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土地出讓收入包含哪些項目
財政部、國土資源部、中國人民銀行《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支管理辦法》(財綜[2006]68號)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以下簡稱土地出讓收入)是指政府以出讓等方式配置國有土地使用權取得的全部土地價款。具體包括:以招標、拍賣、掛牌和協議方式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所取得的總成交價款(不含代收代繳的稅費);轉讓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或依法利用原劃撥土地進行經營性建設應當補繳的土地價款;處置抵押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應當補繳的土地價款;轉讓房改房、經濟適用住房按照規定應當補繳的土地價款;改變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土地用途、容積率等土地使用條件應當補繳的土地價款,以及其他和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或變更有關的收入等。
國土資源管理部門依法出租國有土地向承租者收取的土地租金收入;出租劃撥土地上的房屋應當上繳的土地收益;土地使用者以劃撥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依法向市、縣人民政府繳納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拆遷補償費等費用(不含征地管理費),一並納入土地出讓收入管理。
按照規定依法向國有土地使用權受讓人收取的定金、保證金和預付款,在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以下簡稱土地出讓合同)生效後可以抵作土地價款。劃撥土地的預付款也按照上述要求管理。
Ⅱ 國有土地出讓工作流程
辦理國有土地使用來權拍賣源出讓
辦理流程 公告→登記→受理→資質審查→交納保證金→拍賣→簽約→擬文→審核→交費→報批→發文
申報材料 按拍賣公告及有關拍賣文件的要求提供報件材料。
收費標准 1、土地出讓金見合同約定
2、契稅為4%
辦理國有土地使用權協議出讓
辦理流程 申請→受理→初審→審查→簽約→擬文→審核→交費→報批→發文
申報材料 1、法人資格證明(營業執照或法人代碼證的復印件4份);
2、法定代表人證明(原件4份);
3、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復印件4份);
4、授權委託書(原件1份);
5、受委託人身份證明(復印件1份,原件核查);
6、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申請書(原件4份);
7、項目批准文件(原件1份,復印件3份);
8、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及規劃條件附件(復印件4份,原件核查);
9、建設項目規劃平面布置圖(復印件4份);
10、土地勘測定界圖(原件4份);
11、土地估價報告及地價評估結果確認文件(原件1份,復印件3份);
12、有關協議(原件1份,復印件3份);
13、其它需要提供的材料。
Ⅲ 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怎麼進行賬務處理
國有生產企業(非房地產開發企業)轉讓以行政劃撥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轉讓時需要補繳土地出讓金,取得轉讓收入後,要按規定繳納轉讓環節的營業稅及附加稅。該企業轉讓該土地使用權應納稅費、土地增值稅的計算及會計處理如下:
(1)補繳土地出讓金時:
借:無形資產
貸:銀行存款
(2)取得轉讓收入時: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業務收入
(3)計提轉讓環節應繳的營業稅及附加稅時:
借:其他業務支出
貸:應交稅金——應交營業稅等
(4)計提應繳土地增值稅時:
增值額土地出讓收入-土地出讓金-出讓環節交納的營業稅及附加
增值率=增值額÷(土地出讓收入-增值額)×100%
應納稅額=增值額×稅率-(土地出讓收入-增值額)×速算扣除系數
借:其他業務支出
貸:應交稅金——應交土地增值稅
(5)結轉無形資產成本時:
借:其他業務支出
貸:無形資產
(6)繳納土地增值稅及有關稅金時:
借:應交稅金——應交土地增值稅
——應交營業稅等
貸:銀行存款
(7)結轉轉讓成本時:
借:其他業務收入
貸:其他業務支出
(8)結轉利潤時:
借:其他業務收入
貸:本年利潤
Ⅳ 土地出讓收入中計提的專項基金和專項資金有哪些
2004年以來,國家先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從土地出讓收入中共計提(安排)了6項專項資金,分別是國有土地收益基金、農業土地開發資金、農田水利建設資金、教育資金、保障性安居工程資金和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
對於土地出讓收入中上級專項轉移支付結余結轉資金,預算尚未分配到部門和下級政府結余結轉兩年以上的資金,由下級財政交回上級財政統籌使用;
未滿兩年的結余結轉資金,同級財政可將其調整用於同一類級科目下的其他項目。對於土地出讓收支預算已分配到部門並結余結轉兩年以上的土地出讓收支資金(包括本級和上級轉移支付),由同級財政收回統籌使用。
土地出讓收入中計提的專項基金和專項資金要嚴格按照國辦發〔2006〕100號文件以及財政部會同國土資源部、中國人民銀行聯合印發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支管理辦法》(財綜〔2006〕 68號)規定的范圍安排使用,優先保障征地拆遷補償、補助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等重點支出,合理安排土地出讓前期開發支出,繼續加大對農業農村、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支持力度,嚴格按預算用於城市建設。
嚴禁坐支土地出讓收入行為,禁止將土地出讓收入用於修建樓堂館所、購買公務用車、發放津貼補貼獎金、彌補行政經費支出,嚴禁使用土地出讓收入為產業投資基金注資和對外投資(含出借)。
Ⅳ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和土地出讓收入的區別
因為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出讓金是指純土地出讓的收入,出讓收入是指出讓土地的所產生的利潤部分
Ⅵ 除了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外,還有哪些土地收入應該列入土地出讓收入管理
(1)國土資源來管理源部門依法出租國有土地向承租者收取的土地租金收入。
(2)出租劃撥土地上的房屋應當上繳的土地收益。
(3)土地使用者以劃撥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依法向市、縣人民政府繳納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拆遷補償費等費用(不含征地管理費)。
Ⅶ 請說說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指的是什麼
土地出讓=國有土地基金收入+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補繳的土地價款-版劃撥土地收入-其他權土地出讓收入-征地和拆遷補償支出-土地開發支出-補助被征地農民支出-土地出讓業務支出-破產或改制企業職工安置費支出
建設用地使用權與國有出讓土地使用權的區別是:1.含義上的區別。建設用地使用權是因建築物或其他工作物而使用國家的土地的權利。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是指土地使用者向國家交付土地使用權出讓費用,國家將土地使用權在一定的年限內出讓給土地使用者的行為。2.土地用途主體的區別。建設用地使用權是存在於國家的土地之上的物權,使用集體的土地進行建設(如興辦鄉鎮企業、村民建造住宅、村內建設公共設施),則不屬於《物權法》2章所規定的建設用地使用權。國有出讓土地權的主體是政府。3.目的不同。建設用地使用權是以保存建築物或其他構築物為目的的權利。這里的建築物或其他構築物是指在土地上下建築的房屋及其他設施,如橋梁、溝渠、銅像、紀念碑、地窯,建設用地使用權即以保存此等建築物或構築物為目的。國有土壤土地權在法律允許的條件下可以使用,不問目的。
Ⅷ 土地出讓收入如何征繳和使用
國土資源管理實用手冊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以下簡稱土地出讓收入)是政府以出讓等方式配置國有土地使用權取得的全部土地價款,由四部分收入組成:一是招標、拍賣、掛牌和協議出讓土地使用權取得的土地出讓收入;二是改變原有土地用途補繳的土地出讓收入;三是劃撥土地取得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拆遷補償費等補償性收入;四是以出租土地等方式取得的土地收入。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規范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支管理的通知》(國辦發〔2006〕100號)和財政部、國土資源部、中國人民銀行、監察部、審計署《關於進一步加強土地出讓收支管理的通知》(財綜〔2009〕74號),土地出讓收入由財政部門負責徵收管理,可由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負責具體徵收。從2007年1月1日起,土地出讓收入全額納入地方國庫,支出通過地方基金預算從土地出讓收入中予以安排,實行徹底的「收支兩條線」管理。
市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與土地受讓人在土地出讓合同中依法約定的分期繳納全部土地出讓價款的期限原則上不超過1年。經當地土地出讓協調決策機構集體認定,特殊項目可以約定在兩年內全部繳清。首次繳納比例不得低於全部土地出讓價款的50%。土地租賃合同約定的當期應繳土地價款(租金)應當一次全部繳清,不得分期繳納。任何地區、部門和單位都不得以「招商引資」、「舊城改造」、「國有企業改制」等各種名義減免土地出讓收入,實行「零地價」甚至「負地價」,或者以土地換項目、先征後返、補貼等形式變相減免土地出讓收入。
土地出讓收入主要用於以下14項支出:征地和拆遷補償、土地出讓前期開發、補助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保持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補貼、土地出讓業務費、破產或改制企業職工安置費用、繳納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計提農業土地開發資金、計提國有土地收益基金、城鎮廉租住房保障支出(2007年國務院文件規定,按照不低於土地出讓收益的10%計提,專項用於廉租住房保障開支,2009年以後使用范圍又擴展到公共租賃住房建設和城市棚戶區改造支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支出(包括農村飲水、教育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城市建設、教育資金(2010年10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同意從土地出讓收益中計提10%的教育資金)和農田水利建設(《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中發〔2011〕1號)規定,從土地出讓收益中提10%用於農田水利建設)。
相關鏈接
《關於進一步加強土地出讓收支管理的通知》(財綜〔2009〕74號)要求,市縣財政、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在編制土地出讓支出預算時,要確保足額支付征地和拆遷補償支出、補助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支出,重點向新農村建設傾斜,逐步提高用於農業土地開發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比重;要嚴格按照規定將土地出讓凈收益的10%用於補充城市廉租住房保障資金,根據城市廉租住房保障工作進展情況及時核撥所需資金。