法律尚未明確規定租賃權為物權時,不宜認定租賃權因具有物權性質而就此認定為物權,而只能做邊緣化的理解,即其被物權化。這一過程考慮到了人的基本權利居住權,使得房屋管理體制從注重保護所有權人利益向注重保護使用人利益轉變,保障了承租人生活的穩定。體現了促進資源合理利用的價值取向,使得房屋的利用價值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同時也保護了房屋租賃交易安全。
(二) 債權的公示
債權的設立,本無須公示,因為債權是相對權。但特定情況下為維護債權人的利益,當事人可通過一定的方式明示其權利的存在並取得對抗第三人的效力。
例如,在不動產物權的變動過程中,作為其原因行為的債權行為可由當事人自行約定附條件或者附期限,故而債權行為往往先於不動產的變動登記,二者在時間上多存在差距,商品房預售便是典型。而在此期間內不動產權利人的其他處分足以危害債權人請求權的實現。基於發生特定物權變動為內容的債權,雖然原不動產物權人負有於將來移轉物權的義務,權利人也獲得要求對方移轉物權的請求權,但該請求權畢竟屬於債權,由於債權相互之間一般固有的平等原則,無對抗第三人的效力。一旦原不動產物權人違約,將該物權移轉於第三人並辦理登記,則在同一物權之上既有債權又有物權,依據物權優於債權的法理,第三人將獲得物權。債權人僅得要求債務人承擔違約責任,不得要求債務人完成原約定的物權行為。這勢必不利於債權人的保護。相反,建立了債權物權化的不動產預告登記制度及其他債權公示制度,則不動產物權人所為的處分行為,若妨害已公示登記的債權,則為無效行為,這樣可以使不動產請求權得到切實的保護,債權人能切實地實現債權,也能有效地平衡不動產變動對方當事人的利益關系。
(三) 債權的優先力
傳統債權理論認為債權是一個相對權,其權利的對象直接指向的是人而非物,是債權人請求債務人為給付行為。在權利實現的安排順序上並沒有如同物權般規定有先後,因其在權利的效力上都是平等的,所以得平等受償。然而在債權物權化的進程中,出現了在特定情況下,某些債權較之於其他權利具有特定的優先效力。譬如破產法上的工人工資優先權;海商法上的船舶優先權;民用航空法上的民用航空器優先權;合同法上的建設工程價款優先權等規定。
該規定是為適應社會生活之需要,為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出於特殊的政策性考慮因素而做出的特別規定,其作用在於破除債權人平等原則以強化對某些特殊權利的保護。雖然被法律賦予優先權效力的特殊債權其基本性質雖不發生根本的改變,但卻在權利的實現上具有了物權的某些特徵。
(四) 債權成為物權客體
現代社會,隨著商品交易規模的擴大和交易手段的多樣化,使得債權不僅是種交換的權利,而且其自身也被作為可交換的物,即債權本身就是一種物權客體。
就債權本身作為權利客體而言,權利人在處分該債權或處於債權被侵害的情形時,往往會表現出為一定物權行為的特徵。例如在債權人處分其債權時,有類似所有權人的地位。現代法上,債權也具有讓與性,即債權人可以依法處分其債權,而處分行為則又是典型的行使物權的表現。從這一現象上看,債權人對其債權具有支配權,故債權人讓與、處分其債權時,其地位與所有權人並無本質的區別[4]。又如第三人侵害債權制度,即如果債的關系以外的第三人對債權債務關系予以故意破壞,債權人可以據此要求其賠償。我國現行立法尚未規定侵害債權制度,不過實踐中類似的糾紛已經大量出現。確立第三人侵害債權的責任,可充分保障債權人利益和維護交易安全。但是,從第三人侵害債權制度可以看到,債權人的相對義務人不再僅僅是債務人,已擴大到其他第三人。第三人侵害債權時債權人對他也產生了權利,即債權具有了物權的效力[5]。
二、 物權債權化
物權債權化表現在所有權等物權由歸屬向利用轉變,將物權的權能轉讓與他人,即將佔有、使用、收益變成一種權利轉讓。並且,物權債權化更多的表現為利用所有物的交換價值,來設定擔保,獲得貸款和融資。物權人對物的現實支配更多地表現為收取價值,獲得融資,所有人只需在觀念上對物有支配行為,而無需現實的支配行為[6]。在物權債權化的情況下,債權成為了目的,物權成為了手段。
(一) 物權的證券化
物權的證券化主要體現在不動產的證券化上。所謂不動產證券化,即是將不動產上的財產權變成證券型態,更具體地說,是將對土地及建築物之財產權,由直接支配之物權關系,轉變為具有債權特性的證券型態,使原來流通性不強的土地及建築物財產權轉化為流通性較強的證券。物權的證券化主要有以下幾種形態[7]:
1. 將不動產的價值形態分成若干份額,以證券的形式對外出售。
2. 美國的土地信託的典型操作模式。開發業者購買一塊生地,租給一家由該開發業者組成的公司,並將該土地的所有權信託移轉給一位受託人,依據信託契約,受託人發行土地信託受益憑證,而由委託人(開發業者)銷售該受益憑證,受益憑證代表對土地所有權(信託財產)的受益權,銷售受益憑證所得的資金,用來改良土地。受託人收取租金,負有給付受益憑證持有人固定報酬的義務,並將剩餘租金用來買回受益憑證,使開發業者的實質所有權(對信託財產的受益權)的負擔解除。
3. 抵押權以證券化的形式轉讓,在抵押權設定以後,因為抵押權常常由銀行所有,銀行可以將抵押權轉移給一家投資公司,投資公司以抵押權所具有的權益發行證券。
其次,諸如倉單、提單、商品券等的出現,也使這些證券所代表的物權之絕對權性質淡化。物權的證券化使物權和債權的關系更為密切,這就是說,物權不僅是權利人對物所享有的獨占的支配權,而且物權可以作為一項可交易的財產,以具有債權特點的證券形式在社會上流通當然,證券化使得對物的利用更有效率。
(二) 所有權的期限化
在物權發展過程中,逐漸出現了所有權的期限化。所有權的期限化,又稱為有期產權,它是通過有期共享購買定式合同產生的一種不動產產權形式。這種定式合同賦予購買人在事先確定的期限排他性地使用特定不動產的權能,通常是由許多人長期或短期相繼和輪換使用同不動產,且這種權利可以在生前或死後轉讓[8]。例如,某人需要固定在夏天使用該市的某個別墅,他可以購買該別墅1月至5月的所有權。從而形成所謂的有期限的所有權。在該期限內,他享有對其產權的絕對的支配權,任何人佔用其財產,他都可以以所有人的身份請求排除侵害。在這種制度下,時間對權利的享用起到了限製作用。也就是說,每個權利人只是在既定的時間內享有獨占的支配權。此種所有權的產生,是現代社會資源的相對稀缺而需要對資源進行更有效的利用的產物。
三、 物權與債權區分的相對性與融合
民法理論上的將物權與債權的區分應該是明晰的,作為兩類最基本的財產權,學界對物權和債權的特性及差別作了較為一致的總結與歸納,兩者的區別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9]:
(一)權利性質上的差異
物權與債權,作為對財產權的基本區分,其性質是不同的。具體而言,物權為支配權,債權為請求權;物權為絕對權,債權為相對權;物權具有排他效力、優先效力、追及效力,債權則無這些效力,債權實行平等原則。
(二)權利客體的不同
物權的客體,由其性質所決定,只能是物,且原則上只能是有體物、獨立物、特定物;權利只在法律有規定的情況下才能作為物權的客體,如權利質權、權利抵押權。債權的客體既不是物,也不是債務人的人身,而是債務人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
(三)主體的不同
物權的權利主體為特定的人,義務主體為權利主體以外的不特定的任何人;而債權的權利主體和義務主體,均為特定的人,稱為債權人和債務人。
(四)所涉及的利益的不同
物權因為是一種對世權,所以它不僅涉及當事人的利益,而且也涉及國家、社會乃至第三人的利益。債權則不同,它涉及的通常是當事人雙方的利益,雖然也存在三個當事人訂立一個合同--"第三人利益合同"和"第三人負擔合同"的情形,但它所涉及的仍然是雙方當事人的利益(債務人與第三人的利益、債權人與第三人的利益)。
(五)權利效力和所及的范圍
物權的效力為對標的物的支配力,債權的效力為請求他人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請求力。物權人可以對抗除他自身以外的任何人,物權人以外的所有的人均為義務人,負有不得侵害、妨害物權人行使其物權的義務。亦即,物權的效力可以向任何人主張,故屬於絕對權、對世權;債權因屬於相對權,所以其效力只及於特定的債務人,債權人只能向特定的債務人主張債權,故債權又被稱為對人權。
然而,即便理論上將物權與債權相對性確定得再周嚴,劃分得再詳細,仍難以阻礙物權與債權之間出現融合和滲透。
從立法角度考慮,物權與債權的區分與獨立是抽象思維的結果,事實上,兩者之間本身具有一定的重合性,譬如,債權反映的人與人之間的流轉關系實質上必然包含部分支配關系,但抽象將其忽視,為的是更好的研究問題,更好地分析財產在不同法律關系中的作用。這種法律上的技術化處理的後果能夠有利於分析解決法律問題,但是卻是人為的劃分,當中的標准僅僅能夠反映一般的規律,對於特殊的現象,用一刀切的區分確實不恰當的,因為在邏輯上仍然存在兼具物權和債權特性的權利類型,在事物的發展中仍然存在物權與債權之間互相轉化的過程。
從現實角度考慮,社會實際生活的內容是豐富多彩、復雜多樣且交錯更迭的。一事物與他事物的區分往往是相對的而非絕對的。物權與債權的關系也是這樣。現實生活中的物權與債權和理論常有一定的差異,二者在某些特定部分處於模糊狀態,其內容、效力和作用等方面會體現出一定的融合和交錯現象,由此便根據實際經濟生活的需要出現了物權債權化和債權物權化的現象。

F. 房產抵押債權轉讓有什麼流程啊

辦理房屋抵押登記一般要經過以下程序:
借款人首先向開發商或售房
單位核實房屋產權證是否送達到銀行;如果產權證已經送達到銀行,
借款人可與銀行聯系並進行核實,如果確認產權證已經送達到銀行,
借款人可以到產權證所在區、縣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領
辦理房屋抵押登記一般要經過以下程序:
借款人首先向開發商或
售房單位核實房屋產權證是否送達到銀行;如果產權證已經送達到銀
行,借款人可與銀行聯系並進行核實,如果確認產權證已經送達到銀
行,借款人可以到產權證所在區、縣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領取《北
京城鎮房地產抵押登記申請書》;借款人帶《北京城鎮房地產抵押登
記申請書》及如下資料到銀行辦理房屋抵押登記:借款合同(原件)、
抵押合同(原件)、評估報告(原件)、產權人身份證(復印件)、配偶身
份證(復印件)、夫妻雙方戶口本(復印件)、結婚證(復印件)。最後,
借款人辦理妥當抵押登記業務後,
辦理過壽險業務的客戶可以持相關
證明文件到保險公司辦理退保業務。
《合同法》第八十一條規定:債權人轉讓權利的,受讓人取得與債權有關的從權利,但該從權利專屬於債權人自身的除外。
《物權法》第一百九十二條規定:抵押權不得與債權分離而單獨轉讓或者作為其他債權的擔保。債權轉讓的,擔保該債權的抵押權一並轉讓,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因此,債權人轉讓主權利時應當將從權利一並轉讓,受讓人在得到權利的同時,也取得與債權人有關的從權利(包括抵押權等)。
(6)債權轉物權流程擴展閱讀:
主債權的轉讓,是指存在擔保等從債的情況下,不改變主合同的內容,主債權人將其債權全部或部分地移轉於第三人享有。
主債權轉讓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1.主債權的轉讓必須是在保證期間內發生的。保證期間是擔保銀行承擔保證責任的時限。根據《擔保法》第25條的規定,在保證期間內,主債權人未對債務人提起訴訟或仲裁,保證人免除保證責任。換言之,銀行的保證責任隨著保證期間的屆滿而消滅,在保證期間屆滿之後,主債權人將其債權轉讓給第三人,就與擔保銀行毫無關系了。
2.主債權的轉讓必須依法或依約作出。首先,須有合法有效的主債權存在,這是主債權轉讓的基本前提。其次,主債權須有可轉讓性,依據債權的性質(如以特定身份為基礎的債權或基於原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特殊信任關系的債權)或原合同當事人的約定不得轉讓的債權不能轉讓。再次,主債權人與第三人達成了轉讓債權的書面協議

G. 可否向仲裁院申請債權轉物權(是否有此法律依據

也就是以物抵債吧

H. 如何將債權轉變為物權

將債權轉變為物權,唯一的辦法是到相關部門登記,或者直接交付標的物。
比如房屋買賣合同屬於債權,到不動產部門登記後就轉變成物權了。
再比如買一幅字畫,將字畫交給買受人,字畫的所有權就屬於買受人了。。

I. 關於債權轉讓抵押權是否一並移轉 詳細

關於債權轉讓抵押權是否一並移轉 說明:以下論證的前提是債權可以轉讓,即不存在債權不得轉讓的情形且該債權轉讓符合法律相關規定。

一般情形:債權轉讓抵押權一並移轉 抵押權是為擔保債權的實現而設立的權利,即抵押權擔保的對象是債權而不是債權人。故債權轉讓的,擔保該債權的抵押權應一並移轉,具體包括如下情形:

債權全部轉讓時抵押權一並移轉 依據《合同法》第 81 條規定:債權人轉讓權利的,受讓人取得與債權有關的從權利,但該從權利專屬於債權人自身的除外。

《物權法》第192 條規定:抵押權不得與債權分離而單獨轉讓或者作為其他債權的擔保。

(9)債權轉物權流程擴展閱讀:

物權法第一百九十二條抵押權不得與債權分離而單獨轉讓或者作為其他債權的擔保。債權轉讓的,擔保該債權的抵押權一並轉讓,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作為擔保物權的一種,抵押權以其所擔保的債權存在為前提,投有債權,就不可能有抵押權,抵押權失去了債權,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抵押權具有附隨性。那麼,抵押權能否單獨轉讓或者作為其他債權的擔保;債權轉讓的,擔保該債權的抵押權是否一並轉讓,這些都需要法律予以明確規定。

由於抵押權不具有獨立存在的特性,因此本條規定:「抵押權不得與債權分離而單獨轉讓或者作為其他債權的擔保。」根據這一規定,抵押權的轉讓或者以抵押權為其他債權設定擔保,應當與抵押權所擔保的債權一同進行。

抵押權人轉讓抵押權的,抵押權應當與其所擔保的債權一同轉讓;抵押權人以抵押權向他人提供擔保的,抵押權應當與其所擔保的債權一同向他人提供擔保。單獨轉讓抵押權或者單獨以抵押權作為其他債權擔保的行為無效。

J. 買賣合同中的債權設定與物權移轉關系

雙方當事人只要一簽訂了買賣合同,就在彼此之間產生了一個債權內債務關系。一方容當事人有交付標的物的義務和獲取價金的權利,而另一方當事人有支付貨款的義務和取得標的物的權利。但在雙方的權利義務尚未履行完畢之前,也就是交付之前,標的物的所有權並未發生轉移,即物權並沒有轉移。在賣方向賣方交付標的物的時候,物權才發生轉移,此時買方才取得標的物的所有權。

以上說的是動產,動產就是我們能帶的走的東西,比如汽車,家電等。接下來說說不動產,不動產最典型的是房屋。不動產在簽訂買賣合同後,僅僅靠交付還並不能取得所有權,還需要到房屋登記主管部門辦理相關所有權轉移的手續並進行登記,手續辦理完畢才能發生物權轉移。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幫助,債權設定與物權變動的知識很多,不懂得可以再問我。

閱讀全文

與債權轉物權流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