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知識產權區域布局大數據

知識產權區域布局大數據

發布時間:2021-10-13 19:44:31

『壹』 知識產權評議如何做

找專業代理公司

『貳』 知識產權市場調查怎麼做

知產寶/律柚知識產權專項市場調查-法律事實調查篇

一、知識產權市場調查的痛點與需求1:

1、數據運用不足

主體相關法律數據,行業數據,用戶數據,產品數據、輿情數,據橫向與縱深關聯是對主體行為一體多面描述。數據思維與運用不足,訴求把握不清。

2、技術方法不適

主觀要素調查主體如何篩選?適宜樣本數量如何確定?調查內容如何設計?調查質量如何監督?統計分析如何科學合理?行業研究與法律分析邏輯如何構建?事實判定不清案件爭議焦點有哪些?案件關鍵事實是什麼?事實要素如何解析?公眾認知如何知曉?上下遊行業事實作用程度如何?

3、法律實踐需求

「相關公眾」?」「廣為知曉」?「混淆程度」?《商標法》、《專利法》等法規中的概括性規定或模糊性規定如何實踐和操作?)

二、知識產權市場調查的痛點與需求2:

三、項目優勢

1、通盤分析解決能力融合經濟、法律、行業、市場等專項研究團隊合作成果,提供多視角的數智化類案分析解決方案和全行業的洞察策略

2、深耕知識產權垂直領域
十數年知識產權垂直領域精耕細作,專注知識產權專項服務,明晰知識產權爭議糾紛解決方向

3、綜合的數據處理能力
擁有知識產權業內海量的司法訴訟數據、多模塊知識產權數據、跨領域的行業數據

4、精準情報洞察
以專業的情報收集與分析、實時的行業與競爭洞察能力為用戶戰略決策提供強大的支撐

5、跨領域、跨學科的智庫組合
匯聚不同行業產學研專家,為社會各界提供專業、周詳、有影響力的論證方案

『叄』 如果你是最高管理者,怎麼設置知識產權目標舉一個知識產權目標的例子

0.1概述本標准提供基於過程方法的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模型,指導企業策劃、實施、檢查、改進知識產權管理體系。0.2過程方法利用資源將輸入轉化為輸出的任何一項或一組活動均可視為一個過程。通常,一個過程的輸出將直接成為下一個過程的輸入。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是企業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該體系作為一個整體過程,包括知識產權管理的策劃、實施、檢查和改進四個環節,如圖1所示。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的輸入是企業經營發展對知識產權管理的需求,一般包括:a)開發新產品,研發新技術;b)提高產品附加值,擴大市場份額;c)防範知識產權風險,保障投資安全;d)提高生產效率,增加經濟效益。通過持續實施並改進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輸出一般包括:a)激勵創造知識產權,促進技術創新;b)靈活運用知識產權,改善市場競爭地位;c)全面保護知識產權,支撐企業持續發展;d)系統管理知識產權,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本標准採用過程方法:a)策劃:理解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需求,制定知識產權方針和目標;b)實施:在企業的業務環節(產品的立項、研究開發、采購、生產、銷售和售後)中獲取、維護、運用和保護知識產權;c)檢查:監控和評審知識產權管理效果;d)改進:根據檢查結果持續改進知識產權管理體系。0.3原則本標准提出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的指導原則:a)戰略導向統一部署經營發展、科技創新和知識產權戰略,使三者互相支撐、互相促進。b)領導重視最高管理者的支持和參與是知識產權管理的關鍵,最高管理層應全面負責知識產權管理。C)全員參與知識產權涉及企業各業務領域和各業務環節,應充分發揮全體員工的創造性和積極性。0.4影響因素企業實施本標准應考慮以下因素:a)經濟和社會發展狀況,法律和政策要求;b)企業的發展需求、競爭策略、所屬行業特點;c)企業的經營規模、組織結構、產品及核心技術。

『肆』 作為知識產權專業公司,這種公司想要盈利的獲客渠道應該怎麼做

知識產權是商業和法律的結合,尤其是專利,它與法律和技術緊密結合。銷售人員上崗前應接受知識產權申請流程、所需文件、時間、知識產權類型、法律法規、政策等方面的培訓,如果知識產權代理行業的精準客戶有知識產品代理需求,他們將在網站上搜索相關關鍵詞,並訪問一些同行網站或相關行業的網站。有強烈意向和緊急情況的客戶可撥打頁面上的咨詢熱線。

最後是令人厭惡的專利。企業只能通過討厭的專利來獲利。圍繞行業內競爭對手或上、中、下游企業的技術或產品漏洞創造的標桿專利。企業防禦自然是防禦對方的力量,攻擊自然是針對對方的弱點。通過申請攻擊性專利,競爭對手必須花錢獲得專利許可,這是一個重要的盈利過程。

『伍』 信訪執行案件請北京律師,被執行人以將錢52萬交到執行局賬號,10年了法院不給結案

可以直接書面給院長。

『陸』 借閱 國務院[86]5號文件

國務院[86]5號文件全文如下:
國務院關於促進雲計算創新發展培育信息產業新業態的意見
國發[2015]5號 2015-1-6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雲計算是推動信息技術能力實現按需供給、促進信息技術和數據資源充分利用的全新業態,是信息化發展的重大變革和必然趨勢。發展雲計算,有利於分享信息知識和創新資源,降低全社會創業成本,培育形成新產業和新消費熱點,對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和建設創新型國傢具有重要意義。當前,全球雲計算處於發展初期,我國面臨難得的機遇,但也存在服務能力較薄弱、核心技術差距較大、信息資源開放共享不夠、信息安全挑戰突出等問題,重建設輕應用、數據中心無序發展苗頭初步顯現。為促進我國雲計算創新發展,積極培育信息產業新業態,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適應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需要,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以提升能力、深化應用為主線,完善發展環境,培育骨幹企業,創新服務模式,擴展應用領域,強化技術支撐,保障信息安全,優化設施布局,促進雲計算創新發展,培育信息產業新業態,使信息資源得到高效利用,為促進創業興業、釋放創新活力提供有力支持,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二)基本原則。
市場主導。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完善市場准入制度,減少行政干預,鼓勵企業根據市場需求豐富服務種類,提升服務能力,對接應用市場。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完善監管政策,維護良好市場秩序。
統籌協調。以需求為牽引,加強分類指導,推進重點領域的應用、服務和產品協同發展。引導地方根據實際需求合理確定雲計算發展定位,避免政府資金盲目投資建設數據中心和相關園區。加強信息技術資源整合,避免行業信息化系統成為信息孤島。優化雲計算基礎設施布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創新驅動。以企業為主體,加強產學研用合作,強化雲計算關鍵技術和服務模式創新,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積極探索加強國際合作,推動雲計算開放式創新和國際化發展。加強管理創新,鼓勵新業態發展。
保障安全。在現有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基礎上,結合雲計算特點完善相關信息安全制度,強化安全管理和數據隱私保護,增強安全技術支撐和服務能力,建立健全安全防護體系,切實保障雲計算信息安全。充分運用雲計算的大數據處理能力,帶動相關安全技術和服務發展。
(三)發展目標。
到2017年,雲計算在重點領域的應用得到深化,產業鏈條基本健全,初步形成安全保障有力,服務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協同推進的雲計算發展格局,帶動相關產業快速發展。
服務能力大幅提升。形成若干具有較強創新能力的公共雲計算骨幹服務企業。面向中小微企業和個人的雲計算服務種類豐富,實現規模化運營。雲計算系統集成能力顯著提升。
創新能力明顯增強。增強原始創新和基礎創新能力,突破雲計算平台軟體、艾位元組(EB,約為260位元組)級雲存儲系統、大數據挖掘分析等一批關鍵技術與產品,雲計算技術接近國際先進水平,雲計算標准體系基本建立。服務創新對技術創新的帶動作用顯著增強,產學研用協同發展水平大幅提高。
應用示範成效顯著。在社會效益明顯、產業帶動性強、示範作用突出的若乾重點領域推動公共數據開放、信息技術資源整合和政府采購服務改革,充分利用公共雲計算服務資源開展百項雲計算和大數據應用示範工程,在降低創業門檻、服務民生、培育新業態、探索電子政務建設新模式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政府自建數據中心數量減少5%以上。
基礎設施不斷優化。雲計算數據中心區域布局初步優化,新建大型雲計算數據中心能源利用效率(PUE)值優於1.5。寬頻發展政策環境逐步完善,初步建成滿足雲計算發展需求的寬頻網路基礎設施。
安全保障基本健全。初步建立適應雲計算發展需求的信息安全監管制度和標准規范體系,雲計算安全關鍵技術產品的產業化水平和網路安全防護能力明顯提升,雲計算發展環境更加安全可靠。
到2020年,雲計算應用基本普及,雲計算服務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掌握雲計算關鍵技術,形成若干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雲計算骨幹企業。雲計算信息安全監管體系和法規體系健全。大數據挖掘分析能力顯著提升。雲計算成為我國信息化重要形態和建設網路強國的重要支撐,推動經濟社會各領域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
二、主要任務
(一)增強雲計算服務能力。
大力發展公共雲計算服務,實施雲計算工程,支持信息技術企業加快向雲計算產品和服務提供商轉型。大力發展計算、存儲資源租用和應用軟體開發部署平台服務,以及企業經營管理、研發設計等在線應用服務,降低企業信息化門檻和創新成本,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和創業活動。積極發展基於雲計算的個人信息存儲、在線工具、學習娛樂等服務,培育信息消費。發展安全可信的雲計算外包服務,推動政府業務外包。支持雲計算與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互聯網金融、電子商務等技術和服務的融合發展與創新應用,積極培育新業態、新模式。鼓勵大企業開放平台資源,打造協作共贏的雲計算服務生態環境。引導專有雲有序發展,鼓勵企業創新信息化建設思路,在充分利用公共雲計算服務資源的基礎上,立足自身需求,利用安全可靠的專有雲解決方案,整合信息資源,優化業務流程,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大力發展面向雲計算的信息系統規劃咨詢、方案設計、系統集成和測試評估等服務。
(二)提升雲計算自主創新能力。
加強雲計算相關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研發、市場培育和產業政策的緊密銜接與統籌協調。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以服務創新帶動技術創新,增強原始創新能力,著力突破雲計算平台大規模資源管理與調度、運行監控與安全保障、艾位元組級數據存儲與處理、大數據挖掘分析等關鍵技術,提高相關軟硬體產品研發及產業化水平。加強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晶元及基礎軟體產品等科技專項成果與雲計算產業需求對接,積極推動安全可靠的雲計算產品和解決方案在各領域的應用。充分整合利用國內外創新資源,加強雲計算相關技術研發實驗室、工程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建設。建立產業創新聯盟,發揮骨幹企業的引領作用,培育一批特色鮮明的創新型中小企業,健全產業生態系統。完善雲計算公共支撐體系,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利用、標准制定和相關評估測評等工作,促進協同創新。

(三)探索電子政務雲計算發展新模式。
鼓勵應用雲計算技術整合改造現有電子政務信息系統,實現各領域政務信息系統整體部署和共建共用,大幅減少政府自建數據中心的數量。新建電子政務系統須經嚴格論證並按程序進行審批。政府部門要加大采購雲計算服務的力度,積極開展試點示範,探索基於雲計算的政務信息化建設運行新機制,推動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和業務協同,促進簡政放權,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為雲計算創造更大市場空間,帶動雲計算產業快速發展。
(四)加強大數據開發與利用。
充分發揮雲計算對數據資源的集聚作用,實現數據資源的融合共享,推動大數據挖掘、分析、應用和服務。開展公共數據開放利用改革試點,出台政府機構數據開放管理規定,在保障信息安全和個人隱私的前提下,積極探索地理、人口、知識產權及其他有關管理機構數據資源向社會開放,推動政府部門間數據共享,提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能力。重點在公共安全、疾病防治、災害預防、就業和社會保障、交通物流、教育科研、電子商務等領域,開展基於雲計算的大數據應用示範,支持政府機構和企業創新大數據服務模式。充分發揮雲計算、大數據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的服務支撐作用,加強推廣應用,挖掘市場潛力,服務城市經濟社會發展。
(五)統籌布局雲計算基礎設施。
加強全國數據中心建設的統籌規劃,引導大型雲計算數據中心優先在能源充足、氣候適宜、自然災害較少的地區部署,以實時應用為主的中小型數據中心在靠近用戶所在地、電力保障穩定的地區靈活部署。地方政府和有關企業要合理確定雲計算發展定位,杜絕盲目建設數據中心和相關園區。加快推進實施「寬頻中國」戰略,結合雲計算發展布局優化網路結構,加快網路基礎設施建設升級,優化互聯網網間互聯架構,提升互聯互通質量,降低帶寬租費水平。支持採用可再生能源和節能減排技術建設綠色雲計算中心。
(六)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研究完善雲計算和大數據環境下個人和企業信息保護、網路信息安全相關法規與制度,制定信息收集、存儲、轉移、刪除、跨境流動等管理規則,加快信息安全立法進程。加強雲計算服務網路安全防護管理,加大雲計算服務安全評估力度,建立完善黨政機關雲計算服務安全管理制度。落實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開展定級備案和測評等工作。完善雲計算安全態勢感知、安全事件預警預防及應急處置機制,加強對黨政機關和金融、交通、能源等重要信息系統的安全評估和監測。支持雲計算安全軟硬體技術產品的研發生產、試點示範和推廣應用,加快雲計算安全專業化服務隊伍建設。
三、保障措施
(一)完善市場環境。

修訂電信業務分類目錄,完善雲計算服務市場准入制度,支持符合條件的雲計算服務企業申請相關業務經營資質。研究支持大規模雲計算服務的網路政策。支持第三方機構開展雲計算服務質量、可信度和網路安全等評估測評工作。引導雲計算服務企業加強內部管理,提升服務質量和誠信水平,逐步建立雲計算信任體系。加強互聯網骨幹網互聯互通監管和技術支撐手段建設,調整網間互聯結算政策,保障網間互聯高效暢通。對符合布局原則和能耗標準的雲計算數據中心,支持其參加直供電試點,滿足大工業用電條件的可執行大工業電價,並在網路、市政配套等方面給予保障,優先安排用地。引導國有企業運用雲計算技術提升經營管理水平,推廣應用安全可靠的雲計算產品和解決方案。
(二)建立健全相關法規制度。
落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網路信息保護的決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完善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加快制定信息網路安全、個人信息保護等法律法規,出台政府和重要行業采購使用雲計算服務相關規定,明確相關管理部門和雲計算服務企業的安全管理責任,規范雲計算服務商與用戶的責權利關系。
(三)加大財稅政策扶持力度。
按照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的要求,充分發揮國家科技計劃、科技重大專項的作用,採取無償資助、後補助等多種方式加大政府資金支持力度,引導社會投資,支持雲計算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支持實施雲計算工程,繼續推進雲計算服務創新試點示範工作,及時總結推廣試點經驗。創新政府信息系統建設和運營經費管理方式,完善政府采購雲計算服務的配套政策,發展基於雲計算的政府信息技術服務外包業務。將雲計算企業納入軟體企業、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體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和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的認定范疇,符合條件的按規定享受相關稅收優惠政策。
(四)完善投融資政策。
引導設立一批雲計算創業投資基金。加快建立包括財政出資和社會資金投入在內的多層次擔保體系,加大對雲計算企業的融資擔保支持力度。推動金融機構對技術先進、帶動支撐作用強的重大雲計算項目給予信貸支持。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雲計算企業在資本市場直接融資。
(五)建立健全標准規范體系。
按照「急用先行、成熟先上、重點突破」原則,加快推進雲計算標准體系建設,制定雲計算服務質量、安全、計量、互操作、應用遷移,雲計算數據中心建設與評估,以及虛擬化、數據存儲和管理、彈性計算、平台介面等方面標准,研究制定基於雲計算平台的業務和數據安全、涉密信息系統保密技術防護和管理、違法信息技術管控等標准。
(六)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鼓勵普通高校、職業院校、科研院所與企業聯合培養雲計算相關人才,加強學校教育與產業發展的有效銜接,為雲計算發展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持。完善激勵機制,造就一批雲計算領軍人才和技術帶頭人。充分利用現有人才引進計劃,引進國際雲計算領域高端人才。對作出突出貢獻的雲計算人才,可按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在職稱評定、落戶政策等方面予以優先安排。支持企業和教育機構開展雲計算應用人才培訓。
(七)積極開展國際合作。
支持雲計算企業通過海外並購、聯合經營、在境外部署雲計算數據中心和設立研發機構等方式,積極開拓國際市場,促進基於雲計算的服務貿易發展。加強國內外企業的研發合作,引導外商按有關規定投資我國雲計算相關產業。鼓勵國內企業和行業組織參與制定雲計算國際標准。
各地區、各部門要高度重視雲計算發展工作,按照本意見提出的要求和任務,認真抓好貫徹落實,出台配套政策措施,突出抓手,重點突破,著力加強政府雲計算應用的統籌推進等工作。國務院有關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建立完善工作機制,做好與國家網路安全和信息化發展戰略及相關政策的銜接,加強組織實施,形成推進合力。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財政部、網信辦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雲計算發展的跟蹤分析,推動各項任務分工的細化落實。

『柒』 關於文教局副局長干預司法公正舉報交什麼單位

人民法院改革的總體思路: (一)建立與行政區劃適當分離的司法管轄制度 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判權力運行體系,必須從維護國家法制統一、體現司法公正的要求出發,探索建立確保人民法院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的司法管轄制度。到2017年底,初步形成科學合理、銜接有序、確保公正的司法管轄制度。 1. 設立最高人民法院巡迴法庭。最高人民法院設立巡迴法庭,審理跨行政區劃的重大民商事、行政等案件,確保國家法律統一正確實施。 調整跨行政區劃重大民商事、行政案件的級別管轄制度,實現與最高人民法院案件管轄范圍的有序銜接。 2.探索設立跨行政區劃的法院。以科學、精簡、高效和有利於實現司法公正為原則,探索設立跨行政區劃法院,構建普通類型案件在行政區劃法院受理、特殊類型案件在跨行政區劃法院受理的訴訟格局。將鐵路運輸法院改造為跨行政區劃法院,主要審理跨行政區劃案件、重大行政案件、環境資源保護、企業破產、食品葯品安全等易受地方因素影響的案件、跨行政區劃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案件和原鐵路運輸法院受理的刑事、民事案件。 3. 推動設立知識產權法院。根據知識產權案件的特點和審判需要,建立和完善符合知識產權案件審判規律的專門程序、管轄制度和審理規則。 4. 改革行政案件管轄制度。通過提級管轄和指定管轄,逐步實現易受地方因素影響的行政案件由中級以上人民法院管轄。規范行政案件申請再審的條件和程序。 5. 改革海事案件管轄制度。進一步理順海事審判體制。科學確定海事法院管轄范圍,建立更加符合海事案件審判規律的工作機制。 6. 改革環境資源案件管轄制度。推動環境資源審判機構建設。進一步完善環境資源類案件的管轄制度。 7. 健全公益訴訟管轄制度。探索建立與檢察機關提起的公益訴訟相銜接的案件管轄制度。 8.繼續推動法院管理體制改革。將林業法院、農墾法院統一納入國家司法管理體系,理順案件管轄機制,改革部門、企業管理法院的體制。 9. 改革軍事司法體制機制。完善統一領導的軍事審判制度,維護國防利益,保障軍人合法權益,依法打擊違法犯罪。 (二)建立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 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判權力運行體系,必須尊重司法規律,確保庭審在保護訴權、認定證據、查明事實、公正裁判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實現訴訟證據質證在法庭、案件事實查明在法庭、訴辯意見發表在法庭、裁判理由形成在法庭。到2016年底,推動建立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促使偵查、審查起訴活動始終圍繞審判程序進行。 10. 全面貫徹證據裁判原則。強化庭審中心意識,落實直接言詞原則,嚴格落實證人、鑒定人出庭制度,發揮庭審對偵查、起訴程序的制約和引導作用。堅決貫徹疑罪從無原則,嚴格實行非法證據排除規則,進一步明確非法證據的范圍和排除程序。 11. 強化人權司法保障機制。彰顯現代司法文明,禁止讓刑事在押被告人或上訴人穿著識別服、馬甲、囚服等具有監管機構標識的服裝出庭受審。強化訴訟過程中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知情權、陳述權、辯護辯論權、申請權、申訴權的制度保障。完善律師執業權利保障機制,強化控辯對等訴訟理念,禁止對律師進行歧視性安檢,為律師依法履職提供便利。依法保障律師履行辯護中國職責,落實律師在庭審中發問、質證、辯論等訴訟權利。完善對限制人身自由司法措施和偵查手段的司法監督,加強對刑訊逼供和非法取證的源頭預防,健全冤假錯案的有效防範、及時糾正機制。 12.健全輕微刑事案件快速辦理機制。在立法機關的授權和監督下,有序推進刑事案件速裁程序改革。 13. 完善刑事訴訟中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明確被告人自願認罪、自願接受處罰、積極退贓退賠案件的訴訟程序、處罰標准和處理方式,構建被告人認罪案件和不認罪案件的分流機制,優化配置司法資源。 14.完善民事訴訟證明規則。強化民事訴訟證明中當事人的主導地位,依法確定當事人證明責任。明確人民法院依職權調查收集證據的條件、范圍和程序。嚴格落實證人、鑒定人出庭制度。發揮庭審質證、認證在認定案件事實中的核心作用。嚴格高度蓋然性原則的適用標准,進一步明確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權的條件和范圍。一切證據必須經過庭審質證後才能作為裁判的依據,當事人雙方爭議較大的重要證據都必須在裁判文書中闡明採納與否的理由。 15. 建立庭審全程錄音錄像機制。加強科技法庭建設,推動庭審全程同步錄音錄像。建立庭審錄音錄像的管理、使用、儲存制度。規范以圖文、視頻等方式直播庭審的范圍和程序。 16. 規范處理涉案財物的司法程序。明確人民法院處理涉案財物的標准、范圍和程序。進一步規范在刑事、民事和行政訴訟中查封、扣押、凍結和處理涉案財物的司法程序。推動建立涉案財物集中管理信息平台,完善涉案財物信息公開機制。 (三)優化人民法院內部職權配置 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判權力運行體系,必須優化人民法院內部職權配置,健全立案、審判、執行、審判監督各環節之間的相互制約和相互銜接機制,充分發揮一審、二審和再審的不同職能,確保審級獨立。到2016年底,形成定位科學、職能明確、運行有效的法院職權配置模式。 17. 改革案件受理制度。變立案審查制為立案登記制,對人民法院依法應該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訴必理,保障當事人訴權。加大立案信息的中國上公開力度。推動完善訴訟收費制度。 18. 完善分案制度。在加強專業化合議庭建設基礎上,實行隨機分案為主、指定分案為輔的案件分配製度。建立分案情況內部公示制度。對於變更審判組織或承辦法官的,應當說明理由並公示。 19. 完善審級制度。進一步改革民商事案件級別管轄制度,科學確定基層人民法院的案件管轄范圍,逐步改變主要以訴訟標的額確定案件級別管轄的做法。完善提級管轄制度,明確一審案件管轄權從下級法院向上級法院轉移的條件、范圍和程序。推動實現一審重在解決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二審重在解決事實和法律爭議、實現二審終審,再審重在依法糾錯、維護裁判權威。 20. 強化審級監督。嚴格規范上級法院發回重審和指令再審的條件和次數,完善發回重審和指令再審文書的公開釋明機制和案件信息反饋機制。人民法院辦理二審、提審、申請再審及申訴案件,應當在裁判文書中指出一審或原審存在的問題,並闡明裁判理由。人民法院辦理已經立案受理的申訴案件,應當向當事人出具法定形式的結案文書;符合公開條件的,一律在中國裁判文書中國公布。 21. 完善案件質量評估體系。建立科學合理的案件質量評估體系。廢止違反司法規律的考評指標和措施,取消任何形式的排名排序做法。強化法定期限內立案和正常審限內結案,建立長期未結案通報機制,堅決停止人為控制收結案的錯誤做法。依託審判流程公開、裁判文書公開和執行信息公開三大平台,發揮案件質量評估體系對人民法院公正司法的服務、研判和導向作用。 22. 深化司法統計改革。以「大數據、大格局、大服務」理念為指導,改革司法統計管理體制,打造分類科學、信息全面的司法統計標准體系,逐步構建符合審判實際和司法規律的實證分析模型,建立全國法院裁判文書庫和全國法院司法信息大數據中心。 23. 完善法律統一適用機制。完善最高人民法院的審判指導方式,加強司法解釋等審判指導方式的規范性、及時性、針對性和有效性。改革和完善指導性案例的篩選、評估和發布機制。健全完善確保人民法院統一適用法律的工作機制。 24. 深化執行體制改革。推動實行審判權和執行權相分離的體制改革試點。建立失信被執行人信用監督、威懾和懲戒法律制度。加大司法拍賣方式改革力度,重點推行中國絡司法拍賣模式。完善財產刑執行制度,推動將財產刑執行納入統一的刑罰執行體制。 25. 推動完善司法救助制度。明確司法救助的條件、標准和范圍,規范司法救助的受理、審查和決定程序,嚴格資金的管理使用。推動國家司法救助立法,切實發揮司法救助在幫扶群眾、化解矛盾中的積極作用。 26. 深化司法領域區際國際合作。推動完善司法協助體制,擴大區際、國際司法協助覆蓋面。推動制定刑事司法協助法。 (四)健全審判權力運行機制 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判權力運行體系,必須嚴格遵循司法規律,完善以審判權為核心、以審判監督權和審判管理權為保障的審判權力運行機制,落實審判責任制,做到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到2015年底,健全完善權責明晰、權責統一、監督有序、配套齊全的審判權力運行機制。 27. 健全主審法官、合議庭辦案機制。選拔政治素質好、辦案能力強、專業水平高、司法經驗豐富的審判人員擔任主審法官。獨任制審判以主審法官為中心,配備必要數量的審判輔助人員。合議制審判由主審法官擔任審判長。合議庭成員都是主審法官的,原則上由承辦案件的主審法官擔任審判長。完善院、庭長、審判委員會委員擔任審判長參加合議庭審理案件的工作機制。改革完善合議庭工作機制,明確合議庭作為審判組織的職能范圍,完善合議庭成員在交叉閱卷、庭審、合議等環節中的共同參與和制約監督機制。改革裁判文書簽發機制。 28. 完善主審法官、合議庭辦案責任制。按照權責利相統一的原則,明確主審法官、合議庭及其成員的辦案責任與免責條件,實現評價機制、問責機制、懲戒機制、退出機制與保障機制的有效銜接。主審法官作為審判長參與合議時,與其他合議庭成員權力平等,但負有主持庭審活動、控制審判流程、組織案件合議、避免程序瑕疵等崗位責任。科學界定合議庭成員的責任,既要確保其獨立發表意見,也要明確其個人意見、履職行為在案件處理結果中的責任。 29. 健全院、庭長審判管理機制。明確院、庭長與其職務相適應的審判管理職責。規范案件審理程序變更、審限變更的審查報批制度。健全訴訟卷宗分類歸檔、中國上辦案、審判流程管控、裁判文書上中國工作的內部督導機制。 30. 健全院、庭長審判監督機制。明確院、庭長與其職務相適應的審判監督職責,健全內部制約監督機制。完善主審法官會議、專業法官會議機制。規范院、庭長對重大、疑難、復雜案件的監督機制,建立院、庭長在監督活動中形成的全部文書入卷存檔制度。依託現代信息化手段,建立主審法官、合議庭行使審判權與院、庭長行使監督權的全程留痕、相互監督、相互制約機制,確保監督不缺位、監督不越位、監督必留痕、失職必擔責。 31. 健全審判管理制度。發揮審判管理在提升審判質效、規范司法行為、嚴格訴訟程序、統一裁判尺度等方面的保障、促進和服務作用,強化審判流程節點管控,進一步改善案件質量評估工作。 32. 改革審判委員會工作機制。合理定位審判委員會職能,強化審判委員會總結審判經驗、討論決定審判工作重大事項的宏觀指導職能。建立審判委員會討論事項的先行過濾機制,規范審判委員會討論案件的范圍。除法律規定的情形和涉及國家外交、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重大復雜案件外,審判委員會主要討論案件的法律適用問題。完善審判委員會議事規則,建立審判委員會會議材料、會議記錄的簽名確認制度。建立審判委員會決議事項的督辦、回復和公示制度。建立審判委員會委員履職考評和內部公示機制。 33. 推動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落實人民陪審員「倍增計劃」,拓寬人民陪審員選任渠道和范圍,保障人民群眾參與司法,確保基層群眾所佔比例不低於新增人民陪審員三分之二。進一步規范人民陪審員的選任條件,改革選任方式,完善退出機制。明確人民陪審員參審案件職權,完善隨機抽取機制。改革陪審方式,逐步實行人民陪審員不再審理法律適用問題,只參與審理事實認定問題。加強人民陪審員依法履職的經費保障。建立人民陪審員動態管理機制。 34. 推動裁判文書說理改革。根據不同審級和案件類型,實現裁判文書的繁簡分流。加強對當事人爭議較大、法律關系復雜、社會關注度較高的一審案件,以及所有的二審案件、再審案件、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案件裁判文書的說理性。對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當事人爭議不大的一審民商事案件和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被告人認罪的一審輕微刑事案件,使用簡化的裁判文書,通過填充要素、簡化格式,提高裁判效率。重視律師辯護中國意見,對於律師依法提出的辯護中國意見未予採納的,應當在裁判文書中說明理由。完善裁判文書說理的剛性約束機制和激勵機制,建立裁判文書說理的評價體系,將裁判文書的說理水平作為法官業績評價和晉級、選升的重要因素。 35. 完善司法廉政監督機制。改進和加強司法巡查、審務督察和廉政監察員工作。建立上級紀委和上級法院為主、下級法院協同配合的違紀案件查處機制,實現紀檢監察程序與法官懲戒程序的有序銜接。建立法院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依法規范法院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的接觸、交往行為。 36. 改革涉訴信訪制度。完善訴訪分離工作機制,明確訴訪分離的標准、范圍和程序。健全涉訴信訪終結機制,依法規范涉訴信訪秩序。建立就地接訪督導機制,創新中國絡辦理信訪機制。推動建立申訴案件律師中國制度。探索建立社會第三方參與機制,增強涉訴信訪矛盾多元化解合力。 (五)構建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制 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判權力運行體系,必須依託現代信息技術,構建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制,增進公眾對司法的了解、信賴和監督。到2015年底,形成體系完備、信息齊全、使用便捷的人民法院審判流程公開、裁判文書公開和執行信息公開三大平台,建立覆蓋全面、系統科學、便民利民的司法為民機制。 37. 完善庭審公開制度。建立庭審公告和旁聽席位信息的公示與預約制度。對於依法應當公開審理,且受社會關注的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已有條件范圍內,優先安排與申請旁聽者數量相適應的法庭開庭。有條件的審判法庭應當設立媒體旁聽席,優先滿足新聞媒體的旁聽需要。 38. 完善審判流程公開平台。推動全國法院政務中國站建設。建立全國法院統一的訴訟公告中國上辦理平台和訴訟公告中國站。繼續加強中國審判流程信息公開中國中國站建設,完善審判信息數據及時匯總和即時更新機制。加快建設訴訟檔案電子化工程。推動實現全國法院在同一平台公開審判流程信息,方便當事人自案件受理之日起,在線獲取審判流程節點信息。 39. 完善裁判文書公開平台。加強中國裁判文書中國中國站建設,完善其查詢檢索、信息聚合功能,方便公眾有效獲取、查閱、復制裁判文書。嚴格按照「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的要求,實現四級人民法院依法應當公開的生效裁判文書統一在中國裁判文書中國公布。 40. 完善執行信息公開平台。整合各類執行信息,推動實現全國法院在同一平台統一公開執行信息,方便當事人在線了解執行工作進展。加強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公布力度,充分發揮其信用懲戒作用,促使被執行人自動履行生效法律文書。完善被執行人信息公開系統建設,方便公眾了解執行工作,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41. 完善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公開制度。完善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的適用條件和案件辦理程序,確保相關案件公開、公正處理。會同刑罰執行機關、檢察機關推動中國上協同辦案平台建設,對執法辦案和考核獎懲中的重要事項、重點環節,實行中國上錄入、信息共享、全程留痕,從制度和技術上確保監督到位。建立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信息中國,實現三類案件的立案公示、庭審公告、文書公布統一在中國上公開。 42. 建立司法公開督導制度。強化公眾對司法公開工作的監督,健全對違反司法公開規定行為的投訴機制和救濟渠道。充分發揮司法公開三大平台的監督功能,使公眾通過平台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成為人民法院審判管理、審判監督和改進工作的重要參考依據。 43. 完善訴訟服務中心制度。加強訴訟服務中心規范化建設,完善訴訟服務大廳、中國上訴訟服務平台、12368司法服務熱線。建立中國上預約立案、送達、公告、申訴等工作機制。推動遠程調解、信訪等視頻應用,進一步拓展司法為民的廣度和深度。 44. 完善人民法庭制度。優化人民法庭的區域布局和人員比例。積極推進以中心法庭為主、社區法庭和巡迴審判點為輔的法庭布局形式。根據轄區實際情況,完善人民法庭便民立案機制。優化人民法庭人員構成。有序推進人民法庭之間、人民法庭和基層人民法院其他庭室之間的人員交流。 45. 推動送達制度改革。推動建立當事人確認送達學校並承擔相應法律後果的約束機制,探索推廣信息化條件下的電子送達方式,提高送達效率。 46. 健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繼續推進調解、仲裁、行政裁決、行政復議等糾紛解決機制與訴訟的有機銜接、相互協調,引導當事人選擇適當的糾紛解決方式。推動在征地拆遷、環境保護、勞動保障、醫療衛生、交通事故、物業管理、保險糾紛等領域加強行業性、專業性糾紛解決組織建設,推動仲裁製度和行政裁決制度的完善。建立人民調解、行政調解、行業調解、商事調解、司法調解聯動工作體系。推動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立法進程,構建系統、科學的多元化糾紛解決體系。 47. 推動實行普法責任制。強化法院普法意識,充分發揮庭審公開、文書說理、案例發布的普法功能,推動人民法院行使審判職能與履行普法責任的高度統一。 (六)推進法院人員的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 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判權力運行體系,必須堅持以審判為中心、以法官為重心,全面推進法院人員的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努力提升職業素養和專業水平。到2017年底,初步建立分類科學、分工明確、結構合理和符合司法職業特點的法院人員管理制度。 48. 推動法院人員分類管理制度改革。建立符合職業特點的法官單獨職務序列。健全法官助理、書記員、執行員等審判輔助人員管理制度。科學確定法官與審判輔助人員的數量比例,建立審判輔助人員的正常增補機制,切實減輕法官事務性工作負擔。拓寬審判輔助人員的來源渠道,探索以購買社會化服務的方式,優化審判輔助人員結構。探索推動司法警察管理體制改革。完善司法行政人員管理制度。 49. 建立法官員額制度。根據法院轄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人口數量(含暫住人口)、案件數量、案件類型等基礎數據,結合法院審級職能、法官工作量、審判輔助人員配置、辦案保障條件等因素,科學確定四級法院的法官員額。根據案件數量、人員結構的變化情況,完善法官員額的動態調節機制。科學設置法官員額制改革過渡方案,綜合考慮審判業績、業務能力、理論水平和法律工作經歷等因素,確保優秀法官留在審判一線。 50. 改革法官選任制度。針對不同層級的法院,設置不同的法官任職條件。在國家和省一級分別設立由法官代表和社會有關人員參與的法官遴選委員會,制定公開、公平、公正的選任程序,確保品行端正、經驗豐富、專業水平較高的優秀法律人才成為法官人選,實現法官遴選機制與法定任免機制的有效銜接。健全初任法官由高級人民法院統一招錄,一律在基層人民法院任職機制。配合法律職業人員統一職前培訓制度改革,健全預備法官訓練制度。適當提高初任法官的任職年齡。建立上級法院法官原則上從下一級法院遴選產生的工作機制。完善將優秀律師、法律學者,以及在立法、檢察、執法等部門任職的專業法律人才選任為法官的制度。健全法院和法學院校、法學研究機構人員雙向交流機制,實施高校和法院人員互聘計劃。 51. 完善法官業績評價體系。建立科學合理、客觀公正、符合規律的法官業績評價機制,完善評價標准,將評價結果作為法官等級晉升、擇優遴選的重要依據。建立不適任法官的退出機制,完善相關配套措施。 52. 完善法官在職培訓機制。嚴格以實際需求為導向,堅持分類、分級、全員培訓,著力提升法官的庭審駕馭能力、法律適用能力和裁判文書寫作能力。改進法官教育培訓的計劃生成、組織調訓、跟蹤管理和質量評估機制,健全教學師資庫、案例庫、精品課件庫。加強法官培訓機構和現場教學基地建設。建立中國法官教育培訓中國,依託信息化手段,大力推廣中國絡教學,實現精品教學課件由法院人員免費在線共享。大力加強基層人民法院法官和少數民族雙語法官的培訓工作。 53. 完善法官工資制度。落實法官法規定,研究建立與法官單獨職務序列配套的工資制度。 (七)確保人民法院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 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判權力運行體系,必須堅持在黨的領導下,推動完善確保人民法院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的各項制度,優化司法環境,樹立司法權威,強化職業保障,提高司法公信力。到2018年底,推動形成信賴司法、尊重司法、支持司法的制度環境和社會氛圍。 54. 推動省級以下法院人員統一管理改革。配合中央有關部門,推動建立省級以下地方法院人員編制統一管理制度。推動建立省級以下地方法院法官統一由省級提名、管理並按法定程序任免的機制。 55. 建立防止干預司法活動的工作機制。配合中央有關部門,推動建立領導幹部干預審判執行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制度。按照案件全程留痕要求,明確審判組織的記錄義務和責任,對於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的批示、函文、記錄等信息,建立依法提取、介質存儲、專庫錄入、入卷存查機制,相關信息均應當存入案件正卷,供當事人及其中國人查詢。 56. 健全法官履行法定職責保護機制。合理確定法官、審判輔助人員的工作職責、工作流程和工作標准。明確不同主體、不同類型過錯的甄別標准和免責事由,確保法官依法履職行為不受追究。非因法定事由,未經法定程序,不得將法官調離、辭退或者作出免職、降級等處分。完善法官申訴控告制度,建立法官合法權益因依法履職受到侵害的救濟機制,健全不實舉報澄清機制。在國家和省一級分別設立由法官代表和社會有關人員參與的法官懲戒委員會,制定公開、公正的法官懲戒程序,既確保法官的違紀違法行為及時得到應有懲戒,又保障其辯解、舉證、申請復議和申訴的權利。 57. 完善司法權威保障機制。推動完善拒不執行判決、裁定、藐視法庭權威等犯罪行為的追訴機制。推動相關法律修改,依法懲治當庭損毀證據材料、庭審記錄、法律文書和法庭設施等嚴重藐視法庭權威的行為,以及在法庭之外威脅、侮辱、跟蹤、騷擾法院人員或其近親屬等違法犯罪行為。 58. 強化訴訟誠信保障機制。建立訴訟誠信記錄和懲戒制度。依法懲治虛假訴訟、惡意訴訟、無理纏訴行為,將上述三類行為信息納入社會徵信系統。探索建立虛假訴訟、惡意訴訟受害人損害賠償之訴。 59. 優化行政審判外部環境。健全行政機關負責人依法出庭應訴制度,引導、規范行政機關參加訴訟活動。規范司法建議的製作和發送,促進依法行政水平提升。 60. 完善法官宣誓制度。完善法官宣誓制度,經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選舉或任命的法官,正式就職時應當公開向憲法宣誓。 61. 完善司法榮譽制度。明確授予法官、審判輔助人員不同類別榮譽的標准、條件和程序,提升法院人員的司法職業尊榮感和歸屬感。 62. 理順法院司法行政事務管理關系。科學設置人民法院的司法行政事務管理機構,規范和統一管理職責,探索實行法院司法行政事務管理權和審判權的相對分離。改進上下級法院司法行政事務管理機制,明確上級法院司法行政事務管理部門對下級法院司法行政事務的監管職能。 63. 推動人民法院財物管理體制改革。配合中央有關部門,推動省級以下地方法院經費統一管理機制改革。完善人民法院預算保障體系、國庫收付體系和財務管理體系,推動人民法院經費管理與保障的長效機制建設。嚴格「收支兩條線」管理,地方各級人民法院收取的訴訟費、罰金、沒收的財物,以及追繳的贓款贓物等,統一上繳省級國庫。加強「兩庭」等場所建設。建立人民法院裝備標准體系。 64. 推動人民法院內設機構改革。按照科學、精簡、高效的工作要求,推進扁平化管理,逐步建立以服務審判工作為重心的法院內設機構設置模式。 65. 推動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設。加快「天平工程」建設,著力整合現有資源,推動以服務法院工作和公眾需求的各類信息化應用。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級人民法院主要業務信息化覆蓋率達到100%,中級人民法院和基層人民法院分別達到95%和85%以上

『捌』 臨紀(2015)5號文件

國務院關於促進雲計算創新發展培育信息產業新業態的意見
國發〔2015〕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雲計算是推動信息技術能力實現按需供給、促進信息技術和數據資源充分利用的全新業態,是信息化發展的重大變革和必然趨勢。發展雲計算,有利於分
享信息知識和創新資源,降低全社會創業成本,培育形成新產業和新消費熱點,對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和建設創新型國傢具有重要意義。當前,全球雲計算處於
發展初期,我國面臨難得的機遇,但也存在服務能力較薄弱、核心技術差距較大、信息資源開放共享不夠、信息安全挑戰突出等問題,重建設輕應用、數據中心無序
發展苗頭初步顯現。為促進我國雲計算創新發展,積極培育信息產業新業態,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適應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需要,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以提升能力、深化應用為主線,完善發展環
境,培育骨幹企業,創新服務模式,擴展應用領域,強化技術支撐,保障信息安全,優化設施布局,促進雲計算創新發展,培育信息產業新業態,使信息資源得到高
效利用,為促進創業興業、釋放創新活力提供有力支持,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二)基本原則。
市場主導。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完善市場准入制度,減少行政干預,鼓勵企業根據市場需求豐富服務種類,提升服務能力,對接應用市場。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完善監管政策,維護良好市場秩序。
統籌協調。以需求為牽引,加強分類指導,推進重點領域的應用、服務和產品協同發展。引導地方根據實際需求合理確定雲計算發展定位,避免政府資金盲目
投資建設數據中心和相關園區。加強信息技術資源整合,避免行業信息化系統成為信息孤島。優化雲計算基礎設施布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創新驅動。以企業為主體,加強產學研用合作,強化雲計算關鍵技術和服務模式創新,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積極探索加強國際合作,推動雲計算開放式創新和國際化發展。加強管理創新,鼓勵新業態發展。
保障安全。在現有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基礎上,結合雲計算特點完善相關信息安全制度,強化安全管理和數據隱私保護,增強安全技術支撐和服務能力,建立健全安全防護體系,切實保障雲計算信息安全。充分運用雲計算的大數據處理能力,帶動相關安全技術和服務發展。
(三)發展目標。
到2017年,雲計算在重點領域的應用得到深化,產業鏈條基本健全,初步形成安全保障有力,服務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協同推進的雲計算發展格局,帶動相關產業快速發展。
服務能力大幅提升。形成若干具有較強創新能力的公共雲計算骨幹服務企業。面向中小微企業和個人的雲計算服務種類豐富,實現規模化運營。雲計算系統集成能力顯著提升。
創新能力明顯增強。增強原始創新和基礎創新能力,突破雲計算平台軟體、艾位元組(EB,約為260位元組)級雲存儲系統、大數據挖掘分析等一批關鍵技術
與產品,雲計算技術接近國際先進水平,雲計算標准體系基本建立。服務創新對技術創新的帶動作用顯著增強,產學研用協同發展水平大幅提高。
應用示範成效顯著。在社會效益明顯、產業帶動性強、示範作用突出的若乾重點領域推動公共數據開放、信息技術資源整合和政府采購服務改革,充分利
用公共雲計算服務資源開展百項雲計算和大數據應用示範工程,在降低創業門檻、服務民生、培育新業態、探索電子政務建設新模式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政府自建
數據中心數量減少5%以上。

雲計算能夠帶來什麼
基礎設施不斷優化。雲計算數據中心區域布局初步優化,新建大型雲計算數據中心能源利用效率(PUE)值優於1.5。寬頻發展政策環境逐步完善,初步建成滿足雲計算發展需求的寬頻網路基礎設施。
安全保障基本健全。初步建立適應雲計算發展需求的信息安全監管制度和標准規范體系,雲計算安全關鍵技術產品的產業化水平和網路安全防護能力明顯提升,雲計算發展環境更加安全可靠。
到2020年,雲計算應用基本普及,雲計算服務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掌握雲計算關鍵技術,形成若干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雲計算骨幹企業。雲計
算信息安全監管體系和法規體系健全。大數據挖掘分析能力顯著提升。雲計算成為我國信息化重要形態和建設網路強國的重要支撐,推動經濟社會各領域信息化水平
大幅提高。

二、主要任務
(一)增強雲計算服務能力。
大力發展公共雲計算服務,實施雲計算工程,支持信息技術企業加快向雲計算產品和服務提供商轉型。大力發展計算、存儲資源租用和應用軟體開發部署
平台服務,以及企業經營管理、研發設計等在線應用服務,降低企業信息化門檻和創新成本,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和創業活動。積極發展基於雲計算的個人信息存
儲、在線工具、學習娛樂等服務,培育信息消費。發展安全可信的雲計算外包服務,推動政府業務外包。支持雲計算與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互聯網金融、電子商務
等技術和服務的融合發展與創新應用,積極培育新業態、新模式。鼓勵大企業開放平台資源,打造協作共贏的雲計算服務生態環境。引導專有雲有序發展,鼓勵企業
創新信息化建設思路,在充分利用公共雲計算服務資源的基礎上,立足自身需求,利用安全可靠的專有雲解決方案,整合信息資源,優化業務流程,提升經營管理水
平。大力發展面向雲計算的信息系統規劃咨詢、方案設計、系統集成和測試評估等服務。
(二)提升雲計算自主創新能力。
加強雲計算相關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研發、市場培育和產業政策的緊密銜接與統籌協調。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以服務創新帶動技術創新,增強
原始創新能力,著力突破雲計算平台大規模資源管理與調度、運行監控與安全保障、艾位元組級數據存儲與處理、大數據挖掘分析等關鍵技術,提高相關軟硬體產品研
發及產業化水平。加強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晶元及基礎軟體產品等科技專項成果與雲計算產業需求對接,積極推動安全可靠的雲計算產品和解決方案在各領域的
應用。充分整合利用國內外創新資源,加強雲計算相關技術研發實驗室、工程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建設。建立產業創新聯盟,發揮骨幹企業的引領作用,培育一批特
色鮮明的創新型中小企業,健全產業生態系統。完善雲計算公共支撐體系,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利用、標准制定和相關評估測評等工作,促進協同創新。
(三)探索電子政務雲計算發展新模式。
鼓勵應用雲計算技術整合改造現有電子政務信息系統,實現各領域政務信息系統整體部署和共建共用,大幅減少政府自建數據中心的數量。新建電子政務系統
須經嚴格論證並按程序進行審批。政府部門要加大采購雲計算服務的力度,積極開展試點示範,探索基於雲計算的政務信息化建設運行新機制,推動政務信息資源共
享和業務協同,促進簡政放權,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為雲計算創造更大市場空間,帶動雲計算產業快速發展。
(四)加強大數據開發與利用。
充分發揮雲計算對數據資源的集聚作用,實現數據資源的融合共享,推動大數據挖掘、分析、應用和服務。開展公共數據開放利用改革試點,出台政府機
構數據開放管理規定,在保障信息安全和個人隱私的前提下,積極探索地理、人口、知識產權及其他有關管理機構數據資源向社會開放,推動政府部門間數據共享,
提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能力。重點在公共安全、疾病防治、災害預防、就業和社會保障、交通物流、教育科研、電子商務等領域,開展基於雲計算的大數據應用示
范,支持政府機構和企業創新大數據服務模式。充分發揮雲計算、大數據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的服務支撐作用,加強推廣應用,挖掘市場潛力,服務城市經濟社會發
展。
(五)統籌布局雲計算基礎設施。
加強全國數據中心建設的統籌規劃,引導大型雲計算數據中心優先在能源充足、氣候適宜、自然災害較少的地區部署,以實時應用為主的中小型數據中心
在靠近用戶所在地、電力保障穩定的地區靈活部署。地方政府和有關企業要合理確定雲計算發展定位,杜絕盲目建設數據中心和相關園區。加快推進實施「寬頻中
國」戰略,結合雲計算發展布局優化網路結構,加快網路基礎設施建設升級,優化互聯網網間互聯架構,提升互聯互通質量,降低帶寬租費水平。支持採用可再生能
源和節能減排技術建設綠色雲計算中心。
(六)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研究完善雲計算和大數據環境下個人和企業信息保護、網路信息安全相關法規與制度,制定信息收集、存儲、轉移、刪除、跨境流動等管理規則,加快信
息安全立法進程。加強雲計算服務網路安全防護管理,加大雲計算服務安全評估力度,建立完善黨政機關雲計算服務安全管理制度。落實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制
度,開展定級備案和測評等工作。完善雲計算安全態勢感知、安全事件預警預防及應急處置機制,加強對黨政機關和金融、交通、能源等重要信息系統的安全評估和
監測。支持雲計算安全軟硬體技術產品的研發生產、試點示範和推廣應用,加快雲計算安全專業化服務隊伍建設。
三、保障措施
(一)完善市場環境。
修訂電信業務分類目錄,完善雲計算服務市場准入制度,支持符合條件的雲計算服務企業申請相關業務經營資質。研究支持大規模雲計算服務的網路政
策。支持第三方機構開展雲計算服務質量、可信度和網路安全等評估測評工作。引導雲計算服務企業加強內部管理,提升服務質量和誠信水平,逐步建立雲計算信任
體系。加強互聯網骨幹網互聯互通監管和技術支撐手段建設,調整網間互聯結算政策,保障網間互聯高效暢通。對符合布局原則和能耗標準的雲計算數據中心,支持
其參加直供電試點,滿足大工業用電條件的可執行大工業電價,並在網路、市政配套等方面給予保障,優先安排用地。引導國有企業運用雲計算技術提升經營管理水
平,推廣應用安全可靠的雲計算產品和解決方案。
(二)建立健全相關法規制度。
落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網路信息保護的決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完善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加快制定
信息網路安全、個人信息保護等法律法規,出台政府和重要行業采購使用雲計算服務相關規定,明確相關管理部門和雲計算服務企業的安全管理責任,規范雲計算服
務商與用戶的責權利關系。

『玖』 淺析我國發展對外貿易的知識產權戰略,這是題目。 大概的大綱提示下吧。很多思路都被否定,想聽聽你們的建

你這個題目很大,因為討論的問題是國家層面的,所以建議整個論題都圍繞國家已經回出台的「國家知答識產權戰略綱要」展開敘述。文章布局也可以按綱要來,比如:
1、先從綱要中的「戰略重點」展開,每一小條都可以論述(這一節共有五大條八小條)。
2、然後按照專項任務展開敘述。
3、戰略措施不必單獨表述,但要熟讀每一條後摻雜到1、2、中。
4、多差些對外貿易知識產權糾紛的案例,可以放入1、2中作為例證,也可以單獨命題

至於我國目前對外貿易中遇到的知識產權問題,其原因無非是這么幾條:知識產權意識薄弱(案例超多)、對國外知識產權法案了解程度較低、企業(遇到問題的基本都是企業,畢竟是生產主體)未形成合理的知識產權保護網路、缺乏相關預警機制、缺乏相關人才培養體系、大部分企業根本沒有獨立的知識產權管理部門,等等,你還可以自己查下

『拾』 國辦發2015年 5號文件具體內容

國務院關於促進雲計算創新發展培育信息產業新業態的意見
國發〔2015〕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雲計算是推動信息技術能力實現按需供給、促進信息技術和數據資源充分利用的全新業態,是信息化發展的重大變革和必然趨勢。發展雲計算,有利於分
享信息知識和創新資源,降低全社會創業成本,培育形成新產業和新消費熱點,對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和建設創新型國傢具有重要意義。當前,全球雲計算處於
發展初期,我國面臨難得的機遇,但也存在服務能力較薄弱、核心技術差距較大、信息資源開放共享不夠、信息安全挑戰突出等問題,重建設輕應用、數據中心無序
發展苗頭初步顯現。為促進我國雲計算創新發展,積極培育信息產業新業態,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適應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需要,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以提升能力、深化應用為主線,完善發展環
境,培育骨幹企業,創新服務模式,擴展應用領域,強化技術支撐,保障信息安全,優化設施布局,促進雲計算創新發展,培育信息產業新業態,使信息資源得到高
效利用,為促進創業興業、釋放創新活力提供有力支持,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二)基本原則。
市場主導。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完善市場准入制度,減少行政干預,鼓勵企業根據市場需求豐富服務種類,提升服務能力,對接應用市場。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完善監管政策,維護良好市場秩序。
統籌協調。以需求為牽引,加強分類指導,推進重點領域的應用、服務和產品協同發展。引導地方根據實際需求合理確定雲計算發展定位,避免政府資金盲目
投資建設數據中心和相關園區。加強信息技術資源整合,避免行業信息化系統成為信息孤島。優化雲計算基礎設施布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創新驅動。以企業為主體,加強產學研用合作,強化雲計算關鍵技術和服務模式創新,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積極探索加強國際合作,推動雲計算開放式創新和國際化發展。加強管理創新,鼓勵新業態發展。
保障安全。在現有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基礎上,結合雲計算特點完善相關信息安全制度,強化安全管理和數據隱私保護,增強安全技術支撐和服務能力,建立健全安全防護體系,切實保障雲計算信息安全。充分運用雲計算的大數據處理能力,帶動相關安全技術和服務發展。
(三)發展目標。
到2017年,雲計算在重點領域的應用得到深化,產業鏈條基本健全,初步形成安全保障有力,服務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協同推進的雲計算發展格局,帶動相關產業快速發展。
服務能力大幅提升。形成若干具有較強創新能力的公共雲計算骨幹服務企業。面向中小微企業和個人的雲計算服務種類豐富,實現規模化運營。雲計算系統集成能力顯著提升。
創新能力明顯增強。增強原始創新和基礎創新能力,突破雲計算平台軟體、艾位元組(EB,約為260位元組)級雲存儲系統、大數據挖掘分析等一批關鍵技術
與產品,雲計算技術接近國際先進水平,雲計算標准體系基本建立。服務創新對技術創新的帶動作用顯著增強,產學研用協同發展水平大幅提高。
應用示範成效顯著。在社會效益明顯、產業帶動性強、示範作用突出的若乾重點領域推動公共數據開放、信息技術資源整合和政府采購服務改革,充分利
用公共雲計算服務資源開展百項雲計算和大數據應用示範工程,在降低創業門檻、服務民生、培育新業態、探索電子政務建設新模式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政府自建
數據中心數量減少5%以上。

雲計算能夠帶來什麼
基礎設施不斷優化。雲計算數據中心區域布局初步優化,新建大型雲計算數據中心能源利用效率(PUE)值優於1.5。寬頻發展政策環境逐步完善,初步建成滿足雲計算發展需求的寬頻網路基礎設施。
安全保障基本健全。初步建立適應雲計算發展需求的信息安全監管制度和標准規范體系,雲計算安全關鍵技術產品的產業化水平和網路安全防護能力明顯提升,雲計算發展環境更加安全可靠。
到2020年,雲計算應用基本普及,雲計算服務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掌握雲計算關鍵技術,形成若干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雲計算骨幹企業。雲計
算信息安全監管體系和法規體系健全。大數據挖掘分析能力顯著提升。雲計算成為我國信息化重要形態和建設網路強國的重要支撐,推動經濟社會各領域信息化水平
大幅提高。

二、主要任務
(一)增強雲計算服務能力。
大力發展公共雲計算服務,實施雲計算工程,支持信息技術企業加快向雲計算產品和服務提供商轉型。大力發展計算、存儲資源租用和應用軟體開發部署
平台服務,以及企業經營管理、研發設計等在線應用服務,降低企業信息化門檻和創新成本,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和創業活動。積極發展基於雲計算的個人信息存
儲、在線工具、學習娛樂等服務,培育信息消費。發展安全可信的雲計算外包服務,推動政府業務外包。支持雲計算與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互聯網金融、電子商務
等技術和服務的融合發展與創新應用,積極培育新業態、新模式。鼓勵大企業開放平台資源,打造協作共贏的雲計算服務生態環境。引導專有雲有序發展,鼓勵企業
創新信息化建設思路,在充分利用公共雲計算服務資源的基礎上,立足自身需求,利用安全可靠的專有雲解決方案,整合信息資源,優化業務流程,提升經營管理水
平。大力發展面向雲計算的信息系統規劃咨詢、方案設計、系統集成和測試評估等服務。
(二)提升雲計算自主創新能力。
加強雲計算相關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研發、市場培育和產業政策的緊密銜接與統籌協調。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以服務創新帶動技術創新,增強
原始創新能力,著力突破雲計算平台大規模資源管理與調度、運行監控與安全保障、艾位元組級數據存儲與處理、大數據挖掘分析等關鍵技術,提高相關軟硬體產品研
發及產業化水平。加強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晶元及基礎軟體產品等科技專項成果與雲計算產業需求對接,積極推動安全可靠的雲計算產品和解決方案在各領域的
應用。充分整合利用國內外創新資源,加強雲計算相關技術研發實驗室、工程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建設。建立產業創新聯盟,發揮骨幹企業的引領作用,培育一批特
色鮮明的創新型中小企業,健全產業生態系統。完善雲計算公共支撐體系,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利用、標准制定和相關評估測評等工作,促進協同創新。
(三)探索電子政務雲計算發展新模式。
鼓勵應用雲計算技術整合改造現有電子政務信息系統,實現各領域政務信息系統整體部署和共建共用,大幅減少政府自建數據中心的數量。新建電子政務系統
須經嚴格論證並按程序進行審批。政府部門要加大采購雲計算服務的力度,積極開展試點示範,探索基於雲計算的政務信息化建設運行新機制,推動政務信息資源共
享和業務協同,促進簡政放權,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為雲計算創造更大市場空間,帶動雲計算產業快速發展。
(四)加強大數據開發與利用。
充分發揮雲計算對數據資源的集聚作用,實現數據資源的融合共享,推動大數據挖掘、分析、應用和服務。開展公共數據開放利用改革試點,出台政府機
構數據開放管理規定,在保障信息安全和個人隱私的前提下,積極探索地理、人口、知識產權及其他有關管理機構數據資源向社會開放,推動政府部門間數據共享,
提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能力。重點在公共安全、疾病防治、災害預防、就業和社會保障、交通物流、教育科研、電子商務等領域,開展基於雲計算的大數據應用示
范,支持政府機構和企業創新大數據服務模式。充分發揮雲計算、大數據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的服務支撐作用,加強推廣應用,挖掘市場潛力,服務城市經濟社會發
展。
(五)統籌布局雲計算基礎設施。
加強全國數據中心建設的統籌規劃,引導大型雲計算數據中心優先在能源充足、氣候適宜、自然災害較少的地區部署,以實時應用為主的中小型數據中心
在靠近用戶所在地、電力保障穩定的地區靈活部署。地方政府和有關企業要合理確定雲計算發展定位,杜絕盲目建設數據中心和相關園區。加快推進實施「寬頻中
國」戰略,結合雲計算發展布局優化網路結構,加快網路基礎設施建設升級,優化互聯網網間互聯架構,提升互聯互通質量,降低帶寬租費水平。支持採用可再生能
源和節能減排技術建設綠色雲計算中心。
(六)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研究完善雲計算和大數據環境下個人和企業信息保護、網路信息安全相關法規與制度,制定信息收集、存儲、轉移、刪除、跨境流動等管理規則,加快信
息安全立法進程。加強雲計算服務網路安全防護管理,加大雲計算服務安全評估力度,建立完善黨政機關雲計算服務安全管理制度。落實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制
度,開展定級備案和測評等工作。完善雲計算安全態勢感知、安全事件預警預防及應急處置機制,加強對黨政機關和金融、交通、能源等重要信息系統的安全評估和
監測。支持雲計算安全軟硬體技術產品的研發生產、試點示範和推廣應用,加快雲計算安全專業化服務隊伍建設。
三、保障措施
(一)完善市場環境。
修訂電信業務分類目錄,完善雲計算服務市場准入制度,支持符合條件的雲計算服務企業申請相關業務經營資質。研究支持大規模雲計算服務的網路政
策。支持第三方機構開展雲計算服務質量、可信度和網路安全等評估測評工作。引導雲計算服務企業加強內部管理,提升服務質量和誠信水平,逐步建立雲計算信任
體系。加強互聯網骨幹網互聯互通監管和技術支撐手段建設,調整網間互聯結算政策,保障網間互聯高效暢通。對符合布局原則和能耗標準的雲計算數據中心,支持
其參加直供電試點,滿足大工業用電條件的可執行大工業電價,並在網路、市政配套等方面給予保障,優先安排用地。引導國有企業運用雲計算技術提升經營管理水
平,推廣應用安全可靠的雲計算產品和解決方案。
(二)建立健全相關法規制度。
落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網路信息保護的決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完善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加快制定
信息網路安全、個人信息保護等法律法規,出台政府和重要行業采購使用雲計算服務相關規定,明確相關管理部門和雲計算服務企業的安全管理責任,規范雲計算服
務商與用戶的責權利關系。

閱讀全文

與知識產權區域布局大數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表 瀏覽:294
內地音樂版權 瀏覽:208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