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持有采礦證並不等於取得礦區土地使用權嗎
以前我們開礦,需到地質礦產局辦理采礦許可證,再到土地局辦理采礦用地手續。自從地質礦產局和土地局合並組建國土資源局後,開礦辦理采礦許可證和采礦用地手續都向國土資源局申請。有人說,辦理了采礦許可證就視為同時取得了礦區范圍采礦年限內的土地使用權,不必再辦理用地手續。請問,這種說法對嗎?廣東讀者 鄺四
答:根據礦產資源管理法律法規和土地管理法律法規,開辦礦山企業開采礦產資源應當辦理采礦許可證,因從事開采礦產資源等生產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應當辦理建設用地手續。認為只要辦理了采礦許可證就同時取得礦區范圍采礦年限內的土地使用權的觀點,沒有法律依據。
在取得采礦權方面,《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實施細則》第五條規定,國家對礦產資源的勘查、開采實行許可證制度。《礦產資源開采登記管理辦法》第三條規定,開采礦產資源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審批登記,頒發采礦許可證。《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實施細則》第三十條第一款規定,采礦權人享有根據生產建設的需要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權等權利,該條第二款規定,采礦權人行使前款所列權利時,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經過批准或者履行其他手續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廣東省礦產資源管理條例》第三十三條明確規定,采礦權人享有根據礦山建設的需要依法申請取得土地使用權等權利。在取得土地使用權方面,《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三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進行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須依法申請使用國有土地;但是,興辦鄉鎮企業和村民建設住宅經依法批准使用本集體經濟組織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或者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經依法批准使用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除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條第二款,建設用地是指建造建築物、構築物的土地,包括城鄉住宅和公共設施用地、工礦用地、交通水利設施用地、旅遊用地、軍事設施用地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二十二條和第二十三條,建設項目需要使用土地的,由建設單位持建設項目的有關批准文件,向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建設用地申請,辦理用地手續。可見,從事非農業建設(包括礦山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須依法提出申請並經批准後,方可使用土地進行建設。
從上述規定可知,礦產資源開采權和土地使用權是兩個不同的法律關系,分別由礦產資源法律規范和土地管理法律規范進行調整。需要取得采礦權和采礦需要的土地使用權,應當分別依照相關的法律規定辦理相關手續。取得采礦權後,采礦權人因從事開采礦產資源等生產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實施細則》第三十條第二款關於「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經過批准或者履行其他手續的」事項,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申請辦理用地批准手續。雖然國土資源局集地礦行政管理職能和土地行政管理職能於一身,但其行使地礦行政管理職權時,充當的角色是地礦行政主管部門,管理的依據是礦產資源法律法規;行使土地行政管理職權時,充當的角色是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管理的依據是土地管理法律法規。和采礦權一樣,土地使用權是經申請、批准取得的,取得采礦權後不申請使用土地,是不可能取得合法的土地使用權的。建議你們根據采礦生產需要,及時申請辦理用地手續。
廣東省國土資源廳政策法規處 范俊明
⑵ 礦地使用權的取得與礦區土地復墾
此文原載《國土資源》2004年第7期
礦地使用權和礦區土地復墾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如果探究其中的聯系,則要從礦地使用權的取得、該使用權與地上權、農地權的關系及處理這一鏈條來考察。我國現行《礦產資源法》對礦業用地未作明確規定,只在《礦產資源法實施細則》中原則作出使用土地按有關法律法規辦理的要求。這一方面使礦地使用權取得無法可依,造成礦業管理秩序的混亂,另一方面由於礦地使用權取得方式的不同,佔有使用權和後續復墾義務的不明確,或者管理許可權含混給采礦後的礦區土地復墾帶來隱患,這無疑是我國礦區土地復墾率低的原因之一。本文旨在通過對礦地使用權與相鄰權的分析,借鑒國外通行的辦法,結合我國礦業權管理實際提出在礦產資源法修改中加入有關礦地使用權的內容,統籌礦區土地復墾規劃,促進礦區土地復墾工作開展的建議。
1 礦地使用權的取得
礦地,顧名思義是埋有礦產資源的土地。在礦地實施勘探、開采作業必然要使用土地,由於現行礦業權中僅包括地下使用權,並不包括地表的使用權,故欲合法地使用土地,就必須再取得以地表為客體的土地使用權,即為國有土地或集體土地的地表,其存續期限視礦業權的需要而定。顯然,在我國土地使用權與礦業權分屬不同權利利益主體的情況下,出現法律沖突在所難免。
1.1 土地使用權
「土地使用權」有泛指、專指之說。專指的「土地使用權」,屬於物權,包括以行政劃撥、有償出讓、轉讓為主要取得方式的國有土地使用權;以申請—審批方式取得的集體土地使用權;排他性使用國有或集體所有土地的承包經營權以及以民法規定的相鄰關系為原則而取得的土地使用權,諸如取水、排水、通行的權利等。泛指的「土地使用權」,即為一切依法或依合同使用他人土地的權利,也就是經濟上的「土地使用」加法律上的「權利」。除包括以上物權性質的土地使用權外,還包括根據土地租賃、借用、承包經營等合同而取得的,按民法理論應當屬於債權的土地使用權。包括依據土地租賃合同而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據借用合同而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根據承(轉)包經營合同而取得的土地使用權。
1.2 礦地使用權
由於礦產資源的有限性及其產地的不可選擇性,決定了礦地與一般工業用地有所不同。按照我國目前的法律法規要求,礦地使用權的取得主要有兩種形式:申請—審批—授予和招(投)標—授予。申請—審批—授予,是指地勘或礦山企業向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提出探礦權、采礦權的申請,主管部門予以審查,對符合要求者予以登記,頒發探礦、采礦許可證。招(投)標—授予,是指在無探礦權、采礦權設定的「空白區」,如果國家急於出讓探礦權、采礦權或為解決某些勘查、開發的技術難題或有多個申請者時,發出招標書,選定中標人,為其頒發探礦或采礦許可證。問題是礦地使用權的取得還要涉及到土地所有權,在目前土地所有權分屬國家和集體的情況下,其使用權的取得要視不同情況分別對待。
礦產藏於國有土地上時,礦產和土地所有權同屬一個主體,探礦權或采礦權人在國土管理部門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及登記手續,領取土地使用權證,取得土地使用權。難點在於礦產藏於集體所有的土地上時的處理,計劃經濟時期,國家可以將該幅土地征為國有,然後由國有土地管理部門將土地使用權出讓給探礦權或采礦權人,探礦權或采礦權人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這種礦地使用權伴隨探礦權或采礦權的設立而生,隨著礦地面積的減少而部分消滅,最終與探礦權或采礦權一同終止。礦地使用權與探礦權或采礦權雖然分別取得,各自獨立,但主體同為一人,行使起來不會產生糾紛。礦產藏於集體土地上時,這類土地可能是通過「四荒」(荒山、荒坡、荒灘、荒溝)使用權的拍賣取得的,也可能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以下簡稱《農村土地承包法》取得的承包地,這些集體所有,使用權分屬不同主體的土地,欲取得礦地使用權的單位或個人必須得到土地所有權人和使用權人的同意,同時申請因土地相鄰而產生的使用鄰地的權利。
目前,我國探礦權用地基本是無償的,只在重型山地工程如鑽探、槽探、洞探等活動造成較大地表破壞時才對長期佔有使用權人予以補償。采礦用地按時間劃分,1986年以前開辦的礦山均是無償劃撥的,或者國家以低廉的價格徵用農民集體土地,然後再劃撥給礦山企業;1986年以後,采礦企業用地形式多樣化,劃撥、出讓、承租、入股等。由於采礦企業佔用土地權屬不清,形式不一,造成土地復墾責任與義務的脫節、投資與收益分配的爭議。計劃經濟時期,采礦企業無償佔有使用土地,產品被調撥或低價供應下游產業,企業無積累,礦山土地遭破壞、生產閉坑後的復墾往往無人過問;大規模礦業開發後,由於管理滯後,加上復墾投資收益的不明確,導致礦區土地復墾欠債更大。
2 礦地使用權與相鄰關系的處理
礦產的勘探與開發除涉及上述提到的農村承包地、四荒地外,還可能涉及林區、草原畜牧區、重要建築構築物等,這些分別以地表的不同部位為自己的客體,能同時存在。在它們並存期間,僅僅發生相鄰關系或一般的物權關系,不產生其他效力沖突。當申請礦地使用權時與相鄰客體發生不可避免的沖突。為討論清楚,這里將林區、草原畜牧區、重要建築構築物等使用權歸為地上權,將土地承包經營權、「四荒」土地使用權歸為農用權。
2.1 礦地使用權與地上權
這部分土地基本是國有的,我國《森林法》規定,森林資源屬於國家所有,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和使用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在林地內進行勘查、開采礦藏和各項建設工程,應當不佔或者少佔林地;必須佔用或者徵用林地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後,依照有關土地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並由用地單位依照國務院有關規定繳納森林植被恢復費。
我國《草原法》規定,草原屬於國家所有,即全民所有,全民所有的草原,可以固定給集體長期使用。全民所有的草原、集體所有的草原和集體長期固定使用的全民所有的草原,可以由集體或者個人承包從事畜牧業生產。草原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國家建設徵用集體所有的草原,按照《國家建設徵用土地條例》的規定辦理。嚴格保護草原植被,禁止開墾和破壞。在草原上割灌木、挖葯材、挖野生植物、刮鹼土、拉肥土等,必須經草原使用者同意,報鄉級或者縣級人民政府批准,在指定的范圍內進行,並做到隨挖隨填,保留一部分植物和母株。
重要建築物構築物如橋涵、公路用地一樣,基本是按照國家建設需要根據《國家建設徵用土地條例》的規定徵用農村集體土地。
在上述土地上申請礦產的勘探與采礦,均是地上權先成立,礦地使用權後產生。一旦發生礦地使用權須佔用存在地上權的地表時,一般由地上權人與礦地使用權人協商解決。雙方協商一致,終止地上權,改設礦地使用權,礦地使用權人賠償地上權人的損失,法律應予承認。在重要建設區域,未經國務院授權的有關主管部門同意礦地使用權不得取代地上權。當然,如果國計民生、國家戰略利益決定,礦地使用權必須產生,佔用存有地上權的地表,那麼地上權必須終止,礦地使用權取而代之,效力優先。
2.2 礦地使用權與農用權
2003年3月1日開始實施的《農村土地承包法》明確,農村土地承包後,土地的所有權性質不變。國家依法保護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的長期穩定;國家保護承包方依法、自願、有償地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承包方有權依法自主決定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否流轉和流轉的方式。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轉包費、租金、轉讓費等,應當由當事人雙方協商確定。流轉的收益歸承包方所有,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擅自截留、扣繳。土地承包經營權採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流轉,當事人雙方應當簽訂書面合同。對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土地使用權,《農村土地承包法》也明確了可以直接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實行承包經營;經依法登記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或者林權證等證書的,其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依法採取轉讓、出租、入股、抵押或者其他方式流轉。
這時農用權與礦地使用權的客體在土地的不同部位,二權有並存的可能。無論二權的客體是否呈上下排列結構,二權或者為物權之間的一般關系,或者為相鄰關系,無誰的效力優先問題。如果勘探、開采作業須佔用農戶承包或拍買人經營的土地,按照《農村土地承包法》的規定必須徵得現行土地使用權人的同意,在保證履行相關法律義務和政府有關部門監督下,採取雙方協商一致的經營使用權轉讓方式由農用權轉為礦地使用權,並向農用權人支付損害賠償金。倘若農用權人不同意終止農用權,或者發包人不同意終止土地承包經營權,上述結果就不會發生。因此,不存在法定的礦地使用權優先於農用權的規則。但是,如果國計民生、國家戰略利益決定,礦區或工作區必須佔用農戶承包的或拍買人經營的土地,那麼,不論農用權人是否同意,發包人是否准許,農用權必須終止,礦地使用權具有優先的效力。當然,礦地使用權人必須如數繳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和賠償金。
3 國外礦地使用權的取得
傳統上,在各國的礦業立法中,盡管存在著土地所有權和礦產管理方面的差異,但其宗旨均傾向於礦地使用權優於其他形式的土地使用權。表現在:通過礦業立法,賦予礦地使用權人在許可證范圍內進行施工作業、建築必要設施和在周邊土地通行。若礦地使用權人與原土地使用權人(有法律規定的土著人居住區除外)不能就補償問題達成協議,礦地使用權人可以向法庭申請裁決,按法庭決定的數額將補償費交給法庭後,無論原土地使用權人同意與否,即可開展工作;礦地使用權人不補償由於礦業經營或因知道有礦存在而使土地增值的部分;與其權利對應的是要求礦地申請人滿足環境恢復、土地復墾的規定。下面介紹幾個礦業大國的礦地使用權管理情況。
南非:1994年4月頒布的《礦法》規定,國有土地中的礦產所有權歸國家所有;向私人轉讓的國有土地,國家保留了寶石所有權,其他為土地所有者所有;傳統的私人土地中的礦產歸土地所有者所有。無論是公司還是個人,要進行礦產的勘探和開發,除有合法的礦產所有權外,還必須得到南非礦產能源部頒發的勘探和采礦許可證。勘探許可證,有效期為12個月,期滿前1個月,可提交書面申請換取新的勘探許可證。采礦許可證獲得者原則上享有地表和水的使用權,但要向土地所有者支付權利金和補償金,對公有土地需繳納不超過5%的可協商的權利金;對私人土地需雙方協商繳納一定數額的補償金,無法達成協議時根據《仲裁法》裁定。
加拿大:礦產資源屬聯邦和省兩級所有,西北及有空地區礦產資源、大陸架資源和鈾礦資源屬於聯邦所有。土地既有聯邦所有,也有省所有,還有相當一部分屬於社區或私人所有。在聯邦所有的土地上勘探、開采,礦業權人要與土地所有者談判,達成協議,如在三個月內無法達成協議,可申請政府協調。公司為了獲得土地准入,要同當地居民進行復雜的談判。政府為了說服土地所有者讓出土地,有的還要將權利金收入分一部分給土地所有者。法律規定,公司申請采礦權時,必須同時提供礦區環境評價報告和礦山閉坑復墾環境恢復方案。由政府環境、資源等有關主管部門共同組織專家論證,在礦山環境評價報告與閉坑復墾方案通過後,公司必須嚴格執行。
澳大利亞:所有的國有土地均可通過法律規定的程序申請或租得勘查或開採的土地使用權;國家公園、國有森林、木材保留地、水源保留地、土著居民後裔保留地除少部分以外,是不允許授予采礦租約或一般用途的租約的;海灘、海床、國內可通航水域下的土地及保留下來的作為城市區域的土地,經公共事務部長的書面許可才能進行有條件和期限的采礦;在私人土地上采礦要經所有人和佔用人的書面同意達成協議。《澳大利亞礦業法》規定,如果在某一特定區域內進行大規模的采礦,公共事務部長要在《政府公報》上發布通告,宣布位於通告規定區域的土地,不得再提出勘探許可證申請或授予勘探許可證。為便於地表采礦作業,采礦承租人需對地表申請取得一般目的租約,以達到對土地的排他性佔有,安裝、放置和操作與采礦作業有關的機械;放置從上述采礦租約所授予的土地中得到的礦物或礦渣;將土地用於與采礦作業直接相關的其他目的。
美國:按照美國礦業法,對可租用礦產,要取得公有土地上的煤、油氣、油頁岩、硬瀝青、磷酸鹽、鉀鹽和鈉的采礦權,必須持有內政部頒發的執照和許可證,並與土地管理局簽訂租約,履行租約條款(包括支付各種款項,在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公有土地上必須從事勘查和開發,保護資源和環境等)。在既得土地中,要獲得采礦許可證,必須首先獲得土地管理局授予的租礦權與公有土地的使用權(指用在架設管線、道路、電路等的許可權)。要獲得非競爭性或優先權租約,在擁有勘查許可證的情況下,在土地中必須發現「有價值的礦床」,即能夠證明存在「商業儲量」。在收到優先權租約申請書以後,土地管理局授權的官員,在地質調查所礦山督察員的幫助下,將進行技術檢查和環境分析。在租約出租之前,內政部長將在受采礦影響的地區召開公眾聽證會,經過縣辦的報紙上連續登載3個星期後,租約才能被確定、發布,否則不能出售租約。
對可標定礦產,申請特許采礦權最基本的要求是,發現可以開采並可以銷售獲利的有價值的礦產。頒發最終的礦產登記的證書之前必須滿足下列條件:按規定連續出版公布申請證明和公布聲明;交訖捐稅和規定費用;交訖購買資金。
采礦租約期滿可申請延續,每20年延續申請一次。20年期滿時,承租人必須收到續約通知後30天內提出意見,否則表示承租人同意續約上的承租項目。當勘查許可和采礦租約終止時可以解除土地租約。
法國:探礦權的取得包括3種情況,申請授予排他性勘探許可證,由地表權人或徵得地表權人的同意向省長申請,若未經地表權人同意可由礦業部長批准並催告地表權人表示意見後進行。
4 明確礦地使用權的法律地位,推動礦區土地復墾的進程
目前,我國礦區土地復墾率只有10%左右,相對美國、德國、澳大利亞、俄羅斯等國家復墾率在80%以上有很大的差距。為加速我國礦區土地復墾的進程,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應在如下幾個方面尋求新的突破。
(1)明確礦地使用權的法律地位。在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過程中應明確礦地使用權的取得、使用程序,礦地佔有使用者的權利與義務;明確礦地使用權與地上權、農地權的關系及協調機制。
(2)理順礦區土地復墾投資與收益分配的關系。修改《土地復墾規定》,進一步強化「誰破壞、誰復墾、誰受益」的管理思想,理順復墾投資與收益分配的關系,加快礦區土地復墾進程。
(3)總體規劃,分類指導,有序推進礦區土地復墾工作的開展。我國待復墾礦區近400萬公頃(6000萬畝),而且還在以每年2萬公頃(30萬畝)的速度遞增。按照平均投入2萬元/畝左右,完成全國礦區土地復墾的投入即達1.2萬億元,如此大規模的投資活動,面對的又是各種各樣的待復墾土地,必須做好規劃,統籌安排,協調各方面力量,有序推進。
⑶ 礦業權是什麼性質的權利
(1)礦業權是從礦產資源國家所有權中派生出來的使用權。國家作為礦產資源的所有者通過設立礦業權,將礦產資源的勘查權和開采權出讓給其他民事主體,收取權利金和相關補償費用,並通過對礦業權交易市場收取一定的稅費,使國家最大限度地享受到了礦產資源所有者的經濟利益。
露天礦開采現場(2)礦業權為用益物權,必須經過主管部門的登記才能生效,適用於不動產法律法規的調整原則。
(3)礦業權為財產權,礦業權人依法對其礦業權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權。
(4)礦業權不包含土地使用權及其他相關權利。
⑷ 取得采礦權,但未能取得土地使用權,無法進入采礦,應該怎麼辦
向國土有關規劃部門申請土地使用權審批手續
⑸ 土地使用權和采礦權能否獨立抵押
抱歉!由於未能深入了解該問題,從而做出了錯誤的答復!在此糾正。 專采礦權為用益物權,物權的屬設定必須由法律的明確規定,物權法對此有規定,因此采礦權可以設定抵押。但《礦業權出讓轉讓規定》沒有明確指出采礦權抵押時,其佔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是否同時抵押。我認為盡管土地使用權已經設定抵押,但如果抵押權人同意在采礦權上設定抵押,可以認定有效,因為在物權價值范圍內可以設定多個抵押權。
⑹ 劃定礦區范圍與取得土地使用權的關系是什麼
一個體老闆利用某地的石灰石資源,出資興辦了一個精細粉廠。自1998年以來,在沒有取得土地使用權的情況下,當地地礦部門就將約200畝有石灰石資源的山地,作為礦區劃給了精細粉廠,並發給了采礦許可證,至今已經生產了7年之久。在精細粉廠沒有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權之前,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就將農民的山地劃給精細粉廠開采並發給采礦許可證的行為是否合法?取得采礦權和土地使用權的關系如何?讀者 陳莉
答:對你在來信中提出的問題,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提出以下答復意見,僅供參考。
來信提出的問題實際上是關於礦業用地的問題,包括了礦區的劃定與土地使用權的關系以及采礦權與土地使用權的關系。
劃定礦區范圍並不以取得土地使用權為前提。《礦產資源開采登記管理辦法》(國務院令第241號)第四條第一款規定:「采礦權申請人在提出采礦權申請前,應當根據經核準的地質勘查儲量報告,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劃定礦區范圍。」第三十二條規定:「本辦法所稱礦區范圍,是指經過登記管理機關依法劃定的可供開采礦產資源的范圍,井巷工程設施分布范圍或者露天剝離范圍的立體空間區域。」1998年4月10日國土資源部發布的《礦產資源開采登記有關規定》(國土資發〔1998〕7號)又對劃定礦區范圍作了較為明確的規定,無論是采礦權申請人申請劃定礦區范圍應提交的資料,還是審批機關在劃定礦區依據的原則中,都沒有要求采礦權申請人要先取得土地使用權。劃定礦區范圍實際上是取得采礦權的前提,也是將來采礦權人進行礦產資源開採的作業范圍。所以,是否取得土地使用權並不是劃定礦區范圍的前提條件,不能認為礦產資源主管部門在精細粉廠沒有取得土地使用權之前,將一定范圍具有石灰石資源的山地劃定為礦區是違法的。
取得采礦權和土地使用權的關系。采礦權申請人取得采礦權並不以先取得土地使用權為前提,同時取得采礦權也不是當然就取得土地使用權,也就是說,在一定程度上二者是相互獨立的,分別由不同的法律規范調整。《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礦產資源開采登記管理辦法》(國務院令第241號)等有關法律法規和規定,對申請開采礦產資源,取得采礦許可證的條件和程序作了較為明確的規定,其中並沒有把取得采礦用地的土地使用權作為取得采礦許可證的條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條中規定,工礦用地屬於建設用地范疇。所以采礦需要使用土地的要按照建設用地的要求辦理審批手續。來信中所反映的精細粉廠在取得采礦權後,還要依法辦理建設用地的審批登記手續,取得建設用地土地使用權,才能進行礦產資源開采。否則即使取得了采礦許可證,也是不能進行開采作業的。
需要指出的是,劃定的礦區范圍和取得土地使用權的采礦用地是不相同的概念。來信中提到的精細粉廠需要辦理建設用地手續的采礦用地,是開採石灰石實際佔用的土地面積,而不是精細粉廠劃定的礦區范圍內的200多畝土地全部都要取得土地使用權。
中國土地礦產法律事務中心 吳永高
⑺ 土地使用權和礦業權網上交易系統怎麼查看有沒有過期
70年指的是該地塊的國有土地的使用年限,並不是房屋所有權的年限。 國家規定,回城鎮建設用地土地實行國有,個答人和企業可以有償使用以及交易使用權。 住宅用地的土地使用年限是70年,從該地塊取得之日起算。 而所購買的房產只要擁有合法的產權證,就是個人的私有產,只要房產還存在,個人就擁有該房產的所有權。
⑻ 礦業權出讓礦區范圍內還需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嗎
應該有的
⑼ 采礦權屬於土地使用權嗎
二者不是直接包含的關系。
采礦權是他物權中的用益物權。采礦權,是以礦產資源內的開發容利用並獲得收益為基礎,具有嚴格的排他土地使用權,即為一切依法或依合同使用他人土地的權利,也就是經濟上的「土地使用」加法律上的「權利」。這里指的土地使用權,是指根據法律特別規定的土地使用權制度而設定的土地使用權,主要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而設定的國有土地使用權,但又不限於此。
⑽ 土地使用權,礦業權,水域使用權是無形資產嗎,為什麼
是無形資產,符合無形資產的定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