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物權法》對於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有哪些基本規定
(1)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自交付時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2)船舶、航專空器和機動車等物屬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3)動產物權設立和轉讓前,權利人已經依法佔有該動產的,物權自法律行為生效時發生效力。(4)動產物權設立和轉讓前,第三人依法佔有該動產的,負有交付義務的人可以通過轉讓請求第三人返還原物的權利代替交付。(5)動產物權轉讓時,雙方又約定由出讓人繼續佔有該動產的,物權自該約定生效時發生效力。
② 物權的變動是什麼 物權行為與物權的公示
物權的變動
物權的變動,是物權的產生、變更和消滅的總稱。從權利主體方面觀察,即物權的取得、變更和喪失。由於物權法律關系的特性,不特定的義務人僅負有不非法干涉物權之行使的不作為義務。所以,義務的適當履行表現為尊重物權的現狀,即在物權人取得權利時,尊重其權利;在其權利變更後,尊重其變更後的權利,物權如果消滅,義務人的義務也就不存在了。
物權的產生,即物權人取得物權。它在特定的權利主體與不特定的義務主體之間形成了物權法律關系,並使特定的物與物權人相結合。物權的取得有原始取得與繼受取得之分:前者是指不以他人的權利及意思為依據,而是依據法律直接取得物權,如因先佔、取得時效取得一物的所有權;後者則是指以他人的權利及意思為依據取得物權,如因買賣、贈與取得物的所有權。繼受取得又可分為創設與移轉兩種方式。創設的繼受取得,即所有人在自己的所有物上為他人設定他物權,而由他人取得一定的他物權。例如房屋所有人在其房屋上為他人設定抵押權,則他人基於房屋所有人設定抵押權的行為取得抵押權。移轉的繼受取得,即物權人將自己享有的物權以一定民事行為移轉給他人,由他人取得該物權。例如房屋所有人將房屋出賣或贈與他人,則他人根據其出賣或贈與而取得該房屋的所有權。
物權的變更,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物權的變更,是指物權的主體、內容或客體的變更。但是嚴格來講,物權主體的變更是權利人的更迭,應屬物權的取得與喪失的問題。狹義的物權的變更,僅指物權的內容或者客體的變更。物權內容的變更,是指在不影響物權整體屬性的情況下物權的范圍、方式等方面的變化,如典權期限的延長、縮短,地役權行使方法的改變,抵押權所擔保的主債權的部分履行。物權客體的變更則是指物權標的物所發生的變化,如所有權的客體因附合而有所增加,抵押權的客體因部分滅失而有所減少。
物權的消滅,從權利人方面觀察,即物權的喪失,可以分為絕對的消滅與相對的消滅。絕對的消滅是指物權本身不存在了,即物權的標的物不僅與其主體相分離,而且他人也未取得其權利,如所有權、抵押權因標的物滅失而消滅。典權因期限屆滿而消滅。相對的消滅則是指原主體權利的喪失和新主體權利的取得。例如因出賣、贈與等行為,使一方喪失所有權而另一方取得所有權。嚴格地說,物權的相對消滅並非物權消滅的問題,而應當屬於物權的繼受取得或主體變更的問題。
物權的變動的原則
物權是對於物進行直接支配的權利,具有優先權和物上請求權的效力。基於物權這樣的性質,如果不以一定的可以從外部察知的方式表現物權的產生、變更、消滅,必然糾紛不已,難以保證交易的安全;因此民法上對於物權的變動,就需要有公示原則和公信原則。
(一)公示原則
公示原則要求物權的產生、變更、消滅。必須以一定的可以從外部察知的方式表現出來。因為物權具有排他的性質;所以,如果沒有通過公示方式將物權的變動表現出來,就會給第三人帶來不測的損害,影響交易的安全。例如,在房屋上設定抵押權,如果不以一定的方式表現出該抵押權的存在,那麼,不知該抵押權存在的購買該房屋的第三人就可能蒙受損害。因此,民法上關於物權的變動,以「登記」為不動產物權的公示方法,以「交付」為動產物權的公示方法。
對於基於不同法律事實發生的物權變動,公示原則具有不同的意義。對於基於民事行為發生的物權變動,非經公示不發生物權變動的效果。而對於基於民事行為以外的原因發生的物權變動,不經公示雖然可以發生物權變動的效果;但是在公示完成之前,當事人不得處分之,如因繼承、法律規定、事實行為等發生的物權變動。
以登記為不動產物權變動的公示方法,從各國立法例考察,始於抵押權制度。不動產登記制度,雖然要受到地域的限制,其記載的內容也未必全然翔實,更由於現代社會商品經濟的發展、物權的變動頻繁且地域范圍越來越廣,登記制度未必能充分起到公示不動產物權變動的作用。但是,人們畢竟可以通過登記了解物權變動的事實,不動產登記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起著維護不動產交易安全的作用。
交付為動產物權變動的公示方法。這是因為動產物權變動不僅容易而且頻繁,無法以登記的方法公示,只能用移轉佔有這一手段來表現動產物權的變動。而且,在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條件下,時間和效率成為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為保證交易的迅速進行,物權法上還有簡易交付、佔有改定、指示交付等方法作為現實交付的補充。可見,從經濟發展的需要來看,交付足以作為動產物權變動的有效的公示方法。
(二)公信原則
物權的變動以登記或交付為公示方法,當事人如果信賴這種公示而為一定的行為(如買賣、贈與);那麼,即使登記或交付所表現的物權狀態與真實的物權狀態不相符合,也不能影響物權變動的效力。公信原則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其一,記載於不動產登記簿的人推定為該不動產的權利人,動產的佔有人推定為該動產的權利人;除非有相反的證據證明。這稱為「權利的正確性推定效力」。其二,凡善意信賴公示的表象而為一定的行為,在法律上應當受到保護,保護的方式就是承認發生物權變動的效力。
物權的變動之所以要有公信原則,是因為僅貫徹公示原則,在進行物權交易時,固然不必顧慮他人主張未公示的物權,免受不測的損害;但公示所表現的物權狀態與真實的物權狀態不相符合的情況,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存在的。如果法律對這種情形無相應的措施,當事人一方也會因此而遭受損失,如假冒房屋所有人進行移轉房屋所有權的登記、彩色電視機的借用人將其出賣。如果在物權交易中都得先一一進行調查,必然十分不便。在物權變動中貫徹公信原則,使行為人可以信賴登記與交付所公示的物權狀態,進行交易,而不必擔心其實際權利的狀況。可見,公信原則的目的在於保護交易的安全、穩定社會經濟秩序,但有時不免會犧牲真正權利享有人的利益。這是法律從促進社會經濟發展以及在權利人的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之間進行均衡、選擇的結果。
公信原則在近代各國的立法例上,最先是適用於動產物權。羅馬法上本來有「任何人不得以大於其自己所有之權利讓與他人」的原則。如果絕對貫徹這項原則,在動產物權上也就不可能有公信原則。但是在日耳曼法上卻有「所有權人任意讓與他人佔有其物,則只能對於該他人請求返還」的原則,除對於被盜竊之物及遺失物仍享有追及的權利不適用此原則外,如果因信賴對方將物交其佔有(如借用、保管),則只能向該對方請求返還。也就是說,如果該物已被對方讓與第三人時,所有權人也不能直接向第三人請求返還。近代各國民法為保證動產交易的安全,舍棄了羅馬法的做法而採取了日耳曼法的原則。
對於不動產物權的登記予以公信力,是從抵押權開始的,以後逐漸擴展到不動產所有權及其他不動產物權,如《德國民法典》第892條、《瑞士民法典》第973條的規定。但《法國民法典》和《日本民法典》對於不動產物權還未實行公信原則。不動產物權是否採取公信原則,在法律效力上會有顯著的差異。例如,某甲將房屋出賣給某乙並且經過產權登記,而某乙又將房屋轉賣給某丙,且也經過產權登記,以後因某甲主張其與乙之間的買賣有錯誤而歸於無效。此時,乙不能取得房屋的所有權。但對於丙來講,他可否取得房屋的所有權,就要看法律是否賦予不動產物權登記以公信力:如果予以公信力——因登記的所有權人是乙,丙也相信房屋是乙的所有物——則丙取得其所有權;如果不予以公信力——即使登記的所有人是乙,丙也相信房屋是乙的所有物,即使其相信並無過失——丙不能取得房屋的所有權。從維護交易安全、穩定社會經濟秩序出發,應當賦予不動產物權登記以公信力。
綜上所述,對於物權的變動,因採取公示原則,對於動產以交付為公示方法,對於不動產則以登記為公示方法;因採取公信原則,對於動產予以交付(佔有)公信力,對於不動產則予以登記公信力。公示原則在於使人「知」,公信原則在於使人「信」。這樣,一般來說,物權的變動本來應當是在事實和形式上都是真實的才會產生效力。但是,由於這兩個原則被採用的結果,就會發生即使事實上已經變動(如當事人已經將房屋進行了買賣),但形式上沒有採取公示方法(沒有進行產權轉讓登記),仍然不發生物權變動的效力;反之,如果形式上已經履行變動手續(如已登記),但事實上並未變動(如當事人之間並無真正讓與的意思),仍然發生變動的效力。這種情形初看起來與理不合,但卻是法律根據物權本身的特點,為保護交易的安全和快捷、穩定社會經濟秩序採取的措施。
③ 物權發生變動的具體方式方法
一、物權變動的四種方式是哪四種
物權變動的四種方式分別是債權意思主義、登記對抗主義、公示要件主義、物權形式主義。
物權變動的四種方式是哪四種
二、物權變動的定義
物權法基本原理認為,物權的變動是指物權的產生、變更和消滅的總稱。我國《物權法》專設一章「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其實就是對物權變動的規定。物權變動是物權法上的一種民事法律效果,和其他民事法律效果一樣,物權的變動也是由一定民事法律事實引起的。能夠引起物權變動的民事法律事實有兩大類,一是物權法律行為,即物權行為,包括雙方物權行為和單方物權行為,雙方物權行為又稱為物權契約和物權合同;一類是物權行為以外的法律事實,包括生產、收益、繼承、時效、拾得遺失物、發現埋藏物或隱藏物、先佔、添附、國家強制、標的物滅失、混同等等。
三、我國物權變動模式
物權的變動是指物權產生、變更和消滅的總稱。我國法學理論長期以來把物權以其客體的物理狀態劃分為動產物權和不動產物權,並以此為基礎形成了一套占據統治地位的物權變動公示原則,即動產物權以佔有、交付作為產生法律效果的公示方法,不動產物權以登記作為產生法律效果的公示方法。但該理論體系未能擺脫原有法律制度以財產所有權為主線的物權概念的束縛。隨著物權理論的發展進步和我國立法質量的提高,物權種類日益具體,已遠非財產所有權為物權主要內容的固有模式。現行以物權客體的物理狀態作為物權分類基礎並以此形成的一系列物權變動模式的理論已顯得力不從心,不僅不能揭示物權的真實法律特徵,而且導致司法實務界在處理物權變動糾紛時認識上的混亂,實有給予明晰的必要。
基於物權由權利人直接支配物的權利、直接享有物的利益的權利和排除他人干涉的權利三種法律特徵,物權的存在必須以一定的可以從外部察知的方式表現出來,也即物權的公示。如果僅以動產、不動產對物權進行基礎分類,並以此作為物權變動公示方法的界限,那麼由此劃分出的物權公示方法能否揭示出物權的真實狀態呢?當然是不能的,比如說因動產抵押產生的擔保物權按照我國《擔保法》的規定也以登記為生效法律要件,即採用了登記要件主義的公示
④ 根據物權法確定物權歸屬和內容的根據是什麼
1.不動產登記簿是不動產物權的內容和根據,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依據法律規定應予登記的,自記載於不動產登記簿時發生效力。
2.《物權法》第九條:「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的立法本意,應包括三層含義,一是「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是一種民事行為,該行為的主體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經濟組織;二是「登記」。
3.登記的主體是國家,是一種國家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動產作為民法上的特別物,其所有權、用益權及擔保物權,必須經國家登記,才能發生法律效力,即物權登記主義。體現了國家對物權的行政干預和行政管理;三是與「登記」相對應的是「申請」。
4.申請是登記的前提和基礎,登記是申請的結果,是國家根據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對申請人的申請進行審查、核准予以確認的結果。沒有物權人的申請,便不產生國家登記的法律後果。此外,申請還必須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程序向登記機關提交書面文件,「登記」則包括受理、審查,核准、登記和發證等一系列行政行為。
5.《物權法》第十六條「不動產登記簿是物權歸屬和內容的根據。不動產登記簿由登記機構管理。」的立法本意,應包括二層意思,即:一明確了不動產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的歸屬和內容的根據是不動產登記簿,其他的任何資料均不作為不動產物權歸屬和內容的根據。
⑤ 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講解
你好朋友,這個應該是屬於合同法裡面的內容啊,你可以找一本合同法仔細看一下就理解了,謝謝。
⑥ 物權法對於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有哪些基本規定
(1)動產物權的設立和抄轉讓,自交付時襲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2)船舶、航空器和機動車等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3)動產物權設立和轉讓前,權利人已經依法佔有該動產的,物權自法律行為生效時發生效力。(4)動產物權設立和轉讓前,第三人依法佔有該動產的,負有交付義務的人可以通過轉讓請求第三人返還原物的權利代替交付。(5)動產物權轉讓時,雙方又約定由出讓人繼續佔有該動產的,物權自該約定生效時發生效力。
⑦ 物權變動的概念是什麼
物權變動是指物權的發生、轉移、變更和消滅。物權變動是物權法上的一種民內事法律效果,和其他容民事法律效果一樣,物權的變動也是由一定民事法律事實引起的。
就物權的發生(設立)來看,物權一旦設立,特定主體即享有該物權,產生了支配關系,不特定主體則應負擔相應的義務,由此在特定權利主體一方和不特定義務主體一方發生了物權法律關系;就物權的變更和轉讓來看,物權一旦在主體、客體或者內容上發生了變化,也相應地引起支配關系的變化;就物權的消滅來說,物權的消滅可以引起物權法律關系的終止,從而結束民事主體對特定物的支配關系。
⑧ 有關不動產物權的問題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的問題
登記可以對抗善意第三人
⑨ 什麼是物權的變動
通俗地說,就是你的東西變成別人的東西,那你們之間的這個權責就會發生變化。
⑩ 物權的物權變動
物權的變動,是物權的產生、變更和消滅的總稱。物權的產生,即物權人取得物權,它在特定的權利主體與不特定的義務主體之間形成了物權法律關系,並使特定的物與物權人相結合。物權的變更,有廣義與俠義之分。廣義的物權的變更,是指物權的主體、內容或者客體的變更。俠義的物權的變更,僅指物權的內容或者客體的變更。物權的消滅,從權利人方面觀察,即物權的喪失,可以分為絕對的消滅與相對的消滅。 (一)公示原則:要求物權的產生、變更、消滅,必須以一定的可以從外部查知的方式表現出來。
(二)公信原則:物權的變動以登記或者交付為公示方法,當事人如果信賴這種公示而為一定的行為(如買賣、贈與),即使登記或者交付所表現的物權狀態與真實的物權狀態不相符合,也不能影響物權變動的效力。公信原則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其一,記載於不動產登記簿的人推定為該不動產的權利人,動產的佔有人推定為該動產的權利人,除非有相反的證據證明。這稱為「權利的正確性推定效力」。其二,凡善意信賴公示的表象而為一定的行為,在法律上應當收到保護,保護的方式就是承認此行為所產生的物權變動的效力。 (一)物權的取得:
1、民事行為
2、民事行為以外的原因。 這主要有:
(1)因取得實效取得物權;
(2)因徵收或者沒收取得物權;
(3)因法律的規定取得物權(如留置權);
(4)因附合、混合、加工取得所有權;
(5)因繼承取得物權;
(6)因拾得遺失物、發現埋藏物或者隱藏物取得所有權;
(7)因合法生產、建造而取得物權;
(8)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員會的法律文書取得物權;
(9)孳息的所有權取得。
(二)物權的消滅
1、民事行為
(1)拋棄;
(2)合同;
(3)撤銷權的行使。
2、民事行為以外的原因
(1)標的物滅失;
(2)法定期間的屆滿;
(3)混同。 (一)基於民事行為引起的物權變動
對於基於民事行為的物權變動,各國民法採取不同的調整方式,學理上歸納為三種立法例:
1、採取意思主義的立法例。該立法例以《法國民法典》為代表,它認為物權的變動是債權合同的效果,在債權合同之外,不認為有直接引起物權變動的其他合同存在,而交付和等級不過是對抗第三人的要見而已。在實踐中,采意思主義的立法會產生重復物權的現象。因為在物權轉讓時,受讓人與轉讓人之間僅憑意思表示及生效力,受讓人取得物權。但在與第三人的關繫上,沒有進行登記或者交付,讓與人仍然保有其權利,第三人仍然能有效地受讓其權利。這種重復物權的現象,使法律關系過分繁雜,會在實踐中產生很多困難。
2、采形式主義的立法例。又稱作無權鳥形式主義,該立法例以《德國民法典》為代表。它認為債權合同僅發生以物權產生、變更、消滅為目的的債權和債務,而物權變動的效力的發生,直接以登記或交付為條件,即在債權合同之外還有以為了讓與土地所有權、為了對土地設定權利,以及為了讓與此種權利或者對此種權利再設定其他權利,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有權利人與相對人對於權利變更的協議,並將權利變更登入土地登記薄冊。學者中有的認為,物權變動的合意與等級或交付相結合才構成物權契約;而有的學者認為,物權變動的合意本身即是物權契約,登記或交付是契約以外的法律事實。但無論何種解釋,均一致將債權行為與物權行為進行了區分,並將無因的物權行為作為物權變動的依據。
3、采折中主義的立法例。又稱作債權形式主義,該立法例以《瑞士民法典》和《奧地利民法典》為代表。它認為當物權基於民事行為發生變動時,除債權合同外,還需要登記或交付形式要件。其做法介於上述意思主義與形式注意之間。
根據我國《物權法》的規定,物權因民事行為而發生變動時,除了當事人之間須有債券合意外,僅須另外踐行登記或者交付,即能發生物權變動的效力。其基本要點是:
(1)發生債權的意思表示包含了物權變動的意思表示,即物權的變動不需另有物權變動的合意,故無獨立的物權行為。
(2)物權的變動,僅有當事人之間債權的意思表示尚且不夠,還需履行登記、交付的法定方式。
(3)由於我國物權法不承認獨立的物權行為,因此物權的變動要接受其原因行為即債權行為的影響。故我國物權法也就無所謂物權行為的無因性。
(4)通過合同使物權發生變動場合,不能僅從有效合同直接推斷出物權變動;反之,也不能僅以物權未發生變動為由判定合同無效。
(二)非基於民事行為引起的物權變動
非基於民事行為所引起的物權變動,主要有:
(1)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員會的法律文書或者人民政府的徵收決定等,導致物權設立、變更、轉讓或者消滅的,自法律文書或者人民政府的徵收決定等生效時發生效力。
(2)因繼承取得物權的,自繼承開始時發生效力。
(3)因合法建築、拆除房屋等事實行為設立或者消滅物權的,自事實行為成就是發生效力。
(4)在法院的強制執行程序中,在取得法院發出的權力轉移證書時,即取得物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